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幾何題型的解題技巧適合的總結提高用_第1頁
立體幾何題型的解題技巧適合的總結提高用_第2頁
立體幾何題型的解題技巧適合的總結提高用_第3頁
立體幾何題型的解題技巧適合的總結提高用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講立體幾何新題型的解題技巧考點 1 點到平面的距離例 1( 2007 年福建卷理) 如圖,正三棱柱ABC A1B1C1 的所有棱長都為2, D 為 CC1中點()求證: AB1 平面 A1 BD ;AA1()求二面角 A A1DB 的大??;()求點 C 到平面A BD的距離CDC11BB1P例 2.( 2006 年湖南卷)如圖 ,已知兩個正四棱錐P-ABCD與Q-ABCD 的高分別為1 和 2,AB=4.( )證明 PQ平面 ABCD ;ADCMOB( )求異面直線AQ 與 PB 所成的角;( )求點 P 到平面 QAD 的距離 .Q考點 2異面直線的距離例 3 已知三棱錐SABC ,底面

2、是邊長為4 2 的正三角形,棱SC 的長為 2,且垂直于底面 . E、 D 分別為 BC、 AB 的中點,求 CD 與 SE 間的距離 .考點 3直線到平面的距離例 4 如圖,在棱長為2 的正方體AC1 中, G 是 AA1 的中點,求 BD 到平面 GB1 D1 的距離 .D1C1O1A1B1HGDCAOB考點 4 異面直線所成的角A例 5( 2007 年北京卷文)如圖,在 RtAOB中,OAB,斜邊 AB4 Rt AOC 可以通過 Rt AOBD6以直線 AO 為軸旋轉得到, 且二面角 B AOC 的直二面角 D 是 AB 的中點(I )求證:平面 COD平面 AOB ;(II )求異面直

3、線 AO 與 CD 所成角的大小OEBC例 6( 2006 年廣東卷)如圖所示, AF 、DE 分別是 O、 O1 的直徑 .AD 與兩圓所在的平面均垂直, AD 8,BC 是 O 的直徑, AB AC 6,OE/AD .( )求二面角B AD F 的大?。? )求直線 BD 與 EF 所成的角 .考點 5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例 7.( 2007 年全國卷理)四棱錐 SABCD 中,底面 ABCD為平行四邊形,側面SBC底面 ABCD已知 ABC45 ,SAB2,BC22,SASB3()證明SABC ;()求直線SD 與平面 SAB 所成角的大小CBDA考點 6二面角例 8( 2007 年湖南卷

4、文)如圖,已知直二面角PQ,APQ ,B, C, CACB , BAP45 ,直線 CA 和平面所成的角為 30 C(I)證明 BC PQ ;PAQ(II )求二面角 BACP 的大小B例 9 ( 2006 年重慶卷 )如圖,在四棱錐 P ABCD中, PA 底面ABCD , DAB 為直角, AB CD, AD =CD=2AB, E、F 分別為 PC、CD 的中點 .()試證: CD 平面 BEF ;()設 PA k·AB,且二面角 E-BD-C 的平面角大于30 ,求 k 的取值范圍 .考點 7利用空間向量求空間距離和角例 10( 2007 年江蘇卷)如圖,已知ABCDA BC

5、D 是棱長為 3 的正方體,1111點 E 在 AA1上,點 F 在 CC1上,且 AE FC1 1(1)求證: E,B,F(xiàn),D1 四點共面;(2)若點 G 在 BC 上, BG2,點 M 在 BB1上,3GM BF ,垂足為 H ,求證: EM 平面 BCC1B1 ;(3)用表示截面EBFD1 和側面 BCC1B1 所成的銳二面角的大小,求D1A1CB1FEMDAHCGBtan例 11( 2006 年全國卷)如圖 ,l1 、l2 是互相垂直的兩條異面直線,MN 是它們的公垂線段,點A、B 在Cl 1 上, C 在 l2 上, AM =MB =MN(I)證明 ACNB;AMN(II )若ACB

