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金鰲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金鰲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金鰲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金鰲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金鰲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金鰲中學2020-2021學年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文,完成14-17小題另一種呼喚黃曉萍①兩幅古人物畫,在我心中激起的反響,竟比文字更強烈。它從形象到神韻,從志氣到精神,無不是一種完整,說完美也是可以的。我所指的,是鐘馗與屈原。②我們那地方,鐘馗像常用來鎮(zhèn)邪避妖打鬼,年三十往家門上貼,怪有人緣地同主人共享年夜飯,差不多同祖宗同一檔次,敬祖宗的美酒,鐘馗也飲一斛。畫上的鐘馗總丑得那么正氣,短髯黑黑撐出扇面形狀,立立的怒中帶笑,就看你帶著何種心情去凝望了。③屈原像民間不常見。他出于文字經典,是我爺爺鄉(xiāng)土師爺身份的徽章,輕易不示人。畫中的屈原是那么飄逸,《天問》中找不到頭,那頭是橫的,山羊胡子與飄飄怒發(fā)和離體襟衫生出一股寒風,我總覺得他很冷。學業(yè)稍進之后讀《離騷》,先讀出大氣磅礴文采飛揚,后悟出身世際遇情系蒼生。這時再看那幅《天問》,很感同身受詩人的無可奈何。爺爺說這書我是讀進去了。最近另見到一幅明朝陳洪緩作的《屈子行吟圖》,大不是《天問》的情結,《天問》中的激蕩沒有了。在這幅行吟圖中,廣袖長袍翹頭履上,皺褶如破箐注冷流,原是懸寶劍的腰,懸了一根拐杖,怎么看怎么蒼涼。我觀他峨冠頂戴下,瘦長的臉凄苦而平和。他不再問天了,天已有病還問它何來?我想他這是去投江。他本是投江而去的,英雄氣短并不影響他精神長存,文化人沒有一個能如屈原集政治與文才于一身的。屈原的失誤并不在謀略而是在宮幃,屈原遭了女禍,還有男人的舌箭。君臣恩斷義絕,他被發(fā)配了,充軍了。他言志的《離騷》,未必不是一曲有志不得伸展的牢騷。④文人迂腐而可愛。靈魂的屈原成為國寶,昭示著文化的不朽,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文人脆弱的心態(tài)。每當自身怯力之時,總是會從古人身上找出些說法來充實和鼓勵自己。把氣節(jié)化為一種文化內涵,他們請出屈原詢問過去未來。劉勰、司馬遷、李白……他們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鏤石成印懸于案頭,撰成六書旌于中堂,曲成宮商蕩滌五腑六根濁氣。至于屈原投江之舉,被頌為洗卻塵世骯臟。皎潔永恒,使瀚海書林梅香荷香桔香千古。⑤那日走江,行至秭歸,兩千余年的古城仍是一座古城,不城不鄉(xiāng)似城似鄉(xiāng),古墻豁口取民宅一堵風火墻,斑駁出悠悠歲月。剃頭匠挑子橫著橫著量完小巷,不緊不慢的吆喝聲古歌一樣綿長。這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詩人的秭歸有廟有祠供奉屈原,有石牌坊旌幟屈原,一派蒼樸古雅終未曾把它經營成旅游勝地文化名城。在這里,我聽到另一種呼喚。⑥長江彎彎回浪,臨北岸有一片軟水,江中的激流沖南岸峭崖,使北岸的軟水溫柔而明凈。軟水叫屈原沱。傳說屈原有位賢德的姐姐叫女媭,兄弟做大官時她是農婦,概無錦衣富貴。兄弟被流放她歸來故里等待兄弟。流放人永遠在流放,呼喚聲天天在呼喚:“兄弟,屈子,歸來兮!”汩羅江中一縷英魂托夢姐姐,他已憤怒地隨水而去,他將留戀地隨水而歸。次日女媭翹首江邊,一條大紅魚溯流而上,面對女媭,魚頭點三下魚尾搖三下,巨口一張吐出個宛然生前的屈原,那魚頓時失影。傳說凄美而離奇,人民性極強,秭歸人都能言說而且不走樣。這故事的純樸,還在于呼喚魂兮歸來的是姐姐而不是戀人或者母親。屈原在秭歸,同于鐘馗在我的家鄉(xiāng),又成了家家門上一幅畫,概無官爵,一個已東小老頭,還原于民間,我想這當是屈原最好的歸宿。

(節(jié)選自《百年百篇經典美文》,有刪改)

