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案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課題1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它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關系非常密切。過程和方法:通過學生間相互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激發(fā)學生親近化學、熱愛化學并渴望了解化學的情感。2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3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及社會發(fā)展的密切關系,認識化學的價值。教學重點: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教學難點: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教學流程教學流程教 師 活 動學生活動設 計 意 圖
2、課前準備課前在一張白紙上用無色酚酞寫上“化學”兩字,將紙張貼在黑板中央。讓學生將堿溶液噴向白紙,出現紅色的“化學”兩字。創(chuàng)設趣味性化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導入要求學生看教材中貓插圖、圖1-9及圖 l-10看圖片思考讓學生在欣賞精美的圖片中感知化學的魅力,激發(fā)強烈的求知欲。講解這些精美的圖片都與化學密切相關,都是用化學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產生的神奇效果。這節(jié)課,我將與大家一起走進化學世界,領略化學魅力。 結合圖片中有關化學材料的介紹,使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樹立良好的化學情感。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發(fā)現)介紹走進化學世界走進化學世界利用介紹豐富多彩、接近生活的畫
3、面,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下列問題:l什么是化學?2化學與人類的關系?閱讀教材后,分小組討論,交流對化學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介紹普通銅制品和納米銅的性質與用途,提高學生對“組成、結構、性質、變化規(guī)律” 的認識。 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對化學科學的認識,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從人類衣、食、住、行的角度,列舉大量的事實,說明化學與人類發(fā)展密不可分的關系。引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親近感,感知學好化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列舉生產、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現象或事例。獨立思考或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確立“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
4、 的學習意識。深入探究假設:如果沒有了化學,彩圖中的貓、小鳥、汽車等將怎樣變化?小組討論,提交結論。讓學生在猜想,解疑中體驗化學知識的重要性。歸納總結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學好化學,用好化學,能造福人類,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讓學生真正理解“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內涵,樹立學好化學、造福人類的遠大理想。學習方法1勤思考、敢提問、善交流、常總結。2講規(guī)范、勤動手、細觀察、務求真。 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在學習方法和學習要求上,給予指導?;顒优c作業(yè)1閱讀“綠色化學”。2預習課題2。板書設計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課題1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1什么是化學?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
5、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2化學與人類的關系生活中處處有化學。3化學學習方法。(1)勤思考、敢提問、善交流、常總結。(2)講規(guī)范、勤動手、細觀察、務求真。課后反思: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許多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并可以通過實驗等手段解決這些問題。2 了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3 培養(yǎng)觀察、記錄、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評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本課題主要以學生的探究實驗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比較合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引導、指導和輔助的作用,將學習的主動權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中深刻理解化學是以實驗為
6、基礎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 培養(yǎng)學生學生求實的探索精神。2 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學重點、難點及突破重點1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2 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難點1 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2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 引導設問:我們的生活處處都離不開化學,化學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學又是以什么為基礎建立的呢?2 講述:大家是否還記得西游記中太上老君的煉丹爐?我們不要小看這個煉丹爐,其實古代煉丹和煉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學實驗室的前身。3 導入新課: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的化學成果與創(chuàng)造都是在實驗室中反復地實驗而得出的,所以說要想
