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2025屆高中化學一輪復習特訓
一、單選題
1.一定溫度下,在3個1Q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進行反應2X(g)+Y(g)=Z(g)
AH-達到平衡,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下列說法不亞碉的是()
物質的平衡濃
物質的起始濃度/(molL1)
容器溫度/K度/(moLIji)
")。(丫)。億)。億)
I4000.200.1000.080
II4000.400.200a
III5000.200.1000.025
A.平衡時,X的轉化率:II>IB.平衡常數(shù):K(II)=K(I)
C.達到平衡所需時間:nklD.a=o.i6
2.已知CO(g)+H2O(g)^^CO2(g)+H2(g)AH=TLlkJ-mo」是目前催化制氫的重
要方法之一,在軍C時,將一定量CO與H2O充入恒容密閉的容器中,由實驗數(shù)據(jù)計
算得到v正?MCO)和國?MH?)的關系可用如圖表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溫度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再次達到平衡時相應點分別為E、B
B.J為以分壓表示的平衡常數(shù),分壓=總壓x物質的量分數(shù),則該反應的Kp約0.075
C.若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再次達到平衡時相應點與改變條件前相同
D.若改變的條件是使用催化劑,再次達到平衡時相應點與改變條件前不同
3.在一個絕熱的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
〃zA(g)+〃B(g)『^pC(g)+qD(s),當〃=p時,一定可以作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標志的是()
①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
②體系的溫度不再改變
③體系的密度不再改變
④各組分質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③④
4.在一定溫度下、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可逆反應A(g)+3B(g)7—\2c(g)+2D(s)達
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①C的生成速率與C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單位時間內生成amolA,同時生成3amolB
③A、B、C的濃度不再改變
④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⑤混合氣體的總壓強不再改變
⑥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再改變
⑦A,B、C的濃度之比為1:3:2
A.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⑦D.②③④⑤⑥
5.下列事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來解釋的是
A.SO2被氧化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劑:2SO2(g)+O2(g)^^2SO3(g)
B.500C溫度比室溫更有利于合成氨反應:N2(g)+3H2(g)^^2NH3(g)AH<0
C.H2>I2>HI平衡混合氣體加壓后顏色加深:H2(g)+I2(g)^^2HI(g)
.實驗室采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
DCl2+H2O^^H+cr+HC1O
6.關于C(g)+H2(D(g)―^CO(g)+H2(g)的平衡常數(shù)(K)書寫形式,正確的是()
C(C)C(H2O)C(CO)C(H2)
A.ALJ.A.
C(CO)C(H2)C(C)C(H2O)
^_C(CO)C(H2)C(H2O)
C.AU.K
C(H2O)C(CO)C(H2)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CaCO3(s)—CaO(s)+CO2(g)在室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說明該反應的AH>0
B.-10C的水結成冰,可用燧判據(jù)來解釋反應的自發(fā)性
C.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一定能迅速發(fā)生
D-AH<0'AS>0的反應在低溫時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
8.相同溫度和壓強下,關于物質牖的大小比較,合理的是()
A.lmolCH4(g)<lmolH2(g)B.lmolH2O(g)<2molH2O(g)
C.1molH2O(S)>1molH2O(1)D.lmolC(s,金剛石)>1molC(s,石墨)
9.已知反應X(g)+Y(g)=^R(g)+Q(g)的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表所示。830℃
時,向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2molX和Q8molY,反應初始4s內
v(X)=0.005moV(L.s)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70080083010001200
平衡常數(shù)1.71.11.00.60.4
A.4s時容器內c(Y)=Q78moVL
B.達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80%
