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上海金山區(qū)高二(上)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1-2022學年上海金山區(qū)高二(上)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1-2022學年上海金山區(qū)高二(上)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1-2022學年上海金山區(qū)高二(上)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1-2022學年上海金山區(qū)高二(上)期末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金山區(qū)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語文試題考生注意:1.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總分150分。2.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所有答案必須涂或寫在答題卷上,做在試卷上不得分。第一部分積累應用1.填空題(1)譬如平地,_____________,進,吾往也。(2)_____________,死而不亡者壽。(3)在《<論語>十二章》中,既強調榜樣的良好作用,又強調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會失敗。2.選擇題(1)下列選項,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差序格局”的觀念截然不同的是(..)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C.D(2)分析下面人物關系圖,推斷這一圖示結構最能體現(xiàn)的是《鄉(xiāng)土中國》中的哪一概念()A.禮制秩序B.長老統(tǒng)治C.差序格局D.鄉(xiāng)土本色第二部分閱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①現(xiàn)在翻起20歲時寫的日記為什么?因為我看不出當年發(fā)生了什么事,里面記錄的文字基本沒有事實、沒有場景、沒有描寫,通篇都是“我我我”,只有情緒和結論。②由此可見,不要說報道一個國家,就算報道自己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新聞報道所要求的準.確、客觀、公正、平衡,有時與人性中的本能是相抵觸的。人想塑造自己,想要遮蓋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事.......實,想要對他人做出評價。人們總想要說自己是正確的。以及為什么是如此正確。所以,一個人身上發(fā)生的事件每天就是新聞,我們記錄自己的同時也在記錄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新聞史,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靈史。如果都以我這樣的態(tài)度來報道新聞,將來我們回首往事,就像看見白茫茫大霧一樣,一無所見,既看.....不到他人,也看不到自己,因為這里沒有生命的實質。③報道新聞就像報道自己一樣,而認識自己,是一件多么難的事?!叭恕背31粺o知和偏見所蒙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④曾經有人問我,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嗎?我有理想,但不算有主義。比如我相信理想的力量,甚至20歲時寫的日記里面我看到很多陳詞濫調,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身邊的人在一塊兒討論理想是什么。很多人說想成為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我在日記中說我的理想比這個更為高遠,這頁就完了。我還好奇年輕時我的理想是什么?翻過來一看,小柴當年寫了一句——我想不斷完善自己。⑤當一個人力圖完善自己的時候,他將不再向外界尋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諉什么,他將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人的內部,而社會的進步也就是由一個一個獨立的人,在試圖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得來的。我的起點這么低,所以這個過程才會有無限長,永無盡頭。想到這一點我也就覺得踏實了。⑥如果不試圖抵達“獨立”這兩個字中的內涵,比之過去的我,就不足以匹配十年中生活從身上流過、發(fā)生過的事情。如果不去“看見”,而是視而不見,那確實是配不上這十年。甲先必須是揭開我頭腦中的困惑,其次是我跟他人分享事實和語言,然后讓每個人得出自己的答案。記者的道德不是譴責,也不是贊美,是“知”,你要知道這個事件,人在知識當中才能夠穩(wěn)定,這樣就不會太容易受到情緒的左右,這是新聞界的責任。⑧新聞工作不僅僅是我的職業(yè)身份,也是我生存的一種方式。記者的天職就是調查事實的真相,但如果沒有對人的真正的關切,就不能成為新聞工作者。假如僅僅停留在對人的關切而不是對問題的求解上,就不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⑨以前,在電臺做的時候,我喜歡說,這是一個像流沙一樣的世界。那是非常文藝和情緒的字眼,而2000年接近25的濕度、密度、結構、流向和探究為什么這樣流向的原因。我慶幸,在邁入成年的門檻時,可以從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來,開始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公共事務,關心將自己和這個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東西。⑩其實我現(xiàn)在做的是不太有熱點的東西,是一種已經過去的新聞。不是熱的時候非不做,而是往往熱點新聞剛起來的時候,眾聲喧嘩中,不大會有一種真的沉靜地坐下來,雙方辨析的機會。一大群記者都在敲門的時候,人家只有躲避起來,這是很正常的一個反應。所有的記者倏忽一下全撤了,這時候你沒有走,再去了,就會有一個誠懇的交談:我為何而來。這樣往往比較容易得到別人的接納。3.第②段加點詞“白茫茫大霧”在文中具體是指。4.在文中的第①段和第④段中,都提到了“20歲時寫的日記”,用意有何不同?請結合內容加以分析。5.第⑨段畫線句讓人有新奇之感,請加以賞析。6.將下面的句子填入第⑦段“甲”處,請你推斷語序正確的一項是(..)(1)但是,如果一個人自己頭腦當中都始終停留在無知境界,怎能以一種英雄主義,居高臨下的方式去啟蒙他人呢?(2)所以我在想,啟蒙思想的本意是什么。(3)后來在康德的書里看到這么一句話,是說啟蒙是人擺脫自身蒙昧和成見的過程,這就幫我找到了一個記者自身的定義。A.B.C.D.7.聯(lián)系全文,概述一個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哪些職業(yè)素養(yǎng)。8.運用第②段中作者定義的新聞報道的要求,評析下面的材料。4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根據(jù)傳統(tǒng),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4時40分,代表英國女王統(tǒng)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了港督府。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禮拜二午睡時刻加西亞·馬爾克斯(1)火車剛從震得發(fā)顫的橘紅色巖石的隧道里開出來。這里空氣濕潤,海風消失得無影無蹤,不時從車窗里吹進一股令人窒息的煤煙氣。這時候正是上午十一點,天氣還不太熱。(2)她們是這節(jié)簡陋的三等車廂里僅有的兩名乘客。機車的煤煙不停地吹進窗子來。小姑娘換了個座位,她把她們隨身帶的東西——一個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報紙裹著的鮮花——放在靠窗口的座位上。