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下) 第4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1頁
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下) 第4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2頁
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下) 第4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3頁
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下) 第4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4頁
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下) 第4課 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課件 岳麓版選修1.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商鞅變法與秦的強盛 知識點一 知識點二 知識點三 變法的背景1 必要性 戰(zhàn)國初期 無論在經濟 政治還是文化上 秦國都落后于其他六國 秦孝公繼位后 決心變法圖強 2 變法的準備 1 商鞅向秦孝公闡述法家富國強兵之術 并提出變革政治的主張 得到賞識 2 商鞅舌戰(zhàn)以甘龍 杜摯為首的保守派 宣傳了變法的必要性和意義 為變法掃清了思想障礙 3 商鞅通過南門徙木 最終取信于民 自主思考為保證變法的順利進行 商鞅做了哪些準備 溫馨提示 得到了秦孝公賞識 舌戰(zhàn)群臣 為變法掃清了思想障礙 通過南門徙木 最終取信于民 知識點一 知識點二 知識點三 變法的內容1 軍事 1 措施 廢除世卿世祿制 獎勵軍功 設立20個等級的軍功爵制度 各級爵位都有一定的政治經濟特權 沒有軍功的國君親屬不再擁有世襲的爵位 嚴肅軍紀 編民為什伍組織 將百姓按五家為伍 十家為什的單位進行編制 以適應戰(zhàn)時征兵的需要 凡是被編入什伍組織的在籍成年男子都是國家的后備兵源 知識點一 知識點二 知識點三 2 作用 軍功爵制把官爵和軍功結合起來 鼓舞了將士的斗志 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 新法打擊了貴族的特權 樹立了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優(yōu)勢 什伍組織使秦國在爭霸戰(zhàn)爭中的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證 深度點撥軍功爵制的實施 打破了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則 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 因而招致了他們的怨恨 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知識點一 知識點二 知識點三 2 經濟 1 措施 廢除井田 獎勵耕織 下令 為田開阡陌封疆 承認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 允許自由買賣土地 規(guī)定凡是努力耕織 促進谷物和布帛生產的人 可免除徭役 凡是棄農經商或不事勞作的 全家要被罰作官奴 2 作用 新法廢除了井田制 推動了地主制經濟的發(fā)展 其重農措施為穩(wěn)定國家財政 增強國家實力提供了保證 免除徭役以獎勵耕織的辦法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產積極性 深度點撥廢除井田制 從根本上瓦解了奴隸制的經濟基礎 知識點一 知識點二 知識點三 3 強化中央集權 1 政治上 建立縣制 縣令和縣丞由國君任免 為了加強管理和控制 推行什伍連坐制度 規(guī)定輕罪重刑 強化法律意識 保證變法徹底執(zhí)行 措施過于嚴苛 2 經濟上 頒布標準器 統(tǒng)一度量衡 3 思想文化 焚燒詩書 加強思想文化統(tǒng)治 自主思考商鞅為什么要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 有何深遠影響 溫馨提示 原因 根本原因是維護小農經濟的需要 直接原因是保障社會安定和國家財政收入 其積極影響有 促進了小農經濟的發(fā)展 鞏固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權 其消極影響是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尤其是明清之際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 知識點一 知識點二 知識點三 變法的影響1 變法的結果 商鞅雖死 秦法未滅 秦國實現(xiàn)了富國強兵 2 積極作用 1 變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不僅沉重地打擊了舊貴族 發(fā)展了地主經濟 增強了國力 同時也壯大了軍事力量 穩(wěn)定了統(tǒng)治秩序 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 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2 商鞅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 它不僅促進了秦國社會的發(fā)展 而且對后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深度點撥判斷一次改革是否成功 不應只著眼于改革者的個人結局 而應關注改革措施的成效 因此 商鞅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 也是一次成功的變法 知識點一 知識點二 知識點三 自主思考結合所學知識分析 商鞅雖死 秦法未滅 的原因有哪些 溫馨提示 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 是秦惠文王不廢新法的根本原因 變法立信立威于民 深入人心 另外 變法已取得富國強兵的實效 也是重要因素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商鞅變法的內容和特點史料導入商君衛(wèi)鞅公孫鞅 任法一刑有主張 世變道異不法古 適時恃勢豈守常 褒獎軍功戒私斗 抑制商旅重農業(yè) 廢除井田一度量 推行郡縣開封疆 以刑去刑戰(zhàn)去戰(zhàn) 商鞅變法秦國強 不幸遭逢孝公死 自古英雄多感傷 黃玉順 詠商鞅 探究 1 依據(jù)史料 概括商鞅變法的主要措施 2 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 提示 1 獎勵軍功 重農抑商 廢井田 為田開阡陌封疆 建立縣制 2 主要內容是 農戰(zhàn) 和 