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東省濱州市黃山中學高三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0年山東省濱州市黃山中學高三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年山東省濱州市黃山中學高三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1. 在373k 時,把0.5 mol n2o4氣體通入體積為5 l的真空密閉容器中,立即出現紅棕色。反應進行到2 s時,no2的濃度為0.02 mol/l。在60 s時,體系已達到平衡,此時容器內壓強為反應前的1.6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60;           a、前2 s,以n2o4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1 mol·l1·s1b、在2 s時,體系內壓強為反應前的1.1倍c、平衡時,體系內含n2o4 0.25 mold、平衡時,若往容器內充入氮氣,則可提高n2o4的轉化率參考答案:b2.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3、;        a標況下,8g so3分子的體積為2.24lb1molfecl3與沸水反應生成膠體后,含有na個fe(oh)3膠粒c. 足量的銅與 100 ml 18.4mol/l的硫酸在加熱條件下充分反應,生成so20.92 mold11.2gfe投入到400ml 1mol/l的硝酸中充分反應,轉移電子總數為0.3na參考答案:d略3. 一定體積某濃度的b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稀硫酸至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時,測得溶液ph2,若忽略兩溶液混合時的體積變化,則稀硫酸的體積與bacl2溶液的體積比是()

4、0;                                                 

5、0;                                                  

6、60;  a101b110c91d19參考答案:d略4. 進行下列實驗,由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選項操作及現象溶液可能是a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再升高至70,溶液變澄清。c6h5ona溶液b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xù)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na2sio3溶液c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再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ca(clo)2溶液d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xù)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變渾濁。ca(oh)2溶液參考答案:b略5. 分類是化學學習與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7、60;   )ana2o、mgo、al2o3均屬于堿性氧化物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屬于堿c酸、堿、鹽之間發(fā)生的反應均屬于復分解反應d混合物、分散系、膠體從屬關系如右圖所示參考答案:d略6. 下列物質的俗稱、成分及用途對應正確的是(     ) abcd俗稱漂粉精小蘇打鋇餐鐵紅成分naclona2co3baco3fe2o3用途消毒劑發(fā)酵粉x光片涂料 參考答案:d【詳解】a、漂粉精的有效成分為ca(clo)2,故a錯誤;b、小蘇打是碳酸氫鈉(nahco3)的俗稱,可用做發(fā)酵粉,故b錯誤;c、鋇餐的主要成分為baso

8、4,因為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故c錯誤;d、鐵紅的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做涂料,故d正確;綜上所述,本題應選d。7. 鍺(ge)、錫(sn)、鉛(pb)與碳、硅兩元素同位于第iva主族,其原子序數按鍺、錫、鉛的順序依次增大,則下列推斷一定不正確的是    a鍺、錫在空氣中不反應,鉛在空氣中表面生成一層氧化鉛    b鍺與鹽酸不反應,錫、鉛能與鹽酸反應    c鍺、錫、鉛的+4價氫氧化物的堿性:ge(oh)4<sn(oh)4<pb(oh)4    d鍺

9、、錫、鉛的金屬性依次減弱參考答案:d略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為測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體滴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即可b在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制氯氣時,在加入二氧化錳后應首先加入濃鹽酸,然后再點燃酒精燈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說明該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d提純混有少量硝酸鉀的氯化鈉,應采用在較高溫度下制得濃溶液再冷卻結晶、過濾、干燥的方法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試紙,不能用ph試紙測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a錯誤; b、在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制氯氣時,在加入二氧化錳后應先加入濃鹽酸,然后再點燃酒精