她離開車窗,坐到對面的位子上,和媽媽正好臉對臉,母女二人都穿著襤褸的喪服。(3)小姑娘十二歲,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那位婦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身上沒有一點兒線條,穿的衣服像件法袍,要說她是小姑娘的媽媽,她顯得太老了一些。在整個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著椅子,兩手按著膝蓋上的一個漆皮剝落的皮包。她臉上露出那種安貧若素的人慣有的鎮(zhèn)定安詳?shù)纳袂?。?)十二點,天氣熱起來了?;疖囋谝粋€荒涼的車站上停了十分鐘,加足了水。小姑娘脫掉鞋子,然后到衛(wèi)生間去,把那束枯萎的鮮花浸在水里。(5)小姑娘回來的時候,媽媽正在等她吃飯。媽媽遞給她一片奶酪、半個玉米餅和幾塊甜餅干。女人把裝著吃剩的食物的塑料袋卷起來,放進皮包里。這時候,從車窗里已經可以望見這個小鎮(zhèn)的全貌。這是八月的一個禮拜二,小鎮(zhèn)上陽光燦爛。(6)車站上空無一人,小鎮(zhèn)熱得像個蒸籠。(7)快兩點了,在這個時候,鎮(zhèn)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覺去了。從十一點起,商店、公共機關、學校就關了門,要等到將近四點鐘火車返回的時候才開門。(8)母女倆沿著杏樹蔭悄悄地走進小鎮(zhèn),盡量不去驚擾別人的午睡。她們徑直朝神父家走去。母親用手指甲敲了敲紗門,等了一會兒又去叫門。屋子里電風扇嗡嗡作響,聽不見腳步聲。又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大門輕輕地吱扭一聲,在離紗門不遠的地方有人細聲慢語地問:“誰啊?”(9)“我要找神父?!彼f。(10)“神父在睡覺呢!”(11)“我有急事?!眿D女固執(zhí)地說。她的聲調很平靜,又很執(zhí)拗。(12)大門悄悄地打開了一條縫,一個又矮又胖的中年婦女探身出來。(13)“請進來吧!”她一面說著,一面把門打開,把她們引到一條木頭長椅前。小女孩坐了下去,她母親愣愣地站在那里,兩只手緊緊抓住皮包。除了電風扇的嗡嗡聲外,聽不到一點其他的聲音。開門的那位婦女從客廳深處的門里走出來。(14)“他叫你們三點鐘以后再來,”她把聲音壓得低低地說,“他才躺下五分鐘?!保?5)“火車三點半就要開了?!蹦赣H說。(16)她的回答很簡短,口氣很堅決,不過聲音還是那么溫和,流露出各種各樣的復雜感情。(17)“那好吧!”她說。(18)房間深處的門開了。神父用手帕揩拭著眼睛,從里面走出來。(19)“你有什么事?”他問。(20)“我要借用一下公墓的鑰匙。”女人說。(21)神父瞅了女孩一眼,又看了看那個女人,然后又透過紗窗望了望萬里無云的明朗的天空。(22)“天太熱了,”他說,“你們可以等到太陽落山嘛!”(23)女人默默地搖了搖頭。神父從欄桿里面走出來,從柜子里拿出一個皮面筆記本、一支蘸水鋼筆和一瓶墨水,然后坐在桌子旁邊。(24)“你們想去看哪一座墓?”他問道。(25)“卡絡斯·森特諾的墓?!迸嘶卮鹫f。(26)“誰?”(27)“卡絡斯·森特諾。”女人重復了一遍。(28)神父還是聽不明白。(29)“就是上禮拜在這兒被人打死的那個小偷,”女人不動聲色地說,“我是他母親?!保?0)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個女人忍住悲痛,兩眼直直地盯住神父。神父的臉刷地一下子紅了。他低下頭,準備填一張表。一邊填表一邊詢問那個女人的姓名、住址等情況。她毫不遲疑,詳盡準確地做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寫好的材料。神父頭上開始冒汗了。(31)事情發(fā)生在上禮拜一凌晨三點鐘,離開這里幾條街的地方。寡婦雷薇卡太太孤身一人住在一所堆滿東西的房子里。那一天,在細雨的淅瀝聲中雷薇卡太太聽見有人從外邊撬臨街的門。她慌忙起來,摸著黑,從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槍。這支槍自從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那時候起就沒有人用過。雷薇............卡太太沒有開燈,就朝大廳走去。她不是憑門鎖的響聲來辨認方向的。二十八年的獨身生活在她身上產生的恐懼感使她不但能夠想象出門在哪里,而且能夠準確地知道門鎖的高度。她兩手舉起槍,閉上眼睛,猛一扣扳機。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槍。槍響之后,周圍立刻又寂然無聲了,只有細雨落在鋅皮屋頂上發(fā)出滴滴答答的聲響。她隨即聽到在門廊的水泥地上響起了金屬的碰擊聲和一個低啞的、有氣無力的、極度疲憊的呻吟聲:“哎呦,我的媽!”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門前倒臥著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著一件花條的法蘭絨上衣,一條普通的褲子,腰中沒有系皮帶,而是系著一根麻繩,光著腳。鎮(zhèn)上沒有人認識他是誰。(32)“這么說他叫卡絡斯·森特諾?!鄙窀柑钔瓯?,嘴里咕咕噥噥地說。(33)“卡絡斯·森特諾,”那個女人說,“是我的獨生子。”(34)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柜子里釘子上掛著兩把大鑰匙,上面長滿了銹。神父把鑰匙摘下來,放在欄桿上那本打開的筆記本上,用食指指著寫了字的那一頁上的一處地方,眼睛瞧著那個女人,說;“在這兒簽個字吧!您從來沒有想過要把他引上正道嗎?”(35)女人簽字回答說:“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保?6)神父本人也覺得這句話沒有多大的說服力,一則是因為人生經驗已經多少把他變成一個懷疑主義者了,再則是因為天氣實在太熱。神父叮囑她們把頭包好,免得中暑。他連連打著哈欠,幾乎就要睡著了。他睡意朦朧地指點母女倆怎樣才能找到卡絡斯·森特諾的墓地。還說回來的時候不要叫門,把鑰匙從門縫下塞進來就行了。那個女人聽著神父的講話,然后向他道了謝,臉上沒有絲毫的笑容。(37)她挽著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有刪減)9.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加西亞·馬爾克斯是19世紀英國著名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B.加西亞·馬爾克斯和海明威、契訶夫、狄更斯并稱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C.D.10.從文中尋找相關信息,論證下面材料中的觀點。環(huán)境是小說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說中承擔著多重功能。一方面,環(huán)境影響、制約人物的行動和情節(jié)的展開,為人物的行動提供依據(jù),也讓人物性格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甚至沖突中更充分地得到展現(xiàn);另一方面,環(huán)境又常常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能夠烘托氣氛,激發(fā)讀者的情感、隱喻主題。11.“母親”是作品中的主人公,結合文本分析“母親”形象。12.對小說題目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傳遞出了信息:故事發(fā)生的時間。B.具有象征含義:小鎮(zhèn)人在“午睡時刻”處于昏睡的混沌和麻木狀態(tài),昏睡的不僅僅是人的身體,更是人的同情心、悲憫之心。C.埋下伏筆和線索:“禮拜二午睡時刻”統(tǒng)攝全篇,預示小鎮(zhèn)的沉淪與毀滅。D.增強小說的藝術效果:“午睡時刻”小鎮(zhèn)人的麻木和母親的清醒形成對比。13.《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揭露了人與人之間根深蒂固的孤獨。有人說這篇小說也透露出“孤獨”,結合具體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閱讀作品,完成下列小題。過墓作①蒲松齡野有霜枯草,谷有長流川。草枯春復生,川流逝不還。朱光如石火,桃杏忽已殘。登垅見殯宮,叢柏翳新阡。欲喚墓中人,班荊汝墳即我墳,胡乃著先鞭!只此眼前別,沉痛摧心肝。注釋:①蒲松齡悼念亡逝的妻子之作。