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156-2019 消防炮 國家標準_第1頁
GB 19156-2019 消防炮 國家標準_第2頁
GB 19156-2019 消防炮 國家標準_第3頁
GB 19156-2019 消防炮 國家標準_第4頁
GB 19156-2019 消防炮 國家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19156—2003 I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分類與型號 35性能要求 6試驗方法 7檢驗規(guī)則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消防炮拖車 I本標準的第5章、第7章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代替GB19156—2003《消防炮通用技術條件》,與GB19156—2003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修改了術語和定義(見第3章,2003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按噴射介質劃分的種類(見4.1.1,2003年版的4.1.1);——修改了按驅動方式劃分的種類(見4.1.2,2003年版的4.1.2);——增加了移動式消防炮按移動方式劃分的種類(見4.1.5);——修改了消防炮型號編制方法(見4.2,2003年版的4.2);——增加了電鍍件的外觀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見5.1.3);——增加了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見5.2、6.2);——增加了操作性能的部分要求和試驗方法(見5.3、6.3);——將性能參數(shù)移入第5章中(見5.3、5.4,2003年版的第5章);——修改了消防炮噴射性能的要求和試驗方法(見5.4、6.4,2003年版的第5章);——修改了水壓密封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見5.5、6.5,2003年版的6.4);——修改了水壓強度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見5.6、6.6,2003年版的6.5);——增加了高低溫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見5.7、6.7);——增加了遠控消防炮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見5.8、6.8);——增加了消防炮拖車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見附錄A)。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江西榮和特種消防設備有限公司、浙江佑安高科消防系統(tǒng)有限公司、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張克年。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1本標準規(guī)定了消防炮的術語和定義、分類與型號、性能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guī)則和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準適用于各類消防炮。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423.1電工電子產(chǎn)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GB/T2423.2電工電子產(chǎn)品環(huán)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GB3836.2爆炸性環(huán)境第2部分:由隔爆外殼“d”保護的設備GB/T3864工業(yè)氮GB4066干粉滅火劑GA578超細干粉滅火劑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連續(xù)噴射時水、泡沫混合液流量大于16L/s或干粉平均噴射速率大于8kg/s,脈沖噴射時單發(fā)噴射水、泡沫混合液量不低于8L的噴射滅火劑的裝置。固定式消防炮fixedfiremonitor安裝在固定支座上的消防炮,包括固定安裝在消防車、船上的消防炮。移動式消防炮mobilefiremonitor安裝在可移動支架上的消防炮,包括固定安裝在拖車上的消防炮。