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方法教案剖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D/26/wKhkGWbIszmAVjDnAACLDHXb7T0487.jpg)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方法教案剖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D/26/wKhkGWbIszmAVjDnAACLDHXb7T04872.jpg)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方法教案剖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D/26/wKhkGWbIszmAVjDnAACLDHXb7T04873.jpg)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方法教案剖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D/26/wKhkGWbIszmAVjDnAACLDHXb7T04874.jpg)
![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方法教案剖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3D/26/wKhkGWbIszmAVjDnAACLDHXb7T048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方法(fāngfǎ)第一頁,共57頁。2一、園林植物種植(zhòngzhí)的概念:園林植物種植——也稱植物造景、景觀種植或植物配置,是指在園林環(huán)境中進行自然景觀的營造,即按照植物生態(tài)學原理、園林藝術構圖和環(huán)境保護要求,進行合理配植,創(chuàng)造各種優(yōu)美、實用的園林空間環(huán)境,以充分發(fā)揮園林綜合功能(gōngnéng)和作用,尤其是生態(tài)效益,使自然環(huán)境得以改善。第一節(jié)園林植物種植設計概述(ɡàishù)第1頁/共57頁第二頁,共57頁。3二、植物(zhíwù)景觀與生態(tài)設計自然式設計:奧姆斯特德(美)——自然起伏變化(biànhuà)的地形和豐富的植物群落景觀(林地與草坪相間的曠野景觀)——紐約中央公園。第2頁/共57頁第三頁,共57頁。4鄉(xiāng)土化設計:西蒙茲(O.C.Simonds)、詹森(JensJenson)、哈普林(LawrenceHalprin)(美)——運用鄉(xiāng)土植物群落來展現地方景觀特色,并創(chuàng)造穩(wěn)定、持久、和諧(héxié)的園林風景環(huán)境——運用鄉(xiāng)土植物群落來展現地方景觀特色,并創(chuàng)造穩(wěn)定、持久、和諧(héxié)的園林風景環(huán)境——林肯紀念公園、舊金山海濱牧場住宅區(qū)。第3頁/共57頁第四頁,共57頁。5保護性設計(shèjì):麥克哈格(美)——設計(shèjì)結合自然,科學而非藝術的設計(shèjì)思想——華盛頓綜合景觀規(guī)劃、費城大城市地區(qū)開放空間和空氣庫的研究恢復性設計(shèjì):即生態(tài)藝術設計(shèjì)第4頁/共57頁第五頁,共57頁。6三、生態(tài)園林與種植設計
