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國際收支培訓資料_第1頁
第一章-國際收支培訓資料_第2頁
第一章-國際收支培訓資料_第3頁
第一章-國際收支培訓資料_第4頁
第一章-國際收支培訓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國際收支第一節(jié)國際收支的概念與作用一、國際收支的定義所謂國際收支即一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外國居民所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tǒng)的貨幣記錄?;颍涸谝欢〞r期以內,一個經濟體的居民和非居民進行的全部經濟交易的系統(tǒng)記錄。(一)狹義國際收支國際收支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結合其歷史發(fā)展來看)第一階段:指貿易收支差額。該含義一直沿襲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階段:指外匯收支(仍主要局限于貿易收支)此階段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同其他國家為清算到期的債權、債務所發(fā)生的外匯收支的總和。(二)廣義國際收支第三階段:國際收支指全部國際經濟交易。國際收支上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全部對外經濟往來的貨幣記錄(未涉及貨幣收支的往來折算成貨幣加以記錄)要理解此概念,必須把握以下幾點:國際收支是流量概念,不同于國際借貸。國際收支反映的內容是國際經濟交易。一國國際收支記載的經濟交易必須是該國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發(fā)生的。經濟體:國家、單獨財政核算的地區(qū)居民:經濟概念,指在本國有經濟利益中心,居住時間在一定期限以上的個人和組織??煞譃椤獋€人、政府、企業(yè)、非盈利團體等。以交易者的經濟利益中心所在地,而非以國籍或法律為依據(jù)。中國居民包括:在中國境內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中國短期出國人員(在境外居留時間不滿1年)、在境外留學人員及中國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在中國境內依法成立的企業(yè)事業(yè)法人(含外商投資企業(yè))及境外法人的駐華機構(不含國際組織駐華機構、外國駐華使領館)中國國家機關(含中國駐外使領館)、團體、部隊(含駐外軍人)。全部經濟交易:五種金融資產與商品勞務之間的交換商品勞務之間的交換金融資產之間的交換無償?shù)纳唐穭趧辙D移無償?shù)慕鹑谫Y產轉移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系統(tǒng)記錄:既包括涉及貨幣收支的對外往來,也包括未涉及貨幣收支的對外往來,動態(tài)過程未涉及貨幣收支的往來須折算成貨幣加以記錄。二、國際收支的作用1、國際收支集中反映了一國在一定時期內對外經濟交易狀況2、國際收支是一國國內經濟狀況和該國經濟發(fā)展趨勢的指示器

3、國際收支又是一國制訂經濟政策,尤其是貿易政策的依據(jù)

4、國際收支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第二節(jié)國際收支平衡表一、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

國際收支平衡表是系統(tǒng)記錄一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各種國際收支項目及其金額的一種會計報表編制原理: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貸方記錄資產的減少、負債的增加,借方記錄資產的增加、負債的減少。經驗法則:凡引起本國從國外獲得貨幣收入的交易記入貸方(+),凡引起本國對國外貨幣支出的交易記入借方(-),這筆貨幣收入或支出本身則記入相應的借方和貸方。引起外匯供給的經濟交易記入貸方,形成外匯需求的經濟交易記入借方。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內容(一)經常賬戶

1.貨物

(Goods)(1)最重要的項目,記錄商品的進出口。(2)除包括一般商品的進出口外,還包括:用于加工的貨物,如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交通工具修理費。各種運輸工具在港口采購的貨物,如燃料。非貨幣性黃金。2.服務(Service)服務主要包括運輸服務、旅游服務、通訊、建筑、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有權力使用費和特許費、其他商業(yè)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別處未提及的政府服務。

