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課件】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_第1頁
【法學課件】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_第2頁
【法學課件】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_第3頁
【法學課件】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_第4頁
【法學課件】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三版,第一章 行政法的概念,第一節(jié) 行政與行政法 第二節(jié) 行政法的淵源與分類 第三節(jié) 行政法的地位及作用 第四節(jié)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第一節(jié) 行政與行政法,一、行政 (一)關于行政含義的幾種觀點 1.把行政看成是與國家沒有必然或特定聯(lián)系的日常組織和管理活動 2.把行政看成是與國家有必然或特定聯(lián)系的組織管理活動 ,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 (1)外交、安全活動說 (2)其他權力排除說 (3)國家目的實現(xiàn)說 (4)國家意志執(zhí)行說 (5)國家事務管理說 (6)行政機關或行政主體職能說,第一節(jié) 行政與行政法,二)行政的含義 本書對行政的含義作如下表述:

2、行政就是國家行政主體對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以決策、組織、管理和調控等特定手段發(fā)生作用的活動。 (1)行政是國家行政主體的活動。 (2)行政是行政主體的特定活動。 (3)行政是行政主體對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進行決策、組織、管理和調控等活動的總稱,第一節(jié) 行政與行政法,三)行政的特征 行政的特征就是指行政自身內在的規(guī)定性,即使行政與非行政相區(qū)別的要素。概括地講,行政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1)行政具有國家意志性。 (2)行政具有執(zhí)行性。 (3)行政具有法律性。 (4)行政具有國家強制性,第一節(jié) 行政與行政法,四)行政的類型 行政的類型即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行政主體的行政活動進行的分類。在我國的行政理論與

3、實踐中,人們對行政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 (1)根據(jù)行政主體實施行政活動的領域,將行政劃分為組織行政、人事行政、司法行政、民政行政、公安行政、科技行政、教育行政、等等類型。 (2)根據(jù)行政主體實施行政活動的地域范圍,將行政劃分為中央行政和地方行政、城市行政和農(nóng)村行政、內部行政和外部行政等。 (3)根據(jù)行政主體實施的行政活動有無涉外因素,將行政劃分為國內行政和涉外行政,第一節(jié) 行政與行政法,二、行政法 (一)關于行政法概念的幾種觀點 (1)行政法是規(guī)定主權行使限度與行使方式的法。這種觀點以19世紀初英國著名法學家奧斯?。↗ohn Austin)為代表。 (2)行政法是調整行政機關特定行政內容的法。

4、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人數(shù)較多 。 (3)行政法是控制政府權力的法。如英國法學家威廉韋德 。 (4)行政法是調整社會關系的法。 (5)行政法是行政機關制定的法。這一觀點以布萊克法律辭典的表述為代表 。 (6)行政法是執(zhí)行機關適用的法。這種觀點以日本法學家中村彌三為代表,第一節(jié) 行政與行政法,二)行政法的含義 行政法是法的一個獨立部門,是調整因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而產(chǎn)生的特定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這一表述包括以下兩層含義: 1.行政法是調整特定社會關系的一類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2.行政法是法的一個獨立部門,第一節(jié) 行政與行政法,三)行政法的特征 1.行政法在內容上的特點 (1)行政法內涵豐富、范圍廣泛

5、、技術性較強。 (2)行政法具有很強的命令、服從性。 (3)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內容易于變動。 2.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點 (1)行政法律規(guī)范數(shù)量繁多,表現(xiàn)形式多樣,沒有統(tǒng)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實體性規(guī)范與程序性規(guī)范相互交織,往往共存于同一法律文件之中,第二節(jié) 行政法的淵源與分類,一、行政法的淵源 我國行政法的淵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憲法 憲法是行政法的基本法律淵源,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二)法律 (三)行政法規(guī) (四)地方性法規(guī) (五)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六)行政規(guī)章 (七)有權法律解釋 (八)條約和協(xié)定,第二節(jié) 行政法的淵源與分類,二、行政法的分類 (一)一般行政法與特別行政法 這是以

6、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準對行政法進行的分類。 (二)實體行政法與程序行政法 這是根據(jù)行政法的性質和作用對行政法進行的分類。 (三)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監(jiān)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 這是以行政法的作用為標準對行政法進行的分類。 (四)經(jīng)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民政行政法、公安行政法、司法行政法等 這是以國家行政管理部門或行政管理領域的劃分為標準對行政法進行的分類,第三節(jié) 行政法的地位及作用,一、行政法的地位 (一)從整體上看,行政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二)從與憲法的關系上看,行政法是與憲法關系最為密切的普通法律部門, 是憲法最重要的實施法 (三)從與其他普通法律部門的關系上看,行政法是最具社

7、會影響的部門法,第三節(jié) 行政法的地位及作用,二、行政法的作用 (一)保障行政主體有效行使行政職權 (1)確認行政權的相對獨立性,賦予行政主體相應的行政職權。 (2)明確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 (3)明確行政主體與公務員、被委托組織及個人之間的關系。 (4)明確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手段和程序。 (5)明確對違法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和妨礙行使行政職權的違法行為的制裁,第三節(jié) 行政法的地位及作用,二、行政法的作用 (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1)建立和逐步完善保證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認真執(zhí)行國家法律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 (2)規(guī)定并發(fā)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政參與權。 (3)規(guī)定

