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單元測試卷)_第1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單元測試卷)_第2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單元測試卷)_第3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單元測試卷)_第4頁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單元測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單元測試卷)(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題型選擇題作圖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綜合題總計題數12831226小題分數362418166100分得分一、單項選擇題(36分)1.下列關于溫度的估測正確的是()A.烏魯木齊夏季的平均氣溫為50℃ B.人體的正常體溫為26℃C.冰箱冷藏室的溫度為5℃ D.高壓鍋中水的沸點為80℃2.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記載了如何從夾雜鉛的銅礦石中提煉銅的過程,如圖所示,爐體上有高低不同的兩個孔,先化的鉛從上孔流出,后化的銅從下孔流出。則銅的提煉過程經歷的物態(tài)變化是()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華3.下列現象中屬于蒸發(fā)的是()A.窗玻璃上出現冰花 B.鐵塊變成鐵水C.從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 D.擦在皮膚上的酒精“消失”4.在試管中放少量固態(tài)碘,塞緊塞子后放入熱水中。當固態(tài)碘變?yōu)樽仙庹魵獠⒊錆M試管后,將試管從熱水中拿出,再放入涼水中,碘蒸氣又會變?yōu)楣虘B(tài)碘。在上述實驗中,碘經歷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是(

)A.升華和凝固 B.汽化和凝固 C.汽化和凝華 D.升華和凝華5.2024年1月15日,山西多地迎來今年首場大范圍雨雪天氣,如圖所示是志愿者在高速收費站清理積雪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漫天紛飛的大雪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堆砌的雪人慢慢變少是冰雪汽化所致C.志愿者口中呼出的“白氣”是凝華現象D.雪熔化時不斷吸收周圍熱量導致氣溫降低6.諺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下列對諺語中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分析正確的是()A.“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B.“大霧不過晌,過晌聽雨響”——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C.“雷打立春節(jié),驚蟄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華現象,需要放熱D.“十月打了霜,來年糧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7.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節(jié)氣加點字的物態(tài)變化正確的是()A.“谷雨”——凝固 B.“白露”——熔化C.“霜降”——凝華 D.“小雪”——液化8.海水是寶貴的水資源,是自然界水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下圖分析正確的是()A.海水變成水蒸氣是升華過程B.雪是云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C.積雪液化成水后,匯入溪流流向大海D.水資源可以循環(huán)利用,不必節(jié)約用水9.如圖所示,分別表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吸熱或放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B.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可能是熔化過程C.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D.丁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10.如圖所示,青藏鐵路兩旁插著一根根高達2m的“鐵棒”,其數量多達1.5萬根。這些“鐵棒”也叫無芯重力熱管或兩相封閉式虹吸管,通過液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的相互轉化可將凍土層的熱量單向導出地面,防止以凍土為路基的鐵路在運行時的反復凍脹和融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凍土層熔化過程中放出熱量B.土壤中的水分凝固過程中吸收熱量C.“鐵棒”底部液態(tài)導熱物質變成氣流是汽化現象D.“鐵棒”頂部氣態(tài)導熱物質變成液態(tài)是凝華現象11.如圖甲,用金屬鎵制成的“小人”在室溫為20℃時是固態(tài),當其達到某一溫度時,就會發(fā)生熔化。圖乙是其放在人手中熔化時的情景,由此可判斷()A.鎵是非晶體 B.鎵的熔點可能是29℃C.可用鎵制成的鍋燒開水 D.鎵熔化的過程中,放出熱量12.