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_第1頁
專題一: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_第2頁
專題一: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_第3頁
專題一: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_第4頁
專題一: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專題訓(xùn)練一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專題攻略如果 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 AB=AC,BA= BC,CA = CB三種情況。已知腰長(兩定一動):分別以兩腰的頂點為圓心,腰長為半徑畫圓;已知底邊(兩定一動:)畫底邊的垂直平分線。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有幾何法和代數(shù)法,把幾何法和代數(shù)法相結(jié)合, 可以使得解題又好又快。幾何法一般分三步:分類、畫圖、計算。代數(shù)法一般也分三步:羅列三邊長,分類列方程,解方程并檢驗。針對訓(xùn)練1、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 xOy中,已知點D在坐標為(3, 4),點P是x軸正半軸上的一個動點,如果 DOP是等腰三角形,求點 P的坐標。14 / 122、如圖,直線y=3x

2、+3交x軸于A點,交y軸于B點,過A、B兩點的拋物線交x軸于另一點C (3,0).(1)、求A B的坐標; (2)、求拋物線的解析式;(3)在拋物線的對稱軸上是否存在點Q,使 ABQ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條件的Q點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3、如圖,在矩形 ABCD中,AB=6, BC=8,動點P以2個單位/秒的速度從點 A出發(fā),沿AC向點C移 動,同時動點Q以1個單位/秒的速度從點 C出發(fā),沿CB向點B移動,當P、Q兩點中其中一點到達終點 時則停止運動。在 P、Q兩點移動過程中,當 PQC為等腰三角形時,求 t的值。4、如圖,直線y=2x+ 2與x軸交于點A,與y軸交于點B,點P是

3、x軸正半軸上的一個動點,直線 PQ 與直線AB垂直,交y軸于點Q,如果 APQ是等腰三角形,求點 P的坐標.7、如圖,點A在x軸上,OA=4,將線段(1)求點B的坐標;(2)求經(jīng)過A、O、B的拋物線的解析式;(3)在此拋物線的對稱軸上,是否存在點 求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OA繞點O順時針旋轉(zhuǎn)120°至OB的位置.P,使得以點P、O、B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5、如圖所示,矩形 ABCD中,AB=4 , BC=4 J3 ,點E是折線段重合),點P是點A關(guān)于BE的對稱點.在點 E運動的過程中,使 PCB為等腰三角形的點 E的位置共有()個。A、2 B、3 C、4

4、D、56、如圖,在 ABC中,AB=AC=10, BC=16, DE = 4.動線段 DE (端點D從點B開始)沿BC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 C運動,當端點E到達點C時運動停止.過點E作EF/AC交AB于點F (當點E 與點C重合時,EF與CA重合),聯(lián)結(jié)DF ,設(shè)運動的時間為t秒(t>0).(1)直接寫出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線段 BE、EF的長;(2)在這個運動過程中, DEF能否為等腰三角形?若能,請求出 t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3)設(shè)M、N分別是DF、EF的中點,求整個運動過程中,MN所掃過的面積.5. (11湖州24)如圖1,已知正方形 OABC的邊長為2,頂點A、C分

5、別在x、y軸的正半軸上,M是BC 的中點.P(0,m)是線段OC上一動點(C點除外),直線PM交AB的延長線于點 D.(1)求點D的坐標(用含 m的代數(shù)式表示);(2)當 APD是等腰三角形時,求 m的值;(3)設(shè)過P、M、B三點的拋物線與 x軸正半軸交于點 巳過點O作直線ME的垂線,垂足為H (如圖2).當 點P從。向C運動時,點H也隨之運動.請直接寫出點 H所經(jīng)過的路長(不必寫解答過程).圖1圖26. (10南通27)如圖,在矩形 ABCD中,AB=m ( m是大于0的常數(shù)),BC=8, E為線段BC上的動點(不與B、C重合).連結(jié)DE,作EFXDE, EF與射線BA交于點F,設(shè)CE=x,

6、 BF=y.(1)求y關(guān)于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2)若m=8,求x為何值時,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12(3)右y 一,要使 DEF為等腰三角形,m的值應(yīng)為多少?兩年模擬7. (2012年福州市初中畢業(yè)班質(zhì)量檢查第21題)如圖,在 ABC中,AB = AC=10, BC=16, DE = 4.動線段 DE (端點D從點B開始)沿 BC以每秒1 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 C運動,當端點E到達點C時運動停止.過點 E作EF/AC交AB于點F (當點E 與點C重合時,EF與CA重合),聯(lián)結(jié)DF ,設(shè)運動的時間為t秒(t>0).(1)直接寫出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線段 BE、EF的長;(2)在這個運動過程

