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宋末山谷后學的雙重整合與江西宗派圖 _hasgo122 【內(nèi)容提要】江西宗派得名于呂本中的江西宗派圖,是北宋末期一個文學流派性質的詩人群體。以地緣為基礎的南昌臨川建昌詩人群體和以詩學思想為基礎的符離臨川詩人群體的雙重整合,是其發(fā)展的主導線索。大觀年間,以徐俯為首的豫章詩社和呂本中發(fā)起的“東”字韻詩唱和,帶來北宋末期山谷后學“同作并和”的繁榮局面,成為江西宗派圖繪制的基礎。 【關鍵詞】 徐俯 豫章詩社 呂本中 江西宗派圖 江西宗派得名于呂本中的江西宗派圖。該圖作于大觀末、政和初這一時間段 ,尊黃庭堅為詩宗,自黃庭堅以下,列陳師道等二十五
2、人為派,是對存在于北宋末期的一個帶文學流派性質的文學群體總結。江西宗派,后人目之曰江西詩派,是宋代影響最大的詩歌流派,歷來就是宋詩研究的熱點。但江西宗派是怎么形成的?宗派圖繪制的基礎是什么?對這些十分重大的問題,迄今似乎并沒有完全弄清楚。我們認為,在江西宗派的形成過程中,有兩條發(fā)展線索、兩個領袖人物、兩個標志性事件值得留意,這就是本文即將論述的所謂山谷后學的雙重整合,以期解讀江西宗派圖產(chǎn)生的基礎。一 以徐俯、呂本中為首的兩個山谷后學群體呂本中江西宗派圖序云:古文衰于漢末,先秦古書存者為學士大夫剽竊之資;五言之妙,與三百篇、離騷爭烈可也。自李、杜之出,后莫能及。韓、柳、孟郊、張籍諸人,自出機杼,
3、別成一家。元和之末,無足論者,衰至唐末極矣。然樂府長短句,有一唱三嘆之音。國朝文物大備,穆伯長、尹師魯始為古文,成于歐陽氏。歌詩至于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后學者同作并和,盡發(fā)千古之秘,亡余蘊矣。 (云麓漫鈔卷十四引,中華書局1996年版,第244頁)宋興以來,文學的發(fā)展有一個主題,即繼續(xù)中唐以來古文運動的路子,按照恢復古道的要求,提升文學的品格,實現(xiàn)從內(nèi)容到形式的脫胎換骨。這一主題反映在古文與詩歌的創(chuàng)作上,后人稱之為詩文革新運動。古文革新成于歐陽修,但詩歌的革新,要到蘇軾、黃庭堅手中才最后完成。上引呂本中觀點,從總體上把握住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目標與成就,但未免對黃庭堅評價過高,不如他后來推蘇、黃
4、“永以為法” (陳鵠耆舊續(xù)聞卷二引呂東萊贈趙承國論學帖,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305頁) 的態(tài)度來得公允。蘇軾、黃庭堅是宋代詩學的兩座高峰。蘇軾的文學地位高于黃庭堅,但從詩學傳承來看,黃庭堅詩歌以治心養(yǎng)氣為根基,契合時代精神的走向,加之有法可循,比蘇詩更具楷模意義,故其后學尤多。山谷后學“同作并和”并形成流派,是元祐之后的文學特色。以徐俯、呂本中為首的兩個詩人群體的出現(xiàn),反映了山谷后學的初步整合。1.南昌臨川建昌詩人群體黃庭堅生前好指引青年詩人。在眾多詩人中,南昌(今屬江西)的青年詩人:洪朋、洪芻、洪炎、洪羽、徐俯、潘淳等是其詩學的嫡派。這些詩人年齡相近,興趣相投,在成長的歷程中,他們“數(shù)能
5、文字集” (洪朋立秋日諸公過敝廬得秋字,全宋詩第22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58頁) ,或相約于大梵院、邃清閣、秋屏閣等名勝,或相互造訪,分韻賦詩。南昌詩人中,四洪與徐俯是山谷的外甥,在舅父的關懷下成長。山谷每每寄以近詩、告以作詩之法、品評他們所寄的詩作,還再三強調(diào)為人乃作詩的根基,忠信孝友乃人生根本;潘淳等人亦通過洪朋等寄書山谷,得到后者的熱情指點。作為黃庭堅的同鄉(xiāng)后學,南昌青年詩人對黃庭堅的感情最厚,受他的教誨最多,深得山谷詩法,他們是日后出現(xiàn)的“江西宗派”最核心也最基礎的力量。在江西及緊鄰江西的江東地域,除南昌詩人外,還活動著兩個詩人群體。一是以謝逸、謝、饒節(jié)、汪革、汪莘