物質M通過吸、放熱,出現三種不同物態(tài),如圖所示,其中由丙到甲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A.汽化 B.升華 C.熔化 D.液化二、填空題(作圖題每題2分,其余每空1分,共計24分)13.作圖題:(1)某天小明用溫度計測得當天的氣溫為﹣3℃,請把如圖所示的溫度計的液柱部分涂黑。第(1)題圖第(2)題圖(2)有一份初溫為45℃的海波,加熱1min時開始熔化,熔化過程持續(xù)了3min,加熱6min后升高到55℃,請在圖中畫出海波從45℃上升到55℃的熔化圖像。(海波的熔點是48℃)14.溫度是表示物體的物理量;攝氏溫標規(guī)定: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溫度定為100℃,其單位讀作:。15.圖甲和乙分別是體溫計和寒暑表的示意圖,它們是利用了液體的性質,甲的讀數為℃,乙的讀數為℃。16.2024年5月7日,我國長征六號丙運載火箭迎來首秀。它在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順利將海王星等4顆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發(fā)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了確保火箭發(fā)射的安全,在發(fā)射塔下方建造水池,發(fā)射現場“霧氣騰騰”,這些水霧是水池中的水先后形成的(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前者(選填“吸熱”或“放熱”)可保護發(fā)射塔及周圍設施的安全。第16題圖第17題圖17.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因此污水凈化有著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如圖是小喬同學發(fā)明的太陽能凈水器。分析污水的凈化原理,水滴凝結的過程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該物態(tài)變化過程要熱量。18.12月31日,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用一場綻放在百畝麥田之上的盛大鐵花,送別了2023年最后一個冬日。表演者先將鐵塊放入爐子中變成鐵水,然后通過擊打鐵汁形成“鐵花”,“鐵花”又點燃煙花鞭炮,場景蔚為壯觀,如圖所示。其中使用的鐵汁的溫度應(選填“低于”“等于”或“高于”)鐵的熔點;耀眼的鐵花在空氣中(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鐵,這個過程要(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19.小瑄利用酒精燈加熱燒瓶中的水,直至水沸騰,她撤掉酒精燈,發(fā)現燒瓶中的水會停止沸騰,這說明水的沸騰需要(選填“吸收”、“放出”)熱量。她用膠皮塞塞緊燒瓶口,如圖所示,將燒瓶倒置并向燒瓶底部澆冷水,她觀察到水重新沸騰。這是因為燒瓶內水面上方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導致瓶內氣壓(選填“增大”或“減小”),水的沸點(選填“升高”或“降低”)。20.“干濕泡溫度計”能反映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它是由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其中一個溫度計的玻璃泡用濕布包起來了。兩個溫度計的讀數不一樣,濕泡溫度計(乙)的讀數較(高/低),此時濕泡溫度計中的測溫液體向水(吸收/放出)熱量,當觀察到甲、乙兩支溫度計示數相差變大,則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在(升高/降低)。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18分)21.小華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1)組裝實驗裝置時,要保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先確定(選填“燒杯”或“溫度計”)的位置;(2)將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其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寫出一個即可);(3)冰熔化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可知,冰為(選填“非晶體”或“晶體”),冰熔化前升溫比熔化后升溫(選填“快”或“慢”);(4)同桌小紅將正在熔化的碎冰從試管中取出放到桌面上,過了一段時間發(fā)現碎冰全部熔化了,由此小紅得出冰在熔化時不需要吸熱的結論,小紅的結論是______的(選填“正確”或“錯誤”),原因是。22.初二物理社團進行了如下實驗:(1)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完成了“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組裝順序應為(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根據實驗數據,小明繪制出了燒杯中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第12分鐘時觀察到水中氣泡的情形應為圖丙中圖(選填“a”或“b”)所示。(3)為進一步研究水的沸騰,燒杯里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小明停止加熱,繼續(xù)對燒杯中的水進行觀察.這樣做的目的是。(4)小華將碘錘浸入裝有開水的燒杯中,如圖丁所示,將看到碘錘中的碘(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紫色碘蒸氣,但未觀察到碘的熔化現象,原因是。