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中國古代史專業(yè)論文)王安石《易》學研究.pdf.pdf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 摘要 王安石的易學著作主要為易解十四卷( 其熙寧年間的改定本稱易義, 編為二十卷) 。此外,在 o t 備j i l 文集中還有易象論解、卦名解、易泛論、 九卦論、河圖洛書義( 此文一說為陸佃所作) 、大人論、致一論等單篇存 留。這些單篇與易解共同構成了王安石易學體系。 王安石撰寫易解,大約在宋仁宗寶元至嘉祜間( 1 0 3 8 - - 1 0 6 3 ) ,歷時二十馀 年。到熙寧年間,王安石又對易解進行了多次修改,并將易解的“新改本” 更名為易義。此后,舊本易解與新本易義同時流傳。大致到清朝乾隆年 間,王安石易解佚失。筆者鉤沉輯佚,輯得2 6 5 條散見于各書的易解佚文, 匯編為荊公易解鉤沉。盡管這些佚文大約僅相當于易解原書十分之一的數(shù)量, 但卻是研究王安石易學不可或缺的基本文本。 王安石治易,堅持“人更三圣”之說,認為周易成于伏羲、文王、孔子。 但他卻并不因此而盲目迷信圣人,其擬圣之作易象論解和卦名解的撰 寫,就是出于對周易的序卦傳和雜卦傳不滿。其“用九”之說,也體 現(xiàn)了他標新立異而又言之有據(jù)的治學風格。 王安石治易,在承襲王弼周易注講求義理的基礎上,也重視漢學的訓 詁手段。但他絕不像漢儒那樣,只是從文字到文字。他釋字注重言簡意賅、古樸典 雅,不取漢人訓詁繁瑣、引經據(jù)典的方法,亦不用周易口義中胡瑗那種白話式 的釋字方法,而是藉訓詁開新意,在堅實的訓詁基礎上對周易義理做進一步的 解說和發(fā)揮。 王安石治易,對“觀象”也極為重視,與程頤治易全不“理會”內外卦 的路數(shù)迥然不同。這種因早年治易而形成的易學特殊思維方式,對王安石 晚年撰寫字說的影響很深。王安石將其“觀象”之法運用于字說的撰寫之 中,以“會意”之法取代漢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書之法, 對漢字進行解說。 王安石易學,以文字精絕見長,有著深厚的學術功力。程頤曾經說過:“若 欲治易,先尋繹令熟,只看王弼、胡先生、王介甫三家文字,令通貫。馀人易 說無取,枉費功?!敝祆湟苍f過:“易是荊公舊作,卻自好。三經義( 詩、 書、周禮) 是后來作底,卻不好?!边@說明,這兩位理學大家對王安石易 解研究方法和基本學術價值大體上是肯定的。當然,對于王安石在易解中所 摘要 表達的一些政治觀和宇宙觀,程頤則頗不以為然,對其也提出了詰難。 荊公新學,是王安石及其門人弟子共同創(chuàng)立的具有較完備體系的新經學流派。 易解作為荊公新學的基礎和起點、易義作為荊公新學發(fā)展鼎盛時期的重要學 術思想組成部分,與荊公新學的形成、發(fā)展、成熟、鼎盛、衰落相始終。完全可以 說,易解或易義與老子注、淮南雜說、三經新義、字說等著述一 起,共同構筑了荊公新學體系。 另外,周易在儒家經典中有著獨特的哲學架構和內涵,在宋代,無論何人要 想創(chuàng)立其學術體系,不以周易作為哲學支撐,那他就難以真正形成大氣候。在 宋仁宗慶歷、嘉祜之際,王安石以作易解、老子注、淮南雜說而嶄露頭角、 名動天下。其中,易解、老子注對王安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 的作用。老子重出世而富于智慧,周易重進取而多論變易。對于主張經世致 用、目睹慶歷新政失敗的王安石來說,易解的撰述與其改革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確 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即使是到了王安石執(zhí)掌權柄的時期,易學也是王安石推 行變法的有力武器。因此,本文在附錄中也有兩個單篇,對王安石易學與其早 期世界觀、方法論和以及其政治思想的關系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王安石易學 易解荊公易解鉤沉 i i a b s t r a c t t h em a i nw o r k so f w a n ga n s 1 1 i sy il e a r n i n gi sy ij i e ,w h i c hh a s1 4v o l u m e s ( i t s v e r s i o nn a m e dy iy ii nx i n i n gp e r i o d ,2 0v o l u m e s ) i nl i nc h u a n w e n j i ,t h e r ea r es o m e p i e c e so fw r i t i n g sa sy ix i a n g l u nj i e ,g u am i n gj i e ,y if a nl l l i l ,j i ug u al u n ,h et 1 1 l u os h uy i ( a n o t h e rv e r s i o n ,t h ew r i t e ri sl ud i a n ) ,d ar e nl 1 l na n dz h iy il u n t h e y f o r m e dw a n ga n s h i sy il e a r n i n gs y s t e mw i t hy ij i e w a n ga n s h iw r o t eh i sy ij i ea b o u ti nt h ep e r i o do fs o n gr e n z o n g sb a o y u a n t o j i a y o u ( 1 0 3 8 1 0 6 3 ) f o rm o r e t h a n2 0y e a r s t ot