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歷史終極押題密卷3(廣東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高考歷史終極押題密卷3(廣東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高考歷史終極押題密卷3(廣東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高考歷史終極押題密卷3(廣東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高考歷史終極押題密卷3(廣東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歷史終極押題密卷3(廣東卷)一.選擇題(共16小題)1.平王東遷后,周王室衰微,據《左傳?桓公五年》記載:“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祝聃請從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茍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夜,鄭伯使祭足勞王,且問左右?!?。據此可知()A.分封制已經徹底瓦解 B.周天子仍有“天下共主”之名 C.周鄭之間關系較為融洽 D.鄭國已確立霸主地位2.考古工作者在福建浦城的先秦古墓群中發(fā)掘了一批青銅器。這些青銅器以禮器和兵器為主,造型和工藝都與浙江出土的青銅器極為相似。此考古發(fā)現可以用來說明()A.閩浙商貿的頻繁往來 B.青銅鑄造的高超技藝 C.區(qū)域文化的傳播交流 D.禮樂制度的漸趨完備3.絲綢之路的開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戲。百戲的曲樂熱鬧明快,加之新穎的彈奏器樂,國內出現對胡風潮流的追求,呈現出“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的景象。上述現象反映了唐代()A.民族文化的交融 B.審美標準的趨同 C.戲曲藝術的成熟 D.女性地位的提高4.宋代,法律和經義經常輪流成為各種官吏選拔考試的主要內容。通過法律人才選拔考試者被任命為司法官;落第者則從事法律職業(yè),成為“訟師”,使得民間訴訟、助訟活動頻繁。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A.法律制度的完備 B.社會法治意識增強 C.人際關系的和諧 D.儒學地位受到沖擊5.平定準噶爾叛亂后,清廷在蒙古族地區(qū)推行盟旗制度。盟長由理藩院委任蒙古王公貴族充任,監(jiān)督本盟各旗軍政事務。各旗首領履行中央委派的職責,參贊大臣、定邊將軍、辦事大臣等負責北邊防務。清朝前期推行的盟旗制度()A.實現了中央對蒙古各地的直轄 B.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C.開創(chuàng)了民族地區(qū)治理的新模式 D.建立了蒙古與中央的政治聯系6.社倉制是設置于南宋鄉(xiāng)村地區(qū)、以官方權力為主導、廣泛動員士大夫鄉(xiāng)紳階層等社會力量籌措倉本,以解決鄉(xiāng)里賑濟、鄉(xiāng)民生存問題的備荒倉儲制度。這一反映了()A.小農經濟的脆弱落后 B.國家政治的運轉失靈 C.民間賑濟的主體地位 D.社會治理的制度創(chuàng)新7.下表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漢口公共汽車運營調度時刻表(部分)。據此分析,漢口公交運營管理()站名車到分秒車開分秒停車分秒華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分5秒青年會40分5秒40分50秒45秒怡園45分55秒46分35秒40秒六渡橋55分45秒56分15秒30秒寶善街58分5秒58分50秒45秒A.有效緩解城市擁堵狀況 B.影響人們現代時間觀念形成 C.直接帶動經濟高速發(fā)展 D.借鑒了歐美公交管理的方法8.某學者認為:中共二大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殊國情相結合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標志著“中國特色理論形態(tài)”雛形的形成,成為早期“中國化”的歷史起點。這一評論主要基于中共二大()A.明確黨的奮斗目標 B.決定領導工人運動 C.制定最低革命綱領 D.提出與國民黨合作9.1978年6月,中央分管宣傳工作的負責人召集中宣部和中央直屬新聞單位的負責人開會,批評了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另一篇經鄧小平、陳云審閱的關于按勞分配的文章的刊發(fā),并指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新華社等單位負責人黨性不強、把關不嚴。這說明當時()A.思想解放依然任重道遠 B.按勞分配原則獲得普遍贊許 C.改革開放成為社會共識 D.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10.人民幣在東南亞許多國家或地區(qū)已經成為硬通貨。2023年4月,孟加拉國和俄羅斯已商定同意使用人民幣來支付俄羅斯在該國建設的核電站項目款項。這表明()A.資本流動全球化速度加快 B.金融市場一體化程度正在加深 C.中國國際金融影響力提升 D.金融機構全球聯系進一步加強11.在埃及文明誕生時期的出土文物中,考古學家發(fā)現刻有楔形文字的圓柱形陶器,以及大量的兩河流域式樣的工藝花紋。這從一個側面說明()A.古代埃及和西亞文明同向發(fā)展 B.埃及文明的核心內容來自于蘇美爾文明 C.古埃及文明起源時期曾占領了兩河流域 D.蘇美爾文明為周邊文明演進打下了基礎12.5世紀末期,法蘭克國王以土地作為俸祿無條件地分配給國王的扈從,獲得土地的扈從只享有對土地的使用和獲得收益的權力。8世紀初期,宮相查理?馬特把無條件分配土地改為以服騎兵役為條件的“封授土地”,并將一切公共權力一并賦予受封者。這一變化()A.為王國分裂埋下隱患 B.擴大了宮相的政治權力 C.加快土地使用權流轉 D.標志西歐城市開始興起13.這種最早始于1852年法國的零售商業(yè)企業(yè),以大規(guī)模經營日用品為主,從日用品到食品,從工業(yè)產品到土特產品,從低檔、中檔到高檔品,綜合性強。它又是高度組織化的企業(yè),內部分設雨品部或專柜,商品部相對獨立,可自己負責商品進貨業(yè)務。這種形式的出現說明()A.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的形成 B.商業(yè)經營形式出現新的轉變 C.資本原始積累到達新的階段 D.電子商務突破了時空的障礙14.一戰(zhàn)后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zhàn)后建立的雅爾塔體系,都()A.是戰(zhàn)勝國之間平等協商的結果 B.具有強權政治特征 C.帶來了戰(zhàn)后長期的和平與穩(wěn)定 D.解決了大國之間的矛盾15.