(碘的熔點是114℃)23.我們選用碎冰和碎蠟研究物質的熔化過程,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把碎蠟放到盛有開水的燒杯中,實驗裝置均如圖1所示,然后分別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1)圖2是(填“冰”或“蠟”)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3所示溫度計顯示的是蠟某時刻的溫度,此溫度計分度值是℃;(2)在冰和蠟熔化過程中,我們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加熱,這種加熱方法叫做法,目的是為了。冰在熔化時,溫度計示數不變,而蠟在熔化時,可以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會(選填“不變”、“升高”或“降低”),物理學中把具備蠟這種性質的物質叫做;(3)圖4是將裝有液態(tài)海波的大試管放入室溫的水中。根據溫度計A和B的示數,繪制了海波和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5)。由圖像可知,在第2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態(tài)(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四、計算題(共8分)24.在國際單位制中,溫度的量度是用熱力學溫標。它的單位是開爾文,符號是“K”。熱力學溫度用符號T表示。熱力學溫標規(guī)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73K,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373K。將273~373K這個溫度區(qū)間等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K。(1)請推導熱力學溫度(T)和攝氏溫度(t)的數量關系式;(2)0K是熱力學溫度中的絕對零度,該溫度為多少攝氏度?五、綜合題(共14分)25.如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huán)現象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fā)變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這就是云。在一定條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變成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這就形成了雨。(1)請依次寫出上文加粗部分涉及到的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2)上面三種物態(tài)變化中,屬于吸熱的是:;(3)我國屬于缺水國家,節(jié)約用水應從我做起,請你寫出日常生活中的兩項節(jié)水措施:、。26.走進氣象站,可以看到如圖所示的百葉箱,箱內主要的測量儀器有:兩支濕度計(絕對濕度計和相對濕度計)和兩支溫度計(測量并記錄一天中最高氣溫的溫度計和最低氣溫的溫度計)。(1)百葉箱中的溫度計,是利用測溫液體的規(guī)律制成的;溫度計的刻度均勻,這說明測溫物質在測溫范圍內溫度改變相同時,測溫物質的改變量相同;(2)測量最低氣溫的溫度計應采用凝固點較的液體作為測物質;測量最高氣溫的溫度計與(選填“體溫計”或“實驗室溫度計”)的結構是相似的;(3)如圖在小瓶AC里分別裝有色的水,小瓶CD里分別裝半瓶的水,給小瓶配一個橡皮塞,橡皮寨上插進一根細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要制作液體溫度計應選擇(選擇字母)。

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單元測試(滿分:100分時間:60分鐘)題型選擇題作圖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綜合題總計題數12831226小題分數362418166100分得分一、單項選擇題(36分)1.下列關于溫度的估測正確的是()A.烏魯木齊夏季的平均氣溫為50℃ B.人體的正常體溫為26℃C.冰箱冷藏室的溫度為5℃ D.高壓鍋中水的沸點為80℃【答案】C【詳解】A.烏魯木齊夏季高溫,平均氣溫在20℃左右,不可能達到50℃。故A錯誤;B.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B錯誤;C.水的凝固點在0℃左右,冰箱冷藏室的溫度略高于0℃,在5℃左右,故C正確;D.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高壓鍋中水的沸點高于100℃,故D錯誤。故選C。2.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記載了如何從夾雜鉛的銅礦石中提煉銅的過程,如圖所示,爐體上有高低不同的兩個孔,先化的鉛從上孔流出,后化的銅從下孔流出。則銅的提煉過程經歷的物態(tài)變化是()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華【答案】A【詳解】根據題意可知銅和鉛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所以是熔化的過程,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3.下列現象中屬于蒸發(fā)的是()A.窗玻璃上出現冰花 B.鐵塊變成鐵水C.從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 D.擦在皮膚上的酒精“消失”【答案】D【詳解】A.