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課堂教學_第1頁
生本課堂教學_第2頁
生本課堂教學_第3頁
生本課堂教學_第4頁
生本課堂教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本課堂“生本課堂”是一種新提出的教學形態(tài)。就是一種“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教育理念。平等、1 特點 生本課堂首先是營造了浸潤著民主、 平等、激勵和諧的人文課堂環(huán)境。 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 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 學的效果?!皼]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因此教師要轉換角色,從“知識的神 壇”上走下來,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組建起“學習共同體” ,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討,允許學 生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奇特的想法,暫緩批評,激勵善待學

2、生,創(chuàng)設一種“心理自由和安全”課 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的心智和心靈能自由自在的放飛。其次是生本課堂對教材進行了“二次開發(fā)” 。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能超越教材,積極地 審視、科學地處理加工教材, 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 在激活學生思維方面大做文章、 巧作 文章。如何調動學生“思維的參與度”呢?要善于開發(fā)、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設置問題,引發(fā) 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智慧上的挑戰(zhàn),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憤悱 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第三是生本課堂體現(xiàn)了“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只有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知識能力“最近 發(fā)展區(qū)”上的 “以學定教”課堂教學才能具有

3、較強的針對性,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也才能最大程度 發(fā)生共振共鳴;只有把學生當作學習任務的“首要責任人” ,教師由教的“控制者”變?yōu)閷W生學習 的“共同體”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才能實現(xiàn);也只有當教師能不拘泥于預設的教案, “眼 中有學生”,能及時捕捉到學習進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時,課堂教學才能是有效 的。同時要把思考的權利、 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 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維過程的舞 臺,讓他們在質疑問難和討論交流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悅。最后生本課堂善待了學生差異。 正是因為學生學業(yè)的參差不齊、 興趣愛好有別、個性價值多元, 才使得我們的社會色彩斑斕, 紛

4、繁復雜。 若用同一標準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評價所有同學, 每個同 學都會被過早地貼上好中差的標簽。 但多元智能告訴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智力領域, 每個 人都可能獲得成功,因此面對富有個性的學生,要學生會善待、寬容、欣賞學生,用“放大鏡”去 捕捉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讓每位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中不斷超越自我, 不斷獲得身心教育發(fā)展的 增值。 12 教學形態(tài) 怎樣逐步形成獨具個性特色的“生本課堂”教學形態(tài)?1、學習為先,導航“生本課堂”生本課堂應具有什么的形態(tài), 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有何區(qū)別, 如何去建構, 哪些理論 可指導生本課堂的建構,生本教育應具備什么樣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

5、等一系列問 題時只能從閱讀學習和案例分析中尋找到答案。我們要把 “工作學習化、 學習工作化”當作教師的 一種職業(yè)生活方式,讓學習研究成為習慣、反思交流變成常規(guī)。 “養(yǎng)其根侍其實,加其膏希其光” , 唯有閱讀學習才能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 才能充盈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智慧。 通過閱讀學習來引 領導航生本課堂。2、實踐為基,踐行“生本課堂” 教育理念只有根植于課堂實踐的這片土壤才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才能生根、發(fā)芽、開花, 并結出豐碩的果實; 唯有教學實踐才能檢驗生本理念是否內化、 生本課堂是否構建、 生本發(fā)展性評價 是否建立。每位教師要以三尺講臺為舞臺,努力探索、不斷實踐、優(yōu)化完善生本課堂,從而建

6、構出 不同學科和個性特色的生本課堂新形態(tài); 同時學校要“五課并舉”即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示范課、 教研組長的研究課、 青年教師的匯報課和達標課、 教研組內的公開課, 為教師搭建踐行生本課堂的 平臺,力促生本課堂的建構。3、反思為本,優(yōu)化“生本課堂” 名師=經驗+反思。教師的成長研究表明教師的經驗源于時間的積累, 一般在 10-15 年可成為 一個富有經驗的教師, 但大部分不能超越經驗型教師而成為名師和研究型教師, 其原因是缺乏反思。 “吾每日三省吾身”。每位教師要學會在言談和行動中思考生本教育,學會在撰寫與生本課堂有關 的教育敘事、案例和課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課堂,學會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專業(yè)成