10、燈,以防止反應容器直接受熱引起溫度的急劇變化,易炸裂,故b正確;c、硫酸鋇和agcl均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則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繼續(xù)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so42-,故c錯誤;d、氯化鈉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鉀,氯化鈉是大量的,制得的飽和溶液中硝酸鉀量較少,不能采取降溫結晶的方法,故d錯誤;故選b。9. 工業(yè)上可用co2生產甲醇,反應為:co2(g)3h2(g)ch3oh(g)h2o(g)。將6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l的密閉容器中,測得h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8實線所示。圖中虛線表示僅改變某一反應條件時,h2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1、a反應開始至a點時v(h2)=1mol·l1·min1b若曲線i對應的條件改變是升高溫度,則該反應h>0c曲線ii對應的條件改變是降低壓強d保持溫度不變,若將平衡后的容器體積縮小至1l,重新達平衡時則2 mol·l1<c(ch3oh) <8/3 mol·l1參考答案:ad略10. “富勒烯“材料家族包括c60、c70、n60、b4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b40和c70都屬于新型化合物    b. b40、c60、c70、n60分子內都只含共價鍵c. c60和c70屬于同分異構體  &#

12、160; d. b40、c60、c70、n60都屬于烯烴參考答案:ba項,b40和c70都只由一種元素組成,都屬于單質,故a錯誤;b項,四種物質均只含一種非金屬元素,則只含共價鍵,故b正確;c項,c60和c70為碳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故c錯誤;d項,烯烴含有c、h兩種元素,所以四種單質都不屬于烯烴,故d錯誤。11. a、b、c、d四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b、c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a、c同主族且c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a元素原子核內質子數的兩倍。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離子半徑:cdab   

13、;  b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acdc單質的熔點:cda       db分別與a、c、d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離子晶體參考答案:答案:bd12. 將一定量的氯氣通入30ml濃度為10.00mol/l的氫氧化鈉濃溶液中,加熱少許時間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體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與naoh反應的氯氣一定為0.3 mol   b. n(na+):n(cl-)可能為7:3 c. 若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為n mol,則0.15n0.25 d. n

14、(nacl):n(naclo):n(naclo3)可能為11:2:1參考答案:c解析:由于反應后體系中沒有naoh,故氫氧化鈉反應完,根據鈉元素守恒n(naoh)=n(nacl)+n(naclo)+n(naclo3)=003l×10mol·l1=03mol,根據氯原子守恒有n(nacl)+n(naclo)+n(naclo3)=2n(cl2)=03mol,故參加反應的氯氣n(cl2)=015mol,故a錯誤;根據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可知,當氧化產物只有naclo,n(na):n(cl)最大為2:1,根據3cl2+6naoh=5nacl+na

15、clo3+3h2o,當氧化產物為naclo3,n(na):n(cl)最小為6:5,n(na+):n(cl-)不可能為7:3 ,故b錯誤;根據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產物只有naclo,轉移電子數最少,為03mol×0.5×1=015mol,氧化產物只有naclo3,轉移電子數最多,為03mol×5/6 ×1=025mol,故c正確;當n(nacl):n(naclo):n(naclo3)為11:2:1時得失電子不相等,故d錯誤;故答案選c13. 20

16、12·山東師大附中最后一次模擬有關下列兩種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0.1 mo1·l-1 ch3coona溶液   :0.1 mo1·l-1 ch3cooh溶液      a相同溫度下,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溶液溶液    b等體積混合溶液和溶液,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c加水稀釋溶液,溶液中不變    

17、;  d25時,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至ph 7,溶液中c(ch3cooh)c(na)c(ch3coo)c(h)c(oh)參考答案:c略14. 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的環(huán)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0的溶液中:al3、nh4+ 、 ca2、clob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nh4+、ca2、mg2、ic加入鋁粉能產生h2的溶液:nh4+、fe2、so42-、no3-d含有大量clo的溶液:h、mg2、i、so42-參考答案:b略15. 在下列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組是  ac(h+)=1×10-14mol/l的溶液:k+、na、alo2、s2

