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防雷、防靜電安全管理制度要點_第1頁
42防雷、防靜電安全管理制度要點_第2頁
42防雷、防靜電安全管理制度要點_第3頁
42防雷、防靜電安全管理制度要點_第4頁
42防雷、防靜電安全管理制度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防雷、靜電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為加強防雷、防靜電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發(fā)生,制定本規(guī)定。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xxxx公司所屬各xxx、xx的建筑物、工業(yè)裝置防雷、防靜 電的安全管理。3、引用標準3.1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3.2 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1603.3 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 GB/T121583.4 化工企業(yè)靜電安全檢查規(guī)程 HG/T230033.5 雷、靜電安全管理4.1 新、改、擴建項目建筑物、工業(yè)裝置的防雷、防靜電設計必須報氣象 局審批,投入使用前申請進行防雷、防靜電設施施工安裝完成情況檢查,并 通過防雷、防靜電檢測合格才能投入使用。4.2 建筑物

2、、工業(yè)裝置的防雷、防靜電設施的檢查、維護管理由各車間負 責。防雷、防靜電接地電阻的檢測由電儀車間負責。4.3 各車間生產(chǎn)裝置區(qū)、生活區(qū)的防雷、防靜電裝置應建立技術檔案,在 防雷、防靜電接地引下線處設置集團公司統(tǒng)一的明顯標識編號。4.4 安全管理部門是防雷、防靜管理責任部門每年組織一次全面檢查, 車 間(分廠)負責日常檢查維護管理。4.5 電儀車間負責防雷、防靜電接地檢測,出具測試報告,對檢測不合格,第1頁共20頁 存在隱患防雷、防靜設施發(fā)出整改通知,各車間負責整改。4.6 防雷、防靜設施檔案的式樣及內(nèi)容要求由電儀車間提供,各車間負責完成。完成后必須轉(zhuǎn)一份到電儀車間以便每年的檢測。4.7 防雷、

3、防靜電接地的標識、編號由各車間完成。4.8 一般民用建筑、工業(yè)裝置(廠房)每年春季進行一次防雷、防靜電接 地檢測,重大危險源、石油倉庫、危險化學品倉庫、爆炸品倉庫、高大建筑、 總變電站等每年進行二次防雷、防靜電接地檢測。4.9 電儀車間防雷設施接地檢測合格后,申請當?shù)貧庀蟛块T對重點防雷設 施進行接地檢測,并出具檢測合格證。4.10 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應進行防腐處理,用黃、綠色油漆以間隔為 100 mm相間進行標識,制作直徑150 mm的圓形,白色底,黑色字圖形上面編號, 設置在接地點的建構筑物體上距離地面 1.2m處。編號按行政單位統(tǒng)一編制, 公司名稱、車間(分廠)名稱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組合

4、排列,加上序列數(shù)-XXX。例如:沾化分公司造氣車間ZH-ZC-001圖例:第2頁共20頁5、防雷安全技術5.1 有爆炸危險的廠房及其它建、構筑物應設置防止直接雷擊的防雷裝置, 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5.2 對排放有爆炸危險的氣體,蒸汽或塵粉的放空管、風管等,在管頂或其 附近位置裝設避雷針,針尖應高出管頂不小于 3米,其保護范圍宜高出管頂不 小于2米。5.3 為防止雷電感應有爆炸危險的廠房車間內(nèi)的金屬物,如設備、管道、構 架、電纜外皮等較大的金屬構件應作良好接地 ,并與電氣設備接地共用,接地 電阻應不大于10歐。5.4 可燃、易燃液體和可燃氣體封閉式金屬貯罐,當頂部罐壁鋼板厚度大于 4毫米時,

5、可不設接閃器,但罐體必須良好接地,接地點不小于兩處,間距不大 于30米,其接地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大于 10歐。第3頁共20頁5.5 有爆炸危險的金屬封閉油罐,可燃氣體貯罐及工藝裝置,若其容積較大 或較重要時,宜采用獨立避雷針保護,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歐,獨立避雷針與 放空管,呼吸閥等水平距離應不小于3-5米,避雷針保護范圍的邊緣高出放空 管,呼吸閥最遠端應不小于2米,針尖高出放空管,呼吸閥頂端應不小于3米, 考慮防靜電感應和防雷電感應的要求,貯罐仍應按接地點不少于 2處,間距不 大于30米,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的要求進行良好接地。5.6 避雷針與5000立方米以上貯罐呼吸閥的水平距離,應不小

