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稻田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長沙市稻田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長沙市稻田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長沙市稻田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長沙市稻田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長沙市稻田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一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目前,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公布的各國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GDP)有兩種,一種是按照市場匯率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是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出來的。

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我國2011年將首次全面參與新一輪世界銀行組織的國際比較項目(ICP)活動,使得我國GDP可以通過購買力平價換算,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

ICP是一項全球性統(tǒng)計合作項目,主要目的是測算各種貨幣的購買力平價(PPP),以便用PPP作為轉(zhuǎn)換系數(shù),將各國國內(nèi)GDP轉(zhuǎn)換為用統(tǒng)一貨幣單位表示,從而比較和評價各國的實際經(jīng)濟規(guī)模和結(jié)構。

與比較某一國家不同時期價格水平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不同,購買力平價是比較某一時期兩個或多個國家的綜合價格水平,即兩種或多種貨幣在不同國家購買相同數(shù)量和質(zhì)量的商品和服務時的價格比率。舉例來說,如果在美國花2美元可以買一個麥當勞漢堡,在中國則需要10元人民幣,那么美元與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1∶5;在美國平均要花50美元理一次發(fā),而在中國平均只需要20元,那么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5∶2。

按照市場匯率和購買力平價匯率計算出來的GDP結(jié)果顯然是有差異的,不過,一方面,不論哪種計算方式都不會對GDP的測算系統(tǒng)本身產(chǎn)生影響,一方面,“以購買力平價換算GDP”,可以把CPI、PPP、GDP三個數(shù)據(jù)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盡可能地防止GDP數(shù)據(jù)失真,從而為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和提高國民個人收入提供比較接近真實的參考依據(j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單獨比較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出的GDP數(shù)據(jù),意義并不大。無論以哪種方式計算的GDP,都是總量GDP,而總量GDP只是國家經(jīng)濟實力的一個方面。如果從整體經(jīng)濟實力來看,包括經(jīng)濟結(jié)構、增長方式、發(fā)展階段、人均GDP等,中國依然與發(fā)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同時人均GDP也有局限性,它只能表明一個國家經(jīng)濟的整體產(chǎn)出值,而不能直接作為普通人生活水平的尺度。其他指標如公共服務的質(zhì)量和水平等都很難測定,而且人均GDP并不能表明財產(chǎn)分配是否平等。所以,即使是用購買力平價換算過的人均GDP數(shù)據(jù)也要謹慎使用,因為它只是生活質(zhì)量的眾多參考標準之一。

“以購買力平價換算GDP”是針對近年來主要經(jīng)濟體貨幣匯率波動頻繁,用匯率換算GDP存在失真問題越來越突出的規(guī)避,是我國繼今年初宣布明年起用“調(diào)查失業(yè)率”取代“登記失業(yè)率”之后又一次對統(tǒng)計方法的改進。它可以溶解通貨膨脹因素,比較客觀地反映國人的實際購買能力,不僅是統(tǒng)計方法的改進,更是評價觀念的革新。

2011年作為全球新一輪ICP活動的調(diào)查基準年,全球約180個國家和地區(qū)將同時開展ICP調(diào)查。參與新一輪ICP活動,將有利于我國經(jīng)濟數(shù)據(jù)與國際接軌、進一步融入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有利于更加客觀地評價我國的經(jīng)濟規(guī)模和國際地位,有利于我國統(tǒng)計能力的進一步增強和提升。5.根據(jù)文意,通過購買力平價換算出來的GDP指的是(

