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縣漣水中學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政治(選修)試卷.doc_第1頁
江蘇省淮安縣漣水中學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政治(選修)試卷.doc_第2頁
江蘇省淮安縣漣水中學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政治(選修)試卷.doc_第3頁
江蘇省淮安縣漣水中學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政治(選修)試卷.doc_第4頁
江蘇省淮安縣漣水中學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政治(選修)試卷.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淮安縣漣水中學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政治(選修)試卷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本部分共33小題,每小題2分,共66分。)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學家,這是因為A哲學是自然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C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tǒng)一的 D哲學很神秘且只是哲學家的事情2愛因斯坦指出,哲學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這是因為A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B哲學是關于方法論的科學C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指導 D哲學隨具體科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3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惟一標準是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B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C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D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4下列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是A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 D萬物在運動,但只是在概念中運動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A古希臘羅馬哲學 B17世紀法國哲學 C18世紀英國哲學 D德國古典哲學6物質的惟一特性是A客觀實在性 B直接現(xiàn)實性 C社會歷史性 D主動創(chuàng)造性7一位領導同志在談到“一把手”應當是什么樣的人時說:干部總有更替,任職總有期限,但一個地區(qū)科學發(fā)展的總體方向不能變,科學規(guī)劃的基本思路不能變,應保持工作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每一位領導干部都應該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境界。這一認識的哲學依據(jù)是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量的積累過程 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A B C D8荀子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边@句話蘊涵的哲學道理是A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 B在規(guī)律面前人是無能為力的C人可以認識和創(chuàng)造規(guī)律 D一切事物的變化都是發(fā)展9右側漫畫不吃硬灌告訴我們A任何事物都是運動的 B事物之間是存在聯(lián)系的C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 D規(guī)律是可以認識和改造的10“天有其時,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避髯犹煺撝械倪@段話意思是說:天有時令變化,地有豐富資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時地利,這就叫做能與天地相配合。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事物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 運動和靜止是統(tǒng)一的 物質是運動的固有的根本屬性 人們能夠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A B C D11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們通常感到時間在不斷流逝,然而有的科學家認為,和空間一樣,時間是不會流逝的。其實,不管人們有何感覺,意識的內容都是A主觀意志的產物 B客觀精神的產物C人腦機能決定的 D客觀存在的反映12傳說遠古的伏羲部落原圖騰是蟒蛇,后來伏羲集各歸順部落的圖騰形象于一身,形成了蛇身、馬首、蟒腿、鳳爪、鹿角、魚鱗、魚尾、虎須的綜合體,伏羲將之定名為“龍”,并作為部落的新圖騰。從龍的形象形成過程中可以看出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chuàng)造性和自覺選擇性B意識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C意識對人體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D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反映13. 基于對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式的準確判斷,自2014年11月22日起,央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這體現(xiàn)了政府在決策中做到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 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時,及時促成質變,實現(xiàn)事物的飛躍 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堅持主觀和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A B C D142013年12月4日,珠算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是由籌算演變而來,由于古代商業(yè)貿易的發(fā)展,原有的籌算不能適應計算的需要,籌算逐步演變?yōu)橹樗?。這一演變過程說明A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B量的積累必然引起質變C認識是實踐的目的 D辯證否定是對舊事物的拋棄 15實踐之所以能夠檢驗認識是否正確,是因為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C實踐是連接主觀和客觀的橋梁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16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到起“決定性”作用,這一變化說明認識具有A客觀性 B反復性 C具體性 D上升性17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是聯(lián)系的觀點 矛盾的觀點 發(fā)展的觀點 實踐的觀點A B C D 18當前,埃博拉疫情正在西非持續(xù)蔓延。中國政府積極響應聯(lián)合國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呼吁,充分調動多方資源,向西非埃博拉疫區(qū)伸出援手。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相信埃博拉疫情終將早日得到有效防控,非洲大地定能早日恢復勃勃生機。上述材料所體現(xiàn)的辯證法道理是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 正確意識促進事物的發(fā)展世界是永恒發(fā)展的 一切事物都包含優(yōu)點和缺點兩個方面A B C D 19. 當前,在改革的策略問題上,有人堅持要加強頂層設計,有人認為應該繼續(xù)摸著石頭過河。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tǒng)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謀劃。從哲學上看,對兩者關系的論述正確的有體現(xiàn)了立足全局,搞好局部的辯證思想事物之間都存在必然聯(lián)系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堅持了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結合A. B. C. D. 20小小鼠標無極限,從發(fā)明鼠標到現(xiàn)在的50年間,機械鼠標、光電鼠標、多功能鼠標、3D鼠標層出不窮,如今人們還在研制不用手操作只靠意念控制的智能鼠標。這主要說明A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B思維和存在是同一的C意識的力量是無窮的 D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21網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電圖,一帆風順說明你掛了。生活中人們常把 “浮起來”稱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敗。其實在沉浮之間,有起有落才是真實人生。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 A事物發(fā)展的道路總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發(fā)展的方向是前進上升的 C事物發(fā)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量變是質變的必然結果 22事物發(fā)展的兩種狀態(tài)是指A運動與靜止 B物質與意識 C量變與質變 D整體與部分23. 下列與漫畫貪的變奏的哲理一致的是A.士別三日,刮目相看B.一葉障目,不見泰山C.繩鋸木斷,水滴石穿D.