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易錯知識點梳理_第1頁
高中化學易錯知識點梳理_第2頁
高中化學易錯知識點梳理_第3頁
高中化學易錯知識點梳理_第4頁
高中化學易錯知識點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優(yōu)先放電原理

電解電解質(zhì)水溶液時,陽極放電順序為:活潑金屬陽極(Au、Pt除

外)〉$2->卜>3廣>。>0廿>含氧酸根離子和F-o

即位于前邊的還原性強的微粒優(yōu)先失去電子。只要有水,含氧酸

根離子和F-就不能失去電子。

極: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3+>Mg2+>Na+

>Ca2+>K+

即位于前邊的氧化性強的微粒優(yōu)先得到電子。只要有水,一般H

后面的離子不能得到電子。

例I.用鉗電極電解含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同的Fe2+、Fe3+、H+的混合

溶液時,優(yōu)先在陰極上還原的是()o

ACu2+B.Fe2+C-Fe3+D.H+(選C)

2.優(yōu)先氧化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含有多種還原性物質(zhì),則加入一種氧化劑時,

優(yōu)先氧化還原性強的物質(zhì)。

例2.向100mL含0.005mol/LKI和0.005mol/LKBr的混合溶液

中通入標準狀況下的Cl256mL,生成物為()o

A.KCI和Br2B.KCI和l2C.KCI和Br2,I2D.Br2

解:因為還原性l->Br所以優(yōu)先氧化卜〃卜)=0.005*0.1=0.005mol,

/7(CI2)=56/22400=0.00025mol,

由2卜+Cl2=L+2C卜知卜和CI2剛好反應完。Br末反應,選B。

3.優(yōu)先還原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含有多種氧化性物質(zhì),則加入一種還原劑時,

優(yōu)先還原氧化性強的物質(zhì)。

例3.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xAgNO3^0.0lmol

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0.01mol鐵粉,經(jīng)攪拌后發(fā)生的變化應是()o

A.鐵溶解淅出0.01molAg和0.005molCuB.鐵溶解,析

出0.0ImolAg并放出H2

C.鐵溶解,析出0.01molAg,溶液中不再有Fe3+D.鐵溶解,析

2+

出O.OImolAg,溶液中不再有CuO

解:因為氧化性Ag+>Fe3+>Cu2+>H+,所以先發(fā)生:

2Ag++Fe=2Ag+Fe2+再發(fā)生:2Fe3+十Fe=3Fe2+

0.01mo10.005mol0.01mol0.005mol0.01mo1

故選C。

4.優(yōu)先沉淀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存在幾種能與所加試劑形成沉淀的離子,則溶

解度(嚴格講應為溶度積)小的物質(zhì)優(yōu)先沉淀。

例4.向KCI、NaBr、KI混合溶液中逐漸加入AgNC>3溶液時,先

析出Agl,其次為AgBr,最后為AgClo

任何固體都有吸附氣體和液體的特性。但不同的固體物質(zhì)對不同

的氣體或液體吸附能力不同,吸附能力大者優(yōu)先吸附。

例5.將活性炭粉末投入到N02和。2的混合氣體中,活性炭會優(yōu)

先吸附N02,而留下02,因為活性炭對有色氣體和有色物質(zhì)吸附能

力很強,制糖工業(yè)中常用活性炭使糖漿脫色。

又如金屬鈿(Pd)對H2的吸附能力就很強,常溫下1體積鈿能吸收

700體積以上的H2O

6.優(yōu)先吸收原理

用干燥劑干燥氣體或用液體凈化氣體時,優(yōu)先吸收溶解度大的氣

體或易被吸收的氣體。

例6.實驗室制CL時,CL中?;煊猩倭縃CI,為除去HCI,常把

CL和HCI的混合氣體通入飽和食鹽水,因為HCI在水中溶解度大,

所以優(yōu)先被吸收,CL只有少量損耗。

又如實驗室制得的乙酸乙醋蒸氣中?;煊猩倭恳宜岷鸵掖?,將混合氣

體通入到飽和Na2co3溶液中,乙酸和乙醇優(yōu)先被吸收。

7.優(yōu)先中和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含有幾種酸性物質(zhì)(或堿性物質(zhì)),當加入一種

堿(或酸)時,酸性(或堿性)強的物質(zhì)優(yōu)先被中和。

例7.給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鹽酸時,先發(fā)生:NaOH

十HCI=NaCI十H20

再發(fā)生:Na2co3十HCI=NaHC03十NaCI最后發(fā)生:

NaHCO3+HCI=NaCI十C02+H20

化學上常利用此原理和酚酬、甲基橙雙指示劑測定燒堿的純度。

當?shù)谝缓偷诙€反應完成時酚酬變色,第三個反應完成時甲基橙變色。

8.優(yōu)先排布原理

在多電子原子里,電子的能量不相同。離核愈近,能量愈低。電

子排布時,優(yōu)先排布在能量較低的軌道上彳寺能量低的軌道排滿之后,

再依次排布到能量較高的軌道上去。

例8.20號元素鈣的電子排布:

⑴電子排布式:20Ca1s22s22P63s23P64s2

(2)軌道表示式:

9.優(yōu)先揮發(fā)原理

當蒸發(fā)沸點不同的物質(zhì)的混合物時:低沸點的物質(zhì)優(yōu)先揮發(fā)(有時

亦可形成共沸物)。

例9.將100g36%的鹽酸蒸發(fā)掉10g水后關(guān)于鹽酸濃度的敘述正

確的是()。

A.增大B.變?yōu)?0%C.變小D.不變?

