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新光學校2020年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南平市新光學校2020年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南平市新光學校2020年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南平市新光學校2020年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南平市新光學校2020年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福建省南平市新光學校2020年高三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道教延續(xù)古代中國“貴生”的傳統(tǒng),對于肉身存在相當重視,要借尸還魂,要肉身成仙,當然對身體格外重視。但是,中古時代佛教影響越來越大,相信“無生”,輕視形骸而重視精神,因此有火葬之風。佛教影響下中古時代這一風氣逐漸流行,在中國社會史上是一個大話題。不過有意思的是,佛教帶來的這種不保存整體的尸身的習俗,與古代中國喪葬傳統(tǒng)不合,倒與氐羌、吐蕃、突厥等異族風俗相合。到了“中國”意識越來越強的宋代,對中古時期的“胡風夷俗”有相當?shù)木X。從宋王朝一建立,官方就開始抵制火葬,重新強調(diào)土葬?,F(xiàn)代認為是“文明”的火葬,在那個時代因為來自異域文化而不合漢族文明,因此,在中央皇權(quán)、地方士紳加上理學家的不懈抵制下,兩宋時期被漸漸禁絕。不過,中國歷史過程極為曲折,風俗也反復(fù)變化。由于宋代之后又有兩個非漢族王朝,宋代漢族士大夫重新恢復(fù)土葬的傳統(tǒng)又被打斷,蒙元與滿清兩朝是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原本并不完全依據(jù)漢族傳統(tǒng),因此,宋代之后的蒙元與明代之后的滿清,火葬之風又重新流行。我們不妨從朝鮮燕行使臣的眼中來看??滴跞旰槊牡诙纬鍪怪袊鴷r曾經(jīng)說,明朝的喪制雖然與古禮有差異,但還是要土葬其親人,但清人火葬,穿壙尋甓,真不知道漢人會有什么感覺;康熙五十九年和雍正十年兩次出使清朝的李宜顯,則批評清朝喪制,“清人皆火葬,漢人則否,而近來頗有火葬者,蓋染胡俗而然也”。到嘉慶八年,出使清朝的徐長輔還在抨擊中國的“滿人多火葬,漢人不盡然火葬,蓋入棺后燒之,收其骨納諸器而瘞之,聚土為小堆,此用浮屠法也”。按照他們的推測,這當然和大明變成大清,統(tǒng)治者由漢人換了滿人有關(guān),朝鮮使者覺得,滿人風俗原本與漢人不同,也根本不遵禮法,蠻夷之風已經(jīng)侵入華夏之域,只有朝鮮禮儀始終堅守朱子以來的正宗規(guī)矩??滴醵辏r使臣吳道一就分析說,清人入關(guān)以后,漢族人放棄了自己的傳統(tǒng),“局于侏漓之俗,漸染羯夷之習,雖有高世之姿,絕人之才,終于夷狄而止耳”,四年后到達北京的徐文重,就說得更清楚,“(北京)近世以來,雖為帝王之都,與夷狄迭代,人心風俗已成習性,自與中土不同”,直接把風俗之壞歸咎到了蠻夷當政,道德淪喪上。關(guān)于清朝滿人流行火葬,漢人士紳提倡土葬的優(yōu)劣,這也難說得很,但值得注意的是,以風俗史和觀念史上看,火葬之流行把過去肉與骨、生與死、人與鬼之分的古代傳統(tǒng)淡化了,顯然,在佛教觀念和異族習俗的雙重作用下,靈魂或者精神很重要,肉體與骨骼已經(jīng)不再重要,人的“再生”,已經(jīng)不像古代中國傳統(tǒng)要“借尸還魂”,即依賴骨肉肌膚才能實現(xiàn),而是“輪回”。因此,盡管大多數(shù)漢族士紳依然恪守《朱子家禮》,實行土葬,對遺骸加以保護,但佛教觀念與火葬風俗多多少少也把原本中國重視骨肉身體存在的傳統(tǒng)觀念和土葬風俗有所改變。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道教延續(xù)“貴生”,重視身體;佛教相信“無生”,重視精神。二者觀念各異,但對古代中國的喪葬習俗都有一定影響。B.受佛教影響,我國中古時代有火葬之風,但到了宋代,這種來自異域文化的火葬因與漢族文明格格不入,受到了皇權(quán)、士紳和理學家的抵制。C.元朝和清朝是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王朝,他們在佛教觀念和異族習俗的雙重作用下,在漢族建立的王朝覆滅后,開始實行火葬。D.盡管清朝大多數(shù)漢族士紳堅持土葬,保護遺骸,但原本中國重視骨肉身體存在的傳統(tǒng)觀念和土葬風俗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所改變。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朝鮮使臣認為,明朝喪制盡管與古禮有區(qū)別,但仍然實行土葬;清人強調(diào)火葬,會給漢人帶來強烈的心理沖擊。B.朝鮮使臣對依照佛法將死者入棺后焚燒,然后將骨灰放置在各種器物中進行掩埋,最后聚為土堆的做法不以為然。C.朝鮮使臣認為,清朝漢人實行火葬,是受到了蠻夷風俗的影響,只有朝鮮禮儀一直堅守朱子以來的正宗規(guī)矩。D.朝鮮使臣認為,在滿清統(tǒng)治以后,都城北京的人心風俗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不再與漢人統(tǒng)治的時期相同,這是蠻夷當政和道德淪喪的結(jié)果。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準確的一項是A.我國宋朝是一個“中國”意識越來越強的朝代,一開始就抵制火葬以致使其逐漸禁絕,表現(xiàn)出對漢族文明的堅守。B.清朝滿人流行火葬,而漢人士紳提倡土葬,二者孰優(yōu)孰劣,不易說清,但都有民族風俗和文化觀念的烙印。C.不論是“貴生”還是“無生”,也不論是土葬還是火葬,都反映了我國古代的人們對身體、生命、靈魂或精神的重視與探究。D.盡管我國古代不斷地改朝換代,也受到外來文明的影響,但華夏民族的土葬習俗始終沒有斷絕。參考答案:1.C

