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年秋學期初三語文復習教學案(四)編寫:楊正春 班級_ 姓名_ 日期:12月31日復習內容:九上、九下詩詞賞析九上部分(一)關 雎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1)本詩寫一個男子對美好女子的愛慕追求。可分為:追求、思慕、迎娶三個部分。(2)詩經常用賦、比、興手法,本詩所用起興句是: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3)出于此詩的成語有:窈窕淑女、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等。 (4)詩中思念情人使人歷歷在目的一個細節(jié)是:輾轉反側。通過反復寫男子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且細心呵護的詞:采之、友之、芼之、樂之。(5)參照相關鏈接,簡析關雎的意境美。答:關雎從觸動情懷的景物寫起,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那成雙成對的雎鳩在沙洲上嬉鬧戲逐,華羽流光,聲音婉轉。聽著它們悅耳的叫聲,不禁引發(fā)了年輕人的聯(lián)想,撥動了心中愛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賦中見興,景中見情,意境優(yōu)美。相關鏈接“賦、比、興” 賦、比、興,是詩經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百x”是鋪陳的意思,對事物直接陳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芭d”就是聯(lián)想,觸景生情,因物起興。這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方法,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至深至遠的影響。意境 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詩經中的許多詩歌都采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描寫,描繪出一個個優(yōu)美的意境。二、相見歡(李煜)(1)詞中點明傷情地點是_,時間是_,季節(jié)是_。(西樓;夜晚;秋天)(2)詞中寫景簡而有序:“_”一句是寫仰望之景;“_”一句是俯視之景。下片以_為主(表達方式)。(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抒情)(3)借助比喻抒寫離愁的句子是:_;用白描的手法直抒亡國哀思的名句是:_。(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4)上片寫后主眼中之景。(眼前的一切都著上冷落凄清的色彩。)下片:抒寫后主千絲萬縷的離愁。(5)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寫,借以表達他的_。其感情基調是_。(亡國哀思 凄惋)(6)“剪不斷,理還亂”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處?現(xiàn)在人們用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哪些句子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以麻絲喻離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剪亂”的千絲萬縷,形容愁思之紛繁和難以解開,表現(xiàn)了心宇深處深深的寂寞、萬般無奈和無法排遣的離愁。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用來形容人內心的煩亂,或形容某些事難以解決處理?!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保?)“無言獨上西樓”中的“獨”表現(xiàn)出詞人怎樣的內心?“獨”寫出了上樓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表現(xiàn)出詞人孤獨之甚,哀愁之多。(8)“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表達的是什么樣感受?表現(xiàn)對離愁的滋味講不出,說不清的復雜微妙的感受,實則突出飽含辛酸的極其沉痛的傷心之語。(9)賞析“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寂寞者,人也,被鎖者,也是人也,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寫出了被鎖在深院中的人,悲愁不盡,孤獨寂寞的心情。鉤摹出了一幅意境朦朧,浸染著哀愁的圖畫。(10)“月如鉤”象征什么?(人事的缺憾)(11)“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中“無言”與“月如鉤”表現(xiàn)了詞人當時怎樣的心境?答:寂寞、孤獨、悲涼(12)“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一詞的寫法,正如王國維所說:“以我觀物,一切皆著我之色彩”。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試作簡要賞析。答:同意。此時,詞人心境悲涼,眼前之景都著上了冷落凄清的色彩。寂寞的、被鎖的實非梧桐、深院、清秋,而是詞人,一個“鎖”暗點身世,真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13)詞人是如何表現(xiàn)離愁的?請根據三四句詞意作簡要賞析。答:詞人用“剪不斷,理還亂”的千絲萬縷,形容愁思之紛繁和難以解開。把“離愁”的特點極其深刻形象地寫出來了,寫出了一種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確實是千古妙筆。(14)“鎖”語意雙關,明指“清秋鎖于深院”,暗寓人囚于深院,困于清秋。(15)詞中描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給人們怎樣的感受。答:西樓殘月、梧桐深院;孤寂、凄涼、憂愁三、浣溪沙(詞晏殊)(1)詞人徘徊于小園香徑,精心選取了_、_和_景物,描繪了一組優(yōu)美的畫面。(夕陽 落花 歸燕)(2)上片:因今思昔,追憶難忘的歡聚,感嘆流光的易逝。 下片:描寫落花、歸燕,抒發(fā)傷春懷人的感情。(3)“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碧N含著怎樣的哲理?