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2024年大學試題(林學)-森林病理學林木病理學考試近5年真題集錦(頻考類試題)帶答案第I卷一.參考題庫(共100題)1.苗木猝倒病癥狀,病原,發(fā)病規(guī)律主要防治方法有哪些?2.瘡痂和穿孔是細菌病害常見的病征。3.油桐黑斑病的癥狀特點是,在葉片上為(),在果實上為()4.紅松皰銹病病原擔子菌亞門的()。A、德巴利腐霉B、瓜果腐霉C、茶藨生柱銹菌D、松芍柱銹菌5.簡述需要實施檢疫的植物繁殖材料及植物產品。6.簡述植原體的分類。7.油茶炭疽病癥狀、發(fā)病規(guī)律? 8.松皰銹病分布在東北三省等地,分別發(fā)生在二針松和五針松上。在黑龍江以()發(fā)病為重。A、樟子松和落葉松B、落葉松和馬尾松C、紅松和落葉松D、紅松和樟子松9.完全銹菌的生活史要經歷()、銹孢子()、()、()五個時期。10.簡述病狀類型中的變色。11.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癥狀類型?內含體能否作為植物病毒病診斷的唯一標準?12.簡述林木病害癥狀的類型及各類癥狀的特點。13.繁殖只能產生無性孢子屬于真菌的主要特征。14.榆樹炭疽病的癥狀病原和防治措施有哪些。15.植物病原真菌分為()、()、()、()和半知菌亞門。16.()是僅危害當年新竹主梢。17.什么是病害流行的三要素(因素)?18.植物細胞的細胞膜透性改變和電解質滲漏是侵染后期重要的生理病變。19.梨銹病病葉表面產生的黑色小顆粒是(),其背面產生的黃色的毛狀物是()。20.什么是多循環(huán)病害?21.昆蟲脫下的舊表皮稱為()。22.簡述自然孔口侵入。23.依據落葉松早期落葉病回答以下問題。落葉松早期落葉病的病原。24.如何辨別松材線蟲罹病木材?25.()病害可通過噴菌現(xiàn)象進行簡易診斷。26.杉木炭疽病的典型癥狀是()或頸枯。27.波爾多液是一種優(yōu)秀的治療劑,通常在林木生病后施用。28.什么是植物病理學簡史中的有文字記載的初期?29.依據楊樹腐爛病回答下列問題。楊樹腐爛病的發(fā)病因素。30.林木非侵染性病害的特點是什么?31.如何應用柯赫法則的原理來證明一種微生物的傳染性和致病性?32.根據營養(yǎng)體、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征,可將真菌門分為鞭毛菌亞門、接合菌亞門、()、()半知菌亞門。33.植物病害癥狀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34.簡述植物病害的癥狀。35.簡述病原細菌的一般形態(tài)及主要植物病原細菌類群。36.病毒病的癥狀與診斷。37.簡述病癥類型的粉、霉狀物。38.簡述棗瘋病發(fā)生的主要癥狀。39.簡述單循環(huán)病害流行特點。40.依據楊樹腐爛病回答下列問題。楊樹腐爛病的病原。41.簡述森林病理學的發(fā)展?42.寄生性弱的病原物,其致病性()43.簡述根部病害的危害及特點。44.簡述病原物的侵染過程?45.銹病類病原產生5種孢子是()。46.植物檢驗時對外植物檢驗包括()A、出境檢驗B、過境檢驗C、進境檢驗D、貨物調運檢驗47.同意病原物在寄主植物上產生不同類型的癥狀稱為()48.B.X與B.M的區(qū)別?49.簡述植物類立克次氏體的特點。50.如何應用柯赫法則的原理來證明一種微生物的傳染性和致病性?51.油茶軟腐病菌主要靠分生孢子侵染。52.真菌的侵入機制包括(),酶的作用兩種。53.闊葉樹毛氈病病部毛氈狀物是寄主的表皮細胞受刺激后形成的。54.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植物檢疫、農業(yè)防治、()、化學防治、()、抗病品種的利用等。55.舞毒蛾分布全國各地。