2.B

3.C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辨析。首先瀏覽選項,然后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guān)的語句,進行比較、辨析。“在佛教觀念和異族習俗的雙重作用下”和“開始實行火葬”,都是錯的。3.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可見本題考查對作者觀點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項都對“身體”重視錯。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行走天下,守望大地2013年10月22日下午,102歲高齡的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侯仁之在北京友誼醫(yī)院去世。得此消息,燕園師生們陸續(xù)來到先生生前居住的燕南園61號獻花追悼,還有一些人則來到未名湖畔,在那塊先生題寫的未名湖石碑前,追憶先生生前的點點滴滴……一個人與一門學科半個多世紀前,侯仁之從燕京大學畢業(yè)后留校,擔任歷史系主任顧頡剛的助手。周末,他經(jīng)常到海淀周圍考察,為課程做準備。一天,侯仁之來到玉泉山西側(cè),看到一堵墻上面有鑿過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著墻的方向向前走,一直走到西山碧云寺、臥佛寺,發(fā)現(xiàn)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這可能是過去的引水槽。經(jīng)過進一步考察,他發(fā)現(xiàn)水流到了頤和園昆明湖,又順著流到北京城里去。年輕時的這個發(fā)現(xiàn),為他日后從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歷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資料。當時中國還沒有現(xiàn)代的歷史地理學,但從那時起,侯仁之的研究興趣和方向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沿革地理漸漸向現(xiàn)代意義的歷史地理學轉(zhuǎn)變。1946年,侯仁之學術(shù)歷程的轉(zhuǎn)折點。這一年他來到英國利物浦大學留學,先后師從于利物浦大學地理系的創(chuàng)辦人羅士培教授和英國現(xiàn)代歷史地理學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設(shè)者達比。達比對歷史地理學的理解是,現(xiàn)代地理景觀的空間特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經(jīng)過了自然和人的長期改造。達比的學術(shù)思想對侯仁之影響很大。1950年,侯仁之發(fā)表《〈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標志著他對歷史地理學在理論認識上的成熟,也標志著他和中國傳統(tǒng)沿革地理學在思想上的決裂。從此,一個新的、科學的歷史地理學逐步建立。一個人與一座城對北京,侯仁之說自己是“知之愈深,愛之彌堅?!北本┎粌H是他生活了幾十年的第二故鄉(xiāng),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對象。為了這個對象,溫和的侯仁之常常迸發(fā)出勇士般的豪情。對盧溝橋的保護,正是如此?!拔奈锕袍E是城市文脈的載體,丟了它們,就丟了城市的記憶”,在上世紀80年代初,盧溝橋疲憊不堪,破損嚴重。侯仁之心急如焚,當即寫出《保護盧溝橋刻不容緩》。不久,北京市政府決定進行整修。此后,盧溝橋不僅多次整修,還在《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中被列為舊城外的10片歷史文化保護區(qū)之一和申報世界遺產(chǎn)的后備名單。讓侯仁之放心不下的,還有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后門橋。后門橋是歷史上北京城址轉(zhuǎn)移的一個標尺,是元大都城市規(guī)劃的起點。1998年,已近90高齡的侯仁之建議把什剎海的水引過后門橋,恢復(fù)后門橋下的水上景觀,正是這個建議,使得歷史上中軸線的最初設(shè)計起點煥然一新。對北京這座城,侯仁之到底有多愛?北京大學前后二十幾屆的學生都是見證者。從20世紀50年代起,每年北大新生入校聽的第一堂課,就是“侯仁之講北京”,這一講,就是20多年,直到侯仁之年事高了為止,這也成為北大的一樁美談。一個人與一項工程侯仁之有多個美譽,有人稱他為“活北京”,有人贊他為“北京史的巨擘”,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為他是“我國申遺第一人”。1980年春,侯仁之在美國考察期間,第一次聽說國際上有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公約》。盡管當時公約誕生已10多年,但在國內(nèi)還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回國后,侯仁之立即以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議我國盡早參加《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公約》,提案獲得通過。不久,中國終于成為“世界遺產(chǎn)公約”締約國。故宮、長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我國第一批成功入選的世界遺產(chǎn)。晚年,先生長居燕園。只要是陽光好的日子,先生便會坐在輪椅上,由女兒推著散步,每每走到未名湖畔,研究了一輩子歷史地理學的先生都會說,“多少時光過去了,它依然是這樣……”是的,他依然是這樣。百歲人生,行走天下,守望大地。