二戰(zhàn)期間日軍控制太平洋戰(zhàn)場戰(zhàn)略主動權的時間是()A.1941年12月—1942年8月 B.1942年1月—1942年8月 C.1941年12月—1942年4月 D.1942年6月—1944年8月16.如表是1950﹣1973年歐美主要國家及日本人均GDP水平(以1990年的美元價格計算),對此解讀正確的是()國家或地區(qū)人均GDP增長率(%,1950﹣1973)人均GDP水平(美國=100)1950年1973年法國4.05579德國5.04572英國2.47272意大利5.03664美國2.4100100日本8.02069A.世界范圍內貧富分化加劇 B.世界貿易形成多中心格局 C.政府宏觀調控助推經濟發(fā)展 D.美國失去世界經濟霸主地位二.材料題(共4小題)17.“大一統”是我國歷史上長期形成的政治觀、民族觀與天下觀,也是歷代國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與目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秦之一統,不僅實現了對諸夏領域的一統,而且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廣大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制度上也將秦政,即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推廣至所有統治區(qū)域,并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戰(zhàn)國后期以來的“大一統”政治理想成為現實。文帝、景帝之時,有賈誼、申公等人主張“改正朔、易服色”,以儒家之禮義制度,鞏固“大一統”之政治。武帝即位,舉賢良之士征求對策,“傳之無窮”“施之罔極”之“大一統”政治理想至此已經成為帝王孜孜以求的政治和治理目標?!幾再Z益《從國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國歷史上的“華夷”與“大一統”》材料二:大一統至少包括了三個居面的機理,即追求團結統一而反對分裂的國族取向、一系列旨在摶成凝聚的中心性政治安排、一個現世取向的富含韌性與彈性的文教系統(道統)。大一統不僅僅是一種國家理論,它的終極理想在于天下太平和世界大同,在于凡有血氣莫不尊親的天下?!幾匀武h《大一統與政治秩序的基源性問題——錢穆歷史思維的理論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秦漢鞏固大一統的措施。(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古代大一統思想與實踐的認識。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由于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fā)現,商業(yè)市場驟然拓展,資本原始積累呈現出對內盤剝和海外殖民掠奪交織在一起的樣態(tài)。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們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帝國。隨后,荷蘭、法國、英國、美國相繼走上殖民掠奪道路。正如馬克思所言:“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睋嚓P資料統計,1503年至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攫取的有據可查的白銀和黃金分別是18600噸和200噸。與此同時,葡萄牙人也從巴西掠奪了6億美元的黃金和3億美元的金剛石。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fā)現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東西?!薄幾酝踉鲋恰堵訆Z是資本主義殖民的本質》材料二19世紀70年代初期,經濟繁榮崩盤,造成了1874年至1893年的“經濟大蕭條”。在此種背景下,各大國競相撲向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爭奪原材料、擴大領土和保護市場。1876年,歐洲國家統治下的殖民地還不到非洲的10%,但到1900年,則達到90%以上,這個典型的帝國主義時代是空前的。盡管當地人民對侵略者進行了英勇而機智的抵抗,但他們遭遇了歐洲人帶來的疾病和配備先進武器的專業(yè)化軍隊,因而造成大量傷亡。由于歐洲殖民的大力推動,19世紀90年代中期到1913年各個工業(yè)化的資本主義強國出現了一次經濟繁榮。列寧在1920年分析說:“一小撮‘先進’國家把資本主義變成了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民進行殖民壓迫和經濟掠奪的世界體系?!薄幾圆既R恩.S?羅珀《民主的歷史:馬克思主義解讀》(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早期殖民擴張的特點。(2)根據材料一、二,指出與早期的資本擴張相比,工業(yè)革命后殖民擴張在方式上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工業(yè)革命后西方國家殖民活動產生的作用。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漢語中的外來詞(部分)英語中的漢語外來詞(部分))時期詞匯時期詞匯古代駱駝、胡瓜、葡萄、覺醒、慈悲、解脫、因果、幾何、地球、經度、儀器、面積、三角等。秦到明中期China(瓷器)、silk(絲)近代咖啡、馬達、國會、貿易、鐵路、法律、星期、警察(來自日語)人馬克思主義、布爾什維克、蘇維埃等。明代晚期到辛亥革命吸收閩粵兩地的語言發(fā)音習慣產生的音譯借詞:Moyune(婺源茶),Tsatlee(生絲)Coolie(苦力)hong(商行)kowtow(叩頭)、KungIteiFatChoy(恭喜發(fā)財)現代50年代源自俄語:布拉吉(連衣裙)、喀秋莎、拖拉機。20世紀以來特別是80年代后Open﹣doorpolicy(開放政策)specialeconomiczone(經濟特區(qū))、oneCountry,twosystem(一國兩制入Fourbooks(四書)FiveClassics(五經)、Chineseherbalmedicine(中草藥)、kaishu(楷書)Taichi(太極)80年代以來源自英語:的士、可樂、卡、托福、比基尼、克隆、基因、因特網、博客等。源自日語:卡拉OK、新千線、量販等。閱讀材料,提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信息,圍繞“外來詞”,自擬題目,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92年和1498年的航?;顒蛹捌湟鸬囊泼瘳F象和貿易關系的變化很值得人們注意,歐洲人隨身帶來的病菌乃是他們最強大的征服武器,他們在新世界橫掃一切,因為當地居民對歐洲人帶來的病菌毫無免疫力,哥倫布大交換不僅涉及人類,而且涉及動物和植物。舊世界的歐洲人不僅把自己,還把許多新的動植物引進新世界,在哥倫布大交換中,新世界也對舊世界有許多貢獻,例如將動物方面的火雞以及許多植物引入舊世界,有一些植物的傳入使得歐洲、非洲和亞洲的農業(yè)產量大大增加?!