6、于5米,針尖 高出呼吸閥也應不小于5米。5.7 輸送可燃,易燃液體及可燃氣體,可燃性固體的架空管道,每隔20-25米 應接地一次,接地電阻不超過30歐,埋在地下金屬管線,不需進行專門接地。5.8 凡貯存閃點45c以下易燃液體貯罐應做到:5.8.1 貯罐的呼吸閥及熱工測量裝置應進行重復接地,即與貯罐的接地體 用金屬線相連。5.8.2 呼吸閥應是防火呼吸閥,有完好的阻火層,每年定期檢查二次,及時 清洗,更換被腐蝕損壞的銅網(wǎng),確保其防火性能良好。5.8.3 罐頂檢測孔,只允許檢測時打開,平時要確保檢測孔封蓋嚴密。5.8.4 雷雨時嚴禁員工上罐頂作業(yè),雷雨時禁止進行收、付油類工作。5.9 除甲類生產(chǎn)廠

7、房和甲類庫房外,如為金屬面的建(構)筑物,可利用其物 面作為接閃器。5.10 接閃器應鍍鋅或采用其它防腐措施。5.11 避雷保護裝置的引下線應在建(構)筑物外墻敷設,并經(jīng)最短的線路接 地,一個建筑物的引下線一般不少于兩根,建(構)筑物的金屬構件(如消防梯)第4頁共20頁可作為引下線,但其所有部件均應連成電氣通路5.12 為了使防雷裝置具有可靠的保護效果,必須建立必要的維護保養(yǎng)和檢 查制度。5.12.1 每年應在雷雨季節(jié)之前做定期檢查,如遇特殊情況時,還應進行臨 時性檢查。5.12.2 檢查是否由于維修建筑物或建筑物自身變形,使防雷裝置的保護情 況發(fā)生變化。5.12.3 檢查各處明裝導體有無因銹

8、蝕損傷而折斷的情況,如發(fā)現(xiàn)銹蝕在30%U上時則必須及時更換。5.12.4 檢查接閃器有無因接受雷擊后而發(fā)生熔化和折斷,避雷器瓷套有無 裂紋,碰傷情況,并應定期進行預防性實驗。5.12.5 檢查引下線在距地面2米至地下0.3米一段的保護處理有無被破壞 情況。5.12.6 檢查明裝引下線有無在驗收后又裝設了交叉或平行電氣線路。5.12.7 檢查斷接卡子有無接觸不良情況。5.12.8 檢查木結構的接閃器支架有無腐朽現(xiàn)象。5.12.9 檢查接地裝置周圍土地有無沉陷現(xiàn)象。5.12.10 測量全部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若發(fā)現(xiàn)接地電阻值有很大變化時, 應對接地系統(tǒng)進行全面檢查,必要時可補打電極。5.12.11

9、 檢查有無因挖土,鋪設其它管道或種植樹木而挖斷接地裝置。5.13 雷暴時,非工作急需,應盡量少在戶外逗留。在戶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 水的雨衣,如依靠建筑物和高大樹木屏蔽的街道躲避雷雨,要注意離開墻壁和第5頁共20頁 樹干8米遠。5.14 雷暴時,應盡量離開小山、小丘和隆起的小道,盡量離開池旁、水邊 盡量離開鐵絲網(wǎng),金屬曬衣繩和旗桿、煙囪、孤獨樹木附近。還應盡量離開沒 有防雷保護的小建筑和其它設施。5.15 雷暴時,在戶外應注意雷電浸入波的危險。應離開動力線、照明線、 電話線、廣播線、收音機和電視機電源線,引入室內(nèi)的電視機天線及其相連的 各種導體,以防止這些線路或?qū)w對人體的二次放電,雷暴時,人體

10、最好離開可能傳來雷電浸入波的線路和導體 1.5米以上。應當指出,僅僅關上開關對防 止雷擊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5.16 雷暴時,應注意關閉門窗,防止球形雷進室內(nèi)造成危害。6、防靜電安全技術6.1 易燃、可燃液體防靜電系指在易燃、可燃液體的裝卸、輸送、調(diào)合、 采樣、檢尺、測溫及設備清洗過程中防止產(chǎn)生靜電和易燃、可燃液體儲罐、 汽車罐(梢)車、鶴管、管線、人體等已有靜電的消除。不包括雷電、雜散 電流的防護和固體、氣體、粉塵的防靜電。6.2 應消除以下靜電引燃的條件:6.2.1 有靜電電荷的產(chǎn)生;6.2.2 有足以產(chǎn)生引燃性放電的靜電電荷的積聚;6.2.3 有合適的火花間隙,使積聚的電荷以引燃的火花形