法治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名師精講商鞅變法的特點 1 從原因上看 商鞅變法順應當時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和地主階級的要求 2 從主要內容上看 鼓勵 農戰(zhàn) 實行 法治 3 從實質上看 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 建立新興地主階級統(tǒng)治 4 從地位上看 商鞅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實行最徹底 對舊貴族打擊最嚴重 變法措施最全面 為期最長 影響最深遠的改革 5 從影響上看 為后來秦國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對后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也有重大影響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例題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晉地狹人貧 秦地廣人寡 故草不盡墾 地利不盡出 于是誘三晉之人 利其田宅 復三代無知兵事 而務本于內 而使秦人應敵于外 故廢井田 制阡陌 任其所耕 不限多少 數(shù)年之間 國富兵強 天下無敵 通典 食貨 材料二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 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荀子 議兵 請回答 1 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商鞅為什么要 誘 三晉之人 三晉之人為什么會受商鞅之 誘 結果如何 2 根據(jù)材料一 并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材料二說法的原因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題目立意 本題通過呈現(xiàn) 三晉之人 被 誘 和齊 魏 秦軍隊戰(zhàn)斗力的對比 考查商鞅變法中的 農 與 戰(zhàn) 之措施 商鞅獎勵耕戰(zhàn) 使秦國 三晉之人 生產積極性和士兵戰(zhàn)斗力提高 遂收富國強兵之效 解題指導 第 1 問注意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結合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點 利其田宅 廢井田 制阡陌 任其所耕 不限多少 等內容可歸納整理答案 第 2 問據(jù)材料信息和結合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分析歸納即可 參考答案 1 因為要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增強經濟實力 利其田宅 廢井田 開阡陌 獎勵耕織 免除徭役 經過幾年的努力 秦國達到了國富兵強的目的 2 是商鞅變法實行的二十等爵制 廢除世卿世祿制等獎勵軍功措施的結果 使三晉之人為秦所用 而秦得專心應敵于外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商鞅變法的成敗與評價史料導入令民為什伍 而相收司連坐 不告奸者腰斬 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 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有軍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僇力本業(yè) 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及怠而貧者 舉以為收孥 官奴婢 宗室非有軍功論 不得為屬籍 而集小鄉(xiāng)邑聚為縣 置令 丞 凡三十一縣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 發(fā)吏捕商君 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滅商君之家 史記 商君列傳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探究 1 依據(jù)史料 從政治文明發(fā)展的角度 說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2 有人認為 秦能迅速吞并六國 全賴商鞅的軍事改革 你同意這一觀點嗎 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你的理由 3 據(jù)史料 導致商鞅悲慘結局的原因是什么 你從中得出什么認識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提示 1 實行法治 維護統(tǒng)治秩序 富國強兵 為統(tǒng)一奠定基礎 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特權 促進封建制度確立 建立縣制 有利于中央集權 2 不同意 理由 秦能迅速吞并六國 除了秦人的軍事實力外 還與商鞅的經濟 社會等改革及統(tǒng)一時的策略密切相關 3 原因 變法觸及了舊貴族的勢力 遭到其反對 秦孝公死后 變法失去了強有力的支持者 認識 改革是國家富強 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 必須順應潮流 與時俱進 改革要除舊布新 就必然會觸及舊貴族和特權者的既得利益 在改革的道路上荊棘叢生 障礙重重 改革家不僅需要遠見卓識 而且需要無私無畏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名師精講1 商鞅變法的歷史影響 1 積極 對秦國 收富國強兵之效 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經濟和政治基礎 政治 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 建立了地主階級的政權 中央集權制度從此開始 經濟 發(fā)展地主經濟 推動社會進步 軍事 壯大了軍事力量 對后世 對后世的發(fā)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百代猶行秦法政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2 消極 輕罪重刑 輕視了教化 連坐法加重了對人民的壓迫 法律嚴苛 容易造成統(tǒng)治者的暴政 文化高壓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發(fā)展 重農抑商 造成封建社會對商業(yè)和商人長期歧視 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2 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1 