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愛知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_第1頁
陜西省西安市愛知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_第2頁
陜西省西安市愛知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_第3頁
陜西省西安市愛知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_第4頁
陜西省西安市愛知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試題八年級物理學科(時間:8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計3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1.笛子是我國傳統(tǒng)樂器中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關于笛子演奏過程中涉及的聲現象知識,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笛子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空氣振動產生的B現場觀眾聽到的笛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C.吹奏停止時,聲音的傳播也立即停止D.笛子發(fā)出的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2.下列各項描述的現象中,能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A.圖1,小“人”隨著音樂起舞B.圖2,硬卡片先后兩次從梳齒上劃過,一次快,一次慢,聽到卡片發(fā)出的聲音不同C.圖3,抽出空氣時鈴聲逐漸變小D.圖4,邊說話,邊用手摸頸前喉頭感覺到喉頭在振動3.以下幾個實驗,能夠探究聲音的響度由什么因素決定的是()A.圖1,用相同的力吹一根細管并將它不斷剪短,聽聲音的變化B.圖2,敲擊音叉時,與音叉接觸的乒乓球被彈開C.圖3,用發(fā)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時,水面水花四濺D.圖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觀察紙屑跳動的情況4.如圖是中國古代的計程車:“計里鼓車”。當車走一里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當車走到十里時,車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鐲(古代的樂器),人們確定車行駛了一里還是十里是依據鼓和鐲發(fā)聲有不同的()A.音色B.響度C.音調D.聲速5.下列有關聲音的特性,說法不正確的()A圖1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撥動它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低B.圖2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擊不同水量的瓶子,從左到右音調變低C.圖3中,用聽診器檢查身體可減小聲音分散,增大響度D.圖4中,吹笛子時,按住不同的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6.如圖所示的實例能說明聲音具有能量的是()A.圖-1,醫(yī)生用B超診斷疾病B.圖-2,漁民用聲吶發(fā)現魚群C.圖-3,表演者發(fā)出聲音震碎水杯D.圖-4,通過敲擊判斷西瓜是否成熟7.如圖是我國航空母艦上兩位甲板引導員引導飛機起飛的情景。他們工作時要配戴防噪聲耳罩,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屬于()A.防止噪聲產生B.監(jiān)測噪聲強弱C.防止噪聲進入耳朵D.減小噪聲傳播速度8.如圖所示為一種超聲導盲手杖。它可以發(fā)射超聲波探測周圍5m內障礙物的情況,并處理成語音信號及時播放出來,達到“以聽代視”的效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超聲破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m/sB.手杖能夠導航是利用手杖敲擊地磚,地磚發(fā)出了超聲波C.超聲波的振動頻率在20Hz——20000Hz之間,人耳聽不到D.手杖能夠導航是利用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這一特性9.下列有關聲與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蟋蟀鳴叫”說明蟋蟀是聲源;“金光閃閃”說明金子是光源B.“聲”和“光”傳播都需要介質C“聲”和“光”總是沿直線傳播D.光年是天文學上使用的距離單位10.如圖所示是光的色散現象,說明白光是一種復色光,三棱鏡對不同色光的偏折不同,其中對紅光的偏折最小,對紫光的偏折最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處應是紫光,B處應是紅光B.將光屏靠近三棱鏡,光屏上的彩色光帶會變寬C.此色散現象最早是由英國的物理學家赫歇爾通過實驗研究得出D.該現象可以解釋彩虹的形成11.如圖所示,小林同學晚上從遠處走進一盞路燈又遠離路燈的過程中,他在地面上的影子長度變化是()A.變長B.變短C.先變短后邊長D.先變長后變短12.太陽光可以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在大樹底下的地面上形成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如圖所示。關于這些光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些光斑是樹葉間許多小孔的像B.這些光斑是太陽通過縫隙形成的實像C.這些光斑是樹葉通過縫隙形成的影子D.光斑大小不同是因為樹葉間縫隙的大小不同13.2023年共發(fā)生2次日食、2次月食。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日食、月食屬于光的現象。