11、式放電;6.2.4 在火花間隙中應有可燃性液體的蒸氣一一空氣的混合物。6.3 根據(jù)GB50160石油化工企業(yè)設計防火規(guī)范,對液化燒、可燃液體 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列于表1中第6頁共20頁表1液化燒、可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分類類別名稱特征甲A液化炫15 c時的蒸汽壓力 0.1Mpa的炫類液體及其 他類似的液體B可燃液體甲A類以外,閃點 28 C乙A28CW 閃點w 45CB45C 閃點 60C丙A60。0閃點0 120 cB閃點120 c甲、乙類易燃、可燃液體進入儲罐和梢車時,電阻率等于或小于108Qm 者不受本規(guī)定約束。6.4 甲、乙類易燃、可燃液體進入貯罐和梢車時,初流速度不應大于1m/s。當入口

12、管浸沒200mmB可提高流速,但最高不應超過 6m/s。6.4.1 甲、乙類易燃、可燃液體含游離水、有機雜質(zhì)以及兩種以上油品混 送時的初流速度亦不應超過1m/ s;6.4.2 甲、乙類易燃、可燃液體經(jīng)過添加抗靜電劑,或有專門靜電消除器 與靜電報警儀同時具備的,流速可為 6ms;6.4.3 當液體輸送管線上裝有過濾器時,對甲、乙類易燃、可燃液體的輸 送,自過濾器至裝料之間應有 30s的緩和時間。如滿足不了緩和時間,可配 置緩和器或采取其它防靜電措施(見表 2)。表2進油管與所配緩和器(管)對照表進油管緩和 器(管)尺寸,mm流量 m/h流速 m/s尺寸,mm流速m/s管長m100802.8320

13、00.714第7頁共20頁1001605.662500.9151002007.082501.315100250 18.85300P 0.986150160 12.522500.9151503004.723500.8771504006.294500.7096.5 儲(罐)、梢(車)裝入易燃、可燃液體時,應做到:6.5.1 嚴禁從儲罐上部注入甲、乙類易燃、可燃液體;6.5.2 罐內(nèi)液體應進行充分脫水后,方可進料;6.5.3 禁止對裝過汽油等高揮發(fā)性產(chǎn)品的油罐切換注入低揮發(fā)性油品;6.5.4 在儲罐變更注入油品時,應進行惰性氣體置換,置換后測定空氣中 的油氣濃度,使之符合安全規(guī)定范圍;6.5.5 對

14、于難以進行惰性氣體置換的桶、 梢等容器,應嚴格控制流速和靜 電接地;6.5.6 收油或注油操作時,應按規(guī)定的安全高度和充裝系數(shù)進行, 防止超 裝。6.6 調(diào)合。6.6.1 嚴禁用壓縮空氣進行甲、乙類易燃、可燃油品的調(diào)合或輸送;6.6.2 丙類油品的調(diào)合,其中有一個單體組分屬于甲、乙類油品時,也不 準用壓縮空氣進行調(diào)合;6.6.3 丙A類油品用壓縮空氣調(diào)合時,應控制風壓不大于0.343MPa,并注意油品調(diào)合溫度應控制在低于該油品閃點 20 C。6.7 甲、乙類易燃、可燃液體的檢尺、測溫、采樣規(guī)定:6.7.1 液體進入儲罐,經(jīng)一定的靜置時間(見表 3),方可進行檢尺、測溫、采樣等作業(yè),但浮頂罐浮艙

15、(盤)已接觸油面或裝有檢尺井的貯罐,不第8頁共20頁受上述靜置時間的限制;表3儲罐中液體需最少靜止時間表電導率,S/m儲存設備容積,m310-6111210-12 10-623103010-14 10-12456012010-1410151202406.7.2 不準使用兩種不同材質(zhì)(導電性能不同的材質(zhì),如金屬器具和尼龍繩索)的檢尺、測溫、采樣工具進行作業(yè);6.7.3 凡是用金屬材質(zhì)制成的測溫盒和采樣器,應使用導電性材質(zhì)的繩索,并與罐體進行可靠接地;6.7.4 對固定頂油罐或浮頂油罐在未浮起之前進行液體測溫和測樣時,不應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大于 0.5m/s ,下落速度不大于1m/s;6.7.5