)A.以PPP作為系數(shù)轉(zhuǎn)換后用統(tǒng)一貨幣單位表示的一個國家的總量GDP。B.以PPP作為系數(shù)轉(zhuǎn)換后用統(tǒng)一貨幣單位表示的一個國家的人均GDP。C.以PPP作為系數(shù)轉(zhuǎn)換后用統(tǒng)一貨幣單位表示的反映一個國家總購買力的GDP。D.以PPP作為系數(shù)轉(zhuǎn)換后用統(tǒng)一貨幣單位表示的反映一個國家人均購買力的GDP。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2011年,我國將通過“購買力平價換算GDP”計算方式,使中國的GDP開始能夠與世界其他各國進行比較。B.雖然并不影響GDP總量測算,但是由于世界主要經(jīng)濟體貨幣匯率的頻繁波動,用匯率換算GDP的統(tǒng)計方式的局限越來越明顯。C.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實力,在按照市場匯率進行計算和按照購買力平價法進行計算這兩種不同的評價體系中,得到的評價應該是不同的。D.全面參與ICP,有利于我國經(jīng)濟數(shù)據(jù)與國際接軌,改善宏觀經(jīng)濟數(shù)據(jù)的可比性,有效提高我國的統(tǒng)計能力。7.根據(jù)文意,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可以為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和個人收入提高提供比較接近真實的參考依據(jù),我國將用“以購買力平價換算GDP”計算方式取代原來的GDP計算方式。B.作為生活質(zhì)量的重要參考標準,用購買力平價換算過的人均GDP數(shù)據(jù)的不斷提高,代表著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升。C.如果選取的用于測算購買力平價匯率的商品樣本不同,統(tǒng)計出的PPP就不同,從而會導致不同機構和專家測算出來的購買力平價GDP也是有差異的。D.采用“以購買力平價換算GDP”的方法,溶解了通貨膨脹因素,比較客觀地反映了我國人民的實際購買能力,國人的幸福感將由此得到有效提升。參考答案:5.A(根據(jù)第6段的說明,通過購買力平價法測算一個國家的GDP仍然是一個國家的總量GDP)6.A(曲解文意。我國與其他國家GDP的比較有兩種方式,原來也在進行著比較)7.C(A項無中生有,由原文信息不能斷定將“取代原來的GDP計算方式”;B項推斷絕對化,“人均GDP數(shù)據(jù)”只是“生活質(zhì)量”的眾多參考標準之一;D項強加因果,幸福感的有效提升與GDP測算法沒有因果關系)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李暖暖和34個雞蛋文/玉如意李暖暖從家里跑了。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賭氣走的,原因很簡單,她已經(jīng)快混完大學,拿到畢業(yè)證了,理所當然地要求她有著顯赫身份的爸爸給她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說,你做夢吧。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肅省和青海交界的一個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學校早就動員他們?nèi)ノ鞑孔鲋驹刚?,李暖暖只是一賭氣報了名而已。終于,在李暖暖她媽也就是我二嬸的要求下,我決定趁著出差的機會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guī)У男欣钣卸嘀?,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還有果凍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媽說:“這是李暖暖最愛吃的?!睕]辦法,我就拖著幾個大袋子上火車、下火車,轉(zhuǎn)大巴,下大巴,再轉(zhuǎn)小公共汽車,結(jié)果還要步行三公里。是土路,剛剛下過雨,泥濘得根本抬不動腳。碰到一個趕著毛驢車的男人。聽到我找李暖暖,二話沒說,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驢車上。半個小時后,他將我?guī)У搅四莻€小鎮(zhèn)子。很小很小的鎮(zhèn)子,只有一條街道,兩旁的房子低低的舊舊的,男人指著一個低矮圍墻圍起的院子說,那就是學校。下課了,孩子們跑出來,男人跟一個孩子說了什么,那個穿著補丁衣服的小男孩飛快地跑向教室,拉了一個女孩出來。女孩穿著簡單的黑色純棉T恤和黑色牛仔褲,烏黑的頭發(fā)短而整齊。她抬起頭來看我。那個瞬間,我心疼了。我不到23歲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還剪掉了一頭自己最最喜歡的長頭發(fā)。以前的李暖暖,天天穿得怪異而艷麗,喜歡那些小首飾,曾經(jīng)在一只耳朵上戴過四個耳飾,為此差點兒被她爸趕出家門……而現(xiàn)在的她,素面朝天,極其簡約。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聲,一把抱住了我。等她終于從我懷里抬起頭,我看到她哭了。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鎮(zhèn)子最好的一家飯店招待我,還有她的三個學生。李暖暖說,他們是班里最窮的孩子,可能只有春節(jié)的時候才能吃上一頓肉。那頓飯,我?guī)缀醭圆幌氯?,只陪她一起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咽。我說再要兩個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聲說:“我不想讓他們知道別人可以生活得很優(yōu)越,不想讓他們早早地為此而自卑?!背赃^飯,李暖暖叮囑幾個孩子回家,然后我們回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說,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顯然是剛刷過不久,不均勻的魄石灰覆蓋不住曾經(jīng)的許多污漬。“暖暖,”我說,“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彼龘u頭,很堅決地搖頭,“不行,我答應了這些孩子,一定把他們送到初中?!痹?,李暖暖和她爸爸賭氣,非要去個最窮的地方,以折磨自己來懲罰他。結(jié)果她就來了,但她還沒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沒見過這么窮的地方,還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么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開,根本沒有玻璃。還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臟兮兮的……李暖暖當時就想走了,但她沒有走掉,因為所有孩子的家長,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長,輥為了給她,一個愿意來教他們孩子的老師鞠躬的。當那些亂蓬蓬的腦袋一齊低下去,李暖暖的腳就走不動了,就被釘在了那里,花白頭發(fā)的校長拿過了她的行李……李暖暖的班里有32個學生,從她第一天上課的時候,第一排的第一個孩子拿了一個雞蛋給她,說是她媽讓拿的。第二天,第一排第二個孩子也拿了一個雞蛋給她,那是個羞澀的男孩,給她雞蛋時臉紅紅的,不說話……結(jié)果32個孩子每天都輪流給她拿雞蛋。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個雞蛋的那天,那個羞澀的不說話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學校告狀,說孫子偷家里的雞蛋,她才知道了真相: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個雞蛋。她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長大的李暖暖,抱著那個羞澀的不說話的男孩放聲大哭……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凍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細,專注的樣子很像是一個給孩子分食物的母親。在車站,李暖暖一直叮囑我,回去要給她集資,沒錢東西也行,給什么要什么。然后,依舊怨怨地說:“跟我爸要,就說我要20萬贖身?!蔽掖饝?,心里始終酸酸的。她爸說,等到暖暖回來,我要讓她去她想去的地方……臨走,我把這話傳給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說,這老頭,我原諒他了。(有刪改)4.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膬身検茿.小說以細膩、生動的筆觸,敘述了大學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經(jīng)歷,娓娓道來,情節(jié)看似簡單,但蘊含著一種溫暖人心的正能量。B.李暖暖制止“我”再點兩個菜,突出她心思細密的特點,表現(xiàn)了她對學生的深遠之愛,也反映出她對社會存在不公有清醒認識。...C.文中用語言、肖像、動作等描寫以及對比手法來刻畫李暖暖的形象;她要父親拿20萬來為她贖身主要是為了改變當?shù)氐慕虒W條件。D.文章標題簡潔醒目,吸引讀者:“34個雞蛋”是文章的線索,飽含著孩子們對李暖暖的熱愛,感動了李暖暖,使她決心留下來。E.本文立意深刻,現(xiàn)實性強,謀篇布局主要扣住當前社會青年人心理成長過程中的叛逆問題,又涉及父母對孩子如何教育的問題。5.小說第五段寫到了“我”去看李暖暖時的中途境況,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關于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意圖,有人認為抒寫的是師生情的真摯,有人認為反映的是青年人的成長。請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參考答案:4.CA