一切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出現(xiàn),生活不會因過去的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4)“小園香徑獨徘徊”中“獨”字有什么妙處?它形象地寫出了詞人在惋惜、欣慰、惆悵之余的獨自沉思,表達落寞孤獨之情。(5)“無可來”已成為千古名句,談談你對這兩句的理解。這兩句對仗工整,音調和諧,上句傷春,下句傷別,將景物與人事緊密聯(lián)系,景中寄情,含蓄抒寫了傷別懷舊之情,同時畫面生動,通過對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寫,抒發(fā)了對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濃郁,寓意深刻,發(fā)人深省。因而成為千古名句。(6)詞中“_,_?!敝貙懡袢盏母袀蛔u為“千古奇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7)詞中描寫對酒當歌的句子是:_,_。(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8)從詞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是追憶過去的時光?“去年天氣”“舊”“幾時回”。(9)這首詞是懷人之作,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10)詞中哪些詞句形成對比,各有什么好處?“新”和“舊”對比 作用:“新”是唱新詞;“舊”是舊亭臺,新詞舊景對比,抒發(fā)了今是昨非的悵惘情思?!叭ァ焙汀皝怼睂Ρ?作用:“去”是花落去,“來”是燕歸來。來去對比,增加了時光流逝的惋惜之情。(11)主題:這是一首傷春懷人之作。著重回憶往事,追憶昔日的歡聚,對比反襯別后的哀愁,抒發(fā)春歸人去的悵惘。(12)“夕陽西下幾時回”反映了詞人怎樣的心態(tài)?答:借景抒情,形象生動的傾訴了滿腔的沉郁,抒發(fā)了不盡的幽思;同時也暗含了但愿美好希望重現(xiàn)的微妙情懷。(13)你覺得“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話好在哪里?答:“無可奈何花落去”是傷春,“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傷別,這兩句融合全篇,將自然現(xiàn)象與人的感受巧妙結合。景中寓情,賦中有比,暗寓了人事無常的感慨,其中飽含著無限低回、憐惜、凄楚的復雜感情。(14)“小園香徑獨徘徊”與詞中的哪一句相呼應?為什么?答:“無可奈何花落去”;“花落”“小徑”才“香”“無可奈何”方“徘徊”。(15)“夕陽西下幾時回?”一句寓情于景,請簡間要分析此句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答:抒發(fā)了詞人借春傷時的惆悵,寂寞和對年華流逝的感傷。(四)龜雖壽1、全詩的核心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袄象K伏櫪”句中的“驥”指:千里馬;“烈士暮年”中的“烈士”指有志于建功立業(yè)的人。2、賞析“老驥太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贝穑哼@兩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曹操雖然到了晚年,但有志于干一番事業(yè),表現(xiàn)了對宏偉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壯志,全句體現(xiàn)了作者達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3、“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體現(xiàn)作者何種哲學思想?答:體現(xiàn)了辯證的思緒,即尊重自然規(guī)律;人總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進取。4、作者所云“養(yǎng)怡之?!敝傅氖鞘裁??答:一個人精神狀態(tài)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fā)、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5、中間四句包含了怎樣的哲理?答: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進取,建功立業(yè)。6、全詩抒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全詩體現(xiàn)了作者達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五)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1)此詩雖以_為主旨,但以_貫穿全篇,將塞外雪景寫得千姿百態(tài),氣象壯闊,襯托了_之情。(送別 詠雪 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2)在岑參的詩中與李白的“孤帆遠景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3)詩中“_”將詩人因友人離去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抒寫到了極致。(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4)本詩中描寫塞外風光的詩句是:_。這兩句在全詩中,結構上起_的作用,內容上作用是:_。(瀚海 承上啟下,展現(xiàn)了眼前令人生畏的冰雪世界,寫出了詩人為友人長途跋涉而產生的擔憂之情,為下文送別作鋪墊。)(5)“愁”字有什么作用?寫出了詩人為友人長途跋涉而產生的擔憂之情,為下文送別作鋪墊。(6)詩中送別地點是如何轉換的?中軍轅門輪臺天山(7)這首詩的兩部分(前10句,后8句)描寫繪了哪兩幅圖畫?瀚海雪景圖 風雪送客圖(8)“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構成了色彩鮮明的畫面,有什么作用?“白雪”“紅旗”畫面色彩鮮明,“凍不翻”從側面反映了天氣的奇寒,也象征著戍邊將士不畏艱險的英雄氣概。(9)描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畫面。雪花給樹披上了銀裝,仿佛突然刮起了強勁的東風,一夜之間催開了千樹萬樹的梨花。(10)賞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兩句。