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 練習(xí)題匯編(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28/wKhkGWb50r6AYLzSAAI3ilE0PV4745.jpg)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 練習(xí)題匯編(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28/wKhkGWb50r6AYLzSAAI3ilE0PV47452.jpg)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 練習(xí)題匯編(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28/wKhkGWb50r6AYLzSAAI3ilE0PV47453.jpg)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 練習(xí)題匯編(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28/wKhkGWb50r6AYLzSAAI3ilE0PV47454.jpg)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 練習(xí)題匯編(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25/28/wKhkGWb50r6AYLzSAAI3ilE0PV4745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fù)習(xí):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鑒賞
練習(xí)題精選匯編
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xí)題精選匯編
[2020?門頭溝一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4題。(共8分)
富貴不能淫
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p>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xué)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日:'往
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甲]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乙】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選自《孟子?滕文公下》)
1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豈不娜大丈夫哉”謔不能免心悅做服峽惶誠恐
B.“丈夫之獨”獨冕堂皇衣用楚楚沐猴而知
C.“往送之門”大道之行處處志之舉手之勞
D.“富貴不能淫”淫雨霏霏驕奢淫逸樂而不淫
12.A[解析]考查一詞多義理解。A.加點詞均解釋為“的確、確實”;B.舉行加冠禮/官員的帽子/帽子;C.至!1、
去/無意義,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代指記號/結(jié)構(gòu)助詞,的;D.使……迷惑/過多、過甚/放縱、沉溺/過分。
13.翻譯文中兩處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jìn)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
【甲】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翻譯:以順從為做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
理解:女子出嫁時,母親會叮囑她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不要違背自己的丈夫。孟子通過妾婦之道來
巧妙的比喻君臣之道,認(rèn)為臣對于君,也應(yīng)該完全順從。
【乙】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譯: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
寬廣的道路“義”上。
理解:孟子贅賞的大丈夫要遵循儒學(xué)所倡導(dǎo)的仁、義、禮,還要有“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
天下”的胸懷和節(jié)操,那就能夠成為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13.乙
[解析]本題考查名句翻譯及含義理解。文中,孟子以“妾婦之道”的順從來抨擊張儀之流為秦王的順從,進(jìn)而提出真
正的大丈夫之道,內(nèi)心要有對仁義禮的堅守。臣對「君,當(dāng)然也應(yīng)該順從,但順從的原則是以正義為標(biāo)準(zhǔn),如果君行
第1頁共45頁
不義,臣就應(yīng)該勸諫。可見,甲對于句子的理解是m吳的。
1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對“大丈夫”的論述,這對后人品格的形成產(chǎn)生深遠(yuǎn)影響。結(jié)
合下面【鏈接材料】,分別說說在董宣和文天祥身上是如何體現(xiàn)大丈夫特點的。(共4分)
【鏈接材料一】
董宣?特征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②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醪乘,宣于夏
門亭候之,乃駐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堇⑥