食性雜,能取食()多種植物,主要為害楊、柳、榆、櫟、樺、榛子、云杉、落葉松等。A、200B、300C、400D、50056.栗疫病主要以()和()在病株枝干上越冬。57.以小麥條銹病為材料進行抗性調查時,判斷抗感反應型的標準主要看有無過敏性壞死反應。58.病原物越冬的主要場所有()A、生病的植株B、病株殘體C、土壤肥料D、苗木、種實等其他繁殖材料59.試述真菌生活史的概念主要生活史的類型和特點?60.松針褐斑病與紅斑病的比較? 61.()不是病毒的特征。62.蚜蟲傳播的病毒大多數(shù)是屬于非持久性的。63.簡述植物病毒病害防治。64.以馬尾松毛蟲為例,說明其在分類中的位置。65.滅鼠劑按作用速度和特點分為()、()和()三大類。66.植物病原物都是內寄生的。67.論述松材線蟲、松墨天牛和松樹三者之間的關系?68.簡述生態(tài)條件影響接觸。69.油茶軟腐病菌以()越冬,以()初侵染與再侵染。70.論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主要措施。71.溴氰菊酯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又叫()。72.怎樣才能快速、準確地診斷植物病害?73.鼠類為害林木的方式有哪幾種?74.簡述油茶軟腐?。ㄈ~果)的癥狀特點。75.白粉病類的傳播方式是什么?76.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機制包括哪些方面?不同的病原物致病機制有何不同?77.病毒的繁殖方式是()78.較均勻分布是屬于非侵染性病害的特點。79.植物侵染性病害侵染過程。80.林木炭疽病類的癥狀、侵染循環(huán)及防治措施。81.苗木白絹病是以(),以菌絲初侵染。82.簡述接觸時真菌孢子萌發(fā)。83.試述病原,寄主和環(huán)境三者之關系。84.病原物破壞或干擾寄主生理代謝的物質主要有()、毒素、和生長刺激素三種。85.按預報期限的長短,可分為()、()和()三種。86.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物理因素主要有()、水分失調、()87.()屬于林木病害。88.林木炭疽病的有性世代為擔子菌。89.非侵染性病害有哪些種類?90.植物病原細菌的侵染途徑包括直接穿過角質層或從表皮侵入。91.()屬于核菌綱真菌引起的病害。92.為什么植物病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93.從病理學理論上看,防治植物病害有哪些方法?94.反映病害發(fā)生普遍程度的指標是()95.非侵染性病害的特點有哪些?96.為什么人工林更容易比天然林發(fā)生蟲害?97.林木的病毒病發(fā)病后一般表現(xiàn)為系統(tǒng)癥狀,無病癥出現(xiàn)。98.林木病害綜合治理的含義是什么?包括哪些措施?99.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100.葡萄白粉病屬于細菌病害。第I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 癥狀: A.種芽腐爛型 B.莖葉腐爛型(首腐或頂腐) C.幼苗猝倒型 D.苗木立枯型 病原: A.非侵染性 B.侵染性:腐霉菌,絲核菌,鐮刀菌 發(fā)病規(guī)律:土壤帶菌是最重要的來源,病原菌可借雨水灌溉水傳播,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再侵染,病害的發(fā)展與下情況有關: A.前作感病 B.雨天操作 C.圃地粗糙 D.肥料未腐熟 E.播種不及時 防治方法: A.選好圃地 B.清毒”圃地 C.合理施肥 D.細致整地 E.及時播種 F.藥劑防治2.參考答案:錯誤3.參考答案:角斑;黑疤4.參考答案:C5.