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寫附答案.doc_第1頁
理解性默寫附答案.doc_第2頁
理解性默寫附答案.doc_第3頁
理解性默寫附答案.doc_第4頁
理解性默寫附答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難中“_,_”兩句寫急流和瀑布在山谷間發(fā)出巨大聲響再次強調蜀道的山高路險。(2)杜甫詠懷古跡中在表達詩人對昭君只能魂歸故里的悲劇命運的深切同情的同時也表達對昏庸的統(tǒng)治者揭露諷刺的兩句是“_,_”。(3)古代文人擅長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隱在錦瑟中借鮫人泣珠和藍田云煙的典故抒寫世間風情迷離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感慨的兩句是“ _,_”。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論語衛(wèi)靈公中用兩句話闡述了“責己嚴,待人寬”的思想,并認為這是保持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中不可缺少的原則,這兩句話是“_,_”。(2)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通過后天不斷廣泛學習獲得的?!敖鹨h利,需“就礪”;人要改造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就要“_”, 可見,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用勸學中的句子作答)(3)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_,_”兩句,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以“_,_”兩句,闡明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國家常常容易滅亡。(2)赤壁賦中蘇軾用“_,_”來表達客人吹洞簫的驚人魅力想象奇特。(3)離騷中,詩人說自己即使身體被肢解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初衷,并用反問句“_”來表明對志向的堅守。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勸學中在介紹蚯蚓的身體特點之后,緊接著說到蚯蚓的表現(xiàn)及原因的三句是“_,_,_?!保?)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兩句,既點明送別之地,又指出杜少府宦游之地。5、補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宋文帝劉義隆草率北伐,落得北望敵軍而驚慌失措的三句是:“_,_,_”。(2)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表現(xiàn)詩人雖身處逆境仍有闊大境界和崇高理想的詩句是:“_,_”。6、補出下面的空缺處。(1)蘇軾在赤壁賦中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嘆我們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句子:_,_。”(2)論語中強調讓別人成為自己修身養(yǎng)性的鏡子,學習好的,摒棄不好的句子是:_,_。(3)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荀子勸學篇中的句子“_”印證了這句話。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善于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他在勸學中用“假輿馬”“假舟楫”等有力地說明了“_,_”的觀點。(2)韓愈在師說中針對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現(xiàn)象,以“_,_”兩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這種心理使從師風尚難以恢復。(3)儒道兩家都曾用行路來形象地論述了積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說“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勸學中說“_,_”。(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_。(寡人之于國也)(5)天下云集響應,_。(過秦論)8、補寫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酒文化與中國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有密切關系:杜甫登高中,“_”寫詩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寫詩人被貶后獨自飲酒,借酒澆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寫詞人把酒灑在地上祭奠江月,表達自己的情感。 (2)酈道元在三峽中描寫夏季水勢大,交通被斷絕的句子是:_,_。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1)氓中寫男子變化無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 ,_。(2)離騷中表達自己追慕古代圣賢,而寧死不失正義的句子是_ ,_。(3)孔子在論語?為政中用“_ ,_”兩句簡明扼要地闡述“學”和“思”的辯證關系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太白山是秦嶺主峰,位于秦嶺山脈的中段,它那高聳入云的雄偉氣勢,瞬息萬變的氣候神姿,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為文人學士所向往。