窗玻璃上出現冰花是室內溫度高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華形成的,故A不符題意;B.鐵塊變成鐵水是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屬于熔化,故B不符合題意;C.從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是因為葡萄附近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題意;D.擦在皮膚上的酒精“消失”,是液態(tài)的酒精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屬于蒸發(fā),故D符合題意。故選D。4.在試管中放少量固態(tài)碘,塞緊塞子后放入熱水中。當固態(tài)碘變?yōu)樽仙庹魵獠⒊錆M試管后,將試管從熱水中拿出,再放入涼水中,碘蒸氣又會變?yōu)楣虘B(tài)碘。在上述實驗中,碘經歷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是(

)A.升華和凝固 B.汽化和凝固 C.汽化和凝華 D.升華和凝華【答案】D【詳解】固態(tài)碘,放入熱水中,熱水的溫度不高于100℃,達不到碘的熔點,碘不能熔化,所以固態(tài)的碘變?yōu)樽仙牡庹魵馐枪虘B(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是升華。同樣,再將試管放入涼水中,碘蒸氣又會直接變?yōu)楣虘B(tài)的碘,發(fā)生凝華過程。在上述實驗中,碘經歷的過程是升華和凝華。故選D。5.2024年1月15日,山西多地迎來今年首場大范圍雨雪天氣,如圖所示是志愿者在高速收費站清理積雪的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漫天紛飛的大雪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堆砌的雪人慢慢變少是冰雪汽化所致C.志愿者口中呼出的“白氣”是凝華現象D.雪熔化時不斷吸收周圍熱量導致氣溫降低【答案】D【詳解】A.漫天紛飛的大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凝華形成的,故A錯誤;B.堆砌的雪人慢慢變少是雪直接升華變?yōu)榱怂魵?,故B錯誤;C.志愿者口中呼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錯誤;D.雪熔化時吸收熱量,導致周圍的溫度降低,故D正確。故選D。6.諺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下列對諺語中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分析正確的是()A.“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吸熱B.“大霧不過晌,過晌聽雨響”——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C.“雷打立春節(jié),驚蟄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華現象,需要放熱D.“十月打了霜,來年糧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放熱【答案】D【詳解】A.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此過程需要放熱,故A錯誤;BC.霧和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液化過程需要放熱,故BC錯誤;D.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固態(tài)的小冰晶,凝華過程需要放熱,故D正確。故選D。7.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節(jié)氣加點字的物態(tài)變化正確的是()A.“谷雨”——凝固 B.“白露”——熔化C.“霜降”——凝華 D.“小雪”——液化【答案】C【詳解】A.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A錯誤;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B錯誤;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固態(tài)小冰晶,是凝華現象,故C正確;D.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屬于凝華現象,故D錯誤。故選C。8.海水是寶貴的水資源,是自然界水循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下圖分析正確的是()A.海水變成水蒸氣是升華過程B.雪是云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C.積雪液化成水后,匯入溪流流向大海D.水資源可以循環(huán)利用,不必節(jié)約用水【答案】B【詳解】A.海水變成水蒸氣是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屬于汽化現象,故A錯誤;B.雪是云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確;C.固態(tài)的積雪熔化成液態(tài)的水后,匯入溪流流向大海,故C錯誤;D.淡水資源總量較少且分布不均,所以要節(jié)約用水,故D錯誤。故選B。9.如圖所示,分別表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吸熱或放熱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B.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可能是熔化過程C.