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房基坑開挖施工方案_第1頁
泵房基坑開挖施工方案_第2頁
泵房基坑開挖施工方案_第3頁
泵房基坑開挖施工方案_第4頁
泵房基坑開挖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泵房基坑開挖施工方案XXXXXX 公司XXXX 年 XX 月3一、工程概況:1.二、環(huán)境條件2.三、地質條件2.四、施工程序、方法及工藝要求 3.五、基坑保護與安全措施1.6六、施工安全標志、臨時圍擋1.7七、公共設施及鄰近建筑物的保護1.7八、基坑回填1.8.一、工程概況:xxxxxM站采用大開挖施工。各開挖施工的泵房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均為二 級,泵房坐落于粉土層上。開挖深度為8.2811.2米不等,各泵站具體開挖參數(shù) 詳見下表。泵站開挖前必須弄清周圍環(huán)境,部分泵站構筑物邊線與周邊建(構) 筑物、道路及管線的相互關系見下表和各泵站平面位置示意圖(附后)。泵站開挖參數(shù)統(tǒng)計表泵站編號規(guī)模開挖最寬處

2、(m)開挖最窄處(m)開挖最深處(m)開挖最淺處(m)備注各泵站周邊構筑物距離統(tǒng)計泵站名稱周邊構筑物名稱距周邊構筑物跑離備注最近距離(m最遠距離(m本方案編制依據及參考圖紙:XXXXXXXXX1站工程結構設計圖XXXXft質勘查院巖土工程勘測報告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基坑工程設計規(guī)程二、環(huán)境條件該工程位于XXXXXX本場地地下水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其類型主要為 潛水;主要賦存于上部灰色粉土地層中,埋深在地表下1.31.8m左右,其主要受 大氣降水及地表水補給,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均無腐蝕性, 對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弱腐蝕性, 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三、地質條

3、件根據 xxx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提供的巖土工程勘測報告, 在基坑開挖深度及其影響深度范圍內的土層分布自上而下的描述如下:第一層(1)層:粉質粘土,灰黃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 韌性中等,無搖振反應,見少量褐黃色斑點,為硬殼層,表層覆蓋約20cm耕植土, 含植物根系, 層厚2.15m;第二層(1)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夾粉土,灰色,流塑,夾粉土薄層, 厚度10mmfc右,具層理,稍有光滑,干強度中等,韌性中等,無搖振反應,層厚 1.9m;第三層(2)層:粉土,灰色深灰色,濕很濕,中密密實,局部夾粉砂薄層,無光澤反應,干強度低, 韌性低,搖振反應迅速,含云母碎片,層厚12.25m;第四層

4、(-1 )層:粉砂夾粉土,淺灰色夾灰黃色,濕很濕,中密,夾大量 粉沙, 局部夾軟塑狀的粉質粘土薄層,含云母碎屑以及少量腐植物質碎屑,層厚2.65m;第五層(-3)層:粉土,淺灰色夾灰黃色,濕,密實,夾粉沙,局部夾軟塑狀的粉質粘土薄層粉砂薄層,主要成份為石英、長石、云母,局部未揭穿,揭露層厚2.48m;基坑開挖深度及影響范圍內各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指標詳見下表:2土 層 序 號土名天然重度(丫)(g/cm3)粘聚 力 (。KPa內摩擦 角(小) 度含水量滲透系 數(shù) (Kv)cm/s地基承 我力 (KPa)123四、施工程序、方法及工藝要求4.1 測量控制根據勘測單位提供的控制樁,采用全站儀放設基坑的

5、中心控制線和開挖邊 線,同時在開挖坡頂做好各控制樁。4.2 開挖施工方法一測量放線一坡頂截水明溝施工,坑頂輕型井點布設,坑頂平臺噴混覆蓋。一開挖第一層(深度3mj),邊坡坡率為:1: 1.25。開挖坑底部分積水采用 集水明排,坡面以噴漿護坡、整理平臺。一在一層平臺上布置井點降水設備,試抽滿足要求后開始降水。一降水達到效果后,開挖第二層(深度 3.5m),坡面以噴錨支護、整理三層 平臺。一在二層平臺上布置井點降水設備,試抽滿足要求后開始降水。一降水達到效果后,開挖第三層(格柵間深度為2.7米,泵房為4.4米)。一第三層坡面以噴錨支護。一底部格柵間與泵房間1.7米高差噴錨支護。一泵房間基底部分開挖