8、并發(fā)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行政監(jiān)督權。 (4)預防、制止和制裁侵犯和損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為,第四節(jié)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一、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含義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指為行政法部門所特有的,統(tǒng)率、指導一切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制定與實施的法律原理或準則。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具有法律性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具有特殊性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具有普遍性,第四節(jié)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一)西方主要國家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1)英國的行政法原則以憲法原則為基礎,發(fā)展出了越權無效和自然公正這兩大行政法基本原則。 (2)在美國,從理論上講,聯(lián)邦主義、分權主義與法治主義三大原則為其憲法與行政法共同

9、尊奉的基本原則,但法治原則所包含的基本權利原則與正當程序原則則更直接地為行政法所遵奉。 (3)在法國,行政法治(或稱為“行政合法主義”)被認為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4)在德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由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構成。 (5)在日本,法治行政通常被認為是其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第四節(jié)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二)我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1.我國行政法基本原則的發(fā)展進程 2.我國行政法的合法性原則 在我國,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主體的設立,擁有行政職權和行使行政職權都必須依據(jù)法律,符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任何違法行政行為都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我國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則 行政合理性

10、原則是在我國行政法中與行政合法性原則相并列的又一項基本原則,它是指行政主體的設立、擁有行政職權、行使行政職權、追究違法行為和實施行政救濟等都必須正當、客觀、適度,行政合法性與行政合理性原則的關系,1)二者并存于行政法之中,缺一不可。 行政合法性與行政合理性是現(xiàn)代法制社會對行政主體制定、實施行政法律規(guī)范提出的基本要求。 (2)二者互為前提,互為補充,共同為完善行政法治發(fā)揮作用。 合理性原則應當是行政追求的最高原則,是行政合法性的前提。嚴格依合理的行政法律規(guī)范辦事,是使行政符合理性要求的根本途徑。 總之,行政合法性與行政合理性兩個原則互為前提,互為補充,既有利于促進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廢、改、立,消除其

11、不合理因素,又有利于保證行政主體適當行使裁量權,實現(xiàn)合理行政,第四節(jié)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二、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功能 (一)有助于行政法體系的統(tǒng)一、協(xié)調與穩(wěn)定 (二)有助于行政法實施的統(tǒng)一與協(xié)調 (1)規(guī)范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行為 。 (2)為準確地理解、適用和遵守行政法律規(guī)范提供依據(jù)。 (3)有助于發(fā)現(xiàn)并及時糾正行政法體系中的不協(xié)調現(xiàn)象 。 (三)有助于彌補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不足與疏漏,保證社會關系得到及時、必要的調整,第五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一、行政法律關系的含義 行政法律關系是由行政法律規(guī)范調整的,因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而形成的行政關系 即行政主體與行政主體之間、行政主體與其組成機構及公務員之間、行

12、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因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而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一)行政法律關系的產(chǎn)生以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存在為前提 (二)行政法律關系以特定的行政關系為調整對象 (三)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主體中必有一方是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主體 (四)在行政法律關系的形成中行政主體的意志和行為具有單一性 (五)行政法律關系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現(xiàn)的社會關系,第五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二、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 任何行政法律關系都包括行政法律關系主體、行政法律關系客體和行政法律關系內容三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即構成行政法律關系的三要素。但根據(jù)行政法律關系的性質, 可劃分為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或稱“行政相對方”)兩個組成

13、部分。 (一)行政主體 行政主體就是能夠以自己的名義依法擁有和行使行政職權,并能夠對其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造成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的機關和組織。 (二)行政相對人 1.行政相對人的含義 行政相對人簡稱“相對人”,就是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處于被管理和被支配地位的機關、組織或個人。 2.行政相對人的種類 (1)公民 (2)法人 (3)其他組織 (4)外國組織和個人,第五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三、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即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的總和。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的一方當事人稱為“權利主體”,負有義務的 一方當事人稱為“義務主體”。 在行政法律

14、關系主體的權利中,行政主體的權利具有特殊性,通常被稱為“職權”,它既是權利又是義務。 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不是由雙方主體自由協(xié)商確定的,而是由法律事先明確規(guī)定的,第五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四、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即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作為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人身、行為和財物等事項。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的表現(xiàn)形式,缺少客體就像缺少主體與內容一樣,行政法律關系就不能成立,第五節(jié) 行政法律關系,五、行政法律關系的產(chǎn)生、變更和消滅 行政法律關系的產(chǎn)生、變更和消滅是以相應的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存在為前提條件,以特定

15、的法律事實的出現(xiàn)為直接原因的。 (一)行政法律事實 行政法律事實即由行政法律規(guī)范規(guī)定的,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產(chǎn)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xiàn)象。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產(chǎn)生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變更 (四)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第二章 行政主體,第一節(jié) 行政主體的含義與類型 第二節(jié) 行政主體的資格、地位與職務關系 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第一節(jié) 行政主體的含義與類型,一、行政主體的含義 行政主體是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依法擁有行政職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并能獨立地對自己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產(chǎn)生的后果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 (一)行政主體是一種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