以盛開梨花喻雪花,比喻形象貼切?!昂鋈纭倍植粌H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也傳出了詩人驚喜好奇的心情。這兩句運用形象的比喻,描繪了北國綺麗的雪景。(11)“風掣紅旗凍不翻”賞析:以紛紛下轅門的“暮雪”映襯凍不翻的“紅旗”,以“動”襯“靜”,以“白”襯“紅”,描繪了色彩鮮明的畫面,表現(xiàn)送行人郁結不開的惜別情意?!俺浮边@一生動而反常的細節(jié),說明風很大,風被擬人化了,把雪之大,天氣之寒冷,寫得很形象,很生動。(12)描繪“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的畫面。曲折的山路上已經看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踩出的馬蹄印。(13)描繪“山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運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意境相反的詩句有:_。)表現(xiàn)詩人無限惆悵的和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14)賞析“山回”曲折的山路上已經看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馬走過踩出的馬蹄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現(xiàn)了詩人無限惆悵和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15)分析“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所蘊涵的感情及在結構上所起的作用。答:此句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無邊的沙漠,暗淡的陰云,嚴寒的天氣,襯托出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哀愁。在結構上由上文的寫景過渡到下文的送別。 (16)描述“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所展現(xiàn)的情景,揣摩詩人的心情。答:友人的身影漸去漸遠,終于消失在茫茫雪山中,而詩人依然站在雪地里,久久望著友人遠去的馬蹄印而不愿離去。詩人的悠悠情思如同那茫茫白雪一樣,綿綿不斷,惜別之情極為動人。一個“空”字尤為突出地寫出了友人離去后內心的惆悵和失落。(17)賞析“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答:這兩句與前兩句既表現(xiàn)了邊地軍營中將士的苦寒生活,又從側面烘托出大雪的寒威。九下部分一、飲酒1、用原文填空(1)詩人為什么能有超然脫俗的思想境界呢?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2)表現(xiàn)詩人悠閑自得的生活情趣的詩句是:(敘事、寫景相結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3)表現(xiàn)詩人對官場的厭惡,決心重返自然,回歸自然的詩句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4)本詩中純寫景的句子是:_(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敘事、寫景結合的句子是:_。(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5)“問君何能爾”一句中“爾”指代什么?(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2、詩中最能體現(xiàn)詩人隱居生活情趣的一個詞是:_(悠然);詩中描寫的景物突出了_特點。(寧靜、閑適、恬淡)3、詩中“車馬”是_(達官貴族)的代名詞。 “南山”指廬山。4、“無”字體現(xiàn)了作者在“人境”中怎樣的生活?沒有人世間紛繁雜塵,為蠅頭小利而奔走的丑態(tài),為功名利祿而勾心斗角的齷齪等。5、“問君何能爾”中“君” 是誰?作者回答了什么問題?作者的境界是“境隨心轉”還是“心隨境遷”?作者自己;人在塵世都如此清凈的原因?!熬畴S心轉”6、“飛鳥相與還”僅指傍晚時分飛鳥歸林嗎?還有什么象征意義?借飛鳥歸林象征自己擺脫官場的羈絆,重返自然,回歸自然。7、“此中有真意”中“此”是指_;“真意”是指_。(上面描述的自然景物 從自然景物中領悟到的人生與自然之理。)8、全詩的詩眼是:_(心遠),它表明一切自然樂趣都是由于自己心靈超脫塵俗才能感受到的。文中指思想遠離官場的意思。9、初中我們學過另一首詩歸園田居其一,其中“_”(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描寫出作者早出晚歸,熱愛優(yōu)美田園的生活情景。10、描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钡漠嬅?。屋前的籬笆下種滿了菊花,詩人一邊悠閑地采菊,不經意間看到了景色幽美的南山美景。山里的霧氣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最是好看,林中的飛鳥也在薄薄的霧氣中各自飛回巢中。11、“悠然見南山”的“見”改為“望”字,好嗎?為什么?“見”字更能體現(xiàn)出作者采菊時的悠然、閑適的心情,南山的美景在不經意間映入眼簾,而“望”字卻不能體現(xiàn)出這種心情。1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表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情感?表現(xiàn)出詩人悠閑自得,熱愛自然的情感和曠達的心胸。13、怎樣理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釋義略14、“悠然見南山”中“悠然”二字寫出作者悠閑自得,熱愛自然的情感和曠達的心胸。15、全詩表現(xiàn)了詩人悠閑、閑適的生活和對自然風光的熱愛。16、賞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兩句寫詩人在自家的菊園里采菊以佐酒,悠閑地抬頭來欣賞南山美麗的景色,表現(xiàn)了詩人悠閑自得、熱愛自然的情感和曠達的心胸。17、寫作特點:(1)語言特點:清新、自然、純樸; (2)表現(xiàn)手法:敘事、寫景結合,情景交融。