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小學日記7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D/2A/wKhkGWde37OAXPO0AAKH5dYVAfs169.jpg)
![數(shù)學小學日記7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D/2A/wKhkGWde37OAXPO0AAKH5dYVAfs1692.jpg)
![數(shù)學小學日記7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D/2A/wKhkGWde37OAXPO0AAKH5dYVAfs1693.jpg)
![數(shù)學小學日記7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D/2A/wKhkGWde37OAXPO0AAKH5dYVAfs1694.jpg)
![數(shù)學小學日記7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2D/2A/wKhkGWde37OAXPO0AAKH5dYVAfs16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shù)學小學日記7篇數(shù)學小學日記1
今天,數(shù)學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介紹了一個新奇的計算方法——“單位的乘法”。老師介紹說,在數(shù)學上,不僅數(shù)字之間可以進行運算,單位名稱之間也是可以進行運算的。比如在計算一個正方形的面積時可以用公式“面積=邊長×邊長”來計算。邊長的單位都是“厘米”,所以列出來的單位的算式就是“厘米×厘米”,得到的結果就是“厘米的平方”,也就是我們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再比如要計算一個長方體的體積,可以利用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長寬高的單位都是“米”的話,那么這個式子對應的單位乘法就可以寫成“米×米×米”,得到的結果就是“米的立方”也就是體積單位“立方米”。用字母來表示單位的話,就更好理解了。前面這個體積公式對應的乘法算式就是“m×m×m=m3”。單位的乘法就和我們字母的乘法計算非常相似。聽了老師的這一番話,我恍然大悟。以前總覺得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有著一定的對應的關系,原來這種對應的關系是由這樣的“單位乘法”計算而來的啊。數(shù)學世界簡直太奇妙了。老師在最后還介紹到:“單位之間不僅可以計算乘法,還可以計算除法,大家興趣可以自己課后去研究。”通過這節(jié)課,我對單位的計算來了興趣?;氐郊遥伊⒖涕_始了自己的研究。
老師課上介紹的“單位乘法”用體積公式來舉例子,體積的計算除了“長×寬×高”以外,還可以用“底面積×高”來計算啊。要是這樣來計算的話,對應的“單位乘法”應該就可以是“平方米×米”。這可該怎么計算呀?我不禁犯起了嘀咕。對了。單位的乘法就和字母的方法差不多,把它們都改成字母來試試。這樣的話“平方米×米”就可以寫成“m2×m”得到的結果應該是“m3”。哇。真的又變成了之前的體積單位立方米了。這種乘法簡直太神奇了。
老師說過,單位之間還可以算除法呢,這會是怎么計算的呢?我趕緊從書中找來一道除法的應用題?!凹滓覂傻刂g距離300千米,一輛汽車用了5小時走完,這輛汽車的平均每小時走多少千米?”根據(jù)題目,我列出了算式“300÷5=60(千米)”。按照老師講的方法,對應的“單位除法”就是“千米÷小時=千米”。很明顯,“千米÷小時”不可能還是“千米”啊。哪里出了問題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最終,我不得不來尋求爸爸的幫助。聽了我的疑惑,爸爸微微一笑,提醒道:“這里路程÷時間=速度,一般我們把速度說成是每小時多少千米。其實速度的單位應該寫成‘千米/小時’。還記得這個單位嗎?”看到這個單位,我眼前一亮。對,以前學過這樣的復合單位。這樣一來,原來的算式就有結果了。“千米÷小時=千米/小時”。和這個單位類似的還有“元/千克”、“米/分鐘”……它們都是由“元÷千克”或者“米÷分鐘”計算得到的。
第二天,來到學校,我迫不及待的和數(shù)學老師分享起我研究的成果。老師看到我的成果,十分滿意。不過,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卻又把我問愣住了。老師問,你知道“千米/小時”中這個“/”是什么意思嗎?看著我一臉的疑惑,老師給了我提示:分數(shù)在生活中又可以被我們寫成的形式,中間的“/”其實就是分數(shù)線的另一種寫法。我明白了。“千米÷小時”如果寫成分數(shù)就是“”,然后寫成像那樣的形式就變成了“千米/小時”了。原來這個“/”就是表示分數(shù)線。原來這個單位還是由分數(shù)演變而來的啊。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數(shù)學的世界奧妙無窮,我覺得數(shù)學就是一條四通八達的路,有的.知識之間看似沒有什么關系,但其實背后藏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我要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數(shù)學奧秘。