丙種物質是非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D.丁種物質是晶體,圖線表示的是凝固過程【答案】B【詳解】A.甲物質的圖線整個過程溫度是上升的趨勢,且有一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可能是晶體的熔化圖線,故A錯誤;B.乙物質的圖線整個過程溫度是上升的趨勢,且整個過程中溫度都在不斷上升,所以可能是非晶體的熔化圖線,故B正確;C.丙物質的圖線整個過程溫度是下降的趨勢,且有一段時間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可能是晶體的凝固圖線,故C錯誤;D.丁物質的圖線整個過程中溫度是下降的趨勢,且整個過程中溫度都在不斷下降,所以可能是非晶體的凝固圖線,故D錯誤。故選B。10.如圖所示,青藏鐵路兩旁插著一根根高達2m的“鐵棒”,其數量多達1.5萬根。這些“鐵棒”也叫無芯重力熱管或兩相封閉式虹吸管,通過液態(tài)和氣態(tài)之間的相互轉化可將凍土層的熱量單向導出地面,防止以凍土為路基的鐵路在運行時的反復凍脹和融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凍土層熔化過程中放出熱量B.土壤中的水分凝固過程中吸收熱量C.“鐵棒”底部液態(tài)導熱物質變成氣流是汽化現象D.“鐵棒”頂部氣態(tài)導熱物質變成液態(tài)是凝華現象【答案】C【詳解】A.物質在熔化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所以凍土層在熔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故A錯誤;B.物質在凝固過程中要放出熱量,所以土壤中的水分凝固過程中放出熱量,故B錯誤;C.物質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所以“鐵棒”底部液態(tài)導熱物質變成氣流是汽化現象,故C正確;D.物質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所以“鐵棒”頂部氣態(tài)導熱物質變成液態(tài)是液化現象,故D錯誤。故選C。11.如圖甲,用金屬鎵制成的“小人”在室溫為20℃時是固態(tài),當其達到某一溫度時,就會發(fā)生熔化。圖乙是其放在人手中熔化時的情景,由此可判斷()A.鎵是非晶體 B.鎵的熔點可能是29℃C.可用鎵制成的鍋燒開水 D.鎵熔化的過程中,放出熱量【答案】B【詳解】A.鎵達到某一溫度時熔化,說明鎵有熔點,是晶體,故A不符合題意;B.鎵在室溫為20℃時是固態(tài),則它的熔點高于20℃,鎵在人的手中會熔化,則它的熔點低于人的體溫,人的體溫約為37℃,所以,鎵的熔點可能是29℃,故B符合題意;C.水的沸點遠高于鎵的熔點,所以,不能用鎵制成的鍋燒開水,故C不符合題意;D.鎵熔化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2.物質M通過吸、放熱,出現三種不同物態(tài),如圖所示,其中由丙到甲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A.汽化 B.升華 C.熔化 D.液化【答案】A【詳解】由圖知,甲物態(tài)到乙物態(tài)需要放熱,所以乙物態(tài)到甲物態(tài)需要吸熱;同時乙物態(tài)到丙物態(tài)也需要吸熱,所以乙物態(tài)為固態(tài);丙物態(tài)到甲物態(tài)需要吸熱,所以甲物態(tài)到丙物態(tài)需要放熱;同時甲物態(tài)到乙物態(tài)需要放熱,所以甲物態(tài)是氣態(tài);則丙物態(tài)為液態(tài),從丙到甲是汽化過程;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作圖題每題2分,其余每空1分,共計24分)13.作圖題:(1)某天小明用溫度計測得當天的氣溫為﹣3℃,請把如圖所示的溫度計的液柱部分涂黑?!敬鸢浮恳娪覉D?!驹斀狻坑蓤D知道,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0刻度線下面第3個小刻度對應示數就是-3℃,如圖。(2)有一份初溫為45℃的海波,加熱1min時開始熔化,熔化過程持續(xù)了3min,加熱6min后升高到55℃,請在圖中畫出海波從45℃上升到55℃的熔化圖像。(海波的熔點是48℃)【答案】見右圖?!驹斀狻亢2ㄊ蔷w,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初溫為45℃,加熱1min時開始熔化,熔化過程持續(xù)了3min,到第4min,溫度為45℃。然后溫度再次升高,加熱6min后升高到55℃,熔化圖像如圖所示。14.溫度是表示物體的物理量;攝氏溫標規(guī)定: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溫度定為100℃,其單位讀作:?!敬鸢浮坷錈岢潭确兴當z氏度【詳解】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常見的單位是攝氏度,即℃,攝氏溫度規(guī)定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沸水溫度是100℃。15.圖甲和乙分別是體溫計和寒暑表的示意圖,它們是利用了液體的性質,甲的讀數為℃,乙的讀數為℃?!敬鸢浮繜崦浝淇s36.5-4【詳解】體溫計和寒暑表都利用了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來工作,不同溫度下,溫度計內液體的體積不同,導致溫度計中的液柱長度不同,顯示不同溫度。如圖,體溫度的分度值為0.1℃,示數為36.5℃。如圖,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在0℃以下,示數為-4℃。16.2024年5月7日,我國長征六號丙運載火箭迎來首秀。