5.①寫出交通的不便和路途的遙遠,暗示暖暖所在的學校的破舊;②為下文暖暖樸素簡約、堅強執(zhí)著的形象作了鋪墊;(或答:引出下文暖暖樸素簡約、堅強執(zhí)著的形象)③為提示主旨創(chuàng)設條件,正是艱難環(huán)境的磨煉使暖暖成長成熟。

6.觀點一:我認為小說反映的是青年人在經(jīng)歷磨煉后的成長。

①對父親態(tài)度的變化。由原來賭氣離家,想折磨自己懲罰父親,到最后原諒老人。

②自己由個性到樸素。原來長頭發(fā),穿著怪異艷麗,喜歡首飾,到現(xiàn)在頭發(fā)短而整齊,穿著樸素。

③做事認真,顧及心理。決心把學生帶到初中;帶學生吃飯能顧及孩子自尊;分食物像母親。

觀點二:我認為小說抒寫的是在艱難教學中師生情的真摯。

①老師熱愛學生。帶學生吃飯能顧及孩子自尊;決心把學生帶到初中;分食物像母親。

②學生熱愛老師,學生為留住老師,每天給老師送一個從家里偷來的雞蛋,老師感動大哭。

③為改善教學條件,暖暖讓我給她集資,要他父親拿錢來贖身;學校給暖暖最好的房子,家長都尊敬她。小說情節(jié)簡單,人物形象個性鮮明,主題明了易懂,文章整體閱讀難度不大。第1小題考查分析鑒賞小說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第2小題考查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第3小題考查從不同角度探究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考查角度較為全面,設題梯度明顯,區(qū)分度好,能夠較為全面地考查學生解讀小說的水平。4.B項,“反映出她對社會存在不公有清醒的認識”理解有些牽強。D項,“‘34個雞蛋’是文章的線索”表述不恰當,是重要情節(jié)。E項,對謀篇布局的分析錯誤,本文的謀篇布局主要扣住當前社會青年人經(jīng)歷磨煉后,逐步成長成熟。5.本題考查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解答時應先概括環(huán)境本身的特點,然后再從對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對表達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這兩個主要角度來分析。點睛:環(huán)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其中,社會環(huán)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征的建筑、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自然環(huán)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jié)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在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有以下作用:一、交代事情發(fā)生的地點或背景。在小說的里,一般會有社會環(huán)境的描寫,交代事情發(fā)生的地點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實性。二、渲染氣氛。一般來講,每篇小說都有一種感情基調(diào),每篇作品也有一種特定的氛圍,作家往往用生動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來渲染故事的氣氛,從而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感染讀者。三、烘托人物的心情。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有時候也能烘托人物豐富的心理,凸顯人物心理活動,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四、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與環(huán)境描寫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環(huán)境描寫以情節(jié)為依據(jù),而情節(jié)發(fā)展又離不開環(huán)境描寫。五、深化作品主題。分析小說的主題,離不開對人物和情節(jié)的細致分析,也離不開對環(huán)境的認真考察。自然環(huán)境不僅僅是交代人物活動的場所,還能孕育人的氣質(zhì),涵養(yǎng)人的精神,從而揭示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進而深化小說的主題。6.本題為探究題。兩種觀點贊同哪一種都可以,分析時一定要緊扣文本本身的內(nèi)容。若認為“小說反映的是青年人在經(jīng)歷磨煉后的成長”,分析要從對父親的態(tài)度、自身外在與內(nèi)在的變化這兩方面展開;若認為“抒寫的是在艱難的教學中師生情的真摯”就要從老師對待學生與學生感激老師這兩方面展開。...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人生的四種境界張世英按照人的自我發(fā)展歷程、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最低的境界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這種境界中只知道滿足個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稱之。當人有了自我意識以后,生活于越來越高級的境界時,此種最低境界仍潛存于人生之中?,F(xiàn)實中,也許沒有一個成人的精神境界會低級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絲毫沒有一點高級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導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級”的人。第二種境界為“求知境界”。在這一境界,自我作為主體,有了進一步認知作為客體之物的規(guī)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識,掌握了規(guī)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僅從心理學和自我發(fā)展的時間進程來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從哲學和人生價值、自由之實現(xiàn)的角度來看,也顯然比欲求境界高一個層次。第三種境界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現(xiàn)幾乎同時發(fā)生,也許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但從現(xiàn)實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角度和實現(xiàn)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則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發(fā)展到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責任感和義務感,這也意味著他有了自我選擇、自我決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聽憑命運擺布的小卒。但個人的道德意識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發(fā)展過程:當獨立的個體性自我尚未從所屬群體的“我們”中顯現(xiàn)出來時,其道德意識從“我們”出發(fā),推及“我們”之外的他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審美境界”。這是因為此時審美意識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認識關系,它把對象融入自我之中,而達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審美意識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實踐關系。這樣,審美境界既超越了認識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應該”的限制,而成為超然于現(xiàn)實之外的自由境界。在現(xiàn)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很難想象一個人只有其中一種境界而不摻雜其他境界,只不過現(xiàn)實的人,往往以某一種境界占主導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們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區(qū)分出某人是低級境界、低級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級境界、高級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導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審美境界占主導地位的真正的詩人、真正的藝術家……

