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_第1頁
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_第2頁
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_第3頁
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_第4頁
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    徐勁松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建筑工程基礎底板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展開了探討,通過結合了具體的工程實例,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要點作了詳細的闡述和系統(tǒng)的分析,以期能為有關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關鍵詞:基礎底板;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1 澆筑過程1.1 現(xiàn)場施工組織布置b4層底板分為中心區(qū)和放坡區(qū),中心區(qū)面積為10326m2,以后澆帶為界分為兩個施工區(qū)(圖1)。b4層中心區(qū)域底板混凝土澆筑共布置4臺混凝土泵,其中2臺汽車泵,2臺拖車泵。兩臺汽車泵型號分別為sy5418thb52e(6)和sy5

2、313thb46e。b4層i段底板于3月25日9:00開始澆筑,至3月27日11:00結束,共澆筑6745m3。段底板于4月1日20:30開始澆筑,4月3日16:30完成,共澆筑6330m3。澆筑時間一般安排在夜間或休息日,以減少因道路堵塞、交通管制等造成運輸中斷的情況。1.2 混凝土供應選擇兩家混凝土攪拌站,日產(chǎn)混凝土量共達4000m3,庫存砂石2萬m3,可保證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的供應。兩家攪拌站分別有罐車45輛和50輛,根據(jù)現(xiàn)場布泵情況、每臺每小時澆筑量和實時路況確定罐車數(shù)量。兩家攪拌站距離本工程所在地均在15km以內(nèi),對每臺混凝土泵所需配備的罐車數(shù)量進行計算,在道路順暢情況下,30m

3、in左右可達現(xiàn)場。1.2.1 混凝土泵平均輸出量計算1.3 質量控制1.3.1 混凝土質量控制(1)罐車進場后需檢査混凝土配合比、出場時間及坍落度,本工程采用c35p10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0mm。(2)現(xiàn)場配置攪拌站的質量管控人員,收集現(xiàn)場信息(澆筑情況及混凝土質量情況)后向攪拌站反饋。攪拌站對反饋信息及時進行處理,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如罐車供應不足、現(xiàn)場壓車過多等),對混凝土的供應和配合比進行調整。1.3.2澆筑質量控制(1)混凝土振搗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做到快插慢拔,插點均勻,不得漏振,振搗時間控制在2030s,至混凝土表面不出現(xiàn)氣泡且不再下沉為止。(2) 及時清理混凝土表面產(chǎn)

4、生的泌水和浮漿層,控制混凝土澆筑的間歇時間?;炷翝仓另斆婧?,用木抹子反復搓平。在初凝階段即填平硬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收縮裂縫,防止混凝土表面龜裂。2 施工技術控制要點2.1 對混凝土原材料的技術要求2.1.1 材料選用采用普通硅酸鹽42.5水泥;級粉煤灰;水洗中砂,細度模數(shù)不小于2.4;機碎石,粒徑525mm。混凝土堿含量不超過3kg/m3。2.1.2 技術要求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收縮值,降低內(nèi)部水化熱。具體做法如下:(1)使用水化熱較低的普通硅酸鹽水泥,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變形;(2)增加粉煤灰摻量,以減少水泥用量,從而降低混凝土的收縮和水化熱;(3)砂石含泥量對混凝土的收縮影響較大,

5、應嚴格控制在2%以內(nèi);(4)加入減水劑,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和水的用量,增大混凝土的密實度;(5)延長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初凝時間不小于10h,終凝時間不大于24h,以延長加水化熱的釋放時間,避免水化熱集中釋放。2.2混凝土測溫2.2.1 測溫點設置b4層測溫點設置見圖2。測溫儀器為熱電偶,每個測溫點熱電偶感應頭分別埋設在底板表面下50mm、底板底面向上50mm和底板中心,測定溫度并同時記錄大氣環(huán)境溫度。2.2.2 測溫程序從澆筑抹面完畢12h后開始測溫,升溫階段每4h測溫1次,25d后混凝土溫度達到峰值后,每隔8h測溫1次,至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小于25后可停止混凝土養(yǎng)護。本工程測溫時間為每日2:00

6、,6:00,10:00,14:00,18:00和22:00共6次。2.2.3混凝土溫度變化記錄b4層i段混凝土繞筑完成時間為3月27日11:00,測溫從3月28日7:40開始至3月31日11:30。本文取i段5個測溫點(板厚3200mm,設3個測溫點,編號為w4-2,w4-3,w4-4;板厚2500mm設2個測溫點,編號為w4-1,w4-5)。每隔8h測定混凝土的內(nèi)外溫度,其溫度變化情況見表1。測溫記錄表明,混凝土澆筑完成48h后內(nèi)部溫度(水化熱發(fā)熱量)基本達到峰值,水化熱速率開始降低,但內(nèi)部溫度并不隨之降低,且還會間斷性繼續(xù)上升。在混凝土澆筑完成40h后,內(nèi)部溫度升至5060,此后內(nèi)部溫度會

7、有細微升降變化,但溫度并未降低。至完成澆筑97h后,內(nèi)部溫度平均已達60,說明溫度還在持續(xù)上升,故該段底板還需繼續(xù)測溫,待內(nèi)部溫度開始下降后可縮短測溫間隔,直至內(nèi)外溫差降至25以內(nèi)。2.3 混凝土養(yǎng)護2.3.1 控制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本工程采用1層塑料薄膜和2層4cm厚阻燃草料被覆蓋,在混凝土表面收光后至硬化階段(初凝)前進行。覆蓋不及時會導致表面熱量喪失過快,水分快速蒸發(fā),面層急速收縮而開裂。對邊緣及棱角部位,保溫層厚度應增加至面層的兩倍。2.3.2澆水養(yǎng)護澆水養(yǎng)護應在混凝土終凝(12h后)開始,養(yǎng)護時間為7d,本工程底板為抗?jié)B混凝土,養(yǎng)護時間應為14d。本工程在混凝土澆筑完成6h內(nèi)開始覆蓋保溫,12h后進行澆水養(yǎng)護。因養(yǎng)護措施到位和及時,b4層底板面層未產(chǎn)生裂痕。3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在優(yōu)化原材料和施工配合比的基礎上,還可以采用切實可行的混凝土澆筑方案,做好混凝土養(yǎng)護和測溫等方面的工作,這樣完全可以讓溫度裂縫、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