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廬江縣柯坦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9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1頁
【9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廬江縣柯坦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9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2頁
【9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廬江縣柯坦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9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3頁
【9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廬江縣柯坦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9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4頁
【9歷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廬江縣柯坦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9月月考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2023—2024學年安徽省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一)歷史一、選擇題1.根據如圖所示區(qū)域,我們可以從圖中得到的信息是(

A.古代世界交往 B.早期文明產生 C.西方民主起源 D.歐洲國家建立2.在埃及,法老自稱是太陽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在古巴比倫,漢謨拉比則宣稱自己的權力來自太陽神沙瑪什。上述材料體現出古代統(tǒng)治者強調(

)A.無為而治 B.以人為本 C.君權神授 D.因果報應3.“在印度人們保持這種制度的前提下,印度終歸是印度;但是從他們與這個制度脫離的那一天起,印度就不復存在了?!边@里的“制度”指的是(

)A.家庭奴隸制 B.分封制 C.馬爾克公社制度 D.種姓制度4.“向北,從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國新疆,一直傳到中國甘肅、陜西和河南洛陽一帶;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qū)。”符合這里描述的是(

)A.佛教的傳播 B.雅利安人的入侵 C.羅馬帝國擴張 D.基督教的傳播5.在希臘眾多的城邦中,雅典和斯巴達是特殊鮮明的兩個城邦。從下列表格中,我們可以得知古希臘城邦的社會特征是(

)雅典、斯巴達城邦數據統(tǒng)計表城邦面積(km2)人口(萬人)人口密度(人/km2)雅典250020一30約80-120斯巴達840040約48A.偏僻落后 B.航海發(fā)達 C.資源豐富 D.小國寡民6.亞歷山大及其繼承者在東方建立300多座希臘化城市,在每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臘式會所、劇場和體育場所,而希臘劇團則定期在這些城市劇場中上演希臘悲劇和喜劇。這些措施(

)A.改變西方習俗 B.加速希臘衰落 C.促進文化傳播 D.掠奪無數財富7.公元前150年,羅馬人乘機攻入迦太基城內,縱然迦太基人進行了六晝夜巷戰(zhàn)最終也沒能阻擋羅馬人取得勝利。羅馬經過此戰(zhàn)(

)A.開始走向衰敗落后 B.控制西地中海地區(qū)C.使地中海成為內湖 D.進入帝國統(tǒng)治時期8.羅馬最初法律是習慣法,判案時任憑法官曲解,經過平民保民官的努力,最終迫使貴族讓步,把法律條文刻寫在十二塊銅表上,使法律以成文形式寫了下來。這說明《十二銅表法》(

)A.宣揚人人平等思想 B.毫無進步意義而言C.標志成文法律出現 D.限制了貴族的特權9.如圖中描述的事件(

A.打擊了羅馬共和國的統(tǒng)治 B.給東方人民帶來災難C.推動了羅馬共和國的建立 D.有利于基督教的發(fā)展10.面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蘇格拉底提出自己的質疑;面對老師柏拉圖的唯心思想,亞里士多德提出“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名言。據此可知,希臘哲學家(

)A.注重科學研究 B.將內心世界作為思考對象C.具有批判精神 D.試圖建立完整的學科體系11.“世界的本原不是水、火、土、空氣,而是原子與虛空”,“對于美德,我們僅止于認識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努力培養(yǎng)它,運用它"。這些言論反映出古希臘人具有(

)A.深奧哲學思想 B.杰出文學才華 C.豐富法理知識 D.高超雕刻技能12.《荷馬史詩》中描寫了大量諸神和英雄故事,其中《伊利亞特》《奧德賽》是著名篇章。通過閱讀這部著作可以了解到(

)A.古埃及文明起源 B.古巴比倫社會面貌 C.古代法制思想起源 D.古希臘風土人情13.今天資本主義法律的三大基本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約自由和產權不可侵犯,均發(fā)端于羅馬法。這體現出(

)A.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性質 B.羅馬人基本權力受到保障C.羅馬法深刻地影響著世界 D.對外擴張推動羅馬法發(fā)展14.在中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占有大量田產的同時,教民按照教會的要求繳納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作為宗教事業(yè)之用。這說明基督教會(