6、,按照設計高程嚴禁超挖。一開挖到位。開挖平面及剖面圖附后4.3 .2開挖及支護:本次土石方開挖最深處約10.9米,根據泵房深度需要采用有效的支護措施以穩(wěn)定基坑壁,確?;邮┕さ陌踩?,根據場地地質資料,基坑開挖上層3 米高度采用放坡開挖噴漿護坡,二、 三層邊坡開挖采用噴錨支護方案。一層邊坡開挖坡率為1: 1.25, 二、三層邊坡開挖坡率為1: 0.6,平臺寬度1.5 米。根據地質報告工程所處位置地下水位較高,同時開挖時間在雨季,施工時需進行降水作業(yè),降水采用輕型井點降水與集水明排相結合的方式,井點降水分二級,一層布置在一層平臺,一層為布置在第二層平臺的輕型井點。4.2.2.1 基坑排水此基坑采用

7、二級輕型井點降水, 開挖深度3m 平臺位置設置一組,開挖深度6.5m平臺位置設置一組,坑內其余的地方可以采用常規(guī)排水溝結合集水井排水。現(xiàn)場應雙路供電并配發(fā)電機,以便停電過程中能盡快恢復供電,確保井點管正常抽水, 基坑底排水溝嚴禁沿基坑下坎線開挖,基坑外側地表排水溝用于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影響施工,如果水位降深難以滿足施工要求則需根據實際情況增加降水措施。輕型井點降水采用二級輕型井點降水系統(tǒng),每級降水深度約為5.0m,降水曲線在所在開挖層基坑底面以下1.0m,井點采用主管6125mm支管6501200、1000、0.8 分布、一級采用二臺、二級采用一臺,一個泵站備用二臺?;用鹘邓陂_挖過程中,

8、有部分需要明降水配合才能更有效的進行基坑開挖,在開挖坑四角挖集水坑,與井點降水相結合配置足夠數(shù)量潛水泵進行明降水。井點降水見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圖4.2.2.2 坡頂截水明溝施工第一層土方開挖前,應在坡頂開挖邊線外3 米周圈開挖圓弧截水明溝,溝寬0.5米,排水溝坡度為3/1000,截水明溝至開挖線段噴射10cm厚C15混凝土覆蓋,確保坡頂雨水不進入基坑內,而且不得滲入坡面,造成塌方,同時,截水明溝可作為基礎坑排水明渠。截水明溝做法如下圖;4.2.2.3 基坑開挖施工本工程標高按絕對標高計,地面標高按黃海標高3.17米計,基坑周邊10米范圍內堆載不得超過15KPa,臺面上嚴禁堆載。土方開挖應在無水時

9、方可進 行。土方實際挖深應按結構施工圖進行。挖土應分層開挖,并立即打上當層土釘, 并注意超挖不得大于40Cm不能一次性或局部開挖過深。挖到設計標高時應及 時封底,使墊層對圍護結構形成一個剛性支點,這樣能有效的防止基坑側壁的變 形,嚴禁暴露時間過長。坡頂截水明溝施工后,在坡頂布設井點設備,試抽滿足要求后開始開挖第一 層,開挖深度為3m坡度為1: 1.25,采用兩臺反鏟挖掘機,由泵站的大頭向縮 小端退挖(即由基坑較深端向較淺端),同時現(xiàn)場做好基坑排水措施,坡面采用 機械配合人工的方法進行修整,要求坡度準確、平整,表面不留松土,當?shù)诙?開挖面、開挖臺階形成后,組織坡面及臺階面噴漿覆蓋和臺階面雨水排

10、水溝施工, 在一層降水平臺上布設井點設備。井點抽水達到效果后開挖第三層,坡面采用噴 錨支護。當挖至三層格柵及泵房間底部時,格柵間與泵房間高差1.7米處采取噴 錨支護,機械開挖后預留土由人工清理平整, 避免對基底進行擾動,整個開挖過 程需不間斷降水,確保開挖過程基坑保持干燥。1.1.1 3基坑二、三級邊坡支護方案設計1.1.2 支護方案選擇綜合場地的地理位置、土質條件、基坑開挖深度和周圍環(huán)境條件,本基坑具 有如下特點:1、基坑開挖深度有變化,淺坑最淺 9.2米,深坑最深開挖深度10.9米;2、基坑開挖面積均較?。?、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主要為粉質粘土和砂質粉土,其中砂質粉土位于坑底附近;4、場地地