一顆紅心,兩種準備24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A聯(lián)系的觀點 B發(fā)展的觀點C矛盾的觀點 D實踐的觀點手機縮短了千里外的距離。也拉長了眼前的距離。25“對癥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體現(xiàn)的哲理是A一分為二看問題 B重視量的積累 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重視質的飛躍26下列成語中與右側漫畫反映的哲理最接近的是A見仁見智 B樂極生悲C防微杜漸 D墨守成規(guī)27.2014年南京青奧會舉辦的要求是,既要遵循國際賽會慣例,又要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辦賽新模式,不僅要體現(xiàn)江蘇和南京特點,還要體現(xiàn)中華文化、時代特征。這表明A.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tǒng)一 B.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lián)結C.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D.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28. 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能體現(xiàn)這一哲理的是A.流水不腐戶樞不蠹B.萬物興歇皆自然C.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D.一把鑰匙開一把鎖292014,你過得好嗎?有人在網上將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概括為“喜大普奔”,作為人們的某種生活寫照。這體現(xiàn)了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B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著推動作用C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D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具有反作用30. 2014年,我國開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破除城鄉(xiāng)二元結構障礙、實現(xiàn)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高考制度改革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 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fā)展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A B C D31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某地要求黨員干部自覺摒棄“油水關系”、“蛙水關系”,堅決杜絕“水火關系”,不忘“魚水關系”,銘記“舟水關系”。從哲學角度看,這啟示黨員干部要 堅持聯(lián)系客觀性,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 反對矛盾斗爭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握矛盾同一性,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A B C D上聯(lián):2+0+1+3+1+4=11(光棍),下聯(lián):2-0-1-3-1-4=-7(夫妻),橫批:201314(愛你一生一世)。上聯(lián)說做人不能用加法,只索取,結果是孤家寡人。下聯(lián)說與人相處用減法,講奉獻,人生不孤單,有舍才有得。橫批:一生一世只有付出才有回報!據(jù)此回答32-33題。32. 從辯證法看,這一對聯(lián)告訴人們A.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緣分把你我相連B.世界是永恒發(fā)展的,“一生一世”就是一種永恒C.矛盾具有同一性,善于做好“加減法”D.矛盾具有斗爭性,“加法”不行就做“減法”33.這一對聯(lián)告訴人們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xiàn)價值 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起決定作用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 要在轟轟烈烈的事業(yè)中追求自身價值A B C D江蘇省漣水中學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年級階段檢測政治試卷答題紙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本部分共33小題,每小題2分,共66分。)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題號2324252627282930313233答案二、簡析題:請運用所學知識對所提問題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和說明。(共34分)34.黨的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特別強調解決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白詈笠还铩眴栴}是指上面雖有惠民舉措,但政策始終“走在路上”,服務始終“停在嘴上”,實惠沒有真正“落到身上”,造成“末梢堵塞”。若任其發(fā)展,則會危及黨的肌體和執(zhí)政能力。因此,必須堅定地推進改革,打通各領域的“最后一公里”,提高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能力,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運用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原理,結合材料,分析黨重視解決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體現(xiàn)的哲學智慧。(9分)352014年10月23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建設“法治國家”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違法不究現(xiàn)象比較嚴重,執(zhí)法體制權責脫節(jié)、多頭執(zhí)法、選擇性執(zhí)法現(xiàn)象仍然存在;部分社會成員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不強,一些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xiàn)象依然存在。請從唯物辯證法角度選擇一個最恰當?shù)脑?,談談如何正確看待我國目前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7分)36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指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細”就是要細化,要直入頭腦,要沉淀心中,只有發(fā)自內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覺行動;“小”就是要從小事做起,從個人做起,堅持不懈抓養(yǎng)成,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實”就是要行動,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江蘇省開設了“江蘇好人榜”,每月發(fā)布20名好人名單及事跡簡介,著力打造“江蘇好人”品牌,漣水縣先后有韓海萍、周婷、劉華等人榜上有名?!敖K好人”已成為引領公民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的指向標,“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超越感動,弘揚美德,爭做“江蘇好人”的“粉絲”,逐漸成為江蘇兒女的共同心聲。(1)結合材料,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分析說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什么要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工夫?(9分)(2)運用“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知識,談談如何向“江蘇好人”學習?(9分) 江蘇省漣水中學2014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年級階段檢測政治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確的選項。(本部分共33小題,每小題2分,共66分。)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BCBADABACDD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ADACDACDDCC題號2324252627282930313233答案CCCBBCACCAB二、簡析題:請運用所學知識對所提問題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和說明。(共34分)34.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3分)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fā)展推動整體的發(fā)展。(3分)若不重視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任其發(fā)展,會危及黨的肌體和執(zhí)政能力。打通各個領域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提高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能力,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3分)3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原理,(3分)要求我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tǒng)一的方法。(2分)既要看到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忽視存在的問題,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分)(如多角度回答,只批閱第一個答題角度;如從兩點論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