h ep e r i o do fx i n i n g ,w a n ga n - s h ih a d r e w r i t t e ny ij i em a n yt i m e sa n dr e n a m e dt h er e w r i t ey iy i f r o mt h e n ,t h eo l de d i t i o ny i j i ea n dt h en e we d i t i o ny iy ih a db e e ns p r e a dm e a n t i m e a b o u tt ot h ep e r i o do fo i a n l o n g o f q i n gd y n a s t y , w a n g a n s h i sy ij i ew a sl o s t 1 1 1 ew r i t e ro f j i n g g o n g y ij i eg o uc h e n c o l l e c t e dt h e2 6 5p i e c e ss u r v i v i n g so ft h em i s s i n gw r i t i n g sh ef o u n di ns o m eb o o k si n t o t h eb o o k a l t h o u g ha l lo ft h ew r i t i n g sa r ea b o u to n et e n t ho ft h eo f f g i n a ly i j i e ,y e tm e y a r et h e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 i n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 g w o r kt ow a n ga n - s h i sy i l e a r n i n g w a n g a n - s h ii n s i s t e dt h et h e o r yt h a t “r e ng e n gs a ns h e n ( t h e r ea r et h r e es a g e si n h u m a n h i s t o r y ) a n dc o n s i d e r e dt h a tz h o u y iw a sf i n i s h e db yf u x i ,w e nw a n g a n d k o n g z i b u th ed i d n th a v eb l i n d 筋mi ns a g e s h es h o w e dh i sd i s s a t i s f i e dt ox ug u az h u a n a n dz ag u az h u a no fz h o uy ib yw r i t t e ny ix i a n gl u nj j ea n dg u am i n gj i e h i s p o s i t i o no n y o n gj i u a l s or e f l e c t e dh i ss t y l eo ns t u d yt h a tc r e a t e dt h i n g sn e wa n d o r i g i n a lb u ts p o k eo ng o o dg r o u n d s i n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w o r kt oy i ,w a n ga n - s h in o to n l yp a i da t t e n t i o nt of o l l o w i n g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o f p r i n c i p l e s i nw a n gp i sz h o uy iz 1 1 ub u ta l s ot ot h e e x p l a n a t i o n so f w o r d s i na n c i e n tb o o k st ot h eh a ns c h o o lo fc l a s s i c a lp h i l o l o g y h ed i dn o tl i k et h ec o n f u c i a n s c h o l a r sw h or e s e a r c h e dz h o uy i o n l yf r o mw o r d st o w o r d s h ee x p l a i n e dw o r d s c o n c i s e l y a n d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 s i m p l y a n du n 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 l y h eu s e dn e i t h e rt h e t r i v i a l l ya n dc o p i o u s l yq u o t ea u t h o r i t a t i v ew o r k sw a y so f t h eh a n sn o rh uy u a n si nt h e v e r n a c u l a ri nz h o uy ik o uy i b u th ec r e a t e dan e wi d e a , d i df u r t h e rc a p t i o n sa n d d e v d o p i n g st ot h ep r i n c i p l e si nz h o u y io nt h eb a s i so