6、60 ,求 NB 與平面 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B考點8 簡單多面體的有關概念及應用,主要考查多面體的概念、性質(zhì),主要以填空、選擇題為主,通常結合多面體的定義、性質(zhì)進行判斷.例 12 . 如圖( 1),將邊長為1 的正六邊形鐵皮的六個角各切去一個全等的四邊形,再沿虛線折起, 做成一個無蓋的正六棱柱容器, 當這個正六棱柱容器的底面邊長為時容積最大 .例 13 .如圖左,在正三角形ABC 中, D、 E、F 分別為各邊的中點,G、H、 I、J 分別為 AF、AD 、BE、 DE 的中點,將 ABC 沿 DE 、EF、 DF 折成三棱錐后, GH 與 IJ 所成角的度數(shù)為()GF(A、B、C)AC

7、HHGJIDEFDIJBEA、 90°B、 60°C、 45°D、 0°例 14.長方體 ABCD A1B1C1D1 中,D1 設對角線 D 1B 與自 D 1 出發(fā)的三條棱分別成 、 、角C1222A1B1求證: cos cos cos 1 設 D 1B 與自 D1 出發(fā)的三個面成 、 、角,求證:cos2 cos2 cos2 2DCAAB考點 9.簡單多面體的側面積及體積和球的計算例 15. 如圖,在三棱柱ABC A1B1C1 中, AB 2 a, BC CA AA1 a,A1 在底面 ABC 上的射影O 在 AC 上求 AB 與側面 AC1 所成角

8、;若 O 恰好是 AC 的中點,求此三棱柱的側面積.例 16. 等邊三角形ABC 的邊長為4, M、 N 分別為AB、 AC的中點,沿MN 將 AMN 折起,使得面AMN 與面 MNCB 所成的二面角為30°,則四棱錐A MNCB 的體積為()A1B1OADBAM KBLC1CNC3B、33AA、C、D 、 322NMKCLB例 17.如圖,四棱錐 P ABCD 中,底面是一個矩形, AB 3,AD 1,又 PAAB ,PA4,PAD 60° 求四棱錐的體積; 求二面角 P BC D 的大小 .PHEDCAB例 18 . ( 2006 年全國卷)已知圓O1 是半徑為 R 的

9、球 O 的一個小圓,且圓 O1 的面積與球O 的表面積的比值為2 ,則線段9OO1 與 R 的比值為.ORO1rA【專題訓練與高考預測】一、選擇題1如圖,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 中,已知 AB=1, D 在 BB1 上,且 BD =1,若 AD 與側面 AA1 CC1 所成的角為,則的值為()A.B.C1B134arctan 106A1C.D. arcsinD442直線 a 與平面成 角, a 是平面的斜線, b 是平面CB內(nèi)與 a 異面的任意直線,則a 與 b 所成的角()AA.最小值,最大值B.最小值,最大值2C.最小值,無最大值D.無最小值,最大值43在一個 45 的二面角的

10、一平面內(nèi)有一條直線與二面角的棱成45角,則此直線與二面角的另一平面所成的角為()A.30B.45C.60D.904如圖,直平行六面體ABCD -A1B1C1D1 的棱長均為2,D 1C1BAD60,則對角線 A1C 與側面 DCC 1D 1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為()A1B1A.1B.3DC2223ABC.D.245已知在 ABC 中 ,AB=9,AC=15 , BAC120 ,它所在平面外一點P 到ABC 三頂點的距離都是14,那么點 P 到平面ABC 的距離為()A.13B.11C. 9D.76如圖,在棱長為3 的正方體 ABCD -A1B1C1D 1 中, M、 N 分別D 1C1是棱 A1

11、B1、 A1D 1 的中點,則點B 到平面 AMN 的距離是()N93A1MB1A.B.2C.65D.2DA5AB7將QMN 60 ,邊長 MN=a 的菱形 MNPQ 沿對角線 NQ折成 60的二面角,則MP 與 NQ 間的距離等于 ()A.3 aB.3 aC.6 aD.3 a24448二面角l的平面角為120,在內(nèi), ABl 于 B,AB=2,在內(nèi), CDl 于 D ,CD=3,BD =1, M 是棱 l 上的一個動點,則 AM +CM 的最小值為 ( )A.25B.2 2C.26D.269空間四點 A、 B、 C、 D 中 ,每兩點所連線段的長都等于a,動點P在線段 AB上, 動點 Q在線

