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單體液壓支柱說明書_第1頁
礦用單體液壓支柱說明書_第2頁
礦用單體液壓支柱說明書_第3頁
礦用單體液壓支柱說明書_第4頁
礦用單體液壓支柱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使用維護說明書DW(06、08、10、12、14、16、18、20、22)-300/100X型DW(25、28)-250/100X型DW(31.5、35)-200/100X型DW(06、08、10、12、14、16、18、20、22)-300/100X(A)型DW(25、28)-250/100X(A)型DW(31.5、35)-200/100X(A)型DW(06、08、10、12、14、16、18、20、22、25、28)-350/110X型DW(31.5、35)-350/110X型DW(38、40)-250/110X型DW(42、45)-200/110X型DW(38、40、4

2、2、45)-250/110X(G)型DW(38、40、42、45)-250/110X(B)型常州中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網(wǎng)址:www.c-郵箱:czzkjx電話81090078傳真政編碼:213161目 錄1 前言. . -2 適用范圍. -4-3 技術(shù)特征.-46-4 結(jié)構(gòu)圖及工作原理. -79-5 試驗. . -9-6 注意事項. . -910-7 常見故障排除表.-10-8 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1011-1 前言 DWX型(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是由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礦山機械研究所研究開發(fā)的新型(外注式)單體支護設(shè)備。DWX型單體液壓

3、支柱系列產(chǎn)品是受國家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技術(shù)產(chǎn)品,專利號為: 97107063.6等12項國家專利。該產(chǎn)品于2003年4月被國家科學(xué)技術(shù)部列為“十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常州中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轉(zhuǎn)讓了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技術(shù),并在此基礎(chǔ)上,開發(fā)一系列改進產(chǎn)品,其中改進型高支柱系列產(chǎn)品獲國家專利,專利號為:200720042024.9。2 適用范圍DWX系列單體液壓支柱是一種新型外部供液的恒阻式單體液壓支柱,是高檔機械化普采工作面的配套設(shè)備,也是綜采工作面的端頭支護設(shè)備,其適用于煤礦回采工作面的頂板支護和端頭頂板支護,由于其承載能力大、抗偏載能力強、工作行程大、使用范圍廣,因而其可應(yīng)用于薄

4、煤層、中厚煤層及較厚煤層工作面,其支護高度為0.6-4.5米。2.1使用環(huán)境及工作條件2.1.1用于采煤機落煤工作面,也可用于爆破落煤工作面;2.1.2緩傾斜回采工作面煤層傾角小于25°;2.1.3工作面平均采高為支柱最大支撐高度減0.1米,例DW20型支柱工作面平均高度為1.9米,煤層變化范圍一般為1.52.1米; 2.1.4底板不宜過軟,支柱壓入深度以不惡化頂板狀況、不影響支柱回收為限,否則應(yīng)采用大底座或“穿鞋”等措施;2.1.5頂板冒落情況良好,不影響支柱回收;2.1.6在特殊情況下(如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工作面、人工假頂工作面等)均應(yīng)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相應(yīng)的安全措施;2.1.7支柱使

5、用的工作液由巷道中泵站經(jīng)高壓膠管注液槍供給支柱與注液槍、卸載手把配合使用。2.2支設(shè)前的準備2.2.1檢查乳化液泵、機械、電器部分應(yīng)正常,油箱、乳化液應(yīng)足夠。濃度合適,然后啟動乳化液泵,待泵各部運轉(zhuǎn)正常供液壓力達到泵站額定工作壓力時方可向工作面供液。2.2.2檢查管路系統(tǒng)應(yīng)完好,各處接頭無漏液,注液槍工作正常。2.2.3將支柱移至預(yù)定支設(shè)地點,裝三用閥時應(yīng)注意清潔,防止煤灰進入支柱,先用注液槍沖洗單向閥、注液閥體,然后將注液槍插入三用閥中并用鎖緊套連接好。2.2.4三用閥的卸載閥應(yīng)朝向老塘或下順槽。2.3支設(shè)及注意事項2.3.1操縱注液槍向支柱內(nèi)注液,并使支柱頂蓋與金屬頂梁接觸,此時應(yīng)使支柱與

6、底板垂直,(注意迎山)使支柱處于良好受力狀態(tài),待支柱完全“頂死”即達到初撐力后,松開注液槍手把,注液槍卸載,摘下鎖緊套后,輕輕敲打注液槍手把,在高壓液體的作用下,注液槍便自動退出。2.3.2頂梁與底板之間的距離超過支柱最大高度時應(yīng)采取措施(如墊木墩等)使其距離小于支柱最大高度方可支設(shè),否則不允許支設(shè)。 2.3.3活柱可縮量小于150毫米時不得支設(shè),當支柱壓縮到行程小于50毫米時應(yīng)采取措施,并將支柱回出以防壓“死柱”。2.3.4如用于有周期來壓工作面,有顯著沖擊地壓的工作面,支柱應(yīng)更換中流量安全閥方可使用。2.3.5支柱與木梁配合或當點柱使用時,應(yīng)將頂蓋換成平柱帽,以防項蓋的四爪壓于木梁或頂板造

