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經(jīng)典課件_第1頁
《老子》四章經(jīng)典課件_第2頁
《老子》四章經(jīng)典課件_第3頁
《老子》四章經(jīng)典課件_第4頁
《老子》四章經(jīng)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老子四章

作者介紹

老子,即老聃,相傳姓李名耳,字伯陽,春秋末期楚國人,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史”(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老莊”。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寫作背景存世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老子》八十一章,計五千言,成書于戰(zhàn)國后期,晚于《孟子》,早于《莊子》?!独献印芬粫训兰宜枷霛B透到修身、養(yǎng)生、治國、用兵等各個方面,行文冷靜深刻,極富辯證色彩。老子思想無為------順其自然,不強作妄為。此觀念主要是針對統(tǒng)治者而言的。不爭------不伸展自己的侵占欲望。虛無------虛,是形容道體的,“道”體是虛狀的,虛狀的道體卻發(fā)揮著無窮的作用,萬物從這個虛空中蓬勃生長?!盁o”,是指,道的無形無色不可見;一是指“空的空間”。老子思想謙退------具有不爭的內(nèi)涵,要人含藏內(nèi)斂,不顯露鋒芒。柔弱------意在不可恃強凌物,強悍暴戾。柔弱非懦弱。柔,含有無比的韌性和持續(xù)性。

老子名言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②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初讀課文,疏通文意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個車轂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nèi)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供人方便利用,“無”發(fā)揮了它的作用。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根輻條,共用同一個車轂,車的功用正是產(chǎn)生于車轂的"無"。

和泥來制作陶器,在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備器皿的功用。

開鑿門窗來建造房屋,在房屋內(nèi)的空虛部分,才具備房屋的功用。

所以,"有"(車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無"起了作用。

本章重在“論道”,通過對車輪、陶器、房舍的觀察和思考,強調(diào)了“無”的用處。老子舉了三個事例說明“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為用的;無形的東西能產(chǎn)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覺察。他特別把“無”的作用向人們顯現(xiàn)出來。古代車輪:

輪輻轂軸輪:最外面部分軸:最里面部分輻:鏈接輪轂木條

轂:套在車軸上的部分

正因為借助“空”“無”才有了用處,是無形的東西使有形的東西發(fā)揮作用。無中生有

無有大用相互依存

相互為用怎樣理解“有”和“無”?

正因為“空”“無”才有了用處

生活中有哪些例子

“有”“無”的辯證在生活中有哪些例子

1.斷臂的維納斯(文學作品的留白)詩歌的意境,情感2.學習與休息3.人的外表與內(nèi)在4.人的貪欲5.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6.于無畫處觀景,于無字處看書7.武則天的無字碑8.你懂的給你個眼神,慢慢去體會解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發(fā)現(xiàn)了我們生而為人的一大痛苦:就是我們總是被“有”,被肉眼可見的物質(zhì)所困所奴役,我們平時忙忙碌碌,四處奔波,披星戴月,追逐著房子、車子、名譽、存款這些有形的東西,可是卻忘了我們?nèi)祟愖鳛橐环N高級的靈性動物,需要的遠不止吃喝住這些低級的需求,而是精神的高尚,心靈的愉悅,生命的圓滿。比如:我用筷子吃飯,我吃的不是筷子,筷子只是給我?guī)砹吮憷?,但是很多人卻為了買一雙金子做的筷子而勞碌奔波,其實我吃的也不是飯,而是飯帶給我的營養(yǎng),進一步說我們需要的是健康,飯也只是給我?guī)肀憷?,可是許多人為了買更華麗的飯食而蹉跎了生命,所以我們要記住第一點“有之以為利”,千萬不要為了這些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工具,而付出寶貴的生命。那第二點就是“無之以為用”,“無”是什么?“無”是精神上的富足,是真正滋養(yǎng)我們生命的東西,忙碌的朋友們,你們有多久沒有關(guān)注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了呢,你是否快樂、平和、悅納。你是否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呢?你有多久沒有去陪伴一下你愛和愛你的人了呢?你總是覺得我現(xiàn)在的忙碌奔波是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是為了我愛和愛我的人,可是時光就在你忙碌的時候流逝了,你愛和愛你的人就在你忙碌的時候離去了,老去了。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K軾《贈劉景文》看似“無”實則“有”,這就是老子的“有無相生”。我們往往“有”和“無”對我們有何啟示?