16、(二)行政主體是參加行政法律關系的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 (三)行政主體是依法擁有行政職權的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 (四)行政主體是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的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 (五)行政主體是能獨立對自己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產(chǎn)生的后果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第一節(jié) 行政主體的含義與類型,二、行政主體的類型 (一)外部行政主體與內部行政主體 (二)中央行政主體與地方行政主體 (三)職權行政主體與授權行政主體 (四)地域性行政主體與公務性行政主體,第二節(jié) 行政主體的資格、地位與職務關系,一、行政主體的資格 第一,行政主體資格是行政機關和組織參加行政法律關系時應具備的條件。 第二,行政主體

17、資格是行政機關和有關組織以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參加行政法律關系時應具備的條件。 第三,行政主體資格是行政機關和有關組織以獨立法律地位參加行政法律關系的條件,第二節(jié) 行政主體的資格、地位與職務關系,一)行政主體資格的取得 1.職權行政主體資格的取得 2.授權行政主體資格的取得 (二)行政主體資格的變更 1.行政主體資格變更的含義 2.行政主體資格變更的條件及其對法律后果的承擔原則 (三)行政主體資格的消滅 1.行政主體資格消滅的含義 2.行政主體資格消滅的條件及其對法律效果的承擔原則 (四)行政主體資格的確認 1.行政主體資格確認的含義 2.確認行政主體資格的意義,第二節(jié) 行政主體的資格、地位與職務

18、關系,二、行政主體的地位 (一)行政主體的地位的含義 行政主體的地位是指由依法享有的行政職權和依法履行的行政職責確定的行政主體在行政法律關系中所處的位置。 1.行政主體的法律地位是指它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地位 2.行政主體的法律地位取決于其行政職權和職責 3.行政主體的法律地位通過具體的權利和義務來表現(xiàn),第二節(jié) 行政主體的資格、地位與職務關系,二)行政主體資格、行政主體地位與行政主體 1.行政主體資格、行政主體地位與行政主體本身三者之間的關系 如果按照邏輯順序將三者排列起來,可作如下表示:行政主體資格行政主體地位 行政主體本身。 2.行政主體法律地位的雙重性 (1)行政主體代表著國家參加行政法律

19、關系。 (2)行政主體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居于管理者的地位,第二節(jié) 行政主體的資格、地位與職務關系,三、行政主體間的職務關系 (一)行政主體的職務關系的概念:是指行政主體作為管理者在享有和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中形成的相互之間的關系。 1.行政主體的職務關系是行政主體相互之間的關系 2.行政主體的職務關系是行政主體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形成的關系 3.行政主體的職務關系是行政主體在行政過程中作為管理者而形成的關系,第二節(jié) 行政主體的資格、地位與職務關系,二)行政主體職務關系的類型 1.領導與被領導關系 2.指導與被指導關系 3.公務協(xié)助關系 (三)行政主體的職務糾紛及其處理原則 1.行政主體的職務糾紛 2.

20、行政主體職務糾紛的處理原則 3.我國處理行政主體職務糾紛的主要規(guī)則,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一、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 (一)行政機關的含義 行政機關,是指按照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規(guī)定而設立的依法享有國家行政職權、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和管理的國家機關。 (二)行政機關的特征 1.行政機關從其成立之日起就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2.行政機關從其成立之日起就具有相應的優(yōu)益性 3.行政機關有較為穩(wěn)定的組織機構和公務員編制,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三)我國行政機關體系 1.中央行政機關 (1)國務院各部、委員會 (2)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 (3)國務院的直屬機構

21、 (4)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 (5)國務院辦事機構 (6)國務院直屬事業(yè)單位 (7)國務院議事協(xié)調機構和臨時機構,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三)我國行政機關體系 2.地方行政機關 (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 (3)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 (四)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的關系 (1)行政主體主要由行政機關構成,但行政機關之外的社會組織和行政機關內部的行政機構在其特定的條件下也可以成為行政主體。 (2)行政機關雖然都可以成為行政主體,但并非在任何場合都是行政主體,行政機關只有參加到行政法律關系中行使行政管理職能時,才能成為行政主體,第三節(jié) 行政

22、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二、行政主體與被授權的組織 (一)被授權的組織的含義 被授權組織是指行政機關以外的組織,它是指依據(jù)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特別授權而取得行政主體的資格,并能行使行政職權的非國家行政機關。 (1)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授權的組織是非國家行政機關。 (2)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授權的組織經(jīng)過憲法和組織法以外的法律授權。 (3)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授權的組織行使的職權一般比較單一,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二)被授權組織的范圍 1.行政機構 2.社會組織、人民團體 3.企業(yè)單位 4.事業(yè)單位 (三)行政主體與被授權組織的關系 被授權組織即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授權的組織

23、在依法行使被授予的行政職權時,則成為行政主體的組成部分,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三、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 (一)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的含義 被委托組織是指受行政主體的委托,按照委托范圍,以委托行政主體的名義行使被委托的行政職權的組織。 (1)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的范圍較廣泛。 (2)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必須因委托行為而產(chǎn)生。 (3)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行使的行政職權要受嚴格的限制,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二)行政機關委托組織的范圍 (三)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的關系 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不是行政主體的組成部分,而是以委托行政機關的名義代理委托