18、o32b 右表提供的數據下:hclo 、hco3、clo、co32c能與al反應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id中性的溶液中:co32、na、so42、alo2參考答案:a略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16. 生鐵中含碳和硫等元素化學興趣小組對某生鐵樣品成分及其含量進行探究生鐵中碳和硫元素的定性檢驗(1)將以下裝置進行連接以完成實驗(夾持儀器已略去,填接口字母代號)a      (2)將樣品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19、    (3)確認樣品中含有碳元素的現象是生鐵中碳、硫質量分數的測定(4)甲同學認為,以上裝置可以粗略測定樣品中碳的含量稱取樣品m1g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得c中生成的沉淀為m2g,該樣品中碳的質量分數不小于   (用含m1、m2的式子表示)(5)乙同學認為,待一定量樣品充分反應后,向e裝置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根據沉淀質量可以計算樣品中硫的質量分數,此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說明理由    &

20、#160;             (6)丙同學提議:為測定樣品中硫的含量,可將c裝置中試劑改為足量的30%雙氧水,并按agbc裝置連接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請你簡述后續(xù)的實驗方案           參考答案:、(1)h;i;b或c;c或b;f;g;e;(2)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3)f中品紅不褪色,c裝置中氫氧化鋇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4)×1

21、00%;(5)否;氣體進入d裝置時,部分二氧化硫被品紅溶液吸收,部分被氧氣氧化為so42;(6)向c裝置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并測定生成的白色沉淀的質量 【考點】探究物質的組成或測量物質的含量【專題】實驗分析題【分析】、(1)分析裝置圖和試劑結合實驗目的是生鐵中碳和硫元素的定性檢驗,a裝置是生成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氣體中含有水蒸氣,需要通過g裝置干燥,通過b裝置使生鐵中的碳元素和硫元素變化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再通過def,分別檢驗二氧化硫的生成,除去二氧化硫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凈,最后通過c裝置檢驗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2)依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會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分析判斷;

22、(3)分析裝置的作用,需要先檢驗二氧化硫再除去二氧化硫后再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反應現象應是f中品紅不褪色,c裝置中氫氧化鋇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4)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依據碳元素守恒計算得到,稱取樣品m1g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得c中生成的沉淀為m2g,沉淀為碳酸鋇,物質的量=mol,則碳元素質量分數=×100%=×100%;裝置中含有未被趕出二氧化碳;(5)依據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和漂白性,在裝置中被氧氣氧化,被品紅吸收損耗,不能通過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硫酸的硫酸根測定硫元素含量;(6)為測定樣品中硫的含量,可將c裝置中試劑改為足量的30%雙氧水,

23、并按agbc裝置連接進行實驗,利用過氧化氫氧化二氧化硫為硫酸,遇到氯化鋇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過濾稱量沉淀質量計算得到【解答】解:、(1)分析裝置圖和試劑結合實驗目的是生鐵中碳和硫元素的定性檢驗,a裝置是生成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氣體中含有水蒸氣,需要通過g裝置干燥,通過b裝置使生鐵中的碳元素和硫元素變化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再通過def,分別檢驗二氧化硫的生成,除去二氧化硫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凈,最后通過c裝置檢驗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hib或cc或bfge,故答案為:h;i;b或c;c或b;f;g;e;(2)依據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會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分析,將樣品研

24、磨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故答案為: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3)分析裝置的作用,需要先檢驗二氧化硫再除去二氧化硫后再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反應現象應是f中品紅不褪色,c裝置中氫氧化鋇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證明二氧化碳的存在,故答案為:f中品紅不褪色,c裝置中氫氧化鋇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4)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依據碳元素守恒計算得到,稱取樣品m1g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得c中生成的沉淀為m2g,沉淀為碳酸鋇,物質的量=mol,則碳元素質量分數=×100%=×100%;裝置中含有未被趕出二氧化碳,該樣品中碳的質