②指在地上鋪開荊條坐下。②訴煩冤。百扣(另作:叩)無一應,淚下如流泉。14.這首詩可能在以下哪本書中找到?(A.《山谷外集》)B.《聊齋詩集》C.《柳泉詩文集》D.《宋詩別裁集》15.下列關于作品寫作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敘述與寫景結合)B.寓情于景物之中D.鋪陳和比喻兼用C.托物言志不失自然16.有人認為,和蘇軾《江城子》中“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比較,本作品中的畫線句“更為哀苦”;但有人不以為然。請闡述你的觀點和理由。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一)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17.解釋下列加點字。(1)在明明德(())()..(3)先致其知(4)致知在格物()..18.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一樣的一項是(...)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上文一)B.C.D.19.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20.語段(二)畫線句中的“此道”具體是指什么?聯(lián)系語段(一)中“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觀點,談談兩者之間的關系。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①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②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子獨不見郊祭之犧?!??養(yǎng)食之數(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虛詞是(A.耳)B.矣D.乎C.也22.與其他三句句式不一樣的一項是()...A.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上文)B.C.D.23.結合第②段畫線句內容,分析莊子之“笑”背后的生命姿態(tài)。24.第三部分寫作25.作文。諸子百家的不少經典語句,雖然產生于兩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輝,給我們以人生的啟迪;有些語句在新的時代下又可以辯證思考,從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闡釋。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認為,今天我們更應告誡自己,己之所欲未必是人之所欲,同樣不可施于人。對此,你怎么看,談談自己的看法與思考。要求:根據(jù)以上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上海市金山區(qū)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語文試題考生注意:1.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總分150分。2.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所有答案必須涂或寫在答題卷上,做在試卷上不得分。第一部分積累應用1.填空題(1)譬如平地,_____________,進,吾往也。(2)_____________,死而不亡者壽。(3)在《<論語>十二章》中,既強調榜樣的良好作用,又強調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會失敗?!敬鸢浮?雖覆一簣②.不失其所者久③.見賢思齊焉④.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常于幾成而敗之【解析】.慎終如始【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寫錯的字:“覆”“簣”“焉”“慎”。2.選擇題(1)下列選項,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差序格局”的觀念截然不同的是(..)A.B.C.D.(2)分析下面人物關系圖,推斷這一圖示結構最能體現(xiàn)的是《鄉(xiāng)土中國》中的哪一概念()A.禮制秩序【答案】()C【解析】B.長老統(tǒng)治(2CC.差序格局D.鄉(xiāng)土本色【小問1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念內涵的能力?!安钚蚋窬帧焙喴忉尵褪敲總€人以自己為中心,由親到疏或由近及遠,向和自己發(fā)生社會關系的人群發(fā)揮影響,越往外影響越小。A達。這里包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符合“差序格局”的含義。愛護我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這里包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符合“差序格局”的含義。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這和“差序格局”的含義“每個人以自己為中心,由親到疏或由近及遠,向和自己發(fā)生社會關系的人群發(fā)揮影響”沒有關系。D自己,還能有不孝順的嗎?這里邊包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符合“差序格局”的含義。?!拘?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概念含義的能力。以圖中的最里圈的賈寶玉為中心,由親到疏的關系向外依次為父親賈政,同父異母的姐姐賈探春,姑家的表妹林黛玉,向和自己發(fā)生社會關系的人群發(fā)揮影響。這一點符合“差序格局”的定義,那就是:發(fā)生在親屬關系、地緣關系等社會關系中,以自己為中心像水波紋一樣推及開,愈推愈遠,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縮的社會格局,且它隨自己所處時空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圈子。。第二部分閱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①現(xiàn)在翻起20歲時寫的日記為什么?因為我看不出當年發(fā)生了什么事,里面記錄的文字基本沒有事實、沒有場景、沒有描寫,通篇都是“我我我”,只有情緒和結論。②由此可見,不要說報道一個國家,就算報道自己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新聞報道所要求的準.確、客觀、公正、平衡,有時與人性中的本能是相抵觸的。人想塑造自己,想要遮蓋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事.......實,想要對他人做出評價。人們總想要說自己是正確的。以及為什么是如此正確。所以,一個人身上發(fā)生的事件每天就是新聞,我們記錄自己的同時也在記錄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新聞史,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靈史。如果都以我這樣的態(tài)度來報道新聞,將來我們回首往事,就像看見白茫茫大霧一樣,一無所見,既看.....不到他人,也看不到自己,因為這里沒有生命的實質。③報道新聞就像報道自己一樣,而認識自己,是一件多么難的事?!叭恕背31粺o知和偏見所蒙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床灰娝?,對自己也熟視無睹。④曾經有人問我,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嗎?我有理想,但不算有主義。比如我相信理想的力量,甚至20歲時寫的日記里面我看到很多陳詞濫調,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身邊的人在一塊兒討論理想是什么。