C.反應達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D.1200C時反應R(g)+Q(g)―^X(g)+Y(g)的平衡常數(shù)K=0.4
10.在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加入ImolCO和ImolH?。發(fā)生反應:
CO(g)+H2O(g)^^CO2(g)+H2(g),達到平衡時測得MH2)=Q5mol,下列說法不
正確的是()
A.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
B.平衡常數(shù)與反應溫度無關
C.CO的平衡轉化率為50%
D.平衡時〃(H2O)=0.5mol
11.溫度為FC時,向某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足量活性炭和ImolNOz,發(fā)生反應:
2C(s)+2NO2(g)<^N2(g)+2CO2(g)AH,并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該反應的AH和活化能
B.粉碎活性炭固體,正反應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動
C.降低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K增大
D.恒壓下,充入稀有氣體,利于提高NO2的轉化率
12.工業(yè)上,利用NH3催化還原NO,消除NO污染。一定溫度下,在1L的恒容密閉
容器中充入0.4molNH3和Q6molNO,發(fā)生反應:
1
4NH3(g)+6NO(g)^^5N2(g)+6H2O(g)AH=-1809kJmol'平衡時,測得
1
c(N2)=0.25mol-L-o平衡時改變下列一個條件,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加入催化劑CuO-CrO使正反應活化能增大,逆反應速率加快
B.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倍數(shù)小于逆反應速率增大倍數(shù)
C.若往容器中再通入Q6moiNO(g)和0.6molH2(D(g),則此時v正=丫逆
D.若往容器中再通入0.4molNH3(g),NH3轉化率減小,NO轉化率增大
13.CH4和Cl2反應生成CH3cl和HC1的部分反應進程如圖所示。
已知總反應分3步進行:
1
第1步CI-Cl(g)——>2Cl(g)AH1=+242.7kJ-mor;
第2步CHKg)+Cl(g)—>CH3(g)+HCl(g)AH2;
第3步CH3(g)+Cl—Cl(g)—~>CH3Cl(g)+Cl(g)AH3o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AH2<O
B.第2步的反應速率小于第3步的反應速率
c.減小容器體積增大壓強,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加,反應速率加快
1
D.CH4(g)+Cl2(g)——?CH3Cl(g)+HCl(g)AH=-U2.9kJ-mol
14.在恒溫恒壓下,向密閉容器中充入4moiSO■,和2moi。2,發(fā)生如下反應:
2SO2(g)+O2(g)<!>2SO3(g)AH<Oo2min后,反應達到平衡,生成SO3為同時
放出熱量QkJ。則下列解題思路正確的是()
A.在該條件下,反應前后的壓強之比為6:5.3
B.若反應開始時容器體積為2L,則v(SC>3)=0.35mol/(L.min)
C.若把“恒溫恒壓下”改為“恒壓絕熱條件下”反應,平衡后〃(SO3)<L4mol
D.若把“恒溫恒壓下”改為“恒溫恒容下”反應,達平衡時放出熱量大于QkJ
15.在25℃時,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表所示,下
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物質XYZ
初始濃度/mol[T120
平衡濃度/moLL-i0.50.51
A.反應可表示為X(g)+3Y(g)一^2Z(g)
B.Y的平衡轉化率為75%,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16
C.反應前后氣體總壓強之比為3:2
D.增大壓強,平衡會正向移動,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增大
16.在容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足量碳發(fā)生化學反應
C(s)+2NO(g)^^CO2(g)+N2(g),平衡時c(NO)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T
O
E
X
O
N
)
。
A.增加碳的量,平衡正向移動
B.在72時,若反應處于狀態(tài)D,則此時n正〉V逆
C.若狀態(tài)B、C、D的壓強分別為PB、PC、PD-則有PC=PD>PB
D.若工、時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2,則&<K?
二、多選題
17.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
方案設計實驗目的
項
取涂改液與KOH溶液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取上層鑒定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
A
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現(xiàn)象氯化合物
分別測定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H4F與(NH4)2SO3
B比較HF與H2sO3的酸性
溶液的pH
Bas。,用飽和Na2cO3溶液浸泡一段時間后過濾.