7、長。 13 評價指標 “生本課堂發(fā)展性”評價指標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是否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生本課堂”要求教師在對教材的進行二次開發(fā)的基礎上,設置問題情景, 引發(fā)認知沖突, 建 立起智慧上的挑戰(zhàn), 激發(fā)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的興趣, 從而讓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 過程,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不僅要看學生積累知識的量,更要看學 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中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有多少知識是通過自己探究建構的。 因而學生有無參與 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指標, 也是衡量是否是 “生本課堂” 的一個重 要評價指標。教師是否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

8、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1 學生參與的方 式:個別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實質性的思考、表達、討論與交 流。2 學生參與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學生自主活動和學習的時間,學生回答問題和動手操作的人次 等;3 參與的效果: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思維能力的開發(fā)程度及情感態(tài)度的提升效果。2、是否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生本課堂” 應把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一個顯著的位置,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chuàng)設 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臺,問題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知識讓學生自主生成,規(guī)律讓學生自主歸納,最 后通過舊知衍生出新知??蓮囊韵聨追矫鎭碓u價教師是否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節(jié)課中,

9、 教師提出了多少個開放性問題?教師是否尊重學生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教師對學生的獨特見解是 否有意識地加以表揚和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時間有多少?學生主動提問的次數(shù)有多 少?學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有多少人次?學生回答問題是否有新意 和靈活性 ?3、是否使課堂教學保持有效的互動生本課堂的教學過程是認知建構、 師生互動、 情感體驗多向交流過程, 評價一堂課是不是高質 量的課,是不是“生本課堂” ,教師能否使課堂保持有效和深層互動是一條重要指標。評價課堂教 學的互動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判斷:是教師擁有“言語霸權”還是“民主協(xié)商”?是“先教 后學”還是“先學后教” ?是

10、“示范模仿、 講解接受”還是“自主探究、參與體驗” ?是教師的“包 辦代替”還是學生的“自主建構”?是僅重視“知識結果”還是“過程與結果”并重?4、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本課堂”追求三維目標的整合,即以知識和能力為主線,分層落實,面向全體學生;以過 程和方法為核心,啟發(fā)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以情感和態(tài)度為動力,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而積 極的情感體驗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之上, 建立在學生不斷的成功和進步之上, 因此教師 能否營造民主、 和諧、寬松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前提條件。 考察教師是否關注學生 的情感體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 1 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課堂情景的程度:

11、教師是否有激情,精 神是否飽滿; 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授課過程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共鳴; 是否善 于表揚激勵學生, 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是否善于體察學生的變化, 恰當調控教學; 是否善待、 寬容和欣賞學生。 2 學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無高漲的學習熱情和良好的精 神狀態(tài),能否保持內在的學習興趣和需要。 14 發(fā)展歷程中小學個性化教育 生本課程 是教育部國家教師科研 “十二五”規(guī)劃全國重點課題、 中小學個 性化教育“生本課堂”行動研究總課題組的科研課題。 生本課程 的“生本課堂”教學法,是以學 生的發(fā)展為本為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倡導自主學習、

12、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早在 2003年, 生本課程 科研小組就以學生為本的個性化教育開展了教育教學研究。在近10年時間里,科研組在全國各地不同區(qū)域的 30 多座城市開展了教學實驗,近萬名小學生參加了“生 本課堂” 的學習和訓練, 近千名一線教師參加了教學技能培訓或進行了理論學習。 課題組經過多年 的努力,生本課程專家和一線科研教師在行動研究中總結提煉出生本課程的“7 3黃金法則、 6大系統(tǒng)板塊和 5大教學方法”,形成了獨特的 生本課程 導學理論和“生本課堂”教學形態(tài)。2011年 3 月,項目正式立項國家“十二五”課題。課題開題后,總課題開始有計劃的在全國各地發(fā)展實驗校區(qū),而北京總部導學館已經為

13、推進中國個性化教育的發(fā)展推波助瀾做出革命性貢 獻。什么是生本教育郭思樂,教育專家,生本教育創(chuàng)始人,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作高級訪問學者訪 問蘇聯(lián)教育科學院。 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特聘國家級專家, 全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 研究會理事, 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西南大學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郭思樂教授從 1999年開始在廣州等地的部分學校開展生本教育實驗, 經過 10年的實踐和發(fā)展, 生本教育在全國各地,包括香港、澳門等 100 多所中小學、職業(yè)學校、幼兒園等進行實驗,成效顯 著,獲得意義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成果。郭思樂“生本教育”的理念和實踐主要由三本專著體現(xiàn): 教育走

