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G1015陳青來平法知識應用講座_第1頁
08G1015陳青來平法知識應用講座_第2頁
08G1015陳青來平法知識應用講座_第3頁
08G1015陳青來平法知識應用講座_第4頁
08G1015陳青來平法知識應用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陳青來平法知識應用講座(成都 2008/10/10 上午)有關本體構件和關聯(lián)構件的問題:柱是節(jié)點主體,梁是節(jié)點關聯(lián)。對于板梁節(jié)點,梁是節(jié)點主體,板是節(jié)點關聯(lián)。我們搞清楚誰是主體節(jié)點,誰是節(jié)點關聯(lián)之后,很快搞清楚鋼筋怎么走了( =排布)。節(jié)點主體構件它的鋼筋怎么在節(jié)點分布,非常簡單。兩個方向鋼筋必須要貫通節(jié)點。只要是節(jié)點主體構件,在節(jié)點這個范圍,鋼筋不存在錨固問題,只存在貫通問題;或者只存在連接問題,不存在錨固問題。兩個方向鋼筋,縱橫兩個方向鋼筋必須全部通過節(jié)點。只要判斷出誰是主體節(jié)點構件,它的縱向和橫向必須通過節(jié)點,不能在節(jié)點斷開,也不能在節(jié)點內錨固。節(jié)點不應該往自身上錨固,應該給對方提供一個

2、錨固基礎。判斷誰是節(jié)點主體非常重要。這個節(jié)點主體與它相聯(lián)的是節(jié)點關聯(lián),基礎與柱,柱是節(jié)點關聯(lián)。框架梁柱,對梁來說,梁是節(jié)點關聯(lián)。那么主次梁對次梁來說,次梁是節(jié)點關聯(lián)。梁板結構,板是節(jié)點關聯(lián)。通常情況下,只是縱向鋼筋錨入或者貫穿節(jié)點,橫向鋼筋不進入節(jié)點。所以大家馬上明白,為什么到了框架梁柱節(jié)點,框架柱的鋼筋必須全部要穿過去,而且那個位置不是連接區(qū),貫穿節(jié)點全部都要加密,為了滿足它實現(xiàn)這個主體節(jié)點功能。關聯(lián)構件縱筋進去箍筋不進去,為什么呢,它是節(jié)點關聯(lián)。為什么基礎梁在 101-6 中,基礎梁在縱筋范圍內,縱筋全部要貫通過去。1016我們只是規(guī)定了一個頂部貫通縱筋連接區(qū)域,和頂部縱筋貫通區(qū)域,沒有錨

3、固區(qū)域。因為它是節(jié)點主體,節(jié)點主體縱筋必須貫穿節(jié)點,箍筋必須貫通過去。主體節(jié)點構件,任何情況縱筋和橫向鋼筋必須貫通節(jié)點。關聯(lián)節(jié)點通常情況下,縱筋進,箍筋不進。搞清楚這個概念之后。還有三種情況。一、寬主體節(jié)點(最牢固的節(jié)點)。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椅子是人的支座,椅子較大的時候,坐得才比較穩(wěn),椅子比屁股小就不穩(wěn)當了。寬主體節(jié)點是最好的錨固節(jié)點。通常重要的建筑都是這種寬主體節(jié)點。二、寬關聯(lián)節(jié)點,寬扁梁結構,關聯(lián)構件比主體構件寬了,怎么辦,把不能通到主體構件里面的鋼筋,加以約束。三、等寬度節(jié)點,例如異形框架梁、梁柱一般寬。等寬度節(jié)點,主要解決鋼筋沖突問題。等寬度也有其規(guī)則。只要有條件,關聯(lián)構件鋼筋一定要

4、走到主體構件的鋼筋的內側,一定要走到主體鋼筋的內側,寬主體節(jié)點比較容易實現(xiàn)。寬關聯(lián)節(jié)點有些鋼筋就走不進去了,就算采用別的措施,寬關聯(lián)節(jié)點肯定是要打折扣的。剛才說,基礎梁和框架柱,誰是節(jié)點主體誰是節(jié)點關聯(lián)?;A梁支撐著柱,但是有個問題柱一層層到節(jié)點根部。那個柱節(jié)點已經很大,比梁節(jié)點寬。一、兩米寬的柱不稀罕,但是基礎梁一般沒那么寬。怎么辦?這時的錨固是不可靠的。所以要在基礎梁的側面加側腋,加側腋之后,我們就實現(xiàn)了寬主體。通過加側腋的方式,實現(xiàn)了寬主體,實現(xiàn)了可靠錨固。有人說,我不包行嗎?我箍筋箍到底,把基礎梁給它串起來??蚣芰焊年P聯(lián),和基礎梁跟柱的關聯(lián)正好反過來?;A梁是節(jié)點主體,柱是節(jié)點關聯(lián)