數(shù)學小學日記2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shù)學知識。
我?guī)е淇斓男那椋瑏淼綄W校問曾老師數(shù)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痹蠋煂ξ疫@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yè)閑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shù)有什么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shù)?!澳撬鼈冇惺裁刺攸c呢?”媽媽又問?!八鼈兊膫€位上都是0、2、4、6、8?!眿寢屨f:“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shù)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shù),發(fā)現(xiàn)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這個規(guī)律告訴了媽媽??蓩寢岆S口說了一個數(shù),就推翻了我的發(fā)現(xiàn)。媽媽讓我繼續(xù)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shù)的最后兩位。我根據(jù)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shù)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shù)的特點是:一個數(shù)的最后兩位是4的倍數(shù),這個數(shù)就是4的倍數(shù)。然后,我找了一些數(shù)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guī)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shù),我隨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shù)1024,24除以4=6,找規(guī)律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shù)。我高興地把這個發(fā)現(xiàn)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lián)里,藏有一道數(shù)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lián)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lián)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lián)中也藏有數(shù)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lián),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數(shù)字嵌在對聯(lián)中,使對聯(lián)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0是一個神秘的數(shù)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秘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shù)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shù)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fā)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0÷90這道題?!霸趺纯赡苓@么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里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當了公司的財務總經(jīng)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擔啊!
數(shù)學小學日記3
我剛懂事的時候,媽媽不光教我識字,還指著盤中的蘋果讓我數(shù)數(shù),讓我知道什么是數(shù)字。進入小學一年級,老師教我用加減法來算數(shù),我才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是那么的有趣。
現(xiàn)在我進入四年級,不光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有趣,還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在生活中還能解決許多問題呢?
有一天,爸爸的朋友李叔叔到我家來了,他說他想考考我,讓我猜猜他的兒子今年幾歲。李叔叔說:“今年我比我的兒子大33歲,5年后我的年齡是我兒子的4倍,你能猜出我兒子今年幾歲嗎?”“您兒子今年是6歲。”我脫口而出。李叔叔驚訝的問我:“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呀?”我說:“根據(jù)您今年比兒子大33歲和5年后您的年齡是兒子的4倍,可知5年后您的年齡比您兒子的大(4-1=3)倍,這3倍就是33歲由年齡差和年齡倍數(shù)差可求出5年后您兒子的年齡,從而可求出您兒子今年的年齡?!崩钍迨迓犃诉B聲夸夸我聰明。
