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森林火災的一般撲救方法 筆者在基層林場工作了近十年,先后在三個林場工作,參加了大、小森林火災的撲救工作逾百次,在火場灑落了無數汗水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火場實戰(zhàn)經驗,現主要就怎樣以較少的人員,付出較小代價,及早撲滅林火方面作一淺顯說明。 從目前基層情況來看,林場的大多數管護人員都分布在林區(qū)一線各自的崗位上,接到森林火災報警后,難以迅速集結,而平常機關人員就比較少,發(fā)現林火,能夠迅速投入滅火的通常也只有三至五人,組織較多人力又會拖延時間,往往使小火釀成大火,縱使組織大批人馬及時趕到現場,往往較小的火情又會造成人力的浪費,同時,許多一線人員未能熟練掌握滅火技術,也是造成撲救不力的又一重要原因。結合實際工作需要,就要求我們基層各部門必須認真總結以往森林火災的撲救經驗,讓一線撲火人員切實掌握精兵作戰(zhàn)技能,才能使三至五名撲火人員達到“精兵作戰(zhàn)、以一當十”的作戰(zhàn)水平,真正實現專業(yè)化,實現對森林火警和一般森林火災的“打早、打小、打了”目標。 一、滅火工具的滅火選擇及使用 常用工具為圓頭鋼鍬、風力滅火機、滅火彈、背包式水槍、農用噴霧器、手電、電喇叭等。 圓頭鋼鍬是開設隔離帶的最佳工具,在山區(qū)林火的撲救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它最為常用,也最為實用,價格還最低,容易作到人手一把。在實際滅火工作中人們只求速戰(zhàn)速決,所以也大多使用鋼鍬,晚上撲火再加一把手電(主要供路途往返使用)也就夠用了。圓頭鋼鍬頭較尖,在灌木較密處,易伸進灌木叢中滅火、開設隔離帶,運用較靈活;刃較銳,容易切斷植物根莖而鏟進土中,可加快隔離帶的開設速度,可用來在植物根莖縱橫的林地挖坑掩埋未燃盡樹干、球果,還可用來挖掘土壤,再用土撲撒人員不易到達處的林火。圓頭鋼鍬的這些長處,都是方頭鋼鍬難以實現的,工礦企業(yè)工人使用的大板鍬就更難發(fā)揮作用了。 在實際森林火災的撲救中,風力滅火機因其滅火技術較難掌握,未經專門培訓掌握不了利用其開設隔離帶的方法,遇到灌木較密的林地,又因不便施展而很難發(fā)揮作用,因此,在以往撲救山區(qū)森林火災中發(fā)揮的作用不是很大。通常非專業(yè)人員使用它僅能吹滅燃燒緩慢的地表火,對于較大的林火,也只知一味猛吹,有時可暫時減弱火勢,有時反而起著“風助火勢”的作用,更為糟糕的是,外溢的混合油會被林火烤(點)著,使滅火機著火(筆者就遇到過一次,經撒土、衣物撲打才撲滅)。另外,由1-2人輪流背著滅火機爬到山上,并在林中穿來穿去,即占用了人力還消耗了體力,往往事倍功半。因此,今后基層單位加強專業(yè)滅火機操作人員的培訓是很有必要的,每個基層單位最少應有3-5人能熟練掌握風力滅火機的使用方法,使其真正發(fā)揮作用。 滅火彈可用來壓制火頭,減弱火勢,但在山區(qū)撲火中作用發(fā)揮不理想:將其投出后,它往往順坡滾出火場后才爆炸。 背包式水槍在滅火當中也常常使用,發(fā)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因其使用費力,噴射水流的距離還不夠遠,噴灑的幅面也較小,耗水還較多,同時,連接軟管還易脫落或斷裂,為此,它的作用主要在清理火場時發(fā)揮,在未燃盡的樹樁、樹干、樹頭較遠,不易處理時,使用水槍噴水予以澆滅。 建議在基層單位推廣使用改裝噴頭的農用噴霧器,讓其在火場清理中發(fā)揮作用。農用噴霧器貯水量大,噴水均勻、持久,操作省力,對澆滅樹樁、樹頭、樹干等處殘火和燃燒不劇烈的明火,可起到絕對效果,不會發(fā)生死灰復燃。 二、火情反饋的處置 林場機關值班人員接到火情報告后,馬上向林場領導報告,場領導馬上指定一名負責同志帶領機關在崗人員3-5人帶上圓頭鐵鍬迅速出發(fā)。機關留守領導根據已掌握的情況,組織后援力量,同時,通知其他各處滅火力量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滅火工作。 各天保站接到火情報告以及管護員、森林公安民警在巡查中發(fā)現或接到火情報告后,應迅速通知所在林場或當地政府,之后,迅速趕赴火場組織滅火力量,并展開撲救工作。 三、撲火力量的安排及調度 到達火場后,指揮員根據火場四周的林火的撲救難度和受到損害及將受到損害的森林資源狀況,馬上將撲火隊員分為左右兩路。燃燒劇烈、撲救條件差、受到損害及將受到損害的森林資源相對重要的一面,多分些人;反之,易撲救的,有農田、道路、懸崖、河流等可利用自然條件的地方,可少派些人,每組指定一名帶隊人員,持對講機與火場指揮保持聯系,隨時匯報撲火情況。必要時,每隊還可安排1人做掃尾工作,負責加寬隔離帶,撲滅復燃火苗,清理、掩埋帶火樹樁、樹干、球果等。在撲火力量充足時,可安排專人站在遠處山頭對火場變化進行監(jiān)控,隨時向火場指揮報告林火發(fā)展情況,使火場指揮員及時作出判斷,隨時對人員分布、分工進行調整。