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二輪復習古詩鑒賞專項突破訓練(附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7/02/wKhkGWbYq4eAFT89AAJW9me1Aho342.jpg)
![2024高考二輪復習古詩鑒賞專項突破訓練(附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7/02/wKhkGWbYq4eAFT89AAJW9me1Aho3422.jpg)
![2024高考二輪復習古詩鑒賞專項突破訓練(附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7/02/wKhkGWbYq4eAFT89AAJW9me1Aho3423.jpg)
![2024高考二輪復習古詩鑒賞專項突破訓練(附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7/02/wKhkGWbYq4eAFT89AAJW9me1Aho3424.jpg)
![2024高考二輪復習古詩鑒賞專項突破訓練(附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07/02/wKhkGWbYq4eAFT89AAJW9me1Aho34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二輪復習古詩鑒賞專項突破精練
(附答案解析)
【一】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侯中丞流康州①
劉長卿②
長江極目帶楓林,匹馬孤云不可尋。
遷播共知臣道枉,猜讒卻為主恩深。
轅門畫角三軍思,驛路青山萬里心。
北闕九重誰許屈,獨看湘水淚沾襟。
【注】①侯中丞,即侯令儀,浙西節(jié)度使。唐上元中劉展之亂江淮失守,江
淮都統(tǒng)李晅歸罪于侯令儀,令儀坐除名,長流嶺南康州。②寫作本詩時劉長卿謫
居江浙。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抓住“長江”“楓林”“匹馬”“孤云”等意象,渲染了送別時凄清
孤寂的氛圍,寫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悵惘。
B.頸聯(lián)上句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將憑借其才華在軍營中一展身手,贏得
軍士愛戴,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期許。
C.頸聯(lián)下句寫詩人對友人的牽掛之情會隨著他流放之路而到萬里之外,“青
山”“萬里”使全詩情懷更加深遠。
D.這首詩寫景虛實相生,用典自然貼切,語言凝重有力,寄慨沉郁悲涼,表
達了作者對友人真摯深厚的情誼。
16.詩的尾聯(lián)提及屈原與湘水,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6分)
【答案解析】
15.B;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將憑借其才華在軍營中一展身手,贏得軍
士愛戴”錯。“轅門畫角三軍思”是說侯中丞走后三軍對他的思念,不是想象他
流放到康州的情景。
16.①屈原精忠報國卻蒙冤被流放湘江,以屈原類比侯中丞,表達對他忠而
被放的理解與同情;②表達了對朝廷昏昧、無人仗義執(zhí)言的不平;③隱含了同為
逐臣仕途不順的自傷。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朝退書懷
韓傕
鶴帔星冠羽客裝,寢樓西畔坐書堂。
山禽養(yǎng)久知人喚,窗竹芟多漏月光。
粉壁不題新拙惡,小屏唯錄古篇章。
孜孜莫患勞心力,富國安民理道長。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寫自己已經(jīng)脫了朝服,披鶴帔戴星冠,與詩題中“朝退”相呼應。
B.書堂位于寢樓的西側,環(huán)境清幽;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灑在上面。
C.山禽豢養(yǎng)已久,與主人熟稔,一呼一鳴,相互應和,詩人閑適、自在。
D.詩人無意在粉壁上題寫自己詩作,只是在屏風上抄錄古代圣賢文章。
16.學者霍松林先生認為韓健的詩歌是“晚唐之正音”,請結合詩歌尾聯(lián)談
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理解。(6分)
【答案解析】
15.B“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灑在上面”錯誤?!败稀?,除去。應是因