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摘編自《人民日報》)相關(guān)鏈接:①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學中關(guān)于“中國沿革地理”的講授,主要是討論中國歷代疆域的消長和地方行政區(qū)劃的演變,這些問題在一個專修中國歷史的學生看來,也許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關(guān)系的方面,有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問題呢?(侯仁之《〈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②1984年被英國利物浦大學授予“榮譽科學博士”稱號。1999年被美國地理學會授予喬治·戴維森勛章,他是第一個獲得該榮譽的中國人。(百度百科)(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ǎ?分)A.文章首尾稱侯仁之為“先生”,表達了對他的尊重敬仰之情。結(jié)尾處“他依然是這樣”,是對侯仁之百年人生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贊美。B.達比認為現(xiàn)代地理景觀的空間特征經(jīng)過了自然和人的長期改造,侯仁之深受達比學術(shù)思想的影響,因此研究興趣、方向發(fā)生轉(zhuǎn)變。C.侯仁之平素性情溫和,但對北京卻常常迸發(fā)出勇士般護衛(wèi)的豪情,耄耋之年也如此。盧溝橋的整修和后門橋的煥然一新就是證明。D.侯仁之對北京是“知之愈深,愛之彌堅”。他被譽為“活北京”,北京大學二十幾屆學生都是見證者。他的講座成為北大的一樁美談。E.本文開頭交代侯仁之去世的具體時間、地點、年齡和悼念情景,令人心生悲涼之意,這和結(jié)尾飽含的緬懷之情遙相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謹。(2)侯仁之創(chuàng)立中國現(xiàn)代歷史地理學的過程,表明他在學術(shù)研究上具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3)文中的三個小標題有什么作用?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4)怎樣理解對侯仁之的評價“行走天下,守望大地”?結(jié)合材料談?wù)勀愕目捶ā#?分)參考答案:(1)C(3分),A(2分),答E給1分,答B(yǎng).D不給分。(2)①善于觀察和發(fā)現(xiàn)問題;②善于思考和不斷探究;③勤于學習;④敢于創(chuàng)新;⑤具有學科興趣;⑥注重理論研究和實踐考察緊密結(jié)合。(每點1分。)(3)①三個小標題分別從不同側(cè)面,即從中國現(xiàn)代歷史地理學科的創(chuàng)建、北京舊城改造和文物保護、中國文化遺產(chǎn)世界“申遺”等方面,突出了侯仁之的巨大貢獻。②三個小標題又由小到大、層層深入地貫穿全文,展現(xiàn)了侯仁之把個人的生命價值融入學術(shù)、“家鄉(xiāng)”和國家民族建設(shè)上的寶貴歷程,使得全文脈絡(luò)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每點3分。)(4)①“行走天下”是說侯仁之經(jīng)歷豐富,從求學到學術(shù)研究與交流,足跡遍及國內(nèi)外。②“行走天下”也暗示著侯仁之視野廣闊,無論是學術(shù)研究還是保護民族文化遺產(chǎn),都是放眼全球與未來,以國際先進的視角看問題。③“行走天下”還揭示了侯仁之一生具有實干和探索精神,生命不息,求索不止。④“守望大地”是說侯仁之扎根本土、對生命和事業(yè)的堅守,揭示了他對生命、對學術(shù)、對歷史文化和國家民族的熱愛之情和巨大貢獻。⑤“行走天下,守望大地”是對侯仁之一生的真實寫照,又是對他一生心系國家、奉獻民族的熱情贊美。⑥“行走天下,守望大地”飽含了作者的緬懷之情,表明侯仁之雖已離世,但精神永存,普照世間,永被銘記。(每點2分,答對4點即可給滿分。其他解釋能自圓其說可酌情給分。)(1)試題分析:B項“研究興趣、方向發(fā)生轉(zhuǎn)變”的原因錯誤。D項“他的講座成為北大的一樁美談”錯。E項“令人心生悲涼之意”不夠恰當。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2)試題分析:解答此題題,要根據(jù)題目的提示,從文本對“侯仁之創(chuàng)立中國現(xiàn)代歷史地理學的過程”的敘述文字中,篩選有關(guān)侯仁之“在學術(shù)研究上”的特點,這些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從小標題“一個人與一門學科”的內(nèi)容中。考點: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3)試題分析:回答此題,可以從三個小標題在所敘內(nèi)容對突出侯仁之的貢獻的作用,在文章結(jié)構(gòu)方面的作用等方面進行分析。考點:分析作品結(jié)構(gòu),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4)試題分析:這解答此類題目,有三個要求,一是正確解讀文本內(nèi)容并能夠加以分析,二是要聯(lián)系社會現(xiàn)實,做出自己的評價,三是要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行合理規(guī)范闡述,必須對這些認識進行綜合提煉整合,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但觀點必須正確,之后,必須援引文本里的事實、細節(jié)對傳主與傳者的立場態(tài)度進行有條理的解讀,然后再把這些解讀的結(jié)論與自己所能聯(lián)系的事實結(jié)合起來分析即可??键c: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孔子對民生問題是重視的,但語焉不詳。孟子則把孔子的仁學落實到政治的措施上,要求社會統(tǒng)治者和管理者在解決民生基本問題上體現(xiàn)仁民愛物的思想感情,中國近代的民生主義即發(fā)源于此。