一般人只看到“實”和“有”的作用,而忽略了“空”和“無”的作用。只會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正是“無”造就而成。我們要辯證地看待二者的關(guān)系,不要過于狹隘,事物是對立統(tǒng)一的,要兼顧雙方。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踮起腳跟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不穩(wěn),自我顯現(xiàn)的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得不到彰顯;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勛;自我夸耀的不能長久(得不到尊重)。(這些行為)用道的觀點來看,就叫作剩飯、贅瘤(贅形:多余的形體,因飽食而使身上長出多余的肉。)。人們厭惡這些東西,所以有道的人決不這樣做。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企者不立:踮diǎn起腳的人不能久立跨者不行: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穩(wěn)自見xiàn者不明:自我顯露的不能顯明自是者不彰:自以為是的不能彰顯自伐、自矜:自我夸耀長cháng:長久

(一說zhǎng,得到敬重)其:“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行為余食:剩飯贅行:贅瘤。贅,多余的;行,同“形”,形體物:人們,眾人,常人

或:常常惡:厭惡

處:為,做

踮起腳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穩(wěn),

自我顯露的不能顯明,自以為是的不能彰顯,

自我夸耀的不能建立功勛,自高自大的不能長久。

“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行為,用道的觀點來看,就叫作剩飯、贅瘤,人們常常厭惡他們,所以有道的人不會做出這些行為。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探究內(nèi)涵:企者----用腳尖立起身體,違背人體平衡自然規(guī)律跨者----邁大步行走,不是行走的自然狀態(tài)自然狀態(tài)才最合適探究內(nèi)涵企者

跨行根源急于求成內(nèi)心焦躁自見自是自伐自矜本質(zhì)追逐顯相看重我“有”惡果余食贅形令人怨惡有道者不處好高騖遠主觀妄動貪功冒進《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直正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一樣;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內(nèi)涵探究1,完美人格:不在外形上顯露,而在內(nèi)在生命含藏,重內(nèi)藏無外見,內(nèi)藏勝于外見。2.不追求圓滿無缺,否則物極必反。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沖,才不走向極端。3.凡事要適可而止,做事要留有余地。結(jié)論:做人:不要“企立”“跨行”,不主觀妄為,而要順“道”而行,不自我妄為。不要“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而要生命內(nèi)在的含藏。處事哲學:求全之道,莫過于不爭,不爭之道,在于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只有腳踏實地,不自以為是,不好高騖遠,不貪功冒進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方可長久。啟示不要自不量力不要自以為是不要居功自傲不要自吹自擂太極陰陽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都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道)。

老子認為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zhuǎn)化,轉(zhuǎn)化來源于事物的規(guī)律(道)。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老師或家長特別鼓勵孩子去自我表現(xiàn),自我展示,對這種現(xiàn)象你怎么看?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了解、認識別人的人有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能克服自己的弱點才算堅強。知道滿足的人能夠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喪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夠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學習任務(wù)如何理解“知人者”與“自知者”

“勝人者”與“自勝者”為什么說“自知者”“自勝者”境界更高?學習任務(wù)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內(nèi),是一般的智。自知者:知人更知己,內(nèi)外皆明。

了解自見內(nèi)心真正的需要與熱愛,人生才有方向,看清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才內(nèi)給人生合理的定位。學習任務(wù)勝人者:憑借外在力量戰(zhàn)勝別人,只是有力量。自勝者:憑借內(nèi)在意志戰(zhàn)勝自我,克制欲望,摒除雜念。能把控自己的人,才稱得上強者。

一個能夠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得到啟示強調(diào)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勝人,必先自勝,故以“自知”“自勝”為立身之本文本探究知足者富----真正的富有并不是滿足現(xiàn)狀,也不是滿足于物質(zhì)的匱乏,因為這是外在的,而是對自知自勝的程度達到一定境界而感到滿足,這才算富有,知足者不失”自知“”自勝“立身之本,才可以立身長久。文本探究強行者有志----強行者自知自勝,并努力奮進,求道不息,因為道是無止境的,這樣的人身體雖消失,但他所傳存的道仍然存在,才稱得上長壽不朽。學習任務(wù)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如果對已經(jīng)達到境界(“自知”“自勝”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稱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強勁奮進才稱得上有意志。