很多人說想成為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我在日記中說我的理想比這個更為高遠,這頁就完了。我還好奇年輕時我的理想是什么?翻過來一看,小柴當年寫了一句——我想不斷完善自己。⑤當一個人力圖完善自己的時候,他將不再向外界尋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諉什么,他將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人的內部,而社會的進步也就是由一個一個獨立的人,在試圖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得來的。我的起點這么低,所以這個過程才會有無限長,永無盡頭。想到這一點我也就覺得踏實了。⑥如果不試圖抵達“獨立”這兩個字中的內涵,比之過去的我,就不足以匹配十年中生活從身上流過、發(fā)生過的事情。如果不去“看見”,而是視而不見,那確實是配不上這十年。甲先必須是揭開我頭腦中的困惑,其次是我跟他人分享事實和語言,然后讓每個人得出自己的答案。記者的道德不是譴責,也不是贊美,是“知”,你要知道這個事件,人在知識當中才能夠穩(wěn)定,這樣就不會太容易受到情緒的左右,這是新聞界的責任。⑧新聞工作不僅僅是我的職業(yè)身份,也是我生存的一種方式。記者的天職就是調查事實的真相,但如果沒有對人的真正的關切,就不能成為新聞工作者。假如僅僅停留在對人的關切而不是對問題的求解上,就不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⑨以前,在電臺做的時候,我喜歡說,這是一個像流沙一樣的世界。那是非常文藝和情緒的字眼,而2000年接近25的濕度、密度、結構、流向和探究為什么這樣流向的原因。我慶幸,在邁入成年的門檻時,可以從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來,開始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公共事務,關心將自己和這個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東西。⑩其實我現(xiàn)在做的是不太有熱點的東西,是一種已經過去的新聞。不是熱的時候非不做,而是往往熱點新聞剛起來的時候,眾聲喧嘩中,不大會有一種真的沉靜地坐下來,雙方辨析的機會。一大群記者都在敲門的時候,人家只有躲避起來,這是很正常的一個反應。所有的記者倏忽一下全撤了,這時候你沒有走,再去了,就會有一個誠懇的交談:我為何而來。這樣往往比較容易得到別人的接納。3.第②段加點詞“白茫茫大霧”在文中具體是指。4.在文中的第①段和第④段中,都提到了“20歲時寫的日記”,用意有何不同?請結合內容加以分析。5.第⑨段畫線句讓人有新奇之感,請加以賞析。6.將下面的句子填入第⑦段“甲”處,請你推斷語序正確的一項是(..)(1)但是,如果一個人自己頭腦當中都始終停留在無知境界,怎能以一種英雄主義,居高臨下的方式去啟蒙他人呢?(2)所以我在想,啟蒙思想的本意是什么。(3)后來在康德的書里看到這么一句話,是說啟蒙是人擺脫自身蒙昧和成見的過程,這就幫我找到了一個記者自身的定義。A.B.C.D.7.聯(lián)系全文,概述一個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應該具備哪些職業(yè)素養(yǎng)。8.運用第②段中作者定義的新聞報道的要求,評析下面的材料。4時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根據(jù)傳統(tǒng),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4時40分,代表英國女王統(tǒng)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了港督府。【答案】3.沒有事實、沒有生命實質的空洞的新聞報道4.第①段提到“20的觀點;第④段提到“20歲時寫的日記”,目的是引出關于“完善自己”的話題,引出下文關于“獨立”“自我完善”的思考,從而思考一個新聞人應當具備什么樣的品質。5.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用觀察沙粒比喻自己開始走出自我世界,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公共事務,觀察自己與世界的聯(lián)系;采用物理術語來表達觀察的內容,也體現(xiàn)觀察的細致,表達了一個新聞人應有的品格;比喻新奇,生動形象。6.A7.()不被個體情緒左右客觀公正報道,具有社會責任感,認真調查并準確還原事實真相。2)要冷靜理性、不無知無偏見,謙虛低調不斷修養(yǎng)提升自己。3)要關愛生活敏感熱情善于發(fā)現(xiàn),關注國計民生反映生命實質,不走形式落實到位。4)要有智慧不盲目跟風,保持人格獨立思想自主,善于從冷僻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8.()時間準確,精確到“分”;2)描寫人物客觀,不帶個體感情,比如用“面色凝重”形容注視著港督旗幟降下旗桿的彭定康;35年的彭定康離開港督府時,不加以絲毫渲染,只說“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4)情感態(tài)度不偏不倚,理智冷靜,追求情感平衡,比如交待傳統(tǒng)時,說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這一次的不同只用轉折連詞“但”輕描淡寫,“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耐人尋味?!窘馕觥?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中重要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原句是“如果都以我這樣的態(tài)度來報道新聞,將來我們回首往事,就像看見白茫茫大霧一樣,一無所見,既看不到他人,也看不到自己,因為這里沒有生命的實質”,“白茫茫大霧”是比喻的說法,在大霧中人什么也看不見,就好像報道新聞的時候“沒有事實、沒有場景、沒有描寫”“看不到他人,也看不到自己”“沒有生命的實質”,因而從這樣的報道中人們什么也看不到。由此可見,“白茫茫大霧”在文中具體指沒有事實、沒有生命實質的空洞的新聞報道。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一個“202020歲時寫的日記只有情緒的宣泄,沒有實質性的記錄,因而現(xiàn)在看的時候沒有什么價值;而第②段開頭說“由此可見,不要說報道一個國家,就算報道自己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由此可知,引用“20歲時寫的日記”的目的在于引出下文關于新聞報道的觀點;第二個“2020印象深刻……小柴當年寫了一句——我想不斷完善自己”,然后文章第⑤段開頭說“當一個人力圖完善自己的時候,他將不再向外界尋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諉什么,而社會的進步也就是由一個一個獨立的人,在試圖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得來的”。由此可見,第二個“20歲時寫的日記”目的是引出關于“完善自己”的話題,引出下文關于“獨立”“自我完善”的思考,從而思考一個新聞人應當具備什么樣的品質和基本素養(yǎng)。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的能力。畫線句是“現(xiàn)在是時候該蹲下來觀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觀察它們的濕度、密度、結構、流向和探究為什么這樣流向的原因”,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用觀察沙粒比喻自己“在邁入成年的門檻時,可以從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來,開始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公共事務,關心將自己和這個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東西”,即比喻自己開始走出自我世界,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公共事務,觀察自己與世界的聯(lián)系,這個比喻很新奇,生動形象?!