自擺消防炮oscillatingfiremonitor具有水平自動擺動功能的消防炮。遠控消防炮remote-controlledfiremonitor具有遠距離控制操作功能的消防炮。動力源powersource向遠控消防炮提供驅動動力的裝置。2液動消防炮liquid-controlledfiremonitor以液壓驅動為主的消防炮。氣動消防炮air-controlledfiremonitor以氣壓驅動為主的消防炮。電動消防炮electricfiremonitor以電驅動為主的消防炮。與動力源、閥門控制裝置等聯(lián)用,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遠距離控制消防炮動作的裝置。利用同一流道在不同時刻噴射兩種介質的消防炮。組合消防炮combinedfiremonitor利用不同流道噴射兩種或兩種以上介質的消防炮。脈沖消防水炮impulseairpressurefiremonitor利用壓縮空氣的急劇膨脹與水撞擊混合后,以脈沖方式噴射高速水霧的消防炮。消防炮在規(guī)定條件下噴射時,連續(xù)灑落介質不少于10s的最遠點至炮出口端中心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點之間的距離。消防干粉炮自規(guī)定的最大工作壓力時開始噴射,至降到規(guī)定的最低工作壓力時的時間。消防干粉炮有效噴射率effectivedischargerateofpowderfiremonitor在有效噴射時間內(nèi),消防干粉炮在單位時間內(nèi)噴出的干粉質量。消防干粉炮有效射程effectiverangeofpowderfiremonitor消防干粉炮在噴射軸線上噴射干粉,受粉盤中干粉質量最大的一排至炮出口端中心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點之間的距離。脈沖消防水炮噴射水霧散落密集處中心至炮出口端中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點之間的水平距離。消防炮拖車firemonitortrailor拖掛在車輛后面,用于安裝和牽引消防炮的可移動裝置。34分類與型號4.1.1消防炮按噴射介質可分為:a)消防水炮;b)消防泡沫炮;c)消防干粉炮。4.1.2消防炮按驅動方式可分為:a)手動消防炮;b)電動消防炮;c)液動消防炮;d)氣動消防炮。4.1.3消防炮按使用功能可分為:a)單用消防炮;b)兩用消防炮;c)組合消防炮。4.1.4消防炮按安裝方式可分為:a)移動式消防炮;b)固定式消防炮。4.1.5移動式消防炮按移動方式可分為:a)便攜移動式消防炮;b)手抬移動式消防炮;c)拖車移動式消防炮。4.1.6消防泡沫炮按泡沫液吸入方式可分為:a)自吸式消防泡沫炮;b)非自吸式消防泡沫炮。4.1.7消防炮按控制方式可分為:a)遠控消防炮;b)非遠控消防炮。4.2型號組成,編制規(guī)則見圖1。4-隔爆代號G(非隔爆略)——自擺代號B(非自擺略)—噴霧代號W(無噴霧功能略)一船用代號C(陸用略)——特征代號(手動消防炮略)圖1消防炮型號編制規(guī)則PS——消防水炮;PP——消防泡沫炮;PF——消防干粉炮;PM—-脈沖消防水炮;PL——兩用消防炮;PZ——組合消防炮。KD——電動控制(簡稱電控或電動);KY——液動控制(簡稱液控或液動);KQ——氣動控制(簡稱氣控或氣動);Y——移動式。固定式略。消防炮的主參數(shù)為額定工作壓力或消防干粉炮額定工作壓力范圍下的額定流量、單次噴射量或消防干粉炮有效噴射率,編制規(guī)則見圖2?!~定流量或干粉有效噴射率或單次噴射量,L/s或kg/s或L/次—額定工作壓力或消防干粉炮額定工作壓力范圍,MPa×10圖2消防炮主參數(shù)編制規(guī)則消防炮具有多種額定工況的,各主參數(shù)之間用“·”隔開,組合消防炮或兩用消防炮應依次標注水、泡沫混合液、干粉的工況參數(shù),當兩個參數(shù)相同時標注一次。流量可調的消防炮,標注最大額定工況參數(shù)。5示例1:噴射介質為水、額定流量40L/s、額定工作壓力1.0MPa的手動固定式消防水炮表示為PS10/40。示例2:噴射介質為泡沫混合液、額定流量80L/s、額定工作壓力1.0MPa的液控船用消防泡沫炮表示為PPKYC10/80。示例3:噴射介質為水或泡沫混合液、水額定流量40L/s、泡沫混合液額定流量40L/s、額定工作壓力0.8MPa的電控固定式兩用消防炮表示為PLKD8/40。示例4:噴射介質分別為泡沫混合液和干粉、泡沫混合液額定流量為50L/s、額定工作壓力為1.0MPa、消防干粉炮有效噴射速率為25kg/s、工作壓力范圍0.5MPa~1.5MPa的手動固定式組合消防炮表示為PZ10·5~15/50·25。示例5:噴射介質為泡沫混合液、額定流量為80L/s、額定工作壓力為1.2MPa、回轉方式為氣動的固定自吸式消防泡沫炮表示為PPKQ12/80。示例6:噴射介質為水、額定工作壓力1.0MPa、額定流量60L/s、具有噴霧功能的固定式手動消防炮表示為示例7:噴射介質為水、額定流量60L/s、額定工作壓1.0MPa、具有隔爆功能的移動式電控自擺消防炮表示為PSKDY10/60BG。