7、學好化學就必須重視化學實驗。(板書:課題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二、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邊做實驗邊完成下表)1 陳述:既然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今天我們就通過探究一個小實驗來體驗一下化學的奧秘。2 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研究,講述:在點燃蠟燭前,請大家開動腦筋,運用各種手段仔細觀察蠟燭的組成、形狀、顏色、氣味、質地、密度等,并做好詳細的記錄。(提示學生用水作為參照物來研究蠟燭的密度)(1)蠟燭是石蠟和棉線做的燈芯組成的;一般蠟燭為圓柱形、乳白色、固體;特殊的蠟燭,如生日蠟燭,有多種顏色和形狀,但那是添加染料后形成的;蠟燭一般都具有輕微的氣味。(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塊蠟燭放入水中,
8、會發(fā)現蠟燭浮在水面上,說明蠟燭的密謀比水小。3 對學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讓學生結合蠟燭的這些性質,點燃蠟燭,觀察燃燒著的蠟燭有哪些特點。(1) 燃燒著的蠟燭有沒有聲音?形狀有沒有什么改變?蠟燭點燃后,可以持續(xù)安靜地燃燒,不會發(fā)出響聲音,且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緩慢地變短。(2) 蠟燭的火焰有什么特點?蠟燭的火焰在輕微地閃爍,在火焰的上方有黑煙生成。如果沒有風,火焰可以一直保持輕微的閃動。蠟燭的火焰可以分成三層:最里面一層火焰較為暗淡,底部呈淡藍色,為焰心;第二層火焰較明亮且呈圓錐形,為內焰;圍繞在最外面的第三層火焰呈黃色,明亮而不耀眼,為外焰。(3) 蠟燭靠近火焰的地方在形狀、溫度、質地上有什么
9、變化?在靠近火焰的地方,蠟燭是濕熱的,而且很軟,可以用手任意捏塑,而距離火焰較遠部分蠟燭仍是冰冷的,硬的。燃燒著的蠟燭頂部受熱溶化形成一個凹槽,溶液化后的液態(tài)石蠟儲存于凹槽中,浸沒著燈芯。(4) 把一根火柴梗平在蠟燭的火焰中約一秒鐘表,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變化?這說明了什么?可以看到處于火焰最外層的先變焦,第二層變化次之,最里層變化最?。贿@說明火焰的溫度是從里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溫度是最高的,焰芯的溫度是最低的。1 充分肯定學生在實驗探究中的表現,繼續(xù)引導:現在我們再來觀察一下蠟燭燃燒后生成了哪些物質。首先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觀察燒杯壁上有什么現象發(fā)生。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
10、中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蕩,又有什么現象發(fā)生?推測蠟燭燃燒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質。(1)將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后,過一會兒,燒杯壁有水霧生成。(2)向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后,石灰水變渾濁。(3)說明了蠟燭燃燒時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指導學生:現在請大家熄滅蠟燭,會發(fā)現有一縷白煙從燈芯飄出,立即用點燃的火柴去點白煙,看看有什么現象會發(fā)生?;鹧鏁樦谉熤匦聦⑾灎T點燃6 提問:通過探究這個小實驗,大家得到了什么啟示?有什么感受?第9頁7 總結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板書設計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一、 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探究步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點燃前組成顏色狀態(tài)密度硬度燃燒時
11、火焰的分層及溫度燭身的變化生成的產物熄滅后課后反思: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1 提問:人每時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過我們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氣。)2 導入新課:大家知道這個結論是怎么得出的嗎?如何來驗證這個結論的正確性呢?我們今天就來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究竟有什么不同。(板書: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二、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邊做實驗邊完成下表) 1在引導學生進入實驗室探究之前,給學生提供三條信息:(見第10頁)2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將實驗儀器放好,然后讓學生收集“呼出的氣體”。步驟如下:將兩個集氣瓶分別盛滿水,并
12、用玻璃片先蓋住瓶口的小部分,然后推動玻璃片將瓶口全部蓋住,把盛滿水的瓶子連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然后將飲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氣瓶內,并向集氣瓶內緩緩吹氣,直至集氣瓶內充滿呼出的氣體。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將集氣瓶口蓋好,然后取出集氣瓶放在實驗桌上。(教師演示,讓學生根據示范收集“呼出的氣體”)另外,取出兩個空集氣瓶,其中為空氣。3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探究以下問題,提醒學生作好實驗記錄。(1)分別向一瓶空氣和一瓶呼出的氣體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蕩,兩個瓶子中分別會發(fā)生什么現象?說明了什么?滴入澄清石灰水后,兩只瓶子中的石灰水都會變渾濁,但是呼出氣體瓶中的石灰水更渾濁一些;說明了在空氣與人呼出氣