C^sp(BaSO4)>^sp(BaCO3)
洗滌,向所得濾渣上滴加鹽酸,產生無色氣體
向盛有2mL0.1moi.L-i降5?。?溶液的試管中滴加
D5~10滴6moi.pNaOH溶液,再繼續(xù)滴加5~10滴探究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6moi.LTHzS。4溶液,觀察現(xiàn)象
A.AB.BC.CD.D
18.高溫條件下C40H20生成C40Hl8的反應歷程和相對能量變化如圖所示:
相對能量(kJmoH)
相對能量(kJ?mol")相對能量(k「mol")
141.3
,過渡態(tài)t"&5_
89.6;C40H18+H.+H
70.92
,:過渡態(tài)1\20.7
0C40Hl9+H20-\?1L2
C40H20+H-0G40Hl91+H
C40Hl9+H22
己40Hl9'+%
反應歷程i反應歷程ii反應歷程iii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三步反應歷程中決定總反應速率的是反應歷程iii
H*
B.i、ii、iii三步的總反應為C40H2o(g)=C40Hl8(g)+H?(g)AH=+150.4kJ-mo「
C.根據(jù)圖像可以判斷過渡狀態(tài)1、2、3的穩(wěn)定性相對高低
D.C4°H]8形成的過程中有極性鍵的斷裂和形成
19.用CO?和H2催化合成乙烯的反應原理為:
6H2(g)+2CO2(g)<^CH2=CH2(g)+4H2O(g),向1L恒容密閉的催化反應器中充入
3molH2^lmolCO2,測得溫度對CO?的平衡轉化率和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影響如圖。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容器內氣體密度不變可以作為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B.生成乙烯的速率:M點一定大于N點
11
C.250C時,反應5min后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5min內v(H2)=0.3mol-I7-min
D.升高溫度,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降低
20.在恒壓、NO和°?的起始濃度一定的條件下,催化反應相同時間,測得不同溫度
下NO轉化為NO2的轉化率如圖中實線所示(圖中虛線表示相同條件下NO的平衡轉
化率隨溫度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c
A.反應2NO(g)+O2(g);——-2NO2(g)的AH<0
B.圖中X點所示條件下,延長反應時間不能提高NO的轉化率
C.圖中Y點所示條件下,增加。2的濃度不能提高NO的轉化率
M
D.380C下,c^(O2)=5.0xl0mol/L,NO的平衡轉化率為50%,則平衡常數(shù)
K>2000
21.均相芬頓反應原理是高級氧化技術的經典工藝之一,如圖所示(《和%2為速率常數(shù))。下列說
法錯誤的是()
3+
H2O2JH2O2
vi=A-i*c(H2O2)*c(Fe2+)V2=^2*C(H2O2),C(Fe3+)
左i=76L?molT?s"左2=0.02L?mo「i?s"
?OH
HO2-
基元反應i基元反應u
A.相同條件下,基元反應i比n的活化能低
B.基元反應I中氧元素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
3+2++
C.基元反應II的化學方程式為H2o2+Fe-HO2-+Fe+H
D.芬頓反應進行的過程中,整個體系的pH幾乎不變(忽略體積變化)
三、填空題
22.異丙醇(CH3CHOHCH3)催化脫水生成丙烯(C3H6),有關反應如下:
主反應:C3H8O(g)7——^C3H6(g)+H2O(g)AH=+52kLmo「;
1
副反應:2c3H8(D(g);一6HI2(g)+2H2O(g)AH=+27kJ-mol.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幾種共價鍵的鍵能如下:
共價鍵c-Hc-Cc—0H—0C=C
鍵能/kJ?mo「413348351463E
根據(jù)上述主反應的數(shù)據(jù)估算E為kj.moi?o
(2)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向反應器中充入足量C3H8(D(g),發(fā)生上述反應,下列情況
表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填代號)。
A.氣體密度不隨時間變化
B.氣體總壓強不隨時間變化
C.C3H6的體積分數(shù)不隨時間變化
(3)在體積均為2L的I、II容器中各充入Imol異丙醇,在不同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測得
C3H$物質的量與時間關系如下圖所示。
9
O.X
OS.7
O6
UO.
V5
CO6.
H4
O3
WO.