7、成回柱困難。2.3.6支柱在使用過程中,不允許支柱作其他輔助工具使用,以防將支柱頂彎或損壞。2.3.7新下井或修復(fù)后第一次使用的支柱在支設(shè)前應(yīng)連續(xù)升柱、降柱,使支柱內(nèi)腔空氣排凈后方可正常使用。2.3.8出廠后貯存三個月以上未使用的支柱使用時應(yīng)重新進行性能試驗。2.3.9性能不合格的支柱、三用閥不允許使用。2.3.10炮采工作面使用時,應(yīng)注意炮眼布置、炮眼角度和裝藥量,炮眼布置在兩柱中間,貼幫柱與煤壁距離應(yīng)大于0.2米,以免崩壞油缸。2.4回柱及注意事項2.4.1嚴格遵守有關(guān)回柱安全操作規(guī)程,確保安全生產(chǎn)。2.4.2將卸載手把插入三用閥卸載孔中,頂板狀況較好時采取近距離卸載,轉(zhuǎn)動卸載手把使卸載手

8、把呈水平位置,這時卸載閥打開,支柱內(nèi)腔乳化液外溢,活校下縮。頂板條件較差時,應(yīng)采取遠距離卸載,即工作人員離開支柱至安全位置,拉動卸載手把上的牽引繩,使卸載手把呈水平位置,卸載閥打開活柱下縮到可以撤出支柱為止。2.4.3回柱時嚴禁錘擊油缸和活柱,以防損壞密封件和表面保護層。2.4.4回收的支柱應(yīng)直立放在工作面上,不得倒放在底板上,井下不允許存在無三用閥的支柱,若三用閥損壞,應(yīng)及時更換三用閥。組裝后的支柱在搬運過程中不允許隨意摔砸。2.4.5遇有壓“死柱”時應(yīng)采取挑頂或臥底措施,嚴禁硬拉或炮崩,防止出現(xiàn)斷柱、彎柱。2.5使用過程中的檢測支柱在使用過程中,為了直接觀測支柱工作狀態(tài)的壓力便了解支柱的工

9、作載荷和工作特性,可采用測壓計測壓。3 技術(shù)特征本系列產(chǎn)品執(zhí)行MT112.12006礦用單體液壓支柱標準。 型號含義:D W / X () G改進型;A、B改進序列號 懸浮式技術(shù)原理 支柱的油缸直徑 支柱的額定工作阻力 支柱的最大高度 外注式 單體液壓支柱DWX型(100缸徑)系列規(guī)格及主要技術(shù)特征見表1 結(jié)構(gòu)見圖一表1 項 目型 號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圍(mm)額工壓 力(MPa)泵 站壓 力(MPa)初撐力(KN)工作液體DW35-200/100X35001980152020071.01980350027.41520

10、118157乳化液DW31.5-200/100X31501780137065.017803150DW28-250/100X28001600120025059.01600280034.6DW25-250/100X25001430107054.014302500DW22-300/100X22401280 96030049.51280224041.5DW20-300/100X2000115085045.011502000DW18-300/100X1800103576541.510351800DW16-300/100X160092068038.09101600DW14-300/100X14008105

11、9034.08101400DW12-300/100X120070050030.57001200DW10-300/100X100059540527.55951000DW08-300/100X80049031024.0490800DW06300/100X63040023021.0400630DWX(A)型(100缸徑用于炮采工作面)系列規(guī)格及主要技術(shù)特征見表2 結(jié)構(gòu)見圖二、三表2 項 目型 號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圍(mm)額工 壓 力(MPa)泵 站壓 力(MPa)初撐力(KN)工作液體DW35-200/100X(A)350

12、02450105020073.52450350025.41520118157乳化液DW31.5200/100X(A)31502110105068.021103150DW28-250/100X(A)2800189091025062.01890280031.8DW25250/100X(A)2500165085057.016502500DW22-300/100X(A)2240139085030051.51390224038.2DW20-300/100X(A)2000116783347.011672000DW18-300/100X(A)1800106273843.510621800DW16-300/1