20世紀20年代,生態(tài)公園的出現。其主要景觀內容有樹林、池塘、沙丘、沼澤地、谷類植物和荒野地等。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提出了“生態(tài)園林”的觀點(guāndiǎn)(程緒珂),強調園林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功能和效益。第5頁/共57頁第六頁,共57頁。7四、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生態(tài)學原理(yuánlǐ)環(huán)境分析(fēnxī)——植物個體生態(tài)學原理種群分布與生態(tài)位——植物種群生態(tài)學原理物種多樣性——群落生態(tài)學原理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學原理第6頁/共57頁第七頁,共57頁。8第二節(jié)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基本形式(xíngshì)與類型一、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基本形式1.規(guī)則式:概念(gàiniàn):是指園林植物成行成列等距離排列種植,或做有規(guī)則的簡單重復,或具規(guī)整形狀。類型:規(guī)則對稱式:植物景觀布置具有明顯的對稱軸線或對稱中心,樹木形態(tài)一致或人工整形,花卉布置采用規(guī)則圖案。多用于紀念性園林,大型建筑物環(huán)境、廣場等規(guī)則式園林綠地中。規(guī)則不對稱式:沒有明顯的對稱軸線和對稱中心,景觀布置有規(guī)律,也有變化,多用于街頭綠地、庭園等。第7頁/共57頁第八頁,共57頁。92.自然式:植物景觀的布置沒有明顯的軸線,各種植物的分布自由變化,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常用(chánɡyònɡ)于自然式的園林環(huán)境中,如自然式庭園、綜合性公園安靜休息區(qū)、自然式小游園、居住區(qū)綠地等。第8頁/共57頁第九頁,共57頁。103.混合式:是規(guī)則式與自然式相結合的形式。它吸取規(guī)則式和自然式的優(yōu)點(yōudiǎn),既整潔清新、色彩明快的整體效果,又有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自然景色;既有自然美,又有人工美。其類型有:自然式為主,結合規(guī)則式規(guī)則式為主點綴自然式規(guī)則與自然并重第9頁/共57頁第十頁,共57頁。11二、園林植物種植設計類型(lèixíng)(一)根據園林植物應用類型分類1.樹木種植設計:對各種園林樹木(包括喬木、灌木及木質藤本植物等)景觀進行設計??煞譃楣戮皹?、對植樹、樹列、樹叢、樹群、樹林(shùlín)、植籬及整形樹等景觀設計。2.花草種植設計:對各種草本花卉進行造景設計。如花壇、花境、花臺、花池、花箱、花叢、花群、模紋花帶、花柱、花缽、花球、花傘、吊盆等。3.蕨類與苔蘚植物設計:多用于林下或陰濕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樸素、自然和幽深寧靜的藝術境界。如貫眾、鳳尾蕨、腎蕨、波斯頓蕨、翠云草、鐵線蕨等。第10頁/共57頁第十一頁,共57頁。12(二)按植物(zhíwù)生境分類1.陸地種植設計山地(shāndì),宜用喬木造林坡地,多種植灌木叢、樹木地被或草坡地等平地,宜做花壇、草坪、花境、樹叢、樹林等。2.水體種植設計:利用水生植物打破水面的平靜和單調,增添水面情趣,豐富園林水體景觀內容。第11頁/共57頁第十二頁,共57頁。13(三)按植物(zhíwù)應用空間環(huán)境分類1.戶外綠地種植設計:是園林種植設計的主要類型,一般面積較大,植物種類比較豐富,以創(chuàng)造穩(wěn)定持久的植物自然生態(tài)群落(qúnluò)為主。2.室內庭園種植設計: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等室內環(huán)境布置。須考慮空間、土壤、陽光、空氣等環(huán)境因子對植物景觀的限制。