62
6
1
60
05101520253035
時間/min
①相對n容器,i容器只改變一個條件,該條件是0
II谷器中0?lOmin內丙/布的平均速率為mol,I71-min-1°
②I容器中,反應進行5min正反應速率(填“大于”或“小于")15min時逆反應速
率。
(4)一定溫度下,保持總壓強為90kPa,向反應器中投入異丙醇和氨氣(氮氣為惰性
氣體),C3H8。平衡轉化率與起始投料比〃(Ar):〃(C3H8。)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60
n(Aryn(C,HKO)
①其他條件相同,隨著“(Ar):“(C3H8。)增大,C3H8。的平衡轉化率增大的原因是
②M點時,丙烯的選擇性為80%,此時C6HI?的分壓為_____kPa。水蒸氣占體積分數(shù)
為。
23.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化學反應有重要意義。
(1)硫酸生產中,SOZ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C>2(g)窿92so3(g),A混合體
系中SC>3的百分含量和溫度的關系如圖1所示(曲線上任何一點都表示平衡狀態(tài))。
OTxT2T3T
圖1
①若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向上述平衡體系中通入氨氣,平衡(填“向左”“向
右”或“不”)移動。
②若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v正(填或J")v逆。
⑵課本里介紹的合成氨技術叫哈伯法:N2(g)+3H2(g)<?>2NH3(g)AH<0,應用
此法反應達到平衡時反應物的轉化率不高。
w(mol)
①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措施是(填編
號)。
A.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劑
B.升高溫度
C.及時分離出氨氣
D.充入氮氣,增大氮氣的濃度(保持容器體積不變)
②若在某溫度下,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合成氨的反應,圖2表示N2的
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用H?表示0~10min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
V(H2)=。從第Hmin起,壓縮容器的體積為1L,則”(電)的變化曲線為
(填編號)。
24.乙烯可用于制備乙醇:C2H4(g)+H2O(g)^^C2H5OH(g)AH<0o向10L某恒
容密閉容器中通入2molC2HKg)和amolHzCMg),發(fā)生上述反應,測得C2H/g)的平
衡轉化常與投料比Xx/胖)以及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國。)
(1)反應從開始分別進行到A、B、C點時,(填“放出”或“吸收”)的熱
量QA、QB、2由大到小的順序為O
(2)7;(填“>”、或“=")T2.已知該反應的反應速率表達式為
vI=V(C2H4).c(H2O),嚏=&逆c(C2H5OH),其中心、名為速率常數(shù),只與溫度
有關。若其他條件不變,則溫度從I變化到心的過程中,下列推斷合理的是________.
(填標號)。
AM正減小的倍數(shù)大于《
B.左正減小的倍數(shù)小于左逆
C.札增大的倍數(shù)大于媼
D.左正增大的倍數(shù)小于心
(3)若A點對應的體系中,反應從開始到達到平衡所用時間是2nlin,則0~2min內
凡。值)的平均反應速率丫(凡0)=_。與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長=。
(4)B點對應的體系中,a=;A、B、C點對應體系的氣體總壓強外、PB、PC
由大到小的順序為。(氣體均看作理想氣體)
四、實驗題
25.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小明同學用相同質量的鋅和相同濃度的足量稀鹽酸反應得到的
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收集相同條件下
實驗編號鋅的狀態(tài)反應溫度/℃100mL氫氣所需
時間/s
①薄片15180
②薄片2570
③粉末2515
(1)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對鋅和稀鹽酸反應進行快慢的影響。
(2)實驗①和②表明,反應進行越快。
(3)能表明固體的表面積對反應進行快慢有影響的實驗編號是和
(4)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證明鹽酸的濃度對該反應進行快慢的影響:o
參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項,II可以看成是向2L的容器中,充入0.4mol的X和0.2mol的丫(則I、
II的平衡等效),平衡后再將容器壓縮至IL,由于壓強增大,平衡向右移動,所以n
中X的轉化率大于I中的,正確;
B項,平衡常數(shù)只和溫度有關,I、II的溫度相同,則這兩個平衡的平衡常數(shù)也相
同,正確;
c項,in的溫度比I高,in的化學反應速率更快,則ni先達到平衡,所用時間較短,
正確;
D項,結合選項A可知,II平衡等效于I的平衡增壓后右移,則?!?.16,錯誤。
2.答案:C
解析:A.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則A、F點錯誤,溫
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x(CO)增大,X(H2)減小,貝IJD、C點錯誤,故B、E點正確,
所以當溫度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相應的分別為:E、B,A正確;
B.x(CO)起始為0.20,且設其物質的量為020mo1,則H?。為0.80mol,反應平衡后
凡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X(H2)-0.08,X(CO)=0.12,反應前后總物質的量不變,貝UCO的
物質的量為0」2mol,轉化了0.08mol,可列出三段式:
8(g)+H2O(g)「—CO?”H2(g)
起始(mol)0.200.800°反應前后總壓強不變,可得
轉化(mol)0.080.080.080.08
平衡(mol)0.120.720.080.08
〃0.08x0.08ccr”十拓
K=Q0.074,B正確;
P0.12x0.72
C.若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各物質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再次達到平衡時所需
時間變短,相應點與改變條件前不相同,C錯誤;