注:箐:(qìng),山間的大竹林,泛指樹木叢生的山谷。14.請理解“他已憤怒地隨水而去,他將留戀地隨水而歸”一句在文中的含意。(4分)15.文章圍繞“呼喚”展開,請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16.文中描述了關于屈原的三幅畫像,請根據文意,簡要概括三幅畫像中屈原形象的特點。(6分)17.文章結尾說:“一個巴東小老頭,還原于民間,我想這當是屈原最好的歸宿?!闭埥Y合全文,分析并評價作者的觀點。(6分)參考答案:

2.現代文閱讀。(18分)你好,時間?。ㄈ~延濱)①你好,時間。每逢佳節(jié),都會想到時間。像一個戀人,追求過,也逃避過;等待過,也消磨過。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時間就是我自已,就是流入我生命的一切,也是從我生命流走的一切,我這才認真地打量時間,像對著鏡子打量自己的模樣,有了白頭發(fā)了,額頭也有了皺紋,只是眼睛里還藏著笑意,好像說,你真的認識我嗎?②時間最早是床邊的一只雙鈴馬蹄鐘。它一響,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我只知道我開始自己的生活,就是那座會吵會鬧的鐘,告訴我時間到了。時間是起床,是上學,是作息時間表,是家庭作業(yè),是我的逃學記錄與鑒定書上的評語,也是老師嚴厲的批評。大人說,這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就是批評你不聽話,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時間是我的第一個老師,就像孔夫子,也像老城區(qū)高塔上的大鐘。多少人在它面前走過去了,老鐘依然走著,不管是在宮中威嚴的皇帝還是拼命造反坐了天下的老百姓。③上年紀的人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時間珍貴,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然而年少不知愁滋味,其實就是不知道時間可貴。用時間爬格子換學問,也用時間打游戲換快樂,用時間找朋友換愛情,也用時間編大網撈虛名。一無所有的年輕人有的就是大把的時間,輕拋不心疼,直到年齡蒼老時才發(fā)現,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無用之物,而時間的存折上已經支付得所剩無幾。時間是有價的,電視上的《鑒寶》節(jié)目里,那些專家憑什么叫專家,是因為他們能看出凝聚在瓷片和銅銹上的時間,那些變得蒼老和憔悴的器物憑什么叫古董,是因為它們擁有久遠的時間。可惜的是,人們總喜歡犯錯誤,當這些古董向人們展示時間的價值時,人們記住了錢幣的數量,忘記了那不是古董的價值而是時間的分量。④說光陰無價,這是詩性的表述。說時間有價,這是古玩行存在的理由。認識時間的價值,不需要改朝換代,坐上出租車,堵在街頭,你就看那計價表往上跑數字,直跑得你心驚肉跳。當然時間也有貶值的情形,花了幾百元訂的報紙雜志,翻過了,到了月尾,收廢品的用秤一稱,只值幾角錢了。時間會貶值,是因為時間還健忘。那些報紙當初拿到手上的時候,真叫如饑似渴,那些消息讓我怦然心動,那些社論讓我熱血沸騰,那些事件讓我揪心掛念。然而,時間過去了,那些事與人,文章與圖片,都成了一捆廢紙中的墨跡。時間還在向前,我告別了那一捆舊報刊,就像落葉后的樹,又準備長出更多的葉片來,掛滿朝露迎接新的太陽。也許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健忘,也許這是時間最無情而又最必須的存在方式。人們用“年”“年代”“世紀”來丈量時間,簡潔而清晰,然而,無數的像我這樣的生命和非生命體就被匆匆地忽略了。偉人在評說歷史時總說:歷史問題宜粗不宜細。偉人之所以叫偉人,大概就是因為他洞悉了時間的秘密。⑤盡管如此,對于我,我知道上蒼給我的時間就是一次生命的過程。無論卑微還是平凡,珍惜這個唯一,是生命的覺悟和實踐。偉人、帝王與百姓平民在這一點上是平等的。因此,皇帝以為尊榮和權力就可以延長這個過程,“萬歲”是最大的白日夢,也是臣子給皇上最不需本錢的“賄賂”。其實,珍愛生命,珍惜時間,什么辦法最好?我的建議就是倒計時記歲數:一個孩子生下來就是60歲,過一年,少一年,成了59歲。這樣就會知道有多少時間可以去學習去做事去創(chuàng)造去思考去戀愛去結婚生子!時不我待,自當奮進和珍惜。到了60歲歸零,再過的日子就是賺來的,多活一天,就多賺了一天,這樣的日子自然應當快快活活地享受,享受生命?、迺r間是什么?時間就是鏡中的你自己!19.作者以“你好,時間”為題,有什么妙處?(4分)20.