5、。因要盡可能做到寬主體,所以基礎梁加側腋。所謂“八字角”實際上是加側腋。還有特殊情況,我們講節(jié)點首先要找出誰是節(jié)點主體,誰是節(jié)點關聯(lián)。這里還有一個互為主體節(jié)點的情況,例如井字梁交叉點,兩方面梁誰也不是誰的支座,或者互為支座。還有一種是互為關聯(lián)節(jié)點,比如兩個懸挑梁,誰了不挑誰,在前面碰頭。鋼筋混凝土有什么難的,就是沒有什么難的。所謂專家的職責就是復雜問題簡單化,讓大家更容易掌握,專家不僅要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還要把簡單的問題更簡單化。根據上午會議安排,這一節(jié)講座先到此。下午針對構造原理,和 101-5 全面進行講解。廣聯(lián)達鄭則直(2008/10/10 上午)簡單回顧一下剛才陳教授講過的一些知識,記

6、住了幾點。一個是構造原理,一個是主體構件和關聯(lián)構件的關系。如果這個是一個暗柱,紅色這個是暗柱,咱們再畫一個剪力墻,黑色就是剪力墻,再畫一根鋼筋,這個鋼筋,大家看一下以前經常有人問道,鋼筋順到這個位置彎折,但有說這個暗柱尺寸非常大,這個暗柱尺寸有一米長,暗柱不能算一個獨立構件,無非是紅色部位配筋大一些?;A上有柱子,柱子上有樓層框架梁。支座主體和被支座的構件的關系,基礎箍筋,陳教授講這個箍筋,到柱子這一位置,要通過去。柱子箍筋到基礎這個位置要基礎頂,框架梁的箍筋只能到柱邊。柱子是框架梁支座,柱子作為主體,樓層框架梁箍筋很顯然只能到它的邊緣。鋼筋到哪個地方該斷哪個地方該通,根據這個原理就能弄清楚。

7、今天要交流的問題(和新平法有關)主要是06g常見節(jié)點疑惑。以及如何在軟件中處理。06g 的構造它是如何去構件的,我只是引一下平法里面的基本的東西,如何在軟件里面去處理。聽過陳教授講課的朋友,應該聽過兩個詞“重復性設計內容”“創(chuàng)造性設計內容”,用一個通俗說法,來了解一下。設計人員給出一個詳細節(jié)點的情況下,又有平法圖集,應以設計為準。設計是創(chuàng)造性內容,解決重復性內容和創(chuàng)造性內容才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核心。圖紙和平法不一樣,也能應用軟件進行調,也能準確計算出來。平法給我們帶來什么東西,軟件給我們帶來什么東西,這兩個問題,平法我們帶來圖紙變少,計算精度變高。準確性的速度圍繞重復性設計來聊一聊,我們來看一下

8、,第一個問題。投影幕上兩個詞“地下室框架梁”、“地框梁”。06g 對普通框架梁作了一個描述,圖紙里面,有 dl,06g 里面對地框梁有明確規(guī)定,平面里面規(guī)定室外地坪以下的梁,平時大部分算都是以框架梁,06g 明確叫做地框梁,和框架梁的計算有所不同。如果地下室有好層,除了基礎梁以外,都叫地框梁。這個概念了解以后,看看它有什么變化。(06g)樓層框架梁必須判斷縱筋的彎錨和直錨,地框梁的所有鋼筋都要伸至端部彎折?;A上的部分柱子箍筋算三分之一凈高。不管幾個地下室,柱根只有一個。柱根以上的層全加密,上一層梁頂至室外地坪以下加密即可。室外地坪以下地框梁;室外地坪以上框架梁。區(qū)別軟件默認識別。二、基礎連梁