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順應封建社會取代奴隸社會的歷史趨勢 合乎秦國的國情 這是成功的根本原因 2 秦孝公大力支持 由于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變法措施得以堅決實行 這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3 商鞅的政治才干 敢于同反對派進行斗爭 賞罰分明 取信于民 4 變法深得人心 變法施行十年 百姓有較長時間適應及接受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3 商鞅變法帶給我們的啟示 1 改革是國家富強 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 要根據(jù)現(xiàn)實需要適時改革 絕不能因循傳統(tǒng) 2 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 國家才會有光明前程 3 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 有時遭挫折甚至夭折 改革者要敢于創(chuàng)新 敢于承擔風險 不怕挫折 不怕失敗 堅持不懈 才能成功 4 改革涉及各種利益的沖突 這就要求不僅需要勇氣 也需要智慧和策略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例題2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 集小鄉(xiāng)邑聚為縣 置令 丞 凡三十一縣 為田開阡陌封疆 而賦稅平 平斗桶 居五年 秦人富強 材料二太史公曰 商君 其天資刻薄人也 余嘗讀商君 開塞 耕戰(zhàn) 書 與其人行事相類 史記 原注 開 謂刑嚴峻則政化開 塞 謂布恩惠則政化塞 其意本于嚴刑少恩 又為田開阡陌 及言斬敵首賜爵 是耕戰(zhàn)書也 卒受惡名于秦 有以也夫 史記 商君列傳 請完成 1 根據(jù)材料一所述內容 試總結商鞅變法在秦國的效果 2 材料二是如何評價商鞅的 你認為應怎樣給商鞅一個全面客觀的評價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題目立意 本題考查解讀材料和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商鞅變法收富國強兵之效 推動了秦國社會的發(fā)展 對中國歷史發(fā)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但其變法措施因過于激烈而為后人所詬病 因此 對商鞅變法要公正客觀地評價 解題指導 解答第 1 問注意結合商鞅變法的內容 從材料反映的設縣 開阡陌和統(tǒng)一度量衡 賦稅等方面作答 解答第 2 問則可以在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的基礎上 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客觀的評價 探究點一 探究點二 參考答案 1 設縣制 加強了秦的中央集權統(tǒng)治 開阡陌 廢除井田制度 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統(tǒng)一度量衡和賦稅制度 便于國家對賦稅的征收 保證財政來源 促進封建經濟發(fā)展 這些措施為秦國的富強奠定了基礎 2 材料二從道德的角度和商鞅的個人性格進行評價 有失偏頗 在當時社會大變革的環(huán)境下 要達到打擊奴隸主貴族特權的目的 采用嚴刑峻法是法家的必然選擇 也反映了當時階級斗爭的激烈程度 當然 商鞅實行的嚴刑峻法對后來的秦朝也有消極的影響 2 3 4 5 1 1 商鞅變法的內容中 直接打擊舊貴族勢力的是 a 重農抑商b 獎勵軍功c 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d 制定連坐法解析 商鞅變法獎勵軍功 規(guī)定宗室成員沒有立軍功者 要除掉其宗室戶籍 剝奪貴族身份 這就直接打擊了沒落的舊貴族 答案 b 2 3 4 5 1 2 商鞅之死是悲慘的 造成他悲慘結局的主要原因是 a 商鞅失去了最高統(tǒng)治者的保護b 商鞅變法不符合秦國發(fā)展的需要c 商鞅本人剛愎自用得罪了眾人d 商鞅變法遭到舊貴族的強烈反對解析 商鞅變法觸及了舊貴族的利益 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 秦孝公死后 他們誣告商鞅謀反 促使秦惠文王捕殺了商鞅 答案 d 2 3 4 5 1 3 有人批評商鞅 相秦不以百姓為事 下列新法哪一項可以作為立論依據(jù) a 明尊卑爵秩等級 各以差次名田宅b 僇力本業(yè) 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c 集小鄉(xiāng)邑聚為縣d 令民為什伍 而相牧司連坐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分析 理解能力 a b c三項分別為商鞅變法的措施 獎勵軍功 獎勵耕織 建立縣制 均不符合題意 而d項中的什伍組織與題干中 相秦不以百姓為事 相符 答案 d 2 3 4 5 1 4 圖文探究 商鞅變法 法令均向秦國全體民眾公布 民眾對法令條文都非常熟悉 不敢有任何違犯 秦惠王發(fā)兵抓捕商鞅 商鞅聞訊出逃 一日 他到一客店投宿 店主稱按照商鞅頒布的法令 必須驗明身份 否則他就要受罰 最終店主拒絕了商鞅投宿的要求 后人稱商鞅是 作法自斃 商鞅被車裂 據(jù) 東周列國志 繪 探究 1 作法自斃 反映了商鞅變法具有怎樣的局限性 2 商鞅 作法自斃 的結局說明了什么 參考答案 1 用鐵腕手段推行變法 缺乏對民眾的教化 2 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深入人心 成為人們自覺遵守的社會規(guī)范 2 3 4 5 1 5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商鞅是著名法家 堅持變法 富國強兵 故 商鞅雖死 而秦卒行其法 對商鞅變法的評價 主流觀點有 商君之法 使民務本力農 然其民見刑而不見德 知利而不知義 蘇軾 商君功罪 商鞅相秦 殘傷民以峻刑 違背了 得人者興 恃德者昌 等治國要領 司馬遷 商君列傳 據(jù) 中國古代史 改編材料二人說惠王 即秦惠文王 曰 大臣太重者國危 左右太親者身危 今秦婦人嬰兒 皆言商君之法 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為主 大王更為臣也 且夫商君 固大王之仇讎也 愿大王圖之 商君歸還 惠王車裂之 而秦人不憐 戰(zhàn)國策 2 3 4 5 1 1 根據(jù)材料一 指出商鞅變法的指導思想 并簡析該理論在歷史上的作用 2 根據(jù)材料一 二 結合所學知識 分析為什么商鞅遭車裂而 秦人不憐 2 3 4 5 1 解析 本題考查商鞅變法的指導思想 作用及商鞅的結局 材料一反映了商鞅所屬派別 商鞅變法對當時的影響 以及后人對商鞅的評價 材料二反映了反對者對商鞅變法的否定以及商鞅結局 第 1 問從材料一中的 商鞅是著名法家 堅持變法 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