14、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 - 再論教育走向生本 、聆聽教育的春天 - 郭思樂生本教育思想隨筆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 就是以激揚生命為宗旨而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 在生本 教育中,教育教學的真正主體是學生, 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 轉變?yōu)橹饕揽繉W生的學, 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xiàn)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上。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三 生本教育的三個基本觀念學習的發(fā)生之處是學生 , 學生是最大的教學資源。生本教育認為 : 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是天作之才,是天地間多少萬年發(fā)展的精靈!每 個學生都有他的天賦,他的聰明才智說

15、也說不完!教學最大的資源是學生本身,遠比那些硬件、 電 腦、高科技手段都要緊得多。 只有當他的潛能真正被激發(fā), 學習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對于知識 的掌握,是基于自己的思考,在互相啟發(fā)、質疑當中進行的,他們的探究很深入。 “當學生在課堂 上有了體會和收獲, 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空前提高。 我們所做的,全都要通過學生自己去最后完成。 一旦我們醒悟這一過程的必然性, 就會明白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 原來是學生自己, 我們只不過 是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服務者和仆人” 。教師的最高境界,是“不見自我”。我們的校長、家長,還有教師自己,一直以為教師做得多,是一種光榮的傳統(tǒng),是服務充分的 表現(xiàn),教育質量會因此提高

16、。 然而,當我們把知識劃分得十分細密、又對學生提出十分細密的要求 時,學生的思維就被局限住了。他們沒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來是懶得想什么。實際上 這就是學生對違背自然的教育的報復。他們對這種保姆式'的教育,并不領情。印度哲學大師奧修曾說: “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 。腳被忘記,是因為腳處于“忘我”狀 態(tài),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不合腳,腳疼了,就會被時時記起。同樣的道理,當教育適合學 生時,學生就忘記了自己在學習,忘記了自己是在課堂上,甚至忘記了自己。在忘我的時刻,學生 的能量就不會被教師的說教所消耗, 真正出現(xiàn)投入和著迷的境界。 如果教師上課的時候, 竭力想收 回“教”

17、的權力,那么,他必然為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所計,一再打斷學生的活動,或企圖以學生的活 動為自己的表演服務。 當學生表現(xiàn)出茫然和不配合時, 他默默地動怒了, 他偷偷地用力拉扯動作慢 的學生。此時,鞋子不合腳了,腳就開始反對。那些自然的、和諧的、躍動的和充滿效率的美, 轉眼間就蕩然無存了!“教師的最高境界,是不見自我' 。他應該是一只最合腳的鞋子。 “他的核心任務,不是自 己教',而是組織學生學'、服務學生學'。他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機勃勃的、令學生忘我'的 課堂?!睂W生快樂、美好的學習生活,是德育的真正基礎。生本教育指出:“產生德育問題的一個重大根源, 是由于教學不當

18、而造成的學生厭學、 受壓抑、 無心向學。反之,當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意氣風發(fā)、努力向上時,德育工作就有了一個十分良好 的基礎”。 “事實上, 學習生活作為學生生活最基本、 最核心的部分, 是學生形成美好德行的搖籃,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德行的未來走向。 “學生美好德行的建立、人格的建樹,不能依靠外在的說教,而必須依靠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感悟,必須經過學生的內化去實現(xiàn)。 ”而生本教育的學生自主 的課堂和與之相連的生活實踐,就成為學生獲得真善美、 涵養(yǎng)德性的經常性的,最自然、有效的方 式。四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課堂實踐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稱為“生本課堂” 。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自

19、 主學習學習的課堂。具體表現(xiàn)形態(tài)為“四突出” 、“三轉變”和“四個基本流序” ?!八耐怀觥?、突出學生生本教育的課堂完全改變傳統(tǒng)教育中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 在老師的指導下, 充分發(fā)揮學生 的主體作用。課堂上教師少講(教師講話時間不超過十分鐘) ,其余時間都交給學生。小組討論、 上臺發(fā)言、交流體會、自主學習,發(fā)動所有的學生參與學習。2、突出學習而不鄧小平解決農民積極性的辦法是把土地還給農民, 同樣,解決學生積極性的辦法是把學習還給 學生,讓學生學會學習比學到知識重要千萬倍。 生本課堂整個教學過程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 質疑 和探究,能學會的自己學會, 不能學會的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學會, 真正實現(xiàn)教育是