如圖所示,能描述日食形成原因的是圖。兩空分別是()A.直線傳播、甲B.反射、乙C.直線傳播、乙D.反射、甲14.如圖甲、乙所示為光的反射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甲是鏡面反射,圖乙是漫反射B.圖甲和圖乙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現代城市高層建筑安裝整體玻璃,造成了光污染,主要原因是圖甲的反射造成的D.發(fā)生漫反射時,一條入射光線可以有多條反射光線,15.下面關于生活中的凸面鏡和凹面鏡說法正確的是()A.圖1,汽車的后視鏡及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都是凹面鏡,這是為了擴大視野B.圖2,點燃杭州亞運會圣火的裝置利用凸面鏡是為了會聚太陽光能量C.圖3,手電筒的反光罩用凸面鏡是為了讓它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D.凸面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16.中華古詩詞和俗語中蘊含著豐富的光學知識,我們要不斷學習、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下列詩詞或俗語中有關光學知識的理解正確的是()A.“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現象B.“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水變淺是光的折射現象C.“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水中月的形成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們能看到月亮是因為月亮是自然光源二、填空題(共10小題,每空1分,每圖2分,計36分)17.(2分)親愛的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到了一門新課——物理。相信半學期以來,你一定有了很多收獲。你覺得物理學科的特點是:(寫出一條即可);學習有法,貴在得法,你覺得物理學科學習的方法是:(寫出一條即可)。18.(4分)某同學敲擊一根裝有水的長鐵管的一端,較遠處另一名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另一端(鐵管足夠長,且不考慮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的損耗),則該同學先聽到的聲音是從傳來的,這說明的傳聲效果更好。若聲音在鐵管中傳播了0.2s,則該鐵管長度為m。(已知聲音在鐵棒中的傳播速度為5200m/s)。生活中人們利用金屬制成的聽音棒來檢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這是為了增強聲音的。19.(3分)如右圖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其中屬于噪聲的是圖。甲乙丙三幅圖中音調最高的是圖,響度最小的是圖。20.(3分)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是m/s。排縱隊時,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學擋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隊就排直了,這可以用的原理來解釋。發(fā)生雷電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由于。21.(4分)陽光下的世界五彩繽紛,但大部分物體并不會發(fā)光。請回答:(1)我們能看到不發(fā)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它們表面發(fā)生后進入我們的眼睛;(2)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紅花是因為它能夠紅光,若透過藍色的太陽鏡觀察紅花,則看到的花是色;(3)在炎熱的夏天,為了能涼爽一點,白天出門最好穿(選填“白”或“黑”)色的衣服。22.(2分)光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光能。通過某種方式,光能可以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哈勃空間望遠鏡上的太陽能電池板是把光能轉化為能;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轉化為能。23(2分)如圖所示,攝影師抓拍到鳥兒在湖面覓食的畫面,若鳥兒距離湖面10cm,則它的像距離鳥兒cm;若鳥兒遠離湖面飛走,湖水中它所成像的大小(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4.(3分)小明在直播平臺上看到這樣的視頻:杯中有一點燃的蠟燭,向杯中注水,出現了“澆不滅的蠟燭”,如圖所示。請回答:(1)點燃的蠟燭和盛水的玻璃杯應放在玻璃板的(選填“同側”或“異側”),才能看到這個“澆不滅的蠟燭”現象;(2)該魔術是利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它是由光的形成的(選填“實像”或“虛像”)。25.(3分)如圖所示,弟弟在A處看不到硬幣。小明向杯中緩緩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幣了,這是由于光從(選填“空氣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氣中”)中時發(fā)生(選填“反射”或“折射”)造成的,此時折射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26.(2分)如圖,某汽車司機下車時,隨手將一瓶礦泉水放在儀表臺上。不料因陽光照射,車內物品被點燃引起火災。原因是礦泉水瓶相當于(選填“凹透鏡”或“凸透鏡”),對光有作用。因此,在山林中,除了攜帶火種容易發(fā)生火災外,隨意丟棄的礦泉水瓶也容易引發(fā)火災,同學們不要隨地扔垃圾。27.作圖題(每題2分,共8分)(1)請在圖中作出像A′B′在平面鏡前的物體AB。(2)完成下圖中的反射光路,并標明反射角的大小。(保留作圖痕跡)。