通過這次考驗,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許多地方要用到數(shù)學,只要你用心去觀察,數(shù)學無處不在。
在現(xiàn)代社會的學習中,創(chuàng)建了許許多多的科目,如信息技術、美術、體育等。這些科目都非常有趣。但是,我仍對數(shù)學情有獨鐘。
數(shù)學是由一些有趣的運算和奇妙的公式組成。我自從開始學習數(shù)學,便酷愛這奇妙的科目。它的魅力和學習它而得到的成就使我產(chǎn)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
記得小學一年級,我開始接受教育。最初,我只學習語文和數(shù)學。當初的語文雖然簡單至極,單以我當初的知識,也不能得到滿分。而數(shù)學,我大多數(shù)測驗都能的滿分。因此,老師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同學們都向我發(fā)出羨慕的贊嘆。這使我更加努力學習數(shù)學。
升上二年級,老師開始教授我奧林匹克數(shù)學的知識,我當初認為數(shù)學只不過是一些簡單的計算。然而它的難度,它的奧妙,使我更想去攻破它。我經(jīng)過學習,終于解出了一道又一道難題,使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到了三年級,我對數(shù)學的喜愛和我努力學習,使我的數(shù)學已超出三年級的水平。這時,老師推薦我去參加市級比賽,我也不負所望取得了一等獎。這是我第一次在數(shù)學中取得獎項。為此,我十分高興,我感受到數(shù)學給我?guī)淼臉s譽。
到了四年級,我仍參加比賽,我從沒在數(shù)學中遇到搓折。但是這一次,我尤如被利劍插傷我竟然沒有取得名次。經(jīng)歷這次失敗,我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努力學習。終于在五年級和六年級的競賽中再次登上領獎臺。
眨眼就到了初一,我到了優(yōu)秀的學校讀書。在這,我又遇到了挫折——我沒被選上去參加“希望杯”數(shù)學競賽。但我并沒有放棄,我主動去爭取,我的行動終于感動了老師。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并在這次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數(shù)學已伴隨我七年的學習生活,它使我變的堅強,變的成熟。時間在流逝,我對數(shù)學的心永遠不變,我將來定要登上數(shù)學界的高峰,成為數(shù)學界的頂尖人物。
上學伊始就對數(shù)學情有獨鐘,而它帶給我的光環(huán)更增強了我學習它的動力,高考完我很現(xiàn)實的選擇了這門引以為豪的學科,就這樣我的人生有了它的密切相伴。
曾經(jīng),我會聽到“你怎么會學數(shù)學呢,除了買菜時體現(xiàn)一下還能用在什么地方?”聽完后最初也對自己的選擇懷疑,可思考后我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對自己的選擇更加肯定更有信心了。
因為數(shù)學不僅和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對我們的思維和習慣有重要影響:
一方面,數(shù)學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涉及并起到積極推進作用。我們商品質量檢測、各種數(shù)據(jù)分析要用統(tǒng)計,進行精確的預測要用到概率,作測量要用幾何,做優(yōu)化要用到最值等等所到之處都有數(shù)學的影子和貢獻。
另一方面,通過數(shù)學學習我們可以更敏銳地觀察,更條理地思維,更高效的完成任務,更理性的思考人生!
數(shù)學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而將這份關聯(lián)加強優(yōu)化是我們每個人所渴望期待的,也是我們作為數(shù)學教師所致力的方向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數(shù)學小學日記4
和爸爸學數(shù)學
今天早晨,我寫完作業(yè),準備出去完。這時爸爸走了過來,他面帶微笑地問我:“兒子,我問你,比例尺學過了嗎?”“當然學過了!”我大聲地回答道。
“那好,讓我來考考你?!庇谑?,爸爸邊說邊在紙上畫起了圖。爸爸對我說道:“著個零件的實際長度為5毫米,圖上距離是10厘米,你說這副圖比例尺是多少?”“那不簡單嗎?10厘米=100毫米,5:100=1:20,”這張圖的比例尺是1:20我脫口而出。爸爸笑瞇瞇地說:“對嗎?”想想看,比例尺的意義是什么?”我想了想說:“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那你是這樣求的嗎?”爸爸反問道。
我恍然大悟,說:“我知道錯在哪里了,我算成了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比了。著個圖上的零件距離為100毫米,實際距離5毫米,比例尺20:1?!?/p>
“這就對了!”這是一種特殊的比例尺,比的前項大與后項,化簡后比的后項一般為1,把實際物體放大后就要用這種比例尺?!皟鹤?,你能及時改正錯誤,我為你驕傲。”
