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誡子書 課件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2024_第1頁
16 誡子書 課件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2024_第2頁
16 誡子書 課件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2024_第3頁
16 誡子書 課件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2024_第4頁
16 誡子書 課件七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20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6誡子書七年級上

學習目標知識必備曉誡子之意通誡子之情思考探究課堂小結(jié)實詞遷移練習目錄01020304050607閱讀綜合實踐08大家想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長輩會給你一些什么樣的告誡?今天我們一起聆聽千古良相諸葛亮對子女、后人的諄諄教誨。

《誡子書》1.了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積累文學常識。2.把握文章大意,總結(jié)常見的文言現(xiàn)象。3.理解諸葛亮對兒子的勸勉,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瑯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fā)明家、文學家。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fā)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諸葛連弩。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知識必備作者簡介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后,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向劉備提出“隆中對”策,劉備根據(jù)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漢政權(quán),與孫權(quán)、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伐吳失敗后,劉備于永安舉國托付于諸葛亮。劉禪繼位后,封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領(lǐng)益州牧。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實現(xiàn)興復漢室的目標。終因積勞成疾,于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歲。后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稱。東晉桓溫追封為武興王。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空城計諸葛連弩孔明燈木牛流馬《誡子書》寫于蜀漢建興十二年(234)。這一年2月諸葛亮第五次出師北伐,北伐前,他放心不下朝廷,寫下了嘔心瀝血的《出師表》﹔北伐中,重病的他放心不下兒子,寫下言辭諄諄的《誡子書》。8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寫作背景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用于記事陳情或?qū)懢?。文學常識勸誡、勸勉這是諸葛亮54歲臨終前告誡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誡子書他要告誡兒子什么呢?曉誡子之意1.誦讀文章,揣摩文意。2.請小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書、課內(nèi)注釋、上下文推斷,疏通文意。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注意特殊詞語、重點句式。3.將不能解決的字詞圈點勾畫出來。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fúyín朗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君子的行為操守,以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身心,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品德。不能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沒辦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沒辦法達到遠大目標。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助詞,用于句首表示將發(fā)議論。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確志向。明,明確、堅定。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翻譯重點字詞,疏通文意修養(yǎng)。結(jié)構(gòu)助詞,的。學習必須寧靜專一,而才干來自于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明確志向就無法學有所成。放縱懈怠,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修養(yǎng)性情。治,修養(yǎng)。增長。放縱懈怠。淫,放縱。慢,懈怠。振奮精神。勵,振奮。輕薄浮躁。險,輕薄。才干。連詞,表承接,就、那么。年紀隨同時光而迅速逝去,意志隨同歲月而喪失,最終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大多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時再悔恨)又怎么來得及!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疾行,指迅速逝去。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疑問代詞,怎么。重點實詞

實虛詞及文言現(xiàn)象總結(jié)(1)誡</zzd>子<zzd>書</zzd> 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誡、勸勉書信(2)靜</zzd>以<zzd>修</zzd>身 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修養(yǎng)(3)非<zzd>淡泊</zzd>無以<zzd>明</zzd>志 淡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明確、堅定(4)非寧靜無以<zzd>致</zzd>遠 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達到(5)非<zzd>志</zzd>無以成學 志:___________________立志(6)<zzd>淫慢</zzd>則不能<zzd>勵</zzd>精 淫:___________________ 慢:___________________ 勵:___________________放縱懈怠振奮(7)險躁</zzd>則不能<zzd>治</zzd>性 險:___________________ 躁:___________________ 治:___________________輕薄浮躁修養(yǎng)(8)年與時<zzd>馳</zzd> 馳:___________________疾行,指迅速逝去(9)遂成<zzd>枯落</zzd> 枯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凋落,衰殘。比喻人年老志衰,沒有用處(10)悲守<zzd>窮廬 窮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1)夫君子<zzd>之</zzd>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jié)構(gòu)助詞,的(2)靜<zzd>以</zzd>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3)淫慢<zzd>則</zzd>不能勵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連詞,表順承,相當于“就”“那么”(4)將復<zzd>何</zzd>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問代詞,怎重點虛詞文言現(xiàn)象1.一詞多義(1)成①非志無以成學成:___________________②遂成枯落