16、 鐵路罐(梢)車和汽車罐(梢)車的檢尺和測溫,應在裝載完畢且靜置2min后進行;6.7.6 儲罐在收料過程中,會聚積大量靜電荷,應逐步采用自動檢尺、測溫和采樣設備;6.7.7 工作人員在檢尺、測溫和采樣前,應消除人體所帶靜電;6.7.8 在檢尺口、采樣口與活動蓋板之間應增加防靜電的柔性材料,以防止產(chǎn)生火花;6.7.9 檢尺時,應沿檢尺梢壁緩慢下尺。第9頁共20頁6.8 汽車罐(梢)車裝卸規(guī)定:6.8.1 汽車罐(梢)車在進行裝卸作業(yè)之前,應將車體接地;6.8.2 裝卸操作完畢,應經(jīng)過表3規(guī)定的靜置時間,才能進行提升鶴管、 拆除接地線等作業(yè);6.8.3 汽車罐車浸沒裝油速度應滿足下式關系:VLM

17、 0.56.9 小型容器盛裝易燃液體規(guī)定:6.9.1 不準使用絕緣材料的桶在作業(yè)現(xiàn)場盛裝易燃液體;6.9.2 禁止用絕緣體吊掛容器盛裝易燃液體;6.9.3 金屬制桶盛裝易燃液體前,桶體、漏斗和注油管嘴應接地;6.9.4 桶灌注油品,宜采用導電膠管(材料電阻值 104Q)O6.10 為防止人體帶靜電產(chǎn)生電擊或放電,引起可燃性物質(zhì)著火、爆炸等 事故的發(fā)生,作業(yè)前應消除人體靜電。6.11 為使人體所帶靜電安全泄入大地,在 0類危險區(qū)新建裝置應按規(guī)范 要求設計、施工、驗收相應消靜電安全設施。宜將地面做成導靜電性地面, 其電阻率應在106Q m左右為宜。儲罐梯子入口處,應在已接地的金屬扶欄上留出0.5-

18、1m長的裸金屬面,或設靜電消除器,作為手握接地體。靜電消除器應定期測試接地電阻,以保 證其良好的接地性能。6.12 防止人體帶電危害,著裝應注意:6.12.1 在爆炸危險場所不應穿易產(chǎn)生靜電的服裝和鞋靴;6.12.2 在爆炸危險場所不應穿脫衣服、鞋靴,不準梳頭;第10頁共20頁6.12.3 除雨天和在積水場所進行作業(yè)時可穿著橡膠雨衣和高統(tǒng)皮鞋外, 均不應在爆炸危險場所穿用;6.12.4 人工清洗油罐和刷梢車時,應穿防靜電工作服和防靜電雨衣、導 電膠靴。6.13 清洗盛裝易燃、可燃液體設備、器具的“六不準”:6.13.1 不準使用汽油、苯類等易燃溶劑進行設備器具和地面的清洗;6.13.2 使用液

19、體噴洗容器時,壓力不應大于 0.98MPa6.13.3 不準使用壓縮空氣進行甲、乙類易燃、可燃液體管線的清掃;6.13.4 應用所采樣的同類油品對采樣器進行清洗,清洗用過的和剩余的 樣品不準倒回罐內(nèi);6.13.5 在易燃、易爆場所不準使用化纖材質(zhì)制作的拖布、抹布來拖擦物 體和地面;6.13.6 不準在一個容器內(nèi)同時采用人工和機械兩種方法清洗。6.14 接地是防靜電中最基本的措施,主要是將設備或管道等金屬導體與 大地進行電氣上的連接,使金屬導體上的靜電泄入大地,與大地接近同電位。 應做到:6.14.1 在“接地連接”的各導體之間,接觸應牢固可靠,確保電氣通路 的完好性;6.14.2 如接地連接系

20、統(tǒng)有斷裂點,在從事恢復性工作前,應確保斷裂點 周圍的環(huán)境內(nèi)沒有易燃、易爆物質(zhì);6.14.3 在對接地連接系統(tǒng)的維護工作中,應重點檢查螺栓緊固接點,及 時更換腐蝕了的墊片;第11頁共20頁6.14.4 靜電接地系統(tǒng)的電阻值應符合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6.14.5 每年應對各固定設備接地電阻進行一次測量,并建立測量數(shù)據(jù)檔 案,如果被測設備電阻值不符合規(guī)定,立即檢修;6.14.6 在可能產(chǎn)生靜電的場合,移動設備(工具)的接地線裝拆工作應 該做到:(1)在操作或移動之前,將接地線裝設好;(2)操作結束后,應經(jīng)過規(guī)定的靜置時間,方可拆除接地線;(3)裝拆接地線的接點位置應離開易燃、易爆危險部位,也不應在裝卸 作

