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學習要點.doc_第1頁
粵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學習要點.doc_第2頁
粵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學習要點.doc_第3頁
粵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學習要點.doc_第4頁
粵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學習要點.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上冊科學學習要點打開科學之門1、生物的擬態(tài)、保護色、擬死現象,可以偽裝自己,更好的捕食或躲避敵害。2、觀察是科學研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但只憑感覺器官的觀察是不夠的,在科學研究中,還必須借助一些科學儀器。如:顯微鏡。放大鏡、鑷子都是一種常見的科學實驗工具。3、冰棒周圍的“白霧”不是從冰棒里冒出來的,而是冰棒周圍的水蒸氣遇冷變成了小水珠。根據經驗作出的判斷和產生的想法只是猜想,通過科學實驗才能找到正確答案。4、用紙鍋燒水時發(fā)現:水燒開了但紙鍋并沒有燒著。這個實驗說明紙鍋能夠燒水。很多現象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但有它的科學道理。通過不斷的學習,你應能知曉其中的奧秘。5、科學家都是一些愛思考、愛提問題的人。偉大的科學發(fā)現往往從疑問開始。好奇心是科學的起點??茖W就是發(fā)現問題,提出疑問,問問“為什么”??茖W就是研究問題,回答疑問,探究“為什么”。1尋找生命1、有生命的東西和沒有生命的東西有哪些不一樣?有生命的東西能夠呼吸,能從小長大,能繁殖后代。沒有生命的東西不能呼吸,不能從小長大,不能繁殖后代。2、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它們都屬于生物。動物和植物是生物常見的兩大類。3、兔子、瓢蟲、花草樹木等都是有生命的生物,而沙土、石頭金屬等是非生命的。2紅番茄1、植物(番茄)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六大器官組成。番茄果實里有果肉和種子。2、各種植物的葉形狀不同,有扇形葉(如銀杏葉)、圓形葉(如荷葉)、卵形葉(如桑葉)、掌形葉(如楓葉)帶形葉(如玉米葉)心形葉等。葉子一般由葉片、葉柄、托葉三部分組成,它分為單葉和復葉。番茄的葉子是復葉,玉米的葉子是單葉。3、番茄花較小、它的顏色是黃色,形狀是星形,氣味刺鼻?;ㄒ话阌奢嗥?、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在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這種花叫兩性花。如:桃花,稻花。在一朵花里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這種花叫單性花,如:黃瓜,玉米、柳樹的花。4、植物的葉片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果皮有保護種子的作用,種子有傳宗接代的作用,根有固定和吸收,輸送水分和礦物質的作用。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3小白兔1、小白兔的身體由頭、頸、軀干、四肢和尾巴五部分組成。2、我們通過觀察、測量和實驗發(fā)現:小白兔的眼睛是紅色的,耳朵很長,運動方式是蹦、跳,它的膽子很小,聽到響聲會豎起耳朵或逃跑。它喜歡吃的食物有青草、白菜、胡蘿卜等。3、跟小白兔差不多的動物還有:豬、牛、羊等動物,它們都屬于哺乳動物。它們都是胎生(從媽媽肚子里生出來)的,小時侯吃媽媽的奶長大。4、兔眼睛的顏色與它們的皮毛顏色有關系,黑兔的眼睛是黑色的,灰兔的眼睛是灰色的,白兔的眼睛是透明的。 為什么我們看到白兔的眼睛是紅色的呢?這是因為白兔眼睛里的血絲(毛細血管)反射了外界光線,透明的眼睛就顯出紅色。 