(節(jié)選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報》,有刪改)1.關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發(fā)展歷程中,體現(xiàn)著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B.它由四個層次組成,從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個時期都要經(jīng)歷這四個層次。C.現(xiàn)實的人生中,它是一個整體,是由從低到高的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的。D.每個人的人生境界表現(xiàn)錯綜復雜,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分別主導著人生的不同階段。2.對“求知境界”與“道德境界”關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著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現(xiàn)得晚。B.達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備了知識,掌握了規(guī)律,為“道德境界”的產(chǎn)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C.責任感與義務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D.“求知境界”雖也把“自我”作為主體,但這個“自我”卻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這種境界是任何一個具有高級境界的人所極力排斥的。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僅滿足于個人生存所必須的最低欲望,而對規(guī)律與秩序有了認知的要求。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關注自我,而已經(jīng)有意識地把“我們”作為自我選擇、決定時的中心了。D.“審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棄其他三種境界。參考答案:1.A解析:B項“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發(fā)展歷程、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劃分的,不是以年齡段劃分的,“從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個時期都要經(jīng)歷這四個層次”錯;C項“由低到高”錯。D項“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分別主導著人生的不同階段”錯,“不同層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階段”沒有必然聯(lián)系。2.B解析:“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現(xiàn)幾乎是同時發(fā)生”,因此“求知境界”為“道德境界”的產(chǎn)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錯誤的,文中也沒有相應的說法。3.B解析:A項“這種境界是任何一個具有高級境界的人所極力排斥的”錯,文中說“在現(xiàn)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C項“‘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關注自我”錯,文中說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運的主人,而不是聽憑命運擺布的小卒”,這就是關注自我。D項“到了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棄其他三種境界”錯誤。文中說“在現(xiàn)實的人生中,這四種境界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只不過現(xiàn)實的人,往往以某一種境界占主導地位,其他次之”。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張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為郎。用善書給事尚書,精力于職,休沐①未嘗出。上行幸河東,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具作其事。后購求得書,以相校無所遺失。上奇其材,擢為尚書令,遷光祿大夫。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秉政,以安世篤行,光親重之。久之,天子下詔曰:“右將軍光祿勛安世輔政宿衛(wèi),肅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寧。夫親親任賢,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為富平侯。”大將軍光薨后數(shù)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車騎將軍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謹厚,勤勞政事,國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為大將軍。”上亦欲用之。安世聞之,懼不敢當。請聞求見,免冠頓首曰:“老臣誠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繼大將軍后,唯天子憐哀,以全老臣之命?!鄙闲υ唬骸熬蕴t。君而不可,尚誰可者!”安世深辭弗能得。嘗有所薦,其人來謝,安世大恨,以為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絕勿復與通。有郎功高不調(diào),自言于安,安世應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執(zhí)事,何長短而自言乎!”絕不許。已而郎果遷。莫府長史遷,安世問以過失。長史曰:“將軍為明主股肱,而士無所進,論者以為譏?!卑彩涝唬骸懊髦髟谏?,賢不肖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薦之?”其欲匿名跡遠權勢如此。安世自見父子尊顯,懷不自安,為子延壽求出補吏,上以為北地太守。安世尊為公侯,食邑萬戶,然身衣弋綈②,夫人自紡績,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內(nèi)治產(chǎn)業(yè),累織纖微,是以能殖其貨,富于大將軍光。天子甚尊憚大將軍,然內(nèi)親安世,心密于光焉。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歸侯,乞骸骨。天子報曰:“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沖萬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亂朕所不及得數(shù)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將軍強餐食,近醫(yī)藥,專精神,以輔天年?!卑彩缽蛷娖鹨暿?,至秋薨。天子贈印綬,送以輕車介士,謚曰敬侯。(選自《漢書·張安世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沖萬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亂/朕所不及/得數(shù)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B.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沖萬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亂/朕所不及/得數(shù)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C.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沖萬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亂/朕所不及得數(shù)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D.將軍年老被病/朕甚閔之/雖不能視事/折沖萬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亂/朕所不及/得數(shù)問焉/何感而上書歸/大將軍/富平侯印/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B.漢代的國家中樞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組成,稱“三公”。其中御史大夫總管行政。C.“頓首”是古代的一種禮節(jié),即拜跪于地,引頭至地,頭頓地再舉起。D.“乞骸骨”就是官員自請退職,字面意思就是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張安世工作盡責。供職尚書時,工作盡心盡責,連例行節(jié)假日也沒有外出過。擔任光祿大夫后,大將軍霍光很看重他,御史大夫魏相也對他評價很高。B.張安世為人謙遜?;实巯肴斡盟麨榇髮④姡J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擔此重任,堅持推辭但沒有成功。C.張安世對家人要求嚴格。他認為自己和兒子地位都尊貴顯耀,內(nèi)心很不安,就向皇帝請求讓他的兒子張延壽離開京城去做北地太守。D.張安世善于治家。他雖然有萬戶封地,但生活節(jié)儉,夫人親自紡織,家奴都有手藝活做。張家憑勤勞節(jié)儉、善于經(jīng)營而富有。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上行幸河東,嘗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2)天子甚尊憚大將軍,然內(nèi)親安世,心密于光焉。(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參考答案:10.A