成:___________________(2)行①三人行

行:___________________②君子之行

行:___________________成就變成,成為行走品德,操守(2)形容詞用作名詞非寧靜無以致<zzd>遠</zzd>原意為:遠大,句中意為:___________。遠大目標(3)形容詞用作動詞非學無以<zzd>廣</zzd>才原意為:寬闊,廣大,句中意為:_______。增長2.詞類活用(1)名詞活用為動詞非志無以成學原意為:志向,句中意為:___________。立志通誡子之情本文是作者寫給兒子的信,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如何才能修身養(yǎng)德呢?“靜”就是淡泊、寧靜,是一種摒除雜念和干擾而安寧專一的精神狀態(tài)。只有內(nèi)心寧靜,方能自省、自察?!办o以修身”強調(diào)內(nèi)心寧靜對個人品德修養(yǎng)的重要作用。“儉”就是節(jié)儉、儉樸?!皟€以養(yǎng)德”強調(diào)物質(zhì)生活的低要求對個人品德修煉的關(guān)鍵性作用。怎樣理解文中的“靜”?“靜”是修身養(yǎng)德的基礎(chǔ)?!办o以修身”意為節(jié)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要求內(nèi)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貪圖物質(zhì)享受而分神勞力。“靜”是學習的前提。“靜”指的是摒除雜念和干擾而安寧專一的精神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中,可以心無旁騖地學習,可以沉思,可以反思自己。要做到“靜”,要摒除名利的束縛和干擾,這就是“淡泊”。只有做到“淡泊”和“寧靜”,才能使志向堅定(明志),最終實現(xiàn)遠大目標(致遠)。諸葛亮告誡兒子,要成才需要具備哪幾個條件?成才要具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立志,“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第二個條件是學習,“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第三個條件是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三者的關(guān)聯(lián):諸葛亮主張以儉養(yǎng)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lián)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chǔ),志向的培養(yǎng)又必須砥礪品德。這幾個條件之間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志才學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誡兒子修身養(yǎng)性,寧靜好學,淡泊名利,生活節(jié)儉,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思考探究諸葛亮寫下此文不僅是為了誡子,更是為了誡己、誡人,那么你學完本文有什么認識和收獲呢?《誡子書》是一篇富含道德勸喻意味的家書,主要論述修身治學,強調(diào)淡泊寧靜的價值。課堂小結(jié)誡子書提出觀點治學——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正)修身——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反)殷殷叮嚀須惜時成才的條件分析論點——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立志學習惜時實詞遷移練習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①于事;識其大②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③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稌凡辉坪酰俊昂脝杽t裕④。”(節(jié)選自《孟涂文集》)【注】①達:通曉,通達。②大:這里指大的原則、綱領(lǐng)等。③奚:何,怎么。④裕:豐富,充足。(1)非學無以致疑_____________(2)非問無以廣識_____________(3)非真能好學者也_____________沒辦法增長學習非寧靜無以致遠(沒辦法)非學無以廣才(增長)才須學也(學習)本文中還有一些句子運用了富于感情色彩的詞語,在文中找出來,品析句子中的詞語。非淡泊無以明志“淡泊”指的是對名利等外界誘惑保持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諸葛亮在這里用“淡泊”一詞,強調(diào)了一種內(nèi)心的平和與超脫,表達了對于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視,以及這樣的品質(zhì)對于明確和堅持個人志向的重要性。閱讀綜合實踐褒義詞非寧靜無以致遠“寧靜”不僅指環(huán)境的安靜,更多指的是心態(tài)的安定和深遠的思考。諸葛亮認為只有內(nèi)心寧靜,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這里的“寧靜”凸顯出一種沉穩(wěn)、淡定的情感色彩,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于堅定目標和長遠規(guī)劃的推崇。褒義詞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前文講“寧靜”“淡泊”的正面表現(xiàn),下文用“淫慢”“險躁”這些詞從反面說不“靜”的害處,揭示了放松懈怠、輕薄浮躁將無法使精神振作,修養(yǎng)性情。實際還是彰顯“靜”的價值。貶義詞褒義詞:帶有正面的評價或積極的情感色彩,通常用來表達贊揚、喜愛、尊敬等情緒。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時,使用褒義詞可以傳遞出對某人或某事的肯定和贊賞。貶義詞:與褒義詞相反,貶義詞帶有負面的評價或消極的情感色彩,用來表達批評、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