D.若改變的條件是使用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再次達到平時所需時間變短,相應點
與改變條件前不相同,D正確;故選C。
3.答案:C
解析:①絕熱的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由于D為固體,且加+〃=。,則體系的壓強為
不變量,體系的壓強不再改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①錯誤;
②在一個絕熱的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體系的溫度為變量,當溫度不再改變,說明
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能據(jù)此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②正確;
③D為固態(tài),混合氣體的質量為變量,容器容積為定值,則密度為變量,當混合氣體
密度不變時,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③正確;
④各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不再改變,表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④
正確。
4.答案:B
解析:①C的生成速率與C的消耗速率相等,即丫生成=喔耗,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
態(tài),①符合題意;②無論該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單位時間內生成amolA的同時都
會生成3amolB,所以不能作為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②不符題意;③反應達到平衡狀
態(tài)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濃度也不變,所以A、B、C的濃度不再變化,說
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③符合題意;④反應前后氣體的總質量發(fā)生改變,容器容積
一定,當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改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④符合題意;⑤
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容器容積、溫度均不變,當混合氣體的總
壓強不再變化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⑤符合題意;⑥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的
物質的量減小的反應,當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再變化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
態(tài),⑥符合題意;⑦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A、B、C三種物質的濃度之比可能是1:3:2,也
可能不是1:3:2,⑦不符題意;綜上解題思路①③④⑤⑥符合題意,則B選項正確。
故正確答案:Bo
5.答案:D
解析:A.加入催化劑有利于加快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的反應速率,但是不會引起平
衡平衡移動,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錯誤;
B.合成氨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但500℃左右的溫度比室溫
更有利于合成氨反應,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故B錯誤;
C.H2+L―^2印的平衡中,增大壓強,濃度增加,顏色加深,平衡不移動,不能用
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錯誤;
D.實驗室可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氯氣和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飽和氯化
鈉溶液中氯離子濃度大,化學平衡逆向進行,減小氯氣溶解度,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
釋,故D正確;
故選D。
6.答案:C
解析:平衡常數(shù)等于生成物濃度的哥次方乘積除以反應物的哥次方乘積;注意固體和
純液體不寫在計算式中,則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C90?:H2),故選:C。
C(H2O)
7.答案:A
解析:A.由?2<3。3卜)一?20卜)+€:。2伍)反應可知,AS>0,所以在室溫下不能自發(fā)
進行,說明該反應的AH〉。,故A正確;
B.由2H2+。24^2凡0反應可知,AH>0、AS>0,根據(jù)AG=AH-TA5可知,一10℃
的水結成冰,不能只用端判據(jù)來解釋反應的自發(fā)性,故B錯誤;
C.能否自發(fā)進行與反應速率無關,故C錯誤;
D.根據(jù)AG=AH-TAS可知,AH>。、AS>0的反應在低溫時可能小于0,可能自發(fā)進
行,故D錯誤;故答案:Ao
8.答案:B
解析:CH/g)和H2(g)物質的量相同,且均為氣態(tài),CH/g)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多、摩
爾質量大,所以烯值:lmolCH4(g)>lmolH2(g),A錯誤;
相同狀態(tài)的相同物質,物質的量越大,牖值越大,所以牖值:
lmolH2O(g)<2molH2O(g),B正確;
等物質的量的同物質,牖值關系為S(g)>S(l)>S(s),所以牖值:
ImolHQ⑸<lmolH2(D(l),C錯誤;
從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組成上來看,金剛石的微觀結構更有序,牖值更低,所以牖
值:lmolC(s,金剛石)<lmolC(s,石墨),D錯誤。
9.答案:B
解析:v(X)=0.005mol/(L.s),則v(Y)=0.005mol/(L-s),4s內Y的減少量為
0.02mol/L,4s時容器內c(Y)="吧-0.02moi/L=0.38mol/L,A錯誤;
21/
830℃達平衡時,平衡常數(shù)為1,應有c(X).c(Y)=c(R>c(Q),設有amol/L的X參與
反應,則消耗Y為amol/L,生成Q和R分別都為amol/L,
z.x2八八。(X」嫖咻?