殺之。宣叩頭目:''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垂,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⑦,流血被
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
——節(jié)選自《后漢書?董宣傳》
【鏈接材料二】
弘范目:“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碧煜榉ㄈ怀鎏椋浚骸皣霾荒?/p>
救,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節(jié)選自《宋史?文天祥傳》
注:①[董宣]字少平,河南陳留人。東漢光武年間,曾任北海相,以打擊豪強聞名。②[湖Fu公主]光武帝劉秀的胞姐。③[蒼頭]奴
仆的通稱。@[9?-(can)乘]借乘。⑤數(shù):列舉、責(zé)備。⑥[筵(chuf)]鞭子,這里指杖刑。
⑦[楹(y"g)]殿堂前的明柱。⑧[黃門]太監(jiān)。⑨[皇上]指元世祖。
14.示例:【鏈接材料一】中的董宣體現(xiàn)了威武不能屈的特點。雖為洛陽令,敢「斥主藏殺人之奴的過失,并且當(dāng)主之
面殺死了家奴。在帝大怒欲殺之時,沒有畏懼而是以自殺的方式忠諫。在帝令之叩頭謝主時,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鏈
接材料二】中的文天祥體現(xiàn)了富貴不能淫的特點。面對高官的誘惑,拒不投降。
[解析]綜合考查材料探究以及對人物形象的把握。解題時,首先要讀懂材料,結(jié)合文中對人物的描寫,聯(lián)系
人物在典型事件中體現(xiàn)出的品質(zhì)來與孟子對“大丈夫”的論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加以比
照,從中找出人物品質(zhì)與其的一致性。材料一重點記敘了董宣執(zhí)法的故事,主要運用了動作描寫、語言描寫來表
現(xiàn)他不懼公主的權(quán)勢敢于秉公執(zhí)法的精神以及他不懼皇權(quán)以死勸諫來捍衛(wèi)法律公正的大勇。這與孟子的“威武不
能屈”的論述是一致的。材料二寫洪范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卻被文天祥拒絕。主要采用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他面
對富貴的誘惑而不動搖表現(xiàn)出對國家的忠貞,這與孟子的“富貴不能淫”的論述是一致的。
【鏈接材料一參考譯文】光武帝召任董宣為洛陽令。當(dāng)時湖陽公主的仆人白天殺了人,因為躲進(jìn)公主府,
官吏無法逮捕等到公主外出的時候,又叫這個仆人陪乘。董宣就在夏門亭等候,他見到公主的乘車走
過來,就勒住馬紐叫車停下來,用刀畫地不準(zhǔn)再走,大聲責(zé)備公主的過錯,喝令仆人下車,當(dāng)場殺死。
公主立即回宮向光武帝告狀。光武帝大怒,召見董宣,要用木杖打死他。董宣叩頭說:“皇帝神圣明智,
使?jié)h家天下得到復(fù)興,可是卻放縱奴仆殘害良民,這又怎能治理國家呢?我不須用杖打,請準(zhǔn)我自殺!”
隨即用頭撞柱子,流血滿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監(jiān)拉住董宣,叫他給公主叩頭認(rèn)錯。董宣就是不肯;硬使他
叩頭,董宣用兩只手支在地上,始終不肯低頭。
【鏈接材料二參考譯文】弘范說:“你的國家已經(jīng)滅亡,你作為宰相忠孝已經(jīng)兩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
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榮華富貴,仍然是你做宰相?!蔽奶煜闇I如雨下,說‘'國家滅亡,為臣者卻不能挽救,
即使是死了也不能免除罪過,怎能茍且偷生而對自己的國家君主有二心呢?”
[2020?豐臺區(qū)二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題。(共8分)
第2頁共45頁
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甲】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熟得為大丈夫乎?
子未學(xué)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疽摇?/p>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1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必敬必留引以為啰戒備森嚴(yán)啰驕戒躁
B.以颯為正天下咽之逆來螂受百依百摩
C.與民申之申是感激必申之路咎申自取
D.獨行其道圣賢之道道聽途說能說會道
12.B[解析]本題考查一詞多義理解A.謹(jǐn)慎/警戒/防備/警惕;B.加點詞均解釋為“順從”;C.遵從、遵循/由
于/經(jīng)過/原因、緣故;D.道路/學(xué)說/路上/說
13.翻譯文中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作出進(jìn)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
【甲】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翻譯:他們一發(fā)怒,連諸侯都害怕;他們安靜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理解:景春認(rèn)為像公孫衍、張儀那樣的縱橫家,一舉一動能左右天下的局勢,是大丈夫;而孟子不以為然,認(rèn)為
他們“以順為正”,算不得大丈夫。
【乙】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翻譯: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理解:孟子認(rèn)為大丈夫應(yīng)該重視“仁”“禮”“義",在‘‘富貴"''貧賤”“威武”面前能堅守做人的原則,得志時能
“獨善其身”,不得志時能“兼善天下”。
