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黃金)高考歷史一輪檢測 第8講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精講精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頁
(考黃金)高考歷史一輪檢測 第8講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精講精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頁
(考黃金)高考歷史一輪檢測 第8講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精講精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頁
(考黃金)高考歷史一輪檢測 第8講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精講精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頁
(考黃金)高考歷史一輪檢測 第8講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精講精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時間:3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2011海南高考)某考察小組在7月份進入一個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綠油油的青稞和黃燦燦的油菜花交相輝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卻寸草不生。據此完成13題。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該地區(qū)()a晝夜溫差大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嚴重 d地質災害頻發(fā)2該河谷農田用水依賴()a當地降水 b遠程調水c冰雪融水 d地下水3該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區(qū)簡稱是()a甘 b新c藏 d滇圖至圖為一組景觀剖面示意圖,反映了某地區(qū)土地利用狀況由圖時期到圖時期的變化過程(圖時期到圖時期氣候變化甚微,可忽略不計;圖中河流斷面位于河流分段中的中游)。讀圖回答46題。4依據圖中信息,分析河流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最大的是()a b c d5圖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變化,反映了()a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 b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c地理要素的穩(wěn)定性 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6下列植物分布的現象、規(guī)律,主要由熱量差異造成的是()a密林底屋與上層植物種類有明顯不同b迎風坡、背風坡樹種的差異c由沿海向內陸出現了森林、草原、荒漠的植被景觀變化d海南島橡膠樹、四川盆地柑橘樹、山東丘陵蘋果樹的分布差異讀下圖,回答78題。7該圖反映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a整體性規(guī)律b由赤道到兩極的分異規(guī)律c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d從沿海向內陸的分異規(guī)律8下列敘述中,屬于p環(huán)節(jié)的是()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溫和濕潤b植被破壞嚴重容易形成紅色荒漠c夏季高溫多雨,有機質分解快d河網稠密,徑流量大,水能豐富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是一個有機整體。據此完成910題。9南方丘陵區(qū)和黃土高原區(qū)都是我國開發(fā)較早的區(qū)域,據此判斷兩地人地矛盾尖銳的共同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快,人類生產活動的廣度和深度不斷發(fā)展,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全球變暖,氣候異常,自然災害頻繁工業(yè)化進程中出現嚴重的工業(yè)污染過度攫取資源,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所致a b c d10造成黃淮海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區(qū)兩地自然地理環(huán)境差異的兩個基本因素是()土壤地貌水文氣候a bc d讀“我國某地潛水位埋深與氣象要素相關模式圖”,回答1112題。11圖中三條曲線分別表示()a潛水位埋深、氣溫、空氣相對濕度b空氣相對濕度、氣溫、潛水位埋深c氣溫、空氣相對濕度、潛水位埋深d氣溫、潛水位埋深、空氣相對濕度12當潛水位埋深小于5米時,該地區(qū)()a空氣相對濕度大于75%b鹽堿化加重c月降水量在50 mm到100 mm之間d月均溫大于15二、綜合題(共40分)13(2013福州質檢)鄭渝(鄭州至重慶)鐵路是中國高速鐵路網規(guī)劃的重要線路,初步規(guī)劃有線、線兩種方案。