請對③段中劃線句子加以賞析。(4分)直到年齡蒼老時才發(fā)現,捏在自己手上的是一把無用之物,而時間的存折上已經支付得所剩無幾。21.作者在③④兩段借古董和報紙的例子表達怎樣的觀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22.文章最后一段說“時間就是鏡中的你自己”,請聯系全文,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參考答案:19.①運用擬人手法,采用第二人稱稱呼時間,親切自然;②點明題旨,體現了作者對時間的珍重、理解和友好。(評分標準:每點2分。)【答題建?!款}目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義;(2)語帶雙關;(3)作者感情的出發(fā)點;(4)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5)文章線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讀者、新穎;(8)題目中運用手法的,還要分析其作用。20.劃線句子運用比喻,形象地抒發(fā)了當人生命走到盡頭時一生碌碌無為的遺憾之情,告誡人們要明白時間是可貴的,不可隨意浪費。(評分標準:手法2分,分析2分。)【答題建模】賞析句子=手法+分析+情感21.①列舉古董的例子表達的觀點是:時間是有價的,是珍貴的。②列舉報紙的例子表達的觀點是:提醒人們時間會貶值,需要珍視。③作者用生活中熟悉的現象來表達對抽象的時間的理解,能引發(fā)讀者的共鳴。(評分標準:分析兩個例子表達的觀點各1分,作用2分。)【答題建?!康谝粏栐趺磫栐趺创?,放回原語段找表達觀點的句子信息。好處:闡明觀點,更形象的說明事物特點,引發(fā)共鳴,有手法答手法。22.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過程,我們只有珍愛生命、珍惜時間,勇敢創(chuàng)造,才能享受生命,體現生命的價值。作用:呼應開頭,結構上渾然一體;用設問句,引起讀者思考。(評分標準:內涵4分,作用2分。)【答題建?!浚▽渥?、詞語、題目的)理解=內涵(淺層、深層)+作用+有手法答手法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霧季羨林①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霧。②抵達加德滿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開窗子:外面是大霧彌天。昨天下午我們從加德滿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嶺,層巒疊嶂,個個都戴著一頂頂的白帽子,這些都是萬古雪峰,在陽光下閃出了耀眼的銀光。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這種景象,我簡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悅?,F在大霧遮蔽了一切,連那些萬古雪峰也隱沒不見,一點影子也不給留下。旅館后面的那幾棵參天古樹,在平常時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現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襯著白色的大霧,宛如一張中國古代的畫。昨天抵達旅館下車時,我看到一個尼泊爾婦女背著一筐紅磚,倒在一大堆磚上?,F在我看到一個男子,手里拿著一堆紅紅的東西,我以為他拿的也是紅磚。但是當他走得近了一點時,我才發(fā)現那一堆紅紅的東西簌簌抖動,原來是一束束紅色的鮮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來。③正當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時候,忽然聽到不知從哪里傳來了咕咕的叫聲。濃霧雖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卻遮蔽不住聲音。我知道,這是鴿子的聲音。當我傾耳細聽時,又不知從哪里傳來了陣陣的犬吠聲。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萬萬沒有想到,我在加德滿都學會了喜歡的兩種動物――鴿子和狗,竟同時都在濃霧中出現了。難道濃霧竟成了我在這個美麗的山城里學會欣賞的第三件東西嗎?