5性能要求5.1外觀和材料5.1.2焊縫應平整均勻,不應有未焊透、燒穿、疤瘤及其他有損強度和外觀質量的缺陷。5.1.4消防炮外表面的涂漆層應光潔均勻,無氣泡、明顯流痕、龜裂等影響外觀質量的缺陷。5.1.5消防炮銘牌應字體清晰、可識。5.1.6消防炮應采用銅或耐腐蝕性能不低于1Cr18Ni9Ti不銹鋼等耐腐蝕材料制造,采用其他材料制造的應進行防腐蝕處理,使其滿足相應使用環(huán)境和介質的防腐要求,進行鹽霧腐蝕試驗后,應能正常操作使用,且無起層、剝落或肉眼可見的點蝕凹坑。5.2零部件性能5.2.1具有隔爆要求的消防炮應符合GB3836.2的有關規(guī)定。5.2.2便攜移動式消防炮和手抬移動式消防炮應配備2根安全繩或安全帶,單根安全繩(帶)的長度不應小于10m。5.2.3具有自動放余水功能的消防炮,在噴射后,應能在3min內(nèi)排盡炮身內(nèi)余水。5.2.4消防炮應在炮進口主流道的適當位置設置壓力表,壓力表精度不低于2.5級。5.3操作性能5.3.1遠控消防炮應設置手動操作機構。5.3.2消防炮的水平回轉機構、俯仰回轉機構、直流噴霧轉換機構、各控制手柄(輪)應操作靈活,傳動機構安全可靠。消防炮的俯仰回轉機構應具有自鎖功能或鎖緊裝置。5.3.3自擺消防炮工作時,其自擺機構不應出現(xiàn)卡死現(xiàn)象。5.3.4移動式消防炮在整個水平回轉角范圍內(nèi)作最小仰角噴射時應穩(wěn)定可靠,不應有滑移或傾翻現(xiàn)象。65.3.5通過旋轉方式進行直流和噴霧轉換的消防炮,順著消防炮水流噴射的方向看,其從直流轉換為噴霧的旋轉方向應為逆時針。5.3.6通過手動轉換直流和噴霧功能的消防炮,在進行轉換操作時,操作力矩不應大于15N·m。5.3.7通過手輪進行水平俯仰回轉手動操作的,操作力矩不應大于15N·m;通過操作桿進行水平俯仰回轉手動操作的,操作力矩不應大于20N·m。5.3.8對于噴霧角連續(xù)可調的消防炮,其連續(xù)可調噴霧角至少滿足0°~90°可調,并能實現(xiàn)噴霧角的連續(xù)轉換。5.3.9消防炮水平回轉角和俯仰回轉角(自擺消防炮和脈沖消防水炮除外)應分別符合表1、表2的規(guī)定。表1消防炮水平回轉角類型按使用方式分類水平回轉角固定式消防炮地面固定式消防炮舉高固定式消防炮常規(guī)消防車車載消防炮舉高消防車車載消防炮移動式消防炮便攜移動式消防炮手抬移動式消防炮拖車移動式消防炮表2消防炮俯仰回轉角類型使用方式最小俯角最大仰角固定式消防炮地面固定式消防炮舉高固定式消防炮常規(guī)消防車車載消防炮舉高消防車車載消防炮移動式消防炮常規(guī)移動式消防炮仰角至少滿足+30°~+70°的范圍拖車移動式消防炮仰角至少滿足0°~+45°的范圍5.3.10自擺消防炮的自擺角和自擺頻率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表3自擺消防炮自擺角和自擺頻率類型自擺角a自擺頻率次/min固定式自擺消防炮a≥40°制造商公布值×(1±20%)移動式自擺消防炮5.4噴射性能5.4.1消防水炮的噴射性能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7表4消防水炮噴射性能參數(shù)流量額定工作壓力MPa射程m流量允差5.4.2消防泡沫炮的噴射性能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表5消防泡沫炮噴射性能參數(shù)泡沫混合液流量額定工作壓力射程m流量允差發(fā)泡倍數(shù)25%析液時間s泡沫液混合比或制造商公布值當泡沫液混合比≥1%時,制造商公布值的允許范圍應為:混合比額定值≤制造商公布值≤(混合比額定值×130%)和(混合比額定值+1%)之中的較小值。當混合比<1%時,制造商公布值的允許范圍應為:混合比額定值≤制造商公布值≤(混合比額定值×140%)。85.4.3消防泡沫炮噴射中倍泡沫時,壓力、流量、混合比應符合表5規(guī)定,射程應符合表5射程的70%,發(fā)泡倍數(shù)應大于20,50%析液時間(20℃時)應不小于300s。5.4.4消防干粉炮的性能參數(shù)應符合表6的規(guī)定。表6消防干粉炮噴射性能參數(shù)平均噴射速率平均噴射速率E范圍工作壓力范圍有效射程m消防干粉炮工作壓力范圍的上限可采用制造商公布值。5.4.5脈沖消防水炮的性能參數(shù)應符合表7的規(guī)定。表7脈沖消防水炮噴射性能單次噴射量L/次額定工作壓力MPa射程m8制造商公布值≥制造商公布值5.4.6兩用消防炮的噴射性能應符合表8的規(guī)定。9表8兩用消防炮噴射性能參數(shù)泡沫混合液流量L/s額定工作壓力MPa射程m流量允差發(fā)泡倍數(shù)(20℃時)25%析液時間(20℃時)S混合比低倍泡沫水+10%3%~3.9%或制造商公布值”自吸式兩用消防炮的射程可以比表中規(guī)定的射程小10%。b當泡沫液混合比≥1%時,制造商公布值的允許范圍應為:混合比額定值≤制造商公布值≤(混合比額定值×130%)和(混合比額定值+1%)之中的較小值。當混合比<1%時,制造商公布值的允許范圍應為:混合比額定值≤制造商公布值≤(混合比額定值×140%)。