25、量分數不小于×100%,故答案為:×100%;(5)依據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和漂白性,在裝置中被氧氣氧化,被d裝置中品紅吸收損耗,不能通過被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硫酸的硫酸根測定硫元素含量,故答案為:否;氣體進入d裝置時,部分二氧化硫被品紅溶液吸收,部分被氧氣氧化為so42;(6)為測定樣品中硫的含量,可將c裝置中試劑改為足量的30%雙氧水,并按agbc裝置連接進行實驗,利用過氧化氫氧化二氧化硫為硫酸,遇到氯化鋇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過濾稱量沉淀質量計算得到,后續(xù)實驗方案為,向c裝置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并測定生成的白色沉淀的質量,故答案為:向c裝置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26、,并測定生成的白色沉淀的質量【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探究組成的實驗設計和實驗分析判斷,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檢驗和性質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17. 硫酸鐵銨afe2(so4) 3·b(nh4) 2so4·ch2o廣泛用于城鎮(zhèn)生活飲用水、工業(yè)循環(huán)水的凈化處理等。某化工廠以硫酸亞鐵(含少量硝酸鈣)和硫酸銨為原料,設計了如下工藝流程制取硫酸鐵銨。請回答下列問題:(1)硫酸亞鐵溶液加h2so4酸化的主要目的是_,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_。(2)下列物質中最適合的氧化劑b是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7、;             。anaclo         bh2o2         ckmno4         dk2cr2o7(3)操作甲、乙的名稱分別是:甲_,乙_。(4)上述流程中,氧化之后和加熱蒸發(fā)之前,需取少量檢驗fe2+是否已全部被

28、氧化,所加試劑為          (寫名稱),能否用酸性的kmno4溶液?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可用語言或方程式說明)(5)檢驗硫

29、酸鐵銨中nh4+的方法是_。(6)稱取14.00 g樣品,將其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分成兩等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過濾洗滌得到2.14 g沉淀;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05 mol ba (no3) 2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則該硫酸鐵銨的化學式為_。參考答案:(1)增大溶液中so濃度,將ca2+轉化為沉淀(同時抑制fe2+水解或抑制fe2+、fe3+水解)(2分,只答出抑制水解給1分,不答不扣分);  caso4(1分)(2)b(1分);h2o2+2 fe2+2h+= 2fe3+ 2h2o(2分)(3)冷卻結晶(1分)  常溫晾干(1分)(4)鐵氰化鉀溶

30、液(1分);不能(1分),因為h2o2和fe2+均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1分)(5)在試管中加入少量樣品和naoh固體加熱,在試管口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看到試紙變成藍色(2分)(6)fe2(so4) 3·2(nh4) 2so4·2h2o(2分)18. 氮化硅(si3n4)是一種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用石英與焦炭在高溫的氮氣流中反應制得:    sio2   +     c   +     n2   si3n4

31、0;   +     co                     根據題意完成下列各題:(1)配平上述化學反應方程式。    sio2   +     c   +     n2   si3n4

32、60;   +     co(2)為了保證石英和焦炭盡可能的轉化,氮氣要適當過量。某次反應用了30mol氮氣,反應生成了5mol一氧化碳,則此時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是            。(3)氮化硅陶瓷的機械強度高,硬度接近于剛玉(a12o3),熱穩(wěn)定性好,化學性質穩(wěn)定。以下用途正確的是          。   a可以

33、在冶金工業(yè)上制成坩堝、鋁電解槽襯里等設備   b在電子工業(yè)上制成耐高溫的電的良導體   c研發(fā)氮化硅的全陶發(fā)動機替代同類型金屬發(fā)動機   d氮化硅陶瓷的開發(fā)受到資源的限制,沒有發(fā)展前途參考答案:(1)3  6  2  1  6  (2分)   (2)28 g/mol (2分) (3) ac (2分)19. 化學學科中的平衡理論主要包括: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種,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請回答下列問題:(1) 一定溫度下,在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 a(g) +2b(g) 4c (g)   h >0 達到平衡時,c(a) =2 mol·l-1,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