聽了爸爸的夸獎,我很高興。
數(shù)學課
今天早上,老師把數(shù)學練習冊發(fā)下來,我一看,“怎么錯了一題應用題?”我驚訝地說。又仔細一看,原來少寫了一步換算呀。我仔細地想了一想,20400米應該等于多少千米呢?20400÷1000=20.4(千米)哦,原來是20.4千米,我便把20.4千米填了上去給老師批,老師看了說:“340×60的得數(shù)的單位應該是米,而不是千米?!蔽铱戳丝?,原來是上面一個算式的單位寫錯了。我又改了,這才給老師批了呢。
今天是我第一次給老師批兩次,以前一次就可以給老師批好了。我覺得我們要一次就可以給老師批的才是好學生,所以我以前在楊市是中上等。
可能性的大小
今天上午,我寫完作業(yè),準備和爸爸玩兒一次摸球比賽。
我首先準備一個大盒子,在盒子中放了3個紅球,4個藍球,5個白球。游戲規(guī)則是:每人只能摸一次,誰能摸到紅球,誰就能得到獎勵。
開始摸了,爸爸每一次都能摸到紅球,而我卻總也摸不到。于是我懷疑起爸爸在?;?,而爸爸卻說自己運氣好,并且其中還有數(shù)學道理呢。聽到有數(shù)學道理,我便來了興趣,端起盒子就跑到一邊琢磨起來了。經(jīng)過反復試驗,我終于找到了答案。在這個盒子里,我一共放進了12個球,其中紅球有3個,那么紅球就占球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能摸到紅球的概率是25%,之后,我又根據(jù)這個答案摸了20次,果然,我摸出了5次紅色的球。我把我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爸爸,爸爸滿意地笑了,同時,我也我我自己的發(fā)現(xiàn)而高興極了,這就是數(shù)學中的概率問題,我也知道了:什么時候該放棄,什么時候盡力爭取。
同學們,這就是生活中的數(shù)學小知識,我相信只要大家留意和觀察生活中的小事,一定會找到更有趣的數(shù)學知識。
奇妙的倒數(shù)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拿到新課本,我好開心啊,我翻動著,無意間,一個內(nèi)容吸引了我,心想:倒數(shù)是倒著的數(shù)嗎?我懷著好奇心,翻動著書頁,終于,我翻到了那一頁。我一看書,書上與我說的一樣。書上還說到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就是把這個數(shù)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噢!原來是這樣:乘積是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噢!那么4/5就是5/4的倒數(shù)。不行,我得驗證一下:
4/5×5/4=1
7/7×7/7=1
1/0×0=……
“不,1/0與0不行,因為分母是0無意義”。我突然又想到小數(shù)有沒有倒數(shù)呢,帶分數(shù)呢?0有沒有倒數(shù)呢?學習了倒數(shù)有什么用呢?等等的問題。沒想到這小小的一課竟有這么多的知識。看來這一課蠻重要的!
數(shù)學小學日記5
今天早晨,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奧數(shù)課?!岸66!崩蠋煗M面春風的走進教室。教室里頓時安靜下來。老師對我們說:“我先考你們一道題:兩個整數(shù)相除得商是12,余數(shù)是26,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余數(shù)的和等于454,除數(shù)是多少?我在讀一遍,兩個……”。我拿到題目后,心想:這道題被除數(shù)是多少都沒有怎么求除數(shù)呢?但回憶起老師常說畫線段圖是解應用題的法寶。我為何不試一試呢?于是,我便開始畫圖:先把除數(shù)做為倍數(shù),被除數(shù)是除數(shù)的幾倍多26,再畫商和余數(shù)。哦,原來是和倍問題。算式是:(454—12—26—26)÷(12+1)=390÷13=30。
我想:我們學過了用x計算的方法。我先把文字的算式寫出來。除數(shù)×商+余數(shù)+除數(shù)+商+余數(shù)=454,然后再把除數(shù)設成X,算式為:X×12+26+X+12+26=454。我先把12和26先減掉后就剩下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然后因為被除數(shù)里有個余數(shù)。我就再減掉26,這樣被除數(shù)÷除數(shù)就等于12。除數(shù)是30。用算式表示,就是:X×12+26+X+26+12=454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來。等到晚上8點多,媽媽回來了。吃蛋糕的時候,媽媽對我說:“媽媽來考考你,如果答對了就可以吃一塊蛋糕,好嗎?”我說了聲“沒問題”就開始答題了。
媽媽出了第一題:媽媽今年36歲,你今年10歲,媽媽比你大幾歲?姥姥的歲數(shù)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幾歲?我很快口算出結果,我說:“媽媽比我大26歲,姥姥今年60歲,太簡單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媽媽笑著說:“驕傲了吧?”再來一題:小明今年8歲,他爸爸已經(jīng)40歲了,問再過幾年,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2倍?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來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媽媽說:“怎么樣,不會了吧?”“讓我再想想,想不出來我不吃蛋糕。”
