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1頁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2頁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3頁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4頁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第一章 生物藥劑學概述1、 生物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生物因素和藥物療效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2、 研究生物藥劑學的目的:為了正確評價藥物制劑質量,設計合理劑型、處方及制備工藝,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依據,使藥物發(fā)揮最佳的治療作用并確保用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 影響劑型體內過程的劑型因素藥物的某些化學性質、藥物的某些物理因素、藥物的劑型及用藥方法、制劑處方中所用的輔料的性質及用量、處方中藥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4、 影響劑型體內過程的生物因素:種族差異、性別差異、年齡差異、生理和病理條件的差異、遺傳因素 第二章

2、口服藥物的吸收1、被動轉運的特點:(1)從高濃度側向低濃度側的順濃度梯度轉運;(2)不需要載體,膜對藥物無特殊選擇性;(3)不消耗能量,擴散過程與細胞代謝無關,不受細胞代謝抑制劑的影響;(4)不存在轉運飽和現(xiàn)象和同類物競爭抑制現(xiàn)象;2、膜孔轉運中分子小于微孔的藥物吸收快,如水,乙醇,尿素,糖類等。大分子藥物或與蛋白質結合的藥物不能通過含水小孔吸收。3、主動轉運的轉運速率可用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描述:4、主動轉運的特點逆濃度梯度轉運;需要消耗機體能量;需要載體參與;速率及轉運量與載體量及其活性有關;存在競爭性抑制作用;受代謝抑制劑影響;有結構特異性和部位特異性5、被動轉運

3、與載體媒介轉運速率示意圖,如右圖6、胃排空:胃內容物從胃幽門排入十二指腸的過程。7、胃空速率:胃排空的快慢用胃空速率來描述。8、影響胃空速率的因素:食物理化性質的影響;胃內容物黏度、滲透壓;食物的組成;藥物的影響。9、肝首過效應:透過胃腸道生物膜吸收的藥物經肝門靜脈入肝后,在肝藥酶作用下藥物可產生生物轉化。藥物進入體循環(huán)前的降解或失活稱為“肝首過代謝”或“肝首過效應”。10、避免首過效應的方法:答:靜脈、肌肉注射;口腔黏膜吸收;經皮吸收;經鼻給藥;經肺吸收;直腸給藥。11、 避免首過效應的劑型:貼劑皮膚給藥;氣霧劑和粉霧劑經呼吸道或經鼻黏膜吸收;口腔粘附片黏膜吸收。12、腸肝循環(huán):指經膽汁排入

4、腸道的藥物,在腸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經門靜脈又返回肝臟的現(xiàn)象。腸肝循環(huán)現(xiàn)象在藥動學上表現(xiàn)為藥時曲線出現(xiàn)雙峰現(xiàn)象。13、引起腸肝循環(huán)的因素: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經膽汁排泄的藥物中,有些由膽汁排入腸道的原型藥物如毒毛旋花子苷G,極性高,很少能再從腸道吸收,而大部分從糞便排出。有些藥物如氯霉素、酚酞等在肝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后,水溶性增高,分泌人膽汁,排入腸道,在腸道細菌酶作用下水解釋放出原型藥物,又被腸道吸收進入肝臟。14、pH-分配假說:藥物的吸收取決于藥物在胃腸道中的解離狀態(tài)和油/水分配系數(shù)。胃腸液中未解離型與解離型藥物濃度之比是藥物解離常數(shù)pKa與消化道pH的函數(shù),可用Henderson-Hassel

5、balch方程表達: 弱酸性藥物: 弱堿性藥物:式中Cu,Ci分別為未解離型和解離型藥物的濃度。 ·當酸性藥物的pka值大于消化道體液pH值時(通常是酸性藥物在胃中),則未解離型藥物濃度Cu占有較大比例。·當堿性藥物pka值大于體液pH值時(通常是弱堿性藥物在小腸中),則解離型藥物濃度Ci所占比例15、評價藥物脂溶性大小的參數(shù)是油/水分配系數(shù)(Ko/w)16、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dCdt=DhSCs-C dCdt為藥物的溶出速度,D未溶解藥物的擴散系數(shù),S為固體藥物的表面積,h為擴散層厚度,Cs為藥物在液體介質中的溶解度,C為t時間藥物在胃腸液或

6、溶出介質中的濃度。17、漏槽效應:在胃腸道中,溶出的藥物不斷地透膜吸收入血,形成漏槽狀態(tài)。18、影響溶出的藥物理化性質1)藥物的溶解度;2)粒子大?。?)多晶型;4)溶劑化物19、崩解時限:用來描述固體制劑在檢查時限內全部崩解或溶散成碎粒的過程。20、溶出速率:指在規(guī)定溶出介質中,片劑或膠囊劑等固體制劑中藥物溶出的速度和程度。21、溶出速率的測定方法:轉籃法、槳法、小杯法。22、溶出介質有人工胃液、人工腸液、蒸餾水。第三章 非口服藥物的吸收1、透皮吸收促進劑:月桂氮卓酮2、影響口腔黏膜給藥制劑吸收的最大因素是唾液的沖洗作用。3、藥物粒子在氣道內的沉積機制:慣性碰撞;沉降;擴散第4章 藥物的分布

