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單元學案、教案(打印2張).doc_第1頁
說明文單元學案、教案(打印2張).doc_第2頁
說明文單元學案、教案(打印2張).doc_第3頁
說明文單元學案、教案(打印2張).doc_第4頁
說明文單元學案、教案(打印2張).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文學習一 中國石拱橋一、 問題導學1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是什么?2作者介紹趙州橋、盧溝橋,說明的順序基本相同,請具體說一說。3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說明文用語很講究分寸(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你能從文中舉個例子來說說嗎?(以上題目de參考答案參見8a教師用書)二、內(nèi)容探討中國石拱橋(1)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不但節(jié)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焯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1本段文字的說明順序是: 整體到局部,從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 本段的說明對象是:趙州橋的結構 2在原文上,用“/”給這段文字分為三層。 “人不知其所以為”/“座橋的特點是: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還刻著他的名字。3畫橫線的句子用的表達方式是議論,作用是贊頌勞動人民的智慧力量。4體會說明方法的作用,簡要回答下列各題。(1)“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這句中的說明方法是( 列數(shù)字 ),說明了趙州橋非常雄偉 (2)“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這個句子運用了( 打比方 )的說明方法,描繪了趙州橋大拱的形狀 ,從而說明了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 的特征。(3)“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4)文中引用了唐朝張嘉貞的話有什么作用?張嘉貞的話說明了趙州橋設計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巧妙絕倫的特點。中國石拱橋(2)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lián)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聯(lián),所以這種橋叫做聯(lián)拱石橋。永定河發(fā)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1這段文字以盧溝橋為例,說明中國石拱橋有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和_形式優(yōu)美的特征。2第句話運用了_列數(shù)字_ 的說明方法,說明盧溝橋的_雄偉_ _;第句話運用了_作比較_的說明方法,說明盧溝橋的_堅固_ _。3這段文字中有一個描寫性的語句,它的序號是_,它的作用是_說明盧溝橋形式優(yōu)美,有高度的藝術價值。4這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說明順序?邏輯順序,即從整體到局部5這段文字共九句話,可劃分為四個層次,應該怎么劃分?并概括出層意。第一層()交代修建時間;第二層()介紹橋長、寬及其特點;第三層()與以前作對比,說明它的堅固;第四層()介紹柱子上的獅子,強調(diào)其形式優(yōu)美。6第句話中有兩個詞突出表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準確的特點,請把它找出來,然后簡要地進行分析?!凹s”是“大約”的意思,準確說明了8米是個約數(shù);“幾乎”是“差不多”的意思,用在這里準確說明了橋面與河面的平行關系。7盧溝橋的結構特點是什么?試簡要說明。聯(lián)拱石橋;由兩個以上并列在一起的石拱構成的橋就是聯(lián)拱石橋。盧溝橋是由11個石拱相聯(lián)成一個整體,所以它也被稱為聯(lián)拱石橋。三、拓展延伸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我國傳統(tǒng)的橋梁有三大基本形式:用梁作為橋身主要承重結構的叫“梁橋”,用拱作為橋身主要承重結構的叫“拱橋”,用懸掛的纜索作為橋身主要承重結構的叫“懸索橋”,亦稱“吊橋”。在人類有歷史記載以前,就有這三種橋。河邊的大樹被風吹倒,恰巧橫跨河上,就成為“ ”。兩山間有瀑布,中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逐漸擴大,孔上面層,磨成圓形,就成了“ ”。一群猴子過河,一個先上樹,第二個上去抱著它,第三個又上去抱著第二個。如此一個一個上去連成一串,把地上的猴子甩過河去,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對岸一棵樹,這就成為一串“猴橋”,形式上就是現(xiàn)代的“ ”。所有千變?nèi)f化的各種橋,都由此脫胎而來。1三處橫線上依次應填入的詞語是:_梁橋_、_拱橋_、_吊橋_。2第一段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_橋的三大基本形式_,說明方法是_分類別_和_下定義_。3第二段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_三種橋的原因或由來_,說明方法是_分類別_和_作詮釋_。4加粗詞“脫胎”一詞指什么? 在文中指以后的橋大都由此演化而來。 5 兩段文字的說明順序一樣,為什么這樣安排?由最常見的入手去寫,逐漸加深,使人容易理解。四、作業(yè)布置請同學們課后復習有關說明文的知識,熟記在心,并且預習好第13課蘇州園林。課文學習二 蘇州園林一、問題導學1蘇州園林的總體特點是什么?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作者采用的什么說明順序。2本文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結合實例說說其作用。3你從課文中領會到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以上題目參考答案參加八下教參)二、內(nèi)容探討請同學們感知全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1)作者認為“蘇州園林的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皹吮尽爆F(xiàn)在常用來指經(jīng)過處理而保存原形的動物、植物、礦物等實物樣品,在文中的意思是_典范 。(2)蘇州園林總的特征是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3)本文的結構特點是_總分_ _,語言特點是_簡明樸實 _。(4)常見的說明順序是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程序順序 。本文的說明順序是_ 邏輯順序 _ _。閱讀下列文段,回答問題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蛘呤侵貛n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yǎng)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jié)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1分別為文中的兩個空白處填上原有的詞。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2“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的正確意思是(B )A.假山的堆疊,是技術也是藝術。 B.假山的堆疊,不僅是技術,更是藝術。C.假山的堆疊,不僅是藝術,而且是技術。 D.假山的堆疊,既是藝術,更是技術。3文中在說明池沼的特點時,用“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這句話評述池沼與其他景致配合的藝術效果。句中的“這”指代的內(nèi)容是: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4這段文字所說明的中心內(nèi)容是(C )A. 蘇州園林都有假山和池沼。B. 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顯示出自然美。C. 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顯示出藝術美。D. 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體現(xiàn)了設計者們的經(jīng)驗和水平。5文中加點的“大多”二字能否去掉,為什么?不能,“大多”限制了范圍,若去掉,變成所有的池沼都引用了活水了,表達不夠準確。6“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與文中忘卻了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相呼應,說明假山堆疊的藝術美。7蘇州園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有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三、拓展閱讀江蘇揚州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蓋取東坡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瘦,無竹使人俗?!币允局魅瞬凰?。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后春筍”破土而出,此即個園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整個“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按骸比ァ跋摹眮恚@過“宜雨軒”,眼前豁然開朗。在濃陰環(huán)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xiàn)在面前,這就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荷飄香,蒼翠生涼。轉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樓,循樓而去,“秋從夏雨聲中入”,長廊盡頭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構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為大畫家石濤杰作??创松?,山勢巍峨,峰巒起伏,又見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掛,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設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紅如染,“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溢出。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亭”,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用殘雪堆就。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南面有一堵白圍墻,墻上開了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1本文介紹個園,是按 空間 順序寫的,表明這一順序的詞語主要有: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