24、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職權,因此它不直接承擔因此而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四、行政主體與公務員 (一)公務員的含義 在此僅指依法定的方式和法定的程序任用并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 (1)公務員擔任國家公職。 (2)公務員職位的產(chǎn)生與變更必須經(jīng)過法定的程序并具有法定的理由。 (3)公務員具有雙重身份,第三節(jié) 行政主體與相關組織或個人的 聯(lián)系與區(qū)別,二)公務員公務行為的效力與責任 (三)行政主體與公務員的關系 (1)行政主體的職權、職責、權限和優(yōu)先權涉及公務員,即行政主體的職權、職責也當然成為公務員的職權、職責。 (2)公務員實施行政管理活動,必須以

25、行政主體的名義,并依據(jù)行政主體的意志辦事,第三章 行政職權,第一節(jié) 行政職權的含義、特征 與類型 第二節(jié) 行政職權的設定與授予 第三節(jié) 行政職權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協(xié)助 第四節(jié) 行政職權與行政職責、行政權限,第一節(jié) 行政職權的含義、特征與類型,一、行政職權的含義 行政職權則是指行政主體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時擁有和行使的具體的國家行政權,即依法定位到具體行政主體身上的國家行政權 。 (一)行政職權是具體化的國家行政權 (二)行政職權是行政主體擁有和行使的國家行政權 (三)行政職權是法定的國家行政權,第一節(jié) 行政職權的含義、特征與類型,二、行政職權的特征 (一)國家強制性 (二)不可處分性 (

26、三)單方性 (四)優(yōu)益性 行政職權的優(yōu)益性是通過與之相伴隨的行政優(yōu)益權來體現(xiàn)的。行政優(yōu)益權由行政優(yōu)先權和行政受益權構成,第一節(jié) 行政職權的含義、特征與類型,三、行政職權的類型 (一)按照行政職權與行政機關或有關組織的關系進行的分類 按照這一標準可以把行政職權劃分為固有行政職權和非固有行政職權。 (二)按照行政職權的法律約束程度進行的分類 按照這一標準可將行政職權劃分為羈束行政職權和自由裁量行政職權。 (三)按照行政職權的內容進行的分類 按照這一標準可將行政職權劃分為行政規(guī)范制定權、行政決定權、行政命令權、行政措施實施權、行政確認權、行政裁判權、行政制裁權和行政救濟權等等,第二節(jié) 行政職權的設定

27、與授予,一、行政職權的設定 行政職權的設定是指國家依法以憲法、法律和法規(guī)等特定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賦予行政機關以固有行政職權的創(chuàng)制性活動。 (一)行政職權的設定是國家依法制定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二)行政職權的設定是國家依法制定特定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三)行政職權的設定是國家依法賦予行政機關以行政職權的創(chuàng)制性活動 (四)行政職權的設定是國家依法賦予行政主體固有行政職權的活動,第二節(jié) 行政職權的設定與授予,二、行政職權的授予 行政職權的授予是指國家以法律、法規(guī)或有權機關的決定賦予有關行政機關或其他組織以非固有行政職權的活動。 (一)行政職權的授予是國家制定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決定的活動 (二)行政職

28、權的授予是國家賦予行政機關或有關組織行政職權的活動 (三)行政職權的授予是國家賦予行政機關或有關組織非固有職權的活動,第二節(jié) 行政職權的設定與授予,三、行政職權設定與行政職權授予的區(qū)別 (一)二者的法律來源及行為性質不盡相同 (二)二者適用的對象和賦予的職權不盡相同 (三)二者的法律效果不盡相同,第三節(jié) 行政職權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協(xié)助,一、行政職權的分配 (一)行政職權分配的含義與特征 行政職權的分配是指行政主體為了有效地行使行政職權,而對自己擁有的行政職權的行使權在其內部組成機構和公務員之間進行分工的活動。 1.行政職權分配的主體是行政主體 2.行政職權分配的客體是行政職權的行使權 3.行政

29、職權分配的對象是行政主體的內部組成機構和公務員 4.行政職權分配的性質是內部行政行為,第三節(jié) 行政職權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協(xié)助,二)行政職權分配的意義 1.有利于保證行政職權的有效行使 行政主體是由行政機構和公務員組成的有機統(tǒng)一體,其行使行政職權離不開組成機構和所屬公務員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 2.有利于清晰分工和明確責任 分工清晰,責任明確,是保證組成機構和所屬公務員各司其職,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有效行使行政主體行政職權的基本要求,第三節(jié) 行政職權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協(xié)助,二、行政職權的委托 (一)行政職權委托的含義與特征 行政職權的委托簡稱“行政委托”,是指行政主體為了實現(xiàn)行政目標,在自己不能

30、親自行使某行政職權的特殊情況下,委托其他行政機關、有關組織或個人以該行政主體的名義行使該行政職權,行為的法律效果由委托行政主體承擔的活動。 1.行政職權委托的委托人只能是行政主體 2.行政職權委托的被委托人可以是行政主體也可以是非行政主體 3.行政職權委托的法律效果由委托行政主體承擔 4.行政職權委托的目的是實現(xiàn)行政管理目標,第三節(jié) 行政職權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協(xié)助,二)行政職權委托的條件 1.行政職權委托的依據(jù)條件 除了有些特殊的行政職權委托需要有特殊的法律依據(jù)之外,行政職權委托的法律依據(jù)范圍應當是一切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規(guī)定。 2.被委托人的資格條件 具有與被委托的行政職權的行使相適應的行為能力

