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植物營養(yǎng)學專業(yè)論文)有機氯農(nóng)藥(六六六)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pdf.pdf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械 。; ; 甭 緒 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分為兩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土壤中六六六( h c h ) 殘留量提取方法的確定 采用氣相色譜毛細管色譜柱分離、電子捕獲檢測器檢測土壤中殘留的 h c h 含量。研究了索氏提取和超聲波提取2 種方法提取土壤中h c h 的效果, 結果表明,超聲波提取法時間短、效率高,加標回收率在9 0 3 2 1 0 3 9 2 之間,相對標準偏差為2 3 2 9 3 3 。該方法準確、靈敏。 第二部分h c h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 ( 1 ) 通過盆栽試驗研究了受h c h 及其主要降解產(chǎn)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 技術,比較了1 2 種牧草對q h c h 污染土壤的修復能力。研究表明,種植不 同品種的牧草對土壤中a h c h 的消解的影響存在很大差異,其中種植多花 黑麥草和紫花苜蓿的處理效果最好,與種植其它十種植物的處理之間達極 顯著水平。谷稗次之,其次為高丹草、苦荬菜和菊苣,再次魯梅克斯,木 豆、籽粒莧、御谷、柱花草、大翼豆。 ( 2 ) 植物生物量的根冠與土壤中h c h 的消解率相關性達r = 0 9 2 8 ,因 此,我們認為,較高的根冠是篩選植物的重要指標之一。 ( 3 ) 通過對1 2 種牧草修復周期的預測,種植多花黑麥草和紫花苜蓿只 需三次即可達到預定要求,較其它牧草更為經(jīng)濟、適宜。 ( 4 ) 在h c h 污染土壤( 1 0 0 0 m g k g ) 中,以紫花苜蓿、多花黑麥草和籽 粒莧為供試植物,研究了土壤中h c h 濃度對牧草種子萌發(fā)和種子活力的影 響。結果表明,低濃度的h c h 可以促進紫花苜蓿和多花黑麥草的生長,且 紫花苜蓿能耐受更高土壤h c h 濃度。而低濃度土壤h c h 就會嚴重抑制籽粒 莧的生長發(fā)育。 ( 5 ) 以紫花苜蓿、多花黑麥草和籽粒莧為供試植物,研究了植物修復h c h 污染土壤的根際效應。在h c h 濃度為1 0 9m g k g 的土壤中種植三個月,分 析了不同植物對土壤中的h c h 降解的影響。結果表明,植物的根系可大大 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數(shù)量和酶的活性,微生物的數(shù)量和酶的活性與土壤中h c h 的降解密切相關。試驗結束后,土壤中h c h 及其四種異構體的總含量降低 幅度為4 3 8 7 ,卜- 6 5 7 9 。但是,在去除土壤中h c h 的作用上,草的吸收是 輕微的,土壤中污染物消失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生物降解作用的結果。 關鍵詞:六六六( h c h ) 土壤微生物 毛細管氣相色譜植物修復 土壤酶 “, 心 j s t u d i e s0 nt h ep h y t o r e m e d i a t l 0 n0 f h c h c o n t a m aln a t e ds 0il a b s t r a c t t 鉀op a r t sa r eg i v e ni nt h et h e s i s : 1 s t u d yo nt h ee x t m c t e dm “h o d so fh c h 陽s i d u e i ns o i i t h ec a p i l i a 巧,g 粕c h r o m a t o g 豫p h i cm e t h o d ( g c ) w a si n t m d u c e df o rd e t e 珊i n i n g h c h 托s i d u i ns o i l a n dt w o 既t m c t e dm “h o d s s u c h 嬲s o x h e ne x t m c t i o na n d u l t n s o n i cw a v ea s s i s t a n te x t r a c t i o n ( i j a e ) h 盯eb ns t l l d i e d t h ea n a l y t i c a lm s h s s h 們r e dt h a tt h eu a ew a sm o ne 艏c i 蛆ta n dt h et i m ew a ss h o r t e lt h em e t h o dw a s p r o v e dt ob es i m p i e ,m p ma n ds e n s i t i v e t h es a m p i e 陽c o v e r yw a s 9 0 3 2 1 0 3 9 2 , 且n dt h en i a t i 、,es t a n d a r dd e v i a t i o nw 鼬2 3 2 9 3 3 2 t h ep h y t o n m e d i a t i o no f h c hc o n t a m i n a t e ds o n ( 1 ) ap h y t o 弛m e d i a “o nt e c h n i q u ef o rc o n t a m i n a t e ds o i lb yh c h a n di t sm a i n d e g r a d a t i o np r o d u c t sp l a n t i n g1 2s p e c i e so fg r a s s e sw a sd e s c r i b e d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 m a td i f f e 神n t s p e c i e