13.甲[解析]本題考查名句翻譯及含義理解。文中“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意思是:得志的時候,與百
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時候,獨自走自己的道路。【乙】后半句理解與此整好相反,錯誤。
14.閱讀下面兩則材料,結(jié)合上文說說蘇秦和于謙是否稱得上“大丈夫(4分)
[鏈接材料一]
(蘇秦)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shè)飲,郊迎三十里。妻側(cè)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
匍伏,四拜自跪而謝叫蘇秦日:“嫂,何前倨⑦而后卑也?”嫂日:“以李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日:“嗟乎!貧窮則
父母不子④,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秦策》)
【鏈接材料二】
(于謙)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fēng)雨。帝賜第西華門。辭口:“國家多難,臣子何敢自安固辭,不允。乃取前后
所賜璽書、袍、錠之屬,悉加封識,歲時一省視而已。
(節(jié)選自《明史?于謙傳》)
注:①[謝]表達(dá)歉意。②[倨]倨傲,不敬。③[季子]即蘇秦。④[不子]不把他當(dāng)兒子。⑤[忽]不重視,忽
第3頁共45頁
略。
14.示例:蘇秦不能說是大丈夫。得志后的蘇秦把權(quán)勢與富貴看得過重,在家人面前有傲慢之意,不符合孟子所說的大
丈夫“富貴不能淫”的主張。于謙可以稱得上是大丈夫。國家多難,于謙厲行節(jié)儉,不為錢財動心,可謂“富貴不能
淫”。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材料探究以及對人物形象的把握。材料一敘述了蘇秦游說時,父母、妻子、嫂子的反映,蘇
秦和嫂子的時話以及自己的感嘆表現(xiàn)出蘇秦對富貴的重視以及時嫂子的的傲慢,可見蘇秦與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
不可相提并論。材料二,寫于謙的生活簡樸、拒絕皇帝賞賜,表明其不慕榮利、為國分憂的品質(zhì),這與孟子的“富
貴不能淫”的論述是一致的。
[鏈接材料一參考譯文]
蘇秦將去游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聽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掃街道,設(shè)置音樂,準(zhǔn)備酒席,到三十里外郊
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側(cè)著耳朵聽他說話。嫂子像蛇一樣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謝罪。蘇秦問:
“嫂子為什么過去那么趾高氣揚,而現(xiàn)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回答說:“因為你地位尊貴而且很有錢呀?!?/p>
蘇秦嘆道:“唉!貧窮的時候父母不把我當(dāng)兒子,富貴的時候連親戚也畏懼,人活在世上,權(quán)勢地位和榮華富貴,
難道是可以忽視的嗎?”
【鏈接材料二參考譯文】
于謙一向節(jié)儉,家中的房屋僅能遮風(fēng)擋雨,皇帝就賜給他一處位于西華門的府第,于謙辭謝道:現(xiàn)在國家多
難,臣子怎么敢安居呢?他堅決推辭,不接受皇帝的賞賜。他把皇帝賞賜的詔書、袍子、銀錠之類的都全部封存
好做好標(biāo)記,一年查看一次。
愚公移山
[2020?密云區(qū)一模]閱讀《愚公移山》(節(jié)選),完成12-14題。(7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
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目: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劫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
此,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懸。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日: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
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12.下列語句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年且九十得過且過窮且益堅且戰(zhàn)且退
B.帝感其誠精誠所至誠惶誠恐開誠布公
C.無窮匱也窮途末路一窮二白窮兇極惡
D.懼其不已壯心不已死而后已有增無已
第4頁共45頁
12.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含義的能力。A.將近/暫目./連詞,表轉(zhuǎn)折/一邊;B.誠心/誠心/實在,的
確/誠心;C.窮:窮盡/達(dá)到極點/貧窮/極端;I).停止。意思相同。
13.對以下語句的翻譯和理解不饞總的一項是M分)
A.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翻譯:憑你的力氣,曾經(jīng)不能削平魁父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挖下來的土和石頭又安放
在哪里?
理解:其妻對移山存有疑慮,輕視愚公,既擔(dān)心愚公的力量,也擔(dān)心無處放置土石。
B.甚臭,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翻譯:你也太不聰明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點草木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
樣呢?