3.收入(Income)指生產要素在國家之間流動所引起的報酬的收支。包括職工報酬和投資收入兩項。職工報酬(工資、獎金、福利等)投資收入(股利、利潤、利息等)4.經常轉移(Transfers)經常轉移,也稱單方轉移,是指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實際資源或金融產品的所有權發(fā)生了不涉及經濟價值回報的變更。而不管變化是自愿的還是非自愿的。經常轉移包括各級政府(如政府間經常性的國際合作、對收入和財產支付的經常性稅收等)的轉移和其他轉移。私人轉移:僑匯、年金(養(yǎng)老金)、繼承、捐贈、贈與等。官方轉移:政府間經援、軍援、捐贈、贈與、外債的豁免、戰(zhàn)爭賠款、沒收走私品等。(二)資本和金融賬戶該賬戶由資本賬戶、金融賬戶、平衡賬戶三大部分組成。

1.資本賬戶——包括兩部分:

資本轉移:主要是投資捐贈和債務注銷。非生產、非金融資產的收購與出售:包括——不是由生產創(chuàng)造出來的有形資產(如自然資源、土地)、無形資產所有權的買賣引起的收支。2.金融賬戶金融賬戶由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部分組成直接投資:投資者對非居民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活動擁有有效發(fā)言權。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如貸款、存款、租賃、預付款等)3.平衡賬戶一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平衡項目一般包括儲備資產的變動和錯誤與遺漏。

(1)儲備資產的變動外匯貨幣性黃金SDRsGDRs

(2)錯誤與遺漏統(tǒng)計口徑不一資料不全本身錯漏走私假設不宜公開三、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一)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1、逐項分析2、重點分析

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貨物進出口和金融賬戶往往是重點部分,需要對他進行仔細分析。3、縱橫分析

縱的分析是把一國當年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同該國過去歷年的進行對比分析;

橫的分析是把該國當年或某年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同別的國家當年或某年的國際收支狀況進行對比分析。4、差額分析

貿易差額、經常賬戶差額、資本和金融賬戶差額以及總差額等。5、經常項目的經濟分析(1)經常項目與進出口貿易(2)經常項目與國內吸收(3)經常項目與儲蓄、投資

(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具體分析

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2005年)單位:萬美元

項目差額貸方借方

一.經常項目160818319035817974276348

A.貨物和服務124797708368878371209013a.貨物134189107624837362829464b.服務-939139744041083795491.運輸-1302102154265228447552.旅游753693292960021759073.通訊服務-1181748523603404.建筑服務973572592951619385.保險服務-665014549427199566.金融服務-142414523159487.計算機和信息服務217681840181622518.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516385157405321259.咨詢-8614153221361835410.廣告、宣傳360521075737152111.電影、音像-2010133861539512.其它商業(yè)服務749703168847893877513.別處未提及的政府服務-128184946662284

B.收益1063514389591028323961.職工報酬1519653337061817412.投資收益91154935622042650655

C.經常轉移253854727734862349391.各級政府-176234885225082.其它部門25561702768601212431二.資本和金融項目62963924189562035599228A.資本項目4101794155155336B.金融項目588621241480105355938931.直接投資6782104860712618250221.1我國在外直接投資-11305695648611870551.2外國在華直接投資791267385506416379672.證券投資-493284219974426930272.1資產-2615689744526231342.1.1股本證券

2.1.2債務證券-2615689744526231342.1.2.1(中)長期債券-2548219744525556642.1.2.2貨幣市場工具-67470

674702.2負債21224052192298698932.2.1股本證券20346002034600

2.2.2債務證券87805157698698932.2.2.1(中)長期債券56732126332696012.2.2.2貨幣市場工具31073313662933.其它投資-40260830673235310758433.1資產-4894736103712459318603.1.1貿易信貸-2290528

2290528長期-91621

91621短期-2198907

21989073.1.2貸款-1299313833561382669長期-150500

150500短期-11488138335612321693.1.3貨幣和存款-103173439216614239003.1.4其它資產-273160561602834762長期