(0n.11-aV)(0n.4-a)=a,a=0.08mo1l/T/L,0.2mol,轉化率為80%,B正
2L
確;
反應達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減小,平衡逆向移動,C錯誤;
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1200CRg+QgXg+YgK=^=2.5,D錯誤。
10.答案:B
CO(g)+H2O(g)^^CO2(g)+H2(g)
解析:A.建立三段式靠。器黑0°,則
0.5mol0.5mol
平衡0.5mol0.5mol0.5mol0.5mol
0.5mol0.5mol
-------------x--------------
K=—^----坦—=1,A正確;
0.5mol0.5mol
-------------X--------------
VLVL
B.平衡常數(shù)與反應溫度有關,B錯誤;
C.CO的平衡轉化率為"㈣義100%=50%,c正確;
Imol
D.根據(jù)A選項三段式得到平衡時”(-0)=0.511101,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B。
11.答案:D
解析:A.使用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不改變該反應的AH,故A有誤;
B.粉碎活性炭固體,可增大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快反應速率,但對平衡無影
響,故B有誤;
C.平衡常數(shù)K為溫度函數(shù),不受壓強影響,故C有誤;
D.恒壓下,充入稀有氣體,容器體積增大平衡相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正向進行,從而利
于提高二氧化氮的轉化率,故D無誤;
故選D
12.答案:答案:A
解析:一般情況下,加入催化劑,正、逆反應活化能同時降低,正、逆反應速率增大
倍數(shù)相等,A項錯誤;
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即逆反應速率增大的倍數(shù)大于正反應
速率增大的倍數(shù),B項正確;
根據(jù)平衡濃度計算該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再根據(jù)濃度商與平衡常數(shù)大小判斷平衡移動方
向進而推知正、逆反應速率大小,列三段式:
4NH3(g)+6NO(g)—5N2(g)+6H2O(g)
起始物質的量濃度(mol-LT)0.40.600
變化物質的量濃度(mol.17j0.20.30.250.3
平衡物質的量濃度(mol.L1)0.20.30.250.3
565
K“—0.25X0.3—0.25:
—0.24X0.36—0.24
若平衡后,加入0.6molNO(g)和ObmolHzCXg),0=竺必?=K,平衡不移動,
0.2x0.9
即正、逆速率相等,C項正確;
若平衡后再充入0.4molNH3(g),平衡正向移動,NH3轉化率減小,NO轉化率增大,
D項正確。
13.答案:B
解析:A.觀察圖像可知,第2步反應是吸熱反應,AH2>0,A錯誤;
B.觀察圖像可知,第2步的正反應活化能大于第3步的正反應活化能,所以第2步的
反應速率小于第3步的反應速率,B正確;
C.減小容器體積增大壓強,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增多,而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不變,反應
速率加快,C錯誤;
D.根據(jù)圖中信息CH3(g)+C1-Cl(g)—>CH3Cl(g)+Cl(g)△4=T12.9kJ/mol,
CH4(g)+Cl(g)—>CH3(g)+HCl(g)AH2>0,因此
1
CH4(g)+Cl2(g)——>CH3Cl(g)+HCl(g)AH=AH2+A^3>-112.9kJ-mol-,D錯誤;
故選Bo
14.答案:C
解析:A.反應在恒溫恒壓條件下進行,應前后的壓強之比為1:1,故A錯誤;
1.4mol
1
B.若容器體積不變,v(SO3)=^^=0.35molL-'min-,但反應是在恒溫恒壓條件進行,反應達
2min
11
到平衡時,容器體積小于2L,v(SO3)=0.35molU-min-,故B錯誤;
C.若把“恒溫恒壓下”改為“恒壓絕熱條件下”反應,反應是放熱反應,絕熱溫度升高,平衡逆向進
行,平衡后v(SC)3)<L4mol,故C正確;
D.若把“恒溫恒壓下”改為“恒溫恒容下”反應,反應過程中壓強減小,平衡逆向進行,達平衡時放出
熱量小于0kJ,故D錯誤。
故選C。
15.答案:D
解析:A.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該反應X,Y,Z的轉化量關系為1:3:2,則該反應可以表
示為X(g)+3Y(g)^^2Z(g),A項正確;
B.反應達到平衡時,Y的轉化率為生”xl00%=75%,平衡常數(shù)為
2
K=[;?~-=——----=16,B項正確;
C3(Y)C(X)0.53X0.5