3.屋頂種植設計:非游憩性綠化種植和屋頂花園第12頁/共57頁第十三頁,共57頁。14第四節(jié)各類植物(zhíwù)景觀種植設計一、樹列與行道樹的設計(一)樹列設計1.概念:樹列也稱列植樹,是指按一定間距,沿直線(或曲線)縱向排列種植的園林(yuánlín)樹木景觀。2.樹列設計形式單純樹列:用同一種樹木進行排列種植設計,具有強烈的統(tǒng)一感和方向感,種群特征鮮明,景觀形態(tài)簡潔流暢,但不乏單調感。混合樹列:用兩種以上的樹木進行相間排列種植設計,具有高低層次和韻律變化,混合樹列因樹種不同,產生色彩、形態(tài)、季相等景觀變化。第13頁/共57頁第十四頁,共57頁。153.樹列設計的間距:一般喬木3~8m,灌木1~5m,主要取決于樹種特性、環(huán)境功能(gōngnéng)和造景要求等因素。4.樹種選擇與應用1)
選擇樹冠較整齊、個體生長發(fā)育差異小或者耐修剪的樹種。2)
樹列景觀適用于喬木、灌木、常綠、落葉類樹種。3)
樹列常用于道路邊、分車綠帶、建筑物旁、水際、綠地邊界、花壇等種植布置。4)混合樹列樹種宜少不宜多,一般不超過三種。樹列延伸線短時,多用一樹種,或喬木與灌木間植,一高一低,簡潔生動。第14頁/共57頁第十五頁,共57頁。16(二)行道樹設計(shèjì)1.概念:行道樹是按一定間距列植于道路兩側或分車綠帶上的喬木景觀2.考慮的主要內容1)道路環(huán)境:與植物生長發(fā)育有關,直接影響(yǐngxiǎng)著景觀形態(tài)和景觀效果,包括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2)樹種選擇:要求具有適應性強、姿態(tài)優(yōu)美、生長健壯、樹冠寬大、萌芽性強、無污染性等特點,盡量選無花粉過敏或過敏性較少的樹種,如香樟、女貞、刺槐、烏桕、水杉、黃楊、榔榆、冬青、銀杏、梧桐等。第15頁/共57頁第十六頁,共57頁。173)設計形式:綠帶式:在道路規(guī)劃設計時,在道路兩側,位于車行道與人行道之間、人行道或混合道路外側設置帶狀綠地。樹池式:在人行道上設計排列幾何形的種植池以種植行道樹的形式。正方形1.5m×1.5m,最小不小于1m×1m;長方形樹池以1.2m×2m為宜;圓形樹池半徑不小于1.5m。4)設計距離:一般以5m作為定植株距,高大喬木可采用6~8m,以成年后樹冠能形成較好的郁閉(yùbì)效果為準,如為初種樹木,可縮短間距形成遮陽效果,一般為2.5~3m。小喬木或窄冠喬木可用4m定植。5)安全視距:在交叉道口,考慮行車安全。以30~35m的安全視距為宜。第16頁/共57頁第十七頁,共57頁。18安全(ānquán)視距三角形示意圖第17頁/共57頁第十八頁,共57頁。19二、孤景樹與對植樹(zhíshù)設計(一)孤景樹設計概念:孤景樹即孤植樹、孤立木,是用一株樹木單獨種植設計成景的園林樹木景觀。設計環(huán)境:有較為開闊的空間環(huán)境、比較適宜的觀賞視距與觀賞空間樹種選擇:要求樹木形體高大,姿態(tài)優(yōu)美,樹冠開闊,枝葉茂盛,或者具有某些特殊的觀賞價值如鮮艷的花果葉色彩、優(yōu)美的枝干(zhīɡàn)造型、濃郁的芳香等。如古樹名木。保護古樹名木和植物資源發(fā)揮其觀賞價值和歷史意義常見的有:香樟、榕樹、懸鈴木、樸樹、雪松、銀杏、七葉樹、廣玉蘭、金錢松、油松、薄殼山核桃、麻櫟、云杉、檜柏、白皮松、楓香、白樺、楓楊、烏桕等。第18頁/共57頁第十九頁,共57頁。20(二)對植樹(zhíshù)設計概念(gàiniàn):按一定軸線關系對稱或均衡對應種植的兩株或具有兩株整體效果的兩組樹木景觀。它作為配景或夾景,以烘托主景,或增強景觀透視的前后層次和縱深感。對植樹設計形式:對稱式對植:多用于規(guī)則式庭園綠地。不對稱均衡式對植:多用于自然式或混合式庭園綠地中。第19頁/共57頁第二十頁,共57頁。213.樹種的選擇與應用:一般要求樹木形態(tài)美觀或樹冠整齊、花葉嬌美。常應用于園林綠地的路端、建筑入口、公園兩側、規(guī)則式花園入口、橋頭(qiáotóu)與石階兩側、庭園左右等。適合的樹木有雪松、龍柏、龍爪槐、南洋杉、云杉、柳樹、蘇鐵、棕竹、檜柏、棕櫚、碧桃、紫玉蘭、羅漢松等。第20頁/共57頁第二十一頁,共57頁。22三、樹叢(shùcóng)設計概念:樹叢是指由多株(兩株到十幾株不等)樹木做不規(guī)則近距離組合種植,具有整體效果的園林樹木群體景觀。它可以有一個群種,也可由多種樹組成。樹叢的功能(gōngnéng):1)