李白在蜀道難中,描述“_,_”就是因為這座山太高了,自古以來秦蜀之間少有來往。(2)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鬃釉f“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赤壁賦中寫蘇軾與友人舉杯暢飲,吟誦其中的陳風月出篇,期待看到美麗的月光的句子是:_,_,_。1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離騷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亂社會中煩悶失意、走投無路的兩句是:“_,_”。(2)游山西村中,陸游用“_,_”描摹了慶典將至、音樂不斷的農村風俗畫卷,反映了當?shù)卮緲愕拿耧L。(3)杜牧阿房宮賦描寫高聳的建筑不計其數(shù)的一句是“_”。1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詩經氓中表現(xiàn)男子曾經海誓山盟,如今卻違背誓言的句子是:“_,_?!保?)杜甫在春望中借“_,_”兩句表明國愁家憂齊上心頭,使自己頭發(fā)稀疏。(3)正如韓愈師說中“_”一句中所說的那樣,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研究的部分,因此每個人都需要“從師”。1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官賦中“_,_”,借釘頭之多,表現(xiàn)阿房官規(guī)模宏大,秦始皇生活紛奢。(2)唐代詩人李益的詩句“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抒寫了戍邊將士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表達同樣感情的詩句是“_,_,_”。14、默寫出下列空缺處的文字(1)易水送別的歌詞是:_,_。(2)勸學中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_,_”來說明學習的作用。(3)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_,_。(李白蜀道難)(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認為北伐抗金應當做好充分準備,如果像宋文帝劉義隆那樣草率出兵,雖有“_”之雄心,也只怕會是“_”的結局。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周邦彥的蘇幕遮中寫雨后初晴的早晨,明麗的陽光照在翠綠的荷葉上;荷葉上還有作業(yè)的雨滴在滾動,在陽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曬干;荷葉在塘風中迎風招展這一特寫鏡頭的詞句是 “_,_,_。”(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僅僅用“_,_” 八個字,就描寫出秦朝統(tǒng)治者奢侈浪費無度的生活情景。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論語衛(wèi)靈公中,孔子明確回答了子貢所請教的終身奉行的話:“_!_,_?!?2)當“_”(李商隱錦瑟),回首經年終不得的時候,你會明白什么才是極致的愛;或許也會留下“_”(李商隱錦瑟)的一絲悵惘。17、補寫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在三峽中,酈道元用“_,_”來概括三峽兩岸峰巒緊密相接的特點。(2)杜牧阿房宮賦中“_,_”兩句,意在諷喻唐朝統(tǒng)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訓,就會重蹈歷史覆轍。(3)“文章憎命達”是杜甫對李白的評價,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這樣呢?登高中 “_”寫出了他身體有病和孤獨的情狀。1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莊子在逍遙游中說明列子是“有所待”之后,指出了“無所待”的狀態(tài)。能夠表明這種狀態(tài)的句子是:“_,_,_?!?(2)陸游游山西村中“_,_”一聯(lián)和孟浩然過故人莊的最后一聯(lián)有異曲同工之妙。19、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決勝于千里之外。(高祖本紀)(2)._,衣食足而知榮辱。(管仲列傳)(3).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_。(屈原列傳)(4)._, 轉敗而為功。(管仲列傳)(5).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_?。ㄇ袀鳎?6)._,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屈原列傳)(7).國風好色而不淫,_。(屈原列傳)(8)._,一飯三吐哺。(魯周公世家)2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諸葛亮出師表中,以對偶的句式,表明作者臨危受命、勇于擔當?shù)木竦膬删涫恰癬,_”。 (2)酒文化與中國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有密切關系:杜甫登高中,“_ ”寫詩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寫詩人被貶后獨自飲酒,借酒澆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 ”寫詞人把酒灑在地上祭奠江月,表達自己的情感。2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諸葛亮出師表中,作者回憶了布藝時期在南陽躬耕的事情,然后用“_,_”兩句表達自己當時只想保全性命而沒有想過出名的觀點。(2)蘇軾赤壁賦結尾處主客對人生的感悟實現(xiàn)了共鳴;他們“_”忘記了空間;“_”忘記了時間。主客皆進入了“_”這種不變者而得出的豁達超然之“樂境”。