sh a v ew i d ed i a e n n c 鶴c a p a c i t y i ne u m i n a t - o no fp o n u t i o n m e d i c a g os a t i v ala n dl o i i u mm u l t i f o 陽ml a na 他b e s t t h et h i r di s e c h i n o c h i o a c 九i s g a i l i 皿) b e a u v t h ef b u t ht o s i x t ha r es o r g h u mh y b r i ds u d a n g r a s s 、v h c t u c a d e n t i c u l a t am a x a n dc i c h o r i u mi n t y b u sl t h el a s ta r er u m e xp a “e n t i ax 凡t i a n s c h 柚i c u s ,“r u m e xk - 1 、c a j a n u sc a j a n( l i n n ) h n h 、a m a m n t h u s h y p o c h o n d r i a c u s l 、p e n n i s e t u ma m e r i c a n u ml s u h u m 、 s 哆l o s a n t h e sg r a c i i i s h b 1 ( a n dm a c r o p t n i u ma t r o p u r p u 他u m ( 2 ) c o r 聆i a t i o n ( r )b e t w nb i o m a s ss ,ra n dh c h d i s s i p a t i o n e di ns o ni s r = o 9 2 8 ,s oh i g hs 瓜i so n eo f t h ei m p o n a n ti n d i c a t o 礴t os c 他e n i n gp i a n t s ( 3 ) t h r o u g hf o n c a s t i n gt h ep e r i o do fn p a i r i n gs o no ft w e i v eg n s s 船,m e d i c a g o 、10 一t i l 叮 s a t i v ala n dl o l i u mm u m f o r u ml a nn a c ht h ea i mw i t h i no n l yt h r p e r i o d s t h et w o g r a s s e sa r em o 他e c o n o m i c a i a n d a p p r o p r i a t et h a no t h e 礴 ( 4 ) a f t e rs p e c i e ss c r e e n e d l o l i u mm u l t i f o 鄺ml a n 、m e d i c a g os a t i v a l a n d a m a r a n t h u sh y p o c h o n d r i a c u slw e r es t u d i e df b rr e i a t i v eg r o w - n g v i g o ri n d e x ( r g ) a n ds e e d sv “a l i t yi nh c h c o n t a m i n a t i o n e ds o i l ( 10 0 0 m g k g ) t h e 托s u i t ss h o w e dt h a t i o wc o n c e n t m t i o n so fh c hc a np m m o t el o i i u mm u l t i f o n l ml a na n dm e d i c a g os a t i 、,al , a n dt h el a t e rc a nn s i s t h i g h e r s o i lh c h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b u ta m a r a n t h u s h y p o c h o n d r i a c u sl w a ss e r i o u sm s t r a i n e di nt h el o wh c h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i ns o i i ( 5 ) s t l i d i e df o rr h i z o s p h e 件c h a r a c t e r i 臻t i o nt oo p t i m i 黯h c hp h y t o m m e d i a t i o n g m s s 鶴w e 他g m w ni nh c h - c o n t a m i a t e ds o i ia t1 0 9m g ,k gf o rm em o n t h s ,a n a n a l y s i so f 伽ed i f f e m n tp l a n t so ns o nd e g 豫d a t i o n ,t h ei m p a c to fp l a n t t h em s u i t s h o w e dt h a tt h em o ts y s t e mo fp i a n t sc a ng ”a t l yi n c m a s es o 訂m i c m b i a l u n 臼a n d e m 叮m ea c t i t y a n dt h en u m b e r o fm i c r o b i a le m 可m 髓w i t ht h em a c t i v es o nd e 掣m d a t i o n w 嬲c l o s e 眵即l a t e dt ot h ep i a n t a f t 盯咖比em o n t h s ,t h es o no ft h ep i a n t 矗n d “sf o 盯 i s o m e 瑙1 0 w e rm a r g i n sf o rt h eo v e 翔nc o n t e n t4 3 8 7 - 6 5 7 9 h o w e ,e r i