C.反應前后壓強之比為—色—=』,為3:2,C項正確;
0.5+0.5+12
D.K與溫度有關,增大壓強,該反應平衡會正向移動,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變,D項錯
誤;
答案選D。
16.答案:B
解析:B.在時,若反應體系處于狀態(tài)D,止匕時c(NO)高于平衡時NO濃度,故
平衡正向移動,因此v正〉v逆,B正確;
故答案選B。
17.答案:BC
解析:A.氯代燃在熱的KOH溶液中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C「,加入硝酸酸化后再加入
硝酸銀溶液,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即生成了AgCl,則說明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故
A正確;
B.測定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H4F與(NHj,SO3溶液的PH,根據(jù)越弱越水解,可通過
pH值大小,確定水解程度大小,從而比較HF與HSO]的酸性強弱,但不能說明HF與
H2sO3的酸性大小,且鏤離子濃度不同、鏤離子水解對實驗結果有干擾,故B錯誤;
C.在濃度較大的條件下,溶解度較小的沉淀可以轉化為溶解度較大沉淀,不能依據(jù)沉
淀的轉化確定溶度積常數(shù)的大小,故C錯誤;
D.^Cr?。?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r2O^+2OH-;——2CrO;+H2O,滴力口NaOH增大
OH-濃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動,溶液由橙紅色轉變?yōu)辄S色,滴加硫酸,減小or濃
度,可使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顏色橙紅色加深,因此可根據(jù)現(xiàn)象探究濃度對化學平衡
的影響,故D正確;
故選:BCo
18.答案:BD
解析:A.由題干反應歷程圖可知,歷程i、ii、iii的活化能分別為:70.9kJ/moh
89.6kJ/mok141.3kJ/mol,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反應速率最慢一步為決速步驟,
故三步反應歷程中決定總反應速率的是反應歷程iii,A正確;
B.由題干歷程圖可知,反應歷程i、ii、iii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C40H20(g)+H.(g)—~?c40Hl9(g)+H2(g)AH1=+20.7kJ/mol;
c40Hl9(g)+凡(g)---->C40Hl9(g)'+H2(g)AH2=-11.2kJ/mol,
?C40H19(g)'+H2(g)----->C40H18(g)+H2(g)+H-(g)AH3=+l18.5kJ/moL故i、ii、iii三
H*_
步的總反應為C40H20(g)^C40Hl8(g)+H2(g)可由i+ii+iii,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
AH=AHl+A//2+A//3=(+20.7kJ/mol)+(-11.2kJ/mol)+(+118.5kJ/mol)
=+128kJmol\B錯誤;
C.根據(jù)圖像可以判斷過渡狀態(tài)1、2、3的產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能量越高,物質
越穩(wěn)定,故可以判斷過渡態(tài)1、2、3的穩(wěn)定性相對高低,C正確;
D.由題干歷程圖可知,C4OH18形成的過程中反應歷程i有C-H極性鍵的斷裂,三個歷
程均沒有極性鍵的形成,D錯誤;
故答案為:BDo
19.答案:C
解析:A.p=吧,m、V不變,密度不可以作為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A錯
V
誤;B.溫度升高使反應速率增大的程度與催化劑失去活性使反應速率減小的程度無法
比較大小,則N點和M點生成乙烯速率快慢無法判斷,B錯誤;C.根據(jù)題意,區(qū)和
CO?的投料比等于改反應的系數(shù)之比,則平衡是圖示CO?平衡轉化率50%,凡平衡轉
化率也為50%,故丫(凡)=3moi義50%=03moi?L?min-,C正確;D.250C之前,溫
\'5minxlL
度升高,催化劑的催化效率升高,D錯誤;故選C。
20.答案:AD
解析:A.由虛線變化可知,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該反應為放熱反
應,反應的熔變小于0,故A正確;
B.由實線變化可知,X點一氧化氮的轉化率未達到最大,是平衡的形成過程,所以X
點所示條件下,延長時間,一氧化氮的消耗量增大導致轉化率增大,故B錯誤;
C.由實線變化可知,一氧化氮的轉化率達到最大時,反應達到平衡,反應達到平衡