它在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順利將海王星等4顆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發(fā)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了確?;鸺l(fā)射的安全,在發(fā)射塔下方建造水池,發(fā)射現場“霧氣騰騰”,這些水霧是水池中的水先后形成的(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前者(選填“吸熱”或“放熱”)可保護發(fā)射塔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敬鸢浮科夯鼰帷窘馕觥慨敾鹧鎳姷剿袝r,水大量汽化成水蒸氣,同時吸收大量的熱,從而保護發(fā)射塔。水蒸氣飄散之后遇冷會液化成小水滴,所以發(fā)射現場“霧氣騰騰”。可知這些水霧是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汽化吸收熱量。17.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因此污水凈化有著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如圖是小喬同學發(fā)明的太陽能凈水器。分析污水的凈化原理,水滴凝結的過程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該物態(tài)變化過程要熱量?!敬鸢浮恳夯艧帷驹斀狻克文Y的過程是污水汽化產生的水蒸氣上升遇到溫度較低的溫室罩,水蒸氣放熱液體形成水滴。18.12月31日,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用一場綻放在百畝麥田之上的盛大鐵花,送別了2023年最后一個冬日。表演者先將鐵塊放入爐子中變成鐵水,然后通過擊打鐵汁形成“鐵花”,“鐵花”又點燃煙花鞭炮,場景蔚為壯觀,如圖所示。其中使用的鐵汁的溫度應(選填“低于”“等于”或“高于”)鐵的熔點;耀眼的鐵花在空氣中(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鐵,這個過程要(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敬鸢浮康扔谀谭懦觥驹斀狻胯F是晶體,在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所以鐵汁的溫度等于鐵的熔點。液態(tài)鐵花在空氣中遇冷凝固成固態(tài)鐵,這個過程需要向外放出熱量。19.小瑄利用酒精燈加熱燒瓶中的水,直至水沸騰,她撤掉酒精燈,發(fā)現燒瓶中的水會停止沸騰,這說明水的沸騰需要(選填“吸收”、“放出”)熱量。她用膠皮塞塞緊燒瓶口,如圖所示,將燒瓶倒置并向燒瓶底部澆冷水,她觀察到水重新沸騰。這是因為燒瓶內水面上方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導致瓶內氣壓(選填“增大”或“減小”),水的沸點(選填“升高”或“降低”)?!敬鸢浮课諟p小降低【詳解】撤掉酒精燈,發(fā)現燒瓶中的水會停止沸騰,這說明水的沸騰需要吸收熱量。當向瓶底澆冷水時,瓶內氣體溫度突然降低,氣壓減小,瓶內液面上方氣壓減小,導致沸點降低,所以水重新沸騰起來。20.“干濕泡溫度計”能反映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它是由兩個相同的溫度計并列制成的,其中一個溫度計的玻璃泡用濕布包起來了。兩個溫度計的讀數不一樣,濕泡溫度計(乙)的讀數較(高/低),此時濕泡溫度計中的測溫液體向水(吸收/放出)熱量,當觀察到甲、乙兩支溫度計示數相差變大,則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在(升高/降低)?!敬鸢浮康头懦鼋档汀驹斀狻扛蓾衽轀囟扔嫓y空氣中水蒸氣含量時,干泡溫度計放置在空氣中,顯示的是空氣的正常溫度;濕泡溫度計下端包著濕布,濕布上的水分蒸發(fā),濕布吸熱,溫度計的測溫液體放出熱量,因此濕泡溫度計的示數比干泡溫度計的示數低。在一定溫度下,兩個溫度計讀數的差別越大,表示空氣中的水蒸氣越少,空氣的濕度越低,當觀察到甲、乙兩支溫度計示數相差變大,則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在降低。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18分)21.小華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1)組裝實驗裝置時,要保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先確定(選填“燒杯”或“溫度計”)的位置;(2)將試管放入水中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其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寫出一個即可);(3)冰熔化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分析可知,冰為(選填“非晶體”或“晶體”),冰熔化前升溫比熔化后升溫(選填“快”或“慢”);(4)同桌小紅將正在熔化的碎冰從試管中取出放到桌面上,過了一段時間發(fā)現碎冰全部熔化了,由此小紅得出冰在熔化時不需要吸熱的結論,小紅的結論是______的(選填“正確”或“錯誤”),原因是?!敬鸢浮繜軣峋鶆蚓w快錯誤冰從周圍空氣吸熱【詳解】(1)組裝實驗裝置時,為了要保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應先確定燒杯的位置,溫度計使用時不能觸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因此再調節(jié)溫度計的位置。(2)將試管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是水浴法加熱,冰塊受熱更均勻。