nd e c 忡a s eo f h c ha n di t sm a i nd e g r a d a t i o np r o d u c ti ns o i l ,t h ef u n c t i o no fa b s o r ba n d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h c ha n di t sm a i nd e g r a d a t i o np r o d u c tb yg r a s sw a sv e r yi o w t h ek e yf a c t o rw a s m i c r o d e g r a d a t i o no fp e s t i c i d e si ns o i l k e yw o r d s : h c h 砘e x a c h l o r o c y c l o h e x a n ec a p i l l a 巧g a s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p h y t o r e m e d i a t i o n s o i lm i c r o b es o i le n z y m e f :,;0 、i t l llj善 0 廣西大掌碩士掌位論文 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f j u 菁 土壤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賴以生息的環(huán)境資源之一。但是在過去 幾十年間,隨著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由于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和各種污 染物的肆意排放,土壤環(huán)境正在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越發(fā)暴露出不堪重負的現(xiàn)象。 土壤是各種物質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大氣、水體及固體廢棄物中污染 物在環(huán)境中遷移、滯留和沉積的目的地。土壤污染不僅直接致使生活在其中的生物衰亡, 而且通過土壤一植物一根系系統(tǒng)經(jīng)由食物鏈危及人類的健康和安全,還通過污染物的遷 移引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在多個層面上構成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威脅,使人類暴露 于更大的環(huán)境風險之中。因此受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也成為環(huán)保專業(yè)工作者的研究熱 點。 按照污染物的種類,土壤污染可以分為以重金屬為代表的無機污染和各種有機物 污染,后者通常包括石油、農(nóng)藥、木材防腐劑、能源燃燒產(chǎn)生的多環(huán)芳烴( p a h s ) 以 及垃圾滲漏形成的種種有毒有害化合物等。相對于重金屬污染,有機物污染由于種類繁 多、結構各異,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問題以及相應的修復技術也更復雜“l(fā)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目前對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主要有物理修復( p h y s i c a l r e n l e d i a t i o n ) :其中包括分離修復、蒸汽浸提( s o i lv a p o l l re x t r a c t i o n ,s v e ) 、固化穩(wěn)定化 ( s o l i d i f i c a t i o n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 、玻璃化、熱力學、熱解吸附、電動力學、和冰凍法等?;瘜W 法修復( c h e m i c a lr c m e d i a t i o n ) :其中主要包括原位化學淋洗( i n 心i 譏s o i l l e a c l l i n ga i l d n l l s l l i n 棚h i l l 曲、異位化學淋洗( o u tq i ms o i l l e a c l l i n g 鋤df l u s h j n 棚l l i n 曲、溶劑浸提 ( s o l v e me x t r a c t i o n 妣h o l o g y ) 、原位化學氧化( i n - s i mc h e m i c a lo x i d a t i o n ) 、原位化學還原 與還原脫氯修復( i n s i i uc h e m i c a lr e d u c t i o na n dr e d u c t i v ed e h a l o g e n a t i o nr e m e d i a t i o n ) 和土 壤性能改良技術等【2 】o 生物修復:主要包括植物修復( p h ”o r e m e d i a t i o n ) 、動物修復、微 生物修復( b i o r e m e d i a t i o n ) 。 此外,污染生態(tài)化學修復( c o o c h e m i c a lr 鋤c d i a t i o n ) 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技術, 并被有關專家認為是2 l 世紀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發(fā)展方向。它是微生物修復、植物修 復和化學修復技術的綜合,具有生態(tài)影響小、費用低、和市場結合緊密,容易被大眾接 廣西大掌碩士掌位論文 有機氨農(nóng)藥( 六六六) 紓舡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受、應用范圍廣、易操作,容易推廣,可以在其它方法不能進行的場地進行等優(yōu)點【3 一。 