5.4.7組合消防炮的噴射性能應分別符合表4、表5、表6、表8的規(guī)定。5.4.8對于流量可調的消防炮,在不同額定工況的噴射性能應分別符合表4、表5、表8的規(guī)定。5.5水壓密封性能消防炮的受壓部分(消防泡沫炮炮筒除外)進行水壓密封試驗后,各連接部位應無滲漏現(xiàn)象。5.6水壓強度性能消防炮的受壓部分(消防泡沫炮炮筒除外)進行水壓強度試驗后,炮體不應有滲漏、裂紋及永久變形5.7高低溫性能消防炮進行高低溫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5.8遠控消防炮性能5.8.1遠控消防炮控制性能5.8.1.1遠控消防炮從無線遙控器或控制器啟動至消防炮動作的響應時間應小于5s。5.8.1.2遠控消防炮的無線遙控距離不應小于150m。5.8.1.3車載遠控消防炮控制器到消防炮的有線控制距離不應小于制造商公布值,其他遠控消防炮控制器到消防炮的有線控制距離不應小于200m。5.8.2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性能5.8.2.1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應具有良好的防水密封性能,進行防水密封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5.8.2.2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應具有抗跌落性能,進行跌落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5.8.3動力源性能動力源應具有良好的防水密封性能,進行防水密封試驗后,應能正常工作。動力源的連續(xù)工作時間不應小于3h。電動動力源應進行絕緣電阻的試驗。電動動力源的外部帶電端子與機殼之間的絕緣電阻,應大于電動動力源應進行介電強度的試驗,不應發(fā)生擊穿或閃絡現(xiàn)象。液壓動力源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進行密封性能試驗后,各連接部位、密封件應無滲漏現(xiàn)象。氣壓動力源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進行密封性能試驗后,各連接部位、密封件應無漏氣現(xiàn)象。5.9消防炮拖車消防炮拖車的性能要求,應符合附錄A的規(guī)定。產(chǎn)品應設有永久性中文銘牌,標志以下內(nèi)容:a)產(chǎn)品名稱;b)型號;c)額定工作壓力或工作壓力范圍(MPa)、額定流量(L/s)或額定干粉平均噴射速率(kg/s)或單次噴射量(L/次)及允許最大工作壓力(MPa);d)制造日期,出廠編號;f)執(zhí)行產(chǎn)品標準號;g)對于流量可調式消防炮,應有流量刻度值(L/s)的永久性標記。5.11使用說明書產(chǎn)品應附有中文使用說明書,其內(nèi)容應包括主要技術參數(shù)、維護保養(yǎng)、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項。6試驗方法6.1外觀和材料查驗目測檢查消防炮外觀質量,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5.1.1~5.1.4的規(guī)定。6.1.2鹽霧腐蝕試驗6.1.2.1試驗前對消防炮表面作仔細清洗,不得留有油膩、污物。清洗時不準使用磨料或溶劑。消防炮在試驗箱內(nèi)不能互相接觸,也不能與箱壁接觸。6.1.2.2試驗周期為120h。試驗中應防止鹽溶液直接沖擊消防炮表面。試件從試驗箱內(nèi)取出后,應用不超過38℃的清水沖洗,待干燥后檢查消防炮及附件表面腐蝕情況,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1.5和6.1.2.3鹽霧腐蝕試驗的試驗條件應符合下述規(guī)定:a)氯化鈉溶液濃度為50g/L±1g/L;b)25℃時的pH值應保持在6.5~7.2范圍內(nèi);c)噴霧速率為1mL/h~2mL/h(有效面積為80cm2的收集器,放入試驗箱內(nèi)24h所測量的平均噴霧速率);d)試驗箱內(nèi)的溫度應保持在35℃±5℃;e)試驗周期內(nèi)噴霧不得中斷,除了在檢查或其他必要操作時才可短時打開試驗箱,但不應觸摸消防炮表面。6.2零部件性能試驗6.2.1隔爆性能查驗查看隔爆型電器設備的“防爆合格證”,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5.2.1的規(guī)定。6.2.2安全繩(帶)長度檢查用卷尺測量安全繩(帶)的長度,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2.2的規(guī)定。