22、補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莊子在逍遙游中說一個人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必須經歷“_, _,_ ”這三重境界。(2)氓中用“_ ,_ ”兩句,寫出女主人公嫁為人婦后,不分晝夜、辛勤操勞的生活狀態(tài)。2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_,_”兩句描寫了潮漲江闊、詩人 揚帆東下的情景。(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琵琶彈奏的全過程,最后又 用“_,_”兩句側面烘托琵琶女彈奏技藝的高超。(3)赤壁賦中慨嘆“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2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韓愈的師說開篇提出中心論點,明確老師的職能后,又以“_,_,_”三句從反論述從師的重要性。(2)陸游游山西村中的“_,_”兩句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表現(xiàn)了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25、補寫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1)_,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其。(2)女也不爽,_。_,二三其德。(3)三歲為婦,_。_,靡有朝矣。(4)淇則有岸,_??偨侵?,_。(5)_,不思其反。2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濁酒一杯家萬里,_。(2)在蘇軾的?赤壁賦?中,“_,_”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嘆我們個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3)在?虞美人?中,李煜回首故國,回想舊時宮廷猶在,物是人非之感涌上心頭,這之后唱出了“_,_”。2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本是美好的事物卻使人平添煩惱,所以李煜在虞美人的開篇發(fā)問“_”,希望它趕緊結束,又在結尾運用設問和比喻的修辭,用“_?_”表達自己無限的愁緒。 (2)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分析宮廷里的侍從護衛(wèi)不懈怠,戰(zhàn)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奮不顧身的原因的句子是:“_ ,_”。2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難中用夸張手法,以人仿佛能觸摸星辰、內心惶恐來寫蜀道之高的兩句是“_,_”。(2)蜀道難用“_,_”寫出水石激蕩、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從而產生了一種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對蜀道之難的描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3)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曠達,極寫自己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的句子是“_,_”。(4)琵琶行中“_,_”兩句,通過描寫四周寂靜、冷月無聲來反襯音樂帶給人們強大的感染力。(5)錦瑟中,詩人從夢中醒來,知道那夢已經遠去,并且當時就不太分明,流露出無可奈何的情懷的名句是“_?_?!?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xiàn)詩人蔑視權貴的詩句是:“_ ,_ 。”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和評價諸葛亮一生偉大功業(yè)的句子是:“_ ,_ 。”李白在將進酒中以樂觀好強自信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的句子是“_ ,_ ?!?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的記承火寺夜游一文中,“_,_,_”是寫月光的高度傳神之筆,短短三句,沒有寫一個月字,卻無處不是皎潔的月光。(2)存阿房宮賦一文中,杜牧以“_,_”憤慨地指出了秦國貪婪掠奪而又肆意揮霍財富的行為,對秦統(tǒng)治者的殘民以自肥進行了有力的抨擊。31、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愛蓮說中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對比,表現(xiàn)蓮髙潔品質的句子是“_,_”。(2)逍遙游中莊子認為修養(yǎng)最髙的人應該達到的境界的三句是“_,_,_”。3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以鄉(xiāng)愁為主題的詩詞中,多以明月寄托愁思,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有這樣兩句:“_,_?!保?)荀子在勸學中用“_”來強調君子要自我砥礪保持銳氣,用“_, _”來強調君子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來提升自己。3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指出,國家如果“_,_”,往往會走向滅亡。(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寫琵琶曲婉轉流暢的句子是:_。(3)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古亭懷古中,“_,_”與“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以此正告南宋統(tǒng)治者收復失土,刻不容緩。