fs o l i de x p l a n a t i o n so fw o r d si n a n c i e n tb o o k s i n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w o r kt oy i ,w a n ga n s h ia t t a c h e di m p o r t a n c et o “g u a n x i a n g w h i c h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c h e n gy iw h od i d n tp a y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w a yo f i n s i d ea n do u t s i d e g u a w a n ga n - s h iw a sd e e p l ya f f e c t e di nh i so l da g eb yh i ss p e c i a lm o d eo ft h i n k i n g 1 1 1 f o r m e di nh i se a r l yr e s e a r c h i n g st oy i h eu s e dh i sw a yo f “g u a nx i a n g i nw r i t i n gz i s h u t a n du s e dt h ew a yo f “h u iy i t oe x p l a i n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i n s t e a do f t h es i xw a y s o f 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 c h i n e s ec h a r a c t e r sl i k ep i c t o g r a p h y ,e t c w a n ga n - s h i sy il e a r n i n gh a ss o l i ds c i e n t i f i cs k i l l s c h e n gy ih a ds a i d :“b e f o r e r e s e a r c h i n gy i ,m u s tr e a di to v e r o n l yr e a dw o r k so fw a n gp i ,h ux i a n gs h e n ga n d w a n gj i e p u , a n dm a k e i tl i n ku pf r o mt h eb e g i n n i n gt ot h ee n d t h ee x p l a n a t i o n st oy io f o t h e r sa r en o t h i n gt or e c o m m e n d a n db u tw a s t e dy o u rh a r dw o r k z h ux ih a de v e rs a i d : y ii sj i n gg o n g so l dw o r k s ,b u t v e r yw o n d e r f u l s a nj i n gy i ( s h i ,s h u ,z h o ul i ) w r i t t e n l a t e ri s n t g o o d ”i ts h o w e dt h a tc h e n gy ia n dz h u x iw h ow e r ek n o w n b yc o n f u c i a n s c h o o lo f i d e a l i s tp h i l o s o p h yo f t h e s o n ga n dm i n gd y n a s t i e sa p p r o v e dr o u g h l y t ow a n g a n - s h i sr e s e a r c hw a yo ny ij i ea n di t sb a s i c a la c a d e m i cv a l u e o fc o u r s em e yt o o k e x c e p t i o n t ow a n ga n s h i sv i e w so n p o l i t i c a la n dw o r l d i ny ij i e ,a n dc l o s e l y q u e s t i o n e d o t h e r s j i n gg o n g x i nx u ei san e w j i n gl e a r n i n gs c h o o l sw i t hac o n s i d e r a b l ec o m p l e t e s y s t e mc r e a t e db yw a n g a n - s h ia n dh i sd i s c i p l e s t h e yw e n tt o g e t h e rw i t hj i n gg o n gx i nx u ef r o mf o r m i n g , d e v e l o p i n g ,m a t u r i n g , f l o u r i s h i n g t od e c l i n i n gt h a ty ij i ea si t sb a s i sa n ds t a r t i n gp o i n ta n d y i y ia si t si m p o r t a n t p a r t w h i c hf o r m e dt h es c i e n t i f i c t h e o r y a tt h