二、行路難(李白)1、通過寫宴會場面的熱鬧來反襯詩人失望、悲憤的心情的詩句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2、通過細節(jié)描寫(動作)表現(xiàn)了詩人內心苦悶和感情激蕩變化的詩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3、通過想象山川的艱難險阻來比喻人生道路的艱難險阻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4、引用典故,表現(xiàn)詩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的詩句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5、表現(xiàn)詩人遠大抱負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6、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7、詩中“_”(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兩句詩現(xiàn)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艱難險阻。反映李白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道出了詩人堅信抱負必能實現(xiàn)的積極昂揚的豪氣)的名句是:_。(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8、這首詩感情激蕩,一波三折,試簡要分析詩人情感變化的過程。苦悶失意希望迷惘自信9、第三、四句連用_、_、_、_(停、投、拔、顧)四個動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感情的激蕩變化。10、詩中以“行路難”比喻人生道路的艱難險阻。11、詩中采用“_”和“_”(限填四字)兩個典故表達自己對未來充滿信心。(“垂釣碧溪”“乘舟夢日”)1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兩句詩人想像離開長安后渡過黃河與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實際上是以山川的險阻比喻_。(世路的艱難)這兩句詩表現(xiàn)出詩人功業(yè)難建的苦悶心情。13、“閑來垂釣”這兩句詩人引用_表達了詩人_。(典故;對未來充滿希望(或堅信遠大的抱負總會有實現(xiàn)的一天)1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詩人引用_,表達了詩人_。這兩句也是鼓舞人心的名句。(典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強烈的自信心或充滿對未來的憧憬)15、“閑來垂釣碧邊”引用哪兩個典故,有什么作用呢?用姜太公垂釣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yè),表達了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16、賞析“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用姜太公垂釣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yè),表達了詩人對未來充滿希望。17、賞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用比喻和典故,來表達信念,堅信未來,困難必然過去,前途無限美好,體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18、聯(lián)系全詩,解釋“長風破浪?!保⒄f說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有一天定能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渡過滄海,表達了詩人堅信困難必將過去,前途無限美好,體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19、詩中“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是寫實嗎?談談你的看法。不是寫實,此處通過想像,“冰塞川”“雪滿山”寫山川的險阻象征人生道路的艱難險阻,象征前途渺茫。20、比較行路難與宣州謝的異同。同:(1)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2)體現(xiàn)了李白浪漫主義的詩歌風格,運用夸張、用典的手法。不同:行抒發(fā)了詩人的苦悶彷徨,但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有希望;宣更側重抒發(fā)了懷才不遇,放縱不羈的感情。21、縱觀全詩,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是怎樣的?舉例說明。表達作者積極樂觀,對前途充滿希望的人生態(tài)度。如“長風破浪?!北砻髁俗髡邔η巴镜拿篮贸錆M堅定信念。三、游山西村1請概括詩人游山西村時的所見所聞。答:1、村民的熱情好客 2、優(yōu)美的景色 3、淳樸的風土人情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廣為流傳的佳句,你認為人們會在什么情況下引用它?為什么? 答:(1)面對困境時。 因為這兩句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即不放棄希望,經過努力,一定會有新的出路,進入新的天地。(2)描繪或贊美山水美景時。 因為這兩句詩描寫了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的美麗景色。3古典詩詞講究煉字,首聯(lián)中的“足”字用得好,請你說說好在哪里? 答:“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待客人傾其所有的盛情。表現(xiàn)了農家的熱情好客。 4頷聯(lián)描寫了怎樣的情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何意義?蘊含怎樣的哲理? 答:頷聯(lián)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水環(huán)繞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難辨,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F(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用來比喻在困境中出現(xiàn)希望或轉機。