12、段 CD 上,則 P 與 Q 的最短距離為 ()A.1 aB.2 aC.3 aD. a22210在一個正四棱錐,它的底面邊長與側棱長均為a ,現(xiàn)有一張正方形包裝紙將其完全包?。ú荒懿眉艏?,但可以折疊),那么包裝紙的最小邊長應為()A.( 26 )aB.26C.(13)aD.13a2a211已知長方體ABCD -A1B1C1D 1 中, A1A=AB=2,若棱 AB 上存在點 P,使 D1 PPC ,則棱 AD 的長的取值范圍是 ()A.0,1B.0, 2C. 0,2D. 1,212將正方形 ABCD 沿對角線 AC 折起,使點 D 在平面 ABC 外,則 DB 與平面 ABC 所成的角一定不等

13、于()A.30B.45C.60D. 90二、填空題A11如圖,正方體 ABCD -A1B1C1D1 的棱長為1,E 是 A1B1的中點,則下列四個命題:E 到平面 ABC1D1 的距離是 1 ;2A直線 BC 與平面 ABC1D1 所成角等于45 ;空間四邊形 ABCD 1 在正方體六個面內(nèi)的射影圍成面積最小值為 1 ;210BE 與 CD1 所成的角為 arcsin102如圖,在四棱柱 ABCD -A1B1C1 D1 中, P 是 A1C1上的動點, E 為 CD 上的動點,四邊形ABCD 滿A1足 _時,體積 VP AEB 恒為定值(寫上你認為正確的一個答案即可)3邊長為 1 的等邊三角形

14、 ABC 中 ,沿 BC 邊高線 AD 折起 ,使得折后二面角 B-AD-C 為 60° ,則點 A 到BC 的距離為 _,點 D 到平面 ABC 的距離A為 _.4在水平橫梁上A、 B 兩點處各掛長為50cm 的細繩,AM、 BN、 AB 的長度為60cm,在 MN 處掛長為60cm的木條, MN 平行于橫梁,木條的中點為O,若木條繞過 O 的鉛垂線旋轉60°,則木條比原來升高了_.5多面體上,位于同一條棱兩端的頂點稱為相鄰的.如圖正方體的一個頂點A 在平面內(nèi) .其余頂點在的同側,正方體上與頂點A 相鄰的三個頂點到的距離分別是1、 2 和 4. P 是正方體其余四個頂點中

15、的一個,則P 到平面 3; 4; 5; 6; 7.以上結論正確的為.(寫出所有正確結論的編號)D1C1 B1EDCBD 1C1PB1DECB的距離可能是:O16. 如圖,棱長為 1m 的正方體密封容器的三個面上有三個銹蝕的小孔O2(不計小孔直徑) O1、O2 、O3 它們分別是所在面的中心.如果恰當放置容O3器,容器存水的最大容積是 _m3.三、解答題1 在正三棱柱 ABC A 1B1C1 中,底面邊長為 a,D 為 BC 為中點,M 在 BB 1 上,且 BM=1B1M,3又 CM AC 1;(1)求證: CM C1D;(2)求 AA1的長.2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 底面是矩形且A

16、D=2,AB=PA=2 , PA底面ABCD,E 是AD的中點,F(xiàn) 在PC 上.(1) 求 F 在何處時, EF 平面 PBC ;(2) 在 (1) 的條件下, EF 是不是 PC 與 AD 的公垂線段 .若是,求出公垂線段的長度;若不是,說明理由;(3) 在 (1) 的條件下,求直線 BD 與平面 BEF 所成的角 .3如圖,四棱錐S ABCD 的底面是邊長為1 的正方形, SD 垂直于底面ABCD ,SB=3 ( 1)求證 BC SC;( 2)求面 ASD 與面 BS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3)設棱 SA 的中點為 M ,求異面直線 DM 與 SB 所成角的大小4在直角梯形ABCD中,D

17、=BAD=90,AD=DC=1 AB=a,( 如圖一)將 ADC沿AC折起,2使D到 D記面AC D為,面ABC為面BC D為( 1)若二面角( 2)若二面角ACAC為直二面角(如圖二) ,求二面角為 60 (如圖三),求三棱錐DBC的大小 ;ABC 的體積5如圖,已知正方形ABCD 和矩形 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2 , AF=1, M 是線段 EF 的中點( 1)求證 AM /平面 BDE ;( 2)求二面角 A DF B 的大小;( 3)試在線段 AC 上確定一點 P,使得 PF 與BC 所成的角是60 總結一、 選擇題的特點與答題技巧選擇題有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之分,通常占卷