eh e i g h to f p o w e ra n ds p l e n d o u ro ft h e d e v e l o p i n g a f f m n a t i v e l y , j i n gg o n g x i nx u ei sc o n s t r u c t e db yy ij i eo ry i y i ,l a oz i z h u ,h u a in a nz as h u t ,s a nj i n gy ia n dz is h u o z h o uy ih a sa s p e c i a lp h i l o s o p h yf r a m e w o r ka n di n t e n s i o ni nt h ec o n f u c i a nc l a s s i c s i ns o n gd y n a s t y ,n o b o d yc o u l dc o n s t r u c th i so w n s c i e n t i f i cs y s t e mw i t h o u tz h o uy ia s t h ep h i l o s o p h ys t r u t i nt h ep e r i o do fs o n gr e n z o n g sq i n g l it o j i a y o u ,w a n ga n - s h i m a d eh i m s e l f c o n s p i c u o u sa n dw e l l k n o w ni nt h ew o r l db yh i sy ij i e l a oz iz h ua n d h u a i n a nz a s h u t a m o n g t h eb o o k s ,y ij i ea n dl a oz iz h ua r et h e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e f f e c t t ot h ef o r m i n g o f w a n g a n - s h i sw o r l do u t l o o ka n d m e t h o d o l o g y l a o z iv a l u e s r i c h i n g i n i n t e l l i g e n c ea n df a ra w a yf r o ms o c i e t y ,b u tz h o uy i ,b e i n ge a g e rt om a k ep r o g r e s sa n d d i s c u s s i n gm o r ea b o u tc h a n g e s t ow a n ga n s h i , w h oh e l ds e r v i c i n gt ot h ep o l i t i co f s o c i e t ya n dw i t n e s s e dt h ef a i l u r eo f q i n g l ix i nz h e n g ,t h e r ew a sat h o u s a n da n do n el i n k s i n1 1 i sc o m p o s i n go f y ij i ea n dt h ef o r m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i sr e f o r m i n gi d e a s e v e nt o t h et i m ew h e n w a n ga n s k iw a si np o w e r ,y il e a r n i n gw a ss t i l lh i sp o w e r f u la i i st o p r a c t i c et h er e f o r m i n g s oi nt h ea p p e n d i xih a v et w os i n g l ea r t i c l e si nw h i c hd i s c u s s e d t h e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w a n g a n - s h i sy i l e a r n i n g a n dh i s e a r l y w o r l d o u t l o o k , m e t h o d o l o g ya n dp o l i t i c a li d e a s k e yw o r d s :w a n ga n - s h iy i l e a r n i n g y ij i e j i n gg o n g y ij i eg o uc h e n i v 周易與王安石易學特色( 代緒論) 周易與王安石易學特色 ( 代緒論) 一、易學概說 王安石的易學著作主要為易解十四卷( 其改定本稱易義,為二十 卷) 。南宋寧宗時期的經學家馮椅在厚齋易學附錄一先儒著述上中僅對其 篇章結構有一簡單的介紹:“有上、下經,雜卦l 鄉(xiāng) ,有卦象論統(tǒng)、解易象?!?此外,在臨川i 文集中還有易象論解、卦名解、易泛論、九卦論、河 圖洛書義2 大人論、致一論等單篇存鐾。 今本周易由經、傳兩部分組成。據(jù)現(xiàn)代學者的研究,可以認定:易經 原本是h 筮之書,大約編定于西周時期3 。易傳又稱“十翼”,包括彖傳上 下、象傳上下、文言傳、系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 諸傳雜出于多人之手,在自春秋至戰(zhàn)國這一歷史時期內陸續(xù)編成4 。但在北宋以前, 人們都遵從漢書藝文志所提出“入更三圣,世歷三吉”之說,即伏羲作八 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孔子作易傳5 。 