幾訹美]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材料二:明清時期傳入中國的美洲原產農作物中,比玉米更為重要的糧食作物是番薯。番薯是單位面積產量特別高的糧食作物,畝產幾千斤很常見,番薯能耐旱、耐瘠、耐風雨,病蟲害也較少,收成比較有把握,適宜于山地、坡地和新墾地栽培,而且不和稻麥爭地,可謂“不需天澤,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爭肥壤,能守讓者也;無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氣者也?!梢苑?,可以酒,可祭可賓,能助禮者也;莖葉皆無可棄,其直甚輕,其飽易充,能助儉者也;耄耆食之而不患哽噎,能養(yǎng)老者也。童孺食之止其啼,能慈幼者也。行道鬻乞之人食之,能平等者也;下至雞犬,能及物者也”。故而番薯在明清時期從海外引進的農作物中傳種尤為迅速,并且得到了清政府的大力支持。——摘編自宋軍今《明清時期美洲農作物在中國的傳種及其影響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解釋哥倫布大交換的含義。(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清時期番薯得以推廣種植的原因及其產生的影響。

2024年菁優(yōu)高考歷史終極押題密卷3(廣東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6小題)1.平王東遷后,周王室衰微,據《左傳?桓公五年》記載:“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祝聃請從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茍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夜,鄭伯使祭足勞王,且問左右?!薄丝芍ǎ〢.分封制已經徹底瓦解 B.周天子仍有“天下共主”之名 C.周鄭之間關系較為融洽 D.鄭國已確立霸主地位【分析】本題考查了春秋爭霸,解答本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進行分析?!窘獯稹績H從材料,無法得出分封制的狀況,排除A項;根據材料“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可知,周平王遷都之后,雖然王室衰微,但是鄭莊公認為不應該傷害周天子,說明周天子仍有“天下共主”之名,B項正確;據材料“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軍”,說明周鄭之間存在戰(zhàn)爭沖突,關系并不融洽,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周天子的共主地位,不能判定鄭國已確立霸主地位,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春秋爭霸,考查了考生正確獲取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2.考古工作者在福建浦城的先秦古墓群中發(fā)掘了一批青銅器。這些青銅器以禮器和兵器為主,造型和工藝都與浙江出土的青銅器極為相似。此考古發(fā)現可以用來說明()A.閩浙商貿的頻繁往來 B.青銅鑄造的高超技藝 C.區(qū)域文化的傳播交流 D.禮樂制度的漸趨完備【分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扛鶕牧峡芍=ㄆ殖堑南惹毓拍谷褐邪l(fā)掘的一批青銅器造型和工藝都與浙江出土的青銅器極為相似,說明福建與浙江地區(qū)存在一定的聯系,反映出區(qū)域文化的傳播交流,C項正確;材料中僅有相似青銅器,但未說明是通過商貿途徑傳播的,排除A項;材料中只反映青銅器的用處與地域聯系,無法反映其具體技術發(fā)展,排除B項;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且無制度的具體規(guī)定,無法得出禮樂制度的漸趨完備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3.絲綢之路的開通使胡技流入大唐,注入百戲。百戲的曲樂熱鬧明快,加之新穎的彈奏器樂,國內出現對胡風潮流的追求,呈現出“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的景象。上述現象反映了唐代()A.民族文化的交融 B.審美標準的趨同 C.戲曲藝術的成熟 D.女性地位的提高【分析】本題考查魏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的發(fā)展,要求考生在掌握識記的基礎上進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窘獯稹扛鶕}干“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并結合所學可知,唐朝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實行開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間的交往與交融進一步加強,A項正確;材料強調對胡風潮流的追求,無法說明審美標準趨同,排除B項;元代雜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的成熟,排除C項;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魏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大一統的發(fā)展,側重于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4.宋代,法律和經義經常輪流成為各種官吏選拔考試的主要內容。通過法律人才選拔考試者被任命為司法官;落第者則從事法律職業(yè),成為“訟師”,使得民間訴訟、助訟活動頻繁。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A.法律制度的完備 B.社會法治意識增強 C.人際關系的和諧 D.儒學地位受到沖擊【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法律與教化,要求考生在掌握識記的基礎上進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窘獯稹坎牧媳砻髟谒未匾暦珊徒浟x,通過考試者當官,沒有通過者成為訟師,使得民間和官方法律意識增強,也就是社會法治意識增強,B項正確;材料只是說政府重視法律和經義,但法律制度是否完備,沒有體現,排除A項;材料中有使得民間訴訟、助訟活動頻繁,可以看出人際關系不和諧,排除C項;材料表明是重視經義的考查,是重視儒學不是儒學地位受到沖擊,排除D項。