反映自然界樹木小規(guī)模的群體形象美。2)
做局部空間的主景,或配景、障景、隔景等。3)
兼有遮陽的作用,如水池邊、河畔、草坪等處。第21頁/共57頁第二十二頁,共57頁。233.樹叢的構圖法則:統(tǒng)一中求變化,差異中求調和。一般10~15株,樹種不宜超過5種。1)
兩株樹叢:一般采用同種樹木,或者形態(tài)和生活(shēnghuó)習性相似的不同種樹木,但兩株樹木的形態(tài)不要完全相同,要有變化和動勢,創(chuàng)造活潑的景致。第22頁/共57頁第二十三頁,共57頁。242)
三株樹叢:樹木(shùmù)宜采用同種或兩種樹木(shùmù)。平面布置呈不等邊三角形,以“2+1”的方式栽種,最大和最小靠近成一組,整體造型呈不對稱均衡。樹木(shùmù)為兩種,將同種分成兩組,并且單獨的一組樹木(shùmù)體量要小。3)四株樹叢:可采用一種或兩種樹木(shùmù)。布局整體呈不等邊三角形或四邊形,可用“3+1”的方式,單獨一株為第二大的樹,其他三株同三株樹叢的方法。如為兩種樹種,則樹量該為3:1,其中一株的樹種,不單獨種植,體量不宜為最小或最大。第23頁/共57頁第二十四頁,共57頁。25四、樹群設計(shèjì)概念:樹群是指由幾十株樹木組合種植的樹木群體景觀。它所表現的是較大規(guī)模的群體形象美(色彩、形態(tài)等)。樹群設計形式:單純樹群和混交樹群。單純樹群:只有一種樹種,其樹木種群景觀的特征顯著,郁閉度較高?;旖粯淙海河啥喾N樹種混合組成(zǔchénɡ)一定范圍樹木群落景觀。是園林樹群設計的主要形式,具有層次豐富,景觀多姿多彩、持久穩(wěn)定。第24頁/共57頁第二十五頁,共57頁。26樹群結構:混交樹群具有多層結構,通常分為四層,即喬木層、亞喬木層、大灌木層和小灌木層,還有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也稱為(chēnɡwéi)第五層。一般分布原則:喬木位于樹群中央,其四周是亞喬木層,而大、小灌木則分布于樹群的最外緣。第25頁/共57頁第二十六頁,共57頁。27樹群樹種選擇:1)
考慮美感:喬木層要求樹冠姿態(tài)優(yōu)美(yōuměi),樹群冠際線富于變化;亞喬木層樹木最好開花繁茂或具有艷麗的葉色;灌木則以花灌木為主,適當點綴常綠灌木。2)
考慮群落生態(tài):喬木層多為陽性樹種,亞喬木層為稍耐陰的陽性樹種或中性樹種,灌木層多半為半陰性或陰性樹種。還須考慮環(huán)境生態(tài)。3)考慮季相的變化:考慮季節(jié)的變化,適當選用樹種,使樹群在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景觀特色。樹群的應用環(huán)境:一般具有足夠觀賞視距的環(huán)境空間里,觀賞視距至少為樹冠高度的4倍或樹群寬度的1.5倍以上。樹群的規(guī)模:一般不宜過大,以外緣投影輪廓線長度不超過60m,長寬比不大于3:1為宜。第26頁/共57頁第二十七頁,共57頁。28五、樹林(shùlín)設計概念:樹林是指成片、成塊種植的大面積樹木景觀。如綜合性公園安靜休息區(qū)的休憩林、風景游覽區(qū)的風景區(qū)以及城市保護綠地中的衛(wèi)生防護林、防風林、引風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yǎng)林等。分類:根據結構和樹種的不同(bùtónɡ)分為密林、疏林、單純林和混交林等。根據形態(tài)不同(bùtónɡ)分為片狀樹林和帶狀樹林(又稱林帶)。第27頁/共57頁第二十八頁,共57頁。293.密林(mìlín)1)概念:郁閉度較高的樹林景觀,一般郁閉度為70%~100%。有單純密林和混交密林。2)