生態(tài)化學修復注意與土壤的自然生態(tài)過程相協(xié)調,其最終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水和脂肪酸, 不會形成二次污染。 本研究以典型有機農(nóng)藥,曾在我國大面積使用多年的六六六為例,研究了植物修復 有機污染土壤的機理。 研究目的和意義 農(nóng)藥是保證農(nóng)作物取得高產(chǎn)的重要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資料之一,據(jù)統(tǒng)計我國施用農(nóng)藥面積在 2 8 億h m 2 以上,2 0 0 3 年全國農(nóng)藥使用量達1 3 1 2 萬t ,全國平均用量為2 3 4 k g i l i n 2 。這 些施用的農(nóng)藥,有5 0 紛6 0 殘留于土壤,只有1 0 哆卜- 2 0 依附于植物,目前,我國約 有8 7 1 0 7 萬h m 2 的農(nóng)田土壤受到農(nóng)藥污染。而對已受有機農(nóng)藥污染的土壤,傳統(tǒng)修復 方法包括通過焚燒或煅燒的熱處理法和采用化學試劑的清洗法等,這些方法對有機污染 雖有一定修復效果,但也存在注入投資及運作費用高,不易管理與操作,容易產(chǎn)生二次 污染等問題,不宜普遍采用。近年來,利用植物吸收、降解、揮發(fā)、過濾、固定等作用, 凈化土壤和水體中重金屬元素、有機污染物、放射性核素的環(huán)境修復技術植物修復 技術( p h y t o r e m e d i a t i o n ) 在重金屬、多環(huán)芳烴類( p a h s ) 、多氯苯類( p c b s ) 等污染 土壤和水體環(huán)境中都取得了一些進展,并大規(guī)模運用于實地修復,取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和 生態(tài)效益。但利用植物修復有機農(nóng)藥污染土壤的研究并不多見,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旨在對受有機農(nóng)藥污染土壤中,篩選出某種對特定污染物具有 高富集和降解能力的植物,探明植物修復過程中根際微生物多樣性動態(tài)變化特征及其 影響機制,為植物修復技術在有機物污染土壤的修復中的應用提拱依據(jù)。開展這一領 域的研究,將對提高土壤和水的環(huán)境質量、保證農(nóng)產(chǎn)品的安全、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等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二有機氯農(nóng)藥六六六簡介及其檢測方法 ( 一) 有機氯農(nóng)藥六六六簡介嘲 六六六,又名六氯環(huán)己烷餌c h ) ,化學式為c 6 6 c 1 6 ,1 8 2 5 年首先由m i c h lf a i a d a y 2 廣西大掌碩士學位論文 有機氫農(nóng)茍( 六六六) 囂染土壤植物修復拉術研究 合成,1 9 4 2 年發(fā)現(xiàn)其殺蟲功效。根據(jù)氫原子與氯原子在環(huán)兩側位置不同,目前已知有八 種異構體( 2 、b 、6 、e 、y 、r i 、o ) ,其中y 異構體具有明顯的殺蟲效力,但其 含量只占1 2 一1 4 ,其余為無效異構體,含量分別為a h c h5 5 一8 0 ,6 h c h5 一1 4 ,6 h c h2 一1 0 ,- h c h3 一5 。當六六六中y h c h 含量高達9 9 以上 時,稱為林丹。 工業(yè)品六六六為白色固體,6 5 開始熔化。它是多種異構體的混合物。六六六對光、 熱、氧化以及酸性介質均很穩(wěn)定,但在堿介質中發(fā)生氯化氫的消除反應,最終得到l ,2 ,4 一三氯苯。y h c h 具有較高的蒸汽壓( 2 0 為9 4 1 0 。4 p a ) 。該藥難溶于水,易溶于 苯、丙酮、氯仿、乙醚等有機溶劑,能溶于醇。 六六六在自然環(huán)境中降解很慢。有人得出在水稻田中,y h c h 、a h c h 、b h c h 、 6 - h c h 的半衰期分別為1 8 0 、3 6 0 、6 2 0 、7 2 0 h 的結論:在人體血液中,b h c h 的半 衰期為7 2 年,而y h c h 的半衰期為l d 。 林丹的大鼠口服急性毒性l d s 5 0 為7 6 2 0 0m g k g - 1 。給藥后曾在動物的脂肪和肺 中發(fā)現(xiàn)林丹的存在,但能相當快的排除體外,積蓄體內的危險性很小。然而,工業(yè)品六 六六由于含有一定量的b h c h ,使積蓄的可能性及慢性毒性大為提高。 六六六是一種神經(jīng)毒劑,主要影響中央神經(jīng)系統(tǒng),昆蟲中毒后,在神經(jīng)索內發(fā)現(xiàn)游 離的乙酞膽堿增加,但對膽堿酷酶無抑制作用。六六六對昆蟲呼吸酶也有一定作用,以 y h c h 作為殺蟲劑有效成分,對昆蟲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六六六是一種廣譜性 殺蟲劑,主要用于防治咀嚼和刺吸口器害蟲,但對蚜瞞效果不好。它可用來防治水稻、 經(jīng)濟作物、果樹、蔬菜等多種蟲害,如水稻三化螟、稻飛虱、稻苞蟲、稻薊馬等。六六 六也是一種重要的土壤殺蟲劑,用于防治螻蛄、地老虎、金針蟲、甜菜象甲等。 ( 二) 有機氯農(nóng)藥殘留分析方法 有機氯農(nóng)藥的主要品種六六六( h c h ) 和滴滴涕( d d t ) 分別于1 8 2 5 年和1 8 7 4 年 問世,廣泛應用于農(nóng)業(yè)植保和公共衛(wèi)生,曾成為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首選的殺蟲劑。有機 氯農(nóng)藥是我國最早大規(guī)模使用的農(nóng)藥,2 0 世紀七十年代是我國使用有機氧農(nóng)藥的高峰 期,八十年代初達到頂峰。