6、、吳賀等為主體的臨川(今江西撫州)詩人群體。此群體成員眾多,他們“每月一會面” (謝逸游逍遙寺以野寺江天豁山扉花木幽為韻探得山字,全宋詩第22冊,第14814頁) ,好取前人詩一聯(lián)分韻賦詩,又每以古人忠義寬厚事互勉、砥礪品格。另一個是以李彭、李彤等為代表的建昌(今江西永修)詩人群體。李彭兄弟唱酬頻繁,又來往于廬山諸寺之間,與祖可、善權等僧人唱和。這兩地詩人與黃庭堅有深厚淵源。謝逸曾得到山谷“晁、張流也,恨未識之耳” (惠洪冷齋夜話卷七,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58頁) 的評價;李彭兄弟為黃庭堅表侄,受山谷影響甚深;李彭并于崇寧元年(1100)以上黃太史魯直詩,正式拜入其門下。臨川、建昌詩人詩學
7、黃庭堅的痕跡明顯,與南昌詩人一樣,為山谷后學的重鎮(zhèn)。建昌、南昌、臨川緊鄰。三地以南昌為中心,建昌距南昌、臨川距南昌不過百余里交通極為便利。洪朋有送謝無逸還臨川詩云:“昔我未知子,籍甚大江右。” (全宋詩第22冊,第14440頁) 可知南昌、臨川詩人聲氣相通,他們往往聞名思見面,也確實有機會相互往來。從謝逸寄徐師川戲效其體、贈權師,謝寄李商老、寄洪鴻父,洪芻次韻謝無逸送謝幼槃、次韻李商老見懷之什,李彭寄臨川諸舊兼悲二謝、自豫章歸書齋題壁,徐俯次可師韻等詩來看,三地詩人間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共同的詩學趣味與頻繁的來往唱酬,使南昌臨川建昌詩人織成一個交往的網(wǎng)絡。從崇寧初開始,出現(xiàn)了“江西諸人”這一概念
8、,先后為徐俯、夏倪、呂本中所提及 (建昌在宋代或屬江南西路,或屬江南東路,但在歷史上它一般屬于江西地域)。江西諸人,所指即是南昌臨川建昌詩人群體。在他們中間,徐俯最為山谷生前所推許,詩學成就亦較為卓著,“江西諸人皆從服焉” (東萊呂紫微師友雜志) ,成為諸人的領袖。2.符離臨川詩人群體以徐俯為首的江西諸人,是北宋末一個有影響力的詩人群體,但光憑這個群體,還不足以形成江西宗派這個概念。江西宗派的形成過程中,另有一條線索,這就是以呂本中為首的符離臨川詩人群體的形成、發(fā)展和聯(lián)絡。呂本中是元祐宰相呂公著的曾孫理學家呂希哲的孫子。他少有詩名,嘗以“春盡茅檐低著燕,日高田水故飛鷗”聯(lián),得蘇轍“此人他日當以
9、詩名天下”的贊可 。崇寧元年(1102),呂希哲因元祐黨事貶官,呂本中隨祖父寓居符離(今安徽宿州)。當時汪革為宿州教授,饒節(jié)寓居符離,二人拜入?yún)蜗U荛T下,與呂本中兄弟、黎確等每旬以詩文會課,共同切磋文藝。符離本陋邦,但因呂希哲祖孫寓居于此,遂為天下士子所向。汪革、饒節(jié)在符離的交往,為臨川詩人帶來了新的師友淵源。謝逸托汪革致書呂希哲祖孫,從此與呂本中保持書信來往;謝于乃兄處見呂本中詩甚多,大相敬服;汪革弟汪莘亦從呂氏交游。符離臨川詩人,形成一個新的交往網(wǎng)絡 。它使臨川詩人在鄉(xiāng)里過從外獲得一個新的交往維度,也使呂本中等江西詩人外的山谷后學,與江西諸人有了密切聯(lián)系。與江西諸人的地緣性整合相比,符離臨
10、川詩人群體的整合更體現(xiàn)了時代風會。元祐時期,詩學與理學不協(xié),蘇軾與程頤互相鄙薄。黃庭堅作為蘇軾門人,超然于蘇、程交惡之外,在內(nèi)省化的個人修養(yǎng)上具有與理學近似的傾向。紹圣以后,二程理學與蘇、黃詩學同為禁學,在民間師友淵源的傳授中融會溝通。呂本中與汪革、饒節(jié)等人在程頤高足呂希哲門下會集到了一起,砥礪節(jié)操,切磋詩藝,將文學與理學精神打通,反映了對元文化的兼收并蓄。如果說,江西諸人因得山谷親傳而傳承了山谷句法,符離臨川詩人則更多地是在文化心理和詩學范式意義上對山谷的繼承。其中,呂本中的成就最為卓著。大觀三年(1109),謝有讀呂居仁詩,言“徐侯南州杰論文極根柢。讀君詩卷終,曰此有余地。期君高無上,二謝