專業(yè)撲火人員、森林公安民警可組織指揮隨后趕到的村民、礦工等義務撲火人員進行撲火,在方法、策略等方面進行指導,在人員分工上進行安排,對錯誤方式、方法進行制止。 有條件的地方,火場指揮員還應和防火了望臺進行聯系,掌握火情動態(tài),同時,不斷向林場匯報撲救工作進展情況。 四、撲火技術的具體應用 (一)隔離帶的開設。最主要、最有效、也最根本的滅火方法即開設隔離帶,以防止林火蔓延。 1、開設的位置。實踐證明,近火撲救易灼傷撲火隊員,燒損人員衣物,同時,撲火人員在林火的炙烤下進行撲火操作,會因大量出汗而使身體嚴重缺水,導致戰(zhàn)斗力迅速下降。為此,提倡撲火隊員要根據實際情況離開火線0.51米,甚至更遠處進行隔離帶開設。 2、開設的寬度。一般隔離帶的開設寬度30-50cm,具體應視火勢、坡位、坡度、特殊地形、風向、風勢等來決定。 3、開設的方法。撲火隊員利用圓頭鋼鍬主要依據地形條件來采取撥進(枯枝落葉)或撥出的方法開設隔離帶,隔離帶要露出生土。一般火場上方處的可燃物往下撥,即往火里撥,火場下方處的可燃物亦往下撥,即往火線外撥,左右處的可燃物要斜向外撥,保證上方滾落的帶火樹干、球果、動物糞便等物不會滾到隔離帶以外,經控制形成的正三角形、梯形的火場因火種不易滾出隔離帶,最易火災的撲滅。對于下山火,上坡處的隔離帶可窄些,但應保證火苗不會竄出,對于上山火,上坡處的隔離帶可寬一些。火場下坡處開設的隔離帶不但要寬一些,而且要挖出生土壘出30-40CM左右高的土壟,主要為防止?jié)L落的枯桿、球果進入林地再次引發(fā)林火,實踐中,這種再次引著林火的情況在火災復燃中占著很大比例。左右處的隔離帶可相對窄一些,視具體情況而定。 對于地勢平緩處,已經自然熄滅或被撲滅的過火地邊緣,在確保林火完全熄滅的情況下,可不必開設隔離帶。 4、自然地物的利用。在隔離帶的開挖中,撲火隊員要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以提高效率,節(jié)省體力,要正確利用火線附近的巖石、農田、道路、溪流、懸崖、裂縫、沙化地帶等地物作為隔離帶,隨后開設的隔離帶與之銜接使用,但應注意不可留有與火場相連的可燃物,處理不徹底則會留下“導火引線”,應謹慎利用。林間小道上常落滿枯枝落葉,因無灌木、野草羈絆,較易清理,經清理可暫時遏制林火蔓延,但還需多加留意,較大的火常能越過,為此,在清理火場階段要予加寬。 (二)火場的清理。圍火場開設一圈隔離帶之后,林火基本上就被控制了,縱使隔離帶內還有部分可燃物還未燃盡,也無須去撲滅了,撲火人員可分散在火場周圍休息一下。之后,指揮員安排撲火人員分散繞隔離帶進行詳細檢查,該加寬的地方要加寬,對于還在燃燒的枯樹樁、樹干、樹頭,能推倒掩埋的要掩埋,推不倒的要用滅火水槍或噴霧器噴水滅火,反復檢查、清理,直至火場沒有煙霧升起,這就證明林火被基本撲滅了。在沒有大風的天氣,只要守侯1-2小時,大隊人員就可撤離現場了。高質量隔離帶的開設、各種明火的徹底清除,可使林火得到迅速撲滅,大大提高了撲火效率,同時,減少了火場守侯的時間,減少了人力、物力消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滅火效果。 另外,森林公安民警在撲救森林火災的整個過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教版小升初數學專項訓練-雞兔同籠(含答案)
- 精彩視頻分享廣告設計師試題及答案
- 2024紡織品設計師證書考試重要試題及答案
- 生理學解剖試題及答案
- 冰雕設計考試題及答案
- 保密在線考試題庫及答案
- .net專業(yè)面試題目及答案
- 市場競爭下的紡織研發(fā)戰(zhàn)略試題及答案
- 開發(fā)潛能的廣告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新聞夜航考試題及答案
- 韋氏測試題及答案
- 歷年貴州特崗試題及答案
- 2025怎樣正確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與理論邏輯?(答案3份)
- 國家開放大學《工具書與文獻檢索》形考任務1-4參考答案及作業(yè)1
- GB/T 45501-2025工業(yè)機器人三維視覺引導系統(tǒng)通用技術要求
- 淺談南京市區(qū)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質層構成
-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 認識方程標準檢測卷(含答案)
- 人工智能在環(huán)保領域的應用及挑戰(zhàn)
- 2025年陜西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英語 例析與指導 試卷示例題答案及聽力材料
- 泉州地理會考題目及答案
- 2025年工會知識競賽題庫200題及答案(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