13、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但人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2)將燃燒著的小木條分別插入空氣和人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分別有什么現象發(fā)生?說明了什么?插入空氣集氣瓶中的小木條比插入人呼出氣體集氣瓶中的小木條燃燒更旺,且燃燒時間要長;說明了空氣中氧氣含量大于人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或者說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人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3)取兩塊干燥的玻璃片,對著其中的一個玻璃片呼氣,有什么現象產生?說明書了什么?對著干燥的玻璃片呼氣后,玻璃片上會產生極小的水珠;說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水蒸氣。4 結合上述實驗,提問:以上實驗說明了的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有什么不同?5 總結實驗:通過實驗
14、,我們了解了人每天吸入和呼出的氣體,看來實驗確實是我們探索問題的好幫手,所以大家以后一定要認真對待實驗,運用實驗得出科學的結論。6 總結本課時的內容。板書設計:二、 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吸入的空氣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燒)氧氣氧氣(能供給呼吸,也能支持燃燒)水蒸氣水蒸氣課后反思: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 知道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正確的操作方法和實驗原理是保證實驗成功的關鍵。2 了解一些化學實驗室的規(guī)則。3 掌握常見儀器的名稱和使用。4 掌握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儀器等基本實驗操作。5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
15、力和動手能力。過程與方法在本課題材的教學過程中,應采用用教師的講解、演示與學生的探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首先在教師的講解中學生得到啟示,然后學生在探究中得出結論,進而通過學生的親處演示找出問題,最后在教師正確的演示實驗中使學生加深理解。整個教學過程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進行,使課堂氣氛活躍,同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 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2 初步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教學重點、難點及突破重點1 化學實驗室的實驗規(guī)則和常用儀器的名稱、作用。2 藥品的取用。3 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和給物質加熱的方法。難點1 藥品的取用。2 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和給物質加熱的方法。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
16、初中化學實驗常用用儀器和藥品的取用規(guī)則(一)初中化學實驗常用用儀器 反應容器 可直接受熱的:試管、蒸發(fā)皿、燃燒匙、坩堝等 能間接受熱的:燒杯、燒瓶(加熱時,需加石棉網)常 存放藥品的儀器:廣口瓶(固體)、細口瓶(液體)、滴瓶(少量液體)、集氣瓶(氣體) 用 加熱儀器:酒精燈 計量儀器:托盤天平(稱量)、量筒(量體積)儀 分離儀器:漏斗 取用儀器:藥匙(粉末或小晶粒狀)、鑷子(塊狀或較大顆粒)、膠頭器 滴管(少量液體) 夾持儀器:試管夾、鐵架臺(帶鐵夾、鐵圈)、坩堝鉗 其他儀器:長頸漏斗、石棉網、玻璃棒、試管刷、水槽1 試管(1) 用途:a、在常溫或加熱時,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b、溶解少量
17、固體 c、收集少量氣體(2) 注意事項:a、加熱時外壁必須干燥,不能驟熱驟冷,一般要先均勻受熱, 然后才能集中受熱,防止試管受熱不均而破裂。b、加熱時,試管要先用鐵夾夾持固定在鐵架臺上(短時間加熱也可用試管夾夾持)。c、加熱固體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且未冷前試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d、加熱液體時,盛液量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防止液體受熱溢出),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的角度(增大受熱面積,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對著自己或別人(防止液體噴出傷人)。1 試管夾(1) 用途:夾持試管(2) 注意事項:從底部往上套,夾在距管口1/3處(防止雜質落入試管)不要把拇指按在試管夾短柄上
18、。2 玻璃棒(1)用途:攪拌、引流(過濾或轉移液體)。 (2)注意事項:攪拌不要碰撞容器壁用后及時擦洗干凈3 酒精燈(1)用途: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儀器(2)注意事項:使用時先將燈放穩(wěn),燈帽取下直立在燈的右側,以防止?jié)L動和便于取用。使用前檢查并調整燈芯(保證更地燃燒,火焰保持較高的的溫度)。燈體內的酒精不可超過燈容積的3/4,也不應少于1/4(酒精過多,在加熱或移動時易溢出;太少,加熱酒精蒸氣易引起爆炸)。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防止酒精灑出引起火災)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酒精燈,應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防止酒精灑出引起火災)。應用外焰加熱(外焰溫度最高)。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
19、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將火焰沿著燈頸吹入燈內)用完后,立即蓋上燈帽(防止酒精揮發(fā)和燈芯吸水而不易點燃)。不要碰倒酒精燈,若有酒精灑到桌面并燃燒起來,應立即用濕布撲蓋或撒沙土撲滅火焰,不能用水沖,以免火勢蔓延。演示第17頁實驗144 膠頭滴管、滴瓶(1) 用途:膠頭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體藥品。(2) 注意事項:先排空再吸液懸空垂直放在試管口上方,以免沾污染滴管吸取液體后,應保持膠頭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體倒流,沾污試劑或腐蝕膠頭;除吸同一試劑外,用過后應立即洗凈,再去吸取其他藥品(防止試劑相互污染。 滴瓶上的滴管與瓶配套使用,滴液后應立即插入原瓶內,不得弄