9、基礎連梁(-6 的 70 頁)。圖三、04g-3 筏板較厚時,中間還加一道鋼筋。筏板厚大于 lae,僅柱四角筋伸入底部彎折。希望大家在06g鋪開之前就有一個了解,角筋伸入底部彎折,這一塊也需要調整,調整完了以后。西南三省獨基、承臺、樁承臺基礎,比較多。獨基的鋼筋在基礎底部設置一個鋼筋網片,在 06g 上有變化。(46 頁)基礎底部規(guī)定。一種帶有封邊彎折;二種,基礎寬度大于 2.5m 的時候,基礎受力筋乘以 0.9 的系數(shù)。中間位置鋼筋密一點,豎向鋼筋間距沒變化,變化的是橫向位置。橫向鋼筋(長邊)間距不變,短邊在中部(45u20256x力區(qū)域變密)鄭工上午講課畢。2008/10/10 下午陳清來

10、繼續(xù)講課上午著重講了構造原理要點,為什么講構造原理,我們以前總在看平法03g101103g1016,以后可能還有新的出來。比如短肢剪力墻等。需通過建設部,看是不是明年立項。8 是異形結構,異形是大家感到最麻煩的,比如一些斜交,坡屋面,甚至帶一些拱形考虎窗,在平面里面這些構造不是太麻煩。如果大家不掌握構造原理,很可能搞不明白這些問題。構造原理到明年出的時候,就會有相應一些著作出版,很有可能還有 103(砌體結構)、102(鋼結構)。出來后順著這些原理,大家對照著看,會發(fā)現(xiàn)平法構造無論多少,平法很多構造做法,在砌體結構里面也是適用的。有人問構造柱和圈梁相互交叉,怎么個叉法。應清楚,他倆不是誰往誰錨

11、,它們完成的是同樣的任務,屬互為主體的交叉,不存在錨固問題,只存在貫穿問題。那么貫穿,誰在外,誰在內,也不存在這個問題,只是互相避讓。圈梁里面也不存在錨固問題,只存在連接問題,到了角部轉折部位,它也是彎折性連接,也不是錨固。它本身都是自己的本體構造,所以搞清楚哪些是構件本體構造,哪些是節(jié)點構造,這是第一步。就是說,首先判斷誰是主體構件,誰是關聯(lián)構件;再判斷是不是互為主體或互為關聯(lián)構件。獨立承臺也有些類似獨立基礎,承臺梁也有些類似條基,所以放在一本上。例:1015,是 08 年出版,所以是 08g1015。如果互為主體節(jié)點,往往在井字梁、條形基礎梁上出現(xiàn)。條基兩個基礎梁相交叉,他們兩個互為主體,

12、不要認為誰往誰那錨,它都是個連接問題,不是一個錨固問題。如果有次梁,有基礎次梁,那就是說,基礎次梁以基礎主梁為支座,主梁是節(jié)點主體,條形基礎里面,出現(xiàn)基礎次梁的次數(shù)不太多。筏形基礎里面才出現(xiàn)較多。筏基里面兩基梁交叉,如沒有柱,這時會有主次梁。條基底下帶有基礎底板,梁互為主體,基礎底板也是互為主體。這里提一個概念,封閉配筋和非封閉配筋的概念。比如說構件四個面(嚴格講六個面),每個面進去都有鋼筋的話,這就是封閉形配筋,但是有些結構構件,它是非封閉配筋。比如獨立基礎,它在基礎底板配了一層鋼筋網,頂部沒配,屬非封閉配筋。當構件只是一個方向受力時,可以采用非封閉配筋。條形基礎梁里面,互要交叉互為主體時,

13、主要控制縱向鋼筋互相穿越,縱筋不存在誰往誰錨,互為主體時,箍筋可以任選一向貫通。比如井字梁,兩方向交叉,任一向貫通布箍筋都可,另一方向離構件邊 50 開始布。條形基礎底板是非封閉配筋,一方向貫通布置后,另外一個方向鋼筋要布進來1/4 的寬度。這 1/4 如何來的呢,大家注意,鋼筋混凝土的問題不是一個精確問題,它是一個宏觀的控制值問題,首先它不是一個均質結構,混凝土結構是兩種材料組成,一種材料是鋼筋、一種材料是混凝土,鋼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前提是混凝土把鋼筋粘接住。還有一個線膨脹系數(shù),任何一個物體受溫度熱脹冷縮影響,如果兩個材料線膨脹系數(shù)不一樣,那么就會脫開了各是各的。雖然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線