6.2.3自動放余水功能試驗消防炮噴射后,靜置于平坦地面并開始計時,記錄排盡炮身內(nèi)余水所用時間,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目測檢查消防炮壓力表,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5.2.4的規(guī)定。6.3操作性能試驗6.3.1目測檢查遠控消防炮,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5.3.1的規(guī)定。6.3.2對消防炮動作機構進行檢查,在無工作壓力條件下連續(xù)進行30次水平回轉操作和俯仰回轉操作,具有直流噴霧功能的消防炮連續(xù)進行30次直流噴霧轉換操作,再在最大工作壓力條件下連續(xù)進行5次水平回轉操作和俯仰回轉操作,具有直流噴霧功能的消防炮連續(xù)進行5次直流噴霧轉換操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3.2的規(guī)定。6.3.3對自擺消防炮動作機構進行檢查,連續(xù)進行30次往復擺動操作,再在額定工作壓力下,將自擺消防炮自擺角調至最大,連續(xù)進行5次往復擺動操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3.3的規(guī)定。6.3.4在最大工作壓力下對移動式消防炮穩(wěn)定性進行檢查,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3.4的規(guī)定。6.3.5進行消防炮直流噴霧轉換操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3.5的規(guī)定。6.3.6消防炮在額定工作壓力下進行噴射,用三等標準測力計分別測量其直流到噴霧轉換和噴霧到直流轉換的操作力,并計算其操作力矩,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3.6的規(guī)定。6.3.7消防炮在額定工作壓力下進行噴射,用三等標準測力計分別測量其水平回轉和俯仰回轉的操作力,并計算其操作力矩,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3.7的規(guī)定。6.3.8將測角規(guī)的兩邊分別與消防炮的噴霧邊緣相重合,測角規(guī)兩邊的夾角即為噴霧角,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3.8的規(guī)定。6.3.9用角度儀測量消防炮的水平回轉角和俯仰回轉角,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3.9的規(guī)定。6.3.10將測角規(guī)的兩邊分別與消防炮自擺兩端極限位置時的炮出口中心線相重合,測角規(guī)兩邊的夾角即為自擺角。用秒表記錄自擺消防炮往復擺動10次所需時間,計算自擺消防炮自擺頻率,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3.10的規(guī)定。6.4噴射性能試驗6.4.1.1消防水炮和消防泡沫炮流量的測量6.4.1.1.1根據(jù)消防水炮或消防泡沫炮的流量選擇適宜的計量罐的容積,啟動水泵使消防水炮或消防泡沫炮噴射,待達到額定噴射壓力并穩(wěn)定后,轉向計量罐內(nèi)噴射,噴射時間不少于30s,立即移開,然后測出計量罐內(nèi)水的體積或質量,并計算出消防水炮或消防泡沫炮的流量。測量消防泡沫炮的流量時,可以用水代替泡沫混合液。6.4.1.1.2用標定的流量計直接測量流量。5.4.8的規(guī)定。以流量計測量法作為仲裁方法。6.4.1.2消防干粉炮的平均噴射速率試驗試驗場地應平坦,有足夠的長度和寬度,試驗時風速小于2m/s,氣溫在0℃~30℃范圍內(nèi)。將干粉裝入干粉罐內(nèi),停放12h以上。噴射用驅動氣體應采用符合GB/T3864規(guī)定的氮氣。噴射用干粉應符合GB4066或GA578的規(guī)定。以水平放置的消防干粉炮炮口中心作鉛垂線與地面的交點為原點;順風方向布置受粉盤,在有效射程基準值的60%~150%范圍內(nèi)每隔2m放置一個,各受粉盤與原點聯(lián)成一條直線;在聯(lián)線的左、右平行的各布置3行,各行間距為2m,呈互相垂直的網(wǎng)格布置。受粉盤為正方形,其規(guī)格應一致。邊長為400mm±10mm,高度為40mm±5mm。GB19156—20196.4.1.2.3平均噴射速率測定調整消防干粉炮的軸線與水平線的夾角至0°±1°,調整炮出口端中線至地面的高度為1m,消防干粉炮進口的壓力到規(guī)定的最大工作壓力后,噴射干粉并開始計時,待消防干粉炮進口壓力降到0.5MPa時停止噴射干粉,記錄消防干粉炮有效噴射時間。按式(1)計算平均噴射速率:式中:E——平均噴射速率,單位為千克每秒(kg/s);Q?——干粉裝填量,單位為千克(kg);Q?!S喔煞圪|量,單位為千克(kg);T——消防干粉炮有效噴射時間,單位為秒(s)。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4.4、5.4.7的規(guī)定。