到北宋對,歐陽修在疑經惑吉思潮的推動下,對易傳進行詳細的考辨螽, 以大無畏的勇氣,提出了除彖傳上下和象傳上下外文言傳、系辭傳 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并不是孔子所作,且非出于一人之手的論 斷。而在這個問題上,王安石并不認可歐陽修的意見。他甚至還批評歐陽修“不 知經,不識義理,非周禮,毀系辭”6 0 在答徐絳書中,王安石力申: “易之所為作,文王以伏羲為未足以喻世也,故從而為之辭。至于孔子之 有述也,蓋又以文王為未足。”7 仍堅持“人更三圣”之說。在大人論中,他 甚至將周易系辭上孛“顯諸仁,藏諸爆,鼓萬物兩不與圣人露愧”一句直 稱為“孔子日”。但是,他也并不盲目迷信圣人,其針對序卦傳和雜卦傳 的擬圣之作易象論解和卦名解,即是明證。 在所有傳統(tǒng)經典中,周易無疑是研究難最大的一種。對這一點,宋人也深 有體會。李覯曾說:“易者,三圣之所以教人,因時動靜而終之以德義,五經 1 這里的“雜卦”,并非指雜卦傳,面是泛指“十翼”。 2 ( 采) 陸佃:陶山集卷9 牧有河圖洛書說,內容與河圈洛書義相同。其題下有注,云:“誤載 荊公集中?!?3 易經成書于何時,迄今尚無定論。這里雜取顧頡剛、李鏡池諸先生之說。 4 關于易傳的戒書、作者諸問題,迄今雖無定論,但一般認為大致成書于春秋至戰(zhàn)國時裳,亦菲孔予所 作。 東漢經師又提出周公旦作爻辭說。至南宋,朱熹遂據(jù)此更概括為“人更四圣”說。 o ( 宋) 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2 1l ,熙寧三年五月庚戍記事。 7 ( 宋) 王安石:臨川文集卷7 3 。 制北大學歷史掌博士學位論文 特是為深矣?!? 王安石博學多識,“議論高奇,能以辯博濟其說,人莫能詘”2 。 然畢生治經,亦以周易為難。其曰:“自生民以來,為書以示后世者,莫深于 易?!? 這里的“深”,既有“深刻”又有“艱深”之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 周易成書體系龐雜之所致。 在易經中,無論卦辭還是爻辭,均為殷周時期的b 筮之辭,因而其文字 古奧難曉。如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蒙“亨。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洼,瀆則不告。利貞”、大壯- 六五“喪羊于易,無悔”、 歸妹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等等。麗 易傳后出,不僅為周易摻入了大量的道家、儒家思想,而且出于其對易 經哲理提升的需要,又將其h 筮之辭完全視為有“微言大義”的東西,強行從 象征意義上予以解說,使其更加晦澀難懂。對這個問題,不少宋代學者是看得很 清楚的。例如,蘇洵說:“圣人懼其道之廢,而天下復于亂也,然后作易。觀 天地之象以為爻,通陰陽之變以為卦,考鬼神之情以為辭。探之茫茫,索之冥冥; 童而習之,自首麗不得其源;故天下視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尊其人而其教 亦隨而尊?!? 朱熹說:“據(jù)某看得來,圣人作易,專為h 筮。后來儒者諱道是 h 筮之書,全不要惹他h 筮之意,所以費力。今若要說,且可須用添一重h 筮意, 自然通透。”5 周易也是中國古代數(shù)理知識的淵藪。據(jù)沈宜甲先生的研究,在易經 中己具有二進制、排列組合法、模數(shù)法、馀數(shù)學等多種近代數(shù)學的原始形態(tài)6 。而 這些復雜的數(shù)理關系是古人能在簡單層面上運用,但在復雜層面上卻是根本無法 理解的。在對易經數(shù)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上,象數(shù)派盡管比義理派要強許多, 但終究是越往深處就越迷糊。如邵雍企圖運用易經數(shù)理知識來構建自己的宇 宙發(fā)生模式,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先天象數(shù)之學,又創(chuàng)立了“元”、“會”、“運”、“世” 等時間單位,在時間的運算上,即以“1 2 ”和“3 0 ”反復相乘,以論證時間,雖 能唬住對數(shù)學不太精通的人,聲名大噪,但最終卻陷入虛妄。蘇洵曾說:“卜筮者, 天下之至神也。而h 者聽乎天而人不預焉者也,筮者決之天而營之人者也。龜, 漫而無理者也,灼荊而鉆之,方功義弓,惟其所為,而人何預焉? 圣人日:是純 乎天技耳。技何所施吾教? 于是取筮。夫筮之所以或為陽、或為陰者,必自分 而為二始。卦一,吾知其為一而卦之也;揲之以四,吾知其為四而揲之也;歸奇 于扔,吾知其為一、為二、為三、為四而歸之也。人也,分而為二,吾不知其為 幾而分之也。天也,圣人日:是天人參焉,道也。道有所旋吾教矣。于是因而 作易,以神天下之耳目,而其道遂尊而不廢。此圣人用其機權以持天下之心, 1 ( 宋) 李覯:吁江集卷2 7 上蘇祠都書。 。( 宋) 邵伯溫:鄱氏聞見錄卷1 1 所引司馬光語。 3 ( 宋) 王安石:臨川文集卷7 3 答徐繹書。 4 ( 束) 蘇洵:嘉轱集卷6 易論。 3 ( 宋) 黎德靖編:朱子語類卷6 7 。 。參見沈宜甲:科學無玄的易,中國友誼出版社1 9 8 4 年8 月版。 2 周易與王安石易學特色( 代緒論) 而濟其道于無窮也。”1 這個認識雖然有些偏頗,但卻反映了宋代學者對周易 中的數(shù)理知識而不能理解而感到無比惶惑的事實。 周易盡管艱深難曉,但也正因為如此,易經才能以象、數(shù)、理、占四 大要素綜合形成一個神秘主義的、但包含著樸素辯證法的思想體系,而易傳 又才能在此基礎上作了哲理的提升,使之形成了所謂的“周易哲學”。 