“芟多”而翠竹稀疏,月光漏了下來。
16.①詩人勸勉自己刻苦鉆研,孜孜不倦,不能停息,表現(xiàn)了詩人的進取之
心;②詩人退朝之后,依然思考治理國家的道理,致力于富國強民,表達了詩人
難能可貴的家國情懷,這首詩是當之無愧的“晚唐之正音”。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沁園春?送春
劉辰翁
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況雁門昵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
秦川。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
江南正是堪憐。但滿眼楊花化白氈??赐每帑?,華清宮里;蜂黃蝶粉,凝
碧池邊。我已無家,君歸何里?中路徘徊七寶鞭。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
然。
【注】劉辰翁宋末元初人,此詞寫于南宋滅亡之后。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作開篇,把春當作自己的朋友,以“汝歸歟”設問,緊扣題目“送春”,
領起全詞。
B.“風雨”與“煙塵”既指自然界的風雨與煙霧塵埃,也指政治風雨與戰(zhàn)
火塵煙。
C.上片結末以“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發(fā)問啟人深思,引出下
片內(nèi)容。
D.下片“楊花化白氈”“華清宮”“七寶鞭”等典故,展現(xiàn)了江南“正是
堪憐”的景象。
16.現(xiàn)代著名學者俞平伯評價此詞“語意極悲”。請結合全詞談談你的理解。
(6分)
2
【答案解析】
15.D(“展現(xiàn)了江南'正是堪憐'的景象”錯。一是并非寫“江南”;二
是并非是“堪憐(令人愛憐)”景象,而是“蕭條、衰敗”景象。)
16.(1)上片中自然時令之春的遠去,帶給詞人眷戀、不舍、哀傷之悲。(2)
下片中通過寫景,表達世事滄桑、昔盛今衰之悲。(3)無家可歸的亡國遺孤之悲。
(4)對故國滅亡的惋惜思念之悲。(每點2分,答對3點即可)
【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
杜甫
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來傷歲幕,若為看去亂鄉(xiāng)愁。
江邊一樹垂垂發(fā),朝夕催人自白頭。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贊美裴迪的詠早梅詩,把裴迪在蜀州詠梅和何遜在揚州詠梅相比,
是對裴迪雅興和詩才的稱許。
B.早梅開花在歲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歲月無情、老之易至,又能撩人鄉(xiāng)
愁,故杜甫說“幸不折來”。
C.前兩聯(lián)就著一個“憶”字感謝故人對自己的思念,后兩聯(lián)圍繞一個
“愁”字抒寫詩人自己的情懷。
D.詩人從遙想裴迪逢早梅時的心事轉到對裴詩的稱贊,再過渡到自己的感
受,全詩脈絡順暢自然。
16.明代王世貞評此詩“古今詠梅第一”,但此詩重點不在詠物而在抒情,
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
15.D;“詩人從遙想裴迪逢早梅時的心事轉到對裴詩的稱贊”錯誤
16.①首聯(lián)把裴迪和自己推崇服膺的何遜相比,表達了對裴迪及其脈早梅詩
的贊美之情。②頷聯(lián)寫裴迪送客逢春看到梅花想到自己,實際也寫了自己對裴迪
的思念之情、對故人相憶的感謝之情。③從頸聯(lián)“傷歲暮”和尾聯(lián)“朝夕催人自
白頭”,可以看出年華流逝、懷才不遇的失意之愁。④頸聯(lián)“亂鄉(xiāng)愁”表達了漂
泊蜀地的思鄉(xiāng)之愁。⑤全詩通過對自身境遇的描寫,委婉透露出憂國憂民、傷時
感事的愁緒。(任答三點即可)
【五】閱讀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春夕酒醒
皮日休①
3
四弦才罷醉蠻奴,邪醒②馀香在翠爐。
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
和襲美春夕酒醒
陸龜蒙
幾年無事傍江湖,醉倒黃公舊酒討。
覺后不知明月上,滿身花影倩人扶。
注:①皮日休:字襲美,與陸龜蒙均為晚唐詩人,二人因詩酒結為好友,常
效仿竹林七賢放達縱飲。人稱“皮陸”。②鄱醵(linglu):美酒名。
15.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首詩均以醉酒寫起,既而寫酒醒所見,以景物描寫作結,記敘、議論、
抒情有機融合。
B.兩首詩語言表現(xiàn)力極強,將殘燭“流淚”比作珊瑚,形神畢肖,“明