7、1、藥物的分布:藥物從吸收部位進入血漿后,在血液和組織之間的轉運過程。2、影響分布的因素:藥物的化學結構、脂溶性、對組織的親和性、相互作用,血液循環(huán)與血管通透性,不同組織的生理結構特征等藥物的理化性質和機體的生理特性表觀分布容積的意義。3、表觀分布容積:用來描述藥物在體內分布的程度,表示全血或血漿中藥物濃度與體內藥量的比例關系。X表示體內藥量,C表示相應的血藥濃度。4、血漿中的三種蛋白質:白蛋白、1-酸性糖蛋白、脂蛋白。5、血腦屏障:由單層腦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形成連續(xù)性無膜孔的毛細血管壁,細胞之間存在緊密連接,幾乎沒有細胞間隙。6、弱堿性藥物易透過血腦屏障。7、提高藥物腦內分布的方法對藥物結構進

8、行改造;藥物直接給藥;暫時破壞血腦屏障;利用血腦屏障跨細胞途徑通過鼻腔途徑給藥第五章 藥物代謝1、代謝:藥物被機體吸收后,在體內各種酶以及體液環(huán)境作用下,其化學結構可發(fā)生改變的過程,又稱生物轉化。代謝主要在肝中進行,也發(fā)生在其他器官,如腸、腎、肺、血液和皮膚等。2、代謝的臨床意義1)代謝使藥物失去活性;2)代謝使藥物活性降低;3)代謝使藥物活性增強;4)代謝使藥理作用激活;5)代謝產生毒性代謝物。3、藥物代謝反應的I相反應包括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和水解反應。4、首過效應:指某些藥物經胃腸道給藥,在尚未吸收進入血循環(huán)之前,在腸粘膜和肝臟被代謝,而使進入血循環(huán)的原形藥量減少的現(xiàn)象。5、影響藥物代謝的

9、因素。1)生理因素:種屬、種族、年齡、性別、妊娠、疾病等。2)劑型因素:給藥途徑、劑量、劑型、手性藥物、藥物相互作用等。第六章 藥物排泄1、排泄:是指體內藥物或其代謝物排出體外的過程。腎排泄是許多藥物消除的主要途徑。2、藥物腎排泄包括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分泌和腎小管重吸收3、影響腎小管重吸收的因素答:、藥物的脂溶性:脂溶性大的非解離型藥物重吸收程度大,自尿中排泄量小。、尿pH值和藥物的pKa:對于弱酸來說,pH升高將增加解離程度,重吸收減少,腎清除率增加。對于強堿性藥物,在任何尿pH范圍內均呈解離狀態(tài),幾乎不被重吸收,其腎清除率也不受尿pH值得影響且常較高。、尿量:當尿量增加時,藥物在尿液中的濃

10、度下降,重吸收減少;尿量減少時,藥物濃度增大,重吸收量也增多。4、腎小管的主動分泌機制:陰離子分泌機制和陽離子分泌機制5、測量腎小球濾過:以菊粉清除率為指標,可以推測其他各種物質通過腎單位的變化。6、影響藥物膽汁排泄的因素:1)排泄機制的影響;2)水溶性的影響;3)分子量的影響。第七章 藥物動力學概述1、隔室模型:將整個機體按動力學特性劃分為若干個獨立的隔室,把這些隔室串接起來構成的的一種足以反映藥物動力學特征的模型。2、隔室模型的劃分隔室的劃分與器官、組織的血流量、膜通透性、藥物與組織的親和力等因素密切相關。只要體內某些部位接受藥物及消除藥物的速率常數(shù)相似,而不管這些部位的解剖位置與生理功能

11、如何。3、一級速率過程特點:半衰期與劑量無關;一次給藥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與劑量成正比;一次給藥情況下,尿排泄量與劑量成正比。4、零級速率過程:指藥物的轉運速率在任何時間都是恒定的,與藥物量或濃度無關。臨床上恒速靜脈滴注的給藥速率以及控釋制劑中藥物的釋放速率即為零級速率過程。5、生物半衰期:指體內藥量或血藥濃度通過各種途徑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時間,以t1/2表示6、清除率:整個機體(或機體內某些消除器官、組織)的藥物消除率,是指機體(或機體內某些消除器官、組織)在單位時間內消除掉相當于多少體積的流經血液中的藥物。即單位時間內從體內消除的藥物表觀分布容積。用Cl表示,公式如下:Cl=-dX/d