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的是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法律與教化,側重于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5.平定準噶爾叛亂后,清廷在蒙古族地區(qū)推行盟旗制度。盟長由理藩院委任蒙古王公貴族充任,監(jiān)督本盟各旗軍政事務。各旗首領履行中央委派的職責,參贊大臣、定邊將軍、辦事大臣等負責北邊防務。清朝前期推行的盟旗制度()A.實現了中央對蒙古各地的直轄 B.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C.開創(chuàng)了民族地區(qū)治理的新模式 D.建立了蒙古與中央的政治聯系【分析】本題考查明清的統治,解答本題需要結合明清鞏固統一的措施分析?!窘獯稹扛鶕牧现械摹扒逋⒃诿晒抛宓貐^(qū)推行盟旗制度。盟長由理藩院委任蒙古王公貴族充任,監(jiān)督本盟各旗軍政事務。各旗首領履行中央委派的職責,參贊大臣、定邊將軍、辦事大臣等負責北邊防務”等信息可以得知,這些制度或措施都有利地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B項正確;蒙古各地由藩院委任的當地蒙古王公貴族充任軍政官員來參與管轄,并非中央對蒙古各地直轄,屬于間接管理,排除A項;少數民族首領與中央委任官員共同管理民族地區(qū)古已有之,并非“新模式”,排除C項;蒙古地區(qū)早在清朝之前就已經與中央建立了政治聯系,排除D項。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明清的統治,側重考查學生解讀分析材料、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6.社倉制是設置于南宋鄉(xiāng)村地區(qū)、以官方權力為主導、廣泛動員士大夫鄉(xiāng)紳階層等社會力量籌措倉本,以解決鄉(xiāng)里賑濟、鄉(xiāng)民生存問題的備荒倉儲制度。這一反映了()A.小農經濟的脆弱落后 B.國家政治的運轉失靈 C.民間賑濟的主體地位 D.社會治理的制度創(chuàng)新【分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社會救濟,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根據材料“社倉制是設置于南宋鄉(xiāng)村地區(qū)、以官方權力為主導、廣泛動員士大夫鄉(xiāng)紳階層等社會力量籌措倉本,以解決鄉(xiāng)里賑濟、鄉(xiāng)民生存問題的備荒倉儲制度”可知,宋朝政府廣泛動員士大夫鄉(xiāng)紳階層等社會力量以建立社倉,有利于解決鄉(xiāng)里賑濟、鄉(xiāng)民生存問題,反映了社會治理的制度創(chuàng)新,D項正確;材料反映了宋代社會救濟等相關內容,未體現小農經濟的脆弱落后,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社會治理的制度創(chuàng)新,“國家政治的運轉失靈”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宋朝政府廣泛動員士大夫鄉(xiāng)紳階層等社會力量以建立社倉,不能說明民間賑濟占據主體地位,排除C項。故選:D?!军c評】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社會救濟,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7.下表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漢口公共汽車運營調度時刻表(部分)。據此分析,漢口公交運營管理()站名車到分秒車開分秒停車分秒華清街35分50秒36分55秒1分5秒青年會40分5秒40分50秒45秒怡園45分55秒46分35秒40秒六渡橋55分45秒56分15秒30秒寶善街58分5秒58分50秒45秒A.有效緩解城市擁堵狀況 B.影響人們現代時間觀念形成 C.直接帶動經濟高速發(fā)展 D.借鑒了歐美公交管理的方法【分析】本題考查近現代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作答本題要結合材料和所學的課本知識進行分析。【解答】據材料“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漢口公共汽車運營調度時刻表”,可知,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漢口公共汽車運營調度精確到分秒,說明近代交通工具的傳播,對人們的時間觀念產生了較大的影響,B項正確;僅從調度表的制定,并不能有效緩解城市擁堵的狀況,排除A項;“直接帶動”和“高速發(fā)展”,表述夸大,排除C項;僅從材料,無法得出對歐美公交管理方法的借鑒,排除D項。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近現代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8.某學者認為:中共二大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殊國情相結合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標志著“中國特色理論形態(tài)”雛形的形成,成為早期“中國化”的歷史起點。這一評論主要基于中共二大()A.明確黨的奮斗目標 B.決定領導工人運動 C.制定最低革命綱領 D.提出與國民黨合作【分析】本題考查中共革命綱領演變情況,關鍵信息是“中共二大”。【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二大結合國情制定了最低的民主革命綱領,成為早期“中國化”的歷史起點,故C正確;中共一大明確了黨的奮斗目標和領導工人運動,故排除AB;中共三大提出與國民黨合作,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中共二大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正確解讀材料信息和分析的能力,難度適中。9.1978年6月,中央分管宣傳工作的負責人召集中宣部和中央直屬新聞單位的負責人開會,批評了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另一篇經鄧小平、陳云審閱的關于按勞分配的文章的刊發(fā),并指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新華社等單位負責人黨性不強、把關不嚴。這說明當時()A.思想解放依然任重道遠 B.按勞分配原則獲得普遍贊許 C.改革開放成為社會共識 D.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析】本題考查改革開放,結合題干“批評了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另一篇經鄧小平、陳云審閱的關于按勞分配的文章的刊發(fā),并指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新華社等單位負責人黨性不強、把關不嚴”及改革開放歷程進行回答?!