短期-2731605616028347623.2負債449212729636111251439843.2.1貿易信貸25411522541152

長期116893116893

短期24242592424259

3.2.2貸款2924032280133422508931長期14443816341771489739短期14796521167157210191923.2.3貨幣和存款1336554383037124938173.2.4其它負債322017463253141236長期461455960613461短期275872403647127775三.儲備資產-20701600192900208945003.1貨幣黃金

3.2特別提款權-500

5003.3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192900192900

3.4外匯-20894000

208940003.5其它債權

四.凈誤差與遺漏-1676623

1676623

注:1.本表貿易數(shù)據(jù)來自海關統(tǒng)計。

2.本表直接投資貸方數(shù)據(jù)來自商務部統(tǒng)計和間接申報中的“與土地有關的土地批租和租賃”;借方數(shù)據(jù)來自間接申報統(tǒng)計3.本表其余數(shù)據(jù)來自間接申報統(tǒng)計。

第三節(jié)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一、國際收支的平衡與失衡一國在一定時期國際收支很難平衡,不是順差就是逆差,絕對平衡是不可能的。數(shù)額不大的順差或逆差都可以稱為國際收支平衡。只有在順差或逆差數(shù)額巨大時,才稱之為國際收支失衡。自主性交易與補償性交易前者指個人和企業(yè)為某種自主性目的(如逐利等)而從事的交易。后者指為彌補國際收支不平衡而發(fā)生的交易,如為彌補逆差而動用官方儲備等。內容平衡與數(shù)額平衡二、造成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1、由于經濟周期波動引起國際收支失衡2、由于國民收入變化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

3、由于貨幣價值變動的影響

4、由于國際經濟結構變化的影響5、偶發(fā)性因素的影響經濟周期性變化的影響(1)一國經濟周期對本國國際收支的影響如繁榮時期國際收支可能出現(xiàn)逆差:經濟繁榮社會總需求進口國際收支可能逆差(2)一國經濟周期對他國國際收支的影響美國進口需求他國出口需求美國經濟衰退他國逆差美國對外投資他國資本流入由于經濟周期性的波動而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稱為周期性不平衡。二、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

一國的國際收支如果出現(xiàn)了持續(xù)、大量的不平衡而又得不到改善,那么,無論對順差國或逆差國的經濟發(fā)展,都將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1、國際收支逆差的影響通常會帶來以下不利影響:使本國經濟增長受抑制,失業(yè)增加。影響本幣的國際地位;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本幣價格),加劇通脹。陷入債務泥潭,損害國際信譽。過度資本輸出,易發(fā)生債權危機。2、國際收支順差的影響通常會帶來以下不利影響:本幣持續(xù)堅挺,不利于出口。增加通脹壓力。不利于發(fā)展國際經濟關系,加劇摩擦。國內可供給資源有可能減少,甚至出現(xiàn)掠奪性開發(fā)。

三、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jié)(一)國際收支自動調節(jié)機制1、國際金本位制下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2、在紙幣本位的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3、浮動匯率制下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價格--現(xiàn)金(鑄幣)流動機制當國際收支赤字--黃金外流--貨幣供給減少--價格下降--出口增加、進口減少當國際收支盈余--黃金內流--貨幣供給增加--價格上升--出口減少、進口增加2、在紙幣本位的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國際收支失衡的利率效應

赤字-減少外匯儲備-貨幣供給減少-利率上升-資本內流增加-改善收支國際收支失衡的收入效應赤字-對外支付增加-貨幣供給減少-國民收入下降-公眾減少國內支出以恢復現(xiàn)金余額水平-進口需求下降-改善赤字國際收支失衡的相對價格效應赤字-通過收入效應-價格下降-本國產品價格相對下降-出口需求增加、進口減少-改善赤字3、浮動匯率制度下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收支赤字--外匯需求>外匯供給--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國商品價格相對下降--出口增加--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則赤字減輕、改善收支1、國際收支調節(jié)政策的分類外匯緩沖政策政府將持有的一定數(shù)量的黃金和外匯儲備作為外匯平準基金,用以調節(jié)外匯市場外匯的供求。(二)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調節(jié)財政金融政策1、財政政策主要是通過增減財政開支以及調整稅率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如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xiàn)逆差時,可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削減政府支出或提高稅率——社會總需求——物價——出口、進口——逆差——國際收支改善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xiàn)順差時,則反之。2、金融政策金融政策是指貨幣當局通過調整再貼現(xiàn)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yè)務等手段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1)貼現(xiàn)政策