皾穸?、密度、結構、流向和探究為什么這樣流向的原因”,采用物理術語來表達觀察的內容,也體現(xiàn)觀察的細致,表達了一個新聞人應有的品格。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這三個句子都有“啟蒙”和“啟蒙思想”,按照邏輯順序,先提出問題,再自己思考,然后從康德那里得到答案。由此可知,正確排序為(123A。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提取信息并歸納要點的能力。由第①段“因為我看不出當年發(fā)生了什么事,里面記錄的文字基本沒有事實、沒有場景、沒有描寫,通篇都是‘我我我’,只有情緒和結論”,第⑦段“記者的道德不是譴責,也不是贊美,是‘知’,你要知道這個事件,人在知識當中才能夠穩(wěn)定,這樣就不會太容易受到情緒的左右,這是新聞界的責任”,第②段“因為新聞報道所要求的準確、客觀、公正、平衡,有時與人性中的本能是相抵觸的?!?,一個人身上發(fā)生的事件每天就是新聞,我們記錄自己的同時也在記錄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新聞史,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靈史”,第⑧段“新聞工作不僅僅是我的職業(yè)身份,也是我生存的一種方式。記者的天職就是調查事實的真相”得出作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為:要有客觀報道的責任感,能夠深入調查研究并盡量還原事實真相,客觀敘述事實并描寫場景,準確客觀公正平衡地報道,既要關照自己更要有他人。由第③段“報道新聞就像報道自己一樣,而認識自己,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恕31粺o知和偏見所蒙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床灰娝耍瑢ψ约阂彩煲暉o睹”,第②段“因為這里沒有生命的實質”,第⑤段“當一個人力圖完善自己的時候,他將不再向外界尋求什么,也不向外界推諉什么,他將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人的內部,而社會的進步也就是由一個一個獨立的人,在試圖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得來的。我的起點這么低,所以這個過程才會有無限長,永無盡頭。想到這一點我也就覺得踏實了”得出:要有意識理性、不能被無知偏見所蒙蔽,要謙虛低調不斷修養(yǎng)提升自己,也不能概念化模式化,要反映生命的實質。由第⑥段“如果不試圖抵達‘獨立’這兩個字中的內涵,比之過去的我,就不足以匹配十年中生活從身上流過、發(fā)生過的事情。如果不去‘看見’,而是視而不見,那確實是配不上這十年”,第⑩段“其實我現(xiàn)在做的是不太有熱點的東西,是一種已經過去的新聞。不是熱的時候非不做,而是往往熱點新聞剛起來的時候……不大會有一種真的沉靜地坐下來,雙方辨析的機會……所有的記者倏忽一下全撤了,這時候你沒有走,再去了,就會有一個誠懇的交談:我為何而來。這樣往往比較容易得到別人的接納”,得出:要有一雙慧眼,不盲從,人格獨立思想自主;善于發(fā)現(xiàn)被冷落遺忘卻有價值的視角、讓“舊聞”里裝滿鮮活,由第⑧段“新聞工作不僅僅是我的職業(yè)身份,也是我生存的一種方式。記者的天職就是調查事實的真相,但如果沒有對人的真正的關切,就不能成為新聞工作者。假如僅僅停留在對人的關切而不是對問題的求解上,就不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第⑨段“現(xiàn)在是時候該蹲下來觀察地面上的沙粒了……從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來,開始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公共事務,關心將自己和這個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東西”,得出:要關愛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有一顆敏感的心而非麻木不仁視而不見;要有人文關懷,并真正解決民生的問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章信息靈活運用的能力。第②段傳遞的信息是:新聞報道要求準確、客觀、公正、平衡?!秳e了,“不列顛尼亞”》節(jié)選內容符合這四個標準,做到了準確、客觀、公正、平衡。1)時間準確,精確到“分”,比如“4時30分”“4時40分”;2)敘述事件客觀,不帶個體感情,比如“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視著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35年的彭定康登上帶有皇家標記的黑色‘勞斯萊斯’,最后一次離開了港督府”;4)抑制情感,盡量不偏不倚,追求冷靜、理智、平衡,比如“根據(jù)傳統(tǒng),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禮拜二午睡時刻加西亞·馬爾克斯(1)火車剛從震得發(fā)顫的橘紅色巖石的隧道里開出來。這里空氣濕潤,海風消失得無影無蹤,不時從車窗里吹進一股令人窒息的煤煙氣。這時候正是上午十一點,天氣還不太熱。(2)她們是這節(jié)簡陋的三等車廂里僅有的兩名乘客。機車的煤煙不停地吹進窗子來。小姑娘換了個座位,她把她們隨身帶的東西——一個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報紙裹著的鮮花——放在靠窗口的座位上。她離開車窗,坐到對面的位子上,和媽媽正好臉對臉,母女二人都穿著襤褸的喪服。(3)小姑娘十二歲,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那位婦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身上沒有一點兒線條,穿的衣服像件法袍,要說她是小姑娘的媽媽,她顯得太老了一些。在整個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著椅子,兩手按著膝蓋上的一個漆皮剝落的皮包。她臉上露出那種安貧若素的人慣有的鎮(zhèn)定安詳?shù)纳袂?。?)十二點,天氣熱起來了?;疖囋谝粋€荒涼的車站上停了十分鐘,加足了水。小姑娘脫掉鞋子,然后到衛(wèi)生間去,把那束枯萎的鮮花浸在水里。(5)小姑娘回來的時候,媽媽正在等她吃飯。媽媽遞給她一片奶酪、半個玉米餅和幾塊甜餅干。女人把裝著吃剩的食物的塑料袋卷起來,放進皮包里。這時候,從車窗里已經可以望見這個小鎮(zhèn)的全貌。這是八月的一個禮拜二,小鎮(zhèn)上陽光燦爛。(6)車站上空無一人,小鎮(zhèn)熱得像個蒸籠。(7)快兩點了,在這個時候,鎮(zhèn)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覺去了。從十一點起,商店、公共機關、學校就關了門,要等到將近四點鐘火車返回的時候才開門。(8)母女倆沿著杏樹蔭悄悄地走進小鎮(zhèn),盡量不去驚擾別人的午睡。她們徑直朝神父家走去。母親用手指甲敲了敲紗門,等了一會兒又去叫門。屋子里電風扇嗡嗡作響,聽不見腳步聲。又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大門輕輕地吱扭一聲,在離紗門不遠的地方有人細聲慢語地問:“誰啊?”(9)“我要找神父?!彼f。(10)“神父在睡覺呢!”(11)“我有急事。”婦女固執(zhí)地說。她的聲調很平靜,又很執(zhí)拗。(12)大門悄悄地打開了一條縫,一個又矮又胖的中年婦女探身出來。(13)“請進來吧!”她一面說著,一面把門打開,把她們引到一條木頭長椅前。小女孩坐了下去,她母親愣愣地站在那里,兩只手緊緊抓住皮包。除了電風扇的嗡嗡聲外,聽不到一點其他的聲音。開門的那位婦女從客廳深處的門里走出來。(14)“他叫你們三點鐘以后再來,”她把聲音壓得低低地說,“他才躺下五分鐘。”(15)“火車三點半就要開了。”母親說。(16)她的回答很簡短,口氣很堅決,不過聲音還是那么溫和,流露出各種各樣的復雜感情。(17)“那好吧!”她說。(18)房間深處的門開了。神父用手帕揩拭著眼睛,從里面走出來。(19)“你有什么事?”他問。(20)“我要借用一下公墓的鑰匙?!迸苏f。