(3)由圖乙可知,冰有固定的熔點,故可知冰屬于晶體。冰熔化前兩分鐘溫度升高8℃,熔化后兩分鐘溫度升高4℃,因此冰熔化前升溫比熔化后升溫快。(4)由于冰塊的溫度低,可以從周圍空氣吸收熱量,使其熔化,即冰熔化還是需要吸收熱量,故她的看法是錯誤的。22.初二物理社團進行了如下實驗:(1)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完成了“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組裝順序應為(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根據實驗數據,小明繪制出了燒杯中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第12分鐘時觀察到水中氣泡的情形應為圖丙中圖(選填“a”或“b”)所示。(3)為進一步研究水的沸騰,燒杯里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小明停止加熱,繼續(xù)對燒杯中的水進行觀察.這樣做的目的是。(4)小華將碘錘浸入裝有開水的燒杯中,如圖丁所示,將看到碘錘中的碘(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紫色碘蒸氣,但未觀察到碘的熔化現象,原因是。(碘的熔點是114℃)【答案】自下而上a探究水達到沸點后不繼續(xù)吸熱是否能沸騰升華碘的熔點高于水的沸點,碘在沸水中不能熔化【詳解】(1)安裝儀器時,為了防止溫度計接觸燒杯底,且使用酒精燈外焰加熱,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2)如圖乙所示,第12分鐘時水處于沸騰狀態(tài);沸騰前,氣泡上升,氣泡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使得氣泡體積變小;沸騰時,由于此時整個容器內的水溫相同,水沸騰產生的水蒸氣進入氣泡內,氣泡逐漸變大;故a圖為沸騰時的現象。(3)燒杯里水沸騰一段時間后,小明停止加熱,觀察燒杯中的水,是為了探究水達到沸點后不繼續(xù)吸熱是否能沸騰。(4)碘錘中固態(tài)碘在熱水中,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屬于升華現象。在此實驗中,固態(tài)碘沒有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原因是由數據知,水的沸點為100℃,而碘的熔點為114℃,即碘的熔點高于水的沸點,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23.我們選用碎冰和碎蠟研究物質的熔化過程,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把碎蠟放到盛有開水的燒杯中,實驗裝置均如圖1所示,然后分別進行實驗并記錄數據。(1)圖2是(填“冰”或“蠟”)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3所示溫度計顯示的是蠟某時刻的溫度,此溫度計分度值是℃;(2)在冰和蠟熔化過程中,我們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加熱,這種加熱方法叫做法,目的是為了。冰在熔化時,溫度計示數不變,而蠟在熔化時,可以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會(選填“不變”、“升高”或“降低”),物理學中把具備蠟這種性質的物質叫做;(3)圖4是將裝有液態(tài)海波的大試管放入室溫的水中。根據溫度計A和B的示數,繪制了海波和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5)。由圖像可知,在第2min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態(tài)(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敬鸢浮勘?水浴使冰和蠟受熱均勻升高非晶體液【詳解】(1)由圖2可知,該物質溫度變化的過程中,有一段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在這段過程中,該物質熔化,所以該物質為晶體,即圖2是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3可知,溫度計上40℃~50℃之間有5個小格,所以每一格所表示的溫度為2℃,即此溫度計分度值是2℃。(2)在冰和蠟熔化過程中,我們把碎冰放到盛有溫水燒杯中加熱,先加熱燒杯中的水,再通過水把熱量傳遞為冰和蠟,這種加熱方法叫做水浴法,目的是為了使冰和蠟受熱均勻。蠟是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會持續(xù)升高,所以蠟在熔化時,可以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會升高,物理學中把具備蠟這種性質的物質叫做非晶體。(3)海波屬于晶體,有固定的凝固點,即在凝固的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由圖5可知,在第2min時,海波的溫度在下降,所以此時大試管內的海波處于液態(tài)。四、計算題(共8分)24.在國際單位制中,溫度的量度是用熱力學溫標。它的單位是開爾文,符號是“K”。熱力學溫度用符號T表示。熱力學溫標規(guī)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73K,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373K。將273~373K這個溫度區(qū)間等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K。(1)請推導熱力學溫度(T)和攝氏溫度(t)的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