窘獯稹扛鶕牧稀芭u了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另一篇經鄧小平、陳云審閱的關于按勞分配的文章的刊發(fā),并指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新華社等單位負責人黨性不強、把關不嚴”可知,針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與關于按勞分配的文章的刊發(fā),中央分管宣傳工作的負責人進行了批評指責,體現出“左”的束縛依然存在,思想解放依然任重道遠,故A項正確;材料未反映分配原則的變化,排除B項;材料說明當時思想仍受束縛,C項;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排除D項。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改革開放,考查學生根據材料進行分析理解的能力。10.人民幣在東南亞許多國家或地區(qū)已經成為硬通貨。2023年4月,孟加拉國和俄羅斯已商定同意使用人民幣來支付俄羅斯在該國建設的核電站項目款項。這表明()A.資本流動全球化速度加快 B.金融市場一體化程度正在加深 C.中國國際金融影響力提升 D.金融機構全球聯系進一步加強【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時代中國的成就、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要求考生在掌握識記的基礎上進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窘獯稹客ㄟ^材料“人民幣在東南亞許多國家或地區(qū)已經成為硬通貨。2023年4月,孟加拉國和俄羅斯已商定同意使用人民幣來支付俄羅斯在該國建設的核電站項目款項”可知,該變化說明中國國際金融影響力提升,選擇C;通過材料無法判斷資本流動全球化速度加快,排除A;材料中只涉及到了人民幣發(fā)流通,不能體現金融市場一體化程度正在加深,排除B;材料中沒有涉及金融機構全球聯系進一步加強,排除D。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的是新時代中國的成就、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側重于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11.在埃及文明誕生時期的出土文物中,考古學家發(fā)現刻有楔形文字的圓柱形陶器,以及大量的兩河流域式樣的工藝花紋。這從一個側面說明()A.古代埃及和西亞文明同向發(fā)展 B.埃及文明的核心內容來自于蘇美爾文明 C.古埃及文明起源時期曾占領了兩河流域 D.蘇美爾文明為周邊文明演進打下了基礎【分析】本題考查蘇美爾文明,依據材料“考古學家發(fā)現刻有楔形文字的圓柱形陶器,以及大量的兩河流域式樣的工藝花紋”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答】根據材料無法得出古代埃及文明和西亞文明同時興起同向發(fā)展,故排除A;埃及文明有其核心特色,而且材料只涉及器物這一方面,不能反映出埃及文明的核心內容完全模仿了蘇美爾文明,故排除B;古埃及文明起源時期曾占領兩河流域從材料無法得出,故排除C;材料表明在埃及文明起源時,受到了蘇美爾文明的影響,故選D。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古代文明交流,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難度適中。12.5世紀末期,法蘭克國王以土地作為俸祿無條件地分配給國王的扈從,獲得土地的扈從只享有對土地的使用和獲得收益的權力。8世紀初期,宮相查理?馬特把無條件分配土地改為以服騎兵役為條件的“封授土地”,并將一切公共權力一并賦予受封者。這一變化()A.為王國分裂埋下隱患 B.擴大了宮相的政治權力 C.加快土地使用權流轉 D.標志西歐城市開始興起【分析】本題考查中世紀歐洲,依據材料“8世紀初期,宮相查理?馬特把無條件分配土地改為以服騎兵役為條件的‘封授土地’,并將一切公共權力一并賦予受封者”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窘獯稹恳罁牧细爬ǖ贸鲋饕Y論是:中世紀西歐查理?馬特“封授土地”,促進了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封臣擁有較大的自主權,為王國分裂埋下隱患,A項正確;“封授土地”授予封臣較大權力,并不會擴大宮相權力,排除B項;“封授土地”將土地授予封臣,不利于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排除C項;11世紀歐洲城市開始興起,時間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了中世紀歐洲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難度適中。13.這種最早始于1852年法國的零售商業(yè)企業(yè),以大規(guī)模經營日用品為主,從日用品到食品,從工業(yè)產品到土特產品,從低檔、中檔到高檔品,綜合性強。它又是高度組織化的企業(yè),內部分設雨品部或專柜,商品部相對獨立,可自己負責商品進貨業(yè)務。這種形式的出現說明()A.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的形成 B.商業(yè)經營形式出現新的轉變 C.資本原始積累到達新的階段 D.電子商務突破了時空的障礙【分析】本題考查了工業(yè)革命,解答本題需結合工業(yè)革命的影響進行分析?!窘獯稹緼.材料中沒有涉及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故A錯誤;B.根據材料“以大規(guī)模經營日用品為主,從日用品到食品,從工業(yè)產品到土特產品,從低檔、中檔到高檔品,綜合性強。它又是高度組織化的企業(yè),內部分設商品部或專柜,商品部相對獨立,可自己負責商品進貨業(yè)務”可知,這種企業(yè)具有綜合性強、高度組織化的特點,說明商業(yè)經營形式出現新的轉變,故B正確;C.材料中沒有涉及資本原始積累,故C錯誤;D.材料中沒有涉及電子商務,故D錯誤。故選:B?!军c評】本題考查了工業(yè)革命,考查了考生正確獲取解讀材料信息及調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14.一戰(zhàn)后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zhàn)后建立的雅爾塔體系,都()A.是戰(zhàn)勝國之間平等協商的結果 B.具有強權政治特征 C.帶來了戰(zhàn)后長期的和平與穩(wěn)定 D.解決了大國之間的矛盾【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zhàn)后建立的雅爾塔體系,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和二戰(zhàn)后建立的雅爾塔體系實質的把握。