6.4.1.3脈沖消防水炮單次噴射量試驗6.4.1.3.1試驗應在室內(nèi)或室外風速小于1m/s且地面干燥情況下進行。6.4.1.3.2將脈沖消防水炮的水箱加滿水,擰緊水箱蓋。氣瓶充壓至額定工作壓力。6.4.1.3.3打開氣瓶閥門,氣瓶中的壓縮空氣經(jīng)減壓閥分別向脈沖消防水炮和水箱充氣。6.4.1.3.4將脈沖消防水炮出口斜向上30°。打開脈沖消防水炮水閥,向脈沖消防水炮蓄水筒充水,待少量水從脈沖消防水炮出口噴出時,蓄水筒充滿后,關閉水閥。6.4.1.3.5保持脈沖消防水炮口水平并擊發(fā),噴射口離地面不超過3m.6.4.1.3.7按式(2)計算單次噴射量:式中:V——單發(fā)噴射量,單位為升每發(fā)(L/發(fā));V?——水裝填量,單位為升(L);V?!S嗨?,單位為升(L)。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4.5、5.4.7的規(guī)定。6.4.2射程試驗6.4.2.1消防水炮和消防泡沫炮射程的測量6.4.2.1.1試驗條件消防水炮和消防泡沫炮射程的測量須在平坦的場地上進行。試驗時在炮的進口處裝一壓力表,壓力表精度不低于1.6級。消防水炮或消防泡沫炮的仰角為30°±2°,消防水炮或消防泡沫炮出口離地面距離不超過3m,順風向噴射,風速小于2m/s,以消防水炮或消防泡沫炮出口鉛垂線與地面交點為原點(起始點)測量射程。6.4.2.1.2試驗操作啟動水泵使消防水炮或消防泡沫炮順風噴射,當消防水炮或消防泡沫炮進口壓力達到額定工作壓力并穩(wěn)定后,用秒表測定不少于10s時間連續(xù)灑落介質的最遠點,該點至原點之間的距離即為消防水炮或消防泡沫炮的射程。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4.1~5.4.3、5.4.6~5.4.8的規(guī)定。6.4.2.2消防干粉炮有效射程的測量按照6.4.1.2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分別稱出各受粉盤中干粉的質量,求出每排七個受粉盤內(nèi)干粉質量之和,作出每排接粉量與到原點距離的關系曲線,質量最大的一排至原點的距離即為消防干粉炮的有效射程,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4.4、5.4.7的規(guī)定。6.4.2.3脈沖消防水炮射程的測量按照6.4.1.3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擊發(fā)10次。測出噴射水霧散落密集處中心至噴射口中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點之間的水平距離,即為脈沖消防水炮的射程,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4.5、5.4.7的規(guī)定。6.4.3混合比的測定6.4.3.1額定混合比在1%以上(含1%)的泡沫液,采用折光儀測定混合比。具體方法如下:——用滴管取試驗用1%型泡沫液,分別向三只100mL的量筒內(nèi)滴入1mL、2mL、3mL泡沫液,然后將試驗用水加入各量筒至100mL,制成1%、2%、3%標準濃度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分別用折光儀讀出折光系數(shù),在坐標紙上做出折光系數(shù)與混合液濃度的標定曲線。用6.4.4的析出液作為試樣,在折光儀上讀出刻度數(shù),從標定曲線上查得試樣的混合比,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的規(guī)定。如采用電導率儀測定,其標定和比對方式同低于1%型的泡沫液?!玫喂苋≡囼炗?%型泡沫液,分別向三只100mL的量筒內(nèi)滴入1mL、3mL、5mL泡沫液,然后將試驗用水加入各量筒至100mL,制成1%、3%、5%標準濃度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分別用折光儀讀出折光系數(shù),在坐標紙上做出折光系數(shù)與混合液濃度的標定曲線。用6.4.4的析出液作為試樣,在折光儀上讀出刻度數(shù),從標定曲線上查得試樣的混合比,判斷試驗結果是否 -用滴管取試驗用6%型泡沫液,分別向三只100mL的量筒內(nèi)滴入3mL、6mL、9mL泡沫液,然后將試驗用水加入各量筒至100mL,制成3%、6%、9%標準濃度的混合液,充分混合,分別用折光儀讀出折光系數(shù),在坐標紙上做出折光系數(shù)與混合液濃度的標定曲線。用6.4.4的析出液作為試樣,在折光儀上讀出刻度數(shù),從標定曲線上查得試樣的混合比,判斷試驗結果是否6.4.3.2額定混合比在1%以下的泡沫液,采用電導率儀測定混合比。具體方法如下:用滴管取試驗用泡沫液按0.2%、0.3%、0.5%、0.7%、0.9%、1.0%的標準濃度分別配制標準混合液,用電導率儀測出相應的電導率值作為標準值。