蘊含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5、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的?概括這首詩的主要內容。 圍繞一個“游”字展開。描寫了村行沿途風光和和諧的農村生活。6、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贊美了美麗的農村風光和淳樸、熱情、好客的民風,表達了對農村田園生活的喜愛和不舍。四、觀滄海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中“滄?!敝浮安澈!?。2、這首詩以“ ”字總領,全詩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 。觀;“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或“博大胸懷”3、“澹?!笔切稳輄的樣子,“竦峙”是寫_的形象?!皡采?、“豐茂”給人以_的感受。(水波動蕩 山島巍然屹立 生機蓬勃)4、賞析“洪波涌起”中“涌”字答:一個“涌”字讓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濤連天的情景,而且仿佛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勾勒出一幅壯麗的畫面,表現(xiàn)一種宏偉的意境。5、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所表現(xiàn)的畫面描述出來。示例:(樹木凋零)秋風陣陣,呼呼作響,詩人站在遼闊的在海邊,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心潮與大海一起涌動,感慨萬千。6、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_”字統(tǒng)領全篇的寫景。寫景的十句中,前_句是實寫,后_句是虛寫,其中總寫滄海全景的詩句是“_,_”;分寫部分,先寫島上的_,次寫海面上的_,最后寫天空中_。詩中將“大?!狈Q為“滄海”,是因為_。(觀 六 四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百草 秋風洪波 日月星辰 海水呈青蒼色)7、詩中描寫的滄海景色有什么特點?通過寫景表現(xiàn)詩人怎樣的心態(tài)?答:詩人眼中的滄海波瀾壯闊、生機勃勃,映襯出詩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8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所表現(xiàn)的意境。答:這四句是詩人奇特的想象,描寫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使我們從中領略到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9、試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兩句作簡要賞析。答案:描繪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漢的壯闊景象,表現(xiàn)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10、這首詩的主旨是通過勾畫大海的壯觀景色,抒發(fā)詩人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抱負。五、江城子密州出獵1、本詞上闋寫景,描寫了密州出獵(或出城打獵或出獵或狩獵)的宏大壯觀的場面;下闋言志,抒寫了詞人渴望報效國家(或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2、詞中作者為什么要以“老夫相稱”?答:因為作者心懷壯志卻仕途坎坷,深感歲月易逝,人一易老,所以才要“聊發(fā)少年狂”。3、“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中的“狂”可見詩人老當益壯,充滿雄心壯志。4、“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僅用了九個字,就寫出了武士的風采和浩大的聲勢。5、描繪“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所展示的畫面。答:隨從出獵的武士個個戴著錦帽,穿著華貴的貂皮獵裝,縱馬馳騁,浩浩蕩蕩的隊伍如同一陣狂風驟雨,在地勢較為平緩的山岡上席卷而過。6、“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一句是什么意思?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這是詞人以魏尚自比,意思是說,什么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那樣的人來起用自己呢?運用典故,使表達委婉含蓄。7、詞的上片突出觀獵盛況的一個詞是_。(傾城)8、賞析“千騎卷平岡”中的“卷”字。答:一個“卷”字,突出了太守率領的隊伍,勢如磅礴傾濤,何等雄壯。9、上闕描繪這樣盛大的出獵場面,目的是什么?答:上闕寫出獵的盛大,表達了他英武的身姿,又將自己與孫權相比,表達了詞人非凡的氣概。同時也為下闕抒情作鋪墊。10、結句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到那時我一定會把雕弓拉得滿滿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過去。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關懷國家命運,為國御敵立功的壯志。11、貫穿全詞的詞眼是什么?有什么好處?狂;突出自己要發(fā)少輕狂的豪情壯志。12、詩人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太守形象?雄心勃勃、英武豪邁、挽弓勁射、保家衛(wèi)國、征戰(zhàn)沙場的英雄形象。13、“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怎樣的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態(tài)?答:詩句勾勒出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希望帶兵征討西夏為國立功的心態(tài)。14、本詞引用哪些典故?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親射虎,看孫郎:自比孫權,雖年紀已老,仍少年狂氣,意氣奮發(fā)。