4清清的水1、純水、白酒、白醋都是無色透明的,找出純水的方法有:(1)用鼻子聞,氣味是純水。(2)用舌頭嘗,有酸味的是醋,有辣味的是酒,無味的是純水。(如果不知道是什么物質時,不能嘗,聞也最好是扇聞法。)2、水是無色、無味(味道、氣味)透明的液體。像水那樣,可以流動,沒有固定形狀的物質叫做液體,常見的液體有油、飲料、酒、醋等。3、一種物質像糖、鹽一樣,均勻分散在水中,就說它在水中溶解了。在水中溶解的物質有:糖、鹽、洗衣粉、酒精、可樂等。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質有:石子、食油、泥土等。有些物質既有溶解的成份,也有不能溶解的成分,如茶葉、生姜、中草藥等。4、加快物質溶解的方法有:攪拌、加熱(用熱水)、弄碎。(在研究攪拌能否加快溶解時,除了一個杯中攪拌,一個杯中不攪拌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如兩只杯中的水的多少、溫度要相同,加入同樣多的粗細相同的糖;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兩杯中糖的溶解情況。在研究加熱能否加快溶解時,除了一個杯中用熱水,一個杯中用冷水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如兩只杯中的水的多少要相同,加入同樣多的粗細相同的糖,都不攪拌;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兩杯中糖的溶解情況。在研究弄碎能否加快溶解時,除了一個杯中用整塊的糖,一個杯中用同樣多的弄碎糖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如兩只杯中的水的多少、溫度要相同,都不攪拌;在相同的時間內比較兩杯中糖的溶解情況。)5、使?jié)崴兦宓姆椒ǎ?(1)先沉淀,除去水中較大的雜質;(2)過濾,除去水中細小的雜質。(3)消毒,除去水中的細菌。6、自然界中的水體有:海洋、湖泊、大河、小溪、瀑布、涌泉等。其中海洋中的是咸水,不能直接飲用,其他水體都是淡水資源。7、自來水應經過:初次過濾、加絮凝劑、沉淀、再次過濾、消毒、通氣等。5生命之水1、水的多少可以用毫升表示,可以用量筒、量杯測量。一般來說,一個健康的人,一天要喝水20003000毫升的水。人離不開水。2、動物也離不開水,有些動物雖然不直接喝水,但它會從食物中獲取大量的水,如蠶。3、水是生命之源,不但人和動物需要它,植物同樣也離不開水。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潤,植物會生長緩慢,甚至會干枯死亡。4、幾種生物的含水量西紅柿含水量為85%,柳條含水量為55%;水母的含水量為98%;人體的含水量為70%;鮮魚的含水量為75%。5、我國是一個不資源匱乏的國家,要保護水資源。 保護水資源應做到:節(jié)約用水;保護森林;不亂扔亂倒垃圾,防止水污染。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用水后及時關閉水龍頭;洗衣、洗菜時不要長時間地沖洗;做到一水多用,如洗過衣服的水用來沖廁所,洗過菜的水用來澆花等。6看不見的空氣1.證明空氣存在的方法:揮動手中的風車,風車會轉動;把小磚塊放到水里,水中會冒氣泡。把空塑料瓶子放進水里,水中會冒氣泡;用打氣筒向身上打氣,會感到身上有風吹。2.空氣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它能占據空間,但沒有一定的體積,能被壓縮;很容易流動。3.壓縮空氣的實驗:步驟1:把空氣抽進沒有針頭的注射器里,用橡皮堵住管口。步驟2:用力壓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活塞被壓下去一些,同時手感覺到很費力。說明空氣可以被壓縮。步驟3:放開壓住活塞的手指,看到活塞又彈回原來的位置。說明壓縮空氣有彈性(或彈力)。4.壓縮空氣應用的實例:(1)充氣拱門;(2)橡皮艇;(3)籃球、排球、足球;(4)修路工人使用的風鎬等。物質形態(tài)顏色味道氣味是否占據空間能否流動能否被壓縮水液體無色無味無占據空間能不能空氣氣體無色無味無占據空間能能7離不開的空氣1.憋氣10秒,人會覺得悶得難受;這說明人離不開空氣。2.房間為什么要經常開窗通風?