參考答案: 植物繁殖材料包括人工栽培的和野生的、貿易性的和非貿易性的、可供繁殖的植株全株或部分如植株、苗木、試管苗、果實、種子、砧木、接穗、插條、葉片、芽體、塊根、塊莖、鱗莖、球莖、花粉、細胞培養(yǎng)材料(含轉基因植物等)。 植物產品包括原始(初級)產品和加工產品等6.參考答案:原核生物界軟壁菌門軟球菌綱(柔膜菌綱MOLLICUTES)菌原體目菌原體科植原體屬(Phytoplasma)7.參考答案: 癥狀:為害果、葉、枝、梢和花蕾等部位。 ①果實:病斑黑褐色或棕褐色,后期有輪生的小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雨后或露水濕潤,產生粘性粉紅色的分生孢子堆。果實從中間開裂。 ②葉片:病斑多發(fā)生在葉緣或葉尖,半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中心灰白色,內輪生小黑點。 ③新梢:多發(fā)生在基部,少數(shù)發(fā)生在中部,橢圓或梭形,略下陷,邊緣淡紅色,后期病斑呈褐色,中部帶灰色,有黑色小點及縱向裂紋。 ④枝干:病斑呈梭形潰瘍狀或不規(guī)則下陷,病斑和枝干有明顯界限。 ⑤花蕾:多發(fā)生在基部鱗片上,呈不規(guī)則形,黑褐色或黃褐色,無明顯邊緣,也不隆起;病梗后期呈灰白色,上有黑點。病重時芽枯,蕾落。 發(fā)病規(guī)律:①病菌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或子囊腔在病枝干或病枝上越冬。 ②傳播方式:雨水,昆蟲傳播; ③4月初開始發(fā)病,危害嫩葉梢;5月中旬至6月侵染果實。 ④油茶不同物種,品種和類型抗炭疽病程度不同。8.參考答案:D9.參考答案:性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孢子10.參考答案: 由于葉綠素的合成受阻或被破壞,其他色素形成過多,葉片表現(xiàn)出不正常的顏色 1.褪綠:葉片全部均勻或較均勻的變?yōu)闇\綠或黃綠色。 2.黃化:葉片全變成黃色 3.花葉:葉色濃綠和淺綠相間,呈鑲嵌狀 4.雜色或碎色:主要在花瓣上11.參考答案: 植物病毒病的癥狀大致可以分為3類: 1)變色 病毒引起的變色通常發(fā)生在葉和果上。葉上最常見的是花葉。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受病毒的影響,有的發(fā)育不足,有的更為發(fā)達,因而葉片的顏色顯出深淺相間的斑塊,即是花葉。如果葉片均勻退綠而成黃綠色或黃色.則稱為黃化。有時葉片退綠的部分成各種花紋狀,如條紋、環(huán)紋、橡葉紋等。由于病毒在葉脈中擴展較快.所以在某些病害中,變色首先表現(xiàn)在葉脈和葉脈附近的組織上。形成明脈或沿脈變色癥狀。 2)畸形 葉片的畸形常表現(xiàn)為卷葉、皺葉、縮葉、線形葉等變態(tài)。 3)生長停滯 受病毒侵染的植物感病器官變小和植株矮小幾乎是所有病毒病害的最終表見。內含體不能作為植物病毒病診斷的唯一標準,只能作為植物病毒病診斷的參考依據。12.參考答案: 1)變色:林木感病后,由于葉綠素的形成受到抑制或破壞而使葉片表現(xiàn)出不正常的顏色,成為變色??花葉:葉綠素減少不均勻變色?黃化:葉綠素減少,均勻變色 2)壞死:病部組織局部或大片死亡,因發(fā)病部位不同而表現(xiàn)出多種形狀,林木上常見的有:半點,腐爛,潰瘍 3)為念或枯萎:病原物侵入林木后,根部或頸部維管束組織壞死,是水分疏導受阻,地上部枝葉出現(xiàn)萎垂的現(xiàn)象 4)畸形:林木局部組織受病原物激素類物質的刺激作用而表現(xiàn)的一場勝仗,林木上常見的有:癌腫,從枝變形,瘡痂 5)流質或流膠:針闊葉樹北海后,樹干或枝條流出樹脂或膠液 病癥類型:霧狀物,粉狀物,林狀物,絲狀物,索狀物,散裝無,馬蹄狀物,均為真菌,膿狀物(細菌)13.參考答案:錯誤14.