31、,第三節(jié) 行政職權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協(xié)助,三、行政協(xié)助 (一)行政協(xié)助的含義與特征 行政協(xié)助是指在行政職權的行使過程中,行政主體之間基于自身條件或公務需要,相互配合,共同行使本應由某一行政主體獨立行使的某一行政職權的活動。 1.行政協(xié)助是發(fā)生于行政主體之間的活動 2.行政協(xié)助是兩個以上行政主體行使同一行政職權的活動 3.行政協(xié)助的效果由有關行政主體承擔,第三節(jié) 行政職權的分配、委托和行政協(xié)助,二)行政協(xié)助的事項 1.可以請求行政協(xié)助的事項 2.不得予以行政協(xié)助的事項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無權作出的事項;協(xié)助執(zhí)行將導致國家或公共利益受損的事項;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應當保密的事項等。 3.給予或不給予協(xié)助兩可的事

32、項,第四節(jié) 行政職權與行政職責、行政權限,一、行政職權與行政職責 (一)行政職責的含義與特征 行政職責就是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中依照法律規(guī)定所必須承擔的義務。 1.不可推卸性 2.法定性與合理性 3.與行政職權的并存性,第四節(jié) 行政職權與行政職責、行政權限,二)行政職責的基本內容 1.忠實履行職責,不得無故失職 2.嚴格遵守權限,不得擅自越權 3.符合法定目的,不得濫用職權 4.嚴格遵守程序,不得隨意行政 5.遵循合理原則,避免不當行政 6.尊重事實證據(jù),不得主觀臆斷 7.正確適用法律,不得錯誤適法,第四節(jié) 行政職權與行政職責、行政權限,二、行政職權與行政權限 (一)行政權限的含義和特

33、征 行政權限就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范圍或界限。 1.法定性 2.義務性 3.對行政職權的依附性,第四節(jié) 行政職權與行政職責、行政權限,二)行政權限的類型 1.縱向權限和橫向權限 這是根據(jù)一定范圍內行政主體之間有無上下級隸屬關系而對行政權限所作的一種劃分 。 2.地域權限和公務權限 這是根據(jù)行政主體行政職權的確定方式而對行政權限進行的一種劃分。 (三)行政權限的設置原則 1.與行政職權相適應原則 2.避免交叉與疏漏原則 3.發(fā)揮中央和地方、上級和下級兩個積極性原則,第四章 行政行為,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 第二節(jié) 抽象行政行為 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一、行政行為的含義 (

34、一)關于行政行為含義的學說 1.行政行為是指一切與國家管理有關的行為 2.行政機關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行政行為。 3.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進行行政管理活動行為的總稱。 4.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為實現(xiàn)行政管理目標而行使行政權力,對外部作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產(chǎn)生法律效果的行為。 5.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針對具體事項或特定的人,對外部采取的能產(chǎn)生直接法律效果,使具體事實規(guī)則化的行為,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二)行政行為概念的構成要素 根據(jù)上述第四種學說對行政行為的定義,行政行為包含如下幾層含義: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的行為(主體要素) 2.行政行為是行使行政職權

35、的行為(職權、職責要素) 3.行政行為是具有行政法律意義,對外產(chǎn)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法律要素) 4.行政行為的目的在于實現(xiàn)國家行政管理目標(目的要素,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二、行政行為的特征 (一)從屬法律性 (二)裁量性 (三)單方意志性 (四)效力先定性 (五)強制性 (六)無償性,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三、行政行為與相關概念的區(qū)別 (一)國家行為和行政行為 國家行為只能通過承擔政治責任的方式加以監(jiān)督,而行政行為則可以用直接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進行監(jiān)督。 (二)內部行為和外部行為 外部行為并非全部都是行政行為,而內部行為絕對不是行政行為。 (三)個人行為與職務行為 公務員以公民的身份行使私

36、人權利的行為,稱為個人行為。 公務員代表國家行政機關,實質上代表國家實施的行為,稱為職務行為,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四、行政行為的分類 (一)行政立法行為、行政執(zhí)法行為和行政司法行為 (二)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 (三)單方行政行為與雙方(多方)行政行為 (四)羈束行政行為與裁量行政行為 (五)要式行政行為與不要式行政行為 (六)無附加條件行政行為與有附加條件行政行為 (七)依職權行政行為和依申請行政行為 (八)行政行為的其他分類,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五、行政行為的功能 (一)賦予權益和剝奪權益 (二)設定義務和免除義務 (三)確認法律事實和確認法律地位 確認法律事實,是指依法確認對某種

37、行政法律關系有重大影響的事實是否存在的活動。 確認法律地位,是指依法確認某種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否存在及存在范圍的活動,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六、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和生效要件 行政行為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以下四點: (1)存在行政主體 (2)存在行政相對人 (3)存在有關具體事實的法律規(guī)制即行政目的 (4)存在基于法律的優(yōu)越的意思表示或精神作用 行政行為的效力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四點: (1)行政主體無瑕疵 (2)相對人無瑕疵 (3)目的和內容無瑕疵 (4)程序和形式無瑕疵,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七、行政行為的生效時間 (一)即時生效 指行政行為一經(jīng)作出便立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 (二)告知生

