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上冊 古詩兩首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_第1頁
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上冊 古詩兩首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_第2頁
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上冊 古詩兩首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_第3頁
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上冊 古詩兩首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_第4頁
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上冊 古詩兩首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上冊 古詩兩首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教學目標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教學重難點識字和朗讀背誦課文。教學過程一、導入揭題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課古詩兩首,板書課題,要求:學生抬起右手,跟老師一起來書寫課題,師對“首”作強調,下面是“自”不是“白”。2、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用上我們在識字一學過的成語來形容這些美麗的景色。(生回答:層林盡染,山河壯美)不光我們現代人喜歡秋天,贊美秋天,在我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蘇軾他也寫了一首描寫秋天美麗景色的古詩送給他的好朋友劉景文。題目叫:贈劉景文(板書)齊讀。大家想讀讀嗎?快快打開語文書。二、初讀古詩1、生借助拼音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 (生自由讀。)2、同桌互相讀古詩,互相糾正。 (生互讀。)3、四人小組輪讀,讀完后說說自己讀懂了詞語或者句子?(整體感知,了解古詩的大意,交流字詞理解,形成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三、識字1、出示本課6個生字,帶拼音。生自由練讀,不認識的借助拼音朋友,讀完以后,有哪些字比較難讀,你在剛開始讀的時候就讀錯了,需要提醒一下大家。 (生自由讀,全班交流,師做重點指導,必要時領讀。)2、組詞、讀準字音: (借助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3、去掉拼音練讀詞語。劉景文菊花殘枝君子橙色橘子 (齊讀,開火車讀。)4、保留生字,抽讀。5、這些生字大家都讀的非常準確,相信大家也有自己能很快的記著這些生字,你把哪個字記的最牢?在小組里跟同伴說說。(小組合作記著生字。)然后全班交流。6、齊讀生字。(師檫掉生字)這些生字現在跑到古詩里去了,趕快打開書,讀一讀吧。四、學習古詩1、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也想讀一讀,聽聽老師哪里讀的最美。(師有感情的范讀,以夸張的節(jié)奏、韻律來感染學生。)生評價老師。師:“大家想不想學學老師,把古詩讀的有感情?”生齊讀,抽讀,(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師作評。)模仿讀。2、師作意境的渲染:請同學們把書合上,出示焉而低垂的荷葉、枯萎的菊枝、黃澄澄的橙子、綠油油的橘子,一邊用贊美的語言描述這美麗的景色。運用圖畫的直觀效果,想像古詩的畫面,使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理解古詩的意思。3、面對這么美的景色,同學想怎么表達?那就快快讀讀古詩吧,邊讀邊看看黑板上的畫。4、多種形式的朗讀。 (男女生賽讀,師生賽讀,配樂讀。)5、誦讀:看著黑板,邊看圖畫,邊跟老師一起背誦。生自由練背。比賽背誦,看誰背既準確又有感情。五、寫字1、小黑板出示本課要求學生會寫的6個生字。 (生自由認讀,抽讀,老師帶詞語教讀。)2、我們看到一個生字能不能馬上就動筆寫?對,要先觀察。觀察什么呢?(觀察它是什么結構,觀察它的重要的筆畫,觀察發(fā)生變化的筆畫)那就請大家仔細觀察吧,呆會兒看誰觀察的仔細,提醒大家的最好。 (生觀察生字,并全班交流。)3、師范寫生字。 (邊寫邊指導。)4、生練習,師作評價、展示。 (給學生展示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學生樂于寫字。)第二課時教學目標學會本首古詩生字“楓”,讀準“斜”,理解詞語。2、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用自己的話語說說古詩的意思。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熟讀古詩,感知美復習舊知,導入新課:師:小朋友們,大家從小到現在一定會背不少詩吧!現在,請你們自由背誦你最喜歡的那一首。 (學生紛紛自由背誦。)師:同學們真棒!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杜牧寫的古詩山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出示一幅云霧繚繞山上,深秋的傍晚,在夕照下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的楓林圖,并伴以婉約動聽的古箏曲。師:同學們,你們看見了什么?想到什么? (讓學生展開想象盡情地說。)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3、熟讀古詩,感知美:師:你們真會動腦筋!現在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走入這美麗的圖畫中吧!同學們,預習后你們獲得了那些有關的資料和同學交流交流吧! (四人小組交流匯報查閱的有關資料。)注意課內外結合,通過讓同學們,了解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典故趣事、古詩范讀等資料;自主感知古詩的畫面美。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詩嗎?(喜歡)我們怎么才能把它學好呢? (學生各抒己見。)師:說得真好!那我們就先來朗讀古詩吧!先自由地讀,讀好后再讀給同桌小朋友聽,要讀準字音,讀出重音、節(jié)奏。生自由地大聲朗讀、同桌互讀糾正錯誤、同學們自告奮勇地朗讀、小組讀、全班、齊讀等方式把古詩讀正確。學習古詩,重在朗讀、背誦,在反復誦讀中,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二、領悟意境,品讀古詩,欣賞美1、理解詩意,領悟意境:師:小朋友真棒!一會兒就把這首古詩讀通順,讀正確了!請小朋友們再輕輕讀讀這首古詩,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你們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分小組學習討論交流。)師:剛才小朋友的學習熱情很高,現在來把你們的學習體會與大家分享分享。(小組匯報學習情況,師隨機出示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師:我今天驚奇地發(fā)現,我們小朋友讀書的水平已經超過了老師,讀書的方法也越來越高明。(表揚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充分信任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讀讀、說說、想想、議議中自我品味語言,感悟詩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2、整體感知,體會詩情:師:你們真是了不起,能自己讀懂這首古詩。