首先,要“制民之產(chǎn)”,使百姓豐衣足食。仁政最核心的內(nèi)容便是解決好民眾的吃穿問題,使他們的物質(zhì)生活有起碼的保障。其次,“省刑罰薄稅收”,人民的負擔要有一個限度,過此即有災(zāi)難,所以要省刑罰,必須薄稅斂。第三,救濟社會上孤苦無援者。第四,加強教育,德化民俗。孟子認為要在富民的同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使民去惡從善,形成禮義之風。這樣,社會才有秩序,人民才會有真正的安寧壽福。

在早期儒家代表人物中,沒有哪一位比孟子更重視民眾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地位。

孔子講過“民無信不立”的話。孟子則大大前進了一步,他提出“得天下有道,得斯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這就是民為邦本的思想。

孟子相信天命,但他把天命化為民意,認為這兩者是一致的,這實際上是用民本思想重新解釋了傳統(tǒng)的天命論,大大提高了民眾的地位。他引《太誓》的話:“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的感受和意志,體現(xiàn)了上天的精神,“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君王只要能使百姓滿意,就等于服從了天命。孟子用民眾的意志代表天命,從而限制君王的意志,“君權(quán)天授”變成了“君權(quán)民授”。

孟子提出了一個超越同時代人的口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個口號一經(jīng)提出,便使社會震動,響徹了兩千多年,成為批判君主專制的有力武器。這個“民貴君輕”的說法,在先秦諸子之中是極為罕見的,它肯定民眾是國家的主體,對于君權(quán)至上的制度具有很大的沖擊力。按照孟子這一思想來設(shè)立政治體制,至少能發(fā)展出開明的君主立憲制。這是孫中山提出民權(quán)主義的思想源頭之一。

孟子最突出的貢獻之一是確立中國士人的獨立性格,提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為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建立了一種較高的標準。

孟子認為君臣關(guān)系完全是相對的,他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士可以為明君而死,但不必為昏君而死。暴虐之君可以被廢除誅討,所以他不贊成愚忠。他認為明君必須“貴德而尊士”,“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這樣,孟子就大大提高了士君子的社會地位。孟子刻畫了有社會責任心的知識分子的氣象,此即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贝笳煞虻臍舛仁呛蔚鹊男蹅ズ甏?,富貴、貧賤、威武這三樣?xùn)|西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氣節(jié),在生死考驗面前能“舍生而取義”,最后成全自己完美的人格。在中國歷史上,為了社會進步事業(yè)而“成仁”、“取義”的志士仁人是很多的,他們的思想多少都受到孟子的影響。

對于我們來說,孟子的思想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如能認真開發(fā)而運用,對于今天人性的改良,社會的治理,民族的復(fù)興,將有莫大的助益。

(選自牟鐘鑒《從孔子到孟子》,有刪節(jié))

6.下列對于孟子“仁政”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孔子和孟子都很重視民生,但孔子的論述模糊、零散,相比之下,孟子的“仁政”思想更清楚,更具體,更有條理,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B.孟子不僅繼承而且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孔子的“仁學”,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對社會的統(tǒng)治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具體施政要求。

C.孔子關(guān)于民生的論述雖然語焉不詳,但它是孟子“仁政”學說的基礎(chǔ),所以,也理應(yīng)把它看做是中國近代民生主義思想源頭的一部分。

D.與要求保障基本民生、減輕百姓負擔、保護和救濟社會弱勢群體相比,孟子的仁政更強調(diào)用孝悌之義對百姓實行道德教化,以確保社會秩序。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思想和“君權(quán)民授”的新天命論,都充分體現(xiàn)了孟子對民眾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地位的前所未有的重視。

B.西歐和日本等國之所以能發(fā)展并保留成熟的君主立憲制,是因為這些國家比中國封建王朝更能接受孟子的學說,更愿意放棄君權(quán)至上的封建制度。

C.孟子為中國知識分子所建立的一套立命處世的高標準,不僅確立了中國士人的獨立的人格,而且提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

D.孟子重新闡釋了君臣關(guān)系,認為士可以為明君而死,但不必忠于昏君,暴虐之君可以被廢除誅討,這已經(jīng)具有了樸素的平等和民主思想色彩。8.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重視和強調(diào)民眾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地位,這不僅在儒家代表人物中是最突出的,而且在先秦諸子百家中也是很少見的。

B.孟子的仁政學說對后代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孫中山近代革命思想中的民生思想和民權(quán)思想也都從孟子那里汲取了精華。

C.孟子宣揚的“舍生而取義”人格已經(jīng)成為一種完美人格和優(yōu)秀精神的坐標,長久以來一直影響著中國有社會責任心的知識分子的思想。

D.孟子的思想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只要我們認真開發(fā)、運用,就必定會對今天人性的改良、社會的治理和民族的復(fù)興產(chǎn)生巨大的助益作用。參考答案:6.D(孟子的仁政首先要保障基本民生)7.B(原因分析錯誤。不能從客觀結(jié)果反推主觀意愿,不符合文意)8.B(A“早期儒家代表人物”。C不是“舍生而取義”人格,而是“大丈夫氣度”。D“只要……就”充分條件關(guān)系錯誤,過于肯定,原文表述為假設(shè)關(guān)系)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時年數(shù)歲,感戀彌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cè)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為郎。數(shù)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遂不應(yīng)命。乃上疏曰:“臣以險釁,夙遭閔兇……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钡塾[之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后劉終,服闋,復(fù)以洗馬征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比A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贝螁枺骸翱酌餮越毯嗡椋俊泵茉唬骸拔羲础⒂?、皋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酌髋c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比A善之。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nèi)轉(zhuǎn),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宮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賜、興。

(節(jié)選自《晉書·李密傳》)【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熱切的樣子。③游夏:孔子學生子游、子夏。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B.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C.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D.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5.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文學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密的上疏《陳情表》被認定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敘述祖母撫育自己的大恩,自己應(yīng)該報養(yǎng)祖母的大義,又傾訴自己不能從命的苦衷,言辭慷慨,表達感情直接坦率。

B.三國時期的蜀漢,終于漢懷帝劉禪。蜀國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后,魏帝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quán)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劉禪卻樂而忘本,樂不思蜀。