20、為了幫助學生, 是限制學生。3、突出合作: 全班分成若干小組, 每小組 4-6 人,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上課時的學習, 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小 組內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4、突出探究: 生本教育強調讓學生自己主動的進行學習,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 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fā)揮與拓展。以此獲得知識,形成能力?!叭D變”1、變教師灌輸式的教為學生自主性的學,使學生獲得學習動力;2、變“聽懂了”為“學懂了” 、“會學了”,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3、變“他律”為“自律” ,使學生獲得自信、自尊,激發(fā)內在的學習潛能。 四個基本流序1、學生先學。一般是課前預習或前置性作業(yè), 不固

21、定,比較靈活。 前置性作業(yè)也叫學習框架通過前置學習的 布置,鼓勵學生先學,2、小組合作學習,4-6 人小組,交流討論,要求教師放棄逐句逐段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 句、他一句地討論,3、班級交流, 交流形式比較靈活,人人參與。有小組代表交流,也有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教師 在傾聽的基礎上引導點撥,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讓智慧之火熊熊燃燒。4、總結和鞏固。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五 生本教育的成效參加生本教育實驗的學校由于依靠學生自身的解放, 不斷出現(xiàn)令人激動的變化和辦學成績。 很 多參加生本教育實驗的教師都在感慨, 當他們真正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 真正做到全面依靠

22、學生時,他們看到了以前想也不曾想到的、無窮的美景。六 全國初中專業(yè)委員會會長李錦韜先生,對生本教育的意義作了幾個“顛覆”的概括: 顛覆了以往以師為本的教學, 實現(xiàn)了一切為了學生, 高度尊重學生, 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 教育;二是顛覆了以往教師研訓主要研究教師怎樣教的方式 , 生本教育則在研究學生怎樣學、如何讓學生好學的問題; 三是顛覆了以教師教得好為好課的標準, 轉變到教師的作用和價值為如何引導學生, 使學生學 得更好;四是顛覆了一直游離于課堂之外的德育課程教學, 生本教育把德育融入到學生生活之中, 融入 到課堂之中。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是深入推進新一輪基礎教育課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教育教

23、學質量提供了理論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這樣表述其教育理想: “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 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 實的進步?!鄙窘逃彼獙崿F(xiàn)的,也正是這樣的理想。生本教育使學生學得輕松快樂又成績優(yōu)秀, 程改革的重要手段, 生本教育為構建有效課堂、 支撐和實踐模式。自主學習的課堂。生本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簡介 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完全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 整個教學過程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質疑和探究。 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 4-6 人,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上課時的學習,每位具體表

24、現(xiàn)形態(tài)為“四突出” 、“三轉變”和“四個基本程序” 四突出:1、突出學生:2、突出學習:3、突出合作: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4、突出探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獲得知識,形成能力。 三轉變:1、變教師灌輸式的教為學生自主性的學,使學生獲得學習動力。2、變“聽懂了”為“學懂了” 、“會學了”,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3、變“他律”為“自律” ,使學生獲得自信、自尊,激發(fā)內在的學習潛能。 四個基本流序:前置性學習 - 小組交流- 班級匯報 - 總結鞏固(延伸拓展)一、前置性學習,學生先學。所謂前置性學習, 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嘗試自主學習, 了解學習內容。 一般是課 前預習或

25、前置性作業(yè),不固定,比較靈活。通過前置學習,鼓勵學生先學。簡單,根本,開放(可拓展) 。起點要低,要求簡單,形式開放。 人人可做,人人多做。 通過學生自學,使知識扎根心靈,提高學生的智慧。 例題自己做,難題自己想。是指教學的起點要盡量低一些, 即教師的設計簡單化,讓學生的活動容易化。關于“前置性作業(yè)”的設計,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設計原則。 低入的含義是: 多做的含義是: 深思的含義是: 高出的含義是:1 、“低入”抓住“簡單、根本”形成開放空間,容納學生最廣大的活動,是整個生本教學的關鍵。 “低入”,就 是要讓孩子們在學習時找到成就感。2 、 “簡單”:不是指內容簡單或者難度較小,而