理解:這句話表明智叟對愚公的輕視和嘲諷,與上文的遺男跳往助之形成對比,更顯示出智叟的目光短淺,態(tài)
度冷漠。
C.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譯: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
理解:這句話表現(xiàn)了愚公的信心。他懂得人力是無窮的,只耍世代堅持挖下去,就有完成的希望。
13.A[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和理解。A項,有?誤,理解錯誤,其妻對移山存有疑慮,既擔(dān)心愚公的力量,
也擔(dān)心無處放置土石,沒有輕視愚公。
14.[2020?密云區(qū)一模]【鏈接材料】與上文前兩段均敘述愚公移山之事,但有些內(nèi)容比上文詳細(xì)。請你概括其中一
處并簡要分析這樣詳寫對塑造愚公這一人物形象有怎樣的作用?(3分)
【鏈接材料】
昔太行聳峙,王屋作固久千巖糾紛②,萬仞回互?。蓄冰霜而居夏凝結(jié),聯(lián)源流而飛泉積素。爰砂有諄諄愚叟,激
老氏之志,且欲移山。乃言:我將拔本塞源,使無孑遺久得則為功之美,否則為身之恥。終當(dāng)詒厥孫謀④,施于翼子。
于是協(xié)室而一乃心力,荷擔(dān)而三夫杰起。一之日土墾石鑿,二之日崩崖隕嶗,三之日夷峰彌壑。云林摧以蓋偃巴
火石迸而星落。爾其洞突理寒,陰陽交錯。飛禽走獸,魄褫?氣攝,而不復(fù)巢居穴托;王喬傀倫⑨,低徊頻蹙,而無所
修鸞?駕鶴。
(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賦》)
【注】①作固:堅固。②糾紛:交錯雜亂。③回互:回環(huán)交錯。④爰:yudn于是。⑤孑遺:遺留,殘存。⑥詒厥
孫謀:為子孫的將來善做安排。⑦偃:倒下。⑧褫:chi奪去。⑨王喬健侄:傳說中的仙人。⑩醪鸞:cdnludn仙人
駕馭鸞鳥云游。
14.示例:①材料詳寫了太行王屋兩座山的高大,更能突出愚公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
②材料詳寫了愚公決定移山時表示決心的話語,表現(xiàn)了愚公的遠(yuǎn)大抱負(fù)和堅定信念。
③材料詳寫了愚公一家移山的過程以及移山所帶來的變化,體現(xiàn)了愚公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愚公的頑強毅力)。
[解析]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要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抓住人物言行進(jìn)行分析?!疤?、王屋二山,
第5頁共45頁
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昔太行聳峙,王屋作固。千巖糾紛,萬仞回互。蓄冰霜而居夏
凝結(jié),聯(lián)源流而飛泉積素”寫了太行王屋兩座山的高大,寫出了愚公移山之難,從而突出愚公不怕困難、迎難而
上的精神;“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我將本塞源,使無孑遺。得則為功之美。否則為
身之恥。終當(dāng)詒厥孫謀,施于翼了。”通過愚公的話表明愚公決定移山時的決心,表現(xiàn)了愚公的遠(yuǎn)大抱負(fù)和堅定
信念;“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一之日土墾石鑿,二之日崩崖隕鱷,三之日夷
峰彌壑。云林摧以蓋偃,火石進(jìn)而星落。爾其洞突埋塞,陰陽交錯。”詳寫了愚公一家移山的過程以及移山所帶
來的變化,體現(xiàn)了愚公改造自然的頑強毅力。
【鏈接材料參考譯文】
過去太行山高聳矗立,王屋山堅不可摧。山巒疊嶂,高峰遮掩,冰雪累積夏天不化,山間流泉飛瀑常年不斷。有個
年老無力的老頭,面對著這山林,居住在這低洼狹小的山間,苦于天寒地凍,激發(fā)了老頭的志向,下定決心移山。于
是說:我要從根本上清除堵塞的根源,不讓有所殘留。成功r就會留得美名,否則就是我的恥辱。最終要為子孫的將
來善做安排,施恩與子孫后代。
于是帶領(lǐng)著家人齊心協(xié)力(去移山),挑選了挑擔(dān)子的三人。第一天挖土鑿石,第二天毀崖塌山,第三天削平山頂,
填埋溝壑。山林被摧毀,紛紛倒下,火花匕濺,入星辰墜落。山洞被暴露填滿,明暗交換。爛禽走獸嚇得魂七魄散,
不再敢到原來的巢穴居?。幌扇送踝訂毯蛷娭对诘涂罩信腔?,眉頭緊鎖,無處去駕馭鸞鳥云游。
[2020?通州區(qū)一模]閱讀文言文,完成第12-14題。(共8分)
愚公移山
《列子?湯問》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日:“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
漢陰,可乎?”雜然相許O其妻獻(xiàn)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目,“投諸
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渤,跳往
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日:“汝
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
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
漢之陰,無隴斷禹。
12.下列選項各有兩組詞語,每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年耳九十得過耳過B.承通豫南指日可待
C.卷然相許津亂無章1).帝感其雄坦誠相見
第6頁共45頁
12.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A.將近/茍且;B.直/指定;C.紛紛/多種多樣。D.誠心。
13.翻譯文中兩處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jìn)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