18、面分數(shù)的30% 40% 左右,主要測試考生對基本知識、 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命題者常常使迷惑答案具有同等吸引力。 因此,不把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內(nèi)容吃透, 你是很難回答有經(jīng)驗的命題者所設計的選擇題的。答好選擇題, 當然必須掌握一定的知識。 但如果再掌握一些答題技巧, 就將使你如虎添翼。下面的提示有助于你掌握答題的技巧:(l) 計劃答題時間,保持穩(wěn)定的答題速度。前已述及,采用選擇題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份試題可以覆蓋大量的材料。因此,選擇題考試通常要求在短時間內(nèi)作答。在考試開始時, 你應該看一看試題的分量,并且對每道題應占用的時間迅速作出估計。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每道選擇題允許作

19、答的時間不到一分鐘。在某些情況下, 這似乎不大可能。 但你不必擔心, 有不少問題可能只需幾秒鐘就可作出選擇。這樣,你就有足夠時間去考慮相對較難的問題。保持穩(wěn)定的答題速度,也是很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讀并回答你知道的問題,跳過沒有把握作答的問題。然后重新計算你的時間, 看看余下的每道題要花多少時間。在一道題上花過多的時間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對了,也可能得不償失。通過對歷屆考試試題的分析,命題者在一份試題中所包括的題量,往往比規(guī)定的合理 (正常 )答題時間所完成的題量小,也就是說,按照正常的答題速度,試題規(guī)定的考試時間應該有一定的富余。(2) 按題目要求答題。在閱卷中發(fā)現(xiàn), 有不少考生連題目的

20、要求都沒看一下就開始答題了。比如單項選擇題要求選擇一個最佳答案,顯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備選項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確性,只不過是不全面、不完整罷了。而我們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項,緊接著就被一個“好的 ”或“有吸引力的 ”備選答案吸引住了,對其余的答案連看都不看一眼就放過去,從而失去了許多應該得分的機會。請記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選擇答案。一道周密的單項選擇題,所有的選擇答案可能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時卻只有一個是正確的選擇。(3) 運用排除法。如果正確答案不能一眼看出, 應首先排除明顯是荒誕、 拙劣或不正確的答案。 一般來說,對于選擇題, 尤其是單項選擇題, 基干項與正確的選擇答案

21、幾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規(guī),其余的備選項要靠命題者自己去設計,即使是高明的命題專家,有時為了湊數(shù), 他所寫出的備選項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錯誤的答案。 盡可能排除一些選擇項, 就可以提高你選對答案而得分的機率。(4) 運用猜測法。如果你不知道確切的答案,也不要放棄,要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去猜測.一般來說,排除的項目越多,猜測正確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一份試卷有10 道備選答案為四項的單項選擇題,你有把握選對的只有6 道,其得分為6 分 (每道題 1 分)。如果盲目亂猜余下的4 道題,按概率來說, 你可能猜對一道題,于是你的總分數(shù)為7 分。假如你對不懂的4 道題,都能成功地排除二個備選答案,你

22、可望猜對2 3 道題,這時你的總分為8-9 分。這個分數(shù)對于一道滿分為10 分的單項選擇題來說,應該是很理想的。(5) 運用比較法。直接把各項選擇答案加以比較, 并分析它們之間的不同點, 集中考慮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關鍵所在。請看過去曾經(jīng)考過的一道題:甲廠向乙廠購買20 噸化肥,合同約定由乙廠代辦托運?;试谶\輸途中丟失近5 噸。按照法律規(guī)定,作為貨物所有者,( )A. 甲廠有權向運輸部門請求賠償B. 乙廠有權向運輸部門請求賠償C. 甲廠有權向乙廠請求賠償D. 甲、乙兩廠有權共同向運輸部門請求賠償這里,本題的關鍵詞是“貨物所有者 ”,備選答案中 “貨物的所有者”出現(xiàn)三個:甲廠、乙廠、甲乙兩廠。