參考答案: 癥狀:葉上有褪綠小斑,后呈近圓形淡黃色或黃褐色病斑,擴大后邊緣不規(guī)則。病斑上有黑色隆起小點,呈輪狀排列。引起病葉早落。 病原:榆大原氏日規(guī)殼屬。 防治措施:在生長期噴藥保護;入冬前清掃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15.參考答案: 鞭毛菌亞門、子囊菌亞門、接合菌亞門、擔子菌亞門16.參考答案:毛竹枯梢病菌17.參考答案:1、感病寄主2、具有強致病性的病原物3、有利的環(huán)境條件18.參考答案:錯誤19.參考答案:性孢子器;銹子器20.參考答案:是指在一個生長季中病原物能夠連續(xù)繁殖多代,從而發(fā)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例如馬鈴薯晚疫病、玫瑰花灰霉病等氣流和流水傳播的病害。21.參考答案:蛻22.參考答案:自然孔口:氣孔、排水孔、皮孔、柱頭、蜜腺。23.參考答案: 病原:日本落葉松球腔菌。(該菌只有性孢子和子囊孢子)24.參考答案: ①查驗松木產地是否來自于松材線蟲病疫情發(fā)生區(qū); ②當年病死樹木材比同期砍伐的健康松木材輕,手感干燥; ③一般在松材線蟲罹病木材上有不同程度的藍變現(xiàn)象。嚴重者整個截面完全變藍。 ④一般罹病木材樹皮上有大量的松褐天牛的產卵槽,松褐天牛為害樹皮易脫落,剝開樹皮,在韌皮部周圍或邊材上有幼蟲蛀食的不規(guī)則扁平蟲坑和蛀屑,并多可見松褐天牛幼蟲。 ⑤取木材進行分離,可分離到松材線蟲。25.參考答案:細菌病害26.參考答案:“卡脖子”27.參考答案:錯誤28.參考答案: 古希臘的有關文獻中有各種病害的記載: 疫病(blight)、瘟?。╞last)、銹?。╮ust)、霜霉?。╩ildew)和黑粉?。╯mut)等。 由于當時科學技術很不發(fā)達,人們認為植物病害的發(fā)生是天神在發(fā)怒。29.參考答案: 發(fā)病因素:與樹種的抗病性,氣候條件,土壤條件,造林及管理狀況,樹齡、林分結構、方位、密度、病蟲害等有關。30.參考答案: 特點: (1)成片發(fā)生,比較均勻; (2)不能夠傳染蔓延; (3)在發(fā)病植株上無病原物。31.參考答案: 應用柯赫法則的原理來證明一種微生物的傳染性和致病性,是最科學的植物病害診斷方法。 其步驟如下 (1)當發(fā)現(xiàn)祖物病組織上經常出現(xiàn)的微生物時,應將它分離出來,并使其在人工培養(yǎng)其上生長。 (2)將培養(yǎng)物進一步純化,得到純菌種; (3)將純菌種接種到健康的寄生植物上,并給予適宜于發(fā)病的條件,使其發(fā)病,觀察它是否表現(xiàn)與原病害相同的癥狀。 (4)從接種發(fā)病的組織上再分離出這種微生物。這些步驟常稱為人工誘發(fā)試驗。32.參考答案:子囊菌亞門;擔子菌亞門33.參考答案:正確34.參考答案: 癥狀:感病植物在形態(tài)上表現(xiàn)出來的不正常的形態(tài)特征。 癥狀又可分為病狀和病癥。 病狀:感病植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異常反應。 病癥: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表現(xiàn)出來的形態(tài)特征。 病狀類型:變色、壞死、萎蔫、腐爛、畸形 病癥的類型: 1、霉狀物 2.粉狀物 3.小黑點 4.菌核、菌索 5.菌膿。35.參考答案: 一般形態(tài): (1)細菌屬原核生物界,植物病原細菌都是桿狀菌,大多有極生鞭毛,一般沒有莢膜,也不產生芽孢,格蘭氏反應多為陰性。 (2)繁殖方式:裂殖 (3)所有的植物病原細菌都是非專性寄生的,大多數(shù)的寄主范圍都比較窄。 主要類型: (1)棒形桿菌屬 (2)野桿菌屬 (3)歐氏桿菌屬 (4)假單飽桿菌屬 (5)黃單胞桿菌屬36.