【甲】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
翻譯: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來商量說:“我和你們盡全力鏟平險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dá)漢水南岸,
好嗎?”
理解:因為愚公一家一直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進(jìn)進(jìn)出出曲折繞遠(yuǎn),所以愚公才想到集合全家人的力量移山,解決出
行難題。
【乙】其妻獻(xiàn)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翻譯: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挖下來的
土和石頭又安放在哪里?
理解:妻子提出的疑問確實是愚公面臨的現(xiàn)實困難;愚公年紀(jì)較大,單憑自己能力極其有限,曾嘗試削平魁父那座小
山都沒能成功,更別說移動大山了。
13.甲[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及理解句子含義。【乙】“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表示“連……都……
“曾嘗試”理解有誤。
14.堅定的信念是取得成功的關(guān)鍵。請結(jié)合下面【鏈接材料】,簡要說明堅定的信念是如何在蘇武身上體現(xiàn)的。作為中
學(xué)生,你又是如何看待這種精神品質(zhì)的。(4分)
【鏈接材料】
衛(wèi)律知武?終不可脅,白您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
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④上無人處,使牧乘盜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⑦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庾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⑨盡落……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
以強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選自《漢書?李廣蘇建傳》,有刪改)
注:①[蘇武](?一前60):西漢使臣。字子卿,公元前100年任中即將,奉命出使匈奴。②[白]稟告,報告。③[旃]
通“氈毛織物。④[北海]現(xiàn)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當(dāng)時屬匈奴的北境。⑤[班(di)]公羊。⑥[能乳]公羊生小羊。
⑦[常惠]人名,蘇武的隨從之一。⑧[去]即“彝(/)”,收藏。⑨[節(jié)旄(m6o)]節(jié)杖上用耗牛尾做的飾物。
14.[示例]匈奴為了逼迫蘇武投降,對他進(jìn)行了一系列的迫害。他們把蘇武囚禁起來,不給吃喝。但蘇武仍然堅守回漢
的信念,雪天嚼雪、氈毛充饑;發(fā)配北海后,匈奴不給蘇武糧食,他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即便匈奴放下狠話,
讓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時,他也沒有放棄,最終在北海牧羊十九年之后實現(xiàn)了回國的心愿。(得分
點:結(jié)合鏈接材料分析精神、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自己的感受)
[解析]本題考查材料探究和閱讀啟示。蘇武在被“幽”“置大窖中,絕不飲食”以及“天雨雪”的艱苦環(huán)境中沒有屈
服,“嚙雪與旃毛并咽之二被遷移到更艱苦的“北海上無人處”孑然一身,“軾乳,乃得歸”他也沒有放棄,“杖漢
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可知他回國的忐向堅定。作為中學(xué)生應(yīng)該把蘇武作為自己的榜樣,學(xué)習(xí)他這種這種不忘初心,堅
守執(zhí)著的品質(zhì)。
第7頁共45頁
【鏈接材料參考譯文】衛(wèi)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fā)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
放在大地穴里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饑,兒日不死。匈奴認(rèn)為這是神在幫他,
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來。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
?;莸确謩e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到北海后,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jié)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
以致系在節(jié)上的轉(zhuǎn)牛尾毛全部脫盡……蘇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當(dāng)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胡須頭發(fā)全白了。
[2020?石景山區(qū)二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共8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日:“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