④世界上,喜歡霧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國倫敦的大霧是頗有一點名氣的。有一些作家寫散文、寫小說來描繪倫敦的霧,我們讀起來覺得韻味無窮。對于尼泊爾文學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爾作家專門寫加德滿都的霧。但是,不管是在倫敦,還是在加德滿都,明目張膽大聲贊美濃霧的人,恐怕是不會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沒有那種閑情逸致去鉆研探討。我現在在這高山王國的首都來對濃霧大唱贊歌,也頗出自己的意料。過去我不但沒有贊美過霧,而且也沒有認真去觀察過霧。我眼前是由贊美而達到觀察,由觀察而加深了贊美。霧能把一切東西:美的、丑的、可愛的、不可愛的,都給罩上一層或厚或薄的輕紗,讓清楚的東西模糊起來,從而帶來了另外一種美,一種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種朦朧的美,一種模糊的美。⑤一些時候以前,當我第一次聽到模糊數學這個名詞的時候,我曾說過幾句怪話:數學比任何科學都更要求清晰,要求準確,怎么還能有什么模糊數學呢?后來我讀了一些介紹文章,逐漸了解了模糊數學的內容。我一反從前的想法,覺得模糊數學真是一個了不起的發(fā)現。在人類社會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中,有著大量模糊的東西。無論如何也無法否認這些東西的模糊性。承認這個事實,對研究學術和制訂政策等等都是有好處的。⑥在大自然中怎樣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東西更多。連審美觀念也不例外。有很多東西,在很多時候,朦朧模糊反而更顯得美。月下觀景,霧中看花,不是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嗎?在這里,觀賞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讓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縱橫六合,神馳于無何有之鄉(xiāng),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樣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樣子,比那些一清見底、纖毫不遺的東西要好得多,而且絕對一清見底、纖毫不遺的東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⑦我的幻想飛騰,忽然想到了這一切。我自詫是神來之筆,我簡直陶醉在這些幻象中了。這時窗外的霧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對它的贊揚。它無法說話,只是呈現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彌漫于天地之間。(選自《中華散文珍藏本從書·季羨林卷》,有刪節(jié))參考答案:16.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著重寫到了關于鮮花和動物的細節(jié)。從本文的主旨來看,這些細節(jié)描寫表現了霧的哪些主要特點?從藝術表達效果來看,這些細節(jié)描寫又有什么作用?(4分)17.請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觀點,不超過20字。(3分)18.“月下觀景,霧中看花,不是別有一番情趣在心頭嗎?”根據第⑥自然段的內容,談談作者這樣說的理由。(5分)19.本文以霧為線索展開,請具體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16.(4分)⑴霧的主要特點:模糊性和遮蔽性⑵細節(jié)描寫的藝術表達作用:①為了突出霧的特點;②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③行文生動活潑,增強文章的情趣和可讀性。17.(3分)在社會生活和科學中都有模糊性。18.(5分)①因為朦朧模糊的東西有時反而更美。②因為模糊的東西比清晰的東西更能激發(fā)觀賞者自由的想像,從而增強審美情趣。19.(6分)①作者開篇說“不喜歡”霧。②來到加德滿都后,作者開始“喜歡”進而“欣賞”后來“贊美”加德滿都的霧景。③霧引發(fā)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終“陶醉”在霧境的幻象之中。