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為中國司法鼻祖,后常為獄官或獄神的代稱。

D.古代臣民上書言事分為“上書”、“上疏’和‘上封事”,其區(qū)別在于“上書”是臣民向皇帝進言所采用的最常見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員專門上奏皇帝的一種文書形式,上封事則是向皇帝進諫帶有機密性文書。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密幼年喪父,母親再嫁,年僅幾歲的他熱切地思念雙親,不能自已,以致憂思成疾。B.“周門人方之游夏”“數(shù)使吳,有才辯”“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等表現(xiàn)出李密有才干。C.晉武帝讀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陳情表》后,贊揚他是真名士,并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喪期滿,晉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陽擔任太子洗馬。D.借皇上東堂賜宴餞別之機,李密賦詩一首,詩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種田的愿望。晉武帝為此很生氣,都官從事見機行事,馬上奏請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職。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2)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參考答案:4.B5.A“慷慨陳詞,直接坦率”有誤,言辭懇切,表達情感委婉暢達。6.D“表明了他想回家種田的愿望”有誤。李密想入朝為官,并希望得到升遷,但因朝廷中無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調(diào)任漢中太守。他心懷不滿,作詩發(fā)牢騷。

7、(1)(李密)有空閑的時間就講學,忘記了疲勞,并且拜譙周為師,譙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優(yōu)秀學生子游、子夏。(“師”、“方”為關(guān)鍵得分點)(2)和孔明說話的人沒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當?shù)模虼丝酌鞯难哉摻陶d就要具體瑣碎。(“敵”、“碎”為關(guān)鍵得分點)【參考譯文】李密,字令伯,是犍為武陽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個名字叫虔。他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何氏改嫁。當時李密只有幾歲,他感戀雙親,思念至深,以至憂思成疾。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順和恭敬而聞名。祖母劉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邊,夜里不脫衣睡覺。為祖母端飯菜、喂湯藥,他總要嘗過之后才讓祖母飲食或服用。有空閑的時間他就講學,忘記了疲勞,并且拜譙周為師,譙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優(yōu)秀學生子游、子夏。他年輕時在蜀漢做郎官。多次出使吳國,頗有辯才,吳人稱贊他。蜀漢平定后,泰始初年,晉武帝征召他擔任太子洗馬。他因為祖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就沒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說:……(《陳情表》譯文省略)晉武帝讀了李密的《陳情表》后,說:“李密這個名士,不是徒有虛名。”于是收回對他的任命。后來祖母劉氏去世,李密守喪期滿除去喪服后,晉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陽擔任太子洗馬。司空張華問李密:“安樂公這人怎樣?”李密說:“可以說僅次于齊桓公?!睆埲A問其中的緣故,回答說:“齊桓公得到管仲而稱霸諸侯,任用豎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蟲流出戶外。安樂公得到諸葛亮而與魏國抗衡,任用黃皓卻喪了國,由此可知他倆的成敗原因是一樣的。”張華接著問:“孔明的教誨為什么那么具體瑣碎?”李密說:“過去舜、禹、皋陶(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間說話,所以言辭簡潔優(yōu)雅;《大誥》中與普通人說話,適宜瑣碎具體。和孔明說話的人沒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當?shù)?,因此孔明的言論教誨就要具體瑣碎?!睆埲A認為他說得好。李密由京官外調(diào)做溫令,卻憎恨一個擔任從事的下屬,他曾在寫給別人的信中說:“慶父不死去,魯國的災(zāi)難不會停止?!彼南聦侔研诺膬?nèi)容稟告了司隸,司隸因為李密在縣里清廉謹慎,沒有彈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調(diào)回京城任職,可是他在朝中沒有靠山,于是被調(diào)任漢中太守,自認為失去了很重要的機會,心懷怨恨。等到在東堂賜宴餞別時,皇上下詔命令李密賦詩,李密在詩的末章說:“人們也都說過這樣的話,有因才會有緣。(當官的人)皇宮中如果沒有權(quán)勢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種田。圣明的君主在上,這話怎么能這么說呢!”武帝對此很生氣,都官從事等(見機行事)馬上奏請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職。后來李密死在家中。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李賜、一個叫李興。5.

