《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閱讀答案_第1頁
《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閱讀答案_第2頁
《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閱讀答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辛棄疾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甚云山自許,平生意氣;衣冠人笑,抵死塵埃。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弗羹妒膾哉。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東岡更葺茅齋。好都把軒窗臨水開。要小舟行釣,先應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注】這首詞寫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時年四十二歲,任江西安撫使,他選中了上饒的帶湖一帶,修建了新居,取名為“稼軒”,并自號為“稼軒居士”。甚:為什么。云山:田園。衣冠人:上層或高貴的人物。抵死:終究,畢竟。16.下列對這首宋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上片前三句開門見

2、山,照應題目,借猿鶴埋怨詞人仕而不歸來委婉吐露情感。B.上片末尾三句運用借代,以驚弦、駭浪代指詞人所處的風波迭起的險惡宦途。C.下片主要是詞人對帶湖新居園林景觀的設想,水木花草體現(xiàn)了詞人的志趣追求。D.上下兩片雖情趣迥別,風貌各異,但皆以“新居將成”一線貫之,有渾成之致。17.本詞抒發(fā)了詞人哪些復雜的情感?請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閱讀答案:16 .B("驚弦雁避,駭浪船回”不是“借代”,而是“雙關”或“比喻”的修辭手法)17 .表現(xiàn)退隱之志:借猿鶴的話曲折表現(xiàn)對歸隱的向往。表達了對官場的厭惡之情:“秋江上”三句,點出詞人歸隱原因,表達對官場的厭惡。表達了辛棄疾在遭到投降派打擊之后的

3、無奈、不滿與自嘲。表達了對崇高品質(zhì)的追求:設想隱居后親手種植竹、梅、菊、蘭,表達詞人對堅貞高潔品質(zhì)的向往。書寫了愛國之志:“怕君恩未許”一句,委婉流露出詞人不忘復國、積極從政之心。(6分。每點2分,答對三點即可得滿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參考賞析】此詞抒發(fā)作者新居將落成之時萬端感慨集于一心的復雜感情。上片主要寫萌發(fā)棄政歸田之念。首句開門見山,順題而起?!叭龔匠醭伞?,日后棲身有所,詞人于失意之中亦露幾分欣慰。不過這層意思,作者并沒有直白的一語道出。而是“鶴怨猿驚,稼軒未來”,以帶湖的仙鶴老猿埋怨驚怪其主人的遲遲不至,曲曲吐露。“鶴怨猿驚”出于南齊孔稚珪北山移文。不同的是,孔稚珪是以昔

4、日朝夕相處的鶴猿驚怨周顆隱而復仕,辛棄疾用此典卻反其道而行之,假設即將友好伴處的鶴猿怨自己仕而不歸。這兩句是從新居方面落墨,說那里盼望自己早日歸隱:“甚云山”四句,是自言自語一樣,寫主觀想法。既然自己的平生志趣是以“云自許”,為什么還老是呆在塵世里當官,惹先賢隱士嘲笑呢!顯然,這只不過是辛棄疾在遭到投降派一連串打擊之后,所發(fā)的一種牢騷自嘲而已。誰不知道,辛棄疾的“平生意氣”是抗金復國,金甌一統(tǒng),豈能以“云山自許”!然而現(xiàn)在乾坤難轉(zhuǎn),事不由已,有什么辦法呢?“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弗羹妒膾哉?”詞人不愿作違心之事,他認為既然厭惡這丑惡的官場又不能以己之力匡正,就應該激流勇退,愈早愈好,不要等被

5、人家趕下了臺才離開;再說自己也不是像西晉張翰那樣因想起了家鄉(xiāng)味美的妒魚膾、彝菜羹而棄官還鄉(xiāng),心中無愧,又何苦“抵死塵?!蹦??這里,暗示了作者同南宋統(tǒng)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已到了不可調(diào)和的程度,并表明了自己的磊落胸懷。其中“意倦”句,表明自己絕不愿為朝廷的茍安政策效勞,志不可奪去向已定:“豈為”句,說明他之退隱并不是為貪圖個人安逸享受;最值得體味的是“身閑貴早”里的“貴早”二字。固然,這是為了呼應前文曲露的對新居的向往,欲歸之情,不過主要還是說明,詞人不堪統(tǒng)治集團反對派對他的毀謗和打擊,而且可能預感到一場新的迫害正在等待著他。不如抽身早避。因而自然逗出了后面“秋江上”三句,表明了自己離政歸田的真正原因

6、是避禍,就象鴻雁聽到了弦響而逃,航船見到了惡浪而避一樣。他是別無他途,不得不如此。下片主要寫對未來生活藍圖的設想。詞意仍緣“新居將成”而起?!皩⒊伞笔侵?,初具規(guī)模但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皷|岡”二句,先就建筑方面說,再修一幢茅屋作為書齋,設于東岡,并把窗戶全部面水而開,既照應了題中“帶湖”二字,又照應了“平生意氣”,即“云山自許”的雅致。而“行釣”同“種柳”聯(lián)系起來,表明詞人向往的是“小舟撐出柳陰來”的畫境,表達了對官場爭斗的厭倦,對鄉(xiāng)村寧靜的向往。下面寫竹、梅、菊、蘭,不僅表現(xiàn)了詞人的生活情趣,更喻指詞人的為人節(jié)操。竹、梅、是“歲寒三友”之二物,竹經(jīng)冬而不凋,梅凌寒而花放。從既要“疏籬護竹”,

7、又要“莫礙觀梅”中,既表示作者玩花弄草的雅興,更可以看出他對竹、梅堅貞品質(zhì)的熱忱贊頌和向往。至于菊、蘭,都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喜愛的高潔的花草。他在離騷中有“餐秋菊之落英”,“紉秋蘭以佩”等句,表示自己所食之素潔和所服之芬芳,辛棄疾說,既然古人認為菊花可餐,蘭花可佩,那他一定要親手把它們載種起來。顯然,“秋菊”兩句,明講種花,實言心志,古人志行高潔。自己亦當仿效。然而屈原餐菊佩蘭是在被楚王放逐以后,而辛棄疾當時還是在職之臣。堅持理想節(jié)操固然可以由已決定,但未去留豈能擅自安排。所以他接著說:“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边@三句表面看來與前文完全不屬,其實恰是當時作者心理矛盾含蓄而真實的流露。辛棄疾一生為國志在統(tǒng)一,志向尚未實現(xiàn)本不愿意離政,但形諸文字卻說“怕君恩未許”。因此,這一方面固然暴露了作為統(tǒng)治集團一員的辛棄疾仍對腐朽朝廷昏庸皇帝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另一方面,更可以說,這是他始終不忘復國、積極從政、赤誠用世之心的流露。全詞就在這種不得不隱、然又欲隱不能的“徘徊”心境中結束。這首詞,自始至終可以說是一篇描寫心理活動的實錄。但上下兩片,各有不同。前片寫欲隱緣由,感情漸進,由微喜,而悵然,而氣惱,而憤慨。讀之,如觀大河漲潮,流速由慢而疾,潮聲也由小而大,詞情也愈說愈明。后片寫未來打算,讀之,似在河中泛舟,水流徐緩而平穩(wěn),再不聞澎湃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