7、中, DEF能否為等腰三角形?若能,請求出 t的值;若不能,請說明理由;(3)設(shè)M、N分別是DF、EF的中點,求整個運動過程中,MN所掃過的面積.析式;線交y軸于點使 EFG為等8. (寧波七中2012屆保送生推薦考試第 26題)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 xoy中,矩形ABCD的邊AB在x軸上,且AB = 3, BC= 2/3 ,直線y =、,3x 2<3經(jīng)過點C,交y軸于點G.(1)點C、D的坐標分別是C (), D ();(2)求頂點在直線 y=J3x 2、6上且經(jīng)過點C、D的拋物線的解(3)將(2)中的拋物線沿直線 y=J3x 2V3平移,平移后的拋物F,頂點為點E (頂點在y軸右側(cè)

8、).平移后是否存在這樣的拋物線, 腰三角形?若存在,請求出此時拋物線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自編原創(chuàng)9. 如圖,已知 ABC中,AB=AC=6, BC= 8,點D是BC邊上的一個動點,點 E在AC邊上,/ ADE =/ B.設(shè)BD的長為x, CE的長為y.(1)當D為BC的中點時,求CE的長;(2)求y關(guān)于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寫出 x的取值范圍;(3)如果 ADE為等腰三角形,求 x的值.備用圖參考答案:1.因為 D (3, 4),所以 OD = 5, COS DOP如圖1,當PD=PO時,作PELOD于E.OE 3 5 一 “ 在 RtOPE 中,cos DOP - OE ,所以 OO

9、OP 52此時點P的坐標為(25 0) . 6如圖2,當OP=OD=5時,點P的坐標為(5, 0).25"6P的坐標為(6, 0).如圖3,當DO=DP時,點D在OP的垂直平分線上,此時點在 APQC 中,CQ=t, CP=10-2t.如圖1,當CP CQ時,t 10 2t,解得t1 一 _如圖2,當QP QC時,過點Q作QMLAC于M,則CM= PC 5 t 2在 RHQMC 中,cos QCM 4 CM "t,解得 t 25(秒).5 CQ t91 一 1 如圖3,當PQ PC時,過點P作PNBC于N,則CN= -QC t .221t在 RtPNC 中,cos PCN

10、2,解得 t 80(秒).5 CP 10 2t21綜上所述,當t為10秒、25秒、80秒時,APQC為等腰三角形.39213.由 y=2x+ 2 得,A(1, 0), B(0, 2),所以 OA=1, OB=2. 如圖,由 AOBAQOP 得,OP : OQ = OB : OA=2 : 1 .設(shè)點Q的坐標為(0, m),那么點P的坐標為(2m, 0).4 , 一.所以符合條件的點 P不存3因此 AP2=(2m+1)2, AQ2=m2+1, PQ2= m2+(2m)2= 5m2.當 AP = AQ 時,AP2 = AQ2,解方程(2m+ 1)2=m2+1,得 m 0或 m在.2 非.所以 P(4

11、 245,0)當 pa= PQ 時,PA2=pq2,解方程(2m + 1)2=5m2,得 m1當 QA=QP 時,QA2=QP2,解萬程 m2+1=5m2,得 m 5 .所以 P(1,0) .4. (12 臨沂 26)(1)如圖,過點 B作BCy軸,垂足為C.在 RtOBC 中,/ BOC=30° , OB = 4,所以 BC=2, OC 2書.所以點B的坐標為(2, 2畫.(2)因為拋物線與x軸交于0、A(4, 0),設(shè)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ax(x-4),代入點B( 2, 2雜),2屈 2a ( 6).解得a .6所以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y 75x(X 4) 旦x a3x. 663(

12、3)拋物線的對稱軸是直線 x=2,設(shè)點P的坐標為(2, y).當 OP=OB=4時,OP2=16.所以 4+y2=16.解得 y2J3 .當P在(2, 2,3)時,B、0、P三點共線.當 BP=B0=4 時,BP2=16.所以42(y273)216 .解得y1y22百.當 PB=PO 時,PB2=PO2.所以 42 (y 273)2 22 y2 .解得 y 2石.綜合、,點 P的坐標為(2, 2百).第4題圖5. (11 湖州 24) (1)因為 PC/DB,所以 CP EM MC 1 .因此 PM = DM, CP=BD=2 m.所以 AD BD DM MB=4m.于是彳#到點 D的坐標為(