當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時,可調高再貼現(xiàn)率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再貼現(xiàn)率——利率——外資流入——本國資金流出——逆差再貼現(xiàn)率——利率——投資需求、消費需求——社會總需求——物價——出口、進口——逆差(2)調整準備金率的政策準備金率的高低,決定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可用于放貸資金規(guī)模的大小,因而決定著信用的規(guī)模和貨幣供應量,從而影響社會總需求和國際收支。比如當一國國際收支順差時,可調低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率——金融機構用于放貸的資金的規(guī)模——信用規(guī)模和貨幣供應量——社會總需求——物價——出口進口——順差當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時,反之。(3)公開市場業(yè)務即央行在公開業(yè)務市場上進行操作,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逆差——拋售有價證券,收進本幣——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社會總需求——物價——出口進口——逆差

匯率政策匯率政策是指通過調整匯率來實現(xiàn)國際收支平衡。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可通過貨幣法定貶值或升值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可通過干預匯市,使匯率符合自己的期望值,通過幣值的高估或低估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如當一國國際收支逆差時,可通過本幣貶值的辦法來改善國際收支。直接管制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過發(fā)布行政命令,對國際經濟交易進行行政干預,以求國際收支平衡。直接管制包括外匯管制和外貿管制。1、外匯管制外匯管制是指政府通過頒布外匯管理法令、法規(guī)和條例,對一切涉及外匯的對外經濟活動和匯率進行管制。2、外貿管制外貿管制是指以行政干預的方式,直接對商品的輸出入進行管制。2、國際收支失衡的政策調節(jié)第一種方法,采用雙緊政策,能削減預算赤字,減少貨幣供應量,扭轉國際收支失衡狀況,但可能會出現(xiàn)失業(yè)增加,經濟活力降低、社會動蕩的情況。第二種方法,采用雙緊政策的同時配之以資金融通政策。要求較小程度地削減財政赤字和收緊銀根,但同時要求動用官方儲備或使用國際信貸便利。有可能引發(fā)的失業(yè)和社會動蕩程度較輕,但官方儲備流失或債務增加。第三種方法,采用支出增減型與支出轉換型的搭配政策。它要求較小程度地削減財政赤字和收縮貨幣供應量,同時要求貨幣貶值。有可能失業(yè)和社會動蕩較輕,但貨幣貶值又能引起外匯市場混亂和未來的通貨膨脹。

注意:上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平衡國際收支,但是,都有其局限性,因為,它們本身存在著種種矛盾。如采取財政金融政策有助于調節(jié)國際收支,但是,往往同國內經濟目標相沖突,例如實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有助于解決國際收支逆差,但是,可能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甚至經濟負增長,失業(yè)率上升。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有助于解決國際收支順差,但是,容易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因此,常常顧此失彼,左右為難。因此,一國在政策選擇上,應根據(jù)具體情況予以取舍,通常應采取政策組合,多管齊下,以避免顧此失彼,在實現(xiàn)外部平衡的同時,盡量不破壞內部平衡,盡量避免影響國際間正常的經濟關系。第四節(jié)西方國際收支調節(jié)理論一、彈性論(彈性分析法)最初由馬歇爾、勒納提出,后由瓊·羅賓遜和梅茨勒進行發(fā)展。著重考慮貨幣貶值取得成功的條件及其對貿易收支和貿易條件的影響。彈性論實際是分析在收入不變的條件下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由失衡調整到均衡狀態(tài)的作用。彈性分析法是利用本幣的貶值和升值,造成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化,使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下降或上升,從而減少和促進出口,最終對國際收支產生影響。(一)假定條件1、假定商品供給彈性無窮大2、假定沒有資本流動,國際收支等于貿易收支3、假定其他條件不變,運用局部均衡分析法4、假定初期貿易是平衡的(二)馬歇爾-勒納條件pD‘fDfQE0E'pQDhE0E'SfShS'h(b)出口商品(a)進口商品(貨幣貶值效應的局部均衡分析)不同彈性條件下貶值對出口收入的影響出口商品的國內價格匯率出口商品的美元單價出口數(shù)量出口收入(美元)價格變化率(%)出口數(shù)量變化率(%)188110001000----28100.8110088025%10%38100.81250100025%25%48100.81300104025%30%