圖甲為鄭渝高速鐵路規(guī)劃示意圖,圖乙表示a山地垂直地域分異狀況。讀圖回答問題。(20分)圖甲圖乙(1)描述線經過的a山地南坡與北坡垂直自然帶譜的差異,并分析原因。(8分)(2)夏秋季節(jié),甲地附近有夜間多雨的現象。結合地形特點,根據熱力環(huán)流原理分析其原因。(4分)(3)對規(guī)劃中的、兩條線路,你認為哪一條更合理,簡述理由。(8分)14讀“南部非洲區(qū)域圖”,回答下列問題。(20分)(1)圖中大陸西岸等溫線向北凸出明顯,分析原因。(4分)(2)說明峰會召開期間約翰內斯堡市周邊地區(qū)的自然景觀特征,并說明理由。(4分)(3)圖中甲、乙沿海地區(qū)都處于回歸線附近,自然帶有何不同?說明成因。(6分)(4)運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分析圖中贊比西河與世界主要河流相比航運價值相對較小的原因。(6分)答 案課時跟蹤檢測(十一)1b2.c3.c第1題,山坡寸草不生說明山坡不利植被生長,從題中海拔3 000多米的谷地可知該地熱量不足、降水稀少是寸草不生的原因。第2題,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降水稀少,其農田灌溉用水是高山冰雪融水。第3題,從“3 000多米的河谷”和“青稞”等信息可知該河谷可能位于西藏。4d5.b6.d第4題,據圖中信息可知,植被減少,其涵養(yǎng)水源、穩(wěn)定徑流的能力下降,導致河流徑流季節(jié)變化增大。第5題,植被的減少不僅影響到徑流量的變化,且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反映出植被對水文的影響。河流下游泥沙淤積增加,土壤肥沃,耕地增多,這些反映了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演變的整體性。第6題,密林底層與上層由于光照條件的差異而樹種不同,b、c選項中的現象主要是水分的差異造成的。7a8.c第7題,該圖反映了氣候、水文、地形、土壤、植被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第8題,p環(huán)節(jié)由氣候指向土壤,說明夏季高溫多雨,有機質分解快,形成了貧瘠的土壤。9d10.d第9題,兩地區(qū)突出的環(huán)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其共同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快,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對資源的掠奪性開發(fā)。第10題,黃淮海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差異明顯,它是由地貌和氣候兩大因素造成的。11選d我國冬季氣溫低,夏季氣溫高,因而為氣溫曲線;該地春季降水少,氣溫高,因而潛水位下降,可判斷為潛水位埋深曲線;空氣相對濕度在夏季較高,全年變化不是很大,可知為空氣相對濕度曲線。12選d注意縱坐標潛水位埋深數值的變化方向,潛水位埋深小于5米時該地處于夏季,氣溫較高。13解析:第(1)題,從圖中分析比較其差異;原因從自然帶的影響因素來分析。第(2)題,降水是空氣上升冷卻而形成,我國西南多夜雨,從河谷地形及大氣熱力作用來分析。第(3)題,對規(guī)劃中的、兩條線路,任選一條說明即可。答案:(1)差異:與北坡相比,南坡垂直自然帶的數目更多、帶譜更復雜;同一自然帶南坡分布的海拔更高;山麓自然帶南坡為常綠闊葉林帶,北坡則為落葉闊葉林帶。原因:與北坡相比,南坡為向陽坡,較同海拔的陰坡熱量更豐富;南坡為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量更大。(2)夏秋季節(jié)空氣中水汽含量大;夜間山坡因輻射冷卻,其降溫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氣更快,氣壓升高;冷空氣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迫使谷底暖濕空氣抬升,易形成降雨。(3)線方案。理由:線與線比,線所經地區(qū)地形較平坦,施工難度較小,投資較少;線所經的城市較多,人口較密集,經濟效益較高?;蚓€方案。理由:線與線比,線所經地區(qū)占用耕地較少;線所經的城市較少,人口較稀疏,征地費用較低。14解析:第(1)題,南半球等溫線向北凸出,說明氣溫低于同緯度地區(qū),主要受本格拉寒流降溫作用的影響,氣溫低。第(2)題,約翰內斯堡周邊地區(qū)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峰會期間正值南半球冬季,受信風帶控制降水少,為干季,草木枯黃。第(3)題,甲沿海地區(qū)由于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沿岸本格拉寒流的降溫減濕作用的影響,形成熱帶荒漠帶,乙沿海地區(qū)地處信風帶的迎風坡,沿岸有暖流經過,增溫增濕,終年降水豐富,形成熱帶雨林帶。第(4)題,運用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分析河流的航運價值,需要聯系地形、氣候、植被等自然要素進行綜合分析,贊比西河水文條件很復雜,河水淺,多沙洲,還有湍流瀑布,有很大一段河段是在南非高原峽谷中穿行,對航運威脅很大;而且水量且受到旱季、雨季影響,變化很大。答案:(1)有本格拉寒流經過,起到降溫作用。(2)草木枯黃。6月份為南半球冬季,受信風帶控制降水少,為干季。(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