月”“花影”交織錯落,情趣盎然。
C.兩首詩情景交融,物我一體,詩人的情感通過語言的暗示流露出來,比
正面直述更含蓄有力。
D.宋人洪邁曾說:“古人酬和詩,必答其來意?!眱墒自娨詫Υ鹦问剑?/p>
現(xiàn)了酬和詩對同一話題相應關切的特點。
16.請結合全詩談談兩首詩在表達感情方面有何異同。
【答案解析】
15.A;“記敘、議論、抒情有機融合”錯誤
16.同:兩首詩都借飲酒表達了郁郁不得志之情。皮詩通過寫放達縱飲直到
夜半,表達不得志的孤憤;陸詩首句交代自己無所事事,浪跡江湖,流露出內(nèi)心
深處的不得志之感。
異:皮詩還表達了詩人的孤獨、落寞、凄涼。三、四句詩人自比為“一枝”“紅
燭”,點明自身處境的孤獨;陸詩還表達了自己無牽無掛、悠然自得的心情。三、
四兩句寫月光皎潔、花影撫身的迷人景色,融花、月、影、人于一體,瀟灑自如,
自在悠然。
【六】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彌牟鎮(zhèn)驛舍小酌
陸游
郵亭草草置盤孟,買果煎蔬便有余。
自許白云終醉死,不論黃紙有除書。
角巾①墊雨蟬聲外,細葛含風日落初。
行遍天涯身尚健,卻嫌陶令愛吾廬②。
注:①角巾,有棱角的頭巾,為古代隱士冠飾。②陶潛《讀山海經(jīng)》:“眾
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4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草草”與“有余”相映成趣,人在旅途,杯盤草草,但買果煎蔬,
小酌有余。
B.“除書”指任命官員的文書,頷聯(lián)流露出詩人對前途的絕望,醉死有日,
授官無期。
C.詩人借“角巾墊雨”這一細節(jié)表達了慕賢之意,同時也表現(xiàn)了吟賞風雨
的幽懷雅致。
D.頸聯(lián)描寫驛舍所見所聞,蟬鳴日落,富有情致,既點出時令,也為下文
抒懷作鋪墊
16.詩歌尾聯(lián)化用陶詩,有什么好處?
【答案解析】
15.B
16.含蓄地抒發(fā)了詩人的剛毅健朗之氣,表明自己與陶潛的不同選擇。明知
世事難為,陶令選擇歸隱田園而自己選擇行追天涯,承接頸聯(lián)隱士之典,使詩意
連貫。
【解析】
1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及分析概括詩人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
力。
B.“頷聯(lián)流露出詩人對前途的絕望,醉死有日,授官無期”錯誤。“除書”,
就是授予官職的文書,比如詔令。“黃紙除書”,即指皇帝特下旨意,授予官職
的文書。黃紙除書是封建士大夫的一種期望了,代表發(fā)展仕途的美好遐想?!安?/p>
論”表明詩人看淡了這些,不再為授官仕途困惑了。故選Bo
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行遍天涯身尚健,卻嫌陶令愛吾廬”,行遍天涯身體還健好,但是不贊同
陶潛的選擇。不打算和他一樣。
結合注釋及陶潛的個人經(jīng)歷分析,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
隱田園。辭官回鄉(xiāng)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jié)的志趣,老而
益堅。用''卻嫌"表明觀點,與陶潛的選擇不同。明知道世事艱難,自己身體健
朗,依然要選擇行追天涯,而不是選擇歸隱。結合注釋①分析,頸聯(lián)隱士的典故,
尾聯(lián)涉及陶潛,與上文承接。
【七】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宋]陳與義①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注:①陳與義,兩宋重臣,生于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高
宗紹興八年(1138年),歷靖康之難。紹興五年(1135年),作者因病辭官,寓
居湖州青墩鎮(zhèn)壽圣院僧舍。
5
19.“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主要運用手法,描繪了一幅恬靜、
清婉、奇麗的畫面,上承“",下啟“一夢”。
20.此詞情感復雜,試結合整首詞加以分析。
【答案解析】
19.動靜結合(視聽結合)憶昔
20.①對美好往事的深切懷念。上片憶洛中舊游,追憶中的往事是美好的,
有長溝流月仙境般的明凈和幽寂環(huán)境,有“吹笛到天明”的閑情雅興。②對二十
年風雨顛沛、知交零落的個人身世的孤寂和傷感?!岸嗄耆缫粔?,此身雖在
堪驚”“坐中多是豪英”,但是如今“豪英”已不在,作者撫今追昔,信感傷
感。③對人事、歷史之滄桑的感慨,“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國家興亡
