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三校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0-2021學年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三校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0-2021學年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三校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0-2021學年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三校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學年浙江省臺州市三門縣三校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易卜生的這句名言告訴我們(

)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 B.每個人都能支配社會

C.社會和個人永遠都是對立的 D.社會和個人永遠都是一致的

2.在家里,“我”是爸媽的乖女兒;在學?!拔摇笔抢蠋煹暮脤W生;在社區(qū)“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鄰居……材料中“我”的身份確定依據分別是(

)A.地緣關系、業(yè)緣關系、血緣關系B.血緣關系、地緣關系、業(yè)緣關系C.地緣關系、血緣關系、業(yè)緣關系D.血緣關系、業(yè)緣關系、地緣關系3.全國“兩會”召開前,多家網站聯合開展了“我向總理說句話”的網民建言征集活動,廣大網民積極獻計獻策,體現了()

①網絡能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

②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

③網民積極融入社會生活

④互聯網對保障公民參與權、表達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讀漫畫,據此回答(1)~(2)題。(1)漫畫中司機的行為告訴我們()

①遵守規(guī)則需要加強自律,敬畏規(guī)則

②維護規(guī)則需要提醒他人遵守規(guī)則

③遵守規(guī)則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

④禮讓行人是具有文明素養(yǎng)的體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機動車過斑馬線要禮讓行人,這不僅是一項基本禮儀,更是一條法律。機動車“禮讓斑馬線”說明了()

①要強化他律,嚴格執(zhí)法

②要強化司機的道德自律,樹立文明駕車理念

③所有司機的規(guī)則意識不強,容易危及行人安全

④規(guī)則的完善能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十九大提出“人民共創(chuàng)共享共治”思想,強調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人生而平等,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在(

)A.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都一樣B.每個人的知識水平都相當C.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D.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金錢和地位6.“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guī)則”。這表明法律與社會規(guī)則之間的關系是(

)A. B.

C. D.7.張軍在旅游時親眼看見一名游客將零食袋子扔在了走廊上。我說了一句:“請帶走你的垃圾?!彼谷换亓艘痪洌骸岸喙荛e事。”該游客的行為(

①是不自尊的表現,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

②說明了他缺少社會公德意識

③是不文明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④雖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扔垃圾是他的權利和自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8.村民老張因不滿W鎮(zhèn)政府強制拆遷行為,依法將該鎮(zhèn)政府告上法院。人民法院審理后,判決鎮(zhèn)政府拆遷行為違法。據此回答(1)~(2)題。(1)老張?zhí)崞鸬脑V訟屬于()A.民事訴訟 B.刑事訴訟 C.行政訴訟 D.財產訴訟(2)這一案例啟示我們()

①要敢于狀告侵權者,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

②維護公民合法權益,訴訟是最權威的手段

③打官司雖然不太光彩,但是卻非常地有效

④與政府打官司,法院總會維護弱者的利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3小題,共30分)9.張樂最近在網絡上閱讀到以下三則信息,根據信息,回答問題。

信息一【小記者招募】如圖1

信息二【全國勞模推薦程序簡化】如圖2

信息三【網絡改變世界】網絡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即從文本閱讀轉向超文本閱讀,從單純的閱讀文字轉向閱讀多媒體電子讀物,網上閱讀使閱讀更加便捷……走路、吃飯、地鐵、公交上……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空閑時間,他們總是拿著手機看。日前,央視《共同關注》欄目呼吁,手機“低頭族”越來越多,這些人不但忽視了多種安全隱患,還因長期低頭而忽視了人間親情…(1)閱讀材料一,從“親社會行為”角度說出青少年應該如何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2)請從“社會規(guī)則”的角度,說說材料二中的現象說明了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該現象給你怎樣的啟示?(3)材料三闡釋了什么道理?請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說說青少年應該如何正確參與網絡生活?10.我們在學校、社會生活中通??倳龅礁鞣N事情或問題。閱讀下列三個情境,回答問題。情境一:期末考試,你發(fā)現小明同學把復印縮小的材料帶入考場準備偷看。①請運用所學知識評析小明的行為。情境二:放學的時候,小張和小王同學騎車在馬路上追逐打鬧,大聲喧嘩,并且說粗話臟話,被交警及時阻攔,并批評教育。②小張和小王的言行違背了社會生活中的哪一道德?結合所學知識,你覺得交警該如何批評教育他們?情境三:班里的一些男生給同學取難聽的綽號,取笑同學。③當你看到這一現象你會怎么做?請說明理由。11.某市開展“法律進校園”的宣傳教育活動。以下是某校在該活動中的展板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案情再現】《今日說法》曾采訪過一個青少年犯罪團伙“老大”林林,獲知了林林的犯罪經歷。“我叫林林,今年17歲。讀初一時成績不好,經常曠課,經常去網吧和營業(yè)性歌舞廳,后來我索性輟學了,在社會上打拼的過程中,我組建了一個由10多個人組成的團伙,在不到一年時間里,我們結伙搶劫18起,故意致人重傷4起,劫得財物約6萬元。最終我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薄痉涉溄印恳罁缎谭ā返诙偃臈l的規(guī)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林林的哪些行為屬于不良行為?(2)請指出林林輟學后的行為的性質,并結合上述材料分析理由。(3)林林的犯罪經歷對我們青少年有何警示?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答案】A【考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解答】由題干中“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得知,易卜生的名言告訴我們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A符合題意;