(21)神父瞅了女孩一眼,又看了看那個女人,然后又透過紗窗望了望萬里無云的明朗的天空。(22)“天太熱了,”他說,“你們可以等到太陽落山嘛!”(23)女人默默地搖了搖頭。神父從欄桿里面走出來,從柜子里拿出一個皮面筆記本、一支蘸水鋼筆和一瓶墨水,然后坐在桌子旁邊。(24)“你們想去看哪一座墓?”他問道。(25)“卡絡斯·森特諾的墓。”女人回答說。(26)“誰?”(27)“卡絡斯·森特諾?!迸酥貜土艘槐?。(28)神父還是聽不明白。(29)“就是上禮拜在這兒被人打死的那個小偷,”女人不動聲色地說,“我是他母親。”(30)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個女人忍住悲痛,兩眼直直地盯住神父。神父的臉刷地一下子紅了。他低下頭,準備填一張表。一邊填表一邊詢問那個女人的姓名、住址等情況。她毫不遲疑,詳盡準確地做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寫好的材料。神父頭上開始冒汗了。(31)事情發(fā)生在上禮拜一凌晨三點鐘,離開這里幾條街的地方。寡婦雷薇卡太太孤身一人住在一所堆滿東西的房子里。那一天,在細雨的淅瀝聲中雷薇卡太太聽見有人從外邊撬臨街的門。她慌忙起來,摸著黑,從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槍。這支槍自從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那時候起就沒有人用過。雷薇............卡太太沒有開燈,就朝大廳走去。她不是憑門鎖的響聲來辨認方向的。二十八年的獨身生活在她身上產生的恐懼感使她不但能夠想象出門在哪里,而且能夠準確地知道門鎖的高度。她兩手舉起槍,閉上眼睛,猛一扣扳機。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槍。槍響之后,周圍立刻又寂然無聲了,只有細雨落在鋅皮屋頂上發(fā)出滴滴答答的聲響。她隨即聽到在門廊的水泥地上響起了金屬的碰擊聲和一個低啞的、有氣無力的、極度疲憊的呻吟聲:“哎呦,我的媽!”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門前倒臥著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著一件花條的法蘭絨上衣,一條普通的褲子,腰中沒有系皮帶,而是系著一根麻繩,光著腳。鎮(zhèn)上沒有人認識他是誰。(32)“這么說他叫卡絡斯·森特諾。”神父填完表,嘴里咕咕噥噥地說。(33)“卡絡斯·森特諾,”那個女人說,“是我的獨生子。”(34)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柜子里釘子上掛著兩把大鑰匙,上面長滿了銹。神父把鑰匙摘下來,放在欄桿上那本打開的筆記本上,用食指指著寫了字的那一頁上的一處地方,眼睛瞧著那個女人,說;“在這兒簽個字吧!您從來沒有想過要把他引上正道嗎?”(35)女人簽字回答說:“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保?6)神父本人也覺得這句話沒有多大的說服力,一則是因為人生經驗已經多少把他變成一個懷疑主義者了,再則是因為天氣實在太熱。神父叮囑她們把頭包好,免得中暑。他連連打著哈欠,幾乎就要睡著了。他睡意朦朧地指點母女倆怎樣才能找到卡絡斯·森特諾的墓地。還說回來的時候不要叫門,把鑰匙從門縫下塞進來就行了。那個女人聽著神父的講話,然后向他道了謝,臉上沒有絲毫的笑容。(37)她挽著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有刪減)9.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加西亞·馬爾克斯是19世紀英國著名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B.加西亞·馬爾克斯和海明威、契訶夫、狄更斯并稱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C.D.10.從文中尋找相關信息,論證下面材料中的觀點。環(huán)境是小說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說中承擔著多重功能。一方面,環(huán)境影響、制約人物的行動和情節(jié)的展開,為人物的行動提供依據(jù),也讓人物性格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甚至沖突中更充分地得到展現(xiàn);另一方面,環(huán)境又常常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能夠烘托氣氛,激發(fā)讀者的情感、隱喻主題。11.“母親”是作品中的主人公,結合文本分析“母親”形象。12.對小說題目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傳遞出了信息:故事發(fā)生的時間。B.具有象征含義:小鎮(zhèn)人在“午睡時刻”處于昏睡的混沌和麻木狀態(tài),昏睡的不僅僅是人的身體,更是人的同情心、悲憫之心。C.埋下伏筆和線索:“禮拜二午睡時刻”統(tǒng)攝全篇,預示小鎮(zhèn)的沉淪與毀滅。D.增強小說的藝術效果:“午睡時刻”小鎮(zhèn)人的麻木和母親的清醒形成對比。13.《百年孤獨》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揭露了人與人之間根深蒂固的孤獨。有人說這篇小說也透露出“孤獨”,結合具體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答案】9.D10.①午睡時刻的環(huán)境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②天氣漸漸熱起來,時間到了十二點,為神父想睡午覺,不想開門提供了依據(jù);③十一點后商店等關門,小鎮(zhèn)人開始午睡的環(huán)境描寫象征小鎮(zhèn)人們思想的麻木冷漠,揭示了小說的主旨。維護兒子的尊嚴。②堅忍:面對喪子的苦難命運,她表現(xiàn)出一種非凡的忍受能力。③抗爭精神:她認為神父的看法不對,指出孩子是非常好的人,顯示出無所畏懼的母愛和對冷漠的人們的有力抗爭。④自尊,母親雖然貧窮并喪子,但是她脊背挺直,安貧若素,鎮(zhèn)定安詳。12.C13.①小鎮(zhèn)上的人不認識“小偷”,他光著腳死去,人們沒有一點憐惜,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表現(xiàn)出人的孤獨之感。②母親要去看望死去的兒子,神父卻因為午睡不愿被打擾,連指路都是睡意朦朧,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表現(xiàn)出人的孤獨之感?!窘馕觥?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A.“英國著名小說家”錯誤,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哥倫比亞作家、記者和社會活動家,拉丁美洲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凹游鱽啞ゑR爾克斯和海明威、契訶夫、狄更斯”錯誤,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是: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和美國的馬克·吐溫。C.義”的經典代表作品。D。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環(huán)境作用的能力。環(huán)境描寫可以從情節(jié)、環(huán)境本身、主旨、人物等角度進行分析。環(huán)境本身方面,文章開頭寫“上午十一點,天氣還不太熱”,接著寫“十二點,天氣熱起來了”,然后寫“車站上空無一人,小鎮(zhèn)熱得像個蒸籠”等,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情節(jié)方面,隨著時間的變化,小鎮(zhèn)越來越熱,“鎮(zhèn)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覺去了。從十一點起,商店、公共機關、學校就關了門,要等到將近四點鐘火車返回的時候才開門”的描寫為下文寫母女倆悄悄進村,神父不想被打擾等情節(jié)做了鋪墊,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依據(jù),并推動“他叫你們三點鐘以后再來”“神父用手帕揩拭著眼睛,從里面走出來”等情節(jié)發(fā)展。