23、由于試題基干項說明“合同約定由乙廠代辦托運 ”,乙廠代辦托運后,化肥的所有權即由乙廠轉為甲廠所有。故答案只能是A 或 C.又由于乙廠只是替甲廠“代辦 ”,貨物的所有權已經(jīng)轉移, 甲、乙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已經(jīng)了結,甲廠無權再向乙廠提出除貨物質(zhì)量以外的要求,顯然答案只能是A 了。如果題目指明 “合同約定由乙廠負責托運”(而不是 “代辦”),答案當然就只能是 B 了。因為在貨物運抵甲廠以前,貨物的所有權沒有發(fā)生轉移??傊捎谶x擇題命題難度大,因此不是所有選擇答案都是很理想的。有些答案可以排除掉,提高你的猜測成功率。 要做到這一點, 建議你最好仔細考慮各個選擇答案,把備選項與基于項、備選答案與備選答案

24、之間聯(lián)系起來考慮。不要盲目胡猜, 不要選擇那些看起來像、 讀起來很有吸引力的錯誤答案,中了命題者的圈套。第二種建議如下:造價工程師考試選擇題的類型分單選題、 多選題兩種。 這兩種題型在考試中應用較為廣泛。在解答過程中考生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1.淘汰法最適合單選題。 當確定一個選擇項不符合題意時, 便將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下一個選擇項, 依次加以否定。 假如第一個選擇項就是正確答案, 那么后面的幾個選項就可以忽略不看 (前提是仔細看過題目 ),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當然,在這個判別過程中,具體操作的方式是靈活多樣的。2.去同存異法應試者在閱讀完試題內(nèi)容和所有選擇項后,根據(jù)題意確定一個選擇

25、項為參照項,該選擇項同其他選擇項存在著比較明顯的特征差異。 然后將其他選擇項與之進行對比, 把內(nèi)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項目去掉, 而保留差別較大的選擇項。 再將剩余的選項進行比較, 最后確定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3.印象認定法印象認定法是指根據(jù)印象的深刻來選擇答案。 應試者在讀完一道試題的題干和各項選擇項后, 各選擇項對于考生大腦的刺激強度是不同的。有的較強,有的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內(nèi)容必然會在頭腦中最先形成正確選項的印象, 因此,據(jù)此作出的判斷的命中率還是比較高的。4.比較法此方法應用范圍較廣。在解答單項選擇題時,應試者可以將各選擇項同題意要求進行縱向比較, 根據(jù)各自同題意要求差異的大小來確定

26、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 在解答多項選擇題時,就要求考生將選項同題意要求作縱向比較, 再將前一過程中保留下來的選項進行橫向對比,最后確定符合要求的正確答案。 一般經(jīng)過這兩次的對比之后, 漏選或誤選的可能性就比較小。5.大膽猜測如果運用其他方法都無法確定正確答案, 可以通過猜測來立案, 這可以避免考生在這種試題上過分深究,影響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緒,同時也有一定的命中率。在案例分析閱卷中,發(fā)現(xiàn)很多不應該發(fā)生的問題,希望廣大考生引以為戒:一、答題順序錯誤:很多考生把第三題答在了規(guī)定答題的第二題處,把第二題答在了規(guī)定答題的第三題處,這種情況比較普遍。更不應該的是三、四題的答題順序也反了。這種情況不是緊張造

27、成的,而是不細心造成的。請注意:答題卷有兩面!并注意答題序號。二、鉛筆答題:雖然試卷上沒有注明,但按考試常規(guī),客觀題必須用鋼筆或圓珠筆作答。本次閱卷中, 發(fā)現(xiàn)有相當多考生用鉛筆作答。這就是緊張造成的。除及少數(shù)整個試卷都用鉛筆作答外,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在 “雙代號網(wǎng)絡計劃壓縮工期 ”考題開始,后面全部用鉛筆作答。原因是: 網(wǎng)絡計劃壓縮工期有兩次, 在網(wǎng)絡圖上要標兩次, 這可以用鉛筆在圖上標注,但答題時,必須用鋼筆或圓珠筆。這些用鉛筆作答的考生,可能由于緊張,考試時間緊,便忘記換筆了。記?。涸诳荚囍星f要注意保持清醒的頭腦!三、清單計價不熟練:1、清單編號錯誤。沒有理解清單編號的涵義。這種情況可能是