由于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在環(huán)境中降解十分緩慢,以及它的親 脂性等特點,在環(huán)境和動、植物體內大量蓄積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對人類機體健康 廣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構成潛在威脅。1 9 8 3 年我國開始禁止生產(chǎn)h c h 和d d t 等有機氯農(nóng)藥。雖然有機氯農(nóng) 藥在中國己被禁止使用了二十多年,但在土壤中仍能檢測出有機氯農(nóng)藥殘留【6 】。 薄層色譜法( t h i n l a y e r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t l c 法) 具有操作簡便,快速等特點,但只 能進行定性和半定量,精密度和靈敏度較低,可滿足土壤中有機氯農(nóng)藥殘留檢測要求。 氣相色譜法( g c 法) 在農(nóng)殘分析中的優(yōu)越性是無需質疑的,尤其是近年來高效毛細 管柱g c 和新型檢測器廣泛應用于農(nóng)殘分析,大大提高了檢測靈敏度,縮短了分析時間。 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 g a sc h m m a t o g r a p h y - m a s s ,g c m s ) g c m s 聯(lián)用可大大 提高分析靈敏度,并可對多種農(nóng)藥進行確認和鑒定結構,已越來越多的用于農(nóng)殘分析。 如今安捷倫公司還建立了6 0 0 多種農(nóng)藥的質譜圖庫,不需標樣,只須跟庫存圖譜對照, 就可對農(nóng)藥進行定性分析。 我國目前主要采用溶劑萃取g c e c d 法測定有機氯農(nóng)藥。 三國內外污染土壤修復研究進展及應用 ( 一) 污染土壤修復研究進展 目前,對農(nóng)藥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主要有物理修復、化學修復、生物修復、化學與 生物相結合的修復等。傳統(tǒng)的方法是將受污染的土壤挖掘后再處理,工程大、費用高。 郭明等研究采用化學修復方法修復農(nóng)藥殘留的土壤【7 1 ,結果表明,通過單糖組分處理及 改變土壤p h 值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nóng)藥的降解率。土壤淋洗技術也是一種重要的化 學修復,利用水壓推動清洗液通過受污染土壤將污染物從土壤中清除。在處理農(nóng)藥污染 土壤時,通常加入表面活性劑或有機溶劑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如r o y 等從s a p i n d l l s m u l ( u r o s s i 果皮中提取的生物表面活性劑化學式為( c 2 6 h 3 1 0 1 0 ) 。,其0 5 和1 o 生物 表面活性劑溶液去除土壤中農(nóng)藥六六六的效率分別為清水的2 0 倍和1 0 0 倍【8 j 。土壤真空 吸引法( s v e ) 是一種重要的物理一化學修復方法。它是利用真空泵產(chǎn)生負壓,驅使空 氣流過受農(nóng)藥污染的不飽和土壤孔隙而解吸并夾帶有機成分流向抽取井,并最終于地上 處理。對于受揮發(fā)性有機農(nóng)藥污染的土壤的凈化來說,s v e 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9 1 。近 年來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尤其是植物修復技術以太陽能為驅動,不 破壞土地結構,無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成為研究熱點之一。國外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已有 4 廣西大學碩士掌位論文 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紓橐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許多成功的實例,并且開發(fā)出相應的產(chǎn)品進行實地修復,產(chǎn)生了巨大的經(jīng)濟和生態(tài)效益。 1 9 9 8 年4 月美國市場報告顯示,全美植物修復市場銷售在1 7 0 0 萬3 0 0 0 萬美元之間, 估計2 0 0 5 年將達到2 億美元【1 0 】。植物修復( p h y t o r c m e d i a t i o n ) 是指利用植物吸收、降 解、揮發(fā)、過濾、固定等作用,凈化土壤和水體中金屬元素、有機污染物、放射性核素 的環(huán)境修復技術。與其它修復技術相比,植物修復技術成本較低,d m k c 等人( 1 9 9 7 年) 曾估算過植物修復技術和其它技術的處理費用的比較列于表1 【1 1 1 。 表l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與其它各種修復技術的費用比較 t 曲l e lc o s to f p h y t o m m c d i a t i o nc o m p a f e dt oo t i l e rt e c l l i l i q u e s 技術類型處理成本( 美元,t ) 植物修復技術口h y 衄鋤e d i 砒- o n ) 原位微生物修復技術0 ns i mb i o 托m 酣i a l i o n ) 向土通氣( v e n t i l 啦t 0 i l ) 直接熱處理d c tn l e r n l a l ) 清洗土壤( s o 1w a s h m g ) 固化穩(wěn)定化處理( s o i l d i f i c a l i o n ,s t a b i l i z 砒i o n ) 溶劑提取法( s l o v e me x t r a c t i o n ) 焚燒法( i n c i n e r a t i o n ) l o 3 5 5 0 1 5 0 2 0 2 2 0 1 2 0 3 0 0 8 0 2 0 0 2 4 0 3 4 0 3 6 0 4 4 0 2 0 0 1 5 0 0 ( 二) 植物修復在農(nóng)藥污染土壤中的應用 有機農(nóng)藥可以作為植物和根際區(qū)的微生營養(yǎng)源,從而改變農(nóng)藥的化學性質和毒性, 促進農(nóng)藥在土壤中的降解,減少環(huán)境中的農(nóng)藥殘留量。