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長久,強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與道同在,才稱得上”壽”,即不朽。啟示:1.知人,勝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勝更重要。2.通過對比告訴人們:人生唯有自知,自勝,自強,才能實現(xiàn)與道長存。3.我們不但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和自己對話。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其:代詞,代后面動詞所涉及的對象安:安穩(wěn),穩(wěn)定持:持守兆:征兆或苗頭顯露出來,顯露跡象謀:謀劃,出主意解決脆:脆弱泮:同“判”,分離微:細微,細小散:散失于未有,于未亂:狀語后置。于,在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跡象的時候容易解決,事物脆弱時容易分離,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在事情未發(fā)生時就處理妥當,在沒有陷入禍亂的時候就治理混亂。請用三個成語說明“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的觀點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備無患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第一層

事物在“安”“未兆”“脆”“微”的階段容易處理,由此提出我們做事要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要及早處理,把問題扼殺在搖籃里,從而達到無為而治的效果,而這種無為而治的處事原則就是順應(yīng)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lé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合抱:兩臂環(huán)抱,形容樹身之粗大。于毫末:狀語后置,以下類同。于,從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微的事物。九層:九級。亦用以喻極高。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為者敗之:動手去做的就會壞事。為,妄為執(zhí):把持失:失去無為:不妄為,指順應(yīng)自然,不求有所作為兩臂環(huán)抱起來的大樹,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極高的土臺,是從一筐土開始構(gòu)筑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動手去做的就會壞事,有所把持的就會失去。所以,圣人順其自然,故而不失?。徊粡娦邪殉?,故而不失去。無為的內(nèi)涵順應(yīng)自然,不強行改變自然的運行規(guī)律,即不干擾,不妄為道家的“圣人”與儒家的“圣人”一樣嗎?儒家圣人:學識品德都達到很高境界的人,倫范化的道德人。道家圣人:體任自然,拓展內(nèi)在的生命世界,揚去一切影響身心自由活動的束縛。

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

圣人順應(yīng)自然,不干擾,不妄為,心理不偏執(zhí),自然少有失敗,而為者,執(zhí)者必然敗之?!盀椤迸c“不為”圣人:無為

成功普通人:為之

失敗“為之于未有”與“圣人無為”之間是否矛盾?“為”有兩種:一種是順應(yīng)事物運行的規(guī)律,把事情做好,如“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另一種是違背自然規(guī)律,恣意妄為,如“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盀橹谖从小迸c“圣人無為”之間是否矛盾?“無為”并不是不為,而是要知道如何做才能做對,做成功,如何做也就是順應(yīng)事物運行的規(guī)律,順應(yīng)事物運行的規(guī)律也就是更高智慧的“為”,更高妙的“為”。這個“為”的基本原則就是“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第六十四章民之從事,常于幾jī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之: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從事:做事于:在;

而:表修飾幾jī:接近敗:使……失敗慎:形作動,慎重對待如:像,如同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貴:意動用法,以……為貴,重視學不學:學習常人所不學習的復:彌補、補救輔:輔助人們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時候使事情失敗了。(如果)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對待收尾,就不會使事情失敗了。因此,圣人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從不重視稀有難得的財物,圣人總是學習常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常犯的過錯,來輔助天地萬物的自然發(fā)展,而不敢妄加干預。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圣人能補救眾人經(jīng)常犯的錯誤,能輔助萬物順應(yīng)自然本性,順勢而為,不妄為,不強為,所以圣人能夠終成大業(yè)。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

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圣人做常人不屑于做的,學常人不屑于學的,卻能補救眾人經(jīng)常犯的錯誤,能輔助萬物順應(yīng)自然本性,順勢而為,不妄為,不強為,所以圣人能夠終成大業(yè)。第三層

沒有以慎重態(tài)度對待事情的終結(jié),沒有注意細微和小節(jié),所以?!坝趲壮啥鴶≈薄?/p>

始終謹慎從事,才不會失敗。六十四章:圣人的無為治國1.由四種現(xiàn)象提出治世者要“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的方法,要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處盛防衰。2.舉出事物由小而大,由少到多,由近及遠的例子,由此提出治世者要循序漸進,慎始如終。3.強調(diào)圣人做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