14、膨脹系數(shù)接近,但仍然是有差別的,所以構件不能太長,常常會設置伸縮縫。這個問題往往不是理論能夠搞清楚的,需要具體試驗來驗證清楚。所以我們這個1/4 是一個概念設計,也許進去 1/5 也沒有問題。所以我們不要時時處處都找科學依據,有些找不到科學依據的??茖W解決的問題往往是一些均質材料的問題,而非均質問題需要通過試驗來解決。這是上午講的一些理論?,F(xiàn)在我們講 08g1015 先講柱:地下室非連接區(qū),也跟地上首層是一樣,也是凈跨 1/3 高度以上來連接。同時箍筋加密也是柱根 1/3 凈高,現(xiàn)國家規(guī)定地面以上肯定是往上 1/3。地下一層是 1/3,地下二層、地下三層,還沒有最后決定下來。我個人觀點,地下二

15、層、地下三層,越往下越沒必要了。如果取 1/3,就沒必要,有些保守,沒有必要,這個我回去以后下個星期將會定。另外柱僅僅就是錨入基礎的這一塊是節(jié)點關聯(lián),出了節(jié)點關聯(lián)以后,柱從這個基礎頂面,一直到建筑最頂層,這個柱本身都不存在關聯(lián)問題了,它要么就是本體構件,要么就是節(jié)點主體構造。大家看,在這個梁柱節(jié)點位置,縱筋是完全貫通的,箍筋也是全面貫通設置。另外,柱在變截面的時候,有收頭,不是錨固(看圖)。變截面沒有單獨提怎么變,因為地下室結構,不太出現(xiàn)變截面的情況,所以我們沒有提變截面的問題。但是在解決鋼筋沖突問題的時候,實際上也提到過變截面問題。比如說像左邊這個,柱本身在框架梁節(jié)點范圍,本身是節(jié)點主體,縱

16、向鋼筋不存在錨固問題,只存在連續(xù)問題,和連接問題,變截面的時候,沒辦法,只好下部鋼筋在上部收頭,上部鋼筋再錨上來。而下部鋼筋的彎鉤,不是錨固問題,它是自己往自己錨。只是在材料理論里面,它是一個錨固問題,材料理論里面,鋼筋在混凝土里面通過混凝土傳力,但我們沒必要往那個里面說,否則不好講清。上部鋼筋的平行凈距一定要保證,柱的鋼筋不要一直往上頂?shù)搅荷喜夸摻?。變截面處,因為下部鋼筋上不去,收頭后,上部鋼筋插下來。這里我們定了一個 1.5 倍錨長,而不是 1.6 倍。如 果 像 左 邊 這 個圖,相當于 100連接,右邊反而相當于50連 接 。 但 兩 邊 都 是1.5lae,而不是 1.4 lae、1

17、.6 lae.。這實際上是我們專家開會時議了議,說 1.6 lae 太長,國家(規(guī)范)規(guī)定的 1.6lae 長度,是根據接觸性搭接試驗做出來的。接觸性搭接試驗定到 1.6 lae,實際上不能完完全全傳力,如果完完全全傳力,曾經做試驗,接近搭接到 2.0 lae,結果還是不完全傳力,這個接觸性搭接是不合理的。因為鋼筋混凝土工作最根本的問題,是鋼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要達到最大粘接強度,只要用混凝土完全把鋼筋包裹起來。綁在一起了,混凝土最多包含了70的樣子,所以錨固率大打折扣。原來蘇聯(lián)的綁扎搭接,是捆綁搭接,錯一定距離后,用鐵絲密密麻麻捆到一起,這種不是靠混凝土連接傳力,而是靠密密麻麻的鐵絲粘結,而

18、中國人把它演變成了 3 幾根,結果怎么做試驗都不夠。實際上問題就是出在這個接觸搭接上,所以我們提倡非接觸搭接,而非接觸搭接用不了那么長。我們現(xiàn)在的搭接長度,基本上就是憑概念設計概念分析,憑一些專家拍腦筋出來暫時定了,所以不需要對這些數(shù)據刨根問底,非得問到底,那沒有科學依據,有時候是行政依據了。頂端框架柱的要彎鉤,梁的鋼筋也要過。只能頂上梁筋下彎鉤,不要包到上面去,否則上面形成一個鋼板,澆不好混凝土。有人問這人變截面的地方 100連接為什么不用 1.6 lae,因為變截面的時候 100搭接,自然而然成了非接觸搭接,而非接觸搭接,用不了這么長的錨長。角筋的非接觸搭接需要對中,1:12 的斜度斜過來