參考答案: 1、病毒病絕大多數(shù)是系統(tǒng)侵染的,但病毒很少進入種子,根尖和稍尖的組織也可能不帶毒,發(fā)病后一般變現(xiàn)為系統(tǒng)癥狀,無病癥出現(xiàn)。 2、并不并的癥狀類型:葉片變色;畸形;生長停滯。 3、病毒病的診斷:癥狀觀察;人工誘發(fā)實驗。 4、病毒種類的確定:病毒的傳染方式,寄主范圍,血清反應,病毒顆粒的形態(tài),核酸類型,核酸含量、核酸分子量,核酸序列分析,以及其他一些理化特性(失毒溫度,稀釋限點,體外保毒期)等。37.參考答案:表面可見明顯的白粉狀物(白粉病)或霉層(其它真菌病害)。38.參考答案: 枝葉叢生,變小,褪綠,花器返祖轉變成葉片,病果皺縮變形。39.參考答案: 單循環(huán)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決于初始菌量。 寄主的感病期較短.在病原物侵入階段易受環(huán)境條件影響;一旦侵入成功,則當年的病害數(shù)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較小。 此類病害在—個生長季中菌量能夠逐年積累,穩(wěn)定增長,若干年后將導致較大的流行,因而也稱為“積年流行病害”。40.參考答案: 病原:有性型:污黑腐皮殼屬 無性型:金黃殼囊孢屬(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球殼目間座殼科黑腐皮殼屬)41.參考答案:德國人RobertHortig是本學科的奠基人,1882年編著出版《樹病學》是世界上第一本完整的森林病理學教科書。標志森林病理學的誕生。42.參考答案:不一定弱43.參考答案: 1、發(fā)病初期不易被察覺。 2、不容易確切診斷病因。 3、有時和枝干病害相互作用,容易混淆。 4、病菌的分離方法要適當,有些病害還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要求一定的表面消毒劑,合適的培養(yǎng)基及適宜的溫度。44.參考答案: (1)侵入前期:病原物接種體在侵入寄主之前與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初次直接接觸,或達到能夠收到寄主外滲物質影響的根圍或葉圍后,開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長或運動,并形成各種侵入結構的一段時間。 (2)侵入期:從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關系的這段時間。 (3)潛育期:病原物從與寄主建立寄生關系到開始表現(xiàn)明顯的癥狀的時期,是病原物在寄主體內繁殖和蔓延的時期。 (4)顯癥期:從出現(xiàn)癥狀直到寄主生長期結束,甚至植物死亡為止的一段時期。45.參考答案:性孢子,銹孢子,擔孢子,夏孢子,冬孢子46.參考答案:A,B,C47.參考答案:同源異癥48.參考答案: 雌成蟲尾部形態(tài)與尾尖突的長短不同;松B.X3.5μm; 雄成蟲膠合傘形態(tài)不同,松材線蟲為卵圓形,擬松材線蟲為板狀,端部平截。49.參考答案:(1)菌體呈多形,而以棒形居多,具光滑或波紋狀細胞壁。(2)類似細菌但難于培養(yǎng)。(3)傳播:主要為昆蟲介體和嫁接傳播(4)分為韌皮部寄生和木質部寄生兩大類50.參考答案: 應用柯赫法則的原理來證明一種微生物的傳染性和致病性,是最科學的植物病害診斷方法。其步驟如下: (1)當發(fā)現(xiàn)祖物病組織上經常出現(xiàn)的微生物時,應將它分離出來,并使其在人工培養(yǎng)其上生長; (2)將培養(yǎng)物進一步純化,得到純菌種; (3)將純菌種接種到健康的寄生植物上,并給予適宜于發(fā)病的條件,使其發(fā)病,觀察它是否表現(xiàn)與原病害相同的癥狀; (4)從接種發(fā)病的組織上再分離出這種微生物。