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節(jié) 化學反應速率基礎過關1.對于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應速率數(shù)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義相同b.不能用caco3的濃度變化來表示反應速率,但可用水來表示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相同d.用cacl2濃度的減少表示其反應速率解析:因為caco3是固體,h2o為純液體,不能用其濃度的變化來表示化學反應速率;cacl2為生成物,故應用其濃度的增加表示反應速率,故b、c、d項錯誤;在同一反應中,選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反應速率,反應速率數(shù)值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數(shù)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意義相同,故a正確。2.對于反應4co(g)+2no2(g)n2(g)+4co2(g),以下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應速率最快的是(b)a.v(co)=1.6 mol(lmin)-1b.v(no2)=0.9 mol(lmin)-1c.v(n2)=0.25 mol(lmin)-1d.v(co2)=1.2 mol(lmin)-1解析:都轉化成用n2表示的反應速率,a項,v(n2)=0.4 mol(lmin)-1;b項,v(n2)=0.45 mol(lmin)-1;c項,v(n2)=0.25 mol(lmin)-1;d項,v(n2)=0.3 mol(lmin)-1。所以反應速率最快的是b。3. 在鋁與稀硫酸的反應中,已知10 s末硫酸的濃度減少了0.6 mol/l,若不考慮反應過程中溶液體積的變化,則10 s內(nèi)生成硫酸鋁的平均反應速率是(c)a.0.02 mol/(lmin)b.1.8 mol/(lmin)c.1.2 mol/(lmin)d.0.18 mol/(lmin)解析:10 s末硫酸的濃度減少了0.6 mol/l,所以v(h2so4)=0.06 mol/(ls)=3.6 mol/(lmin)。鋁與硫酸發(fā)生反應2al+3h2so4al2(so4)3+3h2,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val2(so4)3=v(h2so4)=3.6 mol/(lmin)=1.2 mol/(lmin)。4. 化合物a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分解反應,反應物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則化合物a在48 min間的平均反應速率為(b)a.0.20 mol/(lmin)b.0.25 mol/(lmin)c.0.30 mol/(lmin)d.0.50 mol/(lmin)解析:由圖可知,48 min期間,反應物a濃度變化為 (2-1)mol/l=1 mol/l,所以48 min期間,反應速率為 0.25 mol/(lmin),故選b。5. 反應4a(g)+5b(g)4c(g)+6d(g)在5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30 min后,c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30 mo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b)a.30 min中a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010 moll-1min-1b.容器中d的物質的量一定增加了0.45 molc.容器中a、b、c、d的物質的量的比一定是4546d.容器中a的物質的量一定增加0.30 mol解析:c(c)=0.06 mol/l,v(c)=0.002 moll-1min-1,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v(a)=v(c)=0.002 moll-1min-1,a錯誤;c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30 mol,根據(jù)題干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d 0.45 mol,a減小0.30 mol,故b正確,d錯誤;30 min后,容器中a、b、c、d的物質的量的比與物質投入的量及轉化率有關,可能為4546,也可能不是,c錯誤。6. 把0.6 mol x氣體和 0.4 mol y 氣體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們發(fā)生如下反應:3x(g)+y(g)nz(g)+2w(g),5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測知以z濃度變化來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1 moll-1min-1,則上述反應中z氣體的化學計量數(shù)n是(a)a.1b.2c.3d.4解析:由已知信息可知v(w)=0.02 moll-1min-1,又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知n=1。