13、00X(A)160095764339.89571600DW14-300/100X(A)140085254833.08521400DW12-300/100X(A)120074745332.57471200DW10-300/100X(A)100064235829.56421000DW08-300/100X(A)80053726326.0537800DW06300/100X(A)60043216822.5432600DWX型(110缸徑普通)系列規(guī)格及主要技術(shù)特征見表3 結(jié)構(gòu)見圖四表3 項 目型 號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圍(mm

14、)額 定壓 力(MPa)泵 站壓 力(MPa)初撐力(KN)工作液體DW35-350/110X35001980152035080.01980350036.81520132176乳化液DW31.5-350/110X31501800135074.018003150DW28-400/110X28001610119040066.01610280045.3DW25-400/110X25001440106060.014402500DW22-400/110X22401290 95056.512602240DW20-400/110X2000116084052.011602000DW18-400/110X180

15、0104575548.510451800DW16-400/110X160093067044.09301600DW14-400/110X140082058040.08201400DW12-400/110X120071049036.57101200DW10-400/110X100060539532.56051000DW08-400/110X80050030028.0500800DW06400/110X63041022025.0410630DWX型(110缸徑支護用)系列規(guī)格及主要技術(shù)特征見表4 結(jié)構(gòu)見圖五表4 項 目型 號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

16、支 柱 工作 范 圍(mm)額 工壓 力(MPa)泵 站壓 力(MPa)初撐力(KN)工作液體DW45-200/110X45002520198020096.02520450022.71520132 176乳化液DW42-200/110X42002360184092.023604200DW40-250/110X40002250175025088.02250400028.3DW38-250/110X38002140166084.021403800DWX(G)型(110缸徑改進型支護用)系列規(guī)格及主要技術(shù)特征見表5 結(jié)構(gòu)見圖六表5 項 目型 號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

17、(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圍(mm)額 工壓 力(MPa)泵 站壓 力(MPa)初撐力(KN)工作液體DW45-250/110X(G)45002520198025097.02520450026.31520132 176乳化液DW42-250/110X(G)42002360184093.023604200DW40-250/110X(G)40002250175089.022504000DW38-250/110X(G)38002140166085.021403800DWX(B)型(110缸徑改進型支護用)系列規(guī)格及主要技術(shù)特征見表6 結(jié)構(gòu)見圖七表6 項 目型 號最大高度(mm)最小高度(

18、mm)工作行程(mm)工作阻力(KN)重量(kg)支 柱 工作 范 圍(mm)額 工壓 力(MPa)泵 站壓 力(MPa)初撐力(KN)工作液體DW45-250/110X(B)450031701330250108.02485450026.215 20132 176乳化液DW42-250/110X(B)42002870133097.023354200DW40-250/110X(B)40002670133090.022304000DW38-250/110X(B)38002470133088.0212538004 結(jié)構(gòu)圖及工作原理 DWX系列(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由1、鉸接頂蓋2、密封蓋組件3、活柱

19、4、手把(閥)體5、三用閥6、油缸7、復(fù)位彈簧8、底座9、注液閥體10、活塞等零部件組成。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圖七DWX系列(懸浮式)液壓支柱的工作原理包括升柱、初撐、承載和回柱四個過程,現(xiàn)分別概述如下:4.1 升柱、初撐過程升柱時將管路系統(tǒng)中的注液槍插入三用閥注油閥體,掛好鎖緊套,操作注液槍,泵站高壓液經(jīng)注液槍頂開三用閥中的球形單向閥,進入支柱,迫使活柱升高。4.2 承載、溢流過程 支柱支設(shè)以后便處于承載狀態(tài),隨著支護時間的延長,工作面頂板作用在支柱上的載荷增加,當支柱所承受的載荷超過額定工作阻力時,支柱內(nèi)腔高壓液體作用在安全閥墊上的力,超過安全閥彈簧預(yù)先調(diào)定給予六角導(dǎo)向套的

20、壓緊力時,壓縮安全閥彈簧,安全閥墊和六角導(dǎo)向套一起運動,安全閥墊離開閥座,安全閥被打開,內(nèi)腔液體外溢,活柱下縮。使頂板壓力重新得到平衡。4.3 回柱過程支柱回收時,將卸載手把插入三用閥右閥筒的卸載孔中,轉(zhuǎn)動卸載手把,迫使閥套、連接螺桿、注油閥體等整體軸向移動,壓縮卸載閥彈簧,卸載閥墊離開左閥筒的密封面,卸載閥被打開,支柱內(nèi)腔工作液,經(jīng)左閥筒噴入采空區(qū),活柱在自重和復(fù)位彈簧作用下回縮。完成支柱回收。5 試驗 DWX系列(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組裝后,應(yīng)參照MT112.1-2006標準和煤炭部制定的有關(guān)規(guī)定、圖紙要求及維修質(zhì)量標準進行試驗,試驗項目如下:5.1 閥件試驗三用閥按MT112.1-200