這些步驟常稱為人工誘發(fā)試驗。51.參考答案:錯誤52.參考答案:機械壓力53.參考答案:正確54.參考答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55.參考答案:D56.參考答案:分生孢子;菌絲57.參考答案:正確58.參考答案:A,B,C,D59.參考答案: 真菌生活史:真菌孢子經過萌發(fā),生長和發(fā)育,最后又產生同一種孢子的過程?真菌的生活史包括無性繁殖和有性生殖。 特點:(1)無性繁殖在一個生長季節(jié)可以產生多次,形成無性孢子的數(shù)量極大,對植物病害的傳播和發(fā)展有 很大作用。 (2)有性繁殖在整個生活史中通常僅出現(xiàn)一次,植物病原真菌的有性孢子多半是在侵染后期或經過休眠后才產生的,有助于成為病害的初次侵染來源。 真菌:分為鞭毛菌亞門、接合菌亞門、子囊菌亞門、擔子菌亞門、半知菌亞門五個亞門。60.參考答案: 相同點:(尤其是同一寄主)①樹冠下部開始感病 ②黑色的子實體突破表皮 ③分生孢子的形狀和大小上類似。 不同點:①紅斑病發(fā)病初期,病斑中心漸變成褐色,隨著病斑擴大,漸變成紅至紅褐色,病斑上常流脂;褐斑病病葉上最初產生褐色小斑點,呈草黃色或淡褐色,隨后病斑變?yōu)楹稚⑸詳U大,直徑1.5-2.5mm,有時病斑匯合而形成褐色段斑。 ②紅斑病一般多發(fā)生于葉的尖端,針葉基部呈綠色; 褐斑病在針葉上常出現(xiàn)“三段斑”特點。61.參考答案:有細胞結構62.參考答案:正確63.參考答案: (1)檢疫 (2)根除病株、雜草 (3)利用無毒種子、塊莖、接穗 (4)抗性品種 (5)防治傳毒介體 (6)化學防治:增抗劑、殺蟲劑64.參考答案: 動物界、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枯葉蛾科、松毛蟲屬、馬尾松毛蟲。65.參考答案:急性滅鼠劑;抗凝血滅鼠劑;不育性滅鼠劑66.參考答案:錯誤67.參考答案: 松材線蟲近距離主要靠媒介天牛,如松墨天牛,攜帶傳播,使松樹致病。松材線蟲是病原物,松墨天牛是傳播媒介,松樹是寄生。松材線蟲通過松墨天牛補充營養(yǎng)時從傷口進入木質部,寄生在樹脂道中,大量繁殖后遍及全株,造成導管阻塞,植株失水,蒸騰作用降低,樹脂分泌急劇減少和停止。在夏秋季針葉失水萎蔫褪綠變黃至紅褐色,松樹整株枯死,且紅色針葉當年不脫落,樹干有大量的天牛寄生痕跡,木質部呈藍色。 病害發(fā)展過程分4個階段: 1.松樹外觀正常,樹脂分泌減少,蒸騰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見松墨天??惺硺淦さ暮圹E; 2.針葉開始變色,樹脂分泌停止,除松褐天牛補充營養(yǎng)的痕跡外,還可發(fā)現(xiàn)產卵刻槽; 3.大部分針葉變?yōu)辄S褐色,萎蔫,可見松褐天牛的蛀屑; 4.針葉全部變?yōu)辄S褐色至紅褐色,病樹整株干枯死亡。此外松墨天牛自身也對松樹造成危害,成蟲在樹干上咬成刻槽,后將產卵在刻槽內,幼蟲孵出后即蛀入皮下,在內皮和邊材形成寬而不規(guī)則的淺坑,使樹木輸導系統(tǒng)受到破壞,綜上,松材線蟲、松墨天牛都對松樹具有危害性,松墨天牛又是松樹線蟲的媒介,松樹做為寄主,受到侵害。68.參考答案: 風雨的強度 溫度 水分和濕度 真菌游動孢子釋放及細菌運動,植物分泌物的擴散 土壤微生物(腐生)69.參考答案: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座70.參考答案: 1.加強栽培管理措施 2.三光:春夏秋季修剪病枝、病蔓、病葉 3.四無:樹無病枝,枝無病葉,穗無病粒,地無病殘 4.提高結果部位及棚架高度,摘心,主蔓斜綁,鋤掉園中雜草,排水良好,適當增施磷鉀肥 5.噴藥保護,抓住病菌初侵染的關鍵時期進行噴藥71.參考答案:敵殺死72.