3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江行奇景令人驚嘆,酈道元在三峽中也寫到了這段水路,并用“_,_”形象地寫出船行之快。(2)離騷中作者以荷葉蓮花為服飾,表明自己品行高潔的詩句是_,_。(3)韓愈在師說篇首即給“師者”的職能作用作出明確界定的一句是_。3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莊子在逍遙游中指出列子“御風而行”“猶有所待”之后,從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指出無所待狀態(tài)的三句是“_,_,_”。(2)白居易的觀刈麥中描寫婦女兒童支援農事場景的詩句是“_,_”。3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描寫將士們騎著駿馬風馳電掣,拉開強弓萬箭齊發(fā)的壯烈戰(zhàn)斗場面的詩句是“_,_”。(2)荀子勸學中以蚯蚓為例,論證了學習必須鍥而不舍,堅持不懈;同篇中與之相反的例證是:“_,_,_?!?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表現(xiàn)老人、孩子都悠閑快樂的句子是:“_,_?!保?)韓愈在師說中對“師”的職責提出獨到見解的句子是:“_。” (3)赤壁賦中的“_,_”常用來勉勵人們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3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李白在蜀道難中用“鳥道”和“峨眉山”來言蜀道難的兩個句詩句是:“_,_?!?2) 屈原在離騷中表明“只要是我內心贊許的,就是死了也不后悔”的詩句是:“_,_。”(3)逍遙游里莊子認為“有待”不是真正的逍遙,只有“_,_”才能真正遨游無窮宇宙。39、名篇名句默寫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陸游游山西村中與“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2)逍遙游中作者舉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小的實物也需要依憑外物的實例,與大鵬鳥的“海運將徙”作類比的句子是:_,_,_。40、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勸學中,荀子用登高望遠、順風疾呼、騎馬行千里、劃槳渡江河等四個類比,推出了“_,_?!钡慕Y論。(2)登飛來峰詩中揭示“站得高、看得遠”原因的句子是:“ _”(3)琵琶行描寫琵琶女不愿出場但又盛情難卻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 ”4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_,_”兩句寫狂風停止之后云層變得墨黑,天色馬上暗下來,引出下文屋破又遭連夜雨的境況。(2)荀子勸學中“_,_,_”三句寫筆直的樹木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以此論證學習的重要性。42、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_,_”從內外兩個方面說明了國家滅亡的原因。(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_,_,_”三句,描寫了石飛水激的壯麗景象。43、名句名篇填空蘇軾的名篇前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都有對英雄人物的精彩描寫,前者刻畫曹操在赤壁“_,_ ”文韜武略,可稱一世之雄;后者刻畫周瑜“_,_ ”談笑之間,可令檣櫓灰飛煙滅的瀟灑。而在杜牧的赤壁詩中, “_,_ ” 對勝敗易變之后的歷史結局進行了重新的設想。44、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I)在勸學中,荀子用登高望遠、順風疾呼、騎馬行千里、劃槳渡江河等四個類比,推出了“,。”的結論。(2)登飛來峰詩中揭示“站得高、看得遠”原因的句子是:“ ”(3)琵琶行描寫琵琶女不愿出場但又盛情難卻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4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離騷中用“_,_”兩句表達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確實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別人是不是了解自己。(2)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_,_,_”三句概括了南朝宋武帝劉裕當年揮師北伐、收復故土的豪邁氣概,借古意抒今情。4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韓愈在師說中,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凝練地概括出“士大夫之族”不愿從師的荒謬心態(tài)的兩句是:“_,_。”(2)阿房宮賦中總括秦的紛奢是建立在對人民的剝削和掠奪之上的,并且還揮霍無度的詩句是“_,_”。(3)逍遙游中寫宋榮子看淡了世間的榮辱,不會因為外界的評價而更加奮勉或沮喪的句子是:_,_。(4)莊子逍遙游中對大鵬鳥徙于南溟廣擊水、高飛升進行描寫的句子是“水擊三千里,_”。4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離騷中,借前賢能夠堅守正道來勉勵自己的句子是:“_,_?!?(2)荀子在勸學中認為,螃蟹有六只蟹腿和兩只蟹鉗,卻“_”,是因為內心浮躁。 (3)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寫出事物最美的時節(jié)就在它的萌生階段,它正朝著極盛的方向前進,給人以希望的詩句是:“_,_。”