周易哲學的核心可歸結為“陰陽”范疇。又由“陰陽”變化而產生出矛 盾對立、交感相斥、發(fā)展變化等觀念。王安石對此有準確的把握。清人查慎行周 易玩辭集解卷9 載:“胡云峰2 日:乾坤之卦未畫,觀之天尊地卑,乾坤之位己 定矣。貴賤之位未齊,觀天地之卑高,卦爻之貴賤已位矣。易未有卦爻,則未 有剛柔之稱也。天地間陽者常動,可見其為剛;陰者常靜,可見其為柔矣。易 未有爻位,則未有吉兇之辭也。天地間事事物物,善惡各以其類而分。善者可知 其為吉,惡者可知其為兇矣。易未有蓍卦,固未見所謂陽變陰、陰化陽也。天 成象、地成形,蓍卦之變化,于是乎見矣。此一節(jié)言畫前之易,固如是也。 其說本于臨i l 王氏?!北M管這不是王安石的原話,但基本意思應是相近的。在王安 石的心目中,周易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易之為書,圣人之道于是乎盡矣?!?3 而且,對于周易“物極必反”的原理及其與政治的關系,王安石也有清楚的 認識。在秦始皇一詩中,王安石寫道:“天方獵中原,狐兔在所憎。傷哉六孱 王,當此鷙鳥腐。搏取已掃地,翰飛尚憑凌。游將跨蓬萊,以海為丘陵。勒石頌 功德,群臣助驕矜。舉世不讀易,但以刑名稱。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堅冰! ”4 但是,周易思想明顯具有兩重性的特征:一是天道人事觀的兩重性宗 教神學的的唯心主義天道觀念和人事有為的樸素唯物主義觀念。二是思維方式的 兩重性形而上學的思維模式和樸素辯證法的發(fā)展變化觀念。三是政治歷史觀 的兩重性維系神權統(tǒng)治的保守落后性和同情民眾、反對暴虐的進步性5 這是 研究周易必須注意的問題。而王安石的易學思想也正是在周易既定 的哲學框架內,尤其是在天命觀上表現(xiàn)出了這種兩重性的特征。例如,王安石在 解說井九三“井渫不食,為我民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時日:“此 托殷之公侯時有賢者獨守湯法而不見任用,謂微箕之倫也。惻傷悼也,周德來被, 故日求王明受福。子求王明,子貢所謂“異乎人之求”也。君子之于君也,以不 求求之;其于民也,以不取取之;其于天也,以不禱禱之,其于命也,以不知知 之。井之道無求也,以不求求之而己?!奔瘸姓J天命的存在但又不過分依賴于天命, 強調事在人為而又帶有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 1 ( 宋) 蘇洵:嘉祜集卷6 易論。 2 胡云峰即宋末元初的胡一桂。 1 ( 束)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2 9 大人論。 4 ( 宋) 王安石:臨川集卷9 。 5 張武:略論周易思想的兩重性特征,文載唐明邦等編:周易縱橫錄,湖北人民出版社 9 8 6 年j1 月牘。 一3 河北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 二、宋代易學的長足進展 周易系辭上日:“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 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弊鳛榫哂袕碗s內容的典籍。除去占h 成 分外,周易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數(shù)理知識的淵藪、古人思維訓i 練的工具,也是思想 家闡發(fā)學術思想、政治家倡言變法改革的載體。因此,歷代中國思想家都對周 易十分重視,大多極深研幾,藉其立言成說。 從漢朝開始,由于儒家經學的確立和發(fā)展,周易被列為六經之首,易 學研究體系開始形成。隋書經籍志對自漢至隋易學的流變有一簡要的總 結:“漢初,傳易者有田何,何授丁寬,寬授田王孫,王孫授沛人施讎、東海 孟喜、瑯邪粱丘賀。由是有旌、孟、梁丘之學。又有東郡京房,自云受易于 梁國焦延壽,別為京氏學。嘗立,后罷。后漢施、孟、梁丘、京氏,凡四家并立, 而傳者甚眾。漢初又有東萊費直傳易,其本皆古字,號日古文易。以授瑯 邪王璜,璜授沛人高相,相以授子康及蘭陵毋將永。故有費氏之學,行于人間, 而未得立。后漢陳元、鄭眾,皆傳費氏之學。馬融又為其傳,以授鄭玄。玄作易 注,茍爽又作易傳。魏代王肅、王弼,并為之注。自是費氏大興,高氏遂衰。 梁丘、施氏、高氏,亡于西晉。孟氏、京氏,有書無師。梁、陳鄭玄、王弼二注, 列于國學。齊代唯傳鄭義。至隋,王注盛行,鄭學浸微,今殆絕矣。”因此,在唐 代的易學中,王弼所注周易有著獨尊的地位,唐人對周易義理的解 說始終未能超越王弼。 宋代是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的巔峰,易學研究也因此有了長足的進展。據(jù)漢 書藝文志記載,漢代易學研究者共有1 3 家,易學著作共有2 9 4 篇。 經歷魏晉南北朝,到了隋代,據(jù)隋書經籍志記載,共有易學著作6 9 部、5 5 1 卷。如果加上亡佚之書,則有9 4 部、8 2 9 卷。唐代易學沒有多大發(fā) 展,據(jù)新唐書- 經籍志記載,唐代易學研究者共有7 6 家,易學著作 共有8 8 部、6 6 5 卷。另外,缺失姓名者一家,還有李鼎祚等未被著錄者1 1 家, 共計3 2 9 卷。據(jù)宋史藝文志記載,宋代的易學著作共有2 1 3 部、1 7 4 0 卷。另有王柏讀易記等未被著錄者1 9 部、18 6 卷。除去其前代著述者3 4 部、 2 0 8 卷,宋人所著共有1 9 8 部、1 7 1 8 卷。此后,據(jù)明史藝文志記載,明人 所著易學著作共有2 2 2 部、1 5 7 0 卷;而清人治易,輯佚多而撰述少,清 史稿藝文志亦未統(tǒng)計易學著作的總部數(shù)及總卷數(shù)。