20、臟,也不必用水沖冼。5 鐵架臺(包括鐵夾和鐵圈)(1) 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一般常用于過濾、加熱等實驗操作。(2) 注意事項:a、鐵夾和十字夾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于操作和保證安全。 b、重物要固定在鐵架臺底座大面一側,使重心落在底座內。6 燒杯(1) 用途: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較大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2) 注意事項:受熱時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網上使其受熱均勻(防止受熱不均使燒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過容積的1/3(防止加熱沸騰使液體外溢)。7 量筒(1) 用途:量取液體的體積(2) 注意事項:不能加熱,不能作為反應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釋溶液的容器。 9集氣瓶(瓶口上邊緣磨砂,
21、無塞)(1)用途:用于收集或短時間貯存少量氣體。用作物質在氣體中燃燒的反應器。(2)注意事項:不能加熱收集或貯存氣體時,要配以毛玻璃片遮蓋在瓶內作物質燃燒反應時,若固體生成,瓶底應加少量水或鋪少量細沙。10蒸發(fā)皿(1) 用途:用于蒸發(fā)液體或濃縮溶液。(2) 注意事項:盛液量不能超過2/3,防止加熱時液體沸騰外濺均勻加熱,不可驟冷(防止破裂)熱的蒸發(fā)皿要用坩堝鉗夾取。(二)實驗室藥品取用規(guī)則(熟悉化學實驗室藥品的一些圖標,見第14頁)1 取用藥品要做到“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采用招氣入鼻法)。2 注意節(jié)約藥品。如果沒有說明
22、用量,液體取用12ml,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3 用剩藥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實驗剩余的藥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拿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4 實驗中要要注意保護眼睛。(三)固體試劑的稱量 儀器:托盤天平、藥匙(托盤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稱量,能稱準到0.1克)步驟:調零、放紙片、左物右碼、讀數、復位使用托盤天平時,要做到左物右碼:添加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碼,并先大后小;稱量完畢,砝碼要放回砝碼盒,游碼要回零。藥品的質量=砝碼讀數+游碼讀數若左右放顛倒了,藥品的質量=砝碼讀數 游碼讀數任何藥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盤中稱量,干燥固體可放在紙上稱量,易潮解藥品要在(燒杯或表面皿等)玻璃
23、器皿中稱量。注意:稱量一定質量的藥品應先放砝碼,再移動游碼,最后放藥品;稱量未知質量的藥品則應先放藥品,再放砝碼,最后移動游碼。(四)連接儀器裝置 ( 見第151152頁) 1 玻璃導管插入塞子2 玻璃導管插入膠皮管3 塞子塞進容器口課后反思:第二課時二、藥品的取用1 固體藥品的取用(存放在廣口瓶中)(1) 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的取用(一橫二放三慢豎)儀器:鑷子步驟:先把容器橫放,用鑷子夾取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演示第14頁實驗11(2)粉末狀或小顆粒狀藥品的取用(一橫二送三直立)儀器:藥匙或紙槽步驟:
24、先把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小心送至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讓藥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藥品沾在管口或試管上。注:使用后的藥匙或鑷子應立即用干凈的紙擦干凈。 演示第14頁實驗121 液體藥品的取用(1)少量液體藥品可用膠頭滴管取用(2)大量液體藥品可用傾注法。(一倒二向三緊挨) 步驟: 瓶蓋倒放在實驗臺(防止桌面上的雜物污染瓶塞,從而污染藥品); 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簽向著手心(防止殘留的液體流下腐蝕標簽), 瓶口緊靠試管口,緩緩地將液體注入試管內(快速倒會造成液體灑落); 傾注完畢后,立即蓋上瓶塞(防止液體的揮發(fā)或污染),標簽向外放回原處。(2) 一定量的液體可用量筒取用儀器:量筒、
25、膠頭滴管 步驟:選、慢注、滴加注意事項:使用量筒時,要做倒接近刻度時改用膠頭滴管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線及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若仰視則讀數偏低,液體的實際體積讀數;俯視則讀數偏高,液體的實際體積讀數。演示第16頁實驗13三、物質的溶解1 少量固體的溶解(振蕩溶解)手臂不動、手腕甩動2 較多量固體的溶解(攪拌溶解)儀器:燒杯、玻璃棒四、物質的加熱1 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演示并講解第17頁的活動與探究)儀器:試管、試管夾、酒精燈注意事頂:(1)加熱試管內的液體時,不能將試管口對著人;防止沸騰的液體沖出試管燙傷人。(2)若試管壁有水,加熱時必須擦干凈,防止試管受熱不均,引起試管爆裂。(3)將液體加熱
26、至沸騰的試管,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因為一冷一熱,試管容易爆裂。(4)給試管中液體預熱的方法:夾住試管在外焰來回移動便可預熱。(5)預熱后,集中加熱盛有液體的中部,并不時沿試管傾斜方向平移試管,以防止液體受熱暴沸而噴出。2 給試管中固體加熱儀器:試管、鐵架臺、酒精燈注意點:裝置的固定 鐵夾夾的位置、管口的方向、加熱的順序給物質加熱的基本方法:用試管夾夾住離試管口1/3處,首先在酒精燈外焰處加熱,然后將試管底部集中在外焰處加熱。3 蒸發(fā)儀器:蒸發(fā)皿、鐵架臺、玻璃棒、酒精燈注意點:儀器的裝配停止加熱:接近蒸干或有大量晶體析出玻璃棒的作用:加快蒸發(fā)、防止液滴濺出4 過濾和濾渣的洗滌儀器:漏斗、鐵架臺、