在貿易進出口方面有四個彈性,即進口商品的需求彈性,用Em表示;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用Ex表示;進口商品的供給彈性,用Sm表示;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用Sx表示。馬歇爾-勒納條件是指:一國貨幣貶值能否改變國際收支關鍵取決于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本國出口商品的價格需求彈性與本國進口商品的價格需求彈性之和的絕對值必須大于1,即商品進出口的變化對于價格調整的反映程度要大,否則本幣貶值,出口價格下降但他國的進口卻不會增加,結果是采用本幣對外貶值的國家受損。公式為:Ex+Em>1若Ex+Em>1,則dB/de>0,國際收支因本幣貶值而改善。若Ex+Em=1,則dB/de=0,國際收支不因貶值而改變。若Ex+Em<1,則dB/de<0,國際收支因本幣貶值而惡化。J曲線效應B順差tt0t1t20逆差貶值后:貨幣合同階段、傳導階段、數(shù)量調整階段評價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礎上,只考慮匯率變動對進出口市場的影響,而忽視了對社會總支出和總收入的影響。未涉及國際資本流動分析時,假定貶值前貿易收支處于平衡狀態(tài)彈性論是一種比較靜態(tài)分析二、乘數(shù)論乘數(shù)論又稱收入分析法,它是凱恩斯“乘數(shù)理論”在對外貿易方面的運用和發(fā)展。主要由哈羅德、勞埃德·梅茨勒、馬克魯普等經濟學家運用乘數(shù)理論揭示了國際收支的收入調節(jié)機制,從而形成該理論。該理論的基本含義是:一國的出口具有和國內投資相同的效應,可以增加國民收入總量;一國的進口具有和國內儲蓄相同的效應,會減少國民收入總量??傊M口是國民收入的函數(shù),任何自主性支出的變動,都會通過乘數(shù)效應引起國民收入變動,從而影響國際收支狀況。假定條件假定非充分就業(yè),供給具有完全彈性,從而進出口和收入的變動不會改變價格水平。不考慮國際資本流動,貿易差額就是國際收支差額。假定匯率、價格、工資、利率等加劇變量均保持不變,只考慮國際收支的收入調節(jié)機制。分析當一國商品、勞務出口時,從出口獲得的收入會使出口產業(yè)部門收入增加,這些部門人員收入增加又會刺激他們對消費品需求的增加,從而引起了從事國內消費品生產部門的收入和就業(yè)的擴大,并使進口增加,如此推算下去,國民收入增加量將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此即外貿乘數(shù)理論。在出口擴大導致國際收支順差時,若外貿乘數(shù)大,則邊際進口傾向小,能較長時期地保持國際收支順差;若外貿乘數(shù)小,則邊際進口傾向大,國際收支順差很快會被增加的進口所抵銷。