過了一段時間我想到一個笨辦法,我可以把他們的歲數(shù)都找出來呀,過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歲,最后終于推算出來過了24年后爸爸的年齡剛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還有更簡便的方法的,接著就給我講起來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齡減去小明的年齡就是若干年后小明的年齡了,也就是32歲,再用32—8=24年就是經(jīng)過的年份數(shù)了。我恍然大悟,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呀。
媽媽說:我能自己想辦法得出結果還是好樣的,作為獎勵給我吃蛋糕了,我心里又喜又難為情,以后我可不能在驕傲了,小朋友們也不要學我呀。
你們知道算式:91+92+93+94+95+96+97有幾種解法嗎?也許你會認為只有一種或兩種,那讓我告訴你們這題有三種解法。
第二種:因這幾個,都很接近100,我們把這7個數(shù)看成100相加,這樣多加了9+8+7+6+5+4+3,最后用700減去這幾個數(shù)的和即可。
第三種:這7個連續(xù)的自然數(shù)中,94在最中間,第一個數(shù)91比最后一個數(shù)97少6,再把6平分給91,使91與97變成2個94,同樣,92與96,93與95都可變成94,這樣7個數(shù)就變成了7個94,原題變成:
我們就說數(shù)作業(yè)本吧。我們數(shù)100本作業(yè)本要用多少時間呢?1本,2本,3本......100本,大概要用110秒。而1000本作業(yè)本要用多少秒,10000本作業(yè)本要用多少秒,100000本作業(yè)本要用多少秒......100000000本作業(yè)本要用多少秒呢?只要計算一下就知道一億有多大了。
算一算,數(shù)一億本作業(yè)本大約要11000000000秒,試想一下數(shù)一億本作業(yè)本要多少分?多少時,多少天?多少年/大概是要1833333分,30556時,1273天,3年!還真是不算不知道,數(shù)一億本作業(yè)本竟要3年??!
數(shù)學小學日記6
6月9日星期一晴
轉陰下午放學時,班主任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道家庭作業(yè),要求大家想辦法測算一次性筷子的體積,并用數(shù)學日記的形式將測算過程記錄下來。這道家庭作業(yè),表面上是一次數(shù)學實踐活動,實際可能寓意更深,因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與環(huán)保有關。一回到家,我就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思考這個問題。
一次性筷子的形狀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立體圖形,怎樣才能測算出它的體積呢?我思來想去,一會兒抓耳撓腮,一會兒搖搖頭……,終于,有了一點眉目。我可以將一次性筷子放入裝滿水的容器中,這樣容器中的水就會溢出來,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體積嗎?可是筷子比水輕,會浮在水面上,又該怎么辦呢?可不可以用石頭或膠布之類的東西將筷子固定住呢?我想應該是可以的,但這些辦法測定起來又都太麻煩了,要是有更簡便的方法該多好?。〗?jīng)過冥思苦想,我終于自豪的笑了。
6月10日星期二晴
今天中午,我去餐館買了一份盒飯,并特意要了幾雙一次性筷子準備做實驗。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實驗了,心情真有點激動,但又夾雜著幾絲恐慌,我可不想讓第一個方案剛一出爐就遭到淘汰。為了驗證實驗方案是否正確,我專門測量了筷子的長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兩端的寬度(分別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近似于梯形體,我便利用梯形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來計算筷子的體積,由計算結果可知,一次性筷子體積大約為8.4立方厘米。如果實驗測得的結果和我所計算的結果近似的話,那么就說明我的實驗是成功的,否則,我就得另想辦法。剛準備動手實驗,一看實驗用具還不夠,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6月11日星期三晴
盼望的時刻總算到了,一放學,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書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從單位借來的燒杯。接滿水后,小心翼翼地將燒杯放在盆子里,確保燒杯中的水不漏撒。接著,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跡,把筷子分成了兩部分,這一道痕跡就是筷子兩部分的分界線,我準備分兩次來測量筷子的體積。