38、效 指一經(jīng)向相對人通報有關內容,行政行為即刻發(fā)生法律效力 。 (三)受領生效 有些行政行為,需經(jīng)特定的相對人受領后才發(fā)生法律效力。 (四)附條件生效 又稱為“延遲生效”,是指附有條件的行政行為,只有當所附加的條件、期限和負擔等得以滿足以后,該行政行為才發(fā)生法律效力,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八、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 (一)拘束力 行政行為的拘束力,是指行政行為具有法律規(guī)定的或行政機關決定的法律效果 。 (二)公定力 行政行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為即使被認為是違法的,在有權機關予以撤銷或變更之前,行政相對人及其他人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否認其存在,都必須姑且視其為有效行政行為的效力。 (三)執(zhí)行力 行政行為

39、的執(zhí)行力,是指行政行為生效后,行政主體依法有權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為的內容得以實現(xiàn)的效力,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四)不可爭力 行政行為的不可爭力,即拒絕爭議的效力,指一旦超過行政行為提起復議和訴訟的期限,行政相對人等便不得就該行政行為提起爭議。 (五)不可變更力 行政行為的不可變更力,亦稱“自縛力”,指有權行政機關一旦作出判斷,自己便不能推翻該判斷的效力,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九、行政行為的無效、撤銷、變更與消滅 (一)行政行為的無效 從理論上說,在如下幾種情形下行政行為無效: (1)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時; (2)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

40、行為; (3)行政主體受脅迫作出的行政行為; (4)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 (5)沒有可能實施的行政行為,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二)行政行為的撤銷 以行為成立當初存在瑕疵為理由,取消該行政行為的效力,使其從成立時起就喪失效力,從而恢復到其未作出之前狀態(tài)的法律制度,稱為行政行為的撤銷。撤銷的效力以溯及既往為原則。撤銷又分為爭訟撤銷和依職權撤銷兩種。 (三)行政行為的變更 行政行為的變更,是指對已在實際生活中實施的、有瑕疵的行政行為內容予以改變,使其具有新的效力。 變更的意義在于其只向后失去效力,而不向前失去效力,即不具備溯及力,第一節(jié) 行政行為概述,四)行政行為的廢止 行政行為的廢止,也稱為

41、行政行為的撤回,是指行政機關根據(jù)事后情況變化,面向未來解除成立時并無瑕疵的行政行為的效力。 行政行為的廢止與撤銷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后者以行政行為的原始瑕疵為理由,前者以事后的情況變化為基礎;后者的效果溯及既往,前者原則上只面向未來生效。 (五)行政行為的消滅 行政行為的消滅,是指行政行為效力的自然喪失,第二節(jié) 抽象行政行為,一、抽象行政行為的含義、特征和種類 (一)抽象行政行為的含義 從動態(tài)方面看從靜態(tài)方面看 (二)抽象行政行為的特征 1.行為規(guī)范性 2.對象的普遍性(非特定性) 3.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續(xù)性 4.準立法性 (三)抽象行政行為的種類 第一類抽象行政行為是行政立法行為 第二類是其他抽象

42、行政行為,二、行政立法行為,一)行政立法的含義 行政立法是指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有關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等規(guī)范性文件的活動。 (二)行政立法行為的特征 1.行政立法的主體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 2.行政立法是從屬性立法。 3.行政立法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針對性。 4.行政立法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二、行政立法行為,三)行政立法的種類 1.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 職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憲法和組織法規(guī)定的職權進行的立法活動。 授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guī)授權或者依照國家權力機關或上級行政機關的專門授權決議而進行的立法活動。 2.執(zhí)行性立法、補充性立法和

43、自主性立法 3.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二、行政立法行為,四)行政立法的主體 1.國務院 (1)制定行政法規(guī) (2)依照最高權力機關授權,制定某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暫行規(guī)定和條例。 (3)對規(guī)章的批準權和撤銷權。 2.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 3.特定的地方人民政府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有權根據(jù)法律和法規(guī)制定地方政府規(guī)章,即享有行政立法權,是行政立法主體,二、行政立法行為,五)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 1.依法立法的原則 2.民主立法的原則 (1)公開制度 (2)咨詢制度 (3)征求意見和聽證制度 3.效率原則 (1)時效制度 (2)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4.加強管理與增進權

44、益相協(xié)調的原則,二、行政立法行為,六)行政立法的程序 行政立法程序,是指享有行政立法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憲法、法律或其他上位法的規(guī)定,制定、修改和廢止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的方式和步驟。 1.立項 5.公布 2.起草 6.備案 3.審查 7.解釋 4.決定 8.修改、廢止,二、行政立法行為,七)對行政立法的監(jiān)督 1.對行政立法的一般限制 為了防止行政立法權的濫用,授權法律及授權法規(guī)等必須具體而明確地表示授權目的和授權事項,明確限定行政機關立法的范圍和程度。 2.權力機關對行政立法的監(jiān)督 3.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行政立法的監(jiān)督 4.人民法院對行政立法的監(jiān)督,三、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一)制定其他規(guī)