外貿乘數(shù)理論只有在國內沒有達到充分就業(yè)和出口有彈性的前提下才能對國際收支發(fā)生作用。

三、吸收論

吸收論又稱支出分析法。它是戰(zhàn)后初期詹姆斯·米德和西德尼·亞歷山大以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為基礎,從一國國民收入與支出的關系出發(fā),研究國際收支問題而系統(tǒng)提出的理論。(一)基本理論框架國民收入Y=國民支出EY=C+I+(X-M)X-M=Y-(C+I)B=X-M=Y-(C+I)以A表示國內支出,則B=Y-A(二)貨幣貶值效應分析如果貨幣貶值影響經常賬戶差額,只能通過兩種方式進行:貨幣貶值導致該國生產的變化,從而導致經常賬戶差額被收入變化和收入引致的吸收變化的兩者差額所改變。貨幣貶值可改變與任一既定實際收入水平相聯(lián)系的實際吸收量。增量形式為ΔB=ΔY-ΔA

由于ΔA=cΔY+ΔAd

故ΔB=(1-c)ΔY-ΔAd貨幣貶值對國際收支狀況的實際效果取決于三個因素:貶值對實際收入所產生的直接效應;邊際吸收傾向的大?。毁H值對吸收的直接效應。貨幣貶值對收入的直接效應表現(xiàn)如下閑置資源效應貿易條件效應資源配置效應貨幣貶值對減少吸收的效應分析:實際現(xiàn)金余額效應收入再分配效應貨幣錯覺效應(三)評價第一,從總收入與總吸收的相對關系中考察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政策的,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第二,吸收論是從貶值對國民收入和國內吸收的相對影響考察對國際收支的影響第三,吸收論強調政策搭配效應,具有強烈的政策涵義。第四,吸收理論對本幣貶值效應的分析實際上隱含了兩個重要假定,即貶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和生產要素的轉移機制運行順暢。顯然,現(xiàn)實中很難實現(xiàn)。第五,同樣忽略了資本流動在國際收支中的作用。四、貨幣論貨幣論又稱貨幣分析法。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芝加哥大學的羅伯特·蒙代爾和哈里·約翰遜等人將起源于芝加哥大學的國內貨幣主義向國際經濟領域延伸和擴展,形成該理論。假定條件假設處于長期充分就業(yè)均衡狀態(tài),其實際貨幣需求是實際收入的穩(wěn)定函數(shù)。假設購買力平價長期成立,即存在一個高效的世界市場可以自由套利。假設貨幣供給的變化不會影響到實際產量。分析貨幣分析法認為:貨幣需求(Md)是收入(Y)和利率(r)的穩(wěn)定函數(shù),即:

Md=f(Y·r)

一國的貨幣供給(Ms)由兩部分組成:①國內創(chuàng)造部分(D),這是通過銀行體系所創(chuàng)造的信用;②來自國外的部分(R),這是由國際收支所獲得的盈余(國際儲備):

Ms=D+R移項可得

R=Ms-D

假定長期中貨幣需求等于貨幣供給,即

Md=Ms由此可得到最基本的方程式

R=Md-D

貨幣論強調國際收支對儲備的影響,國際收支差額意味著官方儲備的增減,它等于本國貨幣需求減本國所創(chuàng)造的貨幣。國際收支逆差(國際儲備的流失)是由國內貨幣供給過多引起的,順差(國際儲備的增加)是由貨幣需求過度造成的,所以國際收支是與貨幣供求相聯(lián)系的,是一國貨幣供給的自動調節(jié)機制。貨幣論對貶值的基本觀點可概述如下:①在充分就業(yè)條件下,貶值意味著商品價格的變動,貶值國的國內價格上漲,升值國的國內價格下跌;②物價變化意味著實際現(xiàn)金余額的變化,貶值國的余額減少,因而壓縮支出;升值國的余額增加,因而擴大投資與消費;③實際現(xiàn)金余額的變化通過貿易差額而將逐漸消失,即由貶值國的貿易盈余補充短缺的現(xiàn)金余額,由升值國的赤字壓縮過多的現(xiàn)金余額,從而恢復均衡。也就意味著,貨幣貶值若要改善國際收支,則在貶值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