11、下水較高,做好降水工作是深基坑開挖成敗的關鍵。5、本工程周圍環(huán)境條件尚可。結合本工程的上述特點,根據“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則,結合已有的工程經驗,本設計采用土釘墻的支護形式,局部采用放坡,結合地質報告,局部深坑采用井點降水的方式降水。1.1.3 設計分析計算1、支護結構分析計算采用北京理正深基坑支護結構設計軟件V4.3 版。2、設計基本參數(shù)取值地面超載取20KPa,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shù)取1.1。3、計算分區(qū)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及周圍土層情況必須分多個區(qū)段進行設計計算才能較好的體現(xiàn)基坑的實際受力情況,詳見支護結構剖面圖。4、設計計算結果 1-1 剖面計算書原始數(shù)據16支護類型基坑重要性系

12、數(shù)基坑深度地下水位墻面坡角(度)土釘墻1.1010.90.5251土層號厚度重度粘聚力內摩擦角摩阻力標準12.1518.7329.41321.9018.52511.515312.2519.41528.21742.6518.91229.216KN/m3)m)(KPa)(1531.310KPa)52.4819.6放坡級數(shù)坡度系數(shù)坡高(m)坡腳臺寬(m)0.607.91.5計算方法:抗拉驗算超載序號距坑邊距離(m)作用寬度(m):釘太3號豎向間水平間入射角度超挖深度距(m)距(m)( 度 )( m)11.201.2O15.000.4011012.0021.201.2015.000.4011010.0

13、031.301.2O15.000.401107.0041.301.2015.000.401107.0051.201.2015.000.401106.0061.201.2015.000.401106.001120.00鉆孔直徑超載類型超載值 (KPa)土釘鋼筋級別:2m)計算步數(shù)破裂面角 (度)(度)內力設計值KN)土釘長度m)計算結果土釘號安全系數(shù)驗算長度 ( m)35.035.099.9012.000.0034.699.9012.000.0023.1710.002.5834.499.9012.000.00225.4810.002.60399.907.000.00534.4199.9012.0

14、00.00224.0610.002.5032.757.0028.94416.157.006.98636.2199.9012.000.00222.4510.002.4232.687.0028.04415.967.006.7653.266.0037.01736.4199.9012.000.00222.0610.002.4032.657.0027.80415.877.006.713.206.0036.691.956.0065.44計算方法:穩(wěn)定驗算計算步數(shù)安全系數(shù)破裂面角(度)滑裂面:深度(m)X 坐標(m)標 ( m)半徑(m)1.83352.63.853.016.06土釘號驗算長度(m)12.0

15、0計算步數(shù)安全系數(shù)破裂面角(度)滑裂面:深度(m)X 坐標(m)標(m)半徑(m)1.3734.63.84.02.266.30土釘號驗算長度(m)12.0010.00計算步數(shù)安全系數(shù)破裂面角(度)滑裂面:深度(m)X 坐標(m)標(m)半徑(m)31.2734.45.104.133.588.73土釘號驗算長度(m)12.00 10.00 7.00計算步數(shù)安全系數(shù)破裂面角(度)滑裂面:深度(m) X 坐標(m)Y 坐標(m)半徑(m)41.7034.45.205.063.598.79土釘號驗算長度(m)112.00210.0037.0046.00計算步數(shù)安全系數(shù)破裂面角(度)滑裂面:深度(m)

16、X 坐標(m)Y 坐標(m)半徑(m)51.4235.46.307.285.3711.78土釘號驗算長度(m)1 12.002 10.003 7.004 6.00計算步數(shù)安全系數(shù)破裂面角(度)滑裂面:深度(m) X 坐標(m)Y 坐標(m)半徑(m)61.3936.27.5010.247.4515.42土釘號驗算長度(m)1 12.002 10.003 7.004 6.005 6.00計算步數(shù)安全系數(shù)破裂面角(度)滑裂面:深度(m) X 坐標(m)Y 坐標(m)半徑(m)71.5836.47.9011.998.6417.35土釘號驗算長度(m)1 12.002 10.003 7.004 7.0

17、05 6.006 6.002 2 剖面計算書墻面坡0.52原始數(shù)據支護類型基坑側壁重要性系數(shù)基坑深度(m)地下水位(m)角(度)土 釘 墻1.109.251土層號厚度厚度重度粘聚力內摩擦角摩阻力標(m)(KN/m 3 ) (kpa)(度)準值 (kpa)12.1518.7329.41321.9018.52511.515312.2519.41528.21742.6518.91229.21652.4819.61531.310放坡級數(shù)坡度系數(shù)坡高 (m)坡腳臺寬 (m)10.606.201.50超載序號超載類型超載值 (kpa)距坑邊距離(m) 作用寬度(m)距地面深度(m)距 (m)距 (m)(