)A.壟斷學校教育事業(yè) B.享有重要經濟地位C.具備強大軍事力量 D.嚴格控制人們思想15.如圖知識卡片中的空格處應該填寫的內容是(

)A.西班牙、匈牙利、奧地利 B.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C.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 D.烏克蘭、土耳其、愛爾蘭二、辨析改錯16.大河流域孕育了大國文明。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打“正確”;錯誤的打“錯誤”,并加以改正。(1)古埃及位于亞洲東北角,古埃及文明被譽為“尼羅河的饋贈”。(2)兩河流域生活著多個民族,其中蘇美爾人很早就發(fā)明了象形文字。(3)古印度文明產生于印度河流域,在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產生早期文明。(4)羅馬人在古埃及人使用太陰歷的基礎上,編制“儒略歷”。三、材料解析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希臘半島海岸線較長,島嶼較多,航海業(yè)和商業(yè)貿易很早就得到了較迅速的發(fā)展。商品經濟的發(fā)達,造就出了一個強有力的工商業(yè)階層,他們推翻了氏族貴族的統(tǒng)治,建立了民主政治。古希臘的奴隸制民主政治使西方文化產生了民主傳統(tǒng)和科學精神,他們提出人權,講平等。這種對個性自由的肯定,發(fā)展為民主與法制的整體?!獡赘辍稖\析西方文化的起源和特征》(1)根據材料指出希臘半島的地理特征,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古希臘人保障公民權利的具體措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古希臘民主政治進行簡要評價。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做一個領主的軍事附庸,這個封臣便從領主那里得到“采地”,就是或多或少的土地和奴隸,這樣便可使“效忠的人”,完全投入到軍役中去。在授予封建封地的儀式上——從8世紀末起已系統(tǒng)化——封臣先行“臣從禮”和“宣誓效忠”,而給予采地則單獨進行?!獡履崞潯ぜ觼啝枴稓W洲史》材料二

到8世紀末,其帝國從北海擴展到比利牛斯山脈,從大西洋擴展到東歐的斯拉夫地區(qū),查理曼成為西方無可爭辯的征服者。800年的圣誕節(jié),教皇利奧三世為他舉行加冕稱帝儀式,以承認他的最高地位。加冕那天,集會的民眾大聲高呼:“生命和勝利,永遠屬于偉大上帝的受冕者?!薄獡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歸納歐洲封君封臣制的內容。(2)根據材料二,指出查理曼為建立和鞏固強大的帝國所采取的內外措施。(3)請用一句話概括上述材料內容的主題。四、活動與探究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古代世界文明成就代表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序號②、④所代表的文明成就。(2)結合所學知識,將材料中序號①、③所示文明成就進行具體描述。(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古代世界文明成就的看法。