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漁唱。進一步表達作者內(nèi)心寂寞悲涼及功業(yè)未成的惆悵。
④看透盛衰興亡的世事以后閑適曠達之情。作者最后“閑登小閣看新睛",聽
“漁唱”,表達了一種看破紅塵的曠達之情。
【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送田明府歸終南別業(yè)
韓栩
故園此日多心賞,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館應逢沈道士①,比鄰自識卞田君②。
離宮樹影登山見,上苑鐘聲過雪聞。
相勸早移丹鳳闕,不須常戀白鷗群。
【注】①沈道士:沈羲。葛洪《神仙傳》:“學道于蜀中,消災治病,救濟
百姓。"②卞田君:指南齊卞彬。卞彬才操不群,性好飲酒,脫略形骸,自號“卞
田居”。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一句中的“故園”本指故鄉(xiāng),在詩中指田明府所歸之處,即終南山的別
墅。
B.第二句設想朋友在山中的居所,可近觀泉流,遠眺閑云,景色令人賞心悅
目。
C.第三句使用“沈道士”的典故,表明友人此次歸隱,一心訪求修道升仙之
術。
D.頸聯(lián)設想朋友登山所見所聞,“離宮”“上苑”與下文的“丹鳳闕”相呼
應。
16.前人評論此詩,認為“贊美之余不忘勸勉”,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
分)
【答案解析】
15.(3分)C(C項“一心訪求修道升仙之術”理解錯誤,是借“沈道士”贊
6
美田明府有救世濟民之志。)
16.(6分)①首聯(lián)借田明府歸隱之地的優(yōu)美環(huán)境贊美田明府閑適淡泊;②頷
聯(lián)借田明府交往之人贊美田明府才華超群、灑脫不羈,有救世濟民之志;③尾聯(lián)
勸說田明府早日移居京城,報效朝廷,不要留戀歸隱之樂,是勉勵其積極入世。
評分標準: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
理,可酌情給分。
【九】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寓寧國縣圃中桃李雜花盛開感而賦詩(其一)①
李綱
春光不為干戈薄,花縣縱觀桃李開。
可惜繁華勞剪刻②,莫教風雨便殘摧。
溪山有意相輝映,蜂蝶多情自往來。
應笑逐臣心似鐵,客中扶病亦登臺。
【注】①此詩約作于1128年,作者因力主抗金被貶荊湘。②剪刻:安排。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由題目可知這是一首觸景生情的詩,此時詩人正處于人生低谷,見花而生
無限感慨。
B.首聯(lián)寫詩人縱觀花圃中不受戰(zhàn)事影響綻放的桃李,頓感“心曠神怡、寵辱
偕忘”o
"c.二三兩聯(lián)寫詩人對眼前盛景充滿憐惜,希望風雨不要摧折這一片繁華美好
的春景。
D.詩人“以我觀物”,處處見情,擬人手法的運用使其主觀情感表達得更為
細膩動人。
16.尾聯(lián)的領詞“應笑”意味深長,它領出了尾聯(lián)內(nèi)容的轉折,又領出了對前
文詩意的深化、升華。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15.B【解析】“頓感’心曠神怡、寵辱偕忘'”錯。由全詩來看,作者無
時無處不在牽掛國運,首句中也有“干戈”的字樣,故“寵辱偕忘”理解錯誤。
16、①“應笑”二字是調(diào)侃之語,表面上是以擬人手法寫春花、溪山、蜂蝶
等美好之景對“我”的嘲笑,實質(zhì)是詩人借以表明心志。②尾聯(lián)借“應笑”二字
寫出了詩意的轉折變化,由前文的寫景轉為寫人,由前文欣賞憐惜春花的喜悅轉
為對國家命運和個人遭遇的深沉悲慨,使詩歌更富意蘊。③“應笑”二字又自然
聯(lián)結了前后詩意,讓前面的景中情和尾聯(lián)的事中情貫穿聯(lián)合,深化和升華了詩人
強烈的愛國情感,使詩人憂心國事、立志抵御外侮、守護山河的形象更加鮮明突
出。
【解析】“應笑”二字是作者的心理描寫,是調(diào)侃之語,意思是這大好春
光中的春花、溪山、蜂蝶是如此的富有生機、生命是如此快樂,它們大概會嘲笑
“我”這個逐臣吧。此二字表面寫自己受到嘲笑,其實是自豪之意,表明自己的
7
心志,即使被貶謫,即使是病中,也要登臺看看這大好河山,守護這美好江山;
詩歌前三句都是寫景,描寫春光不受戰(zhàn)亂影響,圃中桃李雜花盛開,爭奇斗艷,
一派大好春色;山溪也被這美麗的花朵吸引,一路陪伴護送,映照著桃李的姿容;
蜂蝶也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面對這美好春光,詩人不禁擔心起來,祈禱這些花朵
不栗被風雨摧殘,表達了對春光的憐惜之情。而第四句中“應笑”二字使得話題
陡轉,由寫景轉到寫入,由前文欣賞憐惜春花的喜悅轉為對國家命運和個人遭遇