農(nóng)藥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在國內 外已有報道和實際應用,阿特拉津是典型的被廣泛使用的除草劑,l 汛g e r 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 在用植物修復多種農(nóng)藥污染的土壤時,植物j 面c 幻可明顯地吸收多年沉積的阿特拉津 【1 2 1 ;美國衣阿華州為了防治農(nóng)業(yè)徑流的影響,截留和去除除草劑莠去津和硝酸鹽對下流 河流和地下水的污染,沿河栽種了楊樹建立緩沖帶,結果使1 0 2 0 的莠去津被樹木 吸收,且地表水硝酸鹽含量由5 0 1 0 0 m g l 降低到5 m g l 。p e r k o v i c h 同樣研究了莠去 津的植物修復,種植在含莠去津土壤上的地膚草大大加速了莠去津在根際區(qū)的礦化,3 6 d 后其根際區(qū)的莠去津的礦化率達6 2 1 ,而沒有種植物的土壤與滅菌土中莠去滓的礦化 率分別為4 8 7 和4 4 【1 3 1 。我國目前使用的農(nóng)藥仍以殺蟲劑為主,用量達1 4 1 0 4 蝕 以上,占總用量的6 8 【1 4 1 h s u 等研究了二嗪磷與對硫磷在菜豆根系中的降解,3 0 d 后 二嗪磷和對硫磷的降解分別為1 2 9 和1 7 9 ,菜豆的根系分泌物以及根瘤等均促進了 5 廣霄大掌碩士掌位論文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污橐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有機農(nóng)藥的降解。夏會龍等人研究了利用風眼蓮對水溶液中乙硫磷、三氯殺螨醇和三氟 氯氰菊酯進行植物修復,結果表明,1 0 l l g 風眼蓮可將2 5 0 l t l l 的l m g l 乙硫磷、三 氯殺螨醇和三氟氯氰菊酯消解速率分別提高2 8 3 3 、1 0 6 6 4 和3 6 2 2 3 i 】5 1 。6 0 到7 0 年代,六六六、d d t 等高殘留有機氯農(nóng)藥大量使用,雖然我國在1 9 8 3 年禁止使用,但 土壤中仍有大量的有機氯農(nóng)藥的殘留。安風春等利用早熟禾、多年生黑麥草、高羊草等 1 0 種草坪草修復受d d t 、h c h 和三氯殺螨醇污染土壤,結果表明這是一種經(jīng)濟、簡便 和可行的方法,植草三個月d d t 及其主要降解物的總含量分別降低1 9 6 7 3 o 【1 6 】。植 物根際區(qū)農(nóng)藥的降解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土壤微生物、酶系統(tǒng)以及土壤的理化性狀均影 響農(nóng)藥在根際區(qū)的降解。因而植物修復與生物修復、物理化學修復等相結合,往往能更 好的提高修復效果。應注意的是,某些與這類密切聯(lián)系的植物,如糧食作物、蔬菜等, 即使具有很高的降解能力也不能使用,以防止對人類產(chǎn)生不可預料的后果。 ( 三) 植物修復農(nóng)藥污染土壤的機理 。 傳統(tǒng)的有機污染物的生物修復是用微生物來完成的,有人認為研究植物去除有機物 比較較困難,因為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形態(tài)較難分析,形成的中間代謝物也較復雜,很 難觀察其在植物體內的轉化【m ,但與微生物相比,植物修復更適合用于現(xiàn)場修復。近幾 年相關的研究也較多,有的已達野外應用的水平。 植物修復技術即利用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累積環(huán)境中污染物的特性,通過植物的生長 來清除環(huán)境中污染物的方法( 見圖1 ) 【1 9 1 。 在農(nóng)藥污染的植物修復中,農(nóng)藥的理化性質、環(huán)境條件、植物種類等均影響著修復 的效果。其中最主要的參數(shù)是辛醇一水分配系數(shù)l 【。,研究表明,具有中等l g 磁。,( 約 1 - 4 1 的農(nóng)藥易被植物根吸收,這些化合物可以在植物木質部流動,但卻不能在韌皮部流 動1 2 0 1 。土壤中這類農(nóng)藥的污染比較適用于植物修復技術。1 9 k w 4 的農(nóng)藥大量地被植物 根部吸收,但卻不能大量轉移到幼芽上,可依賴根表面的降解能力,或利用收獲根的修 復技術口”,收獲根,曬干,完全燃燒以破壞這類農(nóng)藥。植物修復的適用性還依賴于環(huán)境 因子( 如上壤p h 、有機質含量、水分條件,粘土含量與類型閻、氣溫、風速等) ,環(huán)境條 件的改變會影響農(nóng)藥的生物利用率。同時,耕作制度也可以影響植物修復效果,如通過 挖掘土壤,有利于植物根系處理那些密度大于水、1 9 較低、來源于點源( 如泄漏) 且在 6 廣西大學硬士掌位論文 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囂巢土壤檀物侍復技術研究 土壤中呈垂直濃度分布的農(nóng)藥。 圖l 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復技術 t 曲1 p l 研o r e m e d i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科o f c o n t 咖h l 非舊s o i l s 有機農(nóng)藥污染土壤的修復方式有4 種圈,植物提取( p h y t o e s 昀c l i o n ) :植物直接 吸收有機污染物并在體內積累,植物收獲后進一步處理;植物降解刪咖d e g r a d a t i o n ) : 植物本身及其相關微生物和各種酶系統(tǒng)將有機污染物降解為小分子的h 2 0 和c 0 2 ,或轉 化為無毒性的中間產(chǎn)物;植物穩(wěn)定( p h ”o 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 ) :植物在與土壤的共同作用下, 將有機物固定并降低其生物活性,以減少其對生物與環(huán)境的危害;植物揮發(fā) ( p h y t o v o l a t i l i z a t i o n ) :植物揮發(fā)是與植物吸收相連的,它是利用植物吸取,積累、揮發(fā) 而減少土壤有機污染物。 