據(jù)筆者統(tǒng)計,不包括 輯俠,清史稿藝文志所載清人所撰易著作共2 4 4 種、1 6 4 1 卷。盡管在 總部數(shù)上,明清均多于宋代,但在總卷數(shù)上,明清則均不及宋代。 在易學研究的方法上,宋代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地步。南宋 學者丁易東在其易統(tǒng)論中說:“易之為書,由漢以來,解者甚眾。各是其 是,為說紛然,以其所主不同故也。余嘗類而別之,大抵其義例十有二:一日以 理論易,二日以象論易,三日以變論易,四日以占論易,五日以數(shù)論易,六日以 d 周易與王安石易學特色( 代緒論) 律論易,七日以歷論易,八日以術論易,九日以事論易,十日以心論易,十一日 以老論易,十- - e l 以釋論易?!? 在這1 2 種研究及應用方法中,宋代幾乎全有。 在宋學體系中,易學的起步既不同詩學、禮學,也不同于尚書 學、周禮學、春秋學。在唐太宗時官定的五經正義中,周易以王弼 注為主,春秋左傳以杜預集解為宗,尚書則宗孔安國傳,毛詩和禮 記則以鄭玄注為本;在唐玄宗時新增的四經中,周禮和儀禮用賈公彥疏, 公羊傳用徐彥疏,谷梁傳用楊士勛疏。在這些對宋初三朝深有影響的經學 中,除周易外,都基本屬于漢學體系,基本仍以文字訓詁為宗。而王弼易 學則已高度玄學化,在易學領域有著獨尊的地位。因此,宋儒對周易的 研究并不存在突破漢學訓詁模式的問題,而是在于如何超越王弼的易學。 到宋仁宗時期,隨著思想文化領域復興儒家學說熱潮的興起、宋學體系逐步 建立,從宋初三先生開始,宋儒就對周易有濃厚興趣。胡瑗、石介都有注易 的著作傳世。范仲淹之易義、歐陽修之易童子問、周敦頤之通書( 又稱 易通) ,均重視周易研究,借易之內容發(fā)揮其本人的思想。宋儒對周 易的解說一方面在王弼傳統(tǒng)易學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對周易的原理高度 哲理化,一方面又開始對周易進行圖式化和數(shù)學化。此后,宋代的易學 遂主要演變成義理、象數(shù)兩大流派。北宋一朝,象數(shù)派以劉牧、周敦頤、邵雍等 人為代表,而義理派則以胡瑗、王安石、張載、程頤、蘇軾等人為代表。但所謂 義理、象數(shù),只是一個大致的分類。實際上,無論義理派還是象數(shù)派內部,各家 之間因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不同,也呈現(xiàn)出了較大的差異。 在象數(shù)派中,劉牧推崇河圖洛書,提出各種圖式解說周易原理,被稱為 “圖書之學”,可稱易圖派。其后,周敦頤注重講象,可稱易象派;邵雍 在講象、說圖的同時,更著重講數(shù),將漢唐易學中的象數(shù)之學進一步哲理化, 特別是數(shù)學化了,可稱為易數(shù)派。南宋朱震則對象、數(shù)之學作了一次總結, 為象數(shù)派易學提供了一套理論體系。宋代象數(shù)流之所以講象數(shù),無非也是想 從象數(shù)的角度填補王弼注周易不講象數(shù)的學術空白而己。在義理派中,程頤、 張載竭力排斥王弼周易注中的老莊玄學觀點,但程頤偏重取義,形成了理學 派的易學體系,而張載偏重取象,形成了氣學派的易學體系。而蘇軾等 人則不僅援老莊,而且援釋教以解易。南宋朱熹站在義理學派的立場、對北宋 以來的易學及其哲學的發(fā)展進行了一次大總結,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易學 體系,對以后幾個世紀易學的發(fā)展,都起了深刻的影響。此外,還有以楊簡 為代表的心學派易學和以葉適為代表的功利學派的易學。 ( 宋) 丁易東:易象義卷首 河北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 第一章王安石易解與荊公易解鉤沉 在王安石的易學著作中,易解是他的早年之作,也是他學術思想基本 形成的重要標志。然而遺憾的是,易解已經散俠不存。因此,有必要對易解 的成書、流傳進行考察,對其佚文,我也盡可能地進行了鉤沉輯佚,編為荊公 易解鉤沉。 一、易解的寫作 關于易解的寫作及其寫作時間,高克勤先生曾在王安石著述考一文 中有簡略的考證1 。其后,金生楊先生在王荊公易解考略一文2 又對其進行了 補充研究,以為王安石撰成易解的時間應在嘉祜年間( 1 0 5 6 - - 1 0 6 3 ) ,而不會 晚于治平元年( 1 0 6 4 ) 。我的看法與金生楊先生基本相同。這里,僅就易解的 成書過程做一考察。 王安石開始發(fā)奮讀書,立志鉆研學術,據(jù)其憶昨詩示外諸弟”s 一詩所記, 是在仁宗景祜四年( 1 0 3 7 ) 。這一年,王安石1 7 歲。因此,王安石學易,不可 能早于此。其早年學易的情況,他后來在答韓求仁書中寫道:“當是時, 未可以學易也,唯無師友之故。不得其序,以過于進取?!眛 在為徐徽易論 纂要所作的序中,他寫道:“予嘗苦王先生易論晦而難讀,徐徽生刪取其略 以示予。又取其義可傳及雖不足傳而猶可論者存之。”s 文中所謂“王先生”,即王昭素。五代宋初開封府酸棗( 舊治在今河南延滓西) 人。好學不仕,以教書為業(yè)。素有志行,為鄉(xiāng)里所尊敬。博通九經,兼究莊老, 尤精詩、易,李穆等人多從之游。開寶三年( 9 7 0 ) ,宋太祖召見,賜國子博 士致仕。卒年八十九。著有易論三十卷。易論已佚,其體例大致為“以注 疏異同互相詰難,蔽以己意“。徐徽字件元,滁州全椒( 今屬安徽) 人,嘉裙四 年( 1 0 5 9 ) 進士。后仕至提舉利路常平,自號獨山屠士。曾肇守滁,與其為文字 交。著有滁陽慶歷集十卷7 。在臨川文集中,尚存有王安石次韻酬徐仲 元、次韻徐仲元詠梅二首、與徐仲元自讀書臺上定林等詩。 以上史料說明了王安石治易無師傳,曾與徐徽切磋過王昭素易論等 零星情況。而僅載于王文公文集卷2 的上蔣侍郎書,則透露了在此數(shù)年之 1 該文載于復旦學報1 9 8 8 年第l 期。 