27、燒杯、玻璃棒注意點:“一貼”“二低”“三靠”五、儀器的洗滌洗滌時,先洗容器的外壁,后洗內壁。洗滌干凈的標準:內外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無成股水流下。練習:1 在坩堝燒杯燒瓶蒸發(fā)皿量筒試管集氣瓶試管等儀器中,不能加熱的是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熱的是_,要放在石棉網上加熱的是_。2 下列試劑中氧化銅粉末石灰石塊鋅粒試劑瓶中的鹽酸??梢杂盟幊兹∮玫氖莀,可以用鑷子取用的是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3 把碳酸鈉粉末裝入試管,正確的操作是( )A、用鑷子 B、用玻璃棒 C、用藥匙或紙槽送入 D、直接倒入4實驗時,不宜用作反應容器的是( ) A、燒杯 B、燒瓶 C、試管 D、量筒5下列實驗操作:用量筒量
28、取溶液時,將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試劑瓶(標簽向手心)慢慢將液體倒入量筒中;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沖洗后放回滴瓶中;實驗室里有兩個無標簽的試劑瓶中均裝有白色固體,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鹽,可取少量固體品嘗味道。其中( ) A、只有正確 B、只有正確 C、只有正確 D、全部錯誤6用酒精燈給試管內溶液加熱時發(fā)現試管破裂,可能原因是: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加熱前沒有擦干試管外壁的水;加熱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被加熱的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沒有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沒有進行預熱,直接集中加熱試管內液體的中下部。其中 與之相關的是( )。A、B、C、D 7下列儀器,能夠用來溶解固體
29、、配制溶液、加熱較大量液體的是( ) A、試管 B、量筒 C、燒杯 D、廣口瓶課后反思: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1 空氣【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3)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qū)分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的操作、觀察、分析,了解空氣的組成;(2)通過對空氣、氧氣等幾種常見物質的比較,了解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3)通過對空氣污染情況的調查,知道空氣污染的危害,學會一些簡單的防治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危害;(2)知
30、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3)養(yǎng)成關注環(huán)境、熱愛自然的情感?!窘虒W過程】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介紹一段身邊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藍天、白云、溪水、綠樹、陽光,引出我們須臾離不開的空氣請大家做個深呼吸,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實例來說明無色無味不易察覺的空氣確實存在嗎?討論發(fā)言:能夠說明空氣確實存在的實驗或實例。學生互相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引導學生探究,激發(fā)探究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實驗導學探究原理(過渡) 出示拉瓦錫的照片以及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裝置的圖片,并講述拉瓦錫發(fā)現空氣組成的故事。仿照這個著名實驗的原則,我們也來測定空氣
31、里氧氣的含量。實驗2-1所需的儀器,并組織學生搶答下列問題:1、有關儀器的名稱;2、集氣瓶中有物質嗎?3、誰能說出空氣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學生按教材中圖23連接裝置并實驗,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聽故事、思考問題:拉瓦錫在實驗過程中是如何發(fā)現氣體減少了15的?搶答有關問題。連接裝置,進行實驗,觀察現象并及時記錄。通過搶答,鞏固舊知,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知道實驗是學習化學的基礎。通過學生自主的實驗探究過程,體驗實驗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觀察記錄分析討論你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能分析原因嗎?請把看到的現象及你的分析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引
32、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分析:1、實驗成功,描述現象;2、實驗失敗,尋找原因。(小結)由于紅磷燃燒消耗了瓶內的氧氣,導致集氣瓶內的氣壓減小,因而水倒流。1、描述實驗現象;2、小結并交流成功的 經驗;3、尋找并分析失敗的 原因。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yǎng)科學觀察、規(guī)范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分析討論1、根據拉瓦錫的研究結果,氧氣約占15,而我們在實驗中,為什么氣體減少的體積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紅磷熄滅后瓶內還有沒有殘余的氧氣?分組討論、交流結果:1、水面上升不滿15的原因有:裝置漏氣或紅磷不足等;當氧氣含量低時,紅磷不能繼續(xù)燃燒。2
33、、沒有對實驗現象作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歸 形納 成總 概結 念在上述探究活動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空氣的主要成分:由與紅磷反應的氣體(氧氣)和與紅磷不反應的氣體(氮氣)組成。閱讀教材的有關內容,歸納空氣的組成成分,形成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化學符號。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范表達能力。講解講解空氣的成分測定觀看思考加深學生對空氣成分的測定的認識分析討論 得出結論(比較)氮氣、二氧化碳、紅磷、空氣、河水、礦泉水等物質,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純凈物?(小結)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這樣的物質叫混合物。而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屬于純凈物。比較各物