45、范性文件行為的含義 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制定除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地方性規(guī)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規(guī)定行政措施 等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 (二)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行為的特征 1.主體的廣泛性 2.效力的多層級性和從屬性 3.規(guī)范性,三、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三)完善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行為的程序 完善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程序,首先可以參照行政立法的程序,健全和完善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規(guī)劃和起草、協(xié)商和協(xié)調、征求和聽取意見、審核和簽批以及發(fā)布等一系列程序。 增加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透明度 (四)對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行為的監(jiān)督 1.行政監(jiān)督 2.司法監(jiān)督,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

46、行為,一、行政許可 (一)行政許可的含義 行政許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jù)行政相對人的申請,通過頒發(fā)許可證或執(zhí)照等形式,依法賦予特定的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或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和資格的行政行為。 (二)行政許可的特征 1.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行政行為 2.行政許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3.行政許可是授益性行政行為 4.行政許可的目的在于抑制公益上的危險或影響秩序的因素 5.行政許可是要式行政行為,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三)行政許可的種類 1.一般許可 和特別許可 2.排他性許可和非排他性許可 3.獨立證書許可和附文件許可 4.權利性行政許可和附義務的行政許可 5.其他分類

47、方法 (1)按照許可的目的(2)根據(jù)行政管理的內容,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四)行政許可的作用 1.行政許可制度的積極作用 (1)有利于加強國家對社會經(jīng)濟活動進行宏觀管理,實現(xiàn)從直接管理到間接管理的過渡 (2)有利于保護廣大消費者及人民大眾的權益 (3)有利于保護并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國力資源 (4)有利于控制進出口貿易,發(fā)展民族經(jīng)濟 (5)有利于消除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因素 (6)完善和健全的行政許可制度,有利于防腐倡廉 2.行政許可制度的某些消極作用 最主要的就是對競爭的抑制和滋生腐敗,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五)行政許可制度的基本原則 1.許可法定的原則 2.公開、公平、公正、平等、民主的原則

48、 3.合理裁量的原則 4.便民、效率的原則 5.適應形勢發(fā)展需要的原則,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六)行政許可的設定、規(guī)定和實施機關 1.行政許可的設定和規(guī)定 “設定”使某種行政許可從無到有,產(chǎn)生首次性規(guī)范。 “規(guī)定”使某種行政許可變得更加詳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是對“設定”的具體化。 (1)法律的設定權 (2)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權和設定權 (3)國務院決定的設定權 (4)地方性法規(guī)的規(guī)定權和設定權 (5)規(guī)章的規(guī)定權和設定權 (6)禁止性、限制性規(guī)定,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2.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 (1)行政機關 其一,必須是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 其二,必須是在法定職權范圍之內實施行政許可。 (

49、2)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 其一,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 。 其二,必須經(jīng)法律、法規(guī)授權。 其三,只能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許可。 其四,須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 (3)受委托組織,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七)行政許可的實施程序 1.提出申請 5.聽證 2.受理 6.變更 3.審查 7.延續(xù) 4.決定 8.實施行政許可的特別程序 (1)特別規(guī)定的優(yōu)先適用 (2)特許程序 (3)認可程序 (4)核準程序 (5)登記程序 (6)先申請主義,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八)行政許可的撤銷、注銷與中止 1.行政許可的撤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撤銷行政許可: (1)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準

50、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2)超越法定職權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3)違反法定程序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4)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準予行政許可的; (5)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符合上述情形,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許可,不得撤銷: (1)撤銷行政許可,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2)被許可人既沒有以欺詐、脅迫、賄賂手段取得行政許可,也沒有因對申請中的重大事項向行政主體提供虛假材料而獲得行政許可;并且其基于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明顯大于撤銷行政許可所要維護的公共利益的,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2.行政許可的注銷(廢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主體應當依法辦理有

51、關行政許可的注銷手續(xù): (1)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未延續(xù)的; (2)賦予公民特定資格的行政許可,該公民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 (3)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的; (4)行政許可依法被撤銷、撤回,或者行政許可證件依法被吊銷的; (5)因不可抗力導致行政許可事項無法實施的; (6)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應當注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3.行政許可的中止 行政許可的中止,是指行政許可暫時失去法律效力。 引起行政許可中止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被許可人有違法行為,行政主體為制止或者懲罰被許可人的違法行為而采取一系列行政措施。 只有在違法行為等停止、消除或者行政主體實現(xiàn)了對被許可人的懲罰后,行政

52、許可才恢復其法律效力,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4.對于撤銷、注銷和中止行政許可的救濟 行政主體依法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因此而受到損害的,盡管行政許可的撤銷是合法的,是符合公共利益的,但是,被許可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請求得到相應的補償,行政主體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因被許可人以欺詐、脅迫、賄賂等不正當手段而取得的行政許可被撤銷的,被許可人基于該行政許可所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對于行政許可的撤銷、注銷與中止不服的,同樣適用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規(guī)定,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二、行政征收 (一)行政征收的含義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體根據(jù)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需要,憑借