因為房間長時間不通風,室內的氧氣會減少,二氧化碳增多,空氣質量下降,對人體健康不利,所以必須經常開窗通風換氣。3.空氣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在底部墊了幾層吸水紙的盆里,放入剛發(fā)芽的豆子,加入適量的水,其中一健用塑料薄膜密封起來。23天后觀察兩盆豆芽的生長情況。觀察到的現象:密封的盆中豆芽生長緩慢,沒有密封的盆中豆芽生長旺盛。實驗結論:植物生長也離不開空氣。4.在水中生活的動物,也需要呼吸空氣,它們有的呼吸水里溶解的空氣,如魚、珊瑚等;有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浮到水面上呼吸空氣,如海豚、鯨等。5.我們需要清新的空氣環(huán)境,清新的空氣環(huán)境讓人感覺舒服。6.我們需要怎么做才能保護空氣不受污染?保護空氣不受污染要做到:(1)不亂倒亂扔垃圾;(2)不隨地吐痰;(3)多植樹造林。7.下雨天,土壤中的蚯蚓為什么會爬出來?因為下雨后,土壤里的縫隙被雨水占據著,空氣很少,蚯蚓很悶,所以蚯蚓會爬出來。8.空氣占據空間的實驗猜想:紙會濕。實驗過程:把一團紙塞在玻璃杯的底部,將玻璃杯倒立壓進水里,起到水漫過杯底,再將玻璃杯豎直提出水面。觀察杯底的紙是否濕了。實驗結果:杯底的紙沒有濕。我的解釋:杯子豎直下壓,杯中的空間被空氣占據著,水進不了杯子,所以杯底的紙沒有濕。8堅硬的巖石1. 巖石是地殼的基本物質。它是由礦物組成的。各種不同的礦物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巖石。2. 有些礦物或者晶瑩透明、或者色彩鮮艷,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名貴的寶石。3.研究石頭的方法有:(1)用眼睛看它的顏色、形狀、大小。(2)用鐵釘劃一劃,看它的硬度。4.可以根據石頭的大小、顏色、形狀、硬度、形成原因(生成方式)來給巖石分類。5.巖石按生成方式可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6.常見的五種巖石是砂巖、石灰?guī)r、花崗巖、大理巖、頁巖。7.巖石的用途:用作建筑材料,如建房屋、橋梁、道路等。用作裝飾材料,如石雕、石刻、玉石等。用作工業(yè)原料,如:制作水泥、肥料等。9松軟的土壤1.觀察土壤的方法有:(1)看顏色;(2)捻一捻土壤的粗細;(3)聞一聞土壤的氣味。2.古代按照土壤的顏色將土壤分為:紅土、黃土、黑土、青土、白土等。我們在大自然中會找到紅壤、黃壤、棕壤、黑土、草原土、沼澤土等。3(.研究土壤成份的實驗實驗一過程:在杯子里放半杯干燥的土壤。把半杯清水緩緩注入杯中,輕輕晃動一下,觀察杯中的現象?,F象:水中有氣泡冒出。結論:通過這個實驗說明土壤里有空氣。實驗二過程:將挖出來的新鮮土壤放入一個飲料瓶中,擰緊瓶蓋,放到室外陽光下,過一段時間觀察發(fā)生的現象?,F象:飲料瓶的內壁有許多水珠。結論:通過這個實驗說明土壤中有水份。實驗三過程放小半杯土壤到杯中,加水至在半杯,然后攪拌,使水和土壤充分混合,靜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實驗結果?,F象:杯中的土壤分層,最上面是動植物的腐爛后的殘留物,中間是一層很細的土,下面是砂。結論:通過這個實驗說明土壤里有腐殖質、黏土、和砂。)通過以上的實驗結果,可以發(fā)現土壤里有砂、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4.根據土壤物質粗細的比例不同,土壤質地可以分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類。5.土壤是覆蓋在地面上的一層疏松物質,里面有孔隙,有水,有空氣,也含有豐富的養(yǎng)分,植物的根容易生長。因此土壤是根很好的“家”,像樹林,花草一類的植物都生長在土壤中。6.不同的植物適宜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長。例如松樹、花生喜歡砂質土壤;小麥、玉米在壤質土中生長最好;水稻則最適合生長在黏質土壤中。7.不同土壤特點對比特點分類顆粒大小滲水性保水性透氣性砂土大好差好黏土細差好差壤土中中中較好8.人的生活離不開土壤,即使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