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人教版列寧1.ppt_第1頁
高三歷史人教版列寧1.ppt_第2頁
高三歷史人教版列寧1.ppt_第3頁
高三歷史人教版列寧1.ppt_第4頁
高三歷史人教版列寧1.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五 無產階級革命家之二,列寧,課標要求: 簡述列寧領導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基本史實 認識其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方面的貢獻。,一位俄杜馬議員: “對于我來說,列寧的名字就是誠實、廉潔、勤奮和保護弱者的代名詞,他所締造的蘇聯(lián)指明了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列寧墓坐落在紅場西側,在克里姆林宮墻正中的前面,1924 年1月27日建成。墓前刻有“列寧”字樣的碑石凈重60噸,墓頂是平臺,平臺兩翼是可容納萬人的觀禮臺。沿黑色大理石臺階而下,可進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廳,列寧安詳?shù)靥稍阡佊屑t色黨旗和國旗的水晶棺。,感受列寧,列寧9歲時的全家合影 (右坐者為列寧),出生及童年時期,一、年輕的反叛者(列寧早期的革命活動),1、童年時期 2、中學時代 1)受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影響,產生革命熱情; 2)哥哥被絞死,觸動列寧,決心推翻沙皇專制,初步形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大學時代 參加馬克思主義小組,參加發(fā)動工人運動。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者馬克思主義者),思考: 列寧對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及國際工人運動發(fā)展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成為馬克思主義者,中學時代的列寧,二、列寧的偉大貢獻,(一)創(chuàng)建布爾什維克黨:,1、背景:,經濟、階級 思想、組織 個人 作用,19世紀70年代,俄資本主義發(fā)展, 工人階級力量壯大,需要政黨領導,19世紀80年代后,俄馬克思主義傳播, 出現(xiàn)一批馬克思主義小組,19世紀末,列寧為建黨作了大量準備工作,第一:組織準備,第二:理論宣傳,。,1895年,創(chuàng)立圣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xié)會,閱讀教材內容歸納:,組織準備 理論宣傳,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雛形,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與俄國工人運動開始結合,1900年,創(chuàng)辦火星報,發(fā)表了眾多的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批判各種錯誤思潮。,第一份全俄馬克思主義報紙,2、標志,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召開,內容:,制定黨綱,實現(xiàn)無產階級專政。,選舉中央委員會,卡片,意義:,帝國主義時代,馬克思主義與俄國具體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標志俄國無產階級政黨建立,列寧主義誕生,布爾什維克成為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1912年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代表大會上,將孟什維克驅逐出黨,分道揚鑣前的布爾什維克領袖 列寧和孟什維克領袖合影,1903年7月30日至8月23日,先在布魯塞爾、后在倫敦,秘密召開了這次代表大會。大會由普列漢諾夫主持,主要議程是制訂黨綱、黨章和選舉中央委員會。大會討論的黨綱草案,是由火星報編輯部提出來的。它把爭取無產階級專政的斗爭作為黨的主要任務提出來。經過激烈爭論,大會通過了綱領草案。大會在討論黨章時,發(fā)生了更激烈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黨章的第一條中關于黨員條件的問題。 大會選舉普列漢諾夫、列寧、馬爾托夫組成中央機關報火星報編輯部,擁護列寧的三名代表組成了中央委員會。,大會形成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多數(shù)派)。布爾什維主義的出現(xiàn),標志著列寧主義的形成。,二、列寧的偉大貢獻,(二)領導十月革命,1、理論指導,提出變帝國主義戰(zhàn)爭為國內戰(zhàn)爭的口號。 提出社會主義可以在一個國家首先取得勝利的論斷。,背景: 內容: 意義:,在新形勢下對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 是十月革命的理論指導。,一戰(zhàn)爆發(fā)后,撰寫一系列文章:,俄參加一戰(zhàn),經濟惡化,矛盾激化,反戰(zhàn)反沙皇運動不斷,圖為20世紀初俄國的一個冶金工廠革命前,俄國的資本主義雖有一定發(fā)展,但在資本主義世界中仍處于十分落后的地位。,二月革命后,發(fā)表四月提綱 A、背景: B、內容: C、意義:,二、列寧的偉大貢獻,(二)領導十月革命:,1、理論指導,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并存,提出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過渡; 提出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創(chuàng)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俄國實際問題; 為布爾什維克黨奪取政權和建設提供依據。