19、對中連接。1015 上提出一個新的規(guī)定,這個新規(guī)定,可能影響到定額。因為施工方式要發(fā)生改變,既然發(fā)生改變定額中應該有所改變。我們提出一個混凝土非連接區(qū)域的概念,關于這個地方施工縫的問題,還沒有定。目前規(guī)定中沒有這個提法,應該說它是漏掉了,這一漏掉不要緊,為以后的結構抗震留下了很大隱患,我們現(xiàn)在常規(guī)施工,是把施工縫留在梁底,然后再澆梁和板,這樣帶來梁柱節(jié)點位置,底下一個施工縫,頂上一個施工縫。這對于節(jié)點主體構造,是非常危險的。一是有兩個縫,二是大量地震破壞在柱梁節(jié)點位置,擠成燈籠狀破壞。但破壞一般不發(fā)生在梁頂,雖然梁底與梁頂只差一個梁高,實際上差了一層的量,畢竟梁要托著一層的墻,地震來時,在柱底

20、和梁底破壞的機率太高。發(fā)達國家的規(guī)范非常嚴,不準在梁底設施工縫,新西蘭把施工縫設在柱中,因為柱中反彎點較小;有時如果這樣施工不方便,(他們)可以設在梁頂。我提出兩個做法,一二級抗震等級,梁頂、梁底這兩個范圍,都是混凝土非連接區(qū)域,不宜將施工縫設在這兩個區(qū)域。不能強調了半天鋼筋非連接區(qū)域,就把混凝土非連接區(qū)給忘了。一、二級抗震時,可以低下去或者高上來一點。對于三、四級,可以留在梁頂,因為開會時分析到,實際施工中要高出一塊是比較麻煩的,但這個也算不上一技術科學問題,只是涉及到一個錢的問題。這要做雖然造價提高,但對結構是有好處的。大量專家說,一步一步來吧,咱這一步先走到,不要把施工縫放在梁底。為什么

21、這么多年,一直留在梁底,反映了我國設計與施工人員脫節(jié),包括設計規(guī)范專家,光想著怎么編制規(guī)范,沒有考慮施工。關于施工縫留在梁底這個習慣,規(guī)范中并沒有提到它。沒提到,等于默許了這個習慣,而留在梁底是非抗震時不得不實施的。因為非抗震時,梁下部鋼筋在支座內錨固是接觸性錨固。幾根鋼筋在同一層面上,而如果在插空時,可能密集形成鋼板,不利混凝土澆筑。這時有人提出用細石混凝土的做法,這樣也有隱患,鋼筋密密麻麻成鋼板,你再怎么擠也就是一些水泥漿。yd 注:筏板與墻柱根部的連接之“混凝土非連接區(qū)”實行的可行性不大。延續(xù)多少年的傳統(tǒng)做法,有合理的一面,還得繼承?;A筏板與其上柱墻在底部一起澆筑混凝土,支模難度大,不

22、是加些錢就可以實現(xiàn)的,就好比汶川地震,把好多山都劈開來了,不是有錢就可以遏制地震把山劈開的。柱梁節(jié)點中標號(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時,咱們行業(yè)的一個潛規(guī)則,是全都是按梁來的。而這樣實際上非常危險的,柱是節(jié)點主體啊,是必須要用柱的強度等級的,如果用梁的,相當于一段強一段弱,而正在這個節(jié)點處弱下去。施工縫留在梁頂,可以把柱混凝土一次澆到梁頂,保證柱的質量。框架梁的標準設計上,體現(xiàn)了即將推出的構造原理,反構件本體構造和節(jié)點構造分開表達,注意1011,既畫了本體構造長度的延伸、斷開、連接、錨固。也畫了關聯(lián)節(jié)點的延、斷、連、錨。本體構件的錨固一般不變,而節(jié)點構件就會有多種情況。在5 上,非常清楚的只表達本