的深沉悲慨,使詩歌由簡單的寫景而寄寓了更深刻的家國情懷,也更富意蘊;“應
笑”二字不僅連接了景與人,更連綴了景中情和事中情。前三句寫景中詩人“可
惜繁華勞剪刻,莫教風雨便殘摧”,擔心風雨摧殘這大好春光;而尾聯(lián)中“逐
臣”“客中”交代了詩人此刻的身份,暗含著詩人仕途的坎坷;而“病”則讓被
貶謫的人生困境更加重了暗淡的色彩,但“亦登臺”三字忽然從沮喪中振作起
來,即使被貶謫,即使在病中,詩人那憂國憂民的熾熱情懷并未改變,他對國家
山河的熱愛、抵御外侮、守護國土的決心并未改變。因此,“應笑”二字串聯(lián)起
詩歌中的情感,并塑造了詩人的愛國者的形象。
【十】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步登夏口①古城作
劉長卿
平蕪連古堞,遠客此沾衣。
高樹朝光上,空城秋氣歸。
微明漢水②極,搖落楚人稀。
但見荒郊外,寒鴉暮暮飛。
【注】①夏口,為古地名,位于漢水下游入長江處。此詩是劉長卿遭貶上任,
途經(jīng)夏口所作。②漢水,即漢江,長江支流,在湖北省武漢市注入長江。古時,
楚人生活在漢水一帶。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是一首懷古詩,題目中“步登”點明了事件,“夏口古城”則是地
點。
B.首聯(lián)先寫登上古城后看到景象,視野廣闊,“遠客”一詞暗示了詩人的
C.頷聯(lián)細膩地描繪了晨光的變化,將我們的視角引向了近乎凋零殆盡的樹
梢上。
D.頸聯(lián)虛寫,詩人由眼前漢水茫茫聯(lián)想到這片土地上曾人煙稀少的境況。
16.本詩的結尾情景交融,請簡要分析。
【答案解析】
15.D;“詩人由眼前漢水茫茫聯(lián)想到這片土地上曾人煙稀少的境況”說
法錯誤,是寫詩人遙望漢水茫茫,想起生活在漢水一帶楚人熱鬧繁華的景象,如
今已荒蕪。
16.①本詩結尾是對夏口古城荒郊黃昏時分景色的描繪,描繪了郊外荒原上
8
寒鴉在每天黃昏時亂飛的場景,②以寒鴉、荒郊等意象表達了自己面對古城衰敗
的傷感情緒,③也表達了對滄海桑田、人生多變的無限感慨。(意思對即可)
【十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注]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時遇赦,回到江陵。在
南游岳陽時,寫下這首詩。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_A.詩人登上岳陽樓,看到了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汪洋
無際。
B.頷聯(lián)運用擬人手法寫大雁帶走詩人的愁心,遠處的山峰銜來一輪美好的
明月。
C.首聯(lián)是寫詩人站在岳陽樓上俯視所見,頷聯(lián)是寫詩人仰觀天宇時的主觀
感受。
D.李白在此詩中將景物寫得有情有意,表現(xiàn)了詩人在流放獲釋之后的放浪
不羈。
16.詩人是如何寫岳陽樓之“高”的?請簡要分析。
【答案解析】
15.D;“放浪不羈”分析不當,結合“好月”“涼風”“雁引愁心去”
等意象及詩句可知,不是“放浪不羈”,應是“輕快與喜悅”。
16.①詩人沒有正面寫岳陽樓之“高”,而是運用襯托手法和夸張手法從側
面寫岳陽樓之“高”。②首聯(lián)寫詩人登上岳陽樓,站得高,看得遠,無邊景色盡
收眼底。襯托出了岳陽樓之“高”。③頸聯(lián)和尾聯(lián)寫詩人感覺是在云間下榻設席,
感覺是在天上推杯暢飲;而涼風漸起,衣袖飄舞。通過夸張手法表現(xiàn)了岳陽樓之
“高”。(意思答對即可)
【十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寄致政吳虞部
王安石
白鷗①生意在滄波,不為風塵有網(wǎng)羅。
年抵馮唐初未半,才方疏廣②豈能多。
孤清楚國知誰繼,遺愛郴人想共歌。
9
嗟我欲歸宜未晚,雪舟乘興③會相過。
[注]①白鷗:此處用鷗鷺忘機的典故,傳說如果人沒有機巧之心,鷗鳥就會
與之親近。②疏廣:西漢人,因才高而得美名。③雪舟乘興:晉代王子猷雪夜乘
舟訪戴安道,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點明“致政”的友人遠離官場后,擺脫名利束縛,過上心無掛礙的
生活。
B.詩人認為友人雖年事已高,但才華可與疏廣相提并論,惋惜他不能為國
效力。
C.友人為人孤高清凈,實屬難能可貴;為官之時能施惠于民,深得百姓的
愛戴。
D.尾聯(lián)借雪舟的典故,表達詩人在歸休后拜訪友人的心愿,可見惺惺相惜
之意。
16.從這首給退休友人的贈詩中,可以看出王安石對為官的看法。請簡要分
析。(6分)
【答案解析】
15.B;”詩人認為友人雖年事已高”錯誤,“年抵馮唐初未半”指年齡
還不到馮唐的一半,應該是指年齡不高。
16.①男兒有才有德應當為官報國,不宜過早隱退。頷聯(lián)詩人將友人與馮唐