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日: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也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
齒匕,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日: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
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
漢之陰,無隴.斷焉。
(選自《列子?湯問》)
9.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年且九十道阻耳長得過且過
B.雜然相許屋舍儼然煥然一新
C.汝之不惠覽物?情持書以恒
D.始一區(qū)焉窺谷忘區(qū)輾轉(zhuǎn)區(qū)側(cè)
9.B[解析]本題考杳重點詞的理解。要求學(xué)生能根據(jù)語境理解詞語。A.將近/又/暫且。B.都為“……的樣子”。
C.用在主謂之間,不譯/助詞,的/代詞,指某件事。D.同“返”,往返/同“返”,回去/反復(fù)。
10.翻譯文中兩處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jìn)一步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
翻譯:我跟你們盡力克服艱險,讓道路直通豫州南部,到達(dá)漢水南岸,行嗎?
理解:愚公用反問的語氣,強調(diào)移山之易,說服家人積極投入移山大業(yè)之中。
B.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譯: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并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
理解:愚公堅信人力是無窮無盡的,對移山大業(yè)定能成功充滿了樂觀和自信。
10.B[解析]本題考查翻譯和理解重點語句。A.“可乎”是詢問,不是反問的語氣?!爸竿ㄔツ希_(dá)于漢陰”強調(diào)
第8頁共45頁
的是移出成功后的美好前景,并不是強調(diào)“移山之易”。
11.閱讀下面【鏈接材料】,說說愚公和蜀地貧僧具有哪些共同之處。(4分)
【鏈接材料】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目:“吾
一瓶一缽?足矣?!备徽呷眨骸拔釘?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
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釋】①鄙:邊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③缽:用來盛飯食的器皿。④顧:難道,反而。
11.①自身條件有限;②不懼困難;③積極行動;④堅信能夠成功。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理解與比較閱讀能力-文中的“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和材料里的“吾一瓶一缽足
矣”可知兩人自身條件都非常有限。文中的“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
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知愚公志向堅
定,不懼困難,積極行動。材料中的“吾一瓶一缽足矣”和“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可知貧僧同樣有著
堅定的志向,并旦積極行動,不懼困難,堅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鏈接材料參考譯文】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其中一個富裕。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要到南
海去,你看怎么樣?”富和尚說:“您憑借什么去呢?”窮和尚說:“我只需要一個盛水的水瓶一個盛飯的飯碗就足
夠了?!备缓蜕姓f:“我?guī)啄陙硐胍痛刂L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沒有成功。你憑借著什么去!”到了第二年,
窮和尚從南?;貋砹?,把這件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情。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
富和尚不能到達(dá)可是窮和尚到達(dá)了。一個人立志求學(xué),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2020?海淀區(qū)二模]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題。(共8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日:“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
達(dá)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雜日:“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康,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
妻有遺男,始她,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
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
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