18、度 )(mm)(m)11.201.2015.000.4011012.0021.201.2015.000.401109.0031.201.2015.000.401107.0041.201.2015.000.401106.0051.101.2015.000.401106.001120.00土釘?shù)捞栘Q向間水平間入射角度超挖深度直徑 土釘長度鉆孔(m)土釘鋼筋級別:2計算結果計算方法: 抗拉驗算計算步數(shù)破裂面角( 度 )土釘號安全系數(shù)驗算長度 (m) 內力設計值(KN)139.5-239.5199.9012.000.00339.1199.9012.000.00216.569.005.11438.919

19、9.9012.000.00216.339.005.1432.207.0056.22539.9199.9012.000.00215.549.005.0232.167.0054.90412.006.0010.21639.9199.9012.000.00215.549.005.0232.167.0054.90412.006.0010.2153.646.0035.714.3.3 基坑支護結構施工1、支護結構施工順序降水一土方按層開挖一打當層土釘一土方按層開挖一打當層土釘2、土釘成梅花形布置,采用20二級鋼筋和48X2.5鋼管作抗拉材料(具 體見剖面布置圖), 為保證鋼管的側摩阻力鋼管滲漿眼間距為0.5

20、0 米 , 成梅花型布置。嚴禁土釘施工時破壞周邊地下構筑物、管線及工程樁。3、土釘成孔直徑為110mm注漿配比為水泥:砂:水=1: 020.5(或純水 泥漿代替),注漿壓力不小于0.5M a P,須慢速進行,確保注漿充盈系數(shù)學1.1。4、面層形式面層采用噴射混凝土與鋼筋網組成鋼筋混凝土板結構:噴射混凝土采用細石混凝土,配比為水泥:砂:石=1: 2: 2,水泥為P.O.32.5水泥,噴射混凝土強 度等級C20,噴射混凝土支護面層80mm鋼筋網采用6200X 200鋼筋綁扎而 成,為了增加面板的整體強度,縱、橫向設 116R級加強鋼筋,縱、橫向加強 鋼筋與錨桿焊牢,布設詳見剖面布置圖。5、噴錨施工

21、方法( 1)坡面修整由于基坑開挖后,基坑邊坡局部松散且不平整,故必須將松散的土質清除干凈并將基坑邊坡修整順滑。( 2)混凝土噴射作業(yè)噴射作業(yè)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噴射順序自上而下,按地形條件和風向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依次進行;第一層混凝土噴射厚度45cm,噴射時噴頭與受噴面應垂直,宜保持0.61.0m的距離。噴完第一層后進行錨桿及鋼筋網施工, 第二層噴射混凝土應在第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混凝土噴射24 小時后澆水養(yǎng)護。( 3)錨桿鉆孔及注漿結合成孔及灌漿設備,錨桿采QC-150型氣動沖擊錨桿機將48鋼管擊入土 層,采用壓力泵將M25砂漿注入錨桿孔。要保持0.61.0MPa的工作壓力。17( 4)

22、掛網按邊坡形狀尺寸取料加工,20cmx20cm的規(guī)格編織好鋼筋網,網格要分布 均勻,綁扎牢固。鋼筋網與錨桿交接處用16鋼筋與錨桿焊接牢固,鋼筋網鋪 設時需與混凝土表面密貼。4.4 應急措施4.4.1 地面出現(xiàn)裂縫地面出現(xiàn)裂縫,順裂縫注入水泥與水玻璃混合液,防止地表水灌入增加坑壁壓力,地面用水泥砂漿抹平,在裂縫外側布置鋼筋釘,增加抗拉力,穩(wěn)固變形土體。4.4.2 水平位移大于25mm施工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水平位移大于報警值,應立即撤離基坑內作業(yè)人員,采取回填反壓土或坑頂卸土的措施;或采用水平或斜支撐,在地下結構施工過程中,可采用腳手架加水平支撐,限制水平位移發(fā)展;或在位移過大區(qū)域增加錨桿和加強筋,加強