53、國家行政權,依法向行政相對人強制地取得稅、費以及土地、企業(yè)等其他財產(chǎn)權益的行政行為。 (二)行政征收的特征 1.強制性 2.形式多樣性 3.無償性和相應的補償性 4.法定性 5.先定性和固定性,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三)行政征收的種類 1.稅的征收 稅的征收,是國家稅收機關憑借其行政權力,依法強制地、 無償?shù)厝〉秘斦杖氲囊环N手段。 2.費的征收 費的征收,是一定行政機關憑借國家行政權所確立的地位,為行政相對人提供一定的公益服務,或授予國家資源和資金的使用權而收取的代價。 3.土地征收 土地征收,是指行政主體根據(jù)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地取得土地所有權并給予補償?shù)男姓袨椤?4.企業(yè)征收 企業(yè)征收

54、,是指國家根據(jù)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地取得中外合資經(jīng)營企業(yè)、外資企業(yè)等的所有權的行政征收行為,是企業(yè)國有化的一種重要途徑和形態(tài)。 5.其他財產(chǎn)權的征收,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四)行政征收法律關系主體 1.征收主體 行政征收的主體只能是行政機關。 但是,在具體的行政征收中,哪一個行政機關成為某一特定征收對象的行政征收主體,則由法律予以規(guī)定。 行政征收主體通過一定程序完成行政征收,實質上是依據(jù)行政征收行為而建立的行政征收法律關系雙方主體間的權利和義務而進行的。 2.被征收主體 行政征收主體與繳納主體之間的關系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在具體的征收活動中,征收主體總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現(xiàn)的,而繳納主體始

55、終處于被管理者的地位。繳納主體作為被管理者,并不意味著在行政征收過程中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而是有權依法向征收主體主張自己的權利,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五)行政征收的原則 1.行政征收法定原則 2.行政征收公平負擔與受益者負擔原則 3.行政征收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4.行政征收效率原則 5.行政征收確保財政收入、促進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 6.行政征收尊重個人和組織財產(chǎn)權原則,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六)行政征收的程序以稅收征收程序為例 1.行政征收事項的登記 2.繳納鑒定 3.繳納申報 4.款項征收,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三、行政征用 (一)行政征用的含義 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體根據(jù)國家和社

56、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地取得相對人財產(chǎn)使用權或者勞務,并給予相應補償?shù)男姓袨椤?(二)行政征用的種類 1.土地征用 土地征用,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地取得集體經(jīng)濟組織所有土地和全民所有土地的使用權并給予補償。 2.勞務征用 勞務征用,是指行政主體基于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突發(fā)性事件等緊急情況下,強制地征集勞務并給予相應補償?shù)男姓袨椤?3.房屋、設備、交通運輸工具等財產(chǎn)的征用,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三)行政征用的特征 1.強制性 2.公益性 3.一定的補償性 4.法定性,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四、行政確認 (一)行政確認的含義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

57、、法律關系或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給予確定、認定、證明(或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行政確認的特征 1.行政確認行為的主體是行政主體 2.行政確認行為的內容或者目的是對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和權利義務的確定或者否定 3.行政確認權是國家行政權的組成部分 4.行政確認是要式行政行為 5.行政確認是羈束性行政行為,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三)行政確認的內容 1.法律事實的確認 (1)技術鑒定 (2)衛(wèi)生檢疫 (3)撫恤性質和等級的鑒定 (4)公證 (5)其他 2.法律關系的確認 (1)不動產(chǎn)所有權的確認 (2)不動產(chǎn)使用權的確認 (3)合同效力的確認 (4)專利權確認,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

58、為,四)行政確認的種類及范圍 1.公安行政確認 2.民政行政確認 3.勞動行政確認 4.衛(wèi)生行政確認 5.經(jīng)濟行政確認 6.司法行政確認,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五、行政給付 (一)行政給付的含義 行政給付即行政物質幫助,是指行政主體在公民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權益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行政給付的特征 1.行政給付是行政主體依法向行政相對人給付金錢或實物的行政行為 2.行政給付的對象是特定的行政相對人 3.行政給付是一種依申請的行政行為 4.行政給付是依法作出的行政行為,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三)行政給付的內容

59、 行政給付的內容是指行政機關通過行政給付行為賦予給付對象一定的物質上的權益或與物質相關的權益。 (四)行政給付的種類 1.撫恤金 2.特定人員離退休金 3.社會救濟、福利金 4.自然災害救濟金及救濟物資,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五)行政給付的原則 應該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實施,不允許有差別對待。 對于行政給付的申請,行政機關通常只要沒有正當?shù)睦碛杀悴坏镁芙^給付。 (六)行政給付程序 行政給付作為行政機關的一種法律行為,須按照一定程序實施。 各種行政給付的具體程序應由有關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規(guī)定,至少應由統(tǒng)一的政策規(guī)定。 不同形式的行政給付程序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程序規(guī)則,主要

60、有:申請程序、審查程序、批準程序與實施程序,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六、行政獎勵 (一)行政獎勵的含義 行政獎勵,是指行政主體為表彰先進、激勵后進,充分調動和激發(fā)人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對為國家、人民和社會作出突出貢獻或模范地遵紀守法的行政相對人,給予物質的或精神的獎勵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行政獎勵的特征 1.實施行政獎勵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其他社會組織 2.行政獎勵的目的在于表彰先進,激勵和推動后進 3.行政獎勵的對象是對國家、人民和社會作出突出貢獻或模范地遵紀守法的集體和個人 4.行政獎勵的內容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獎勵,第三節(jié) 具體行政行為,三)行政獎勵的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