【解答】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和雅爾塔體系都具有強權政治特征,“平等協商”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強權政治的產物,它以戰(zhàn)勝國與強國意志為出發(fā)點,侵犯了其他國家的主權與利益,并且缺乏有效的解決國際爭端的機制。它無視殖民地人民的要求,繼續(xù)維護殖民體系,并對蘇俄采取排斥的態(tài)度。雅爾塔體系是建立在美蘇實力均勢基礎之上的,事實上劃分了美蘇的勢力范圍,深深打上了大國強權的烙印,因此對戰(zhàn)后國際關系的發(fā)展也產生了消極影響。因此,兩者都具有強權政治特征,B項正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以戰(zhàn)勝國與強國意志為出發(fā)點,侵犯了其他國家的主權與利益,不利于戰(zhàn)后長期的和平與穩(wěn)定。而雅爾塔體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國際關系和經濟秩序,給許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fā)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排除C項;兩個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大國間的矛盾,“解決了”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B?!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zhàn)后建立的雅爾塔體系,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認識歷史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并作出正確認知和判斷的能力。15.二戰(zhàn)期間日軍控制太平洋戰(zhàn)場戰(zhàn)略主動權的時間是()A.1941年12月—1942年8月 B.1942年1月—1942年8月 C.1941年12月—1942年4月 D.1942年6月—1944年8月【分析】本題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1941年12月,日本突襲珍珠港,重創(chuàng)停泊在那里的美國艦隊,標志著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zhàn)后,盟軍扭轉了戰(zhàn)局,開始發(fā)動反攻。1942年8月,美軍率先開始反攻,奪取所羅門群島瓜達爾卡納爾群島,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戰(zhàn)場的主動權。由此可知,二戰(zhàn)期間日軍控制太平洋戰(zhàn)場戰(zhàn)略主動權的時間是1941年12月—1942年8月,A項正確;“1942年1月—1942年8月;1941年12月—1942年4月;1942年6月—1944年8月”都與史實不符,排除BCD項。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6.如表是1950﹣1973年歐美主要國家及日本人均GDP水平(以1990年的美元價格計算),對此解讀正確的是()國家或地區(qū)人均GDP增長率(%,1950﹣1973)人均GDP水平(美國=100)1950年1973年法國4.05579德國5.04572英國2.47272意大利5.03664美國2.4100100日本8.02069A.世界范圍內貧富分化加劇 B.世界貿易形成多中心格局 C.政府宏觀調控助推經濟發(fā)展 D.美國失去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分析】本題考查了戰(zhàn)后西歐和日本的發(fā)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950﹣1973年,以加強國家干預為特點的凱恩斯主義,在歐美和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盛行,材料體現了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均GDP增長率、人均GDP水平都在提高,說明政府宏觀調控助推經濟發(fā)展,C正確;材料沒有體現世界范圍內,只是強調了資本主義國家,排除A;材料沒有體現多中心格局,排除B;美國失去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D。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了戰(zhàn)后西歐和日本的發(fā)展,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二.材料題(共4小題)17.“大一統”是我國歷史上長期形成的政治觀、民族觀與天下觀,也是歷代國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與目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秦之一統,不僅實現了對諸夏領域的一統,而且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廣大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制度上也將秦政,即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推廣至所有統治區(qū)域,并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戰(zhàn)國后期以來的“大一統”政治理想成為現實。文帝、景帝之時,有賈誼、申公等人主張“改正朔、易服色”,以儒家之禮義制度,鞏固“大一統”之政治。武帝即位,舉賢良之士征求對策,“傳之無窮”“施之罔極”之“大一統”政治理想至此已經成為帝王孜孜以求的政治和治理目標?!幾再Z益《從國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國歷史上的“華夷”與“大一統”》材料二:大一統至少包括了三個居面的機理,即追求團結統一而反對分裂的國族取向、一系列旨在摶成凝聚的中心性政治安排、一個現世取向的富含韌性與彈性的文教系統(道統)。大一統不僅僅是一種國家理論,它的終極理想在于天下太平和世界大同,在于凡有血氣莫不尊親的天下?!幾匀武h《大一統與政治秩序的基源性問題——錢穆歷史思維的理論啟示》(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秦漢鞏固大一統的措施。(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古代大一統思想與實踐的認識?!痉治觥勘绢}主要考查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一問,掌握秦漢鞏固大一統的措施;第二問,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言之成理即可。