參考答案與解析1.B【詳解】根據材料圖示區(qū)域和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上顯示了四大文明古國的區(qū)域范圍,從西往東依次是:古埃及文明、古兩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國文明,B項正確;圖片中并沒有體現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排除A項;西方民主的起源在古希臘的雅典城邦,圖中并未顯示出,排除C項;圖片中顯示的是亞非文明區(qū)域,并沒有歐洲,排除D項。故選B項。2.C【詳解】根據材料“法老自稱是太陽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漢謨拉比則宣稱自己的權力來自太陽神沙瑪什”可知,兩位古代統(tǒng)治者均將自己的權力和神明聯(lián)系在一起,奉行的是君權神授,從而以此方式加強統(tǒng)治,C項正確;無為而治是中國道家思想,排除A項;以人為本意在強調人的重要性,排除B項;因果報應是佛教教義中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3.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印度所特有的等級制度是種姓制度,D項正確;家庭奴隸制是在《漢謨拉比法典》中規(guī)定的內容,《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的文明成就,排除A項;分封制是中國西周時期實行的制度,排除B項;馬爾克公社土地所有制淵源于日耳曼氏族制度的土地所有制。也稱自由農民土地占有制,實質是一種土地公有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4.A【詳解】根據題干“向北,從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國新疆,一直傳到中國甘肅、陜西和河南洛陽一帶;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qū)?!焙退鶎W知識可知,公元前3世紀后,佛教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1世紀,佛教經中亞傳到中國新疆,再傳入中國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佛教往南經錫蘭,傳到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A項正確;公元前150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們自稱雅利安人,陸續(xù)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來,從事農業(yè)生產,排除B項;羅馬帝國擴張沒有到中國甘肅、陜西和河南洛陽一帶,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基督教的傳播沒有傳播到中國甘肅、陜西和河南洛陽一帶,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5.D【詳解】根據材料表格雅典、斯巴達城邦數據統(tǒng)計表和所學知識可知,從表中能夠看出雅典城邦和斯巴達城邦的面積較小,人口較少,所以能夠得出古希臘城邦的社會特征是小國寡民,D項正確;落后偏僻從表格中無法看出,排除A項;航海發(fā)達需要通過地理條件和相關航海數據體現,表格中無法體現,排除B項;資源豐富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6.C【詳解】根據題干“而希臘劇團則定期在這些城市劇場中上演希臘悲劇和喜劇”和所學知識可知,亞歷山大及其繼任者在東方的土地上建立起希臘城市,說明其戰(zhàn)爭傳播了西方的希臘文明,而希臘劇團則定期在這些城市劇場中上演希臘悲劇和喜劇說明這些措施促進希臘的傳播與交流,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希臘文化的傳播,無法體現改變西方習俗,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希臘文化的傳播,無法體現希臘衰落,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希臘文化的傳播,無法體現掠奪財富,排除D項。故選C項。7.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隨后,羅馬發(fā)動三次布匿戰(zhàn)爭,滅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qū),B項正確;羅馬開始走向衰落是在斯巴達克起義后,排除A項;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排除C項,公元前27年,屋大維確立元首制,羅馬共和國變?yōu)榱_馬帝國,排除D項。故選B項。8.D【詳解】根據材料“判案時任憑法官曲解,經過平民保民官的努力,最終迫使貴族讓步”和所學知識可知,《十二銅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D項正確;羅馬共和國時期為奴隸制社會,無法真正宣揚人人平等,排除A項;《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所以可以看做是一種平民的勝利,排除B項;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成文法是《漢謨拉比法典》而并非《十二銅表法》,排除C項。故選D項。9.A【詳解】根據題干“圖中描述的事件斯巴達克施巧計迷惑敵人,在夜暗掩護下率軍沿狹窄山路撤出包圍圖,占領有利地形設伏,打敗追擊的官軍”和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fā)動奴隸起義,起義隊伍迅速發(fā)展,聲勢浩大,多次打敗羅馬軍團,但最終被血腥鎮(zhèn)壓下去,在斯巴達克起義的沉重打擊下,羅馬共和國走向衰落,A項正確;圖中描述不涉及給東方人民帶來災難,排除B項;公元前509年,以羅馬城為中心,羅馬共和國建立起來,斯巴達克發(fā)動奴隸起義時,羅馬共和國已經建立,排除C項;1世紀,在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qū)基督教誕生,斯巴達克發(fā)動奴隸起義時,基督教還沒有誕生,排除D項。故選A項。10.C【詳解】根據題干材料“面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蘇格拉底提出自己的質疑;面對老師柏拉圖的唯心思想,亞里士多德提出‘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名言?!笨芍?,柏拉圖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死后,亞里士多德總結前人哲學思想的基礎,創(chuàng)立了與老師截然不同的哲學體系,所以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C項正確;題干主要強調亞里士多德的批判精神,未涉及注重科學研究,排除A項;題干主要強調亞里士多德的批判精神,未體現將內心世界作為思考對象,排除B項;題干主要強調亞里士多德的批判精神,未闡釋試圖建立完整的學科體系,排除D項。故選C項。11.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強調世界的本源是原子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的主張;強調美德的培養(yǎng)與運用出自于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以這可以體現出古希臘人在哲學方面具有深入研究,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哲學領域,并非文學、法學和雕刻藝術,排除B、C、D項。故選A項。12.D【詳解】根據題干“《荷馬史詩》中描寫了大量諸神和英雄故事,其中《伊利亞特》《奧德賽》是著名篇章”和所學知識可知,《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D項正確;《荷馬史詩》描述的是希臘英雄故事,不涉及古埃及文明起源,排除A項;《荷馬史詩》描述的是希臘英雄故事,不涉及古巴比倫社會面貌,排除B項;《荷馬史詩》中描寫了大量諸神和英雄故事,不涉及法制思想,排除C項。故選D項。13.C【詳解】根據題干材料“今天資本主義法律的三大基本原則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約自由和產權不可侵犯,均發(fā)端于羅馬法。”可知,羅馬法對近現代法律產生了重要影響,羅馬法深刻地影響著世界,C項正確;題干主要強調羅馬法影響世界,未涉及具有資本主義性質,排除A項;題干主要強調羅馬法影響世界,未體現基本權力受到保障,排除B項;題干主要強調羅馬法影響世界,未闡釋對外擴張,排除D項。故選C項。14.B【詳解】根據材料“基督教會占有大量田產的同時,教民按照教會的要求繳納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作為宗教事業(yè)之用”和所學知識可知,教會的收入除了田產之外還有賦稅,說明基督教會不僅在整個社會中勢力龐大,同時享有重要的經濟地位,B項正確;中世紀大學享有自治權,教會無法壟斷學校教育業(yè),排除A項;材料中并未提到軍事力量相關內容,排除C項;材料中強調教會收取教民的十分之一的財產,并無直接體現控制人們的思想,排除D項。故選B項。15.B【詳解】根據題干知識卡片中“查理曼帝國的分裂時間”“843年條約”“《凡爾登條約》”和所學知識可知,814年,查理曼去世,強盛一時的帝國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按照約定,三個王國彼此間不存在隸屬關系,B項正確;經上述分析,查理曼帝國分裂為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而不是西班牙、匈牙利、奧地利、葡萄牙、比利時、烏克蘭、土耳其、愛爾蘭等國,排除ACD項。故選B項。16.(1)錯誤,亞洲改為非洲。(2)錯誤,象形文字改為楔形文字。(3)正確。(4)錯誤,太陰歷改為太陽歷?!驹斀狻浚?)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角,尼羅河定期泛濫,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所以古埃及文明被譽為“尼羅河的饋贈”。故原題錯誤,將亞洲改為非洲。(2)兩河流域生活著多個民族。大約公元前3100年,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fā)明了楔形文字,這種文字書寫在泥板上,因其形狀類似于倒三角形的筆尖刻畫出的痕跡,故被稱為“楔形文字”。故原題錯誤,將象形文字改為楔形文字。(3)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現于印度河流域,在那里發(fā)現了約公元前23世紀到前18世紀的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等早期文明遺址。故原題正確。(4)羅馬人在古埃及人使用太陽歷的基礎上,編制“儒略歷”。故原題錯誤,將太陰歷改為太陽歷。17.(1)特征:海岸線較長,島嶼眾多。具體措施:推翻氏族貴族的統(tǒng)治,以抽簽方式從全體公民中選舉公職人員,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建立津貼制度等。(2)評價:積極性:使西方文化產生了民主傳統(tǒng)和科學精神,為后世創(chuàng)設一系列民主政體和運作方式,公職人員由多數人選舉產生,群眾監(jiān)督政府對社會負責,減少以權謀私的可能性等;局限性:主體范圍狹隘,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很可能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實質是少數奴隸主貴族的民主。【詳解】(1)特征:根據材料“希臘半島海岸線較長,島嶼較多”可知,希臘半島的地理特征為海岸線較長,島嶼眾多。具體措:根據材料“他們推翻了氏族貴族的統(tǒng)治”和所學知識可知,伯里克利擴大了公民的權利,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簽產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參政的機會;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為了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伯里克利還建立了津貼制度。所以,古希臘人保障公民權利的具體措施為推翻氏族貴族的統(tǒng)治,以抽簽方式從全體公民中選舉公職人員,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建立津貼制度等。(2)評價: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角度評價即可。材料中“古希臘的奴隸制民主政治使西方文化產生了民主傳統(tǒng)和科學精神,他們提出人權,講平等。這種對個性自由的肯定,發(fā)展為民主與法制的整體”可得出,積極性為使西方文化產生了民主傳統(tǒng)和科學精神,為后世創(chuàng)設一系列民主政體和運作方式,公職人員由多數人選舉產生,群眾監(jiān)督政府對社會負責,減少以權謀私的可能性等;所學知識可知,占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一些野心家打著民主旗號蠱感民眾,使民主成為個人爭權奪利的工具,甚至淪為一種暴民政治。用陶片投票方式決定被放逐的人選。所以,局限性為主體范圍狹隘,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很可能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實質是少數奴隸主貴族的民主。18.(1)賜地的領主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2)對外進行擴張征服;對內實行鼓勵基督教發(fā)展的政策,取得教會的支持(3)封建時代的歐洲或法蘭克王國的興衰【詳解】(1)