23、體構造,節(jié)點引一句“節(jié)點構造按端部節(jié)點構造”,彎錨和直錨分開畫。在中間支座處,采用非接觸搭接錨固,結構設計有一個原則,能通則通,但這個是能通則通,是給施工人說的,不是給造價人說的。有時定尺長度不夠兩跨,只夠一跨多。不能說多多少是多少,要吧穿過支座能通則通,但穿出支座之后,在哪里連是有規(guī)定的。應在端部三分之一區(qū)域,并離開加密區(qū)來連接,而滿足這個條件的鋼筋,也不常有。實際施工中還是一跨一錨,實際造價中,也可留有余地,按用量多的計量。注意中間支座的變化,原來的第一排 1/3,第二排 1/4(按左右兩跨的較大跨),還補充了非通長筋的第三排筋 1/5 伸出,且不得小于 1.5 倍梁高?,F(xiàn)在大跨按大跨的

24、1/3 或者 1/4 不變,對于小跨這邊,取左右兩跨的平均值的 1/3 或者 1/4。這個對于1 的變化,就是使上鐵的長度短一點了,這個無所謂誰對誰錯,只能說哪一個合理性更高的問題。無外乎一個節(jié)約一點。專家會上說,我們一直在編規(guī)范,我們都有原則,就是保持一致。我說如果前面一些錯誤,現(xiàn)在一直延續(xù)?他說:是,說這樣可以避免一些麻煩。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否定中進步,在揚棄中提高。1015 對 1011 應體現(xiàn)五年(來)的技術進步,而且并不說哪個是對錯問題,你用哪個都沒有錯,可由使用者自行決定,出了5,你用1 房子也不會塌。這里講個問題,101 推出的左右兩跨取較大跨的 1/3,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當初定

25、這個開了好幾次會,最終同意了我的 1/3 意見,且最后為遵守參與人的意見,取了保守的左右兩跨較大值的 1/3。上部受力鋼筋的截斷,我們的規(guī)定跟規(guī)范規(guī)定不一樣,規(guī)范規(guī)定非常嚴格,嚴格到天衣無縫,非常嚴謹,它怎么規(guī)定,是受力鋼筋的節(jié)點截斷,要在內力不需要這根鋼筋的那一點,然后加一個錨長,這個是非常嚴格嚴謹,好象是天衣無縫。但是自從這個規(guī)定出來以后,全國設計院無法執(zhí)行。那么多跨那么多梁,我怎么去找那個內力不需要這根鋼筋的一點,也會給施工造成麻煩。當你的規(guī)定嚴謹?shù)綗o懈可擊的時候,哲學有一個觀點,你這個規(guī)定可能是偽的,可能是錯的。因為你太完美了,而自然事物永在發(fā)展,永無終結。沒有脫離實際的理論,如果完完

26、全全脫離實際,就是個偽理論。問題出在有些問題通過專業(yè)本身突破不了(所謂功夫在詩外),于是我們在哲學角度上來突破它。兩個問題,你一定要掌握了真實的內力點,有沒有真實的內力,第二個問題,我們能不能求解得到這個真實內力。第一個問題,是肯定存在的。但第二個問題,我們得不到它。工程分析中不存在精確解,只存在控制解。比如說設計中我們砌體上是把它當作均布荷載,實質上顯然不是均布荷載,如它兩邊有墻拉結等等因素。我們應當非常清楚,規(guī)范不是科學規(guī)范,是技術規(guī)范。技術和科學不是一回事,嚴格講科學是沒有規(guī)范的,科學是發(fā)現(xiàn)自然界規(guī)律,如果自然界規(guī)律被你給規(guī)范了,那反而不符合規(guī)律了。而技術是有規(guī)范的,是統(tǒng)一人們的行為,這

27、也是今年提出的新觀點。我們業(yè)界有一個錯誤的認識,科學技術上要統(tǒng)一思想。實際上,科學技術上不可能統(tǒng)一思想,不然沒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所以我們一直提解放思想,你用統(tǒng)一思想和解放思想互相矛盾。技術規(guī)范在實驗里面說是可以的,但在具體工程不存在,具體工程中是很多內力組合,不存在精確解。由于找不到內力不需要的點,于是全國無法實行。全國各地設計院不約而同的采用 1/3 凈跨,已實行了 40 年,各個設計院,非貫通筋就在 1/3 處斷,而這么多年沒有哪根梁斷,這個是真憑真據,于是國家同意了我們這個 1/3。為保險取大的,當時我提出,保險應保險在小跨,不是保險在大跨。為照顧大家觀點,兩邊都取較大跨的 1/3。而兩跨平