【解答】(1)秦朝:據材料“而且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及所學知識可知,征服南越,控制西南夷,北擊匈奴,修筑長城;據材料“并推行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可知,統一貨幣、度量衡、修馳道、直道;統一車軌;統一文字;據材料“制度上也將秦政,即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推廣至所有統治區(qū)域”可知,政治上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還有以法治國、焚書坑儒;頒布法律,編制戶籍,人口遷移等。漢朝:據材料“舉賢良之士征求對策”可知,推行察舉制;據材料“以儒家之禮義制度,鞏固‘大一統’之政治”可知,尊崇儒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朝鞏固大一統的措施還有北擊匈奴,設西域都護府;鹽鐵官營;實行推恩令等。(2)據材料“大一統……是一種國家理論”可知,大一統思想為國家統一和鞏固提供了理論武器和方向指南;據材料“追求團結統一而反對分裂的國族取向、一系列旨在摶成凝聚的中心性政治安排”可知,追求統一反對分裂的思想得以落地和實現;據所學知識可知,大一統成為歷來帝王追求的政治訴求和治國理政的目標。故答案為:(1)秦朝:征服南越,控制西南夷,北擊匈奴,修筑長城;統一貨幣、度量衡;統一文字,以法治國、焚書坑儒;政治上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修馳道、直道;統一車軌,頒布法律,編制戶籍,人口遷移。漢朝:北擊匈奴,設西域都護府;鹽鐵官營;尊崇儒術;實行推恩令;推行察舉制。(2)大一統思想為國家統一和鞏固提供了理論武器和方向指南;大一統成為歷來帝王追求的政治訴求和治國理政的目標;追求統一反對分裂的思想得以落地和實現。(言之有理即可)【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考查學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由于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fā)現,商業(yè)市場驟然拓展,資本原始積累呈現出對內盤剝和海外殖民掠奪交織在一起的樣態(tài)。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們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帝國。隨后,荷蘭、法國、英國、美國相繼走上殖民掠奪道路。正如馬克思所言:“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據相關資料統計,1503年至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攫取的有據可查的白銀和黃金分別是18600噸和200噸。與此同時,葡萄牙人也從巴西掠奪了6億美元的黃金和3億美元的金剛石。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fā)現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東西?!薄幾酝踉鲋恰堵訆Z是資本主義殖民的本質》材料二19世紀70年代初期,經濟繁榮崩盤,造成了1874年至1893年的“經濟大蕭條”。在此種背景下,各大國競相撲向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爭奪原材料、擴大領土和保護市場。1876年,歐洲國家統治下的殖民地還不到非洲的10%,但到1900年,則達到90%以上,這個典型的帝國主義時代是空前的。盡管當地人民對侵略者進行了英勇而機智的抵抗,但他們遭遇了歐洲人帶來的疾病和配備先進武器的專業(yè)化軍隊,因而造成大量傷亡。由于歐洲殖民的大力推動,19世紀90年代中期到1913年各個工業(yè)化的資本主義強國出現了一次經濟繁榮。列寧在1920年分析說:“一小撮‘先進’國家把資本主義變成了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民進行殖民壓迫和經濟掠奪的世界體系?!薄幾圆既R恩.S?羅珀《民主的歷史:馬克思主義解讀》(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早期殖民擴張的特點。(2)根據材料一、二,指出與早期的資本擴張相比,工業(yè)革命后殖民擴張在方式上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工業(yè)革命后西方國家殖民活動產生的作用。【分析】本題考查早期殖民擴張。第一問,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早期殖民擴張的特點;第二問,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殖民擴張的后果和歷史影響?!窘獯稹浚?)特點: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503年至1660年(歐洲、美洲)。根據材料一“1503年至1660年,西班牙從美洲攫取的有據可查的白銀和黃金分別是18600噸和200噸。與此同時,葡萄牙人也從巴西掠奪了6億美元的黃金和3億美元的金剛石?!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以掠奪財富為目的;具有野蠻性和血腥性。根據材料一“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們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帝國。隨后,荷蘭、法國、英國、美國相繼走上殖民掠奪道路?!笨芍致試乙晕鳉W國家為主。根據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笨芍饕紦喼?、非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qū)。(2)變化: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期(歐洲)。根據材料二“各大國競相撲向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爭奪原材料、擴大領土和保護市場。”“一小撮‘先進’國家把資本主義變成了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民進行殖民壓迫和經濟掠奪的世界體系?!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與早期的資本擴張相比,工業(yè)革命后殖民擴張在方式上的變化是,由搶劫財富、販賣黑奴等轉變?yōu)橐郧致詰?zhàn)爭和商品輸出為主。作用: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期(歐洲)。