21、6標準進行檢驗。5.2 支柱整體試驗5.2.1 操作試驗 在泵站壓力為1520MPa、流量為7580升/分條件下: 用秒表和直尺測定支柱的升、降速度是否達到規(guī)定要求; 用直尺測定支柱行程和最大、最小高度能否達到規(guī)定要求;5.2.2 高、低壓密封試驗 在支柱最大行程三分之二處進行試驗。高壓密封壓力為安全閥關(guān)閉壓力以上,低壓密封壓力為2MPa。高、低壓密封各穩(wěn)壓二分鐘,不允許有壓降現(xiàn)象。5.2.3 檢查支柱各密封處是否漏油液。6 注意事項6.1 首先,應(yīng)根據(jù)工作面采高,選擇合適的支柱規(guī)格,根據(jù)工作面頂板壓力大小,確定合理的支護密度,以確保安全,并充分發(fā)揮支柱的技術(shù)特性。

22、6.2 支柱必須達到出廠試驗要求。到礦的新支柱,也必須經(jīng)過檢查復(fù)試合格,才能下井使用。6.3 支柱使用時,應(yīng)先升、降柱一次或二次,以排除缸體內(nèi)空氣。6.4 支設(shè)支柱時,應(yīng)注意下列幾點:6.4.1 支柱應(yīng)垂直于頂、底板支設(shè),并有一定的“迎山”角,使支柱處于垂直受力狀態(tài),不易推倒。6.4.2 將支柱卸載閥朝向煤壁一側(cè),成一定角度,以保證撤柱安全,防止采煤機碰撞卸載裝置。6.4.3 支柱與工作面運輸機械應(yīng)有適當?shù)木嚯x,以免采煤機撞倒支柱或撞壞油缸、手把閥體和三用閥。6.4.4 支柱頂蓋的四爪應(yīng)卡在頂梁花邊槽上,不允許將四爪頂在頂梁上或頂梁接頭處。6.4.5 必須完全回柱后才能撤柱。6.5 保證支柱具

23、有足夠的初撐力,是用好支柱的關(guān)鍵之一。對此應(yīng)注意下列幾點:6.5.1 控制好泵站的恒定壓力,保證足夠的初撐力。6.5.2 注液槍應(yīng)置于支柱的手把上,或置于支柱的注射嘴上,不能放在底板上,以防煤塵污染。6.6 當活柱升高量已低于最小安全高度時,應(yīng)及時用其他型號支柱替下,以免壓成“死柱”。6.7 支柱回柱時,可采取近距離卸載或遠距離卸載兩種方式,可根據(jù)工作面條件選用。6.8 絕對禁止用錘、鎬等金屬物體猛力敲砸支柱任何部位,以免損壞支柱。6.9 不能將支柱水平放置作推移千斤頂用,尤其不能以支撐手把作為推移千斤頂?shù)闹c。6.10 回撤下來的支柱,頂蓋朝上立放,不得隨意的拋置,防止煤粉進入支柱內(nèi)腔。6.

24、11 因工作面粉塵大,故零部件不允許在工作面拆裝。6.12 支柱在運輸過程中應(yīng)輕裝輕卸,不準隨意摔砸,以免損壞支柱。6.13 在試驗和使用的過程中,禁止支柱在空載下打壓。7 常見故障的排除表7.1常見故障原因與排除方法序號故 障原 因排 除 方 法1注液時活柱不從油缸中伸出,或伸出很慢1. 泵站無壓力或壓力低2. 截止閥關(guān)閉3. 注油閥體進液孔被臟物堵塞4. 密封失效5. 注液槍失靈6. 管路濾網(wǎng)堵塞1. 檢查泵站2. 打開截止閥3. 清洗注油閥體4. 更換密封件5. 檢查注液槍及密封圈6. 清洗過濾網(wǎng)2活柱降柱速度慢或不降柱1. 復(fù)位彈簧脫鉤2. 油缸局部凹坑3. 活柱表面損壞1. 重新掛好復(fù)位彈簧2. 更換損壞油缸3. 更換活柱體3工作阻力低1. 三用閥調(diào)壓螺釘松動2. 安全閥開啟或關(guān)閉壓力低3. 密封件失效1. 檢查安全閥2. 重新調(diào)閥;更換密封件3. 更換失效密封件4工作阻力高1. 安全閥開啟壓力高2. 安全閥墊擠入溢流間隙1. 重新標定安全閥2. 更換閥墊5工作液從手把閥體溢出1. Y形密封圈損壞2. O形密封圈損壞更換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