28、均值的 1/3,這個規(guī)定,是對框架梁的規(guī)定。連續(xù)梁來說,還是左右兩跨較大跨的 1/3,因為連續(xù)梁中間沒有柱子來隔開它,它們是一般大的?;卮鹇犛褑栴}有位同志提問題,框架梁和框架柱抗震,基礎梁或者樓板樓梯不抗震,這個對不對呢。他感覺不對,他說地震一來,整個樓都在晃。這里說一下,樓房晃,它有個毛病,它會把地震加速度放大,風引起的晃動,是地面不動,僅僅上部動,不存在加速度的放大問題。地震時,房屋擺動,它的根也在動。地震加速度至少放大 2.5 倍,甚至更多。所以我們限制房屋高度。提一個隔震問題,(圖說,上部不跟著底下地震晃動),我們將編金屬隔震(墊)規(guī)范。國家提出,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成都中震

29、為 7 度,小震是 6 度以上,大震 8 度。隔震好處,就在于大震變成小震,不要認為沒有辦法對付地震,不能老持有抗的思路,抗是必要措施,但不是將來的發(fā)展方向,無數(shù)事實證明,跟老天爺抗沒有好下場,不是想抗就能抗過它的。我們的隔震思想,就是適合自然,而不是抗。回到剛才問題,怎么基礎、樓板等不抗震呢。這里說明,地震一來,主體結構晃動最大,地震來時剪力墻是第一道防線,柱是第二道防線,框架梁不是防線,是協(xié)助框架柱耗能,因為它跟框架梁鋼結在一起。它跨著框架柱擰來擰去的,但是樓板不擰來擰去的,另外非框架梁或樓板是支在梁上,不是支在柱上的,不跟著擰著耗能?;蛘咚m然跟著,但是它起的作用很小,所以即使整個房屋抗

30、震設防,非框架梁也是不抗震的,板也是不吸收地震能量的。地震能量耗掉之后,地震就不會把房屋催垮。所以地震的時候房屋要擺起來,如果不擺起來就會把地震全吸收了。基礎為什么不抗震,基礎受橫向作用力,力有大小、方向、作用點。地震來時,力的方向是水平在動,基礎只是一個點,這個點需要抗什么震呢?大家還要注意一種特殊情況,上面說樓板不抗震,而轉換層的樓板是有抗震的,轉換層的板厚我們要求不小于200mm,轉換層的這個板是抗震的。而這個時候樓梯也不抗震,它起不到抗震作用,因為它不跟框架連在一起,它不直接接受地震力的沖擊,它不跟著整個結構移動,不需要抗震。即使是全抗震的結構,有些構件也不抗震。陳清來繼續(xù)講課框架梁的

31、節(jié)點問題,在端支座,有兩種錨固方式,一種是彎錨,一種是直錨。1015中提出一個非止錨區(qū)概念,這個概念對直錨是沒有影響,問題在彎錨上,1 上講一句“伸至柱對邊,柱縱筋內側,然后要0.4lae。”如果伸到柱對邊,已經有了 0.9lae 了,還彎 15d,是不是有些浪費。很多人對這個有意見,可不可以過柱中線 5d 就加彎鉤。于是5 上提出,只要過了非止錨區(qū),并且過 0.4la,就可以彎鉤了?!爸膺叀笔且粋€模糊概念,從兩個角度分析,如果是過了柱中線 5d,夠了 0.4 倍錨長,但是我可能要說你這大半個柱子不可靠,必須伸到頭去彎。這個前提不存在。第二點,既然過柱中 5d,過一錨長就可以截斷,為什么過

32、5d,夠 0.4 lae 不可以彎鉤,專家回答,過中線加 5d夠錨長,說明柱子很大。但是剛過 0.4lae 錨長,說明這個柱子不大,所以應使勁往那邊伸到端部彎鉤。我說如果你這個說法成立,必須有另外一個前提,就是大柱子必須比小柱子可靠,可是哪里有這個前提,小柱子可靠度跟大柱子可靠度是一樣的。最后達成一個會議紀要,標準設計院和建設院,畢竟他們是負責規(guī)范,我們負責標準設計。兩方要協(xié)調,于是照會過去了。因為中國語言是很有趣的,他們都是分析性語言。我們國家每做一點小的改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量的專家得過且過,它管你那些啊,那些與我沒關系。大量的人知識創(chuàng)新喊得很響,但是都是葉公好龍,很多人都這樣。地

