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結”——《化工原理》教學方法研究_第1頁
論“小結”——《化工原理》教學方法研究_第2頁
論“小結”——《化工原理》教學方法研究_第3頁
論“小結”——《化工原理》教學方法研究_第4頁
論“小結”——《化工原理》教學方法研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王福良(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摘要:化工原理是化學工程專業(yè)的一門重點課程,公式多、應用廣,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為使學生 牢固地學握該課程的基木概念、基礎知識,便于記憶,便于運用,筆者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講授、學習方法 一小結,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效果較好。關鍵詞:化工原理;小結;教學方法中圖分類號:013, 04; 064, g424.1文獻標志碼:a提起化工原理不少學化工的人感到這門課既重耍、又難學。該課程是技術阜礎課,它以高 等數學、普通物理、化學、物理化學等課程為基礎,后續(xù)課是反應工程、工藝課程等,冇承上啟下 的橋梁作用,技術性很強、實用性很廣,幾乎為所冇的化工專

2、業(yè)服務,。這門課學不好,后續(xù)課程的 學習難度很大。許多在化工企業(yè)工作的學生都認為化工原理用處很人,后悔當初沒有學好,感 到遺憾。眾所周知,化學工業(yè)門類齊全、品種繁多,探討其共性的東西,不外乎反應與分離二大基本過 程。分離包括原料的提純與精制,反應后的產物與未反應的原料的分離。分離有物理方法與化學方 法,宜于操作、降低成木,多采用物理方法。要完成分離任務,(1),需要動最傳遞(流體流動與輸 送);(2),熱量傳遞(傳熱過程);(3),質量傳遞(蒸懈、吸收、萃取、干燥等過程)。共同的過程: 三傳;共同的研究方法:實驗研究方法,即經驗方法;數學研究模型方法,即半理論、半經驗方法, 構成化工單元操作,

3、簡稱化工原理。由上可知,學好化工原理不僅需要堅實的數、理、化棊礎,而r這門課程木身具冇較強的理 論性與實踐性,其特點是:概念多、知識點分布廣、公式繁、應用性強,不少初學者感到很軟手, 就是一些對這門課程很熟悉的同志也認為化工原理不太好學。怎樣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呢?筆 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歸納出一些教學方法,小結就是其中之一。1小結的必要性一次學習一層樓,一次總結一層天,只知道學習,不知道總結,如同只管播種,不問收獲一樣。 學習重要,總結更重要??偨Y的過程,是一個使知識條理化、規(guī)律化、系統(tǒng)化的過程,它是記憶的 需耍,提高的需要、應用的需耍。1.1記憶的需要俗話說,“要想記得,必先憒得”。理解是

4、記憶的基礎。有些學生為了期末考試過關,竟然用學文科的辦法,背化工原理以往的考題和答案,i-分辛苦,受效其微。以概念為例,流體的粘度“ 是衡量流體粘性大小的物理量。要理解粘度,必須理解粘性,要理解粘性還得理解內摩擦力只 有把上述所冇問題都弄清楚了,才能理解粘度的涵義,理解牛頓粘性定律,運用牛頓粘性定律解樣、 解決實際問題?;ぴ砻恳徽露加袃菏畟€知識點和公式,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怎樣聯(lián)系?要搞清上述內容 就必須小結,找出一根主線,把這些散亂的知識彖珠子一樣串在一起,使z條理化、系統(tǒng)化、規(guī)律 化,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記憶。12提高的需要要對某一個知識理解深,應該對其追本溯源,了解它是什么?為什么?從

5、哪里來?到哪里去? 它的適用范圍是什么?冇什么局限性?發(fā)展趨勢又是什么?它與其他知識冇什么聯(lián)系等?只冇把上 述問題回答清楚了,你才能徹底了解它、認識它、掌握它。如果淺嘗輒止、蠟蜓點水、浮光掠影式 的學習,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永遠也達不到提高的目的。我們學習知識要想深入、捉高,不是了解一個點、一個而,而是從整體上把握,從全局上理解 該知識點所處的位置、起的作用。而如此,就必須用小結的方法,把所學知識認真、仔細地梳理一 遍,把每個概念、定理、公式放在它應該占據的位置,使所學知識構筑成一個立體體系,這樣我們 才能對其理解深刻、認識全曲、記憶牢固。1.3應用的需要學以致用是每個學習者的追求與目的