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10.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年山北之塞尊前瑟后彳辱一儆百
第9頁共45頁
B.口不可徹圉若金湯根深蒂囿
C.曾不能毀山之一毛不毛之地輕于鴻毛
D.且焉置土石本末倒置粵之度外
10.D[解析]本題考查一詞多義。A.苦于/警戒/懲罰。B.固執(zhí),頑固/堅固、牢固/堅固、牢固。C.草/長草/羽毛。D.都
為“放”的意思。
11.結(jié)合上下文內(nèi)容,對下面語句的進(jìn)一步理解,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甲】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理解:寒來暑往季節(jié)交替,愚公一家開始折返回家。這句話寫出了移山進(jìn)程之快,表現(xiàn)出愚公一家干勁十足。
【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理解:這是智叟譏笑、阻止愚公移山的語句。智叟認(rèn)為愚公不可能完成移山任務(wù),他不理解愚公的堅定執(zhí)著。
【丙】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理解:愚公認(rèn)為自己的子孫繁衍不斷,但山不會加大增高,移山任務(wù)終將完成。這體現(xiàn)了愚公超越一般人的見
識。
11.甲[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及理解?!笆家环囱伞钡囊馑际恰安磐狄淮巍?。"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這句話表現(xiàn)出了愚公一家移山時間長、移山之艱難,“移山進(jìn)程之快”,理解錯誤。
12.愚公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結(jié)合下面兩則鏈接材料,談?wù)勥@種精神是如何被繼承和發(fā)揚光大的。
(4分)
【鏈接材料一】
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
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
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鏈接材料二】
一渠繞群山,精神動天下。十萬開山者,歷時十年,絕壁穿石,挖渠千里,在太行之巔修建了紅旗渠。
20世紀(jì)60年代,河南省林縣人民為解決當(dāng)?shù)馗珊递^水的問題,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開始修建紅旗渠這一
水利工程。太行山綿延陡峭,在山腰修建溝渠本就十分困難,加上每延伸8000米才允許垂直高度降低1米的施
工要求,使得修建過程難上加難。修渠民工從峭壁高聳的山頂,腰系大繩,下到山腰,再用蕩秋千的方法到達(dá)
渠線,在堅硬的石英巖構(gòu)成的懸崖上掄錘打釬,劈山鑿石。除此之外,他們還面臨糧食緊張、物資短抉、技術(shù)
設(shè)備落后等困難。修渠民工憑著自強不已、奮斗不息的精神,最終削平了1250座山頭,開鑿了211個隧洞,挖
砌土石達(dá)2225萬立方米。最終完成了紅旗渠工程,結(jié)束了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
第10頁共45頁
12.示例一:宋濂面對讀書難、從師難、請教難等諸多困難,借書抄書天寒不息計日以還,百里從師色恭禮至,
最終學(xué)有所獲,體現(xiàn)了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精神;林縣人民面臨施工困難、糧食不足、物資短缺、技術(shù)落后
等諸多困難,自強不已,奮斗不息,建成紅旗渠工程,結(jié)束了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也是克服
困難、堅持不懈的愚公精神的體現(xiàn)。
示例二:宋濂面對讀書難、從師難、請教難等諸多困難,借書抄書天寒不息計日以還,百里從師色恭禮至,最
終學(xué)有所獲;林縣人民面臨施工困難、糧食不足、物資短缺、技術(shù)落后等諸多困難,自強不已,奮斗不息,建
成紅旗渠工程,結(jié)束了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他們都是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愚公精神的體現(xiàn)。
(共4分。宋濂表現(xiàn)1分,體現(xiàn)的精神1分,修渠民工表現(xiàn)1分,體現(xiàn)的精神1分。分別寫兩則材料的示例,
最后總說精神,可正常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拓展分析的能力。首先要明確愚公精神的內(nèi)涵,然后提取概括鏈接材料中相關(guān)的事例分析作答。
愚公精神首先是敢想敢干、不滿足現(xiàn)狀的精神氣魄,其次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開拓進(jìn)取的精神。
【鏈接材料一】講述宋濂憑借自己好學(xué)的態(tài)度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克服求書、求師、求教的難題終有所成的故事。
【鏈接材料二】洪述河南省林縣人民面對山勢陡峭、施工艱難的情況以及糧食緊張、物資短缺、技術(shù)設(shè)備落后
等困難憑著自強不已、奮斗不息的精神,終于修成紅旗渠。他們不怕困難的態(tài)度,迎難而上的勇氣,攻堅克難
的實干,正是愚公精神的體現(xiàn)。
[2020?門頭溝區(qū)二模]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12—14題。(共8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日:“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度南,達(dá)于