參考答案: 對病植物進行診斷的程序,應該是從癥狀入手,全面檢查,仔細分析,下結論要留有余地。首先是仔細觀察病植物的所有癥狀,尋找對診斷有關鍵性作用的癥狀特點,如有無病征?是否大面積同時發(fā)生?等等。其次是仔細分析,包括詢問和查對資料在內,要掌握盡量多的病例特點,結合鏡檢、剖檢等全面檢查,自然界里變化萬千,典型癥狀并不真是典型,例外的事是常有的。 因此,診斷的程序一般包括: (1)癥狀的識別與描述; (2)調查詢問病史與有關檔案; (3)采樣檢查(鏡儉與剖檢等); (4)專項檢測; (5)逐步排除法得出適當結論。73.參考答案:一是啃食幼苗、幼樹的樹皮,形成帶狀或環(huán)狀剝皮,重者則使樹木死亡。二是啃食幼樹的嫩枝、嫩芽,影響樹木生長或造成樹木畸形。三是啃食和破壞樹根;四是盜食果實和直播造林的種子。74.參考答案: 葉片:受害葉片初期產生圓形或半圓形水漬狀病斑,陰雨天氣病斑擴展為黃土色大斑,無明顯邊緣,病斑中葉肉腐爛,最后,只剩表皮,病葉易脫落。后期,在病斑上長出一個黃色圓形紐扣狀顆粒。 果實:病果初期同樣出現(xiàn)水漬狀圓形斑點,后擴展為土黃色或褐色圓斑,組織腐爛變軟,上有土黃色紐扣狀顆粒,天氣干燥時,病果開始脫落。75.參考答案: 通過氣流傳播。76.參考答案: 一、 (1)掠奪寄主的營養(yǎng)物質 (2)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某些物質對寄主的生理有干擾或毒害作用 二、 (1)分泌的各種酶降解寄主的細胞和組織 (2)產生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等激素,刺激植物細胞和組織的生長、形成腫瘤和叢枝等畸形癥狀 (3)病菌可產生毒素毒害寄主植物77.參考答案:復制78.參考答案:正確79.參考答案: 從病原物與寄生接觸、侵入到寄主發(fā)病的連續(xù)過程,也就是植物遭受病原物秦安后的發(fā)病過程。 四個階段:接觸期、侵入期、潛育期、發(fā)病期。 潛伏侵染:病原物侵入植物組織后,由于寄主或環(huán)境條件的閑置,暫時停止生長活動,但仍保持其晟敏,寄主植物也不表現(xiàn)癥狀,這種現(xiàn)象稱作潛伏侵染。當環(huán)境條件有利于病原時,病原就開始活動,打破潛伏侵染而表現(xiàn)癥狀。 侵染循環(huán):病害從前一生長季節(jié)開始發(fā)病,到下一個生長季節(jié)再度發(fā)病的過程。病原物的越冬,病原物的傳播,越冬后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初次侵染:病原物越冬或越夏后,在植物新的生長季節(jié)周次引起植物發(fā)病的過程,引起植物生長季最初侵染。 再次侵染:收到初次侵染后的植物發(fā)病后,病原物在寄主體內或體外產生大量繁殖體并傳播到正常健康植株上,進行重復侵染的過程,引起病害在生長季節(jié)的蔓延。80.參考答案: 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在發(fā)病部位造成各種形狀、大小、顏色的壞死斑,有的在葉、果病斑上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輪紋;在枝梢上形成梭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潰瘍斑,擴展后造成枝枯。在病癥上更具有明顯的共同特征,即在發(fā)病后期,一般都會產生黑色小點——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在高濕條件下多數(shù)產生膠黏狀的帶紅色的分生孢子堆,這時診斷炭疽病的標志之一。 病原:引起林木炭疽病的病原真菌,主要是無性型菌的炭疽菌屬。 發(fā)病規(guī)律:炭疽病菌一般以菌絲在落葉、落果或殘留于樹上的病葉,病果和病枝中越冬。