誰能用自己的話再描繪這深秋的山林?(生看著畫面說,師點撥。)師:作者欣賞著美麗景色想到了什么呢? (引導生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品讀古詩,欣賞美:“緊扣詞句”。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此時此刻我相信大家與作者一樣陶醉于火紅的楓樹林中。深秋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們來夸一夸這首詩贊一贊美麗的深秋,好嗎?四人小組的同學再朗讀全詩,說說詩句中哪些詞語用得好。這些詞讓你想到一個怎樣的畫面? (四人小組朗讀討論,師巡視。)生:我最喜歡“霜葉紅于二月花”這句,他讓我看到了火紅的楓樹林,比春天的花還要紅。比較“霜葉紅于二月花”和“霜葉紅如二月花”的不同之處。品味詞句是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讀訓練的前提,是古詩教學的關鍵?!跋胂舐巍保簬煟捍藭r,你也來到了寒山腳下,楓樹林中,你看到了美麗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生:多美的景色啊!真希望能把他畫下來。這樣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而且讓學生在想象漫游中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三、美讀品味,感悟詩情,表達美1、美讀品味:師:美麗的秋景,生動的詩句,同學們我們怎樣美美地朗讀呢?老師準備了一段樂曲,你們在優(yōu)美的伴樂下盡情朗誦吧! (生找小伙伴有感情地背誦、師抽生朗讀、背誦。)2、感悟詩情,表達美:師:小朋友,通過學習感受到深秋山林中的美麗,你們愿意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心中感受到的美嗎?出示表達方式: 讀一讀。 演一演。 畫一畫。 寫一寫。 (生自由選擇,小組合作,表達美。)語文課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入多種教學形式,轉換課堂模式,讓每個孩子都投入地學、生動地學,再盡情展示學后的成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盡力做到了開放思維、激發(fā)想象、發(fā)揮潛能。四、訓練遷移師:學了這首古詩你們準備完成什么作業(yè)?生:課外朗讀杜牧的詩,抽時間與同學交流。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yè),過一把當老師的癮,使孩子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孩子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進行分層教學,最大限度發(fā)掘孩子的潛能,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使每個孩子都品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附送:2019-2020年二年級語文上冊 古詩兩首教案1 人教新課標版教學目標1.深入理解古詩的內容及作品滲透的感情。2.理解“欲”、“聞”、“不及”的意思。3.背誦、默寫詩,并改成現代文或嘗試寫詩。教學重點:背誦、默寫詩,并改成現代文或嘗試寫詩。教學難點:深入理解古詩的內容及作品滲透的感情。教學課時: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賀知章寫的另一首回鄉(xiāng)偶書。2.板書課題、解題。二、學習回鄉(xiāng)偶書。1.簡介作者及背景。那么誰來介紹一下這首的作者?2.齊讀、指名讀。思考:這首詩講了一件什么事?3.借助課文注釋及自學詩句,記下不懂的問題,然后小組討論。學生自學討論4.同學們學得真起勁,那么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首詩,高不高興?那么放學回家后把這首詩給父母講一講好不好?(1)分角色試練表演。(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表演。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么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后還有什么收獲?(生談)5.小結: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xiāng),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xiāng),離開家鄉(xiāng)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xiāng)音無改”,這無改的鄉(xiāng)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能不能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6.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7.回鄉(xiāng)偶書描繪了詩人告老返鄉(xiāng)不被相認的情景,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根據詩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xiāng)偶書編成故事,再演一演。(1)在小組內進行編演(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演出,師生評議。8.師模仿“記者”,采訪“賀知章”。9.感情朗讀、想象情景。三、布置作業(yè)。(任選一題)1.為回鄉(xiāng)偶書完成一幅詩配畫。2.編故事。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出示課題。古詩都有其鮮明的節(jié)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學習古詩要懂得作者是怎樣抓事物的特點,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感情的,以及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二、教師出示古詩,學生跟著教師抄寫。注意書寫時的正確、美觀,寫后同桌互評三、理解詩題,作者簡介。 贈汪倫一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寫的,“贈”是“送給”的意思。汪倫,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涇縣人,詩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涇縣西南的一處名勝,在李白游桃花潭時,當地人汪倫常用美酒款待他;臨別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這首詩留別。四、輕聲讀二至三遍,教師指導讀準字音。五、邊讀邊想象,要在頭腦中留下初步印象。六、學生個別讀,自由讀。七、教師范讀,學生劃出不理解的地方。八、釋詞譯句。讓學生邊讀邊將詞語的意思串聯起來。(讀通)對感悟詩句有困難的,教師予以點拔、交流。(李白我坐船剛剛要走,忽然聽到岸上傳來齊著腳步節(jié)拍唱歌的聲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誼深哪?。┚?、解讀詩意。1.詩主要寫送別,汪倫送李白方式有何獨特性?2.課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辭方法?這兩句抒發(fā)了什么感情?十、朗誦想象。要求學生邊吟誦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十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