主旨方面,“快兩點了,在這個時候,鎮(zhèn)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覺去了”以及神父的午睡象征著小鎮(zhèn)人的混沌、麻木、冷漠,一個小偷被打死,被草草埋葬,在他們心里翻泛不起一點漣漪,他們對生與死并不真正地關心,只是慣性地活著。因此環(huán)境描寫象征并揭示了主旨。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小姑娘回來的時候,媽媽正在等她吃飯。媽媽遞給她一片奶酪、半個玉米餅和幾塊甜餅干”“那個女人說,‘是我的獨生子?!薄八且粋€非常好的人”可知,母親對兒女慈愛,理解兒子做小偷的無奈,維護兒子的尊嚴。由“那個女人忍住悲痛,兩眼直直地盯住神父”“她毫不遲疑,詳盡準確地做了回答”可知,母親面對喪子的苦難命運,她表現(xiàn)出一種非凡的忍受能力。由“在這兒簽個字吧!您從來沒有想過要把他引上正道嗎”“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可知,母親敢于對神父的話提出反對意見,不認為自己的孩子做小偷走的不是正道?!爸蓖νΦ乇晨恐巫印薄皟墒职粗ぐ?,從細微動作上,可以看出母親心理上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然而臉上的神情卻是“安貧若素的人慣有的鎮(zhèn)定安詳?shù)纳袂椤?,可以想象她在努力地保持著自己的尊嚴?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標題含義的理解能力。C.“預示小鎮(zhèn)的沉淪與毀滅”錯誤,過度解讀,小說描寫小鎮(zhèn)人在“午睡時刻”處于昏睡的混沌和麻木狀態(tài),意在把小鎮(zhèn)人的麻木和母親的清醒形成強烈對比,母女的行為將喚醒這里沉睡的人們,從而反映了作者對人民覺醒的渴盼和一個偉大作家的良心。。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個性化閱讀文本和理解小說豐富意蘊的能力。由“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門前倒臥著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著一件花條的法蘭絨上衣,一條普通的褲子,腰中沒有系皮帶,而是系著一根麻繩,光著腳。鎮(zhèn)上沒有人認識他是誰”“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可知,母親眼中的好人被射殺,“鼻子被打得粉碎”“系著一根麻繩,光著腳”死去,鎮(zhèn)上的人把他草草埋葬,他們對生與死毫不關心,體現(xiàn)出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表現(xiàn)出人生而孤獨。由“車站上空無一人,小鎮(zhèn)熱得像個蒸籠”“鎮(zhèn)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覺去了”“他才躺下五分鐘”“他連連打著哈欠,幾乎就要睡著了。他睡意朦朧地指點母女倆怎樣才能找到卡絡斯·森特諾的墓地。還說回來的時候不要叫門,把鑰匙從門縫下塞進來就行了”等可以看出,母親冒著炎熱的天氣前來掃墓,神父卻想要午睡不想被打擾,不想讓母親回來后再敲他家的門,可見,神父內心的冷漠無情,“她挽著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更給人一種孤獨之感。閱讀作品,完成下列小題。過墓作①蒲松齡野有霜枯草,谷有長流川。草枯春復生,川流逝不還。朱光如石火,桃杏忽已殘。登垅見殯宮,叢柏翳新阡。欲喚墓中人,班荊汝墳即我墳,胡乃著先鞭!只此眼前別,沉痛摧心肝。注釋:①蒲松齡悼念亡逝的妻子之作。②指在地上鋪開荊條坐下。②訴煩冤。百扣(另作:叩)無一應,淚下如流泉。14.這首詩可能在以下哪本書中找到?(A.《山谷外集》)B.《聊齋詩集》D.《宋詩別裁集》)C.《柳泉詩文集》15.下列關于作品寫作特點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敘述與寫景結合B.寓情于景物之中D.鋪陳和比喻兼用C.托物言志不失自然16.有人認為,和蘇軾《江城子》中“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比較,本作品中的畫線句“更為哀苦”;但有人不以為然。請闡述你的觀點和理由?!敬鸢浮?4.B15.C16.抒發(fā)人所共鳴的真摯情感,看似違背常理卻極契合常情,表達妻子不在天人永隔的悲慟之情。讀之感覺詩人面對的是未亡人,喊著名字,卻無奈“百”扣不應,真實、鮮活,令人嘆惋唏噓。示例二:蘇軾《江城子》“更為哀苦”,三句使用“對寫法”,不寫自己思念亡妻,而是推己及人從對方寫起,料想長眠地下的愛妻柔腸寸斷,以景結情,委婉含蓄,意深,痛巨,感同身受。運用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等多種藝術手法,表達懷念之情,感人至深?!窘馕觥?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A.《山谷外集》是宋代黃庭堅所作;B.C.《柳泉詩文集》是清人徐時棟所作;D.。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藝術特色的能力。A.前八句重點寫景,后八句以敘述抒情為主,可見體現(xiàn)了敘述與寫景結合的特點。B.前八句的景中融合了情,比如“桃杏忽已殘”中寄寓了傷逝之情。C.沒有貫穿始終的物,也并非表達“志”,不是托物言志手法。D.下如流泉”使用了比喻修辭。。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個性化賞析詩句含義比較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能力。本詩四句“欲喚墓中人,班荊訴煩冤;百扣無一應,淚下如流泉”大意是說:我想喊你的名字,聽到你的回答。我分開墓前的雜草坐下來,跟你說說心里的苦楚。但是我怎么敲你的墓碑,你也不回答,我的淚止不住地流下來。詩人直抒胸臆,巧用動詞和比喻,通過違背常理的“喚”“訴”“扣”“應”卻又契合人之常情的心境表達天人相隔帶來的巨大悲傷。正是所謂的如見目前仿佛還在,該是多么真實的思念多么深摯的情感啊,這是隔離時空超越生死的哀悼,向親人、向后世,無論小聲地傾訴,還是大聲地呼喊,都是不可自已情不自禁,就算是對方聽不見,這份繾綣深情眷眷思念感人至深,共鳴久久。蘇軾《江城子》三句“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大意是料想你年年都為我柔腸寸斷,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岡上。此人使用“對寫法”,不寫自己思念亡妻,而是推己及人從對方寫起,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為了眷戀人世、難舍親人,而柔腸寸斷,“明月夜,短松岡”,寥寥六個字以景結情、寓情于景,委婉含蓄耐人尋味。推己至人,作者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凄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在這里作者設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東坡此詞最后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裊裊,讓人回味無窮。特別是“明月夜,短松岡”二句,凄清幽獨,黯然魂銷。這番癡情苦心實可感天動地。這首詞的結尾三句運用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的表現(xiàn)方法,來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得深婉而摯著,使人讀后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一)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17.解釋下列加點字。(1)在明明德(())()..(3)先致其知(4)致知在格物()..18.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一樣的一項是(...)