23、噴射混凝土面板的剛度, 或立刻回填并臨時補打超前土釘,其長度、密度視具體情況而定。4.4.3 坡腳滑移或基坑底隆起坡腳滑移時采用砂石草包堆疊坡腳,阻止坡腳繼續(xù)滑移。基坑底隆起時,用砂石草包等增加坑底上覆荷載,平穩(wěn)土壓力,限制隆起。4.4.4 流砂及管涌基底坐落在-2層粉土及-2層粉砂接界標高位置,實際施工中基坑底極有可能發(fā)生流砂或管涌現(xiàn)象,當發(fā)生此問題時需立即加強井點降水,降低地下水位。 對輕微的流砂現(xiàn)象可在基坑開挖后加快墊層澆筑或加厚墊層的方法 “壓注”流砂。 對較嚴重的流砂在加強井點降水同時需增加坑內降水措施,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0.51.0m左右。4.4.5 地下水位高于開挖面加強降水

24、措施。4.4.6 停電應在 15 分鐘內補接新的電源,以防止井點管停抽后可能造成的坑壁坍塌。4.4.7 應備有應急措施的材料及設備如:砂袋、鋼管、鋼筋、水泥、噴漿機具及施工機具。4.5 施工監(jiān)測4.5.1 監(jiān)測項目包括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周邊建筑物變形、地下水位量測。4.5.2 監(jiān)測方法支護結構水平位移、周邊建筑物變形采用全站儀量測,地下水位采用鋼尺測量。4.5.3 量測精度要求及報警值支護結構的水平位移變形量測精度為 1mm地下水位量測精度為5cmi支護結 構的水平位移變形監(jiān)控值為20mm報警值為30mm地下水位白報警值為200mm 4.5.4 監(jiān)測點布置及監(jiān)測周期基坑上兩側每20m 設一鋼

25、筋砼沉降位移監(jiān)測點,基準點設在遠離基坑100m以上的不受影響區(qū),地下水位監(jiān)測點2 個, 地下水位監(jiān)測點布置于其中的2 口深井降水井上。各監(jiān)測項目在基坑開挖前應測得2 次初始值,各層土方開挖完成后各測一次,基坑支護完成至地下結構施工到0.000 期間應每周監(jiān)測1 次,地下水位達到設計要求前每天測量1 次,達到設計要求后每兩天測量1 次。五、基坑保護與安全措施5. 1、基坑上兩側每20m設一鋼筋硅沉降位移觀測樁, 基準點設在遠離基坑 100m 以上的不受影響區(qū),由測量人員每天定期進行觀測,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通知現(xiàn) 場負責人。5 2、 施工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位移和水平有明顯突變情況,應立即撤離基坑內作業(yè)人員,采

26、取回填反壓土或坑頂卸土的措施,保證基坑和施工作業(yè)人員的安全。5 3、基坑兩側應設立醒目的警示標志,并沿基坑邊設置橫拉彩旗嚴禁外人進入,設專人值班防止闖入。經常清理基坑邊雜物,以防跌落基坑傷人。5 4、基坑外5.0m 范圍內嚴禁載重車輛行駛,防止破壞基坑邊坡穩(wěn)定。六、施工安全標志、臨時圍擋6. 1施工標志:在開槽地段于工地明顯地段設 58處標準施工標志牌,頂 進地段于每個工作井處設立施工標志牌,另施工現(xiàn)場按要求設置各類警告標牌,并保證夜間警示牌亦能起防護作用,做好夜間照明,同時做好24 小時人工防護。6 2 臨時圍擋:按業(yè)主要求于施工地段特別是頂進施工地段,設置藍色鋼板防護,高度2m,厚度0.8

27、5mn七、公共設施及鄰近建筑物的保護7 1 施工前在業(yè)主協(xié)調下向有關部門咨詢地下管線情況,制定保護措施,做到不影響公用設施使用。7 2 在掌握施工現(xiàn)場有關管線基本情況后,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全面調查,在施工范圍內,規(guī)劃出用地線,確認用地界內建筑物是否已拆遷完畢。7 3 對于鄰近建筑物,施工前首先確定施工安全距離,對于可能在安全距離以內的建筑位移的控制,基坑開挖時必須加強觀察,當位移或沉降值達到報警值后,應立即采用跟蹤注漿的方法。根據基坑開挖進程,連續(xù)跟蹤注漿。注漿孔布置可在邊坡及建筑物前各布置一排,兩排注漿孔間則適當布置。注漿深度應在地表至坑底以下24m范圍,具體可根據工程條件確定。此時注漿壓力控制不宜過大, 否則不僅對開挖邊坡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