在坐標紙上做出電導率與混合液濃度的標定曲線。用6.4.4的析出液作為試樣,在電導率儀上讀出刻度數(shù),從標定曲線上查得試樣的混合比,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4.2~5.4.3、5.4.6~5.4.8的規(guī)定。也可采用分別測量水流量和泡沫液流量然后進行計算的方法,對混合比精度進行測試。6.4.4發(fā)泡倍數(shù)和析液時間的測定6.4.4.1.1低倍泡沫采集器的構造及主要尺寸如圖3。采集器用厚2mm的鋁板制成。2—-泡沫擋板;4——析液測定器支架。圖3低倍泡沫采集器說明:1——低倍泡沫接受器;2——濾網(wǎng)、孔徑為0.125mm;3——析液接收罐。圖4低倍泡沫接受器GB19156—20196.4.4.1.2中倍泡沫接受器的構造及主要尺寸如圖5所示。圖5中倍泡沫接受器6.4.4.2試驗步驟消防泡沫炮先向其他方向噴射,待達到額定工作壓力并穩(wěn)定后再轉向泡沫采集器,泡沫接受器充滿泡沫后停止噴射并開始計時,用刮片刮去頂部多余的泡沫,擦凈外表面,取樣即完成。6.4.4.2.2發(fā)泡倍數(shù)的測定稱量盛滿泡沫的接受器的質量,用式(3)計算發(fā)泡倍數(shù):式中:N——發(fā)泡倍數(shù);V?!菽邮芷鞯娜莘e,單位為毫升(mL);W!——泡沫接受器裝滿泡沫時的總質量,單位為克(g);……W?!菽邮芷髻|量,單位為克(g);p——混合液的密度,取1.0g/mL。6.4.4.2.325%析液時間的測定將量杯放在衡器(精確到1g)上,去皮。將盛有試樣的低倍泡沫接受器放在支架上,使析出液流入量杯內(nèi),當量杯內(nèi)的泡沫混合液量等于W;時,停止記時,記錄25%析液時間,用式(4)計算W:W:——25%析液質量,單位為克(g)。6.4.4.2.450%析液時間的測定將量杯放在衡器(精確到1g)上,去皮。將盛有試樣的中倍泡沫接受器放在支架上,使析出液流入量杯內(nèi),當量杯內(nèi)的泡沫混合液量等于W;時,停止記時,記錄50%析液時間,用式(5)計算W;:Wi——50%析液質量,單位為克(g)。試驗時水的溫度宜控制在15℃~25℃范圍內(nèi)。若超出此溫度范圍內(nèi)進行測試時,應對泡沫滅火劑做如下修正:發(fā)泡倍數(shù)——當混合液溫度大于20℃,不作修正;當混合液溫度不大于20℃時,每降低1.7℃發(fā)泡倍數(shù)增加0.1。25%析液時間——當混合液溫度大于20℃,每升高1.7℃析液時間增加0.1min;當混合液溫度不大于20℃,每降低1.7℃析液時間減少0.1min。6.5水壓密封試驗水壓密封試驗前,將消防炮受壓部分封閉,注滿水并排除空氣,然后緩慢加壓至標準試驗壓力,試驗壓力取1.6MPa和最大工作壓力1.1倍兩者之大值,保持3min,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5的規(guī)定。6.6水壓強度試驗水壓強度試驗前,將消防炮受壓部分封閉,注滿水并排除空氣,然后緩慢加壓至標準試驗壓力,試驗壓力取2.4MPa和最大工作壓力1.5倍兩者之大值,保持3min,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6的規(guī)定。6.7高低溫性能試驗6.7.1高溫性能試驗按GB/T2423.2進行試驗,將消防炮置于高溫箱內(nèi),以不大于0.5℃/min的升溫速率,使溫度升至55℃±2℃,在此條件下存放24h,取出后檢查,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7的規(guī)定。6.7.2低溫性能試驗按GB/T2423.1進行試驗,將干燥的消防炮置于低溫箱內(nèi),在-30℃±2℃下存放24h,取出后檢查,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7的規(guī)定。6.8遠控消防炮性能試驗6.8.1遠控消防炮控制性能試驗用無線遙控器或控制器分別操作遠控消防炮動作,用秒表測量從開始按下按鈕至消防炮開始動作的時間,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1.1的規(guī)定。在距遠控消防炮150m處,使用無線遙控器操作遠控消防炮動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1.2的規(guī)定。6.8.1.3有線控制距離試驗6.8.1.3.1地面固定式遠控消防炮有線控制距離試驗將控制器與地面固定式遠控消防炮用長200m的控制線連接,用控制器操作遠控消防炮的動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1.3的規(guī)定。6.8.1.3.2車載遠控消防炮有線控制距離試驗將控制器與車載遠控消防炮用符合制造商公布長度的控制線連接,用控制器操作遠控消防炮的動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1.3的規(guī)定。