6、?,F(xiàn)在存在的問題是:一聽就懂、一放就忘、-用就錯。 問題的癥結是初學者對知識理解的不深不透、似是而非,所以,不敢用、不會用。知識是工具、是 武器,必須把它弄熟、搞透,才能掌握它,用起來得心應手?,F(xiàn)在由于學習任務繁重、社會上玩的 東西也多,競爭激烈等因素,使不少學生產生浮燥心理,干什么事總想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坐不 下來、沉不下去,平時馬馬虎虎,考試加班加點。這種突擊式的學習方法十分普遍,非常有害。因 為它不符合記憶的規(guī)律,記的快、忘的更快,最后全還給老師了。要用的好,就須理解得深、記的牢,多練習。小結后的知識成體系、有規(guī)律,便于和互比較, 利于記憶。如化工中“當量”的概念,就冇當量直徑、當量長

7、度、當量體積等。再如蒸館中氣液平 衡方程:尸一;吸收中氣液平衡關系為: ;萃取中,溶質a在萃取液1 + (a - l)x1 + (1- m)x與萃余液屮的組成關系為:y1 + (0 1) xa三個方程式形式非常和似山?;ぴ礤祟惱瞬粍倜杜e。2小結的效果二十多年前,有學生問我,老師,化工原理公式那么多,咋記?那吋候,學生入校吋年齡、學 歷相差較大,厚厚的二大本化丄原理教科帖的確使許多人望而生畏。為解決記憶難的問題,我反復 研究各個公式、定理、概念z間的關系,終于用小結的形式對各章都作了細致、深入的概括、總結, 展開一人片、收縮幾句話,便于理解與記憶。如流體流動與輸送機械這二章,我歸納為:一

8、個前提: 連續(xù)穩(wěn)定;二個概念;密度、粘度;三個方程:連續(xù)性方程、柏努利方程、阻力計算方程;多種應 用、核心求he.因為流量q、有效壓頭he是選擇流體輸送機械泵與風機的依據。這樣總結的效果 十分明顯,它把各個定理、公式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各起什么作用,它們z間是如何聯(lián)系的等,使 學生看的清清楚楚,學的明明白白。學生對這樣的總結很歡迎,于是,多年來我養(yǎng)成小結的習慣, 每講完一章就大總結一次,每次課后用簡單的兒句話把本節(jié)內容小結一下。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已經 把化工原理電子教案、(內含各章小結)制成光盤,可以上課使用,也可到院里網上查詢,方便 教學、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3小結的方法毛主席在矛盾論小說:“事

9、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才盾的主要方面所規(guī)定的。 取得支配地位的才盾的主要方而起了變化,事物的性質也就隨著起變化。”意思是說,主要才盾的主 要方而決定事物的性質,我們耍小結好,就必須找準主耍矛盾。比如流體輸送這一章,柏努利方程 是核心方程,其常用表達式為:2 2u1p|u9 p9z/+ - + 竺 +he=z?+ + 2g pg2g pg該方程中包含的概念(物性參數)最多,是能量守恒方程在機械能守恒方而的體現(xiàn)臥方程有8 項,只耍知道任意7項,則第x項就可以求出,所以至少有8種用途。通過連續(xù)性方程町以求出流 速”,通過阻力方程可以求出壓頭損失乩,所以,連續(xù)性方程與阻力方程都是為柏努利方程

10、服務的。 肌力方程中隱含著粘度,其中最重要的二個參數,密度°、粘度“全包含于該方程中。流體輸送 小核心參數he的求解,必須使用這個方程。柏努利方程在流體輸送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統(tǒng)帥作用, 具體小結時,我以柏式為中心,作兩個處標軸,縱軸(縱向)從實際流體柏式一理想流體柏式,山 8項變成6項。從理想流體柏式一靜力學基本方程,由6項變成4項。從靜力學基本方程一用壓強 表示的靜力學基木方程:p = po + pgh ,由4項變成3項,當/?o = 0時,p = pgh ,由3項變成2項。而h =-代入上式,p =- = -o由上不難看出,復雜由簡單組成,而最簡單的則是壓強aa a的概念。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凸現(xiàn)出來。橫軸(橫向),對柏式每一項進行分析探討其來源或求 法,這樣一來把流體輸送中所有的概念、定律、公式全部拎了出來,各種聯(lián)系、關系自然暴露無遺。 最后再用幾句話進行概括總結,由歸納演繹歸納,經過這一過程的消化、理解、運用,該章的 公式就牢牢印在學習者的腦海中了,他就不會有散亂無章的感覺,而是井然有序地排列、組合。4養(yǎng)成小結的習慣有位哲人曾經說過,人做事情不是憑理智,往往是靠習慣??梢?,習慣對人是何等重要!所以, 各種好習慣要培養(yǎng)、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