4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莊子?逍遙游中,莊子提出只要做到“_,_,_”那就是達到逍遙境界了,還需要憑借什么呢?(2)站得高,就能擁有眼界和勇氣,正如王安石登飛來峰中所說:“_,_”。49、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1)氓詩中回憶二人年少時青梅竹馬的詩句是 _ ,_。(2)蜀道難中用 _ , _ 兩句極言山高可摸天上星斗,人們經過神情緊張。(3)赤壁賦中蘇軾面對客人的悲嘆,蘇軾以 _,_兩句從自然不變的角度來闡釋萬物與人永恒的道理,盡顯豁達的人生觀。(4)離騷“_,_?!睂懽约号c小人們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調和的,自己愿意為正道而死。50、名篇名句默寫補寫出下列句子中釣空缺部分。(1)師說中休現(xiàn)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職為借口拒絕從師學習的不良風氣的句子是:“_,_?!保?)屈原在離騷中用比喻的手法,寫出自己才能優(yōu)秀卻遭到嫉妒和造謠中傷的兩句是“_,_”。(3)孟子魚我所欲也指出,當“生”“義”不能為全時,我們應有“_”的人生觀。51、補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用 “_,_”兩句表明桃花源里的人熱情好客的情景,展示了他們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2)李白在蜀道難一詩中,運用夸張、襯托的手法來描寫蜀山之高險的句子是“_,_” 真是“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3)在赤壁賦中,蘇軾用“_”一句,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月亮從東山之上升起后在夜空中緩緩移動的情形。52、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莊子逍遙游引用諧中的話“ , , ”描寫了大鵬飛向南冥的情景。(2)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寫詩人辭官之后的離愁別緒的詩句是: , 。5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中,孔子強調無論是遇到比自己賢能還是不如自己賢能的人,都要學習和反省的兩句話是:_,_。(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描寫赤壁古戰(zhàn)場壯觀景色的三句是“_,_,_”。5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能體現(xiàn)離別時依依不舍的情感的句子是:“_,_。”(2)蘇軾在赤壁賦中舉流水和月亮的例子,辯證闡述了變與不變的觀點,其中從不變的角度談論萬物的句子是:“_,_,_!”5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表現(xiàn)自己雖條件艱苦卻依然堅定求學不慕他人的原因是“_,_”。(2)屈原在離騷中形象地揭露當時嫉賢妒能的社會風氣的句子是“_,_ ”。(3)荀子勸學中先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形象的比喻作論證,進而推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參省才能達到“_”的境界。評卷人得分八、語言文字運用(注釋)評卷人得分九、語言綜合運用(注釋)評卷人得分十、寫作(注釋)參考答案一、論述類文本閱讀二、文學類文本閱讀三、實用類文本閱讀四、文言文基礎五、文言文閱讀六、古代詩歌鑒賞七、名句名篇1、【答案】 (1). 飛湍瀑流爭喧豗 (2). 砯崖轉石萬壑雷 (3). 畫圖省識春風面 (4). 環(huán)珮空歸夜月魂 (5). 滄海月明珠有淚 (6). 藍田日暖玉生煙2、【答案】 (1).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2). 則遠怨矣 (3). 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4). 沉舟側畔千帆過 (5). 病樹前頭萬木春3、【答案】 (1). 入則無法家拂士 (2).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3). 舞幽壑之潛蛟 (4). 泣孤舟之嫠婦 (5). 豈余心之可懲4、【答案】 (1). 上食埃土 (2). 下飲黃泉 (3). 用心一也 (4). 城闕輔三秦 (5). 風煙望五津5、【答案】 (1). 元嘉草草 (2). 封狼居胥 (3). 贏得倉皇北顧 (4). 安得廣廈千萬間 (5).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6、【答案】 (1). 寄蜉蝣于天地 (2). 渺滄海之一粟 (3). 見賢思齊焉 (4). 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 學不可以已7、【答案】 (1). 君子生非異也 (2). 善假于物也 (3). 位卑則足羞 (4). 官盛則近諛 (5). 故不積跬步 (6). 無以至千里 (7).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8). 贏糧而景從8、【答案】 (1). 潦倒新停濁酒杯 (2). 往往取酒還獨傾 (3). 一尊還酹江月 (4). 至于夏水襄陵 (5). 沿溯阻絕9、【答案】(1)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3)學而不思則罔, (6). 思而不學則殆。10、【答案】(1)西當太白有鳥道 可以橫絕蛾眉巔 (2)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11、【答案】 (1). 忳郁邑余侘傺兮 (2).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3). 簫鼓追隨春社近 (4). 衣冠簡樸古風存 (5). 矗不知其幾千萬落12、【答案】 (1). 信誓旦旦 (2). 不思其反 (3). 