11.B

12.C

13.(1)皇上出行到河東,曾經(jīng)丟失了三箱書,下詔詢問沒有人能知道,只有張安世記得那些書里的內(nèi)容。(2)天子非常敬畏大將軍霍光,然而內(nèi)心里親近張安世,比對霍光還要親密。(3)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頭發(fā)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著或者頂著東西了?!?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句首發(fā)語詞、句末語氣詞,要確定謂語。一般情況下,句首發(fā)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jié)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復等修辭;尤其要關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句中“焉”是助詞,在句末,據(jù)此排除C項;而“歸大將軍、富平侯印”很明顯是“歸還官印”之意,這樣可排除D項;A、B兩項區(qū)別點在于“雖不能視事”還是“雖不能”,根據(jù)“視事”是“主持事務”之意,可知應為“雖不能視事”,排除B項。故選A?!?1題詳解】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nèi)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B項,“御史大夫總管行政”錯,丞相總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監(jiān)察和秘書工作。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題的做法如下,先瀏覽選項,確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體將選項與文中原句進行比較以發(fā)現(xiàn)問題。此類題目的誤區(qū)有:事件張冠李戴、時間地點遷移、曲解實虛詞等。本題C項,原文語境“安世自見父子尊顯,懷不自安,為子延壽求出補吏,上以為北地太守”,可見張安世只是請求讓兒子張延壽出京補職,并未提出具體職位,是皇帝任命張延壽為北地太守的。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得分點,翻譯時保證得分點的落實。(1)句得分點:“幸”“莫”“亡”。(2)句得分點:“尊憚”“親”“密”?!军c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張安世字子孺,年輕時因父親關系做了郎官。因擅長書法而供職尚書,盡心盡力于職責,例行假日沒有外出過。皇上出行到河東,曾經(jīng)丟失三箱書,下詔詢問沒有人能知道,只有張安世記住了那些書的內(nèi)容,把書中的內(nèi)容詳備地寫出來。后來懸賞征求找到了那些書,用來校對沒有什么遺漏的?;噬险J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書令,調(diào)任光祿大夫。漢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執(zhí)掌政權,因為張安世品行忠厚,霍光親近重用他。過了一段時間,天子下詔書說:“右將軍光祿勛張安世輔佐政務,擔任宿衛(wèi),嚴肅恭敬,從不怠慢,十三年了,都能康樂安寧。信任親人任用賢人,是唐虞時代的治國原則,封張安世為富平侯?!贝髮④娀艄馑篮髱讉€月,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帝說:“車騎將軍安世侍奉孝武皇帝三十多年,忠心誠信謹慎厚道,勤于國事,他是國家的重臣,應該加封他的地位,讓他做大將軍?!被实垡蚕肴斡盟?。安世聽到這件事情,內(nèi)心恐懼,不敢接受。于是,前去拜見皇帝,摘掉官帽叩頭說:“我實在是認為自己的才能不足以做這樣的高官,接替大將軍霍光的職位,懇請您稍加哀憐,來保全我的性命。”皇帝笑著說:“你說的太謙虛了。如果你不能夠勝任這一職務,還有誰能夠勝任呢!”安世再三推辭沒能成功。曾經(jīng)有所推薦,那人來道謝,安世非常遺憾,認為推薦賢良,介紹有才能的人,哪里有私人感謝的道理?于是跟這個人斷絕了關系,不再跟他來往。有個郎官功勞很大,官職得不到升遷,自己找張安世談起這事,張安世回答說:“您的功勞大,英明的皇上是知道的。臣下是供職的,有什么功勞大小可以自夸呢!”拒絕了,沒有答應。沒多久,郎官果然升遷了。莫府長史升了官,安世問他自己的過失。長史說:“將軍是皇帝的股肱之臣,但是沒有推薦士人,談論此事的人都瞧不起您。”安世說:“皇帝賢明,對于臣子中的賢與不賢分得很清楚,我修養(yǎng)自己罷了,怎么能夠了解士人并推薦呢?”他要隱藏名聲疏遠權勢就是這樣。張安世自己發(fā)覺父子地位尊貴顯耀,內(nèi)心很不安,就替兒子延壽請求外出做官,皇帝讓他做了北地太守。安世居于列侯的高位,封地萬戶,然而自己穿著黑色粗厚的絲綢,夫人自己紡織績麻,七百家奴,都有手藝活做,在家里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經(jīng)常積蓄細微的財物,因此能夠不斷增加財產(chǎn),比大將軍霍光還富有。天子非常敬畏大將軍霍光,然而內(nèi)心親近張安世,比對霍光更親密。元康四年的春天,張安世病,呈上報告歸還侯爵,請求退休?;实刍貜驼f:“將軍年事已高且疾病纏身,我非常同情。即使不能夠主持事務,用謀略和智慧克敵制勝,你是先帝是重臣,擅長治亂之事,我比不上你,所以多次征求你的意見,是什么怨恨讓你想要上書歸還大將軍、富平侯的官印呢?這是待朕不厚,而忘舊恩,這不是我所希望的?。∠M麑④姸喑渣c飯,找醫(yī)生看看,安心養(yǎng)神,來輔助我?!卑彩烙置銖娭鞒质聞?,到秋天去世?;实圪浗o他印綬,用戰(zhàn)車和武士為他送葬,謚號為“敬侯”。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題。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嘗學于曾子,事魯君。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鄉(xiāng)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余人,而東出衛(wèi)郭門。與其母訣,嚙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wèi)?!焓略印>禹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而與起絕。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濒斁芍?,謝吳起。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庇谑俏何暮钜詾閷ⅲ瑩羟?,拔五城。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蔽暮钜詤瞧鹕朴帽?,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12.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以明不與齊也