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上文一)B.C.D.19.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20.語段(二)畫線句中的“此道”具體是指什么?聯(lián)系語段(一)中“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觀點,談談兩者之間的關系。17.②.③.④.18.D19.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20.第一問: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第二問:做到“人一己百”是“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基礎,“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的追求要求人們要有人一己百的精神?!窘馕觥?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1)本句意為: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第一個“明”為形容詞作動詞,彰明,弘揚。2)本句意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褒R”,使……整齊、有序,即管理。3)本句意為: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致”,推及,求得。4)本句意為: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案瘛?,推究、研究。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言虛詞含義及用法的能力。A.結構助詞,的。B.結構助詞,的。C.結構助詞,的。D.助詞,主謂間取獨。D?!?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點:“天子”,古時稱帝王為天子;“庶人”,平民百姓;“壹是”,一切;“修身”,修養(yǎng)品性;“本”,根本。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原文內容并探究評價原文觀點的能力?!按说馈敝盖拔摹叭艘荒苤喊僦?,人十能之,己千之”,即別人用一倍工夫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去做;別人用十倍工夫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去做?!耙际墙砸孕奚頌楸尽备鶕?jù)前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可見,修身為本,而“修身”需要“格物致知”“意誠心正”,需要花費很多功夫。而修身為每個人之本,每個人的天賦能力不同,這就需要有“人一己百”的精神,才能夠做到“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而果真能做到“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也一定能達到“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的效果。參考譯文:(一)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學習和應用于生活,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使內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處事合宜。每一樣東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誠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獲取知識的途徑則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獲得正確認識,認識正確后才能意念真誠,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養(yǎng)品性,品性修養(yǎng)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二)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有未學之事,必須學會,學不會決不放下。有未問之事,必須問明白,問而未知,決不放下。有未思之理,必須思而徹悟,思不徹悟,決不放下。有未辨之義,必須辨明,辨不明,決不放下。有未力行之事,必須切實奉行,行不切實,決不放下。別人要十次能做好的事情,只要自己肯做上千次一定也能做好。如果真能這樣做,即便愚笨也會變得聰明,即使柔弱也會變得剛強。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①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②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子獨不見郊祭之犧?!??養(yǎng)食之數(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處的虛詞是(A.耳)B.矣D.乎C.也22.與其他三句句式不一樣的一項是()...A.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上文)B.C.D.23.結合第②段畫線句內容,分析莊子之“笑”背后的生命姿態(tài)。24.【答案】21.D22.A23.不受羈絆,追求自由。以“犧牛”為喻,表明自己不愿進入仕途的立場,追求自由。24.的寓言故事來說理,表明對待事物,要用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價值,從而完美地利用它。示例二:不認同司馬遷的評價。莊子文章并非沒有實事。在《五石之瓠》中莊子用“不龜手之藥”的事例,說明同樣的東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樣。【解析】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白营毑灰娊技乐疇夼!笔且粋€反問句,所以應該填表反問的語氣詞。A.“耳”,而已;罷了,表示感嘆語氣,不符合要求。B.“矣”,表陳述語氣,一般譯為“了”,用在此句中不恰當。C.“也”,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不符合要求。D.“乎”,相當于“嗎”,這是表反問、疑問或感嘆語氣的詞,符合要求。D。2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是正常句式。B.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于事敏而于言慎”。C.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于未有為之,于未亂治之”。D.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夫子固于用大拙矣”。A。2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人物形象的能力。結合文本“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分析,我寧愿在污濁的小溝渠中游玩而自尋快樂,也不愿被擁有國家的人所束縛。我愿終身不做官,以便暢快我的志向哩!楚威王聽說莊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請他做宰相。莊周以犧牛為喻,表明自己不愿為官的立場。莊子不愿受羈絆,不愿為官,追求自由。2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翱照Z無事實”意思是空設言語,沒有實事。可以認同司馬遷的評價。莊子大量采用并虛構寓言故事,作為論證的根據(jù),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