參考答案:7.文言實詞D:(應(yīng)為“勝過)8.D(A項,則:副詞,就/轉(zhuǎn)折連詞,卻。B項,焉:兼詞,于此/語氣助詞。C項,給/語氣詞,表推測。D項,為,都是動詞“做”)9.C(其中③⑥句不能表現(xiàn)“深明大義”,③是敘述李侃率眾登城的情況,⑥是作者就女子之德所發(fā)的議論。10.D(“并和他一起去指揮作戰(zhàn)”誤)11.(1)奪取叛賊的財物,吃他們的糧食.重重獎賞來激勵敢于死戰(zhàn)的士兵,那就一定能成功!(3分)(2)應(yīng)該一起獻出生命來保衛(wèi)城市.怎能忍心失去自己的身軀而變成叛賊的俘虜呢,(3分)(3)楊氏親自為他們煮飯讓他們吃,無論是年長的年少的,一定照顧周到均勻。(3分)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0題。韓偓,字致光,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遺,以疾解。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薦為翰林學士。偓嘗與胤定策誅劉季述,昭宗反正,為功臣。帝疾宦人驕橫,欲盡去之。偓曰:“陛下誅季述時,余皆赦不問,今又誅之,誰不懼死?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黨,蔑有不濟。今食度支者乃八千人,雖誅六七巨魁,未見有益,適固其逆心耳。”帝前膝曰:“此一事終始屬卿?!敝袝崛肆詈鼫o任機巧,帝嘗欲以當國,俄又悔曰:“渙作宰相或誤國,朕當先用卿?!鞭o曰:“渙再世宰相,練故事,陛下業(yè)已許之。若許渙可改,許臣獨不可移乎?”帝曰:“我未嘗面命,亦何憚?”偓因薦御史大夫趙崇勁正雅重,可以準繩中外。帝知偓,崇門生也,嘆其能讓。宰相韋貽范母喪,詔還位,偓當草制,上言:“貽范處喪未數(shù)月,遽使視事,傷孝子心。今中書事,一相可辦。陛下誠惜貽范才,俟變縗而召可也?!睂W士使馬從皓逼偓求草,偓曰:“腕可斷,麻不可草!”從皓曰:“君求死邪?”偓曰:“吾職內(nèi)署,可默默乎?”姚洎聞曰:“使我當直,亦繼以死?!弊允腔曼h怒偓甚。帝反正,勵精政事,偓處可機密,率與帝意合,欲相者三四,讓不敢當。初,偓侍宴,與京兆鄭元規(guī)、威遠使陳班并席,辭曰:“學士不與外班接?!敝飨吖陶埬俗邑放R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動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全忠見帝,斥偓罪,帝數(shù)顧胤,胤不為解。全忠至中書,欲召偓殺之。鄭元規(guī)曰:“偓位侍郎、學士承旨,公無遽?!比夷酥?,貶濮州司馬。帝執(zhí)其手流涕曰:“我左右無人矣?!碧斓v二年,復(fù)召為學士,還故官。偓不敢入朝,挈其族南依王審知而卒。(選自《新唐書·韓偓傳》)7.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是A.召拜左拾遺,以疾解

以:因為

B.貽范處喪未數(shù)月,遽使視事

遽:突然C.俟變縗而召可也

縗:麻布制成的喪服D.挈其族南依王審知而卒

挈:提著,提起8.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主席者固/請乃坐/全忠/胤臨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動/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B.主席者固請/乃坐/全忠/胤臨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動/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C.主席者固/請乃坐/全忠/胤臨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動/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D.主席者固請/乃坐/全忠/胤臨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動/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9.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韓偓受到宰相崔胤的舉薦,也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崔胤上表請求讓韓偓做自己的副手;皇上因韓偓表達對宦官的處理意見而把處理宦官的事交托給他。B.韓偓做事講原則,懂得謙讓?;噬显胱屃詈鼫o掌管國事,不久又想任用韓偓,韓偓不同意;韓偓推薦趙崇,皇上知道他因是趙崇的門生而謙讓。C.韓偓恪盡職守,受到同行效仿。宰相韋貽范服喪期未滿,皇上下詔讓他復(fù)職,韓偓堅決不草詔,姚洎聽說后說:“假使輪到我值班,也要以死相繼?!盌.韓偓受到皇上的重用,也受到權(quán)臣的排擠。韓偓參與機要,與皇帝心意相合,皇上三四次想要讓他任宰相,而全忠卻因私怨想要殺了韓偓。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①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黨,蔑有不濟。(4分)譯文:

②渙再世宰相,練故事,陛下業(yè)已許之。若許渙可改,許臣獨不可移乎?(6分)譯文:

參考答案:7.D(挈:帶著,領(lǐng)著)8.D(提示:注意句子中的主語變化)9.B(“他因是趙崇的門生而謙讓”曲解原文,因果關(guān)系理解錯誤,原文的意思是皇帝知道韓偓是趙崇的門生,感嘆他能夠謙讓。)10.①對忠誠老實可以重用的宦官,給他們恩寵,讓他們自己去除掉同黨,這個辦法不會不成功的。(定語后置句1分,“假”授予、給1分,“翦”除掉1分,“蔑有不濟”1分“蔑”不、無,“濟”成功)②令狐渙(家族)兩代(世代)為相,通曉熟悉朝廷的舊例,陛下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他。假如對令狐渙的允諾可以更改,為什么對臣的允諾偏偏不可更改呢?(“再世”兩代、世代1分,“練”通曉、熟悉1分,“故事”舊例1分,“業(yè)已”已經(jīng)1分,“許”答應(yīng)1分,“移”改變、更改1分)【參考譯文】韓偓字致光,是京兆萬年人??贾羞M士科,在河中節(jié)度使幕府里任職。召入朝拜授為左拾遺,因患病而去職。宰相崔胤掌管度支,上表朝廷讓韓偓擔任自己的副手。王溥舉薦他做翰林學士。韓偓曾與崔胤定計誅殺了劉季述,昭宗復(fù)位之事,他是功臣?;实弁春藁鹿衮湙M跋扈,打算將他們?nèi)跨P除,韓偓說:“陛下誅殺劉季述時,對其余的人不予追究,如今又要處死他們,誰不害怕被殺?對忠誠老實可以重用的宦官,加以恩寵,讓他們自己去除掉同黨,這個辦法不會不成功的。如今宦官依賴度支供給的人有八千,雖然殺掉六七個為首的,不見得會有什么好處,正好堅定了這些人的反叛之心?!被实巯蚯耙葡サ溃骸斑@件事就完全托付給你了。”中書舍人令狐渙玩弄機巧,皇帝曾準備讓他執(zhí)政,不久又反悔說:“令狐渙做宰相可能會誤國,朕要先用你?!表n偓辭讓道:“令狐渙世代為相,通曉熟悉朝廷的舊例,陛下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他。假如對令狐渙的允諾可以更改,為什么對臣的允諾偏偏不可更改呢?”皇帝說:“我并沒有當面任命,這又有什么可擔心的呢?韓偓乘機舉薦御史大夫趙崇說他剛正穩(wěn)重,可以統(tǒng)領(lǐng)朝廷內(nèi)外。皇帝知道韓偓是趙崇的門生,感嘆他能夠謙讓。宰相韋貽范為母親服喪,皇帝準備下詔讓他復(fù)職,應(yīng)當由韓偓草擬詔書,韓偓進言道:“韋貽范守喪還沒幾個月,突然讓他就職治事就會傷孝子之心。如今中書省的事務(wù),有一位宰相就能辦理。陛下如果確實愛惜韋貽范的才能,等到脫去喪服再召入也可以。學士使馬從皓強迫韓偓讓他起草詔書,韓偓說:“手腕可斷,詔書絕不能起草!”馬從皓說:“你找死嗎?”韓偓說:“我在翰林院任職,怎能一言不發(fā)呢?”姚洎聽后說道:“假使輪到我值班,也要接著去死?!睆拇嘶鹿賯儤O度痛恨韓偓?;实蹚?fù)位以后,勵精圖治,韓偓身處參預(yù)機要之位,常常與皇帝的意圖相符合,皇帝三四次想要任用他做宰相,他一再辭讓而不敢擔當。當初,韓偓在陪侍天子的宴席時,與京兆尹鄭元規(guī)、威遠使陳班同坐一席,他推辭說:“翰林學士不能與朝官接觸?!敝鞒盅缦娜艘辉僬埱笏湃胂?。全忠、崔胤到陛前宣布事情,在座的人都離開了自己的坐席,韓偓安坐不動,全忠惱怒韓偓蔑視自己,忿然而去。全忠覲見皇帝時,指斥韓偓的罪狀,皇帝多次用目光示意崔胤,崔胤不作解釋。全忠來到中書省,打算將韓偓召來殺掉,鄭元規(guī)說:“韓偓位居侍郎、翰林學士承旨,你不要太急于行動?!比疫@才作罷,韓偓被貶為濮州司馬?;实畚罩氖至鳒I說道:“我的身邊沒有人了?!碧斓v二年,重新召入朝任翰林學士,官復(fù)原職。韓偓不敢入朝,帶著家人南下投靠了王審知,后來死去。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面是由中央文明辦正式發(fā)布的“中國志愿服務(wù)”標志,請寫出該標志中心部分的構(gòu)圖要素及其象征意義,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120字。(5分)