7. 2 mol a與2 mol b混合于 2 l 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2a(g)+3b(g)2c(g)+zd(g),若2 s后,a的轉化率為50%,測得v(d)=0.25 moll-1s-1,下列推斷正確的是(c)a.v(c)=v(d)=0.2 moll-1s-1b.z=3c.b的轉化率為75%d.反應前與2 s后容器的壓強比為43解析:a的起始量為2 mol,轉化50%即轉化1 mol,根據(jù)反應關系知b轉化1.5 mol,c生成1 mol,又因為v(d)=0.25 moll-1s-1,可計算出2 s時d的生成量為0.25 moll-1s-12 l2 s=1 mol,故知z=2,b錯誤;v(c)=v(d)=v(a)=0.25 moll-1s-1,a錯誤;b的轉化率為100%=75%,c正確;反應達2 s時,容器內(nèi)總物質的量為n(a)+n(b)+n(c)+n(d)=1 mol+0.5 mol+1 mol+1 mol=3.5 mol,故反應前后的容器中氣體總物質的量之比為43.5,壓強比為43.5,d錯誤。8.在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內(nèi)合成氨,已知在時間t內(nèi),氨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6 mol,在此時間段內(nèi),用氫氣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是0.45 mol/(ls),則t是(b)a.0.44 sb.1 sc.1.33 sd.2 s解析:n(h2)=n(nh3)=0.6 mol=0.9 mol,則c(h2)=0.45 mol/l,由v=得:t=1 s。9.一定溫度下,在2 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1)從反應開始到10 s時,用z表示的反應速率為,x的物質的量濃度減少了,y的轉化率為。(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解析:(1)分析圖像知:v(z)=0.079 mol/(ls),c(x)=0.395 mol/l,y的轉化率(y)=100%=79.0%。(2)由各物質轉化的量:x為0.79 mol,y為0.79 mol,z為 1.58 mol,可知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12,則化學方程式為x(g)+y(g)2z(g)。答案:(1)0.079 mol/(ls)0.395 mol/l79.0%(2)x(g)+y(g)2z(g)能力提升10.在四個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n2+3h22nh3 ,根據(jù)在相同時間內(nèi)測定的結果判斷,生成氨氣的速率最快的是(c)a.v(h2)=0.2 moll-1s-1b.v(n2)=0.4 moll-1min-1c.v(nh3)=0.3 moll-1s-1d.v(h2)=0.6 moll-1min-1解析:對于反應n2+3h22nh3,都轉化為氫氣的反應速率進行判斷。a項,v(h2)=0.2 moll-1s-1=12 moll-1min-1;b項,v(n2)=0.4 moll-1min-1,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v(h2)=3v(n2)=1.2 moll-1min-1;c項,v(nh3)=0.3 moll-1s-1=18 moll-1min-1,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所以v(h2)=1.5v(nh3)=27 moll-1min-1;d項,v(h2)=0.6 moll-1min-1。11.(2016天津寶坻區(qū)六校聯(lián)考)一定溫度下,向一個容積為 2 l 的真空密閉容器中(事先裝入催化劑)通入1 mol n2和 3 mol h2,3 min后測得密閉容器內(nèi)的壓強是起始時的,在此時間內(nèi)v(h2)是(c)a.0.2 mol/(lmin)b.0.6 mol/(lmin)c.0.1 mol/(lmin)d.0.3 mol/(lmin)解析:由 n2+3h22nh3初始(mol)1 3 0變化(mol)x 3x 2x3 min(mol)1-x 3-3x 2x又由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所以=0.9,解得x=0.2,所以v(h2)=0.1 mol/(lmin)。12. 對于鋅粒與稀h2so4的反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a.可選用顆粒大小基本相同的鋅粒分別與等體積不同濃度的硫酸溶液反應,比較兩者收集10 ml h2所用的時間,從而計算反應速率并說明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可選用等質量的鋅片和鋅粒分別與相同硫酸溶液反應,記錄鋅完全消失的時間,從而計算反應速率并說明固體表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c.可記錄溶液中c(h+)隨時間的變化(用ph計測定溶液的ph)來測量反應速率d.可記錄溶液的溫度變化(用溫度計測量溫度)來測量反應速率解析:利用反應體系中物質的性質可以測定反應速率,如收集一定體積的氣體所用的時間長短,一定質量的固體消失所用時間長短以及c(h+)隨時間的變化,a、b、c正確;溫度變化不能定量反映化學反應速率,d不正確。