34、質的異同,歸納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讓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比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偨Y回憶歸納總結本課題知道了哪些知識?引導總結本課題內容要求。讓學生了解空氣的成分。【板書設計】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課題1 空 氣 課后反思:課題2 氧氣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2觀察和描述木炭、鐵絲、蠟燭等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3了解氧氣的主要用途、氧氣與人類關系密切;過程與方法:1觀察與描述物質與氧氣反應的現象,學會從中歸納出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了解氧氣在自然界中的循環(huán)及重要意義,增強環(huán)保意識2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嚴謹的工作作
35、風學習重點與難點:1氧氣的性質與用途2氧氣的獲得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教學方法:1物理性質主要有學生自行歸納總結;2化學性質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及回憶已學的實驗來歸納3對于實驗室制法,主要通過探究、對比,從而找出不同點加深印象4氧氣的用途主要是知識性的介紹探究內容:1燃燒的現象及劇烈程度與什么因素有關?2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的選取所考慮的因素有哪些?學習內容:一、認識氧氣(Oxygen)的性質1物理性質:(1)色、味、態(tài):通常情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2)密度:標準狀況下,密度為1.429g/L,略大于空氣;P.S.:通常情況下,是指20,1.01105Pa;標準狀況下,是指0,1.01105P
36、a;(3)溶解性:氧氣不易溶于水(4)三態(tài)變化:降溫后,氧氣可以變?yōu)榈{色的液體,甚至淡藍色雪花狀固體。問題:有什么事實可以證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氣?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生存的。2化學性質:(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黑色固體)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放熱,生成一種無色無味氣體,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文字表達式:碳(C)+ 氧氣(O2)二氧化碳(CO2)在空氣中的燃燒情況:木炭紅熱,無煙、無焰,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銀白色固體)介紹鋁箔在氧氣中可以燃燒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鐵絲熔成小球,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文字表達式:鐵(Fe) + 氧氣(O
37、2)四氧化三鐵(Fe3O4)注意事項:集氣瓶底部鋪少量的細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濺落瓶底,致使集氣瓶炸裂。在空氣中加熱情況:持續(xù)加熱發(fā)紅,離火后變冷。(3)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白色固體)實驗現象:比空氣中燃燒劇烈,發(fā)出白光,集氣瓶內壁出現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產生。文字表達式:石蠟+ 氧氣(O2)二氧化碳(CO2)+ 水(H2O)空氣中燃燒情況: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放熱,稍有黑煙。(4)鎂帶在氧氣中燃燒(銀白色固體)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粉末狀固體。文字表達式:鎂(Mg) + 氧氣(O2) 氧化鎂(MgO)(5)銅絲在空氣中灼燒(紅色固體)
38、實驗現象:加熱后,銅絲紅熱,冷卻后,在銅絲表面出現一層黑色物質。文字表達式:銅(Cu) + 氧氣(O2) 氧化銅(CuO)(6)紅磷在氧氣中的燃燒(暗紅色固體)實驗現象: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大量的白煙文字表達式:磷(P)+ 氧氣(O2) 五氧化二磷(P2O5)空氣中燃燒情況:黃白色火焰,放熱,有大量白煙(7)其他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某些物質在一些條件下,與氧氣發(fā)生緩慢的氧化反應,成為緩慢氧化。如:動植物新陳代謝,金屬的銹蝕,食物的腐爛等等。結論:(1)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fā)生反應。在這些反應中,氧氣提供氧,稱為氧化反應。氧氣便是常見的氧化劑;
39、(2)物質在純氧氣中燃燒程度比空氣中燃燒要劇烈。說明物質燃燒程度,與氧氣的濃度大小成正比;(3)物質燃燒時有的有火焰,有的會發(fā)光,有的會冒煙。一般來說,氣體燃燒會有火焰產生,固體直接燃燒,產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體,一般都會產生煙,即固體小顆粒;(4)物質與氧氣反應不一定是燃燒現象,如緩慢氧化。二、氧氣的用途1供給呼吸:醫(yī)療上急救病人,登山、潛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2支持燃燒:煉鋼、氣焊與氣接、液氧炸彈、火箭助燃劑介紹:(1)一般情況下,我們呼吸使用空氣就可以了。正常的人呼吸用純氧氣對人體有害,吸入純氧氣會損害肺的上皮層。吸入100%的揚棄,只需幾天就會發(fā)生肺氧氣中毒。一般醫(yī)院中的氧氣只是
40、大于40%;(2)用氦氣代替氮氣與氧氣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氣”。人造空氣用于代替空氣供深海潛水員呼吸。因為用空氣供潛水員呼吸時,在壓強較大的深海里,會有較多的氮氣溶解在潛水員的血液里,當潛水員從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氣將成為氣泡釋放出來,大量氣泡會阻塞微血管,引起病變。課后反思:課題3 制取氧氣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氧氣的工業(yè)制法,學習實驗室制備氧氣的原理、裝置和操作過程與方法:能夠根據反應物的性質來選擇制備氣體的實驗裝置與操作方法,根據生成物的性質選擇收集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學習重點與難點:氧氣的獲得和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教學方法:1物理性質主要有學生