和疏廣進行比較,認為友人正當壯年,且滿腹才華應當為國效力。②為官要廉潔,
有節(jié)操?!肮虑宄l繼”,感嘆友人為人孤高清凈,實屬難能可貴。③為官
要造福百姓,有所作為?!斑z愛郴人想共歌”,為官之時能施惠于民,深得百姓
的愛戴,贊頌友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點2分,要點1分,分析1分)
【十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送柳使君赴袁州①
劉長卿
宜陽出守新恩至,京口因家始愿違。
五柳閉門高士去,三苗按節(jié)遠人歸。
月明江路聞猿斷,花暗山城見吏稀。
惟有郡齋窗里岫,朝朝空對謝玄暉②。
【注】①柳使君:柳渾。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朝宰相、詩人。袁
州:本秦九江郡地,隋開皇十一年置袁州,治所在宜春縣(今屬江西),宜春舊
稱宜陽。②謝玄暉:謝眺。南齊詩人,《南齊書》本傳稱他“少好學,有美名,
文章清麗”。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歌開篇寫朋友承皇恩前往宜陽赴任,但這與朋友起初留居京口的意愿相
違。
10
B.第三句使用“五柳先生”的典故,表達了對朋友美好品格的贊美之情。
C.第四句中的“遠人”指的是柳使君,他將在與三苗毗鄰的袁州停駐、任官。
D.第五句詩人想象朋友赴任途中的景象,用明月和令人斷腸的猿啼渲染了羈
旅之苦。
16.清代才子金圣嘆評此詩,認為“使君不是尋常俗吏”,對這一觀點應怎
樣理解?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15.(3分)C(“遠人”指流離他鄉(xiāng)之人?!叭绨垂?jié)遠人歸”意謂柳使君到
袁州治理,流離他鄉(xiāng)之人將聞其名而重返故里。)
16.(6分)①不尋常在品格高潔:第二句用“五柳先生”的典故,贊美柳使
君品格高潔;②不尋常在富有才干,治政清明:第三句寫柳使君至袁州治理能使
遠人歸鄉(xiāng),從側面贊美柳使君富有才干,治政清明;③不尋常在清凈淡泊:最后
兩句借南齊詩人謝眺郡齋環(huán)境的清靜淡雅稱許柳使君清凈淡泊的美德。
【十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喜韓樽相過
岑參
三月潘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
甕頭春酒黃花脂①,祿米只充沽酒資②。
長安城中足年少,獨共韓侯開口笑。
桃花點地紅斑斑,有酒留君且莫還。
與君兄弟日攜手,世上虛名好是閑③。
[注]①甕頭春:初熟之酒。黃花脂:指酒面上的黃白色浮沫。②祿米:古代
官員俸祿以米糧計算,故亦稱“祿米”。③好是:真是。閑:等閑,平常。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中反復出現(xiàn)的“酒”寄寓著詩人深摯的情意,營造出不醉無歸的熱烈
氣氛。
B.已老的春景,飄零的桃花,這些易逝的美景隱含相聚短暫、離別在即的
惆悵。
C.韓樽這位朋友與長安城的少年不相同,在詩人心目中,只有他與自己志
趣相投。
D.全詩采用七言古體形式,語言通俗切近,多次換韻增強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
音韻美。
16.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詩人在詩中的形象。(6分)
【答案解析】
15.B(3分)【解析】詩人寫春景已老,桃花飄零之景,用意是告誡友人及
時行樂,不要辜負眼前春光,全詩以“喜”字貫穿,并沒有流露出相聚短暫、離
11
別在即的感傷之情。
16.答:①及時行樂(豪爽樂觀),趁著春光尚好與友人盡情飲酒。
②看重知己(珍視友情),雖然長安少年眾多,卻只青睞韓樽。
③輕視名利(淡泊名利),愿將俸祿換酒,視虛名為等閑。
(評分說明:豪爽、重情、淡泊,每個要點2分,共6分。要有概括、有
印證)
【十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和君貶題潞公東莊①
司馬光
嵩峰遠疊千重雪,伊浦低臨一片天。
百頃平皋連別館,兩行疏柳拂清泉。
國須柱石扶丕構②,人待樓航濟巨川。
蕭相③方如左右手,且于窮僻置閑田。
[注]①詩人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而退居洛陽。后曾任宰相的文彥博(潞國公)
也因反對新法入洛定居。君猊(kuang),即宣徽使王拱辰。東莊,文彥博在洛陽
的宅第。②丕構:大廈。③蕭相:漢代名相蕭何,曾輔佐漢高祖,終遭猜忌,有
人勸他“多買田地,賤費貸以自污”。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寫景由遠及近,濃淡相間,描繪出一幅恬靜雅致的莊園山水圖。
