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0課《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名師精編學案北師大版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0課《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名師精編學案北師大版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0課《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名師精編學案北師大版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0課《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名師精編學案北師大版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0課《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名師精編學案北師大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校名 推薦第 10 課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學案精題精講例 1 澶淵 之盟的議定地點澶州就是今天的a. 河南開封b. 河南濮陽c. 安徽合肥d.安徽蕪湖例 2 ( 2005年廣西中考)澶淵之盟是下列哪兩個政權之間的盟約a. 北宋與遼b. 北宋與西夏c.南宋與金d. 南 宋 與 西夏我夯基我達標1.宋遼戰(zhàn)爭的直接起因是()a. 遼兵南下掠奪b. 宋軍奪取幽云地區(qū)c.遼國需要歲幣d. 宋真宗懦弱無能2. 916 年,阿保機稱皇帝,建立契丹政權,定都地點是()a. 汴京b. 上京c. 興慶d. 會寧3.宋遼之間的長久和平關系始于()a. 設立榷場后 b. 王安石變法后c.澶淵之盟后d.西夏建立后4.下

2、列對澶洲之盟的分析和認識,正確的是()宋遼關系史上由戰(zhàn)到和的轉折點北宋政府犧牲人民利益換取茍安局面的產物客觀上維持了長久和平暴露了北宋統治的腐敗a. b. c.d. 5.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為()宋朝建立澶淵之盟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元昊稱大夏國皇帝a. b. c. d.6.澶淵之盟前 ,北宋對遼的主要政策是() a. 進攻 b. 防御 c. 投降 d. 和親7.西夏向北宋提出議和的直接原因是()a. 北宋中斷對西夏的糧食供應b. 西夏軍事上遭到重創(chuàng)c. 西夏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d.北宋主動要求停戰(zhàn)8.如果你想考查遼與西夏的歷史,你會去今天的()a. 開封和寧夏b. 遼寧和銀川c. 杭州和寧夏d

3、.遼寧和寧夏9. 閱讀下列材料:自契丹取燕薊以北,拓跋自得靈夏以西,其間所生英豪,皆為其用。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 稱中國位號, 仿中國官屬, 任中國賢才, 讀中國書刊, 用中國車服, 行中國法令。是二敵所為,皆與中國等。請回答:從這段材料中找出遼和西夏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參考答案: 任用漢族人為官;學習漢族的政治制度;學習中原文化;學習漢族的生活習俗。10. 宋真宗死時, 遼朝大臣集會致哀, 遼道宗說:“與朝廷和好年深, 蕃漢互休養(yǎng)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zhàn)爭。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遼朝“與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歷史事件?( 2)這一歷史事件發(fā)生在哪一年?當時在職的宰

4、相是誰?( 3)這一歷史事件給人民帶來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極影響,它的消極影響是什么?參考答案:( 1)澶淵之盟。( 2) 1005 年??軠省#?3)對北宋來說這是個屈辱條約,它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經濟負擔,進一步加重了北宋的財政危機。 5 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1. 唐代是我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唐朝最強盛的時期,它的疆域東至 _,西迄 _,北達蒙古高原,南抵_。2.960 年后周大將 _建立宋朝,歷史上稱為北宋;916 年, _稱皇帝,建立契丹政權,后來,契丹改國號為遼;1038 年,黨項族的首領_稱大夏國皇帝。由此歷史上形成了三個政權并立的局面。 10 分

5、鐘訓練(強化類訓練)1. 填一填政權建立者稱號都城- 1 -名校名 推薦北宋遼太祖興慶2.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 ,錯誤的打“” )。北宋與西夏和遼之間的和議是經歷了殘酷戰(zhàn)爭的結果,北宋承擔大量“歲幣”,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所以這樣的和議沒有任何意義。 30 分鐘訓練(鞏固類訓練)1.下列人物中屬于契丹族的首領的是() a. 趙匡胤 b. 元昊 c. 阿骨打d . 阿保機2.澶淵之盟發(fā)生的年代是() a.1004年b.1005 年c.1044年d.960 年3.遼軍大舉進攻北宋時,堅決主張抵抗的是() a. 寇準 b. 李綱c.岳飛d. 宋 真宗4.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

6、句,其中的“宋祖”是指()a. 劉邦b. 李世民c.趙匡胤d. 鐵 木真5.歷史上北宋的都城是汴京,它指的是現在的() a. 北京 b. 南京 c.開封 d. 銀川6.北宋與西夏和遼進行了多年的戰(zhàn)爭,但最終都進行了和議,其主要原因是()a. 雙方都愛好和平b. 北宋戰(zhàn)爭失敗被迫求和c. 契丹和西夏歸順了北宋d. 雙方勢力均衡的產物7._ 年,宋與西夏訂立和約;西夏對宋稱臣,_每年送給 _銀、絹、茶葉等“歲幣” 。8. 閱讀下面材料:“大宋皇帝謹致書大契丹皇帝閣下,共遵成信,虔誠觀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第歲以絹二十萬匹, 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專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續(xù)資治通

7、鑒長編完成( 1)( 2)題:( 1)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誰?“北朝”是指什么政權?( 2)此材料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應如何評價此事件?答案:( 1)宋真宗。遼。( 2)澶淵之盟。對北宋來說是一個屈辱的和約,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但從整個中 華民族的發(fā)展來說,結束了遼宋幾十年的戰(zhàn)爭,此后遼宋邊境長期處于和平狀態(tài), 有利于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有利于邊境地區(qū)的生產發(fā)展, 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發(fā)展。9 關于北宋的兩次議和活動(分別指澶淵之盟,宋夏和議)大致有兩種看法:其一,認為北宋、 南宋接受了少數民族政權議和條件給當時政府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最終導致兩宋的滅亡。弊大于利,此舉不可取

8、。其二,認為議和活動是民族和睦的表現,利大于弊。請結合時代背景和有關史實按照自己的理解,說明你同意哪一種看法,并闡述理由。答案:同意第一種看法。兩宋時期是與幾個少民族政權的并立時期。( 1)澶淵之盟,夏宋和議,是在少數民族不斷進攻北宋政權,威脅著北宋的安全的情況下不得已而講“和”的。( 2)北宋統治者是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接受了屈辱條件,這種和議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礎之上的。( 3)每年給予少數民族政權大量的歲幣,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形成積貧積弱,財政困難。( 4)統治者為轉嫁危機,加重對人民剝削,引起了階級矛盾激化,起義不斷。同意第二種看法。北宋時期是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并立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

9、時期。( 1)西夏、遼政權興起之后,不斷對北宋政權用兵,戰(zhàn)爭連年不斷,給雙方帶來了巨大戰(zhàn)- 2 -名校名 推薦爭痛苦,嚴重破壞了當時社會生產, 威脅北宋安全。澶淵之盟,宋夏和議是民族融合友好的表現。(2)和議使雙方結束戰(zhàn)爭狀態(tài),維護了長久的和平關系,有利于兩方的生產發(fā)展和恢復。( 3)和議有利于雙方開展經濟、文化交流,在邊境設置榷場 , 貿易交往 , 豐富了少數民族人民和漢族人民的物質生活。( 4)和議是民族和睦相處,友好往來的表現。有利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促使了先進文明向邊疆地區(qū)擴展,推動了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所以“和好”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課本第 56 頁請思考答案:西夏、北宋政權都不具備徹底戰(zhàn)勝對方的實力。西夏在戰(zhàn)爭中多次取得勝利,但耗費了大量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