層次結構:單純密林層次單一,缺乏季相變化,但簡潔、壯觀?;旖幻芰钟卸鄬咏Y構(3~4層)。3)布局:大面積的混交密林中不同樹種(shùzhǒng)多采用片狀或塊狀、帶狀混交布置,面積較小時采用小片狀或點狀混交設計,以及常綠樹與落葉樹相混交。單純密林只需對單株樹木定植。第28頁/共57頁第二十九頁,共57頁。304.疏林(shūlín)1)概念:郁閉度為40%~60%,多為單純喬木林,也配植一些花灌木,具有舒適明朗,適合游憩(yóuqì)活動的特點,公共庭園綠地中多有應用。2)設計形式:疏林草地:是疏林和草坪相結合的園林景觀,是運用作多的疏林設計形式。樹木間距一般為10~20m,不小于成年樹樹冠直徑為準,空地上形成草地或草坪。疏林花地:是疏林和花卉布置相結合的植物景觀。樹木間距較大,或采用窄樹冠樹種,改善林下的采光條件。疏林廣場:是疏林和活動場相結合的設計形式,多用于人員活動和休息頻繁的園林環(huán)境。第29頁/共57頁第三十頁,共57頁。31六、林帶(líndài)設計多用于周邊環(huán)境、路邊、河濱等地。一般選1~2樹種,多為高大喬木,樹冠枝繁葉茂,具有較好的遮陽、降噪、防風、阻隔遮擋(zhēdǎng)等功能,郁閉度較高。多采用規(guī)則式種植,株距一般為1~6m,以樹木成年后樹冠交接為準。常用的樹種:水杉、楊樹、欒樹、檜柏、山核桃、刺槐、火炬松、白樺、銀杏、柳杉、落羽杉、女貞等。第30頁/共57頁第三十一頁,共57頁。32七、植籬設計(shèjì)概念:植籬是指由同一種樹木(多為灌木)做近距離密集列植成籬狀的樹木景觀,常用來做境界、空間(kōngjiān)分隔、屏障,或作為花壇、花境、噴泉、雕塑的背景與基礎造景內容。植籬設計形式:矮籬:設計高度在50cm以下的植籬。樹種要求是株體矮小或枝葉細小,生長緩慢、耐修剪的常綠樹種。中籬:設計高度在50~120cm的植籬。具有分隔空間(kōngjiān)的作用,常用于綠地邊界的劃分、圍護、綠地空間(kōngjiān)分隔、遮擋不高的擋土墻面以及植物迷宮。高籬:設計高度在120~150cm的植籬。常用作綠地空間(kōngjiān)分隔和防范,或作障景,或組織游覽路線。第31頁/共57頁第三十二頁,共57頁。332.植籬設計(shèjì)形式:樹墻:設計高度(gāodù)在150cm以上的植籬,多選用常綠樹種。用來分隔空間,屏障視線,減少干擾,遮擋、隱蔽不美觀的構筑物及設施等,常用大灌木或小喬木。常綠籬:采用常綠樹種設計的植籬。整齊素雅,造型簡潔。花籬:由花灌木作植籬。既有綠籬的功能,又有較高的觀花價值或享受花朵之芳香。果籬:采用觀果樹種,能結出許多果實,并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植籬。
第32頁/共57頁第三十三頁,共57頁。342.植籬設計(shèjì)形式:8)刺籬:選用多刺的植物配植而成的植籬。主要用于邊界防范,阻擋行人穿越綠地,但也有較好的觀賞功能。9)彩葉籬:以彩葉樹種(shùzhǒng)設計的植籬。它色彩亮麗,常勇于庭園環(huán)境。10)蔓籬:設計一定形式的籬架,并用藤蔓植物攀緣其上而形成的綠色籬體景觀,主要用來圍護和創(chuàng)造特色籬景。11)編籬:將綠籬植物枝條編織成網格狀的植籬。目的為了增加植籬的牢固性和邊界防范效果。第33頁/共57頁第三十四頁,共57頁。353.植籬的造型(zàoxíng)設計1)幾何型:籬面平直,斷面一般為幾何圖形如矩形、梯形、折形、圈形等,一般用于矮籬、中籬、高籬和綠籬等。2)
建筑(jiànzhù)型:將籬體造型設計成城墻、拱門、云墻等建筑(jiànzhù)式樣??捎糜谥?、高籬和樹墻,選常綠樹種。3)自然型:籬體形態(tài)自然,通常以花、葉、果取勝,多用于花籬、彩葉籬、蟈籬、刺籬等。第34頁/共57頁第三十五頁,共57頁。36八、花卉造景(zàojǐnɡ)設計(一)花壇(huātán)設計:1.