參考答案:①整體構(gòu)圖為“志”字,多處以英文字母“V”構(gòu)圖;志”字的上半部分是一只展翅飛翔的鴿子,下半部分由中國書法中草書的“心”字構(gòu)成,同時也是一條飄逸的彩帶。②寓意用愛心托起夢想,用愛心放飛夢想,展示了和諧、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8.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辛棄疾的筆力多深,是刀刻也罷,血寫也罷,其實他的追求從來不是要作一個詞人。郭沫若說陳毅:“將軍本色是詩人。”辛棄疾這個人,詞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詞是在政治的大磨盤間磨出來的豆?jié){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終在出世與入世間矛盾,在被用或被棄中受煎熬。作為封建知識分子,對待政治,他不像陶淵明那樣

,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祥長期在任,亦政亦文。對國家民族他有一顆放不下、關(guān)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他有一身早煉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他不計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讒言傾盆。所以隨時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閑,

,大進大退。稍有政績,便招謗而被棄;國有危難,便又被招而任用。他親自組練過軍隊,上書過《美芹十論》這樣著名的治國方略。他是賈誼、諸葛亮、范仲淹一類的時刻

的政治家。他像一塊鐵,時而被燒紅錘打,時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說他是豪放派,繼承了蘇東坡,但蘇的豪放僅止于“大江東去”,山水之闊。蘇正當北宋太平盛世,還沒有民族仇、復(fù)國志來煉其詞魂,也沒有胡塵飛、金戈鳴來壯其詞威。真正的詩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會、民族、軍事等矛盾)所擠壓、扭曲、擰絞、燒煉、錘打時才可能得到合乎歷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為正義的化身。詩歌,(

),才能炸響,才能

。學詩功夫在詩外,詩歌之效在詩外。不但我們承認藝術(shù)加上思想的爆發(fā)力,更承認藝術(shù)本身的魅力。18.依次填入文章橫線上的成語,全部恰當?shù)囊豁検茿.浮光掠影

大起大落

憂心如焚

震耳欲聾B.淺嘗輒止

悲喜交加

憂心忡忡

振聾發(fā)聵C.淺嘗輒止

大起大落

憂心如焚

振聾發(fā)聵D.浮光掠影

悲喜交加

憂心忡忡

震耳欲聾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也只要在政治之風的慫恿下,才能飛翔,才能燃燒B.也只有在政治之風的慫恿下,就能飛翔,就能燃燒C.也只有在政治之風的鼓蕩下,才能飛翔,才能燃燒D.也只要在政治之風的慫恿下,就能飛翔,就能燃燒20.文章劃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不但我們承認藝術(shù)本身的魅力,更承認藝術(shù)加上思想的爆發(fā)力。B.我們不但承認藝術(shù)加上思想的爆發(fā)力,更承認藝術(shù)本身的魅力。C.我們不但承認藝術(shù)本身的魅力,更承認藝術(shù)加上思想的爆發(fā)力。D.不但我們承認藝術(shù)加上思想的爆發(fā)力,更承認本身魅力的藝術(shù)。參考答案:18.C