B.第二句水天相連,渾然一色,與王勃“秋水共長天一色”意境相近。
C.第五句運用借代手法,暗指國家這座大廈需要依靠輔弼大臣來支撐。
D.全詩波瀾起伏,感情抑揚有致,在嚴密的章法中寫出詩人的不盡之意。
16.詩歌的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15.C
16.①尾聯(lián)的意思:蕭何作為一國之相,正如朝廷的左右手。他尚且需栗置
辦閑田,來玷污自己的名聲以打消皇帝的疑心。(2分)②此聯(lián)運用典故(1分)
作者把潞公比作蕭何,既含蓄地贊揚了潞公(也包括君貶、作者自己)如蕭何一
般有輔君治國之才,(1分)又表達出他迫于形勢只能置辦閑田的無奈(1分)③
同時,委婉諷刺了當今皇帝如同猜忌功臣的漢高祖,在“國須柱石”之際,卻將
輔弼大臣放置于朝廷之外。(1分)
【十六】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日登一覽樓
陳子龍①
危樓樽酒賦兼葭,南望瀟湘水一涯。
12
云麓半涵青海②霧,岸楓遙映赤城霞。
雙飛日月③驅神駿,半缺河山待女娟。
學就屠龍④空束手,劍鋒騰踏繞霜花。
[注]①陳子龍是明末清初的抗清英雄,為挽救明朝國運嘔心瀝血。此詩做于
清兵入關,長江以北大片土地淪喪時。②青海:古代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詩詞中常
用來代指邊地。③雙飛日月:自南京弘光政權顛覆之后,東南一隅同時出現(xiàn)了兩
個明朝皇帝,即福州的明“唐王”,浙江紹興的明“魯王”。④屠龍:源出《莊
子?列御寇》:“朱評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彈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
巧?!北扔骷妓嚫叱?,但無處施展。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以賦筆形式展示詩人在高樓上飲酒寫詩,“兼葭”一詞引發(fā)人們對
《詩經(jīng)》的聯(lián)想。
B.頷聯(lián)詩人馳騁想象:云間山峰依稀籠罩著大海的霧氣,岸邊的紅楓遠映
著赤城山的殷紅。
C.頸聯(lián)中的“雙飛日月”,既描繪出眼前日月同輝的自然之景,又有作者
深層的情感寄托。
D.尾聯(lián)“劍鋒騰踏繞霜花”,形象描繪寶劍跳躍并閃爍出冰冷的寒光,可
以看出詩人的抱負。
16.作者登樓賦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解析】
15.C
16.①首聯(lián)詩人登高南望,借《舞葭》詩意,表達自己對大明政權的忠心與
思念o②頷聯(lián)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心情從北國故土淪陷的惆悵轉為抗敵雄心的振奮。
③頸聯(lián)對仗工整,用浪漫的神話故事來表達詩人抗清必勝決心,濃郁而悲壯。④
尾聯(lián)“屠龍”指本領高超,但“空”字,寫出詩人面對國破時的一籌莫展的失望
與悲憤。而“劍鋒騰踏繞霜花”,則展現(xiàn)出詩人急于投重新投入戰(zhàn)斗,矢志報國
的決心。
【解析】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詩歌內(nèi)容及藝術手法的能力。
C.“頸聯(lián)中的‘雙飛日月',既描繪出眼前日月同輝的自然之景”錯誤,根
據(jù)注釋“雙飛日月:自南京弘光政權顛覆之后,東南一隅同時出現(xiàn)了兩個明朝皇
帝”可知,“雙飛日月”指的并非日月同輝的自然之景,而是兩個皇帝。
【十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出此門有悲往事[注]
杜甫
此道昔歸順,西郊胡正繁。
至今殘破膽,應有未招魂。
近得歸京邑,移官豈至尊。
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
13
[注]安史之亂中,杜甫曾被叛軍捉住,押往長安。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
杜甫從金光門逃出投奔肅宗,被肅宗任命為左拾遺。次年,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恰好又從金光門出城。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緊扣題目,從“悲往事”寫起,交代詩人逃歸時叛軍作亂、社會動蕩
的時代背景。
B.頷聯(lián)“至今”既承上文又暗轉下文,追昔撫今,寫出昔日危急形勢仍讓自
己心有余悸。
C.尾聯(lián)作者承認自己日漸衰老、沒有才華的事實,在自傷自嘆中表達對朝廷
的眷戀之情。
D.全詩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等多種手法;結構謹嚴,銜接自然;情感復