(3)圖中已給出一條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所給光線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4)如圖所示,O為凸透鏡的光心,F為焦點。請將圖中的光路圖補充完整。三、實驗與探究題(共4小題,每空1分,計26分)28.(7分)小雨同學對做過的實驗歸納總結如下:(1)如圖甲所示,為了顯示揚聲器的振動,在上面撒了一些碎紙屑,聽到聲音的同時可以觀察到紙屑彈跳起來。聲音越大,紙屑跳的越高,說明:響度與有關,采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2)如圖乙所示,是安裝在同一軸上的三個發(fā)聲齒輪(越往下齒輪數越多)。軸可以在外加動力下勻速轉動,用硬塑料片放在齒邊可以發(fā)聲。本實驗探究的是:物體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與的關系;若軸的轉速不變,則當硬塑料片放在(填字母)齒輪上時,發(fā)聲的音調最高。(3)把甲、乙兩個透鏡分別正對太陽光,在光屏上出現了如圖丙所示的光斑,則甲為透鏡,乙為透鏡。(4)如圖丁所示,將紅、綠、三種色光以相同比例照在白紙上,中間相互重疊區(qū)域會出現白色。29.(5分)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對此進行了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種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他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A銅600.76F銅1000.76B銅600.89G鐵801.02C銅601.02H尼龍801.02D銅800.76I尼龍1001.02E銅1001.02J銅80(1)小華選用了H、I兩根琴弦,是為了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的關系;如果選用A、B、C編號的兩種琴弦做實驗探究,想探究的問題是猜想(一/二/三)。(2)在上述探究過程中,總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們保持不變,進而尋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關系,這種研究方法叫做。(3)小華認為:如果想選用三根琴弦來驗證音調的高低與琴弦的材料的關系,還要添加一根銅琴弦J,請寫出它的橫截面積為mm2。(4)探究過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驟:①交流;②問題;③證據;④解釋;你認為小華要完成本探究的全過程,所采取步驟的合理順序應該是(只填寫數字代號)。30.(9分)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小明同學在豎立的玻璃板前一段距離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他再取一段與蠟燭A等長但未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如圖所示。(1)除圖中提供的器材外,實驗中還用到的測量工具是;(2)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便于確定;(3)如圖所示,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這種研究方法是物理學中常用的(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將光屏放在蠟燭A的像的位置,直接觀察光屏,光屏上(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5)如圖所示,小明把四個模型分別面對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關系,其中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是。(選填“A”或“B”或“C”或“D”)(6)某小組同學實驗時發(fā)現蠟燭A在平面鏡中的像不清晰,為此小組同學提出了幾種解決方案:方案一:將實驗搬至較暗或較亮的環(huán)境中,通過實驗發(fā)現(選填“較暗”或“較亮”)的環(huán)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方案二:將蠟燭B也點燃,用來增加像的亮度,通過實驗發(fā)現這樣做(選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7)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規(guī)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車的尾燈(如圖)本身并不發(fā)光,但是夜晚當汽車的燈光無論從哪個方向照在它上面時,它都能將光反射回去,以引起汽車駕駛員的注意,經了解它是由許多角反射器組成的反光裝置,則該角反射器是由。A.一個平面鏡組成B.二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C.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31.(5分)某小組同學在做“探究光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實驗序號入射角反射角①30°30°②45°45°③60°60°(1)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板ENF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紙板上的直線ON于鏡面,如圖甲所示。(2)如圖乙所示,把紙板NOF繞ON向后折,在紙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線。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內。(3)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讀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將測得的數據記錄在上表中,由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