12、tC=kXC=kV-dX/dt代表機體或消除器官中單位時間內消除的藥物量,X為體內藥物量,V為表觀分布容積,C為血藥濃度。第八章 單室模型1、單室模型:某些藥物進入全身循環(huán)后迅速向全身各部位分布,并在血液、組織與體液之間達到分布動態(tài)平衡,即動力學上的“均一”狀態(tài),因而稱為單室模型。2、靜脈注射1)血藥濃度與時間的關系lgC=-k2.303t+lgC0k為一級消除速率常數(shù),C0初始濃度。2)基本參數(shù)k與Co的求算(以上述公式的lgC對t作圖,可得一直線)k=-2.303bC0=10ab為直線斜率,a為截距。3)生物半衰期t1/2=0.693k4)表觀分布容積V=X0C0X0為靜脈注射劑量。 3、

13、靜脈滴注體內血藥濃度C與時間t的關系1)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或坪濃度(Css)Css=k0kVk0為靜脈滴注速率。4、血管外給藥1)達峰時間(tmax)和峰濃度(Cmax)tmax=lnka-lnkka-kCmax=FX0Ve-ktmaxka一級吸收速率常數(shù),F(xiàn)為吸收率(0F1),X0給藥劑量。2)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AUC=FX0kV3)殘數(shù)法步驟根據lgC-t數(shù)據,采用線性回歸求得尾段直線方程lnC=-kt+lnA(或lgC=-k2.303t+lgA,式中),根據斜率求得消除速率常數(shù)k、消除半衰期t1/2,根據截距求得A。將吸收相中的時間代入尾端直線方程,求得尾端直線外推線上血藥濃度

14、值。用外推線上血藥濃度值減去吸收相中同一時間點的實測濃度,即得一系列參數(shù)濃度C.根據根據lgCr-t數(shù)據,采用線性回歸求得殘數(shù)直線方程lnCr=-kat+lnA(或lgCr=-ka2.303t+lgA),從而根據斜率求得吸收速率常數(shù)ka、吸收半衰期。若已知F、X0,根據A可求出V值。第九章 多室模型1、稱為分布相混合一級速率常數(shù)或快配置速率常數(shù);稱為消除相混合一級速率常數(shù)或慢配置速率常數(shù)。和又稱為混雜參數(shù)。兩者的關系有:+=k12+k21+k10*=k21*k10第十章 多劑量給藥1、多劑量給藥:指藥物按一定的劑量、一定的給藥間隔,經多次給藥后才能達到并保持在一定的有效血藥濃度范圍內的給藥方法

15、。多數(shù)疾病的治療必須采用多次給藥方可達到有效治療目的。2、多劑量函數(shù):n為給藥次數(shù),ki為一級速率常數(shù),為給藥間隔時間。3、達坪分數(shù):指n次給藥后,血藥濃度Cn相當于坪濃度Css的分數(shù)以fss(n)表示4、平均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當血藥濃度達到穩(wěn)態(tài)后,在一個劑量間隔時間內(t=0),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除以間隔時間所得的商。用Css表示:5、蓄積系數(shù):指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與第一次給藥后的血藥濃度的比值,以R表示。6、波動百分數(shù)(PF):指穩(wěn)態(tài)最大血藥濃度與穩(wěn)態(tài)最小血藥濃度之差與穩(wěn)態(tài)最大血藥濃度比值的百分數(shù)。PF=Cmaxss-CminssCmaxss*100%7、波動度(DF):指穩(wěn)態(tài)最大血藥濃度與穩(wěn)

16、態(tài)最小血藥濃度之差與平均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的比值。8、血藥濃度變化率:指穩(wěn)態(tài)最大血藥濃度與穩(wěn)態(tài)最小血藥濃度之差與穩(wěn)態(tài)最小血藥濃度比值的百分數(shù)。第十一章 非線性藥物動力學1、非線性動力學特征的藥物的體內過程特點1)藥物的消除不遵循一級動力學,而遵從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消除動力學是非線性的;2)血藥濃度和SUC與劑量不成正比;3)藥物消除半衰期隨劑量增加而延長;4)其他藥物可能競爭酶或載體系統(tǒng),其動力學過程可能受合并用藥的影響;5)藥物代謝物的組成和(或)比例可能由于劑量變化而變化。2、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dCdt為藥物在t時間的下降速率,表示消除速率的大?。籚m為藥物在體內消除過程中理論上的最大消除速率;Km為米曼常數(shù),指藥物在體內的消除速度為Vm的一半時所對應的血藥濃度,即當時, Km=C。十二章 統(tǒng)計矩分析1、只要藥物的體內過程符合線性藥物動力學過程,都可以用統(tǒng)計矩分析。2、MRT:代表給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