6.8.2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性能試驗防水密封試驗采用人工噴水方式進行,防水密封架尺寸應大于被測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尺寸,防水密封架兩側裝有供水管,供水管上以250mm間距安裝淋水噴頭,上方供水管可以上、下移動,噴頭以45°方向朝向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下方供水管固定,兩側以250mm間距安裝朝向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的淋水噴頭。試驗時將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置于防水密封架內(nèi),調整防水密封架上方供水管使噴頭距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二側上方300mm,開啟供水泵以0.12mm/s的噴水速率向防水密封架供水,試驗時間為15min。停止噴水后檢查無線遙控器和手持式控制器,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2.1的規(guī)定。將無線遙控器或手持式控制器以水平和垂直的初始位置,從離地1.5m±0.1m的高處(從控制器最低點算起)自由落到混凝土地面,以上述初始位置分別墜落兩次后檢查遙控器性能,判斷試驗結果是6.8.3動力源性能試驗6.8.3.1動力源防水密封性能試驗防水密封試驗采用人工噴水方式進行試驗,防水密封架尺寸應大于被測動力源尺寸,防水密封架兩側裝有供水管,供水管上以250mm間距安裝淋水噴頭,上方供水管可以上、下移動,噴頭以45°方向朝向動力源,下方供水管固定,兩側以250mm間距安裝朝向動力源的淋水噴頭。試驗時將動力源置于防水密封架內(nèi),調整防水密封架上方供水管使淋水噴頭距動力源二側上方300mm,開啟供水泵以0.12mm/s的噴水速率向防水密封架供水,試驗時間為15min。停止噴水后檢查動力源,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3.1的規(guī)定。6.8.3.2動力源連續(xù)工作時間試驗將動力源充滿電或將燃料箱加注滿,用動力源驅動消防炮連續(xù)進行水平回轉或俯仰回轉動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3.2的規(guī)定。6.8.3.3電動動力源性能試驗采用兆歐表在有絕緣要求的外部帶電端子與機殼之間施加500V±50V直流電壓,持續(xù)60s。測量其電阻值,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3.3.1的規(guī)定。6.8.3.3.2介電強度試驗采用耐壓測試儀在帶電回路與金屬外殼(或地)之間,施加1500V,頻率為50Hz,歷時1min的耐壓試驗,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3.3.2的規(guī)定。6.8.3.4液壓動力源性能試驗將液壓設備液壓源的一端安裝在試驗管網(wǎng)上,用悶蓋或其他工具堵塞其余出口端,排除管網(wǎng)中的空氣,然后加壓,壓力從零開始以不超過0.1MPa/s的速率升壓到液壓動力源額定工作壓力的1.1倍,保持5min,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3.4的規(guī)定。6.8.3.5氣壓動力源性能試驗將氣壓設備氣壓源的一端安裝在試驗管網(wǎng)上,用悶蓋或其他工具堵塞其余出口端,然后加氣,壓力從零開始以不超過0.1MPa/s的速率升壓到氣壓動力源額定工作壓力的1.1倍,保持5min,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8.3.5的規(guī)定。6.9消防炮拖車性能試驗消防炮拖車的性能試驗方法見附錄A。6.10標志檢查目測檢查產(chǎn)品標牌上的標志內(nèi)容,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10的規(guī)定。6.11使用說明書檢查目測檢查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的內(nèi)容,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11的規(guī)定。7檢驗規(guī)則7.1.1消防炮出廠前應進行出廠檢驗。7.1.2檢驗項目至少包括表9中出廠檢驗的內(nèi)容,其結果均應符合表9的規(guī)定,有一項不合格,則判該產(chǎn)品為不合格。序號檢驗項目樣本大小試驗方法判定依據(jù)1外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