與:親附B.魯卒以為將

卒:士兵C.魯君疑之,謝吳起。

謝:勸戒D.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

過:指責1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B.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

執(zhí)其手而與之謀C.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

D.乃以為西河守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

14.以下吳起的行為,與某些魯人認為他“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項是①于是欲就名,遂殺妻 ②殺其謗己者三十余人③其母死,起終不歸 ④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⑤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 ⑥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③⑥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吳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齊、攻秦,皆取得過輝煌戰(zhàn)功。B.吳起抱定“不為卿相,不復入衛(wèi)”的旦旦信誓,連自己的母親過世了也“終不歸”。C.有人認為吳起“貪名猜忍”,學兵法事魯君,會給魯國帶來災難,建議魯君棄用吳起,魯君聽信了諫言。D.吳起與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親認為這是吳起欺騙兵士為之賣命的一種陰險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參考答案:12.A(“卒”應為“終于”,“謝”應為“辭退”,“過”應為“超過”)

13.C

(A.到,前往;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沒實在意義。B.可是、卻,表轉(zhuǎn)折;表承接。C.因為。D.于是,就;才)

14.B

(④⑤⑥講吳起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卒愿為之效死。)

15.D

(“欺騙兵士為之賣命的一種陰險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與原文意思不合。)古文翻譯:吳起是衛(wèi)國人,善于用兵。曾經(jīng)向曾子求學,奉事魯國國君。齊國的軍隊攻打魯國,魯君想任用吳起為將軍,而吳起娶的妻子卻是齊國人,因而魯君懷疑他。當時,吳起一心想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用來表明他不親附齊國。魯君終于任命他做了將軍,率領軍隊攻打齊國,把齊軍打得大敗。魯國就有人詆毀吳起說:“吳起為人,猜疑殘忍。他年輕的時候,家里積蓄足有千金,在外邊求官沒有結(jié)果,把家產(chǎn)也耗費盡了,鄉(xiāng)鄰中有人笑話他,他就殺掉三十多個譏笑自己的人。然后從衛(wèi)國的東門逃跑了。他和母親訣別時,咬著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說:‘我吳起不做卿相,絕不再回衛(wèi)國。’于是就拜曾子為師。不久,他母親死了,吳起最終還是沒有回去奔喪。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斷絕了師徒關系。吳起就到魯國去,學習兵法來奉事魯君。魯君懷疑他,吳起殺掉妻子表明心跡,用來謀求將軍的職位。魯國只是個小國,現(xiàn)在卻有了戰(zhàn)勝強國的名聲,那么諸侯各國就要謀算魯國了。況且魯國和衛(wèi)國是兄弟國家,魯君要是重用吳起,就等于拋棄了衛(wèi)國?!濒斁龑Υ诵挠幸蓱],就辭退了吳起。這時,吳起聽說魏文侯賢明,想去事奉他。文侯問李克說:“吳起這個人怎么樣啊?”李克回答說:“吳起貪戀名利而愛好女色,然而帶兵打仗,就是司馬穰苴也比不過他?!庇谑俏何暮罹腿斡盟麨橹鲗?,攻打秦國,奪取了五座城池。吳起做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背負著捆扎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濃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后,就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濃液,怎么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以前吳將軍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zhàn)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里。如今吳將軍又給他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在什么時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魏文侯因為吳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潔不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將士的信任,就任命他擔任西河地區(qū)的長官,來抗拒秦國和韓國。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圣人無常師??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鬃釉唬喝诵校瑒t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從師的道理。B.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百工:各種工匠。C.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句讀:句子的朗讀。D.郯子之徒

徒:徒弟。5.下列各句中,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陳涉甕牖繩樞之子B.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C.直不百步,是亦走也D.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第一段正面闡述了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B.第二段慨嘆師道不傳已久,運用對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從師與“今之眾人”恥學于師,“其子”習句讀從師與“其身”惑而不從師,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分別對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C.第三段以孔子從師的范例,進一步闡明教師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D.最后一段說明寫作本文的緣起,這本屬于附記性質(zhì),但作者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能行古道”,又一次強調(diào)了他的觀點。7.把下列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2)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參考答案:4.B