獨立花壇(huātán)1)
概念:在園林綠地中作為局部空間構圖的一個主景而獨立設置于各種場地之中的花壇(huātán),稱為獨立花壇(huātán),一般為規(guī)則的幾何形,長短軸之比小于3:1。2)
應用環(huán)境:廣場中央、道路交叉口、大草坪中央及其他規(guī)則式園林綠地空間構圖中心位置。3)設計:面積不宜過大,通常以軸對稱或中心對稱設計,可供多面觀賞,呈封閉式。第35頁/共57頁第三十六頁,共57頁。37形式(xíngshì):盛花花壇:以觀花草本植物花朵盛開時的群體色彩美為表現主題的花壇,也稱花叢花壇。以色彩設計為主題,圖案設計為輔。選用植物的花期集中一致,高矮整齊,色彩明快(míngkuài)。模紋花壇:采用不同色彩的觀葉或花葉兼美的草本植物以及常綠小灌木等種植而成,以精美圖案紋樣為表現主題的花壇。(1)平面模紋花壇(2)立體模紋花壇混合花壇:兼有盛花花壇華麗的色彩和模紋花壇的精美圖案,觀賞價值較高。第36頁/共57頁第三十七頁,共57頁。382.組合(zǔhé)花壇:1)概念(gàiniàn):也稱花壇群,是指多個花壇按一定的對稱關系近距離組合而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花卉景觀構圖整體,各花壇呈軸對稱或中心對稱。2)應用環(huán)境:多用于較大的規(guī)則式園林綠地空間花卉造景設計,或大型建筑廣場、公共建筑設施前。3)設計:以軸對稱的縱、橫軸的交點或中心對稱的對稱中心作為組合花壇景觀的構圖中心,在構圖中心上可設計一個花壇或噴水池、雕塑、紀念碑或鋪裝場地等。第37頁/共57頁第三十八頁,共57頁。393.帶狀花壇(huātán):1)概念:帶狀花壇是指設計寬度在1m以上(yǐshàng),長寬比大于3:1的長條形花壇。2)應用環(huán)境:較寬闊的道路中央或兩側、規(guī)則式草坪邊緣、建筑廣場邊緣、建筑物墻基等。第38頁/共57頁第三十九頁,共57頁。404.連續(xù)(liánxù)花壇群:1)
概念:指由獨立(dúlì)花壇、帶狀花壇、組合花壇等不同形式多個花壇沿某一方向布局排列,組成有節(jié)奏的不可分割的連續(xù)花卉景觀構圖整體。2)
應用環(huán)境:較大的庭園綠地空間,如大型建筑廣場、休閑廣場,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規(guī)則式或混合式游憩綠地。3)
設計:按一定軸線布局設計,常以獨立(dúlì)花壇、噴水池、雕塑來強調連續(xù)景觀構圖的起點、高潮和結尾。第39頁/共57頁第四十頁,共57頁。415.沉床花壇(huātán):1)概念(gàiniàn):由于設計在低凹處而得名,植床低于周圍地面的花壇,也稱下沉式花壇。2)
設計與應用:多設計成模紋花壇,面積不宜過大,特別注意排水問題,一般結合下沉式廣場設計,應用于游憩綠地、休閑廣場等。6.浮水花壇:是指采用水生花卉或可進行水培的宿根花卉設計布置(bùzhì)于水面之上的花壇景觀,也稱水上花壇。常用的植物有鳳眼蓮、水浮蓮、美人蕉以及一些禾本科草類等。第40頁/共57頁第四十一頁,共57頁。42(二)、花臺(huātái)設計概念:花臺是在較高的(40~100cm)空心臺座式植床中填土或人工基質,種植草花所形成的景觀。它一般面積較小,適合近距離觀賞,展示花卉的色彩、芳香、形態(tài)以及花臺造型等綜合美。設計的類型:1)規(guī)則形花臺:花臺種植臺座的外形輪廓為規(guī)則幾何形體。常用于規(guī)則式園林(yuánlín)綠地的小型活動休息廣場、建筑物前、建筑墻基、強面、圍墻墻頭等??梢杂蓡蝹€花臺或多個臺座組合設計組合,或與坐椅、坐凳、雕塑等景觀、設施結合起來設計,常用的植物有小型花灌木和盆景植物。2)自然形花臺:外形輪廓為不規(guī)則的自然形狀,多采用自然山石疊砌而成。常與假山、墻腳、自然式水池等相結合或單獨設置于庭園中,一般種植草本花卉和小巧玲瓏、形態(tài)別致的木本植物,還可配置一些假山石,創(chuàng)造具有詩情畫意的園林(yuánlín)景觀。第41頁/共57頁第四十二頁,共57頁。43(三)花境設計(shèjì)概念:花境是以多年生草花為主,結合觀葉植物和一二年生草花,沿花園邊界或路緣設計布置而成的一種園林植物景觀,其外形較規(guī)整,內部花卉的布置成叢或成片,自由變化,多為宿根、球根花卉,也可點綴種植花灌木、山石、器物等。