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表達技巧.doc_第1頁
古詩詞表達技巧.doc_第2頁
古詩詞表達技巧.doc_第3頁
古詩詞表達技巧.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詞曲中常用表達技巧舉要(二)表現(xiàn)手法(寫作手法)(二)表現(xiàn)手法(寫作手法) 1、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于動態(tài)或相對靜態(tài)時的描寫。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查慎行舟夜書所見)(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tài),后兩句寫動態(tài)。)2、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tài)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tài),也就是在動態(tài)描寫中顯示出動態(tài)。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同時又通過這些動景,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鳥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里面包含著辯證法。)3、樂景寫哀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是借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孔雀東南飛文中寫迎娶劉蘭芝的場面,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云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其場面寫得越熱鬧,其悲情越強烈。4、渲染 我國傳統(tǒng)畫技之一,后借用來指文藝創(chuàng)作中為突出人物形象和環(huán)境所采用的強調(diào)、反復等多方面著意的鋪敘等寫作技法。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薰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秋詞) (首句破題,以描寫秋景來渲染深宮寒夜的氣氛。)5、烘托 襯托中的正襯,原是我國傳統(tǒng)畫技之一。亦稱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種寫作技法,即指通過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xiàn)人物形象的技法。具體說來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事物,達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種手法常與渲染手法結合起來使用,易混淆。 新來瘦,非關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蕭)(要說的明是相思的苦,卻不直說,而用非關病酒,不是悲秋來烘托)6、點化(化用) 對前人書面作品的語言和群眾的口頭創(chuàng)造,進行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賦予它新的內(nèi)容和意境??煞秩N:字詞點化、內(nèi)容升華、意境開拓。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毛澤東沁園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句點化了范仲淹蘇幕遮中的碧云天,黃葉地的字詞。句點化了蘇軾名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的內(nèi)容。句點化韋應物的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的詩句意境。)7、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白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棄疾(永遇樂o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中用了孫權、劉裕、劉義隆、霍去病、廉頗等五個歷史故事的典故。借懷古贊揚了孫權、劉裕的抗敵業(yè)績;批評南宋當政者像劉義隆那樣的倉猝冒險行動;以廉頗自比,表示自己雖老卻不忘為國效勞的忠貞之情。8 、實虛結合 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指采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詩人開始寫地、寫鴉,而不寫月,但卻讓我們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為地白、棲鴉是月亮朗照的結果,既然地白如霜,棲鴉可見,可知詩人雖沒有明寫月明,但我們卻處處感到月明皎潔,因此它是實寫地白、棲鴉,虛寫月明,暗扣望月這一詩題。)9、抑揚 我們在表揚或批評某一事物的時候,為了使別人信服,或預先防止別人的反駁,往往把要表揚的先從某一缺點加以批評,把要批評的先從某一優(yōu)點加以表揚,這種修辭手法就叫做抑揚。抑揚可分兩種:1欲揚先抑法;2欲抑先揚法。應憐履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前兩句寫詩人乘興游園,被拒之門外;后兩句卻寫出詩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滿園春色,前后感情有個落差,前面遺憾,后面高興。這里采用了欲揚先抑法。)10、疊詞 為了表達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詞接二連三地用在一起,這種修辭手法,叫做疊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開頭十四個疊字為全詩定下了一個殘秋和孤獨的感情基調(diào),渲染了詞人晚年孤苦無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內(nèi)心深處的凄涼。)11、互文 上下文中相對舉而獨立的兩個詞語在意義上互相補充、互相滲透,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種修辭方式就叫互文?;ノ牡男问匠R姷挠挟斁浠ヒ姾蛯浠ヒ妰煞N。翻譯時容易譯錯,應特別注意。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正確翻譯是:秦朝和漢朝的明月與關城。容易誤譯為:秦朝的明月與漢朝的關城。)12、意象組合(蒙太奇式的畫面組合) 蒙太奇是電影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鏡頭組接成生活的片斷和場景。場景隨著劇情發(fā)展而時時在變化,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秋思) (此首詞出現(xiàn)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9個并列的名詞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它們巧妙地組織在一個畫面里,渲染出一派凄涼蕭瑟的晚秋氣氛,從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13、白描與工筆 白描原是中國水墨畫中純用墨線、不著顏色來粗筆勾勒物象輪廓的一種筆法。后借用于文學寫作,指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形象的一種描寫方法。工筆,原是一種繪畫的筆法,后指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溫庭筠望江南)(這首詞采用了白描手法,寫一位女子從早到晚盼望情人歸來的心情。)古詩詞曲中常用表達技巧舉要(三)修辭方法古詩詞中作者常常會運用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使表情達意豐富形象。1、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寫同一事物還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斷。2、通感: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如林逋的暗香浮動月黃昏,用視覺暗寫嗅覺香、突出梅香的特點。3、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門代權貴豪門之家。4、互文:在連貫性話語中,將本應含在一起的詞語,分別安排在上下兩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馬客在船,實際是說:主人下馬在船,客人下馬在船。5、設問: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6、夸張:如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古詩詞常用的修辭還有擬人、反問、反復等,都要求我們?nèi)プ⒁?。古詩詞曲中常用表達技巧舉要(一)抒情方式 (一)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nèi)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怕黃昏不覺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王實甫十二月帶堯民歌o別情) (詩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別從怕黃昏、不銷魂、新啼痕、斷腸人等四個角度將少婦別后的相思之悄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2借景抒情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十艮,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所寫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圍是那么冷寂,這就給后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3托物言志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通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得很遠,并非依*風的力量。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fā)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yǎng),因而美好的聲名白可遠揚,不需要依*其他人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jù),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人了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