解析:因為HCI的沸點比水低,當水被蒸發(fā)時,HCI已蒸發(fā)掉了,

所以選Co

再如,石油的分儲,先揮發(fā)出來的是沸點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

油、柴油、潤滑油等。

10.優(yōu)先書寫原理

大多數(shù)有機反應(亦有少數(shù)無機反應),反應物相同,在同一條件

下可發(fā)生多個平行反應。但寫方程式時,要寫主要產(chǎn)物。

例10.這兩個反應除各自溫度下的主要生成物外,產(chǎn)物還有

CH3cH0、CH3coOH、SO2、CO、CO2、C等。

11.優(yōu)先溶解原理

若一種試劑加入到含有多種沉淀的混合物中時,溶解度大的物質(zhì)

先溶解。

例11.在AgCI、AgBr、Agl沉淀的混合物中加入濃氨水,AgCI

先溶解,而AgBr、Agl則不溶。因為AgCI的溶解度比AgBr、Agl

大,AgCI電離出的[Ag+]大,AgCI(固)=Ag++CI-

++

Ag+2NH3-H2O=[Ag(NH3)2]+2H2O同理給AgBr、Agl的混合物中

加入Na2s2O3溶液,AgBr溶解。

12.優(yōu)先結(jié)晶原理

當將含有多種微粒的溶液蒸發(fā)掉一定量溶劑或改變?nèi)芤簻囟龋ㄒ?/p>

般為降溫)時,溶解度小或溶解度變化大的物質(zhì)優(yōu)先析出。

例12.取100克水,配成100例時KCI飽和溶液,又取50克水加

入35.4克NaNCb配成溶液。將這兩種溶液混合后,在100℃時有晶

體析出,試計算析出的是什么晶體?

(已知100℃時各物質(zhì)的溶解度為:KCI31g、NaNO380g、

KNO320.9g,NaCI35.8g)

解:KCINaNO3KNO3NaCI

100℃時150g

水中可溶解各46.5g120g31.35g53.7g物質(zhì)

溶液中現(xiàn)有31g35.4g42.3g24.3g

KCI+NaNO3=KNO3+NaCI

74.58510158.5

3135.4x

列式解之x=42.3(g)y=24.3(g)

KNO3優(yōu)先析出。析出量為

42.3-31.35=10.95(g)

此題實質(zhì)是溶液中存在著K+、Na+、NO3-、Cl-四種離子,可以自

由組合成KCI、NaNO3.KNO3、NaCI四種物質(zhì)。因溫度變化時,KNO3

首先達到過飽和狀態(tài),所以KNO3優(yōu)先析出。

13.優(yōu)先操作原理

(1)裝置安裝:從下到上,從左到右。

(2)加物質(zhì),先固后液。

(3)制氣體:先驗氣密性,再裝藥品(一般)。

(4)氣體凈化:先洗氣凈化,再干燥。

(5)制氣結(jié)束:先撤導氣管,再撤燈。

(6)可燃性氣體:先驗純度,再點燃。

(7)也還原CuO的實驗:

實驗開始先通氫,排凈空氣再點燈,

實驗結(jié)束先熄燈,試管冷卻再停氫。

14.優(yōu)先鑒別原理

鑒別多種物質(zhì)時:先用物理方法(看顏色,觀狀態(tài),聞氣味,觀察

溶解性);再用化學方法:固體物質(zhì)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鑒別;用

試紙鑒別氣體要先潤濕試紙。

例13.不用任何試劑,也不用焰色反應,如何鑒別NaNC>3、BaCl2、

MgSCU、NaOH、FeCb溶液。

解析:可先觀察出FeCb再以FeCh為試劑鑒別出NaOH,然后以

NaOH為試劑鑒別出MgSO4,以MgSCU為試劑鑒別出BaCL最后余

下的是NaNOs

15.優(yōu)先吸引原理

①極性分子與極性分子間作用力〉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間作用

力〉

②化學鍵〉氫鍵〉分子間作用力.

③組成和結(jié)構(gòu)相似的共價型分子,分子量愈大,分子間作用力愈

大。

16.優(yōu)先考慮原理

中學化學中的許多問題是對立統(tǒng)一的,存在著矛盾的主要方面和

次要方面。所以我們考慮問題時,不但要全面分析,而且要優(yōu)先考慮

主要方面。.