略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瑯一青、張若兆應宿,同入北山,觀乎雙溪。一青之弟仲嚴,與邀而疾作,不果來。一青又先返。余與應宿宿張?zhí)滴亩斯股?大雨溪漲,留之累日。蓋龍溪水西北來,將入兩崖之口,又受椒園之水,故其會曰雙溪。松堤內繞,碧巖外交,勢若重環(huán)。處于環(huán)中,以四望煙雨之所合散,樹石之所擁露,其狀萬變。夜共一鐙,憑幾默聽,眾響皆入,人意蕭然。

當文端遭遇仁皇帝,登為輔相,一旦退老,御書“雙溪”以賜,歸懸之于此楣,優(yōu)游自適于此者數年乃薨,天下謂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蚤匿于巖交,從故人于風雨之夕,遠思文端之風,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與昔文端之所娛樂于山水間者,其尚有同乎耶,其無有同乎耶?雙溪歸后十日,偕一青、仲孚、應宿,觀披雪之瀑。水源出乎西山,東流兩石壁之隘,隘中陷為石潭,大腹棄口若罌,瀑墜罌中,奮而再起,飛沫散霧,蛇折雷奔,乃至平地。其地南距縣治七八里,西北距雙溪亦七八里。中間一嶺,而山林之幽邃,水石之峭厲,若故為詭愕以相變焉者,是吾邑之奇也。石潭壁上有刻文曰:“敷陽王孚信道、建安陳信臣、滎陽張蟯子厚、合肥黃甫升。紹圣丙子正月甲寅回。”凡三十六字?!靶懦肌薄盎矢Α薄凹滓敝?各有二字損焉。以茲瀑之近依縣治,而余昔嘗來游,未及至而返。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其地。人前后觀茲瀑者多矣,未有言見北宋人題名者,至余輩乃發(fā)出之。人事得失之難期,而物顯晦之無常也,往往若此,余是以慨然而復記之。(選自姚鼐《惜抱軒文集》卷十四)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與邀而疾作,不果來果:最終B.蚤匿于巖交 蚤:通“早”C.東流兩石壁之隘 東:向東D.人事得失之難期 期:期盼7.下列“以”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A.御書“雙溪”以賜 B.作《師說》以貽之C.謹拜表以聞 D.夫夷以近,則游者眾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與昔文端之所娛樂于山水間者,其尚有同乎耶,其無有同乎耶?(4分)(2)以茲瀑之近依縣治,而余昔嘗來游,未及至而返。后二十余年,及今乃履其地。(4分)9.作者寫作本文得出了怎樣的感慨?請簡要概括。(4分)參考答案:6.D(期:預料)7.D(D為連詞,表并列關系;A、B、C均為連詞,表目的關系)8.(1)而又不知道我今日的心得,與往昔文端公娛游于山水之間的心境,是尚且有所相同呢,還是完全沒有相同之處呢?(關鍵詞:得、昔、娛樂、其)(2)因為這個瀑布鄰近本縣治所,而我往日曾來游玩過,沒有到達這里就回去了。之后二十多年,直到今日才到達這里。(關鍵詞:茲、嘗、及、履)9.人事的得與失難以預料,萬事萬物的顯著與隱晦變化無常。參考譯文:乾隆四十年的七月丁巳這天,我邀請了左世瑯(字一青)、張若兆(字應宿)一同進入北山,游覽雙溪。左一青的弟弟左仲嚴也在被邀請之列,但是突然生病,最終沒能到來。左一青又先回去了。我便和張應宿一起住在了張?zhí)滴亩斯沟嘏赃叺膹]舍里,天降大雨,雙溪的溪流猛漲,我們便滯留在那里好幾天。大概龍溪水從西北方向滾滾而來,在快要進入兩座山崖之間的入口時,又有椒園之水匯入,因為兩水匯聚,這條溪便被稱為“雙溪”。茂盛的松樹恰如堤壩在雙溪內環(huán)繞;雙溪外,蒼綠色的山巖交錯分布,整個情形像雙環(huán)狀。我們處于環(huán)狀的中間,向四處觀望,恰好目睹煙雨的聚合與消散,樹林和石頭簇擁著交錯呈現,在煙雨中這些景致變化萬千。夜晚坐在同一燈光下,倚靠幾案默聽,所有的自然音響都匯入耳畔,我們便有一種孤寂冷清的蕭然之感。