28、平時未接觸過清單計價方式。2、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模糊。3、清單項與定額子目混淆不清,沒有脫離傳統(tǒng)定額計價模式。4、單位錯誤。傳統(tǒng)定額計價中子目單位為100 平方, 10 立方, 10 個等,在清單項中為:平方,立方,個。建議加強清單計價和有關計價配套文件的學習!四、招標程序不清楚,答非所問:比如第二考題, 要求找出招標程序的不妥之處,并改正。 有很多考生列出招標程序,花了大量時間,結果找不到采分點。有很多考生連招標程序和概念都不清楚,答非所問。本題得分相當?shù)?,?0 分以上的不多(本題 20 分 )以 2004 年案例分析考題中第二題為例,談談答題技巧:第一問:找出招標程序的不妥之處,并改正答:第

29、 (3) 條發(fā)出招標邀請書不妥,應為發(fā)布(或刊登 )招標通告 (或公告 )。(1.5 分 )第 (4)條將資格預審結果僅通知合格的申請投標者不妥,資格預審的結果應通知到所有投標者。(1.5 分 )第 (6)條召開投標預備會前應先組織投標單位踏勘現(xiàn)場。(1.5 分 )第 (8)條制定標底和評標定標辦法不妥,該工作不應安排在此進行。(1.5分 )以上就是第二題第一問的答案和評分標準。在解答此類題時,先挑出哪一條不對,并找出不對的關鍵詞語, 然后改正。 對的不要再寫一遍,但有很多考生偏偏列出招標程序, 可見審題不清。第二問:以上處理是否正確,為什么?答:第(1) 的處理是正確的(1.0分 ),投標書

30、必須密封和加蓋企業(yè)法人印章;(1.0分 )第 (2) 的處理是正確的(1.0分 ),企業(yè)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書必須是原件;(1.0分 )第 (3) 的處理是不正確的 (1.0 分 ),投標報價與標底價格有較大差異不能作為判定是否為無效投標的依據(jù) ;(1.0 分 )以上就是第二題第二問的答案和評分標準。在解答此類題時,應先指出對錯,可得分然后說明原因。;答題要簡練,說明是否正確時,不要把整個題重新寫一遍,只需引用小標題,然后答正確或不正確,最后簡單說明原因。閱卷老師閱卷時,只找采分點,沒有 不得分 !答題簡練時,還可節(jié)約大量答題時間。有很多考生時間不夠, 就是答題無技巧,廢話寫很多。也給閱卷老師閱卷

31、帶來很大困難。閱卷老師閱卷時,每天要閱約400500道題,從早到晚,加班加點,又不能出差錯,閱卷期間與世隔絕,相當辛苦。一周下來,腰酸背痛。這也要求考生答題要簡練!2004 年案例分析考題中第二題第四問答案及評分標準:1、便于業(yè)主 (或建設單位 )投資控制。(1.5 分 )2、對承包商來說要承擔較大的風險(或發(fā)包人承擔的風險較小)。 (1.5 分 )3、應在合同中確定一個完成項目總價。(0.5分)4、有利于在評標時確定報價最低的承包商。(0.5 分 )這一問是:從投資的角度說明固定總價合同的特點?有很多考生沒有理解題意。比如答:工期短,一年內(nèi),技術要求不復雜,工程量確定的工程等等,抓不到采分點

32、,答多少都沒用,大大浪費了寶貴的考試時間。判斷題的特點與答題技巧判斷題通常不是以問題出現(xiàn),而是以陳述句出現(xiàn),要求考生判斷一條事實的準確性,或判斷兩條或兩條以上的事實、事件和概念之間關系的正確性。你的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確 或錯誤。判斷題的類型有許多種,有的直截了當?shù)仃愂隽耸聦?,考生的任務是確定事實的對或錯,如: “持續(xù)經(jīng)營假設為企業(yè)采用歷史成本提供了前提條件?!庇械陌耸聦嵟c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你必須判斷這些事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對還是錯。如: “某建筑裝飾材料公司,一方面批發(fā)、零售貨物,另一方面又對外承接安裝、裝飾業(yè)務。對于這類混合銷售行為,應該視同銷售貨物,就其取得的銷售收入和勞務收入一并征