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
諸劫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甲】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
此,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日:''汝
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乙】子子
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
漢之陰,無隴斷焉。
12.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年耳九十茍耳偷安得過耳過窮耳益堅
B.寒暑易節(jié)以小易大移風(fēng)另俗平身近人
c.懼其不已死而后弓贊嘆不?壯心不已
D.山之一毛不毛之地輕于鴻毛九牛一毛
12.C[解析]此題考查文言實詞的解釋。A.將近/暫且,姑且/暫且,姑且/還,表示進(jìn)一層。B.更替/交換/
改變/平和。C都是“停止”的意思。D.草木/長草木/大雁的毛/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
第11頁共45頁
13.翻譯文中兩處畫線語句,并依據(jù)上下文對其作出進(jìn)一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甲】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齪,跳往助之。
翻譯:鄰居京城氏的孀妻有個遺腹子,剛剛換牙的年紀(jì),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
理解:愚公在移山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連換牙的兒童都貢獻(xiàn)自己的力量,可見愚公移山的行為
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乙】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譯: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
理解:愚公肯定了人力的無窮無盡,而山只能是越挖越少。這是對人力和自然發(fā)展變化關(guān)系的深刻認(rèn)識,令
人信服,智叟也啞口無言。
13.甲[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翻譯和理解?!炯住俊坝薰粕降男袨榈玫搅怂腥说闹С帧庇姓`,“智叟”就不支
持。
14.結(jié)合上文愚公移山的做法和【鏈接材料】的內(nèi)容,談?wù)勛约旱母形颉#?分)
【鏈接材料】
臣聞穌①障洪水,九年無功。禹得《洪范》五行之書,知水趨下之性,乃因水之流,疏決就下,而水患乃息。然
則以大禹之神功,不能障塞其流,但能因勢而疏決爾。今欲逆水之性,障而塞之,奪洪河之正流,斡②以人力而回注,
此大禹之所不能,此其必不可者四也。
——《歐陽修集?奏議卷十三》
[注釋]①穌:鰥(gUn),大禹的父親,有崇部落的首領(lǐng),曾經(jīng)治理洪水長達(dá)九年。②斡:(w。)旋轉(zhuǎn)。
14.要點:愚公認(rèn)為人是無窮無盡的,而山不會增加,所以人可以移山,這是對人和自然變化發(fā)展的深刻認(rèn)識;歐陽修
則認(rèn)為治水要遵循水本身的屬性,只能疏通,而不能堵塞。啟示我們與自然相處,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
[解析]本題考杳對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大致讀懂課外文言文是解答的前提,分別抓住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的做
法來分析。愚公排除異議和克服困難,堅持移山,是因為他對人力和自然變化有自己的主張?!白幼訉O孫無窮匱
也,而山不加增”,他認(rèn)為人力無窮盡,而山不會增高加大,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把山移走。大禹認(rèn)識到“水
驅(qū)下”的特性以后,采取疏導(dǎo)的方法治水得以成功,歐陽修認(rèn)為這是“因勢而疏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房按揭買房買賣合同
- 國際公路運輸合同范本
- 2025船舶買賣合同書樣本版
- 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技能培訓(xùn)
- 提高人際關(guān)系的培訓(xùn)課程
- 品牌服務(wù)合同范本
- 2024年公共事業(yè)領(lǐng)域投資合同
- 吊車零租賃合同范本
- 鋼釘鐵釘售賣合同
- 2025有限責(zé)任公司銀行貸款擔(dān)保合同
- 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hù)評價報告編制指南
- 管理ABC-干嘉偉(美團(tuán)網(wǎng)COO)
- 基于視覺的工業(yè)缺陷檢測技術(shù)
- 軍事英語詞匯整理
- 家庭教育指導(dǎo)委員會章程
- DB31-T 1440-2023 臨床研究中心建設(shè)與管理規(guī)范
- 老客戶維護(hù)方案
- 高處作業(yè)安全教育培訓(xùn)講義課件
- 萬科物業(yè)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動物檢疫技術(shù)-動物檢疫處理(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shù))
- 英語經(jīng)典口語1000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