26、是設計的環(huán)節(jié)簡單,要留給學生很大空 間,讓他們去發(fā)揮。3 、“根本”就是核心,即重要的、有價值的知識或問題。要求教師抓住知識主線,找準教 學重難點。理科學習注重學生的探究,文科學習注重學生的大量閱讀。對語文教學,要問“閱讀推進了沒有”?對數(shù)學或理科教學,要問“根本抓住了沒有”?對英 語教學,要問“活動形成了沒有”?4 、如何尋找簡單和根本,就是把它靈魂化,使學生淺池戲水,深池激浪,達到深思高出, 是整個備課要注意的問題,這樣才產生巨大的學生學習的空間。太陽升起的地方 思想發(fā)生的地方新舊結合的地方 引而不發(fā)的地方5 、如何做到簡單根本:抓住核心。核心指的是:核心內容、核心環(huán)節(jié)、核心思想、核心技術

27、以及內容、環(huán)節(jié)、技術、思想的核心感悟6 、“多做” 多做具有兩層含義,其一是人人可做,即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每個學生都能參 與;其二是教學過程中, 要盡量多地開展活動, 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和技能,了解知識的形成 過程,體會探究知識的心理,感受學習的快樂。即通過更多、更有效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大量 實踐中,通過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從中領悟知識,提升思想。7 、“深思”就是在 “多做”中,實現(xiàn)思維的積累和深化。是指學生在多做的基礎上獲得 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層面、多角度的思考,把知識深化,構建成認知結構。8 、“高出”就是有收獲,是前置性學習的質量要求。二、小組合作學習, 4-6 人小

28、組,交流討論,要求教師放棄逐句逐段的講解,而是拋出 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三、班級交流,交流形式比較靈活,人人參與。有小組代表交流,也有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 師的互動,教師在傾聽的基礎上引導點撥,讓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讓智慧之火熊熊燃燒。四、總結和鞏固。 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廣義探究。 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會的不教、不會的教他們怎么學,學不會的老師教 ”,“先 學后教、以學定教” , “匯報、質疑、討論常規(guī)化”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特長、性別等因素,按照“互補互助、協(xié)調發(fā)展,組 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靈活分組。常用的分組形式有:1 兩人互助式。同桌

29、的兩個人就是一個自然的互助學習小組。這種方式能迅速覆蓋到每 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獲得學習和活動的機會。2 四人合作式。 這種形式是相對固定的一種組織形式, 也是教學活動中較常用的一種方式。 通常由四人組成,盡量保證每個小組有一個優(yōu)等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后進生。3 大組競爭式。一般以縱向或橫向的一排或兩排為一大組,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把這種 分組形式用于解決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4 自由組合式。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自由組合。這樣組成的小組,組內的成員大多興 趣愛好相投, 感情相融,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 可經常讓學生們在課外利 用這種方式來互學、互教; 或者在課堂上,讓學生

30、們在相對固定的四人小組展示匯報之后,再自由 組合進行拓展延伸。5 、注意:異質分組:好、中、差搭配;選好組長、明確職責;培訓組員:學會分 工,學會表達;給小組個性化命名;最好語、數(shù)、英等學科達成共識,小組固定,給學生學習 提供方便。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會發(fā)言,、學會傾聽,能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接受他人的意見并改正、補充。樂于傾聽別人的意見,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 對別人的發(fā)言勇于作出評1、學會質疑、 、學會組織、學生會用兩種不同的聲音說話。即組內聲音, 音,保證組內成員聽清;再就是全班都能聽到的聲音(全班聲音)6 、職責輪換。小組成員之間的職責要定期輪換,培養(yǎng)責任意識,體驗多種角色,從而進行 換位思考,有利于小組合作。7 、機會均等和機會限制。要求人人參與,對發(fā)言多的進行次數(shù)限制, 以便他人也有表達的 機會,實現(xiàn)全員參與。8 、合作學習的調控應當注意:抓好常規(guī), 機制(遵循激勵性、共同提高、小組獎勵的原則) 會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握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rrl 、八課前:1 、以課標為基準, 以教材為學習內容,反駁,敢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