應用環(huán)境:各類園林綠地,通常沿建筑物基礎墻邊、道路(dàolù)兩側、臺階兩旁、擋土墻邊、斜坡地、林緣、水畔池邊、草坪地以及與植籬、花架、游廊等結合布置。設計形式:界于規(guī)則式和自然式之間的一種帶狀花卉景觀設計形式,是草花與木本植物結合設計的景觀類型。花境植床與周圍地面基本相平,中央可稍凸起,坡度約5%,以利排水。植床長度一般不超過6m,單向觀賞花境寬2~4m,雙向觀賞花境寬4~6m。第42頁/共57頁第四十三頁,共57頁。44布局:單向觀賞花境:種植設計要前低后高,有背景襯托的花境則要注意色彩對比等。雙向觀賞花境:花灌木多布置于中央,周圍布置較高的宿根花卉,最外緣布置低矮花卉。常用的草花與花灌木:美人蕉、大麗花、小麗花、萱草、波斯菊、金雞菊、芍藥、蜀葵、黃秋葵、沿階草、麥冬、鳶(yuan)尾、射干、玉簪、紫茉莉、菊花、水仙、郁金香、風信子、蔥蘭、石蒜、韭蘭、三葉草、唐菖蒲、一葉蘭、紫露草、常春藤、球根海棠、吊竹梅、南天竹、梅花、鳳尾竹、五針松、棣棠、丁香、月季、牡丹、玫瑰、金鐘花、珍珠梅、榆葉梅、金絲桃、杜鵑、臘(蠟)梅、棕竹、朱蕉、變葉木、十大功勞、紅楓、龍舌蘭、蘇鐵、鋪地柏、茶花、壽星桃、矮生紫薇(zǐwēi)、貼梗海棠等。第43頁/共57頁第四十四頁,共57頁。45九、草坪(cǎopíng)設計:考慮因素(yīnsù):明確草坪的生長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草種。一般草坪草喜陽,因此在林下蔭地,需選擇耐陰性較強的草種,如野牛草、養(yǎng)胡子草。明確草坪的用途,考慮草地踩踏與人流量的問題??紤]草地的坡度與排水的問題,同時需考慮藝術構圖因素(yīnsù),是草地的地形與周圍的景物統(tǒng)一起來。第44頁/共57頁第四十五頁,共57頁。46(一)草坪(cǎopíng)類型:按草坪的用途分為:游憩草坪、觀賞草坪、運動場草坪、護坡、固堤草坪、飛機場草坪和放牧草坪等。按植物分類學分為:禾本科早熟禾亞科草坪草、虎尾草亞科和黍亞科草坪草以及莎草科草坪草。按草坪與樹木組合方式分:空曠草坪、閉鎖草坪、開朗草坪、稀樹草坪、疏林草坪和林下(línxià)草坪。按規(guī)劃設計的形式分:規(guī)則式草坪和自然式草坪。其他分類:按草坪草種組合、生長季節(jié)、草坪季相與生活習性、草坪形成的景觀、使用期長短進行分類。第45頁/共57頁第四十六頁,共57頁。47(三)草坪(cǎopíng)植物選擇:依據草坪(cǎopíng)的功能與環(huán)境進行選擇。游憩活動草坪和體育草坪應選擇耐踐踏(jiàntà)、耐修剪、適應性強的草坪草,如狗牙根、結縷草、馬尼拉、早熟禾。干旱少雨地區(qū)則要選具有抗旱、耐旱、抗病性強的草坪草,如假儉草、狗牙根、野牛草等。觀賞草坪要求草坪植株低矮,葉片細小美觀,葉色翠綠且綠葉期長等草種,如天鵝絨、馬尼拉、早熟禾、紫羊茅等。護坡草坪要求選擇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根系發(fā)達的草種,如結縷草、假儉草、白三葉、百喜草等。湖畔河邊或地勢低凹處應選擇耐濕草種,如剪股穎、細葉苔草、假儉草、兩耳草等。樹下及建筑陰影環(huán)境應選耐陰草坪草,如兩耳草、細葉苔草、羊胡子草等。第46頁/共57頁第四十七頁,共57頁。48(四)草坪(cǎopíng)坡度設計:根據草坪(cǎopíng)類型、功能和用地條件而異。體育草坪坡度:體育場地開展(kāizhǎn)體育運動,應該越平越好,一般排水坡度為0.2%~1%。游憩草坪坡度:規(guī)則式游憩草坪為0.2%~5%,自然式游憩草坪坡度可大一些,以5%~10%,不超過15%。觀賞草坪坡度:平地觀賞草坪坡度不小于0.2%,坡度觀賞草坪坡度不超過50%。第47頁/共57頁第四十八頁,共57頁。49十、水體(shuǐtǐ)種植設計:(一)種植(zhòngzhí)設計原則:水生植物占水面比例適當因“水”制宜,選擇植物種類:考慮水面面積、水體深淺。1)水面面積:大面積,可以觀賞結合生產,種植(zhòngzhí)蓮藕、芡實、蘆葦等;小面積的庭園水體,點綴種植(zhòngzhí)水生觀賞花卉,如荷花、睡蓮、王蓮、香蒲、水蔥等。2)水體深淺:較淺的池塘或深水湖、河近岸邊與島緣淺水區(qū),通常設計挺水植物,如荷花、水蔥、千屈菜、慈姑、蘆葦、菖蒲等;在面積不大的較深水體中,多種植(zhòngzhí)浮葉植物加以點綴,如睡蓮、王蓮、芡實、菱等;各種深水水體中以漂浮植物來造景,如水浮蓮、鳳眼蓮等。