病菌孢子主要通過風雨傳播,昆蟲在傳播中也有一定作用。通過帶病的苗木和無性繁殖材料,有的甚至通過種子得以遠距離傳播。病菌可通過自然孔口和傷口侵入,同時也可穿透侵入,但一般多通過各種傷口侵入。 初次侵染:潛伏侵染在林木炭疽病中已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處于侵染初期的病菌,由于寄生生長狀況或環(huán)境條件限制,而暫時中止侵染活動,待條件適宜時重新活動,引起發(fā)病。炭疽病的流行與多種因素有關,尤其與降雨有密切關系,雨水偏多的年份發(fā)病也偏重。栽植密度大,枝葉稠密,通風透光差,易發(fā)病。 防治措施: 1.首先應在經營管理上采取合理措施,促使樹木生長健壯。 2.清除病葉、病果及病枝,以減少病菌的侵染來源。 3.利用和選育抗病樹種和品種,或于林內補植抗病優(yōu)株,改善原有林分結構。81.參考答案:菌核越冬82.參考答案:濕度和水分影響很大(氣傳病害)空氣相對濕度、植物表面濕潤時間一般真菌需高濕度和長時間濕潤,白粉病菌孢子在干旱的條件下亦能萌發(fā)83.參考答案: 病原物在寄主體中生活,雙方之間既有親和性,又具有對抗性,構成一個有機的寄主——病原物體系。病理程序也就是這一體系建立和發(fā)展的過程。這一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蘇教版《釘子板上的多邊形》聽評課記錄
-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 14.3 因式分解 14.3.1 提公因式法聽評課記錄 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2.4《整式》聽評課記錄
- 青島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12.1《平方差公式》聽評課記錄
- 魯教版地理六年級下冊7.4《俄羅斯》聽課評課記錄1
- 人民版九年級政治全冊第三單元第八課依法治國第3-4喜中有憂我們共同的責任聽課評課記錄
- 中圖版地理八年級下冊7.4《巴西》聽課評課記錄
- 鋁合金窗產品質量監(jiān)督抽查實施細則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口算練習題
- 一年級英語聽評課記錄
- 天津市河西區(qū)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空白離婚協(xié)議書
- 校長在行政會上總結講話結合新課標精神給學校管理提出3點建議
- 北京市北京四中2025屆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年快遞行業(yè)無人機物流運輸合同范本及法規(guī)遵循3篇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務技術標準
- 2025年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計劃
- 地下商業(yè)街的規(guī)劃設計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國低密度聚乙烯(LDPE)行業(yè)需求動態(tài)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傷殘撫恤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 初中數(shù)學思維訓練雙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練習100道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