41、自行歸納總結;2化學性質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及回憶已學的實驗來歸納3對于實驗室制法,主要通過探究、對比,從而找出不同點加深印象4氧氣的用途主要是知識性的介紹學習內容:1自然界氧氣的獲得:主要是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葡萄糖 + 氧氣2工業(yè)制法(分離液態(tài)空氣法)空氣空氣除去二氧化碳干燥氮氣液態(tài)空氣降溫加壓升溫-196液態(tài)氧升溫-183氧氣(1)具體過程(2)注意:該過程是物理變化3實驗室制法(1)高錳酸鉀制取氧氣a. 實驗原理:高錳酸鉀(KMnO4) 錳酸鉀(K2MnO4)+ 二氧化錳(MnO2)+氧氣(O2)b. 注意事項: a). 試管口要略微向下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試管
42、底部破裂。 b). 導氣管伸入發(fā)生裝置內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產生的氣體排出。 c). 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氣管,污染制取的氣體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要伸入接近集氣瓶底部:有利于集氣瓶內空氣排出,使收集的氣體更純。 e). 實驗結束后,先將導氣管移出水面,然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試管。c. 實驗步驟: a). 儀器組裝:先下后上,從左到右的順序。 b). 氣密性檢查: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若水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裝置不漏氣。松開手后,導管口出現一段水柱。 c). 裝入藥品:按粉末狀固體取用的方法(藥匙或紙槽
43、)。 d). 加熱藥品: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在反應物部位用酒精燈外焰由前向后加熱。 e). 收集氣體: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當氣泡均勻冒出時再收集;或向上集氣法。 f). 檢驗及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發(fā)現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用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部,木條復燃,證明已滿。 g). 儀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順序。二氧化錳(2)雙氧水(過氧化氫)制取氧氣a. 實驗原理:過氧化氫(H2O2) 水(H2O) + 氧氣(O2)b. 注意事項: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b). 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 c).
44、 氣密性檢查: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xù)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d). 裝藥品時,先裝固體后裝液體 e). 該裝置的優(yōu)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偨Y:若固體(或固體+固體)加熱生成氣體,選用高錳酸鉀制氧氣裝置;若固體+液體常溫下制取氣體,選用雙氧水制取氧氣裝置。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但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補充練習測試題(1)從液態(tài)空氣分離氮氣和氧氣,為什么得到的是氣態(tài)氮和液態(tài)氧?(2)用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屬時,發(fā)生三種變化:乙炔在氧氣中燃燒;焊接處金屬與金屬焊條熔化、冷卻后凝固在一起;
45、切割處的金屬在高溫下被氧氣氧化除去。這三種變化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3)從液態(tài)空氣、高錳酸鉀、雙氧水三種物質制氧氣時,各物質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為什么?(4)空氣中有氧氣,帶余燼的木條伸入裝有空氣的集氣瓶,木條是否會復燃?為什么?課后反思: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課題1 水的組成教學目標1復習元素、單質、化合物、分子、原子等概念和氧氣的性質。2通過電解水的實驗,使學生了解水的組成。3鞏固“在化學反應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的認識。4了解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教學重點:1 電解水的實驗2 在化學反應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的認識。教學過程:【引言】在
46、第一章里,我們學過氧、分子和原子的知識,知道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等概念。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什么叫元素?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的區(qū)別在哪里?【討論】讓學生三三兩兩議論,然后請一位同學回答,教師糾正?!就队啊课镔|的簡單分類【講述】水是我們最熟悉,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物質之一。水究竟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是單質還是化合物呢?水的組成又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水的組成【投影】地球上水的分布【講述】地球表面約34的地方被水覆蓋,水資源極為豐富,但可直接供人類生活、生產用的淡水僅占總水量的千分之一左右,十分有限。因此保護水資源十分重要。評注:教師在教學中極其自然地對學生進行節(jié)