例14上匕較物質(zhì)熔沸點時,先考慮晶體類型,再考慮晶體內(nèi)部微粒

間的作用力,一般: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例15上匕較微粒半徑時,先考慮電子層,再考慮核電荷數(shù)。如。2-、

C卜、S2-、Br-、卜的半徑從小到大的順序應為:02一、CI-,S2-、Br-、

Io

1、羥基就是氫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組成的一個整體,其實,羥基是一個基團,它只

是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一部分,不會電離出來。而氫氧根是一個原子團,是一

個陰離子,它或強或弱都能電離出來。所以,羥基不等于氫氧根。

例如:C2H50H中的OH是羥基,不會電離出來;硫酸中有兩個

0H也是羥基,眾所周知,硫酸不可能電離出0H-的。而在NaOH、

Mg(0H)2、Fe(OH)3、Cii2(OH)2co3中的OH就是離子,能電離出來,

因此這里叫氫氧根。

2、Fe3+離子是黃色的

眾所周知,F(xiàn)eCb溶液是黃色的,但是不是意味著Fe3+就是黃色的

呢?不是。Fe3+對應的堿Fe(0H)3是弱堿,它和強酸根離子結(jié)合成的

鹽類將會水解產(chǎn)生紅棕色的Fe(OH)3o因此濃的FeCb溶液是紅棕色

的,一般濃度就顯黃色,歸根結(jié)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0H)3導致的。

真正Fe3+離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黃色的。將Fe3+溶液加入過量的酸

來抑制水解,黃色將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發(fā)現(xiàn)不少人都這么說,其實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為“一”就認

為是遇水分解,其實不是的。而是AgOH的熱穩(wěn)定性極差,室溫就

能分解,所以在復分解時得到AgOH后就馬上分解,因而AgOH常

溫下不存在。和水是沒有關(guān)系的。如果在低溫下進行這個操作,是可

以得到AgOH這個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體是幾元酸看酸中H的個數(shù)

多元酸究竟能電離多少個H+,是要看它結(jié)構(gòu)中有多少個羥基,非

羥基的氫是不能電離出來的。如亞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個

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結(jié)構(gòu)中,是有一個H和一個0分別和

中心原子直接相連的,而不構(gòu)成羥基。構(gòu)成羥基的。和H只有兩個。

因此H3P。3是二元酸。當然,有的還要考慮別的因素,如路易斯酸

H3BO3就不能由此來解釋。

5、酸式鹽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鹽溶液當然呈酸性啦,其實不然。到底酸式鹽呈

什么性,要分情況討論。如果這是強酸的酸式鹽,因為它電離出了大

量的H+,而且陰離子不水解,所以強酸的酸式鹽溶液一定呈酸性。

而弱酸的酸式鹽,則要比較它電離出H+的能力和陰離子水解的程度

了。如果陰離子的水解程度較大(如NaHCO3),則溶液呈堿性;反

過來,如果陰離子電離出H+的能力較強(如NaH2Po4),則溶液呈

酸性。

6、H2s。4有強氧化性

就這么說就不對,只要在前邊加一個“濃”字就對了。濃H2s。4以分

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體現(xiàn)在整體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

到電子,所以它有強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幾乎

2

沒有(連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的氧化性還弱得

多。這也體現(xiàn)了低價態(tài)非金屬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價態(tài)的強,和

HCI0與HCICU的酸性強弱比較一樣。所以說H2s。4有強氧化性時

必須嚴謹,前面加上“濃”字。

7、鹽酸是氧化氫的俗稱

看上去,兩者的化學式都相同,可能會產(chǎn)生誤會,鹽酸就是氯化氫

的俗稱。其實鹽酸是混合物,是氟化氫和水的混合物;而氯化氫是純

凈物,兩者根本不同的。氯化氫溶于水叫做氫氯酸,氫氯酸的俗稱就

是鹽酸了。

8、易溶于水的堿都是強堿,難溶于水的堿都是弱堿

從常見的強堿NaOH、KOH、Ca(OH)2和常見的弱堿Fe9H)3、

Cu(OH)2來看,似乎易溶于水的堿都是強堿,難溶于水的堿都是弱堿。

其實堿的堿性強弱和溶解度無關(guān),其中,易溶于水的堿可別忘了氨水,

氨水也是一弱堿。難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弱堿,學過高一元素周期率

這一節(jié)的都知道,鎂和熱水反應后滴酚醐變紅的,證明Mg(OH)2不

是弱堿,而是中強堿,但Mg(OH)2是難溶的。還有AgOH,看Ag的

金屬活動性這么弱,想必AgOH一定為很弱的堿。其實不然,通過

測定AgNCb溶液的pH值近中性,也可得知AgOH也是一中強堿。

9、寫離子方程式時,強曳解質(zhì)一定拆,弱電解質(zhì)一定不拆

在水溶液中,的確,強電解質(zhì)(難溶的除外)在水中完全電離,

所以肯定拆;而弱電解質(zhì)不能完全電離,因此不拆。但是在非水溶液

中進行時,或反應體系中水很少時,那就要看情況了。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