雜而深婉。
16.前人論此詩,頸聯(lián)蘊含著“不怨之怨”,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結
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15.C(“承認自己日漸衰老、沒有才華的事實”錯)
16.“移官豈至尊”用反問語氣寫出詩人相信自己被貶絕非皇帝的旨意,是
為“不怨”;“近得歸京邑”“移官”寫出自己艱難逃回卻又很快被外貶,委婉
表達出詩人對皇帝的抱怨與不滿,是為“怨”。(6分。每點3分。意思對即可)
【十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淮上與友人別
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shù)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題目指詩人鄭谷在揚子江北岸淮上(瓜洲渡)留別友人,點明事件。
B.一二句詩人既用淡墨點染景色,又用重筆抒寫愁緒,但景與情并無沖突。
C.一二句一處“揚”、兩處“楊”同音重復,使得聲情宛轉,情意低回。
D.末句“君”“我”對舉,“向”字重迭,使得這句詩增添了詠嘆的情味。
16.明代謝榛改此詩為:“君向瀟湘我向秦,楊花愁殺渡江人。數(shù)聲長笛離
亭晚,落日空江不見春?!蹦阏J為改得好嗎?試簡述意見。(6分)
【答案解析】
15.(3分)A.結合“君向瀟湘我向秦”,不是留別。
16.(6分)改得不好。①原詩"君向瀟湘我向秦”放在最后,耐人尋味,
余韻無窮。改詩把這句放在開頭,使整首詩直白寡味。②原詩“揚子江頭楊柳春”
點染景色,以樂景反襯離愁,益增愁情,更有美感;改詩''落日空江不見春”結
14
束全詩,疲乏無力,有似蛇足。(表明態(tài)度1分,解釋理由每點3分,本題最多
得6分。只表明態(tài)度而未作解釋,不給分。認為改得不好而從其他方面鑒賞解釋
的、以及認為改得好的,酌情給分)
【十九】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課改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6課《春秋五霸》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5.1《總體平均數(shù)與方差的估計》聽評課記錄2
- 蘇科版九年級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第82講期中期末串講
- 統(tǒng)編版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四課 揭開情緒的面紗 聽課評課記錄(2課時)
- 華東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數(shù)學聽評課記錄《命題》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全冊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記錄
- 人教新課標地理七年級上冊《1.1地球和地球儀》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2.7 正方形》聽評課記錄
- 2025年自動造型線合作協(xié)議書
- 華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3課《古代印度》聽課評課記錄
- 2024年廣東省高考地理真題(解析版)
-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3
- DB37-T3953-2020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實施指南
- 浩順一卡通軟件新版說明書
- 植物檢疫員崗位職責說明書
- 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荚嚲怼?chuàng)意情境 統(tǒng)編版
- 2024年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期末測試卷(各地真題)
- 2024年江蘇農(nóng)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經(jīng)理層年度任期經(jīng)營業(yè)績考核及薪酬辦法
- 2024年高考英語新聞報道閱讀理解訓練歷年真題
- 2024高考物理廣東卷押題模擬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