5.B

6.C

7.(1)不通曉句讀,不能解決疑惑,有的(不知句讀)向老師學習,有的(不解疑惑的)卻不向老師學習。(2)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羞恥,以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3)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意義的把握。考生應把選項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結(jié)合上下文的語境推測意思和用法的正誤。A項解釋錯誤,“師道”,從師的風尚;C項解釋錯誤,“句讀”,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D項解釋錯誤,“徒”,類。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句式的辨析。文言句式有倒裝句(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賓短語后置句)、省略句、被動句、判斷句等。例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是判斷句。A項,是判斷句。B項,介賓短語后置句。C項,是判斷句。D項,是判斷句。故選B?!?題詳解】本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題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譯錯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后將原文內(nèi)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fā)現(xiàn)問題。本題,C項,引用孔子的范例,闡明的是“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道理。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的能力。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文言文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虛詞,把握語境推斷。第一句關鍵點:“句讀之不知”:“不通曉句讀”;“之”:助詞,提賓的標志;“或”:“有的”;“師”:“從師學習”;“不”通“否”。第二句關鍵點:“卑”:“地位低下”;“官盛”:“以官位高的人(為師)”;“羞”:“覺得羞恥”。第三句關鍵點:“是故”:“因此”;“不必”:“不一定”;“賢于弟子”:“比學生賢能”;“術業(yè)”:“學問技藝”?!军c睛】翻譯句子要解釋出關鍵的字詞的意思,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二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后置等倒裝句)和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shù)恼{(diào)整。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五是有些虛詞表示各種語氣的,需要譯出。參考譯文: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會沒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他所存在的疑惑,就最終不能理解了。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們聽聞見識事情也本來比我早,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作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哪里去考慮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難?。」糯氖ト?,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xiàn)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愚人之所是愚人,大概都是出于這里吧?人們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于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切┙绦『⒆拥膯⒚衫蠋?,是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了解句讀,疑惑就不能解開,有的向老師求解,有的卻不向老師求解,小的方面去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向他人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就聚集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yōu)槭裁醋I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羞恥,以高官為師就近乎諂媚?!卑?!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屑一提,現(xiàn)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ト藳]有固定的老師??鬃釉咱白印⑷O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鬃诱f:“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币虼藢W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齡十七,喜歡古文,六經(jīng)的經(jīng)文和傳文都普遍地學習了,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途徑,寫這篇《師說》來贈送他。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4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洋溢于《人類簡史》一書的是一種對天下眾生的無邊大愛。赫拉利無疑是痛恨人類中心主義的。在他看來,正是這種罪惡的人類中心主義把具有神一般能力的智人,形成了一種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怪獸,結(jié)果帶來了地球生態(tài)一場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他認為迄今為止的智人歷史,

的都是些亂七八糟、一無是處的東西,因而“歷史從無公正”,而所謂的智人呢,其實一點也不明智。不過,如果把智人歷史整個斥為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顯然也

。實際上,赫拉利也沒有這樣做。譬如對今天人類社會正在向“全球帝國”演進這一發(fā)展趨勢,他還是相當肯定的,因為他覺得非此不能消弭戰(zhàn)爭、實現(xiàn)環(huán)保和保障人權。當然他也沒忘記特別強調(diào)說這種“全球帝國”是一種“不受任何特定國家或族群管轄的”世界政治秩序——這種強調(diào),在“新帝國論”

的當下,自然是十分必要的。(

)他對智人的所有批評說到底只是一種對人類命運的深深憂慮,以及對智人

、痛改前非的殷切期待。他對當下基因工程學改良人類的種種做法的尖刻抨擊,便充分顯示了他的這種“愛人”情懷。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茿.悄然興起

有失偏頗

甚囂塵上

幡然醒悟B.大行其道

失之偏頗

滿城風雨

幡然醒悟C.大行其道

有失偏頗

甚囂塵上

幡然悔悟D.悄然興起

失之偏頗

滿城風雨

幡然悔悟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為恰當?shù)囊豁検茿.正是這種罪惡的人類中心主義把具有神一般能力的智人,形成了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一種怪獸,結(jié)果給地球生態(tài)帶來了毀天滅地的一場人類洪水。B.正是這種罪惡的人類中心主義把具有神一般能力的智人,變成了一種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怪獸,結(jié)果造成了地球生態(tài)一場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C.正是這種罪惡的人類中心主義把具有神一般能力的智人,變成了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一種怪獸,結(jié)果地球生態(tài)造成了毀天滅地的一場人類洪水。D.正是這種罪惡的人類中心主義把具有神一般能力的智人,變成了一種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怪獸,結(jié)果給地球生態(tài)帶來了一場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盡管對智人的行為有諸多不滿,赫拉利內(nèi)心還是愛人的。B.盡管智人的行為帶來了諸多不滿,赫拉利內(nèi)心還是愛人的。C.即使對智人的行為有諸多不滿,赫拉利內(nèi)心也是愛人的。D.即使智人的行為帶來了諸多不滿,赫拉利內(nèi)心也是愛人的。參考答案:17.C