植物修復有機農(nóng)藥有三種機制:直接吸收并在植物組織中積累非植物毒性的代謝 物;釋放促進生物化學反應的酶;強化根際( 根一土壤界面) 的礦化作用。 1 植物對有機農(nóng)藥的直接吸收和降解 植物對有機農(nóng)藥的吸收受以下三個因素影響:化合物的化學特性;環(huán)境條件和植物 種類嗍。植物對位于淺層土壤的中度憎水有機物( 辛醇水的分配系數(shù)的對數(shù)l g k w - o 5 3 ) 有很高的去除率,憎水有機物( 1 9 i ( o w 3 o ) 和植物根表面結合得十分緊密,致使它 們在植物體內不能轉移,水溶性物質( 1 邸0 。 9 9 9 9 ,購自北京化學試劑公司;丙酮、石油醚、無水硫酸鈉( 5 0 0 烘3 小時后備 用) 、濃硫酸,均為分析純;硅藻土,脫脂棉等。培養(yǎng)細菌、真菌、放線菌和測定土壤 酶試劑均為國產(chǎn)。 1 4 實驗方法 1 4 1 土壤中h c h 提取方法的確定 1 4 1 1 土壤預處理 取經(jīng)風干、研細、過6 0 目土壤樣品置烘箱中,3 5 0 烘烤8 小時后,放入干燥器 內冷卻,作空白土壤備用。稱取8 份空白土壤,每份重1 0 o o g ,分別加入不同體積的 h c h 工作液( 2 5 p g ,m l ) ,使土壤中h c h 的含量分別為o o o 、o 1 0 、o 2 0 、o 4 0 g 瓜g 。 分別進行索氏提取和超聲波提取,重復( n = 6 ) ,計算精密度和加標回收率。 ( 1 ) 索氏提取法( 國標法) 【3 7 】 準確稱取制備的預處理土壤樣品1 0 o og ,置于小燒杯中,加蒸餾水2m l ,硅藻土 4 9 ,充分混勻,無損地分四份均勻裝入濾紙包后,將濾紙包放入索氏提取器內。加1 0 0 m l 石油醚一丙酮( 1 :1 ) ,用7 0 m l 溶液浸泡土樣1 2h 后于8 5 恒溫水浴上加熱提取4 h , 待冷卻后,將提取液移入2 5 0m l 的分液漏斗中,用1 0m l 石油醚分三次沖洗提取器及 燒瓶,將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加入5 0m l 硫酸鈉( 2 ) 溶液,振搖1m i n ,靜止分層, 棄去下層丙酮水溶液,留下石油醚提取液,待凈化。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5m l 濃硫酸,振搖1i n j n ,棄去硫酸層,再加濃硫酸,重復4 5 次。然后向棄去硫酸層的石油醚提取液中加入2 5m l 左右的硫酸鈉溶液。振搖1 0 余 次。待其靜止分層后棄去水層。如此重復至提取液呈中性為止( 一般2 4 次) ,石油醚 提取液再經(jīng)裝有少量無水硫酸鈉的漏斗脫水,濾液用氮掃吹近干,用1 m l 石油醚洗出, 過濾,供氣相色譜測定。 廣西大學碩士掌位論文 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 2 ) 超聲波提取法【3 8 1 準確稱取上述預處理土壤樣品1 0 o og 于具塞三角瓶中,用7 0m l 石油醚一丙酮 ( 1 :1 ) 浸泡過夜,超聲波提取1 5m i n ,轉入5 0 m l 離心管,1 5 0 0 轉m i n 離心5 i i l i n , 用l m l 水清洗一次,上清液用o 5 m l 濃硫酸凈化,棄去磺化層,反復兩次,再用l t i l l 水清洗一次,取上層清液體供氣相色譜進樣用。 1 4 1 2 標準樣品配制 標準儲備液:用石油醚分別將各1 0 0 “咖l ,標準溶液稀釋成1 0 咖l 的儲備液, 密封冰箱保存。 混合標準溶液:分別從l o “咖l 儲備液中準確吸取2 0 0 m l 于1 0 i i l l 容量瓶中。 所需標準溶液采用逐級稀釋法配制。 1 4 1 3 測定方法及條件 測定方法:氣相色譜法。 測定條件:進樣口溫度2 5 0 ,檢測器3 0 0 ,柱溫1 4 0 2 2 0 ,5 m i i l , 保持l o m i n ,l o m i n 升至2 5 0 ,保持3 m i n 載氣高純氮9 9 9 9 9 ,柱頭壓3 5 k p a ,尾吹氣2 8 m l m i n ,無分流進樣。 進樣量為l 兒,外標法定量計算。 1 4 2h c h 污染土壤中適宜植物的篩選 1 4 2 1 污染土制備 以q h c h 為供試農(nóng)藥,將d h c h 標準樣品以石油醚溶解后,拌入過6 0 目篩7 0 0g 土壤中,置于瓷盤內充分混勻。自然狀態(tài)下?lián)]發(fā)3 天后,期間多次攪拌,裝入封口袋內, 再用3 0 0 9 土將瓷盤內所有土粒沖擦干凈,一并倒入袋內混勻備用。 1 4 2 2 盆栽試驗 每盆稱2 5 6 4 9 上述制備的污染土混入未加農(nóng)藥過3 衄篩土壤內,使其總重為7 0 0 9 , 充分混勻后裝盆,經(jīng)分析測定a h c h 濃度為o 0 5 1 2 8 m g ,i 【g 土。設不施農(nóng)藥空白對照, 廣西大學碩士掌位論文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虧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重復三次。將裝好污染土壤的花盆底部浸入清水,當水由底部通過毛細管作用上升到土 壤表面后,直接播種,待出苗后間苗。多花黑麥草和紫花苜蓿留苗8 株盆,柱花草、大 翼豆、苦荬菜、籽粒莧留苗3 株盆,谷稗、木豆、魯梅克斯、御谷、菊苣、高丹草留苗 2 株盆。 1 4 2 3 栽培時間及管理: 栽培時間:2 0 0 4 年1 0 月1 9 日2 0 0 5 年月1 月1 9 日 管理:花盆置于廣西大學實驗農(nóng)場溫室大棚,按常規(guī)管理方法,每2 天隨機交換盆 缽在溫室中位置。9 0 天后采樣。 1 4 2 4 測定方法 植株處理:9 0 天后,以土壤表面為界,收割所有牧草地上部鮮樣,稱重。地下部從 土壤中仔細挑出植物根系,沖洗后擦凈。待土壤稍干后,捏碎篩分出余下根系,洗凈后 殺青烘干,一并稱重。 