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一氧化氮轉化率減小,則Y點是達到平衡狀
態(tài)的點,所以Y點所示條件下,增加氧氣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一氧化氮
的轉化率增大,故C錯誤;
D.由題意可知,平衡時一氧化氮的轉化率為50%,由氮原子個數(shù)守恒可知,平衡時一
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平衡時的濃度相等,由氧氣的起始可知,平衡時氧氣的濃度小于
5.0xW4mol/L,則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f(叫)=_1_=2000,故D正
24
C(NO)C(O2)C(O2)5.0XW
確;
故選ADo
21.答案:BD
解析:A.由題干信息可知,">卜2,說明相同條件下,基元反應I比n的反應速率更
快,活化能越低反應速率越快,即基元反應I比n的活化能低,A正確;
+2+3+
B.由題干信息可知,基元反應I為:H+H2O2+Fe=Fe+OH+H2O,故基元反應I
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B錯誤;
C.由題干信息可知,基元反應n的化學方程式為H2O2+Fe3+-HG>2-+Fe2++H+,C正
確;
D.由B、C解題思路可知,上述過程的總反應為:2H2O2后'H—HO+HOZ+H2。,H*參
與反應,反應后又生成,反應前后不變,但雙氧水隨著反應進行其物質的量再減小,
雙氧水屬于二元弱酸,故芬頓反應進行的過程中,整個體系的PH增大(忽略體積變
化),D錯誤;故答案為:BDO
22.答案:(1)597
(2)BC
(3)升溫;0.02;大于
(4)投料比增大,平衡體系分壓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異丙醇平衡轉化率增
大;3.0;20%
解析:(1)反應熱等于斷裂化學鍵鍵能與形成化學鍵的鍵能之差。
413x7+348x2+351+463-413x6-348-E-463x2-52,£=597。
(2)氣體密度始終不變,A項錯誤;氣體總物質的量增大,壓強不變時達到平衡,B
項正確;丙烯體積分數(shù)不變時達到平衡,C項正確;故選BC。
(3)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以n容器為參照,I容器反應較快,先達
到平衡且平衡時丙烯物質的量較多,從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解題思路,只有升高溫
度,速率加快,轉化率增大,丙烯的量增多,即條件是“升高溫度”。根據(jù)圖1,II容器
11
中l(wèi)Omin時丙烯為0.4mol,v(C3Hfi)=—",mol__gQ2moi.L.min0I容器中,
v3672Lxl0min
5min時未平衡,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直到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故5min時正反應速率大于15min時逆反應速率。
(4)總壓不變,隨著Ar比例增大,異丙醇蒸氣分壓減小,平衡向右移動,異丙醇平
衡轉化率增大。投料比為1.5時,轉化率為60%,丙烯選擇性為80%。設起始投入
C3H8。為hnol,根據(jù)原子守恒,M點時,設丙烯為x,C6HI?為》有
x+2y=0.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racemic-8-Hydroxy-cannabichromene-生命科學試劑-MCE-7832
- Mouse-Laminin-生命科學試劑-MCE-7265
- 二零二五年度雙方2025年度智能機器人研發(fā)團隊用工合同
- 2025年度自媒體合伙人合同版:短視頻平臺網紅孵化與推廣合同
- 防震防火的應急預案
- 上海市商業(yè)租賃合同
- 產業(yè)基地設施維護合同
- 上海市汽車租賃合同模版正式版
- 個人住宅購買合同定金協(xié)議
- 專兼職律師服務合同樣本格式
-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GB/T 27476.5-2014檢測實驗室安全第5部分:化學因素
- 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課件
-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課件-一般應用題 全國通用(共26張PPT)
- 肝臟炎性假瘤的影像學表現(xiàn)培訓課件
-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課件
- 業(yè)務員回款考核辦法
- 急性心梗的護理業(yè)務學習課件
- 2021年投標部工作計劃
- 好書推薦《西游記》共33張幻燈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