當年張文端遇到明主仁皇帝玄燁,升任為輔佐的丞相,告老還鄉(xiāng)之時,皇帝親筆書寫了“雙溪”來賞賜他,文端公歸鄉(xiāng)后便將此匾懸掛于門楣之上,在此地悠游自在閑適度日,數年后才去世,天下人都稱贊這是一大美事。而我卻因為不才,不能為世所用,匆匆離開官場,早早寄身于巖崖之間,在這風雨之夜追隨先人遺蹤,追思文端公的風范,邈遠而不可企及。而又不知道我今日的心得,與往昔文端公娛游于山水之間的心境,是尚且有所相同呢,還是完全沒有相同之處呢?游雙溪回來后十天,我偕同左一青、左仲孚、張應宿前往觀賞披雪瀑布。披雪瀑布的水源出于西山,向東流經兩面石壁的隘口,隘口內陷,成為一個大石潭,就像一個大腹小口的瓦器一樣。瀑流墜落于瓦器之中,水流沖蕩,再度濺起,飛起的水沫飄散如霧,水流像蛇一樣曲折蜿蜒,如雷奔騰,最終落于平地。這里向南距離本縣治所七八里,西北方向距離雙溪也有七八里。中間有一座山嶺,嶺上山林幽深,水石陡峻,好像是故意成為詭譎駭人的樣子而變化與此的,這是我們縣里的一大奇景。石潭壁上刻有文字:“敷陽王孚信道、建安陳信臣、滎陽張蟯子厚、合肥黃甫升。紹圣丙子正月甲寅回?!笨偣踩鶄€字。在“信臣”“皇甫”“甲寅”三詞的下面,各有兩個字缺損。因為這個瀑布鄰近本縣治所,而我往日曾來游玩過,沒有到達這里就回去了。之后二十多年,直到今日才到達這里。前前后后觀賞這個瀑布的人太多了,沒有說見過北宋人題名的,一直到我們這些人來到,才發(fā)現了這些題字。人事的得與失難以預料,而萬事萬物的顯著與隱晦變化無常,往往就像這樣。我因此感慨萬千而又寫下了這些。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解琬,魏州元城人也。少應幽素舉,拜新政尉,累轉成都丞。因奏事稱旨,超遷監(jiān)察御史,丁憂離職。則天以琬識練邊事,起復舊官,令往西域安撫夷虜,抗疏固辭。則天嘉之,下敕曰:“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懇切固辭權奪之榮乞就終憂之典足可以激揚風俗敦獎名教宜遂雅懷允其所請仍令服闋后赴上。”圣歷初,復遷侍御史,充使安撫烏質勒及十姓部落,咸得其便宜,蕃人大悅,以功擢拜御史中丞,兼北庭都護、持節(jié)西域安撫使。琬素與郭元振同官相善,遂為宗楚客所毀,由是左遷滄州刺史。為政務存大體,甚得人和。景龍中,遷右臺御史大夫,兼持節(jié)朔方行軍大總管。琬前后在軍二十余載,務農習戰(zhàn),多所利益,邊境安之。景云二年,復為朔方軍大總管。琬分遣隨軍要籍官河陽丞張冠宗、肥鄉(xiāng)令韋景駿、普安令于處忠等校料三城兵募,于是減十萬人,奏罷之。尋授右武衛(wèi)大將軍,兼檢校晉州刺史,賜爵濟南縣男。以年老乞骸骨,拜表訖,不待報而去。優(yōu)詔加金紫光祿大夫,聽其意,其祿準品全給。尋降璽書勞之曰:“卿器局堅正,才識高遠,公忠彰其立身,貞固足以干事。類張騫之出使,同魏絳之和戎。職綰文武,功申方面,勤于王家,是為國老。頃者,顧斯側景,愿言勇退,深惜馬援之能,未遂祁奚之請。然章疏頻上,雅懷難奪。今知脫屣歸閑,拂衣高謝,固可以激勵頹俗,儀刑庶僚。永言終始,良可嘉尚。宜善攝養(yǎng),以介期頤。”未幾,吐蕃寇邊,復召拜左散騎常侍,令與吐蕃分定地界,兼處置十姓降戶。琬言吐蕃必潛懷叛計,請預支兵十萬于秦、渭等州嚴加防遏。其年冬,吐蕃果入寇,竟為支兵所擊走之。俄又表請致仕,不許,遷太子賓客。開元五年,出為同州刺史。明年卒,年八十余。(節(jié)選自《舊唐書·解琬傳》,有刪改)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懇切固/辭權奪之榮乞/就終憂之典/足可以激揚風俗/敦獎名教/宜遂雅懷/允其所請/仍令服闋后赴上B.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懇切固/辭權奪之榮/乞就終憂之典/足可以激揚風俗/敦獎名教/宜遂雅懷/允其所請/仍令服闋后赴上C.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懇切/固辭權奪之榮/乞就終憂之典/足可以激揚風俗/敦獎名教/宜遂雅懷/允其所請/仍令服闋后赴上D.解琬孝性淳至/哀情懇切/固辭權奪之榮乞/就終憂之典/足可以激揚風俗敦獎/名教宜遂/雅懷允其所請/仍令服闋后赴上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丁憂”即“遭逢居喪”之意,是古代的一種禮制,多指官員為父母居喪守制。B.“圣歷”是年號,“帝王年號紀年法”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重要的紀年方法。C.“乞骸骨”是古代官吏自請退職的一種委婉說法,意謂“使骸骨得歸葬故鄉(xiāng)”。D.“致仕”是“致仕官”的簡稱?!爸隆笔恰暗饺巍钡囊馑迹爸率恕敝腹賳T上任。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解琬屢受重用,多次請辭。他屢次受到皇帝的重用,也多次上疏皇帝請求退休,但他的請求一直都沒有得到允許。B.解琬善于治邊,功勞顯著。他受命處理邊境事務,積極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習練軍備,讓邊境地區(qū)保持了安寧的局面。C.解琬尊重客觀,實事求是。他辦事不主觀臆斷,曾經命令多位部下實地調研地方的募兵實況,然后才上奏裁軍。D.解琬精于預測,善于謀劃。面對吐蕃入侵、分界的現狀,他大膽預測這背后藏著巨大陰謀,提醒皇帝要積極應對。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琬素與郭元振同官相善,遂為宗楚客所毀,由是左遷滄州刺史。(5分)譯文:

(2)琬言吐蕃必潛懷叛計,請預支兵十萬于秦、渭等州嚴加防遏。(5分)譯文:

參考答案:4.C5.D6.A7.(1)(5分)解琬一直與郭元振在同一官署任職,關系友善,于是被宗楚客誹謗,因為這被貶為滄州刺史。(“素”“相善”“毀”“由是”各1分,句意1分。)(2)(5分)解琬說吐蕃必定暗藏叛亂陰謀,請求事先發(fā)(派)兵十萬到秦、渭等州嚴加防備遏制。(“懷”“計”“預支”“防遏”各1分,句意1分。)4.試題分析:結合“孝性淳至”“哀情懇切”“固辭權奪之榮”“乞就終憂之典”等對文的特征,以及“足可以”“仍”等標志性詞語即可斷出??键c: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5.試題分析:D“致仕”不是“致仕官”的簡稱,也并非“官員上任”,應是“古代官員辭職歸家”??键c:理解古代文化常識。能力層級為理解B。6.試題分析:A“他的請求一直都沒有得到允許”有誤。根據原文“允其所請”“仍令服闋后赴上”“優(yōu)詔加金紫光祿大夫,聽其意”等語句,說明皇帝曾經應允過解琬的請辭。解答此類題的思路是:先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再把選項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7.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性的詞語然后再整體翻譯,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干,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性、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jié)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jié)向雙音節(jié)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并或反義合并或反義并列為構詞特征。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系句子本身的語言環(huán)境,又要聯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键c: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附:文言文參考譯文解琬,魏州元城人。年輕時考中幽素科,授任新政尉,幾次改任成都丞。因奏事符合皇帝旨意,破格升任監(jiān)察御史,為父母守喪而離職。武則天因解琬熟悉邊境事務,守喪期未滿而讓他任原職,令他前往西域安撫夷虜,解琬直言上疏堅決辭謝。武則天贊揚他,下詔說:“解琬淳樸孝順,哀痛之情懇切,堅決辭謝暫時剝奪親情的榮寵,乞請遵守服喪期滿的禮法。足以激揚風俗,敦促推重禮法,應順應他的高尚情懷,允許他的請求,并令他服喪結束后赴任?!?.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聲,急義好施,或一日揮千金。進士及第,調寶雞尉,知柏鄉(xiāng)縣。民訟皆決于庭,受罰者不怨。轉運使黃湜(shí)聞其名,將推轂之,召詣行臺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縣,閱理文書,欲翻致其罪;既而無一疵可指,始以賓禮見,曰:“君真能吏也?!甭手T使者合薦之。西將高永年死于羌,帝怒,親書五路將帥劉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聽命,蒙曉之曰:“君輩皆侯伯,無庸以獄吏辱君,第以實對?!卑肝瓷?,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漢武帝殺王恢①,不如秦繆公赦孟明;子玉縊而晉侯喜,孔明亡而蜀國輕。今羌殺吾一都護,而使十八將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體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釋不問。遷刑部尚書,改戶部。比歲郊祭先期告辦,尚書輒執(zhí)政,至是,帝密諭之。對曰:“以財利要君而進,非臣所敢。”一日,帝從容問:“蔡京何如人?”對曰:‘使京能正其心術,雖古賢相何以加?!钡垲h首,且使密伺京所為。京聞而銜之。大錢法敝,朝廷議改十為三,主藏吏來告曰:“諸府悉輦大錢市物于肆,皆疑法當變?!泵稍唬骸拔岣e若干?”曰:“八千緡。”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嘗有凡事蒙獨受旨,京不知也;京偵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罷知亳州。宋江寇京東,蒙上書言:“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元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钡墼唬骸懊删油獠煌?,忠臣也?!泵獤|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節(jié)選自《宋史?侯蒙傳》)

【注】①王恢:伏擊匈奴,單于察覺而撤軍。漢武帝大怒,曰:“今不誅恢,無以謝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時為令尹。晉楚城濮決戰(zhàn),楚軍敗,未遇赦,子玉自殺。(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B.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C.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D.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男子18歲時舉行加冠禮,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20歲才為成年。B.“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科舉殿試時的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即狀元、榜眼、探花。C.郊祭猶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禮儀中的主要部分,祭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衹、人鬼。D.古人對死的稱謂等級森嚴,“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侯蒙屬大夫,故死為“卒”。(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稟報工作,轉運使黃湜大怒,想借審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卻發(fā)現無可指責,最后以禮相待。B.侯蒙善于勸諫,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責罰五路將帥等十八人,侯蒙援引典故,勸皇帝不要自殘肢體,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C.侯蒙直言評鑒,結怨蔡京?;实?,侯蒙評鑒蔡京,侯蒙認為蔡京心術不正,要不然也是賢相。蔡京聞知后,心里記恨并報復了侯蒙。D.侯蒙忠于國事,為君分憂。侯蒙認識到大面值的錢幣流通有弊病,建議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場恐慌,所以斥責府庫主管并安撫他。(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蒙曉之曰:“君輩皆侯伯,無庸以獄吏辱君,第以實對?!雹谥潦?,帝密諭之。對曰:“以財利要君而進,非臣所敢?!眳⒖即鸢福海?)B(2)A(3)D(4)①侯蒙向他們說明:“你們都是一方的侯伯,無須讓獄吏侮辱你們,只管按實情回答.“②到這時,皇帝就秘密地告訴他這種情況.侯蒙問答說:“因為財利來要求君主提拔自己,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1)B