控制水生植物生長范圍第48頁/共57頁第四十九頁,共57頁。50(二)水體(shuǐtǐ)岸邊種植設計選用耐水植物,如柳樹、木芙蓉、池杉、素馨、迎春、水杉、水松等,美化河岸,豐富水體空間景觀。種植低矮灌木,遮擋河池駁岸,使池岸含蓄、自然、多變。種植高大喬木,創(chuàng)造水岸立面景色和水體空間景觀對比構圖效果(xiàoguǒ),還有生動的倒影景觀。第49頁/共57頁第五十頁,共57頁。51十一(Shí-Yī)、攀緣植物種植設計(一)設計形式附壁式:是指攀緣植物設計種植于建筑物墻壁或墻垣基部附近,沿著墻壁攀附生長,創(chuàng)造垂直立面綠化景觀。占地面積最小,而綠化面積大的一種設計形式。直接貼墻式:指將具有吸盤或氣生根的攀緣植物種植于近墻基地面或種植臺內,植物直接貼附于墻面,攀緣向上生長。墻面支架式:指植物沒有吸盤或氣根,不具備直接吸附攀緣能力(nénglì),或攀附能力(nénglì)較弱時,在墻面上架設攀緣支架,供植物順著支架向上纏繞攀附生長,從而達到墻壁垂直綠化的目的。第50頁/共57頁第五十一頁,共57頁。52廊架式:利用廊架等建筑小品或設施作為攀緣植物生長的依附物,如花廊、花架等。兼有空間使用功能和環(huán)境綠化、美化作用。一般選用一種(yīzhǒnɡ)攀緣植物或幾種形態(tài)與習性相近的植物種植于廊架的邊緣地面或種植臺中?;h垣式:利用籬架、柵欄、矮墻垣、鐵絲網等作為攀緣植物依附物的造景形式,具有圍護防范和美化裝飾環(huán)境的功能。立柱式:指攀緣植物依附柱體攀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上冊數學聽評課記錄 《平行四邊形》人教版
- 初中數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同步聽評課記錄28-2-1 第1課時《 解直角三角形》
- 2025年筒式采煤機合作協(xié)議書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聽評課記錄:第六章《概率初步回顧與思考》
- 部審湘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3.3 第2課時《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進行因式分解》聽評課記錄
- 青島版數學七年級下冊《10.1 認識二元一次方程組》聽評課記錄2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5.3《善用法律》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4.1.2《正弦》聽評課記錄
- 五年級上數學聽評課記錄
- 土地復墾合同范本
- 江蘇省鹽城市鹿鳴路初級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反家庭暴力》課件
- 【物理】《跨學科實踐:制作簡易桿秤》(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
- 新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簡單的數量關系(一)》教案(共2課時)
- 浙江省寧波市九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聯考試題 數學 含答案
- GA/T 2146-2024法庭科學涉火案件物證檢驗移動實驗室建設通用要求
- 北京市石景山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服務外包合同:銀行呼叫中心服務外包協(xié)議3篇
- 2025年新高考語文模擬考試試卷(五) (含答案解析)
- 教育部《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工作指引》專題培訓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思維導圖全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