,十月革命前,首都彼得格勒示威者在大街上慘遭臨時政府的武力鎮(zhèn)壓,七月流血事件后,發(fā)表國家與革命,系統(tǒng)論述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2、實踐指導:,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詳見必修一P127),經過多年在西歐的流亡生活后,列寧看準時機,終于從瑞士通過德國和芬蘭回到俄國。,這時的列寧全心全意考慮武裝起義的問題。,攻占反動巢穴冬宮,“阿芙樂爾”號發(fā)出進攻炮聲,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fā),工 人 士 兵 向 冬 宮 進 攻,攻占冬宮,“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的武裝工人、士兵發(fā)動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取得了起義的勝利。,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列寧,列寧宣布蘇維埃政府成立,革命成功后,列寧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會議上發(fā)表演說,受到暴風雨般的歡呼。俄國開始了新的時代。,問題探究: 你認為俄國在一年內接連發(fā)生兩場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決定因素是什么?這兩場革命的性質是否相同?你判斷的主要依據是什么?,參考: 決定因素:俄國社會矛盾的尖銳 革命性質:1917年的二月革命屬資產階級革命;十月革命屬社會主義革命 判斷依據:革命任務和革命成果,問題探究: 1917年11月6-8日俄國十月革命在一天多的時間里就在首都彼得格勒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反動巢穴冬宮被攻占。 你認為十月革命能夠取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參考: 俄國社會矛盾的極度復雜與尖銳 列寧四月提綱給革命指明了方向 成熟的布爾什維克黨確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首先奪取大城市(俄國革命道路),背景: 政策: 影響:,二、列寧的偉大貢獻,鞏固新生政權:,1、短暫的和平建設 (19171918),新生政權面臨首要問題結束戰(zhàn)爭,恢復經濟,與德、奧議和,退出一戰(zhàn),1918年春,蘇維埃政權在全國范圍內建立,首都遷到莫斯科,工作重心由軍事斗爭轉向社會主義建設,恢復工業(yè)、農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發(fā)展文教事業(yè)。,暫時穩(wěn)定發(fā)展,鞏固新生政權,外交: 政治: 經濟:,1918年蘇俄國內戰(zhàn)爭爆發(fā),2、三年內戰(zhàn)時期的非常舉措 (19181920),背景 政策 影響,一戰(zhàn)結束,帝義列強武裝干涉; 俄國地主、資本家等叛亂,目的:為打退國內外反動勢力,維護新政權,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內容、評價),組建紅軍,1920年,戰(zhàn)爭取得勝利 鞏固政權,在紅場參加群眾大會。號召大家都去與叛軍做斗爭,這是偉大的創(chuàng)舉!1920年的星期六義務勞動,他和軍事學院的學生們一起打掃克里姆林宮廣場。,(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繼續(xù)推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920),二、列寧的偉大貢獻,原因 特點 影響,戰(zhàn)爭結束后,列寧等領導人認為可以用來建設社會主義,行政命令建設經濟,損害農民利益導致農民極大不滿,違背經濟規(guī)律導致生產下降,人民生活困苦,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探索,/programs/view/CdgLDWDetlQ/,材料一 1919年,俄國一普特糧食的價格為 國家征購價:6盧布 零售價:30盧布 黑市價格:200盧布 請思考:這種現(xiàn)象誰是最大的受害者? 材料二 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的做法脫離了實際,“現(xiàn)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2、實行新經濟政策(1921),原因 內容 特點 影響,解決經濟困難和政治危機,尋找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糧食稅代替余梁收集制; 自由貿易,開放市場取代貿易國有化; 實行國家資本主義代替企業(yè)收歸國有 按勞分配代替實物配給制等,根據國情,利用市場,發(fā)展商品經濟,經濟恢復,政權鞏固,是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3、列寧晚年對社會主義的理論探索,政權建設 黨的建設 經濟建設,加強集體領導,實行民主集中制,反對官僚主義,改善國家機關的工作作風,政治基礎:加強工農聯(lián)盟,物質基礎:大力發(fā)展電氣化,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形成列寧主義,1924年1月,列寧因腦溢血逝世,舉國悲痛,各國革命者和進步人士同聲哀悼。 中國人民也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孫中山先生發(fā)表演說,他評價列寧道:“你建立了一個新國家。你向我們指出了共同斗爭的道路,你將作為一個偉大的人物,永遠活在被壓迫民族的心里。”,列寧的貢獻: 一個政黨: 一個國家: 一個主義: 一大政策:,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