18.D

19.A【17題詳解】本題考查成語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首先把握成語的意思,然后結(jié)合語境辨析正誤。大行其道:學術道術正在盛行,流行,成為一種風尚。悄然興起:不知不覺中某種事物開始流行或興盛起來。第一處語境是指一種學術現(xiàn)象的興起,所以此處用“大行其道”;有失偏頗:偏向某一方,有失公允。失之偏頗:在公正與不公正之間有失誤。第二處根據(jù)語境,評價的偏向性,所以用“有失偏頗”較為合適;甚囂塵上:對傳聞之事議論紛紛,言論十分囂張,貶義。滿城風雨:一件事傳播很廣,到處議論紛紛。根據(jù)語境是貶義環(huán)境,所以用“甚囂塵上”較為合適;幡然醒悟:對之前沒看清的事物迅速而徹底地認識到過錯而醒悟悔改。幡然悔悟:對做錯的事情表示后悔,思想轉(zhuǎn)變很快,徹底悔悟。悔悟比醒悟較為適合語境,所以用“幡然悔悟”較為合適。故答案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應先瀏覽選項,排除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根據(jù)審題,不難發(fā)現(xiàn)本題中語病如下,搭配有誤:“形成”“怪獸”,“造成”“洪水”。定語語序:“一種不負責任、貪得無厭又極具破壞力的怪獸,一場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狀語語序:結(jié)果給地球生態(tài)帶來了一場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故答案選D。【19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語言表達的連貫的能力。這是一道根據(jù)文意填空的題目,高考題目一般為科普類的說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結(jié)尾嚴密。要求填寫的較為準確,這樣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關系,前后文之間的相互的提示和照應,盡量文中的詞語組織句子進行填寫,這樣能夠減小誤差。本題考生要注意:關聯(lián)詞語的區(qū)別,“盡管……還”是轉(zhuǎn)折關系,“即使……也”是假設關系,根據(jù)語境,應該是轉(zhuǎn)折關系;主語的一致性,主語是赫拉。故答案選A。【點睛】辨析并修改病句類試題,考生要注意在平時的學習中多積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結(jié)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類型病句的特點。常見的病句類型例如,成分殘缺或贅余:是常見的病句類型,主要有主語殘缺,謂語殘缺,中心語殘缺,介詞殘缺,較典型的是介賓短語淹沒主語造成主語殘缺,修飾語過長淹沒中心詞造成中心語殘缺,結(jié)構較復雜造成介詞殘缺,成分贅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語意重復,答題是注意劃分句子成分,找到殘缺的對象。表意不明:是常見的病句類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劃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詞義內(nèi)涵不明。句子中出現(xiàn)指代性詞語,看指代是否明確;查看句子中的修飾成分,看是否能同時修飾后面的兩個詞語。結(jié)構混亂:是常見的病句類型,有句式雜糅、暗換主語和中途易轍等幾種,句式雜糅表現(xiàn)為把表示同一個意思的兩種說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轍主要表現(xiàn)在前面的句子沒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現(xiàn)的新的陳述對象8.依照示例,從下列人物“項羽、劉邦、荊軻”中任選一位,寫一段評論。要求抓住人物特點,能從正反兩方面對人物加以評說。(100字左右)示例:孔子禮崩樂壞,動搖不了你“克己復禮”的決心;周游列國,顯示了你“仁者愛人”的毅力;縱使棲棲遑遑,你也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zhí)著!編訂《春秋》《詩三百》,你將文明教化的火種傳承;廣收門徒,有教無類,你的思想照亮了萬古長夜。但是,歷史的車輪畢竟不是你一人可以阻擋,不能順應時代潮流使得你只能生活在遙遠的“周公時代”!參考答案:項羽:他是一位懷揣壯志、果敢勇武的西楚霸王,他也是一位率真自尊、兒女情長的偉丈夫。在普通百姓的眼中,他是力扛鼎氣蓋世的英雄;在詞人的眼中,他是令人仰慕的“人杰”“鬼雄”;在史家眼中,他又是迷信武力、缺乏寬容、政治幼稚,令人扼腕的悲情英雄。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四海兮歸故鄉(xiāng)”——這是你登上漢高祖寶座后躊躇滿志的高歌,是你征戰(zhàn)天下最終獲勝的驕傲聲音!你審時度勢,廣納人才,屈伸有度,足智多謀;你用不懈的努力,從泗水亭長,一步步走向帝王之位;你用超群的智慧,從西楚霸王手里奪得了天下??墒牵愕募樵p之術、厚黑之道,也讓你的袞袞華服之上打上了深深的卑劣印記!荊軻:①易水高歌,穿越了千古的悲涼慷慨;素衣單車,卷揚起凝重的長河落日。千金雖重,重不過你慨然一諾,匕首光寒,也難比你炯炯雙眸。秦殿之上的奮力一搏,兌現(xiàn)了對燕太子的承諾;刺秦的凜然大義,昭示了你不畏強暴的勇氣??烧l知,大勢所趨,獨木難支;一統(tǒng)天下的洪流,也斷非一人可以阻遏。②一劍,承載國之重負;一歌,詠盡生死離別;一笑,彰顯英雄本色。他有勇有謀,重諾守信;他睿智沉著,以大智應大局;他忠義剛直,視死如歸。然而,縱使他豪情萬丈,也逆不過歷史潮流,大勢所迫。時勢造英雄,亦能亡英雄。此題考查的是“表達交流”中《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jù)》能力,并考查學生對課內(nèi)涉及到的《史記》人物了解程度。9.新聞點評就是用簡約的文宇對新聞進行評論,請點評下面這則新聞。要求:見解獨到,是非分明,不超過30字。(3分)新學期初,某大學愛心社聯(lián)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為期3天的“愛心大巴”免費接站活動,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學。由于受到返校大學生的懷疑、猜測,乘客寥寥無幾,而無償提供的礦泉水和小點心也因無人問津而成了擺設。學子們的愛心變成了傷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略10.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A.你和我小學畢業(yè)時的合影我一直當作珍貴的“文物”惠存著。B.可能是一時疏忽,你的稿子有幾個不太通暢的語句,我斗膽做了斧正。C.你寄來的使用說明書,我有幾個地方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詢。D.我的一首小詩在《星星》上發(fā)表了,現(xiàn)抄寄給你,請雅正。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語言得體的題目,語言得體主要有文體得體和語體得體,文體得體注意一般應用的格式的規(guī)定,語體得體注意說話者的身份,對象的身份,重點注意謙敬詞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