“齊魏”為名詞,作“橫行”的賓語,其后斷句,排除A、D;“今青溪盜起”句意完整,其后斷句,排除A.(2)A

古代男子20歲成年,行加冠禮,又稱“弱冠“,而非18歲.(3)D

“建議改革”于文無據,侯蒙沒有建議改革幣值,他是確實不知情,才斥責主管官吏.(4)①無庸:無須;辱:侮辱;第:只.句子翻譯為:侯蒙向他們說明:“你們都是一方的侯伯,無須讓獄吏侮辱你們,只管按實情回答.“(得分點:各1分,句意2分)②諭:告訴;要:要求;進:提拔.句子翻譯為:到這時,皇帝就秘密地告訴他這種情況.侯蒙問答說:“因為財利來要求君主提拔自己,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參考譯文: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成年時,有好名聲,急義好施,有時一天揮霍千金.考中進士后,調任寶雞尉、柏鄉(xiāng)知縣.百姓訴訟都在縣衙判決,受罰者沒有怨意.轉運使黃湜聽說他的名聲,準備推薦他,召他到轉運司陳述政事,侯蒙因為要出縣境不肯前往.黃湜大怒;后來巡視各縣,檢閱文書,想找岔治他的罪;后來沒有一處可以指責,就以賓客之禮相見,說:“你真是個能干的官吏?。秉S湜率領諸使聯合推薦他.西邊將領高永年死在羌地,徽宗大怒,親自書寫五路將帥劉仲武等十八人姓名,令侯蒙前往秦州逮捕審訊.將出發(fā)時,任命他為給事中.侯蒙到秦州,仲武等人穿著囚服聽候命令,侯蒙告訴他們說“:你們都是侯伯,不能讓獄吏污辱你們,依次講出實情吧.”案件還未上報,朝廷任命他為御史中丞.侯蒙上奏說:“漢武帝殺死王恢,不如秦繆公赦免孟明;子玉被縊殺而晉侯高興,孔明死而蜀國被輕視.現在羌人殺死我國一個都護,而讓十八位將領因此而死,這是自己毀壞自己的肢體?。肷眢w不得病,可能嗎?”徽宗醒悟過來,赦免他們不予追問.侯蒙升任刑部尚書,改任戶部尚書.這年郊祭朝廷預先辦理,尚書主管政事.這時,皇帝秘密告訴他.侯蒙回答說:“用財利討好君主而進升,我不敢這樣做.”遭母喪,守孝期滿,恢復舊官,于是任同知樞密院.進升尚書左丞、中書侍郎.在此之前,御史中丞蔡鑊大力詆毀張商英的私事,皇帝下旨命令舉行廷辯.侯蒙說“:商英雖然有罪,但他是宰相;蔡鑊大力詆毀,雖是言官,但他是從臣.讓他們廷辯,豈不有傷國體?”皇上認為是這樣.一天,皇上從容問侯蒙說:“蔡京這人怎么樣?”侯蒙回答說“:假如蔡京能心術端正,即使古代賢相也無法比擬.”皇上點頭稱是,而且讓他秘密偵察蔡京的行為.蔡京聽說后怨恨他.大錢法有弊端,朝廷準備改十為三,主藏吏來報告說“:諸府都把大錢拿到市場購物,都懷疑法令會改變.”侯蒙說:“我們府里積錢有多少?”守藏吏回答說:“八千緡.”侯蒙吼道:“怎么會有變更而我不知道的呢?”第二天,詔令下達.曾經又有幾件事侯蒙單獨受詔,蔡京不知道;蔡京偵察得知,告訴皇上,皇上說:“侯蒙也這樣嗎?”罷貶他為知亳州.宋江在京東作亂,侯蒙上書說:“宋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沒有敢抵抗的,他的才能一定過人,現在青溪賊人作亂,不如赦免宋江,讓他討伐方臘來自贖.”皇上說“:侯蒙身在地方不忘君主,是個忠臣?。泵螙|平知府,未到任就去世,終年六十八歲.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請從下列人物中選擇一位,把他的名字寫在橫線上,參照上聯擬寫下聯。(5分)

魯迅

沈從文

貝多芬

達爾文

對象:杜甫

上聯:萬方多難化作筆底波瀾,成就詩史詩圣

對象:

下聯:參考答案:評分標準:對聯格式基本符合要求,2分;內容體現對象生平特點,3分。

示例:

魯迅

千秋孤冷聳立胸中山岳,錘煉赤膽忠心沈從文

千卷遺篇描繪湘西山水,盡顯鄉(xiāng)音鄉(xiāng)情8.梅蘭竹菊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世人所鐘愛,成為美好人格品性的象征。請模仿下面例句,從梅、竹、菊中任選一種寫一句話。(3分)【例】蘭:“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如蘭,因為他具有冰清玉潔的品質。參考答案:第一句能引用一句與梅竹菊相關的詩,第二句列舉名人并有修飾語,第三句要用一個成語或四字短語。(以上每個點1分。共3分)9.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文藝工作者要傳播中國聲音、闡發(fā)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講述中國故事,讓外國民眾借此來增進對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