實驗開始了,我緊張極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時發(fā)抖了,但我盡量克制住這種激動的情緒。我將筷子緩緩插入燒杯里,盡量不讓筷子晃動,否則溢出來的水就太多了,測定結果就會不準確。當?shù)谝淮螌⒖曜拥囊徊糠植迦霟泻?,看到燒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燒杯再裝滿水后,又將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將兩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燒杯中,這樣就得到了筷子的體積。結果,我失敗了。實驗測得的筷子體積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計算的筷子體積相差甚遠。起初,我還有些不相信,經(jīng)過反復思考,我終于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原來是因為燒杯的口徑太大了,即使燒杯沒有裝滿水,人的視覺也會看成是裝滿的,加之筷子的體積又太小,且燒杯的刻度又過大,導致了實驗結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進改進實驗方法才行。相信我會成功的,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嗎?
6月12日星期四晴
自從第一次實驗失敗后,我就捉摸改進的方法,可是就是想不到一種簡單可行的辦法。這天中午,爸爸,媽媽有事沒有做飯,于是我們決定到外面吃飯。到餐館點了菜后,媽媽為了不讓我等煩,特地點了一杯果汁。
果汁一上來,我就大口吸了幾下,媽媽害怕我將果汁喝完,沒有胃口吃飯,便叫我少喝果汁。菜還沒有上,我覺得自己無所事事,便想到了吹泡泡,于是我就把果汁瓶里的吸管拿起來,對準水面吹了幾口氣,水面就起了幾個泡泡,瞬間,我想到剛才我拿杯子里的吸管時,水面下降了一點,我突然有了辦法,快樂極了,食欲大增,今天吃了好幾碗米飯,還嫌不夠。
數(shù)學小學日記7
小學五年級數(shù)學日記(一)
今天,我跟著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媽媽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xiàn)。保證完成任務。我自信地說。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qū)。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qū),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買一斤。我又想:16.5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媽媽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shù)學奧秘,學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藝設計中的材質與質感現(xiàn)代辦公空間應用案例
- 環(huán)境影響綜合評估的實踐與思考
- 現(xiàn)代網(wǎng)絡編程語言的性能優(yōu)化探討
- 11 爸爸媽媽在我心中(說課稿)-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
- 9古詩三首《題西林壁》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5 童年在游戲中成長》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長春版
- Unit 4 Position Lesson 1 The Magic Show(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3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3 測量第1課時 毫米的認識說課稿 新人教版
- 7 小書包 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16大家一起來合作-團結合作快樂多(說課稿)-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試題及解答參考(2024年)
- 名著閱讀:簡答、閱讀題(解析版)-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專練
- 2021-2022學年遼寧省重點高中協(xié)作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 同等學力英語申碩考試詞匯(第六版大綱)電子版
- 2024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版)
- 墓地個人協(xié)議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編版初中語文各年級教師用書七年級(上冊)
- 企事業(yè)單位公建項目物業(yè)管理全套方案
- 2024年北京市房山區(qū)初三語文一模試卷及答案
- 4P、4C、4R-營銷理論簡析
- 三創(chuàng)賽獲獎-非遺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