11、以平視” (全宋詩第24冊,第15764頁) ,予其詩以高度評價。政和元年(1111),謝逸寄書居仁,推舉他為海內(nèi)文壇的盟主 。大觀、政和年間,呂本中已成為山谷后學中另一支線索符離臨川詩人群體的領袖,與徐俯影響略同。作為山谷后學的兩個分支,南昌臨川建昌與符離臨川詩人并非各行其道。它們有重合的部分;又兩大群體的詩人有同情元祐黨人,學習蘇、黃詩學,傳承二程理學的共同傾向,本質上有溝通的要求。崇寧初,徐俯見呂本中詩,就大加贊賞 ;呂本中與李彭兄弟長期保持書信聯(lián)系;大觀間,呂本中、汪革、洪炎于楚州(今江蘇淮安)見面,會飲舟中,相得甚歡 。在他們周圍,還有一幫氣味相投的朋友,如黃州的潘大臨兄弟、何頡兄弟
12、;汴京的王直方、李等。在元祐黨禁的時代中,這兩條地下師友淵源的線索,有團結更多的山谷后學,走向融合的需要。所等待的,是一個良好的契機。二 豫章詩社:徐俯詩人群體的整合以徐俯為領袖的江西詩人的活動,在崇寧年間一度陷入低潮,這與元祐黨禁的轉嚴有關。崇寧元年(1102),朝廷設立元祐黨籍碑,以文彥博、蘇軾、黃庭堅等二百余人為“奸黨”,以御書深刻其罪狀,這標志著黨禁的升級。崇寧三年(1104),黨籍碑擴大,江西詩人洪羽、洪芻入籍。洪羽除名勒停編管江州(今江西九江),洪芻降兩官監(jiān)汀州(今福建長?。┚贫?,江西詩人的活動大大減弱。直到崇寧五年(1106),因星變,毀元祐黨籍碑,洪芻從汀州放歸,情況才有所改變
13、。徐俯、李彭以詩來迎。洪芻和詩云:“謫去暫經(jīng)牛斗分,歸來重賦豫章行?!?(次韻徐師川喜余來還之作,全宋詩第22冊,第14491頁) “歸來重賦豫章行”,這正是南昌詩歌新一輪繁榮的先聲。大觀年間,黨禁稍弛,江西諸人交往頻繁。洪芻、李彭一度寓居臨川,與臨川詩人深入交往;大觀二、三年(1108、1109)后,江西詩人的活動中心由臨川移到了南昌。是時前輩詩人退出歷史舞臺,而江西諸人漸進入詩歌創(chuàng)作的成熟期,跨入詩壇領袖地位。徐俯、洪芻、李彭三人盤桓南昌,在他們周圍,會集著大批詩人,唱酬甚盛,是為豫章詩社?,F(xiàn)存洪芻同師川商老追涼徐賢亭、同蘇伯固游東山寺,李彭奉同伯固駒甫師川圣功養(yǎng)直及阿虎尋春因賦問柳尋花到
14、野亭分得野字,汪藻次韻洪駒父集東山等詩,皆為詩社唱和之作。詩社成員張元干、向子諲后來這樣追憶社中的活動:往在豫章,問句法于東湖先生徐師川。是時洪芻駒父、弟(琰)炎玉父、蘇堅伯固、子庠養(yǎng)直、潘淳子真、呂本中居仁、汪藻彥(璋)章、向子諲伯恭,為同社詩酒之樂。予既冠矣,亦獲攘臂其間。大觀庚寅(1110)、辛卯(1111)歲也。 (張元干蘇養(yǎng)直詩帖跋尾六篇·甲卷,蘆川歸來集卷九,四庫全書本) 大觀庚寅閏八月秋,薌林老、顧子美、汪彥章、蒲庭鑒,時在諸公幕府間。從游者洪駒父、徐師川、蘇(仰)伯固及李商老兄弟。是夕登臨,賦詠樂甚。 (向子諲水調(diào)歌頭序,酒邊詞卷上,四庫全書本)上列“為同社詩酒之樂”的豫章詩社中人,有“江西諸人”徐俯、洪芻、洪炎、李彭、李彤、潘淳,他們的舊交蘇堅、蘇庠,江西的后進詩人汪藻、向子諲,以及時游于南昌的青年后學張元干等人。江西諸人為豫章詩社的核心,而“江西諸人皆從服焉”的徐俯,自然也成為詩社的領袖,汪藻、張元干都曾向徐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nèi)控審計合同范本
- 仁和經(jīng)銷合同范本
- 加盟返利合同范本
- 代購代理合同范本
- 農(nóng)村建房簽合同范本
- 共同合作居間合同范本
- 化學桶回收合同范本
- it行業(yè)采購合同范本
- 分戶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勞動合同正規(guī)合同范本
- (完整版)ERP流程及操作手冊
- 接上童氣:小學《道德與法治》統(tǒng)編教材研究
- 武器講解課件
- 通勤車租賃投標方案(技術標)
- 關于魯迅簡介
- 余華讀書分享名著導讀《文城》
- 植物組織培養(yǎng)(園林植物教研組)-說課稿
- 高三二輪專題復習化學課件-分布系數(shù)(分數(shù))圖像
- 支委委員辭去職務申請書
- 【橋梁工程的發(fā)展趨勢與思考5300字】
- 云南省蒙自市長橋海水庫擴建工程環(huán)評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