白頭搔更短 (4). 渾欲不勝簪 (5). 術業(yè)有專攻13、【答案】 (1). 釘頭磷磷 (2). 多于在庾之粟粒 (3). 羌管悠悠霜滿地 (4). 人不寐 (5). 將軍白發(fā)征夫淚14、【答案】(1).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2). 吾嘗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3). 地崩山摧壯士死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4). 村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15、【答案】 (1). 葉上初陽乾宿雨 (2). 水面清圓 (3). 一一風荷舉 (4). 鼎鐺玉石 (5). 金塊珠礫16、【答案】 (1). 其恕乎 (2). 己所不欲 (3). 勿施于人 (4). 此情可待成迫憶 (5). 只是當時已惘然17、【答案】 (1). 兩岸連山 (2). 略無闕處 (3).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4). 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5). 百年多病獨登臺18、【答案】 (1)若大乘天地之止 而御六氣之辯 以游無窮者 (2)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19、【答案】(1).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 (2). 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 (3). 舉類邇而見義遠 (4). 善因禍而為福 (5). 受物之汶汶者乎 (6).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 (7). 小雅怨誹而不亂 (8). 然我一沐三握發(fā)20、【答案】 (1). 受任于敗軍之際 (2). 奉命于危難之間 (3). 潦倒新停濁酒杯 (4). 往往取酒還獨傾 (5). 一尊還酹江月21、【答案】 (1). 茍全性命于亂世 (2). 不求聞達于諸侯 (3). 相與枕藉乎舟中 (4). 不知東方之既白 (5).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22、【答案】 (1). 至人無己 (2). 神人無功 (3). 圣人無名 (4). 夙興夜寐 (5). 靡有朝矣23、【答案】 (1). 潮平兩岸闊 (2). 風正一帆懸 (3). 東船西舫悄無言 (4). 唯見江心秋月白 (5). 渺滄海之一粟24、【答案】 (1). 惑而不從師 (2). 其為惑也 (3). 終不解矣 (4). 莫笑農家臘酒渾 (5). 豐年留客足雞豚25、【答案】 (1). 匪我愆期 (2). 士貳其行 (3). 士也罔極 (4). 靡室勞矣 (5). 夙興夜寐 (6). 隰則有泮 (7). 言笑晏晏 (8). 信誓旦旦26、【答案】 (1). 燕然未勒歸無計 (2). 寄蜉蝣于天地 (3). 渺滄海之一粟 (4). 問君能有幾多愁 (5).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27、【答案】 (1). 春花秋月何時了 (2). 問君能有幾多愁 (3).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4). 蓋追先帝之殊遇 (5). 欲報之于陛下也28、【答案】(1)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2)飛湍瀑流爭喧豗, 詠崖轉石萬壑雷 (3)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4)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5)此情可待寺成追憶? 只是當時己惘然29、【答案】 (1).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2). 使我不得開心顏 (3). 三顧頻煩天下計 (4). 兩朝開濟老臣心 (5). 天生我材必有用 (6). 千金散盡還復來30、【答案】 (1). 庭下如積水空明 (2). 水中藻、荇交橫 (3). 蓋竹柏影也 (4). 奈何取之盡錙銖 (5). 用之如泥沙31、【答案】(1).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蓮而不妖 (2). 至人無己 神人無功 圣人無名32、【答案】 (1). 我寄愁心與明月 (2). 隨風直到夜郎西 (3). 金就礪則利 (4).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5).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33、【答案】 (1). 入則無法家拂士 (2).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3). 間關鶯語花底滑 (4). 佛貍祠下 (5). 一片神鴉社鼓34、【答案】(1). 雖乘奔御風 (2). 不以疾也 (3). 制芰荷以為衣兮 (4). 集芙蓉以為裳 (5).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35、【答案】 (1). (若夫)乘天地之正 (2). 而御六氣之辯 (3). 以游無窮者 (4). 婦姑荷簞食 (5). 童稚攜壺漿36、【答案】 (1). 馬作的盧飛快 (2). 弓如霹靂弦驚 (3). 蟹六跪而二螯 (4).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5). 用心躁也37、【答案】 (1). 黃發(fā)垂髫 (2). 并怡然自樂 (3). 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4). 茍非吾之所有 (5). 雖一毫而莫取38、【答案】 (1). 西當太白有鳥道 (2). 可以橫絕峨眉巔 (3). 亦余心之所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