33、收增值稅。”在這個問題中, 你既要判斷上述行為是否屬 “混合銷售行為 ”,又要判斷這種 “混合銷售行為”是否應繳增值稅。要構思一個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命題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說某道命題正確時,它必須一直都是正確的。因此,判斷題中常常含有絕對概念或相對概念的詞。表示絕對概念的詞有 “總是 ”、 “決不 ”等,表示相對概念的詞有 “通常 ”、 “一般來說 ”、“多數(shù)情況下 ”等。了解這一點,將為你確定正確答案提供幫助。在某些情況下,一種說法有時可以說是對的,有時可以說是錯誤的。例如:“在生產(chǎn)企業(yè)中,降低成本可以提高利潤?!边@句話只有在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前提下,才能算是正確的。如果由于一味追求降低成本、

34、偷工減料,造成產(chǎn)品質(zhì)量下降,不但不能增加利潤,反而會使市場喪失, 難以生存。 因此,成功的考生在答題時,需要對試題內(nèi)容進行分析,然后再作 “對 ”或“錯”的判斷。下面一些原則,或許會對你有一定的幫助(注意題中的粗體關鍵詞組):(1) 命題中含有絕對概念的詞,這道題很可能是錯的。如 “存貨周轉率越高,表示存貨管理的業(yè)績越好?!苯y(tǒng)計表明,大部分帶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 “對 ”的可能性小于“錯”的可能性。 當你對含有絕對概念詞的問題沒有把握作出判斷時,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來證明它是正確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錯 ”就是最佳的選擇答案。(2) 命題中含有相對概念的詞,這道題很可能是對的。如 “普遍

35、認為,建立我國統(tǒng)一的會計準則,是深化改革開放,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的必然要求。 ”“簡單算術平均數(shù)是加權算術平均數(shù)在權數(shù)相等情況下的一種特例。 ”“固定成本只是在相關范圍內(nèi)保持莫成本習性。 ”(3) 只要試題有一處錯,該題就全錯。(4) 酌情猜測。實在無法確定答案的,請看清試題評分要求。如試題雖注明要倒扣分數(shù),但得分多, 扣分少 (如 “答案正確的, 每題得 2 分 ;答案錯誤的,每題倒扣 1 分 ”),哪怕你沒有足夠的時間閱讀題目,也一定要猜測,答對的機率是 50% ,切莫放過這種 “撿來的 ”分數(shù)計算與分析題的特點和答題技巧計算與分析題主要是測試考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難度較大,涉及

36、的概念、計算公式較多。但由于計算與分析題的分數(shù)在一份試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較大(2 0%一 40%) ,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如果本類題你得分不多,要想通過考試就很困難。所幸的是,在一門課程中,可作為計算與分析題的范圍較窄,易于把握(一般來說,成功的考生可以在考前作出預測,并且預測的準確率在60% 以上 ),你可以在考前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計算與分析題答題的一般技巧如下:(l) 詳細閱讀試題對于計算與分析題,建議你閱讀兩遍。經(jīng)驗表明,這樣做是值得的.一方面,準確理解題意,不致于忙中出錯;另一方面,你還可能從試題中獲取解題信息. 例 ;某企業(yè)的流動資金周轉天數(shù), 以產(chǎn)品銷售收入為周轉額計算,為 10

37、0 天 ; 以產(chǎn)品銷售成本為周轉額計算,為 146天。根據(jù)上述資料計算該企業(yè)的銷售利潤率。解題過程: 首先通讀一遍試題,得知本題是求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率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均有關系,其關系是:銷售利潤率=( 銷售收入- 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100%=1-銷售成本/銷售收入根據(jù)上述關系可知,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確定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要確定銷售成 本與銷售收入之比,必須從 “周轉天數(shù) ”入手。由于周轉天數(shù)與周轉額的關系是反比例關系, 因此,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之比應為 100/146 ,而不是 146/100. 至此,問題基本解決,該企業(yè)銷售利潤率=(1 100/146) ×100%=31.5%(2) 問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計算與本題要求無關的問題, 計算多了, 難免出錯。 如果因為這樣的錯誤而被扣分豈不很可惜嗎 ? 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計算的也寫在答卷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