13、2, 4-m).(2)在 AAPD 中,AD2(4m)2,AP2m24, PD 2 (2PM)24 4(2 m)2 .當AP = AD時,(4 m)2 m2 4,解得m 3 (如圖1).2當 PA= PD 時,m2 4 4 4(2 m)2.解得m 4 (如圖2)或m 4 (不合題意,舍去).3當 DA=DP 時,(4 m)2 4 4(2 m)2.解得m 2 (如圖3)或m 2 (不合題意,舍去).3綜上所述,當 APD為等腰三角形時,m的值為3, f或2.233第5題圖1第5題圖2第5題圖3另解第(2)題解等腰三角形的問題,其中、用幾何說理的方法,計算更簡單:如圖1,當AP=AD時,AM垂直平

14、分 PD,那么 PCMsMBA.所以 FC MB 1,因此 pc 1, m 3.CMBA 222如圖2,當PA=PD時,P在AD的垂直平分線上.所以DA = 2PO.因此4 m 2m .解得m 3(3)點H所經(jīng)過的路徑長為 直 .思路是這樣的:4如圖4,在RtAOHM中,斜邊OM為定值,因此以 OM為直徑的。G經(jīng)過點H,也就是說點 H在圓弧上 運動.運動過的圓心角怎么確定呢?如圖 5, P與。重合時,是點H運動的起點,/ COH = 45° , / CGH = 90° .第5題圖4第5題圖6. (10 南通 27)(1)因為/ EDC與/ FEB都是/ DEC的余角,所以/

15、 EDC = / FEB.又因為/ C=/B=90° ,所以 DCEsebf.EB 口. m 8 x一,即-BF x y 1c 8整理,得y關(guān)于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為y X2 x.m m1 212(2)如圖 1,當 m=8 時,y -x x -(x 4)88因此當x=4時,y取得最大值為2.若y 12,那么x2 8x .整理,得x2 m m m m解得x= 2或x= 6.要使 DEF為等腰三角形,只存在 ED = EF的情況.因為 DCEs EBF,所以 CE=BF,即 x = y.2.8x12 0.將x = y = 2代入y12 m 122);將x = y = 6代入ym=6 (如圖得57

16、. (1) BE t 4, EF 5(t 4) .8(2) ADEF 中,/ DEF=/C 是確定的.如圖1 ,當 DE=DF時,AB BC105(t 4)8解得t1615625如圖2,當 ED=EF時,54 -(t 4) -8解得125如圖FE ACDE BC5(t,即 844)10解得t163,當 FD = FE時,(3) 如圖第7題圖1MN > FDE4,運動結(jié)束,0 ,即D與B重合.第7題圖3的中位線,MN/DE, MN = 2, MN掃過的形狀是平行四邊形.N在AC的中點,N到BC的距離為3;如圖5,運動開始,D與B重合,M到BC的距離為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高為3 - 9,面積為9

17、 2 9.4 442,328. (1) C(4,2$3), D(1,273).(2)頂點E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橫坐標為5,代入直線y= J3x 2<3 ,得y2設(shè)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 a(x 5)2也,代入點C(4,2 73),可得a 2邑. 223所以物線的解析式為y 2_3(x 5)2 _3. 322(3)由頂點E在直線y= 3Xx 273上,可知點G的坐標為(0, 2e),直線與y軸正半軸的夾角為 30° ,即/ EGF = 30° .設(shè)點E的坐標為(m,J3m 2向,那么EG=2m,平移后的拋物線為 y 考(x m)2 J3m 2/3 .所以點F的坐標為(0,

18、短m2擲m 2我. 3如圖 1,當 GE=GF 時,yF-yG=GE=2m,所以"3m2 J3m 2m. 3解得m=0或石 3. m = 0時頂點E在y軸上,不符合題意. 2此時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y 22 (x而3)2 3 7E. 322如圖2,當EF=EG時,F(xiàn)G = 2Oxe,所以至3m2 J3m 2J3m.解得m= 0或2 . 32此時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y 2,2(x 3)2史. 322當頂點E在y軸右側(cè)時,/ FEG為鈍角,因此不存在 FE=FG的情況.第8題圖1第8題圖289. (1)當 D 為 BC 的中點時,ADXBC, DEXAC, CE 一 .3(2)如圖 1 ,由于/ ADC =/ ADE + / 1, /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