B錯誤,不是每個人都能支配社會;

C錯誤,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離不開個人,社會和個人根本上是一致的;

D絕對,錯在絕對詞“永遠”。

故選A。2.【答案】D【考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解答】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血緣,即直系和旁系血緣構成的宗族關系。地緣,即以共同或相近地理空間(環(huán)境)引發(fā)的特殊親近關系,如同鄉(xiāng)關系和鄰居關系等。業(yè)緣,即以曾經存在或正存在的職業(yè)、事業(yè)等原因引發(fā)的經常交往而產生的特殊親近關系,如師生關系、同窗關系等。在家里,“我”是爸媽的乖女兒,這是根據血緣關系確定的,在學?!拔摇笔抢蠋煹暮脤W生,這是根據業(yè)緣關系確定的,在社區(qū)“我”是叔叔阿姨心目中的小鄰居,這是根據地緣關系確定的。因此選項D正確;

選項ABC理解錯誤,排除。

故選D。3.【答案】C【考點】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解答】中國政府網聯合多家網絡媒體平臺開展“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目的在于讓人們充分享有監(jiān)督權;廣大網民積極建言獻策,表明我國公民的權利意識有所增強,積極行使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有利于公民有效行使自己的權利,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參與度,維護公民政治權利,增強公民政治意識,所以①③④是正確的選項;②選項材料沒有體現。4.【答案】DD【考點】規(guī)則與秩序【解答】漫畫中司機禮讓行人,這是文明禮貌的表現,也是自覺遵守規(guī)則,加強自律,敬畏規(guī)則的表現,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故①③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②說法正確,但不合題意。機動車“禮讓斑馬線”規(guī)則的出現說明了規(guī)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guī)則需要制定。這些規(guī)則的完善能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選項①②④正確;選項③觀點過于絕對,排除。5.【答案】C【考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答】依據教材知識可知,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這種平等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人格無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人平等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依法履行義務,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所以C是正確的選項;

ABD選項不符合實際,排除。

故選C。

6.【答案】C【考點】規(guī)則與秩序【解答】生活中,調節(jié)我們行為的規(guī)則有很多,如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guī)則包括法律,是從屬關系。C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其它選項沒有正確認識社會規(guī)則與法律的關系,排除。

故選C。

7.【答案】A【考點】尊重他人【解答】題干中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不但破壞了環(huán)境,也損害了自身形象,說明了他缺少社會公德意識;對于他人的批評,還不接受反而指責他人,是不自尊的表現,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也是沒有禮貌的表現,我們應該提高自己道德素質,文明出游。所以選項①②的觀點正確,符合題意;

選項③的觀點不對,游客的行為是不文明行為,但不是違法行為,不能選;

選項④的觀點不對,亂扔垃圾是缺乏環(huán)保意識的表現,他應該積極履行保護環(huán)境的義務,不能選。

故選A。

8.【答案】CA【考點】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行政訴訟【解答】題文材料中“依法將該鎮(zhèn)政府告上法院”,可見老張?zhí)崞鸬脑V訟屬于行政訴訟,行政訴訟屬于民告官,故C符合題意;AB說法正確,但與題干中的“將該鎮(zhèn)政府告上法院”不符;D錯誤,不是財產訴訟。分析材料,村民老張依靠訴訟,狀告政府強拆,獲得勝訴,維護自身及村民合法權益。這啟示我們,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要有維權意識,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利,可以通過訴訟這一權威手段維權。①②是正確的;③錯誤,打官司是依靠法院依法解決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的手段,沒有不光彩;④錯誤,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干涉,要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根據,維護司法公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3小題,共30分)9.【答案】做法:①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fā)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全國勞模推薦程序簡化的現象,說明了社會規(guī)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有的規(guī)則在不斷調整和完善。啟示:我們要積極參與規(guī)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guī)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共同闡釋的道理: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做法:①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yǎng),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jié)食”?!究键c】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規(guī)則與秩序網絡的兩面性親近社會【解答】依據教材知識,從關注社會發(fā)展變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等方面作答。依據教材知識分析材料,從規(guī)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調整和完善等方面作答;給我們的啟示可從為參與新規(guī)則的改進、完善,進行建言獻策等方面作答。分析材料,從網絡是把雙刃劍等方面作答;正確做法可從提高媒介素養(yǎng),學會“信息節(jié)食”等方面作答。10.【答案】①小明復印縮小的材料帶入考場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誠信的表現。誠實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或我們要樹立誠信意識,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②以禮待人(文明有禮)。要做文明有禮的人;要用語文明;要舉止端莊(規(guī)范);

③做法:告訴他們不要給同學取不好聽的綽號,自己也不參與。理由: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yǎng)的外在表現。(或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考點】失信的危害誠信的重要性文明有禮尊重他人【解答】結合材料及所學分析作答即可。11.【答案】經常曠課、經常去網吧和營業(yè)性歌舞廳;是犯罪行為(或嚴重違法行為)。理由:①多次結伙搶劫,故意傷害他人致重傷,體現了嚴重社會危害性;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判決,體現了刑事違法性;③法院判處林林7年有期徒刑,體現了應受刑罰處罰性。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要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wèi)者。(一個角度即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