2 該文載于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 0 0 1 年第3 期。 3 ( 宋) 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4 4 。 4 ( 宋) 王安石:臨川文集卷7 2 。 5 ( 宋) 馮椅:厚齋易學附錄一。 6 ( 宋) 馮椅:厚齋易學附錄一。 7 見采史卷2 0 9 、h 月一統(tǒng)志卷1 8 、御選宋金元嘲四朝詩御選宋詩姓名爵星一。 第一章王安石易解與荊公易解鉤沉 后王安石治易的早期成就。因需對該文做詳細考證和分析,茲引錄如下: 某嘗讀易,見晉之初六日:“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贝酥^ 離明在上,已往應之。然外卦之初,道未彰著,上雖照明而未之信,故摧如不 進,寬裕以待其時也。又比之上六日:“比之無首,兇?!贝酥^九五居中,為上 下之主,眾皆親比,而己獨后期,時過道窮,則人所不與也。斯則圣人頤必然之理 寓卦象以示人事,欲人進退以時,不為妄動。時未可而進,謂之躁:躁,則事不審 而上必疑。時可進而不進,謂之緩;緩,則事不及而上必違。誠如是,是上之人非 無待下之意,由乎在下者動之不以時、干之不以道,不得中行而然耳。 夫讀圣人之書、師圣人之道,約而為事業(yè)、奮而為文辭,而又胸中所蘊異乎世 俗所尚,凡聞當世賢公卿大夫之名,則必蘄一見,以h 特達之知,庶乎道有所聞而 志有所展。其于進退之理,可以不觀時乎? 故自執(zhí)事下車受署,于茲數(shù)月,士之借于郡者,皆獲見于左右。然某獨以區(qū)區(qū) 之質,保在逆旅,適當宇下,屏息退處,終未能伏謁麾菜。豈無意乎? 蓋以聲跡沉 下,最處疏賤,舊未為執(zhí)事之知,加公庭兼視之初,賓游接武之際,雖神明之政, 尚或未周,某當是之時,茍一而進,則才之與否,竊慮末察,故晉之義,有“摧 如”之退也。 今執(zhí)事聰明視聽,悉己周洽,風俗之美惡、士流之能否,皆得而知之矣。況復 側聆執(zhí)事屢以羈齒掛于馀論,某當此之時,茍不自進,是在( 比) 之義,有后夫之 “兇”也。故竊自蹈于二卦之象,當可進之時,得其中而行之,則或幾于圣人之訓 矣。 恭惟執(zhí)事。稟天正氣,為朝名臣,以文雅蹇諤簡在上意。是以出入臺閣、踐履 中外,朝廷百執(zhí)事、天下之人,孰不憚執(zhí)事之威名、服執(zhí)事之德望? 謂師尹庶士, 坯治群品,天子用之,期于匪久。雖某居喪之制,越在草土,厭冠苞屨,不入公門, 茍候外除,然后請于左右。倏然朝廷一封之傳,升執(zhí)事于嚴近,與諸公對掌機政, 召和氣于天下,則必廉隅之上,體貌之殊絕:廟廊之間,貴賤之不接。某于是時。 愿拜風采,則無因而至前矣。今所以道可進之時、不以喪禮自忌,直詣鈴下,期一 伏拜者,誠以斯時之難得會也。 執(zhí)事必以某進得其時,于道無所戾,賜之坐次,察其言行。若乃時政之得失、 國家之大體雖不能盡識其所底,至于前古之盛鑒、圣賢之大意,亦少見其素蘊焉。 而某受之于執(zhí)事,豈止于茲乎? 冀異時執(zhí)事陶熔之下,庶或裨于均政之萬一。言質 意直,干浼英聽,無任惶越之至。 從這篇書信的內容分析,這是王安石在“聲跡沉下、最處疏賤”及“居喪” 的時期所寫的。其云“居喪”,是為父親王益守喪。王益于仁宗寶元元年( 1 0 3 8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木材封邊熱熔膠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新疆工程學院《數(shù)學游戲與折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國料斗秤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報告
- 2025年中國數(shù)字單相交流電流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一氧化碳行業(yè)運行規(guī)劃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
- 新疆警察學院《地理信息科學專業(yè)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二教案:第課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曲折發(fā)展
- 2025-2030年中國PHA工業(yè)行業(yè)競爭力發(fā)展研究及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
- 新疆師范大學《中醫(yī)經典臨床能力跟師實訓(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國電腦程控全自動壓線機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保安服務標準及工作流程
- 2024年中考數(shù)學幾何模型歸納(全國通用):18 全等與相似模型之十字模型(學生版)
- 外科疾病分級目錄
- 國家級教學成果的培育提煉與申報
- 海南師范大學《高等數(shù)學》2020-2021期末試卷B
- 2023年09月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黑龍江人才周”校園引才活動引進90名人員筆試歷年難易錯點考題薈萃附帶答案詳解
- 直播傭金直播合同帶貨
- 點凸焊操作工藝規(guī)程
- 跳頻通信系統(tǒng)課件
- 兼職駕駛員審批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