21、業(yè)的下風向。6.14.7如對設備、管道等進行局部檢修,會造成有關物體靜電連接回路 斷路時,應事先做好臨時性接地,檢修后應及時復原,并重新測定接地電阻 值。6.15 下列場所或情況應做靜電接地:6.15.1 凡爆炸、火災危險場所內(nèi)可能產(chǎn)生靜電危險的設備和管道,均應 采取靜電接地措施;6.15.2 生產(chǎn)裝置上所帶有的靜電會危害生產(chǎn)或使人體遭受靜電電擊時。6.16 下列情況不需要另做靜電接地:6.16.1 當金屬導體已與防雷保護、電氣保護接地系統(tǒng)有可靠聯(lián)接時,可 不另做靜電接地;6.16.2 當金屬導體間有緊密的機械連接,在任何情況下,金屬接觸面都 有足夠的靜電導電性時,可不另做靜電跨接;6.16.

22、3 管道系統(tǒng)中當金屬法蘭采用金屬螺栓或卡子緊固時,一般可不必第12頁共20頁另裝靜電連接線,但應保證至少有兩個螺栓或卡子間具有良好的導電接觸面。6.17 靜電接地連接系統(tǒng)總泄漏電阻值應不大于106Q,接地體的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00Q。靜電接地連接系統(tǒng)的金屬(包括帶電金屬體本身)已與其它用途的接地網(wǎng)共用時,接地的電阻值可由其它用途的接地要求來確定。6.18 接地連接應依照下述方法:6.18.1 接地連接的支、干線與接地體等處,應采用螺栓緊固法相連接;6.18.2 在設備或管道的金屬體的一定位置上設有專用的接地連接端板,在“端板”與接地支線之間,加撓性跨線用螺栓緊固法連接;6.18.3 對移動式

23、設備及工具類可應用電池夾頭、鱷式夾鉗、專用連接夾頭、碟形螺栓等連接器械與接地支、干線相連接;6.18.4 設備、管道用金屬法蘭連接時,其接觸電阻不大于10Q,可以認為接觸面之間有足夠的靜電導通性,在一般情況下,可不另裝跨接線;6.18.5 接地對象不是金屬體時,應在接地物上裝設緊密結合的金屬體再進行接地,此種“間接接地處”應避免受機械振動、摩擦和拉壓等損害。6.19 設備、管道上靜電接地連接點位置的選擇:6.19.1 不受外力傷害;6.19.2 便于檢查維修;6.19.3 便于與接地干線相連;6.19.4 不妨礙操作;6.19.5 不易形成和積聚危險性混合物的地方。對設置供接地用的接地連接端板

24、的要求:6.19.6 設備外殼(包括設備支座、耳座)裸露而預留出的金屬表面;第13頁共20頁6.19.7 設備、管道上的金屬螺栓連接部位;6.19.8 焊于設備、管道外殼或支座上的接地端板(或螺栓)接地連接端 板材質(zhì)應與被焊母材相同,端板截面應不小于40m冰3mm如設備有保溫層,則端板應伸出保溫層外60mm6.20 對接地干線和接地體的具體要求:6.20.1 裝置區(qū)的電氣保護接地干線,可作為靜電接地的干線使用,而設 備、管道的靜電接地線不應利用電氣設備專用的零線;6.20.2 當沒有電氣保護接地干線可利用時,應專門設計和安裝靜電接地 干線和接地體;6.20.3 靜電接地干線在裝置內(nèi)應呈環(huán)狀布置

25、,不同標高的接地干線之間 應有兩處相連,在每一裝置區(qū)(包括裝卸棧臺)的相對側的適當位置上最少 各設一組獨立的接地體,并與干線相連接;6.20.4 靜電接地干線可接到其它用途的接地板上去,但不應與一類防雷 保護的接地極共用,其間距應符合防雷規(guī)范;6.20.5 孤立設備及室外管道的接地點,應根據(jù)需要設置接地體;6.20.6 接地干線和接地體所用材料按表 4選擇;表4接地干線和接地體所用材料表名稱地上/ mm地下/ mm室內(nèi)室夕卜扁鋼25X440X440X4圓鋼3 86 106 13角鋼50X50X5鋼管Dg506.20.7 雷電引流線不應用于靜電接地第14頁共20頁6.21 對接地支線和跨接線的選