33、下非框架梁,在地下室里面,叫做地下樓層次梁,還有基礎梁,基礎次梁。如果要采用開口箍,是有幾個條件,一個條件板的厚度要大于等于120mm,這是第一個條件,我們會在制圖規(guī)則里面,有規(guī)定。采用全部的開口箍,還是若干開口箍,或者幾比幾比例。將來如果遇到這樣的設計,咱們的軟件也會識別??拐鹂蚣芰憾加瞄_口的箍筋,當時我問他們,歐洲英國規(guī)范我們知道,都用開口箍,而現(xiàn)澆板的負彎矩筋,就把這個箍筋完成了一個封閉,英國不一樣,英國底下那個地板塊,老在動。壽命最長的建筑是砌體結構,而鋼筋混凝土結構用不到太多時候,因為混凝土碳化,混凝土本身是一個弱堿性,澆好之后。有一個好處,它們會產生一個鈍化膜,可以制止鋼筋的氧化,

34、但是撐不了幾百年更長時間。個別樓有 6070 年的,重要的有 100 年的。為什么大部分說 50 年的使用時間呢,這個 50 年并不是說 50 年以后就會破壞。針對碳化有一個最小保護層厚度原因。加構造柱,加圈梁,圈梁也不是梁。只是和構造柱一起橫向豎向把砌體一個五花大綁起來,把砌體緊緊咬住。由于我們國家在五幾年的時候用開口箍,現(xiàn)在都沒有了,都打成套子了。只要是非框架梁,完全可以采用非開口箍。有些情況下,當梁受扭的時候,有的梁有承受扭矩,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地震來了怎么辦,人家的觀點,跟咱們不一樣。發(fā)達國家和發(fā)達地區(qū)(與我們)的區(qū)別,臺灣和日本,最薄的板(厚度120mm),無論跨度多大,不是

35、為了滿足受力要求,中國主要是滿足受力要求,他們是滿足耐火時間要求,必須達到 2h 以上。我們曾推出了下部鋼筋不完全伸入支座構造,非抗震的非框架梁,也就是地下都是次梁,沒必要把下部鋼筋全部伸入支座。地下室埋得很深,都達到 2m 或 3m 這么厚,地下室的頂板非常大。然后次梁也非常大,底下配筋相當多,沒有必要全伸入支座,可以提議具體設計者,標出哪些不伸入支座。我們還推出梁側面筋構造,規(guī)范里面規(guī)定,當梁的腹板高度大于 450mm的時候,要設側面筋,不大于 200mm。當兩個構件互為關聯(lián)構件時,保持一個連接就可以了,但是,它有規(guī)定,互為關聯(lián)節(jié)點。回答聽友問題問:一些住宅小區(qū),塔樓筏板與地下室防水配筋地

36、坪之間的鋼筋或連接或錨固,可不可以用板厚之比 1:2.5 為界限?當防水配筋地坪厚度:塔樓受力筏板厚度2.5 時,考慮較薄的防水配筋地坪鋼筋錨入塔樓受力筏板;當防水配筋地坪厚度:塔樓受力筏板厚度2.5 時,考慮較薄的防水配筋地坪鋼筋伸入塔樓受力筏板,與塔樓受力鋼筋連接。答:這個同志很有施工經驗。兩個剛度(高度)相差很大的時候,(筏板)作為一個剛度很大的支座,筏板是本體構件,防水配筋地坪是關聯(lián)構件,筏板鋼筋到筏板邊緣收頭,防水配筋地坪鋼筋錨入筏這個筏基里面,錨進去就可以了。但是假如,這個筏基底板不厚時,這時候就不是一個錨固關系,考慮百分之百搭接,什么時候考慮百分之百搭接,什么時候錨固,就是考慮高差,如果高差是厚度 1.5 倍以上要考慮錨固,如果小于 1.5 倍,就按連接考慮。問:深梁和吊筋按照以往經驗,吊筋高度按次梁高度加 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