內容:依據材料一“做一個領主的軍事附庸,這個封臣便從領主那里得到‘采地’,就是或多或少的土地和奴隸,這樣便可使‘效忠的人’,完全投入到軍役中去……”,歸納歐洲封君封臣制的內容是賜地的領主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則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須保護封臣。(2)內外措施:依據材料二“到8世紀末,其帝國從北海擴展到比利牛斯山脈,從大西洋擴展到東歐的斯拉夫地區(qū),查理曼成為西方無可爭辯的征服者”“800年的圣誕節(jié),教皇利奧三世為他舉行加冕稱帝儀式,以承認他的最高地位……”,指出查理曼為建立和鞏固強大的帝國所采取的內外措施:對外進行擴張征服;對內實行鼓勵基督教發(fā)展的政策,取得教會的支持。(3)主題: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封建時代歐洲或法蘭克王國的的封君封臣制度,材料二反映的是封建時代歐洲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的統(tǒng)治。由此可以概括一個主題:封建時代的歐洲或法蘭克王國的興衰。19.(1)②《漢謨拉比法典》;④《擲鐵餅者》。(2)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fā)展到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③:圓形大劇場是古羅馬帝國所建造的最大建筑,可容納5萬名觀眾,曾被用作斗劍比賽舉辦地和公共活動場合。(3)看法:世界古代文明豐富多彩,是世界各地人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成就?!驹斀狻浚?)②:根據材料“古巴比倫王國大的在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法律匯編,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長1.65米,底部周長1.9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