13. 向2 l密閉容器中通入a mol 氣體a和b mol氣體b,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xa(g)+yb(g)pc(g)+qd(g)已知:平均反應速率v(c)=v(a);反應2 min后達到平衡,a的物質的量減少了a mol,b的物質的量減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問題:(1)反應2 min內(nèi),v(a)= ;v(b)=。(2)化學方程式中,x=、y=、p=、q=。(3)反應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4)用o2將hcl轉化為cl2,可提高效益,減少污染。一定條件下測得反應過程中n(cl2)的數(shù)據(jù)如下:t/min02.04.06.08.0n(cl2)/10-3 mol01.83.75.47.2計算2.06.0 min內(nèi)以hcl的物質的量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以molmin-1為單位,寫出計算過程)。解析:(1)反應2 min時,a的物質的量減少了a mol,則c(a)=a mol/l,則v(a)= mol/(lmin);b的物質的量減少了 mol,則c(b)= mol/l,v(b)= mol/(lmin)。(2)根據(jù)(1),c(a)=a mol/l,c(b)= mol/l,由題意vc=va,則c(c)=c(a)= mol/l,c(d)= mol/l,則xypq=aaaa=2316,即x=2、y=3、p=1、q=6。(3)反應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減少了mol,b的轉化率=。(4)用時間段2.06.0 min內(nèi)的hcl物質的量的變化量除以這段時間,即可得2.06.0 min內(nèi)以hcl的物質的量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答案:(1) mol/(lmin) mol/(lmin)(2)2316(3)(4)設2.06.0 min內(nèi),hcl轉化的物質的量為n,則2hcl(g)+o2(g)h2o(g)+cl2(g)2 mol 1 moln (5.4-1.8)10-3 moln=7.210-3 mol所以v(hcl)=1.810-3 molmin-114.某化學興趣小組的甲、乙兩位同學對測定化學反應速率非常感興趣,為此進行了有關的實驗探究,實驗記錄如下?!緦嶒災康摹?測量鋅和稀硫酸反應的速率?!緦嶒炗闷贰?錐形瓶、雙孔塞、分液漏斗、直角導管、50 ml注射器、鐵架臺、秒表、鋅粒、1 moll-1的h2so4溶液、4 moll-1的h2so4溶液。【實驗步驟】甲同學組裝一套如圖裝置,加入4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測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時間。乙同學組裝一套同樣的裝置,加入40 ml 4 moll-1的h2so4溶液,測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時間?;卮鹣铝袉栴}:(1)zn與稀h2so4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收集10 ml h2所需時間:甲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應速率:甲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本實驗中甲、乙兩同學所用鋅粒的表面積要相同b.裝置氣密性要好c.40 ml的h2so4溶液要迅速加入d.測量氣體體積還可以用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材料疲勞斷裂機理研究重點基礎知識點
- 軟件水平考前復習試題
- 高考作文中論據(jù)的選擇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實踐中的試題及答案
- 跨境電商對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的沖擊試題及答案
- 恢復供電火災應急預案范文(3篇)
- 非住宅火災應急預案(3篇)
- 軟件設計方法的演變與展望試題及答案
- 專家點評與分析2025年計算機二級VB考試試題及答案
- 綠色經(jīng)濟轉型的經(jīng)濟學分析試題及答案
- 延邊大學《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基礎寫作-終結性考核(期末考試)-國開(SC)-參考資料
- 中建路基邊坡防護及排水專項施工方案
- 《十萬個為什么》(米伊林)分享課課件
- DB11-T 584-2022 薄抹灰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guī)程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一平臺在線形考(任務一至四)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項訓練:中國近代史材料題40題(原卷版)
- 2024屆重慶市南開中學高三第四次質量檢測英語試題及答案
- 科研結余經(jīng)費管理辦法
- 升職晉級與薪資調整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