土壤處理:土壤風干后過6 0 m m 篩,于1 8 冰箱中保存,供檢測農(nóng)藥殘留量用。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d p s 軟件,多重比較采用做e y 法。 1 4 3h c h 污染程度對植草生長的影響 1 4 3 1 不同濃度污染土壤制備 將直徑9 0m m 培養(yǎng)皿用蒸餾水清洗后放人烘箱中烘干,放2 層濾紙,加入5 0 9 供 試土壤,拌入不同濃度六六六原粉,使各處理h c h 濃度分別為l o 、2 0 、5 0 、1 0 0 、5 0 0 、 1 0 0 0m 眺g 土,以不施農(nóng)藥為對照。 1 4 3 2 種植與培養(yǎng) 將供試種子均分3 份,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均勻地擺放l o 粒種子。將培養(yǎng)皿放入人工 光照培養(yǎng)箱,2 5 l 培養(yǎng)一周,以當天胚根和胚芽長到種子本身長度的一半為發(fā)芽標 準,從起始發(fā)芽每天記錄發(fā)芽數(shù)。 1 4 3 3 測定 廣西大掌碩士掌位論文 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污染土壤植物修復技術研究 采用直接發(fā)芽的方法進行種子萌發(fā)特性實驗。根據(jù)文獻中有關標準網(wǎng),實驗結束 時,測正常幼苗鮮重,計算幼苗活力指數(shù)( g m 、v i n g 、r i g o ri n d e x ,g v i ) 和相對幼苗活力指數(shù) ( r e l a t i v eg m w n g v i g o ri l l d e x ,r g v i 【5 6 1 ,即 毛。= 區(qū)o d ) 】幼苗平均鮮重 k ,= 等器瓣川。 式中:d 發(fā)育天數(shù) n 刊時間內的成苗數(shù) 對照幼苗指不施六六六處理的種子,其b t 0 為l o o 。r g v i 既能反映品種成苗率, 又能反映品種成苗速度及生活力,而且消除了品種本身間存在的差異,能夠用來比較不 同品種的植物耐鹽性,因此筆者主要以g v i 和r g v i 作為評價種子活力及耐受限度的主 要指標。 1 4 4 經(jīng)篩選植物對土壤中h c h 降解效應研究 1 4 4 1 污染土壤的制備 稱取2 1 6 0 0 96 可濕性六六六原粉拌入l 0 0 0 9 過6 0 目風干土樣,準確稱取一定量 上述污染土加入過2 m m 篩每盆1 2 0 0 9 土中,充分混勻,經(jīng)測定其中含h c ho 6 3 5 4 m g i 【g 土、b h c h0 1 5 5 6m g k f l 土、y h c h 0 1 6 3 9m g 瓜g 土、6 h c ho 1 3 5 5m g k 礦1 土,設計土壤h c h 四種異構體總濃度為1 0 9 0 4m g k g 1 土。 1 4 4 2 培養(yǎng)試驗 試驗分為兩組,i 組:土壤滅菌處理,土壤滅菌條件為1 1 0 ,1 5 m p a ,3 0 m i n 。 1 i 組:土壤非滅菌。每組8 個處理,設空白對照,具體見表1 2 。將篩選后的植物多花 黑麥草、紫花苜蓿和籽粒莧分別植入,網(wǎng)室內培養(yǎng)3 個月。種植后第3 0 天起每隔1 5 天 采集土壤樣品,三個月后采集植株樣品,用于測定土壤和植株農(nóng)藥殘留量的樣品保存在 1 8 冰箱中,測定微生物數(shù)量和酶活性土壤樣品保存在4 冰箱。測定土壤和植株中六 六六的含量以及土壤中過氧化氫酶、轉化酶、脲酶的活性和細菌、真菌和放線菌的數(shù)量。 1 4 廣西大掌碩士掌位論文 有機氯農(nóng)藥( 六六六) 囂巢土壤植物修復拉術研究 表1 2 試驗處理 1 抽l e1 - 2t r e a t m e n t so f e x p e r i m e m 注:c k 、a 、b 、c 分別代表不種植植物的空白對照、種植黑麥草、紫花苜蓿和籽粒莧的處理 1 4 4 3 植物中h c h 的提取和凈化 牧草鮮樣洗凈后用石油醚:丙酮( 1 :1 ) 浸泡過夜,高速搗碎,過濾,濾液加入2 m i2 n a 2 s 0 4 溶液,分層后棄去有機相,有機相用濃h 2 s 0 4 凈化至上層液清晰透明為止,氮 掃吹儀濃縮至于,準確加入1 l n l 石油醚溶解,待測h c h 用。 1 4 4 4 測定方法及條件 土壤和植株中h c h 含量的測定方法同上 土壤可培養(yǎng)微生物數(shù)量的測定:細菌培養(yǎng)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放線菌采用高 氏i 號培養(yǎng)基;真菌采用馬丁氏培養(yǎng)基,稀釋平板法培養(yǎng)、計數(shù)h 0 1 。 過氧化氫酶采用高錳酸鉀滴定法【4 1 】:取2 9 風干土,置于1 0 0 m l 三角瓶中,并注入 4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強電井施工方案
- 商品住宅質量保證書指南3篇
- 區(qū)副主任述職報告范文7篇
- 初級軟件開發(fā)者簡易勞動合同3篇
- 公正投標承諾書3篇
- 展會服務合同中的展會推廣3篇
- 建筑施工安全合同模板英文3篇
- 分包合同補充協(xié)議改進版2篇
- 便利店庫存優(yōu)化協(xié)議3篇
- 自然科學基金合作協(xié)議書(7篇)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交流平臺 初試身手》精美課件
- 枇杷文化知識講座
- 《小型局域網(wǎng)組建》課件
- 浙江偉鋒藥業(yè)有限公司年產(chǎn)100噸拉米夫定、50噸恩曲他濱、30噸卡培他濱技改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四級公路養(yǎng)護作業(yè)控制區(qū)布置
- 了解生活中常見的乳化現(xiàn)象
- 八年級家長會領導講話4篇
- 美世國際職位評估體系IPE3.0使用手冊
- 焦慮抑郁患者護理課件
- 戶外招牌安全承諾書
- JGT471-2015 建筑門窗幕墻用中空玻璃彈性密封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