根據材料二“在此種背景下,各大國競相撲向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爭奪原材料、擴大領土和保護市場?!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yè)革命后西方國家殖民活動產生的作用有,把亞洲各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根據材料二“由于歐洲殖民的大力推動,19世紀90年代中期到1913年各個工業(yè)化的資本主義強國出現了一次經濟繁榮?!笨芍龠M西方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助推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根據材料二“盡管當地人民對侵略者進行了英勇而機智的抵抗,但他們遭遇了歐洲人帶來的疾病和配備先進武器的專業(yè)化軍隊,因而造成大量傷亡?!笨芍碳ち吮恢趁竦貐^(qū)人民的反抗斗爭。根據材料二“一小撮‘先進’國家把資本主義變成了對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民進行殖民壓迫和經濟掠奪的世界體系?!笨芍苿恿速Y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故答案為:(1)特點:以掠奪財富為目的;具有野蠻性和血腥性;侵略國家以西歐國家為主,主要占據亞洲、非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qū)。(2)變化:由搶劫財富、販賣黑奴等轉變?yōu)橐郧致詰?zhàn)爭和商品輸出為主。作用:把亞洲各國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促進西方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刺激了被殖民地區(qū)人民的反抗斗爭;助推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點評】本題考查早期殖民擴張,考查考生閱讀史料、獲取與解讀信息、調動與運用知識等能力和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素養(yǎng)。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漢語中的外來詞(部分)英語中的漢語外來詞(部分))時期詞匯時期詞匯古代駱駝、胡瓜、葡萄、覺醒、慈悲、解脫、因果、幾何、地球、經度、儀器、面積、三角等。秦到明中期China(瓷器)、silk(絲)近代咖啡、馬達、國會、貿易、鐵路、法律、星期、警察(來自日語)人馬克思主義、布爾什維克、蘇維埃等。明代晚期到辛亥革命吸收閩粵兩地的語言發(fā)音習慣產生的音譯借詞:Moyune(婺源茶),Tsatlee(生絲)Coolie(苦力)hong(商行)kowtow(叩頭)、KungIteiFatChoy(恭喜發(fā)財)現代50年代源自俄語:布拉吉(連衣裙)、喀秋莎、拖拉機。20世紀以來特別是80年代后Open﹣doorpolicy(開放政策)specialeconomiczone(經濟特區(qū))、oneCountry,twosystem(一國兩制入Fourbooks(四書)FiveClassics(五經)、Chineseherbalmedicine(中草藥)、kaishu(楷書)Taichi(太極)80年代以來源自英語:的士、可樂、卡、托福、比基尼、克隆、基因、因特網、博客等。源自日語:卡拉OK、新千線、量販等。閱讀材料,提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信息,圍繞“外來詞”,自擬題目,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分析】本題考查了新中國外交,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吭O問要求在材料中提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信息,圍繞“外來詞”,自擬題目并加以論述。據材料新中國成立后的50年代“源自俄語:布拉吉(連衣裙)、喀秋莎、拖拉機”,80年代以來“源自英語:的士、可樂、卡、托福、比基尼、克隆、基因、因特網、博客等;源自日語:卡拉OK、新千線、量販等”及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的50年代,蘇聯對中國進行工業(yè)化援助,中國在外交上實行一邊倒的政策,這影響了源自俄語的外來詞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于英國、日本等國家經濟交流更加密切,推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這影響了源自英語和日語的外來詞匯增加,據此可概括論點:新中國成立以來漢語外來詞匯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在論述過程中主要結合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體現的時代特征對中國漢語外來詞匯的影響進行說明??蛇M行說明如下:20世紀50年代以后,中國的外來詞匯開始呈現出一種新的趨勢,即以俄語和中東語言為主的“社會主義外來詞匯”。這些詞匯主要是從蘇聯和東歐國家引進的,包括“布拉吉”、“喀秋莎”、“拖拉機”等。這些詞匯的引入和使用,新中國成立后,按照“一邊倒”的方針,先后與蘇聯等十個人民民主國家建交,同時在一五計劃時期,蘇聯援助中國工業(yè)化建設,這些源自俄語的外來詞匯反映了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對于蘇聯的依賴和借鑒,也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理論和思想支持。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的外來詞匯開始呈現出一種全新的趨勢,即以英語為主的“全球化外來詞匯”。這些詞匯主要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包括“的士”、“可樂”、“因特網”等。這些詞匯的引入和使用,反映了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后,同西方的交往交流增加,西方的科技、消費品等進入中國,產生了主要源自英語、日語的外來詞匯。外來詞匯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在不同時期的對外交往交流的情況,帶著深刻的時代印記。故答案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漢語外來詞匯具有鮮明的時代性。20世紀50年代以后,中國的外來詞匯開始呈現出一種新的趨勢,即以俄語和中東語言為主的“社會主義外來詞匯”。這些詞匯主要是從蘇聯和東歐國家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