47、約用水的教育。【提問】根據生活經驗,請學生自己歸納水的用途。(提問23人。)【講述】水是如此重要,那么水是由哪些元素組成的呢?下面我們用實驗來回答這個問題。【演示】在水電解器玻璃管里注滿水這里的水是用氧氣飽和的、含有515氫氧化鈉溶液(或110的硫酸溶液),接通直流電,一個電極接電源正極,另一個電極接電源負極。師:注意觀察電極上發(fā)生什么現象。生:接通電源后,電極上有氣泡產生。師:兩支玻璃管內的液面有什么變化?生:兩支玻璃管里匯集了無色氣體,液面降低,其中連接正極一端產生的氣體比連接負極一端產生的氣體少。師:片刻后,用準備好的劃有刻度的紙,比較兩支玻璃管中產生氣體的體積。生:接負極一端玻璃管內氣
48、體的體積大約是按正極一端玻璃管內氣體體積的兩倍。【講述】水電解后兩支玻璃管中得到的氣體是同一物質,還是不同物質?電解得到的物質究竟是什么?我們通過實驗來鑒定?!狙菔尽坑靡桓鶐Щ鹦堑哪緱l接近液面下降較少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開啟活塞。師:注意觀察現象。生:木條燃燒得更旺。師:這種氣體能使木條余燼復燃,當燃著木條遠離尖嘴口時火焰漸滅。這種能使余燼復燃的氣體是什么氣體?生:氧氣?!狙菔尽坑靡桓c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較多的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開啟活塞。師:注意觀察現象。生:看到微弱的淺藍色火焰(或聽到爆鳴聲)。師:這種氣體能燃燒,說明不同于上一種氣體。這種氣體就是氫氣。【板書】水氫氣(H2)+氧氣(O
49、2)【講述】實驗表明:水電解后生成氫氣和氧氣。引導學生思考這種變化是什么變化,這種反應屬什么類型。(學生議論后,教師提問12名學生。)生甲:這種變化是化學變化。生乙:這種反應屬于分解反應?!局v述】水電解時發(fā)生分解反應。水分子分解生成氫分子和氧分子,轉變成跟水的狀態(tài)和性質都不同的氫氣和氧氣,說明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練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C水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 D水由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講述】要作出正確選擇,必須理解物質由元素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元素只分種類,不計個數,分子既分種類又計個數?!居懻摗繉W生討論略?!局v述】泛指的物質是宏觀概
50、念,它由元素組成。分子、原子都是微觀概念。在表述分子的組成時,必須指出組成一個分子時原子的種類和個數。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狙菔尽奎c燃簡易氫氣發(fā)生裝置中產生的氫氣,將點燃氫氣的尖嘴導管伸入充滿氧氣的干燥集氣瓶內。評注:教師在這里補充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實驗。這樣,可以從另一側面來加深學生對水的組成的認識。師:展示集氣瓶,請學生仔細觀察集氣瓶內壁發(fā)生什么現象。生:原來干燥的集氣瓶內壁蒙上一層水汽。【講述】實驗表明: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板書】氫氣(H2)+氧氣(O2) 水【提問】水電解后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這個實驗事實說明什么?生: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51、?!局v述】用一般的加熱方法,水很難分解,因此人們長期以來一直把它當作一種單質,直到18世紀末,才證明水是化合物。【展示】展示一瓶蒸餾水?!咎釂枴考儍舻乃心男┪锢硇再|?【討論】先讓學生議論,然后請學生回答(相互補充)。生甲:水是無色、無嗅、無味的透明液體。生乙:水的沸點是100,水的凝固點是0 。生丙:水的密度是1 gcm3?!局v述】教師糾正、歸納并聯系自然現象、生活實際適當作些拓展?!局v述】水電解時,水分子分裂成氫原子和氧原子。原子能重新組合生成另一些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究竟由幾個氫、氧原子組成一個水分子呢?【講述】意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
52、體有相同的分子數?!睂嶒灉y得電解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約為21,可以認為水電解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分子數目約為21。氫和氧的分子都是雙原子分子,所以可推測1個水分子中氫、氧原子個數比也約為21。評注:教師在這里運用了阿伏加德羅定律的內容,來導出水分子中氫、氧原子的個數比。這樣做,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會有利于提高他們分析推理的能力。如果學生的學習基礎一般,可能會不易理解?!驹O問】水的化學式怎樣寫?【講述】人們經過大量的實驗精密測定,證實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水的化學式應寫成H2O?!拘〗Y】這節(jié)課學習了水的組成。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它是維持生物生存、營造和諧生態(tài)環(huán)境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化進程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策略
- 貴州省黔東南州名校2025屆中考生物考試模擬沖刺卷含解析
- 全新委托運輸合作協議下載
- 運動服購銷合同
- 礦山承包轉讓協議書
- 知識產權代理合作協議
- 廣告牌協議書
- 16 新年的禮物 第2課時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編版
- 塔吊設備購銷合同范本
- 直播服務合同
- 2024年蘭州新區(qū)實正鑫熱電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血透室護士長述職
- (正式版)JTT 1218.4-2024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設備維修與更新技術規(guī)范 第4部分:軌道
- 2MW-5MWh微網儲能項目整體技術方案設計
- 圍手術期中醫(yī)護理
- 2024年漢中市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四級主任科員公務員招錄1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模擬試卷(答案詳解版)
- 客車交通安全培訓課件
- 《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
- 藝術培訓校長述職報告
- ICU新進人員入科培訓-ICU常規(guī)監(jiān)護與治療課件
- 人教版一年數學下冊全冊分層作業(y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