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遣馮唐赦免魏尚那樣重用自己,征戰(zhàn)沙場的英雄形象。西北望,射天狼:表達自己要報效國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業(yè)的決心。15、本詩的主題:這首詞通過描寫一次出獵的壯觀場面,借歷史典故抒發(fā)作者抗敵為國的雄心壯志,表達了為國效命的堅定決心和愛國思想,并委婉表達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六、山坡羊潼關懷古1、這首小令的明顯特點是:借古諷今。請你再寫出采用這種寫法的一句古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2、“望西都”句中的“西都”指長安?!皷|都”指洛陽。3、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開始三句),寫潼關的雄偉險要的形勢。第二層(第四至七句),寫由關中長安萬間宮闕化為焦土之事而產生的深沉的感慨。第三層(最后四句),指出歷代王朝或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4、“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中“聚”和“怒”有什么好處?“聚”“怒”二字運用擬人手法,把“峰巒”“波濤”的雄偉氣勢寫得極其生動形象,表現(xiàn)了潼關的雄偉險要的形勢。5、這首曲的最后四句是作者從歷代帝王的興亡史中概括出來的結論,這幾句詩句不僅是對全詩的總結,更是對整個封建時代的歷史總結。6、這首小令,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統(tǒng)治階級殘暴貪欲的痛恨和對勞動大眾所受苦難的同情。7、曲子開頭描寫潼關的地勢作用是什么?(在潼關路上望西都,自然引發(fā)歷史興亡的感慨,寫潼關之險意在說明歷代王朝仍然難逃滅亡的命運,突出了主題)8、詩人是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傷心”嗎?不是,由“興苦”可知是為古往今來的老百姓傷心,隱含對百姓的同情,對封建統(tǒng)治的諷刺。9、試對“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作一點賞析。答:這兩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潼關的險要,以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本來靜態(tài)的山寫動了,把本來無情的水寫得心潮翻滾,以曲為心聲,一切景語皆情語,“聚”“怒”二字寫出詩人極不平靜的情緒言。10、“亡,百姓苦”可以理解,為何“興”百姓也苦呢?一個國家興起,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受苦的是老百姓;國家衰亡,戰(zhàn)爭不斷,遭殃的還是老百姓。這兩句議論,揭示了封建統(tǒng)治給人民帶來的深重苦難。11、為什么作者“望西都”要“意躊躇”?為什么在秦漢行經處,要傷心呢?長安不僅是秦漢都城,魏、晉、隋、唐都建都長安。作為六朝古都,當年是何等的繁華、昌盛,現(xiàn)在,昔日的奢華早已灰飛煙滅而不復存,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的衰敗現(xiàn)象,怎能不叫詩人躊躇傷心呢?12、“峰巒如聚,波濤如怒”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對偶、擬人;寫出了潼關的險要地形;一句寫山,一句寫河,也是“山河表里”之意。13、這首散曲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統(tǒng)治階級殘暴貪欲的痛恨和對勞動人民所受苦難的同情。14、結尾“亡,百姓苦”好理解,為何“興”,百姓也苦呢?請結合詩歌內容談談你的看法。一個朝代興起,往往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從而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災難,故云“興,百姓苦”。(意近即可)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角色心理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文學概論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稅法考點解讀與試題及答案
- 漢語學習者的思維導圖與方法總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市場需求變化考題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健身器材運動監(jiān)測技術在戶外運動中的應用案例報告
- 2025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專項債券資金申請項目管理與監(jiān)督報告
- 休閑農業(yè)與鄉(xiāng)村旅游融合發(fā)展規(guī)劃2025:鄉(xiāng)村旅游與休閑農業(yè)產業(yè)鏈優(yōu)化與升級報告
- 廣西桂林產區(qū)葡萄酒特色與品牌國際化前景分析報告2025
- 如何用數(shù)據智能提高團隊協(xié)作和執(zhí)行效率
- 健康產業(yè)與數(shù)字健康檔案的深度融合
- 油船實操考試題及答案
- 2024安徽三支一扶試卷真題及答案詳解解析
- T-CMAM Z13-2022 慶巴灑曲(肝硬化腹水)藏醫(yī)診療指南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網絡訪問控制(NAC)解決方案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fā)展前景及規(guī)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初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 2025年社會工作者職業(yè)水平考試初級綜合能力測試題庫
- 氣管切開非機械通氣患者氣道護理團體標準課件
- 數(shù)學-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二月調研考試(武漢二調)試題和解析
- 中醫(yī)理療合同范本
- 《經典常談》各章測試題
- 職業(yè)教育教師數(shù)智素養(yǎng)指標體系構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