19.C

20.C【18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這類題一定從三個方面綜合考慮分析,即詞語的基本義、感情色彩和語境意義。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斷詞取義,對象誤用,謙敬錯位,功能混亂,不合語境,望文生義等錯誤使用類型。浮光掠影,比喻觀察不細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飄忽不定,難以捉摸。淺嘗輒止,意思是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鉆研。語境說的是辛棄疾對待政治不熱心,稍嘗試下就停下來。故選用“淺嘗輒止”。大起大落,意為大幅度的起與落,形容變化大。悲喜交加,一邊開心,一邊難過。語境說的是他仕途起落很大,因此選用“大起大落”。憂心如焚,憂愁得內(nèi)心好像被火燒一樣。形容非常憂慮焦急。憂心忡忡,意思是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在擔心著什么。語境中說的是辛棄疾對政治非常憂慮,十分焦急。因此選用“憂心如焚”。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振聾發(fā)聵,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語境說的是詩歌對人的影響力大,不是指物理的聲音。因此選用“振聾發(fā)聵”。故選C項。【19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補寫方法:1.閱讀全文,了解文段內(nèi)容,把握文段層次;2.明確空缺句子所處的位置,判斷補寫句子與前后句的關(guān)系;3.勾畫出能夠選用或參照的信息;4.選詞造句;5.串讀檢查。結(jié)合語境中,括號后面的關(guān)聯(lián)詞“才能”,考慮關(guān)聯(lián)詞的搭配,括號內(nèi)應(yīng)填的關(guān)聯(lián)詞“只有”,因此排除AD兩項。B項,“慫恿”是個貶義詞,語境中應(yīng)選用中性詞或褒義詞。因此排除B項。故選C項?!?0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題首先整體閱讀,根據(jù)語感可以直接排除個別選項。其余的,要仔細閱讀,劃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內(nèi)部修飾是否恰當。這樣能檢測出搭配是否恰當,成分是否殘缺,結(jié)構(gòu)是否混亂,句式是否雜糅等問題。最后再看句中有無一些容易出現(xiàn)病句的標志詞,細細推敲。畫線句中,語序不當。兩前后個分句的主語一致,都是“我們”,因此“我們”應(yīng)調(diào)至“不但”的前面。故排除AD兩項。畫線句中,“承認藝術(shù)加上思想的爆發(fā)力,更承認藝術(shù)本身的魅力”句序不當,應(yīng)當改為“承認藝術(shù)本身的魅力,更承認藝術(shù)加上思想的爆發(fā)力”,故排除B項。故選C項。【點睛】病句需按考綱考查的幾大類型復(fù)習,并且熟記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平時注重總結(jié)。比如:1.出現(xiàn)了并列的短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分類不當、語序不當或語意不明;2.出現(xiàn)了多個謂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偷換主語;3.出現(xiàn)了長賓語,可能是賓語中心語殘缺、搭配不當;4.出現(xiàn)了多重定語、多重狀語,可能是語序不當或贅余;5.出現(xiàn)了數(shù)量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fù)、語序不當、用詞不當;6.出現(xiàn)了代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fù);7.出現(xiàn)了兩面性的詞語,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邏輯;8.出現(xiàn)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詞語(或者疑問句),可能是不合邏輯或表意相反;9.出現(xiàn)了判斷動詞“是”“成為”,可考慮主語與賓語是否搭配;10.出現(xiàn)了固定結(jié)構(gòu)、下定義,可能是結(jié)構(gòu)混亂;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狀”不明顯,可壓縮句子的主干,看相關(guān)成分是否搭配、殘缺,或結(jié)構(gòu)是否混亂。9.下面是一則廣告的標題和正文,認真閱讀,完成(1)(2)兩題。

①××函授學校

②通告

③為了規(guī)范促進我市會計電算化的健康發(fā)展,④配合發(fā)會計證工作,⑤經(jīng)市財政局會計處批準,⑥舉辦會計電算化培訓(xùn)班,⑦參加市財政局的統(tǒng)一考試,⑧及格者由市財政局會計處核發(fā)財政部統(tǒng)一印制的會計電算知識培訓(xùn)合格證,⑨現(xiàn)開始報名,⑩滿班開課。

(1)應(yīng)刪去的句子是

(只填序號)

(2)應(yīng)修改的句子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④

(2)a②“通告”改為“招生廣告格式(或啟事)”;b⑤改為“經(jīng)上級主管部門批準”;c⑧去掉“知識”;⑩改為“截止日期為×月×日”。注意招生廣告格式,語言要通順,表意要明確。1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選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自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進入太空以來,除了載人航天飛行器會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體陸續(xù)被遺棄在太空中,①

。太空垃圾已經(jīng)威脅到人類的航天活動。比如厄瓜多爾的一顆衛(wèi)星升空后不到一個月,就與太空中的火箭殘骸相撞而報廢。這種威脅不僅僅發(fā)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類也會②

。因此,③

,應(yīng)是人類接下來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參考答案:①都變成了太空垃圾

②受到太空垃圾的影響

③如何清理太空垃圾試題分析:連貫、銜接填空題,以一個語段為語境。本段成熟的話題是“太空垃圾”,5個句子,第一句應(yīng)該為引出話題,陳述太空垃圾的來源,第二句話講太空垃圾對航天活動的威脅。第三句,是對第二句的舉例闡釋。第四句闡述太空垃圾對人類生活的負面影響。第五句得出結(jié)論,如何處理太空垃圾。文段按照“來源——危害——怎么辦”的層次安排語段。根據(jù)語段機構(gòu)和上下文關(guān)系,圍繞語段話題,不難得出答案。答案要注意字數(shù)要求。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六、寫作(60分,共1題)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