26、擇:6.21.1 “接地支線”和“跨接線”應使用有足夠機械強度,且能耐腐蝕 的金屬導體;6.21.2 固定設備的接地支線可選用截面不小6mm的圓鋼、截面不小于12m訴4mml勺扁鋼或截面不小于4mm2勺多股銅芯電線,大型移動設備選用截 面不小于10mmffi芯軟絞線或橡套銅芯電纜。一般移動設備選用截面不小于 4mmI;股銅芯電線作接地連線;6.21.3 振動和頻繁移動的器件,應選用截面不小于4mmW可撓銅芯絞線作接地連線。6.22 罐、塔等固定設備接地時,應考慮如下情況:6.22.1 如罐、塔等固定設備的金屬殼體已作防雷接地,則此設備可不另做靜電的接地連接;6.22.2 罐、塔等孤立設備的金屬

27、體用螺栓固定于混凝土基礎上,或有一部分埋設于地下,當其接地電阻小于 100Q時,不再為防靜電另作接地體;6.22.3 在裝置區(qū)的靜電接地干線,應設專用接地體或?qū)㈧o電接地線接到其它用途的接地極上(一類防雷設施除外);6.22.4 罐、塔等設備原則上要求在多個部位上進行重復接地,接地端板位置不應裝在物料進出口附近;6.22.5 儲存易燃液體的浮動式金屬罐頂,應用撓性跨接線與罐體相接,不應少于兩處,跨接線須選用截面不少于 25mm2勺軟銅絞線;6.22.6 凡使用稱重式計量儀表的儲罐,上罐及伸入罐內(nèi)的繩纜均應用金 屬導管,并安裝牢固,罐內(nèi)鐘罩應做接地連接;第15頁共20頁6.22.7 儲罐的采樣井應

28、與罐體相跨接,在采樣操作臺上設有接地端板, 以便采樣器導電繩索、檢尺工具接地用,接地端板位置應在操作口的上風向, 可在操作口兩側各設一處,以便操作前根據(jù)風向決定接地點;6.22.8 輕質(zhì)燃油儲罐等內(nèi)壁需涂防靜電油漆時,油漆電阻率應小于108Q R!6.23 對可燃介質(zhì)管網(wǎng)系統(tǒng)接地的要求:6.23.1 裝置區(qū)內(nèi)的管道可通過與工藝設備的金屬外殼的接地,取得接地 的條件;6.23.2 管網(wǎng)內(nèi)的泵、過濾器、緩和器等應設置接地連接點;6.23.3 管網(wǎng)在進出裝置區(qū)或室外直線管道每隔100m左右處,應與接地干線或?qū)TO的接地體相連;6.23.4 在平行金屬管道間可利用管架上焊接連接端板,進行靜電撓性跨 接,

29、亦可利用固定支座進行跨接接地;6.23.5 型鋼管架可做為接地連接系統(tǒng)的導體使用,可在上邊焊接端板或 鉆孔(11mm以便跨接連接;6.23.6 跨接線選用多股6mm弼芯線或25m睇4mms鋼,長度為管間距適 當裕度,裕度不小于100mm屏蔽線選多股10mm2裸銅軟絞線,跨接螺栓為 M106.23.7 工藝管道與伴熱管間除利用綁扎用金屬絲作跨接外,伴熱管進汽 口及回水口應與工藝管道支座相跨接;6.23.8 金屬管已裝設陰極保護的區(qū)段,不應再作靜電接地。6.24 裝卸棧臺的接地系統(tǒng):第16頁共20頁6.24.1 易燃、可燃液體的裝卸區(qū)的管道、設備及支架、建(構)筑物的 金屬體和鐵路鋼軌(作陰極保護者除外)應連接成電氣通路并接地,還應構 成接地網(wǎng);6.24.2 鐵路鋼軌的軌端跨接和接地連線應參照鐵道部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6.24.3 儲罐至碼頭之間管線應按本規(guī)定有關條款進行防靜電接地;6.24.4 棧臺至裝卸油船之間和管線不作電氣聯(lián)結 (包括跨接電纜),應在 裝油管線上設(105-108) Q的絕緣法蘭或裝設絕緣管段;6.24.5 在棧臺梯子入口處,應設人體靜電消除器。每個鶴位平臺處應設 置接地端子,罐(梢)車用帶有接地夾的軟金屬線與接地端子連接。6.25 移動設備實施接地措施:6.25.1 用于儲運易燃、可燃液體的中、小型移動設備均應實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